山有扶苏剧情第四章攻略,诗经楚辞中描写山林的词语?
关于诗经楚辞中描写山林的词语有:
1.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出自《诗经·山有扶苏》
2.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出自《诗经·南山》
3.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胟,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出自《诗经·节南山》
扶苏取自哪里?
出自《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扶苏母亲结局?
扶苏母亲芈华因为早逝结局完美。
芈华是楚国的公主,身份高贵,才貌双全。楚国和秦国一向有联姻的历史,而芈华高贵出众的身份,注定了她会嫁给嬴政,成为他的妃嫔。
嬴政虽然事业很成功,却一辈子没有立皇后,只因母亲赵姬给自己留下了心理阴影。芈华是公子扶苏的母亲,备受嬴政器重,她的人生是幸福的,结局完美。
扶苏花是什么花?
扶苏,小树木。出自《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经》上也许特指某种树木,也有说是桑树的。要是这样的话,扶苏花就是桑椹了。
女主穿越至秦朝的小说?
1、我的相公是扶苏。
2、内容简介:她是女人,却被当成男人养大;她是外科医生,却被扔到了几千年前的秦末。究竟是做男人,还是做女人,究竟是回去,还是留下...当山有扶苏再次吟唱起来的时候,她到底该如何选择。为什么刘邦不敢废太子了?
“商山四皓”,指的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人,他们皆是秦朝名士,学富五车,德行高尚,为时人所称。
“商山四皓”的事迹散见于《史记》、《汉书》、《高士传》等典籍中。他们自身较高的素、不与暴秦合作的气节、传奇色彩的经历,都给后世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曹植写过一首《商山四皓赞》来赞扬四位老人:“嗟尔四皓,避秦 隐形。刘项之争,养志弗营。不应朝聘,保节全贞。 应命太子,汉嗣以宁”,这也证明西汉之后,“商山四皓”就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传诵。一、四皓为什么隐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赵高等人矫诏赐死公子扶苏,扶秦二世登基称帝。秦二世登基后,建阿房宫,用严刑峻法对待人民,赋敛无度,奸伪并起,天下英雄纷纷举起造反的旗帜。四皓认为秦朝大厦将倾,不忍目睹苍生之祸,遂归隐于秦岭商洛山中,以待天 下之定 。他们在商洛山采灵芝、松子为食,常吟唱紫芝歌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世人都被四人高洁的品行感动,称他们为“天下名士”。
商山四皓隐居时条件非常艰苦,他们住岩穴,食野菜,但四人用不忘心忧天下。他们隐居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不忍看到秦末文化的浩劫。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 者弃市”。除了法家、医药、卜筮和农林书籍外,其他各家的书籍一律被焚烧。
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继以严厉的军事手段镇压和打击原六国地区的反抗者,设置郡县全面替代战国时期的分封制,车同轨。书同文,又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秦朝法令繁苛,暴政如虎,焚书坑儒,滥使淫刑。很多儒生不愿为秦效力,纷纷逃离咸阳,四皓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离开咸阳,去商山隐居的。
二、四皓为什么拒绝刘邦邀请秦朝时,商山四皓的归隐是迫于现实的无奈,并非内心真正追求田园生活。所以四皓隐居有一个目的,就是“以待天下之定也”。如果河清海晏,四皓并不是没有再出山的可能。然而汉朝建立后,四皓却拒绝了刘邦的征聘,“征之不至,乃深自匿终南山。”这是为什么呢?《史记》上说:“四人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也就是说,第一个原因是四皓此时年事已高,二是他们都不太喜欢刘邦的为人,但这只是四人隐匿不出的借口而已。
刘邦征召四皓时,他们确实年事已高,刘邦向来也有些粗鲁,但这些并非四皓拒绝出山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刘邦只是不待见腐儒,对老人还是比较尊敬的。如果他们坚决不出山,何以吕后去请他们辅佐太子时,他们就愿意出山了呢?这是因为吕后接受了张良的计策,主动诚恳地邀请他们,“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符合商山四皓高士的身份,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罢了。所以四皓才会接受吕后的邀请。 而刘邦只是发出一道征召令,并没有摸清四皓的心理,所以才会遭到拒绝。
吕后请四皓,目的是为了太子刘盈的地位。刘盈向来仁弱,刘邦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吕后便要张良想办法,张良便推荐了商山四皓。四皓到长安后,正好遇到九江王英布造反,刘邦打算派太子刘盈领兵平叛。四皓认为,“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今戚夫人日夜待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他们建议太子不要领兵在外,刘邦虽然应允,但对太子更加讨厌了。在这种情况下,四皓只好亲自出面,力挺太子。
(刘邦)
当刘邦在朝宴上见到太子刘盈身后的四个老头时,大惊说道:“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 从吾儿游乎?”四皓回答:“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刘邦见大势已去,只好对戚夫人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三、四皓为什么要出山嫡长子继承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宗法制度,这个制度确立了王位继承的原则,避免了许多法律、政治问题,对于厘清封建国家的权力分配等一系列涉及儒家伦理纲常的问题,都有重要的原则性意义。所以,太子的废立关乎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以及宗社的延祚。
刘邦想废太子刘盈另立赵王如意,只不过出于个人之喜好。这样做必然会导致政局的变动甚至混乱,由此带来的危局是难以预料的。在废立太子这种根本问题上,四皓这才“不忍宗社大计摇于衽席之私情,偕入汉庭,一言悟主,国本以定”。
汉朝建立后,面临的局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在功臣问题、诸侯王问题、社会流民问题、恢复生产秩序问题和建立新制度问题上,都面临考验。在这些问题中,太子的废立是最根本也最敏感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四皓置个人名利于不顾,挺身而出,这是一种“至公于万民”的博大胸怀。
四、四皓在太子之争中的作用四皓的出山,使刘邦打消了改立赵王如意的念头。四皓之所以出山辅佐太子,是因为对太子性格、为人的认可。而赵王如意和刘邦很相像,如果他继承大统,与四皓所希望看到的君王形象并不一致。
“立嫡不立庶”是封建社会立储的惯例,有利于社稷的安稳。因为废长立幼造成的政局动荡的教训很多,西周末年的褒姒之乱、晋国的骊姬之乱、秦二世谋害扶苏导致秦朝的亡国,都是前车之鉴。刘邦改立太子的打算,赞同的大臣很少,周昌甚至公开说:“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太子刘盈)
汉朝初年,社会刚经历秦末大乱,百废待兴,人心未稳,保持社稷的稳定无疑是汉朝统治者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如果因太子问题引起纷争,后果不堪设想。在太子一事上,四皓确实起到了“安刘” 的作用同,所以后世称赞他们:“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五、四皓隐居的意义四皓的隐居——复出——再隐,代表的是儒士抗争的精神。 四皓在直面刘邦时,能说出“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 ,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这样的话,当面指出他们的隐居是因为刘邦的轻侮,他们的复出是太子“恭敬爱士”,体现了儒家的大无畏精神。
四皓是大儒而非腐儒,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是。他们知识渊博又能融会贯通,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四皓预见到废立太子必定引起混乱,不惧危险、不怕误解,正气凛然,显示了儒者的担当,他们是我国儒道融合的先行者。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向世人证明了儒家的处世哲学。
孔子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四皓正是这样的人。他们在秦末暴政时,“乱邦不居”,用隐居的方式,守住他们的“道”;汉朝建立后,他们不赞同刘邦的为人,坚持 “无道则隐”,拒绝刘邦的征召。四皓的作为完全是“合乎中庸”,符合孔子的一贯作风。四皓的行为正是道家哲学中的“不争”和儒家的“道”的有机结合,他们是两种哲学思想融合为一体的实践者。
六、商山四皓代表的隐逸文化隐逸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处世哲学。四皓隐居商山,“鸿冥凤栖,采芝考槃”,留下了千古名篇《采芝歌》,留下了扶保太子、稳定汉王朝江山的功绩和美谈。围绕着四皓的事迹,历代文人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使四皓的隐逸文化不断放大,使隐逸行为有了文化特征。
四皓的“隐居—出山—复隐”展现了古代文人君子心系天下、淡泊名利的大智慧和大志向。 四皓代表的隐逸文化使得历史上无数知识分子去争相学习。 张良、王嘉、卢藏用、王重阳都曾步四皓的后尘,形成了代代传承的中国隐士文化。
四皓隐居商山,是因为他们作为知识分子,在秦末乱世没有施展才能的渠道。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寻求一块能够安身立命之处, 以待时机。当机会出现时,这些知识分子便会显示出他们的担当。四皓并不是单纯的为太子刘盈出山,他们只是为了身上知识分子的责任,为了天下不再陷入纷争。所以当问题解决后,他们再次回到商山,为后人留下了正直的四皓、智慧的四皓、敢于担当的四皓。四皓身上的品质,正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高品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