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双7吴国剧情攻略,养的到底是什么?
孔甲养龙,养的不是真龙,而是两条大鳄鱼。
夏朝在少康时期,政通人和。而夏朝由盛转衰并开始走向没落是从第十四代王孔甲开始的。
孔甲是少康之后的第八代国君,他笃信鬼神,荒淫奢侈,不理政事。孔甲认为:既然上天早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努不努力都一个样,所以他终日嘻游无度,对国事毫无兴趣,根本无暇顾及。大臣们有看不惯的,劝诫了几句,就被孔甲那套“神论”给怼了回去,时间一长,也就无人多言了。
某日,孔甲和几个幸臣到河边游玩,突然河里有两个长相奇特的庞大怪物爬上岸。孔甲大吃一惊,这时一个臣子对孔甲说:“我王莫怕,这是上天派下界的两条神龙,一雌一雄,是来辅佐您治理江山社稷的”。孔甲开始有点将信将疑,大臣急忙解释道:“我王,龙能飞、能潜,可是在您面前,它感觉您身份尊贵,威仪难犯,所以不敢高飞,只能在水中遨游”。孔甲大喜,命人将那对“龙”捕捉带回宫里,辅佐自己,作为镇国之宝。孔甲认为龙能够帮助自己治理天下,是国之祥瑞,天下一定会长治久安的。
孔甲颁布诏命,悬重赏招募养龙人。可养龙谈何容易。别说驯养,大多数人连见都没见过龙,更何况龙是国宝,必须养好,否则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可能不保。
日子一天天过去,仍然无人揭榜应征。正在孔甲寝食不安之际,一个大臣向他奏报:“有个叫刘累的人曾跟豢龙氏学过养龙术,他一定懂得如何驯养龙”。
孔甲大喜过望,立即召来刘累。刘累是帝尧的后裔,传说他曾跟豢龙氏学习过饲喂神龙的技艺。刘累奉诏风尘仆仆赶了几天路,来到夏都进宫里一看,心里忍不住呵呵道:“这哪是龙啊,这明明就是两条丑陋凶悍的大鳄鱼”!见夏王孔甲对这两条神龙深信不疑,刘累也不好纠正,便答应为孔甲养龙。孔甲很高兴,赐姓(刘累)为御龙氏,并赏赐给他大量财物。刘累投其所好,对孔甲说:“大王,龙乃神,不能怠慢,应该修葺一座豪华的大池子,里面注满清水,而且每日要焚香朝拜神龙,再日日供奉鲜鱼,那样神龙就会保佑您江山永固,再辅佐您的子孙、千秋万世传承下去了”。
孔甲本来就迷信,对此毫不怀疑,立刻命人修建了一座宏敞的大水池,里面灌满清水。两条大鳄鱼被放入池中,很快恢复了活力,在里面欢畅地游来游去。孔甲令人摆上一张案几,焚香朝拜,祭龙仪式搞得很是隆重。御龙氏刘累俨然成了朝中重臣,红得发紫,名利双收。
一日,孔甲召见刘累,说:“黄帝能乘龙舟神游天下,我养龙也是为了坐上龙车,你既然能驯养神龙,也一定能让它拉车,希望我早日能乘龙车巡幸天下”。
刘累听得目瞪口呆,唬得遍体流冷汗,想不到孔甲脑洞大开,突发奇想,他根本无法驱使两条大鳄鱼去拖车。但又不敢违背君王的旨意,只得虚应一番,然后怏怏转回自家的住处。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刘累回到水池边时,只见那条雌性“鳄龙”双目圆睁,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他知道鳄鱼死了,一下子瘫软在地,心想:这下彻底完了,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还要连累家人一起被诛杀。他瘫坐在池子旁,心里不断想着应对之策,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次日,刘累入宫去拜见孔甲,说驯龙拉车并非不可能 ,但乘坐龙车之人必须身体强健,否则会折寿。另外让神龙练习驾车时不能有人围观,否则会惊扰到神龙,龙会发怒,不但大王您无法乘龙车,还会不利于江山社稷。他还忽悠道:“东海出产的大鱼肉味鲜美,您必须每天都吃一盘,才能滋补身体,恢复精力,连吃几日就可身强体壮,可乘坐龙车了 ”。
孔甲听后兴奋异常,又赏赐给刘累大批珍宝。第二天,刘累把死去的雌鳄鱼拖进厨房,洗剥干净,切块烹熟,亲自送进宫请孔甲品尝。他每天送去一盘,连送三天,孔甲吃得津津有味。第三天回来后,刘累借故把身边的人都打发走了,自己也携带财物溜之大吉。第四天,孔甲左等右等,均不见刘累身影,心里焦急万分,想亲自到驯龙池去看看刘累,但又怕惊扰了神龙练习驾车,只得按捺住忐忑之心,耐心等待。又过了好几天,还是不见刘累入宫,他派人去问,才知道刘累早就逃跑了。
孔甲这才知道,自己吃的所谓东海大鱼肉其实是“龙肉”。他当时就惊惧不已,遂惶恐不可终日,不久就暴毙而亡了。
孔甲被吓死后,又经过四代,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桀即位,早就摇摇欲坠的夏朝终于亡在了他的手上。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司马炎废掉曹奂建立晋朝?
晋武帝为了收买人心,大封功臣,许多大家族都被封为公侯。短短几年时间,晋武帝共封了57个王,500多个公侯。蜀汉灭亡不久,晋武帝为了稳定巴蜀人心,又任用了一批原在蜀汉供职的官吏为朝官。
晋武帝没有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用手法,而是采取拉拢、收买人心的办法,稳定各级官吏,以确保社会稳定地过渡。因为晋武帝还看到,蜀汉虽亡,东吴未灭,全国还未统一。于是他开始运筹帷幄,准备击灭东吴,结束全国的分裂局面。
早在三国鼎立之时,魏的势力已超过蜀、吴,如以人口计,魏约占全国人口4/7,蜀、吴合占3/7。公元263年,魏灭蜀之后,三国鼎立变成了南北对峙,魏的力量更加强大。晋武帝代魏之后,雄心勃勃,“密有灭吴之计”,准备出兵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全国正处于一种积极的态势之中,然而吴国却是在走下坡路。吴主孙皓的荒淫、残暴使吴国丧失了重整旗鼓的机会。孙皓命令大臣的女儿要先经过他的挑选,漂亮的入后宫供他一人享受,剩下的才能谈婚论嫁,这使他丧失了大臣们的支持,自毁根本,最终成了孤家寡人。
对他劝谏的中书令贺邵不但没有受到他的表扬,反而被他用烧红的锯条残忍地锯下了舌头,其残暴程度与商纣王没有任何区别。孙皓杀人的方法很多,很残忍,像挖眼、剥脸皮和砍掉双脚等。孙皓的残暴注定了他要灭亡。
由于孙皓的残暴使手下的将领们也对他丧失了信心,纷纷投降西晋。西晋的大臣们见吴国国力下降,政局不稳,也纷纷劝说司马炎趁机灭掉吴国。 但是,晋武帝受到了以太尉录尚书事贾充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他们认为:吴有长江天险,且善水战,北人难以取胜。
且近几年来西鲜卑举兵反晋,此时对吴作战,并“非其时”。而羊祜、张华、杜预等人则认为:吴帝孙皓腐化透顶,他不但对广大人民残酷剥削、镇压,而且在统治集团内部也排除异己,用刑残酷。孙吴目前是“上下离心”,如此刻出兵,“可不战而胜”。
如果错过机会,“吴人更立令主”,励精图治,再去灭吴就相当不容易了。
两派意见,针锋相对。这样,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就摆在了晋武帝面前:是否出兵灭吴,统一全国?晋武帝意识到,自秦汉以来,统一已成为人类历史的主流,广大平民百姓要求统一,渴望和平。
因此,晋武帝坚定地站在主战派一边。 为了完成灭吴大业,晋武帝在战略上做了充分准备。早在公元269年,他就派羊祜坐守军事重镇荆州,着手灭吴的准备工作。羊祜坐镇荆州后,减轻赋税,安定民心,荆州与东吴重镇石城(今湖北钟祥县)相距最近,晋军采取了“以善取胜”的策略,向吴军大施恩惠。
由于孙皓挥霍无度,部队士兵常常领不到军饷,连饭也吃不饱。羊祜命人向吴军送酒送肉,瓦解吴军。这样,不时有吴军前来投降,羊祜下令说:吴军来要欢迎,走要欢送。有一次,吴将邓香被晋军抓到夏口,羊祜部下坚持要杀掉,羊祜不但不杀邓,而且还亲自为其松绑,把邓送了回去。
有时,吴军狩猎打伤的野兽逃到了晋军领地,晋军也把这些野兽送到吴军帐内。正是由于这样的“厚”爱,东吴将领们的心已经一步步趋向晋军。 晋武帝在襄阳一边命羊祜以仁德对吴军施加影响,一边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建造战船。
经过长达10年时间的充分准备,公元279年,晋军开始向东吴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为了迅速夺取胜利,晋军分5路沿长江北岸,向吴军齐头并发。第6路晋军由巴东、益州出发,沿江东下,直捣吴军都城建业。20万晋军直扑东吴。
东吴守军,在巫峡钉下了无数个锋利无比的、长十余丈的铁锥,在江面狭窄处用粗大的铁链封锁江面。晋军先用大竹排放入长江,晋军在船上载了无数根数丈长的用麻油浇灌的火点燃火炬,熊熊烈火能够把铁链烧断。就这样,东吴长江的防守设施被一个个排除了。
在第6路晋军进攻东吴时,为了分散、吸引守卫建业的吴军兵力,安东将军王浑率一路晋军,由北向南,直取建业。孙皓忙命丞相张悌统率主力渡江北上,迎击王浑,结果沿江东下的晋军乘机攻占了建业。 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
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
公元280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结束了。晋武帝司马炎终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分裂局面。
三国群英传7平阳位置?
平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吴国属地。
平阳县,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地处温州市南翼区域经济的中心,是革命老根据地县、沿海经济开放县、海洋大县、文化大县平阳县陆地面积10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7万平方千米。平阳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平阳是个千年古县。设县于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已有1700多年历史,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14年)定县名为平阳至今。“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清朝思想家宋恕等都出自平阳。平阳县下辖14个建制镇、2个乡。
平阳是个文化名县,是南戏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是“全国武术之乡”“中国象棋之乡”和“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
平阳旅游资源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4,有“贝藻王国”和“碧海仙山”美誉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南麂列岛等。平阳是个红色高地,被誉为“浙江的延安”。
胡三国吴国名将之路攻略?
1、第一关:查渎军营1、2、3,消耗粮饷 17;2、第四关:查渎,消耗粮饷 17;
3、第五关:固陵军营1、2,消耗粮饷 17;
4、第七关:固陵,消耗粮饷:17;
5、第八关:会稽军营1、2,消耗粮饷:17;
6、第十关:会稽,消耗粮饷:18;
7、第十一关:牛渚军营1、2,消耗粮饷:18;
8、第十三关:牛渚,消耗粮饷:18;
9、第十四关:濡须口军营1、2、3,消耗粮饷:18;
10、第十七关:建业军营1、2,消耗粮饷:18;
11、第十八关:建业,消耗粮饷:19。
张春华为什么被称为恐怖的贤妻良母?
感谢邀请!《真三国无双8》很多朋友已经关注很久了,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游戏中美女角色张春华。
西晋宣穆皇后张春华(189-247),河内平皋(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妻,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的母亲。晋武帝司马炎继位后被追尊为皇后。
总是带着温和笑容的母亲,实际上司马懿父子三人都很惧怕他。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春华可谓是游戏里最出名的一个!
司马懿,可谓三国无双里最成功的人物,无论是在诸葛亮死后对其的扼腕叹息,还是在钟会叛乱后的大动肝火,邪恶的表情,满是邪气的声音,都让司马懿一时风光大盛
张春华虽然几乎是全程笑容满面,但是在司马懿等人看来,那笑容比地狱的恶魔还可怕。当司马懿擒下叛乱的钟会时,他大肆贬低钟会,吐槽他的叛乱,而张春华一句“夫君”后,司马懿立马牙口紧闭。同样,司马师、司马昭因司马懿出兵之事回来道歉时,张春华一句“不是应该先向双亲问候吗?”让司马师顿时哑口无言。
三国无双7里,魏国许褚卖萌,典韦犯二,吴国甘宁、凌统相爱撕逼,蜀国关银屏、鲍三娘柔弱让人怜爱,而张春华的出现,则让晋国这个以智为主,满是严肃的国家里添加了一抹喜剧色彩,即使不是她本人的喜剧!
在《真三国无双8》里,张春华被赞为贤妻良母,总是带着和善笑容,实际上家里面都很敬畏她很怕她,因此被称为“恐怖的贤妻良母”。
不过《真三国无双8》要等到2018年2月8日才公开发行哦,我们一起期待激情时刻的到来!
《真三国无双8》是系列以来最具野心的一部,是系列首部采用完全开放世界设计,支持动态天启和昼夜循环的一代。不幸的是,本作不支持任何的在线多人模式。实际上开发商Omega Force表示即便是为新的开放世界机制加入本地合作也遇到了技术困难,不过他们可能会尝试类似于《仁王》那样的异步在线元素。
朋友们,在你心里《真三国无双 8》里你喜欢玩哪一个角色?说出来大家到时候一起玩!
喜欢的朋友请动动小手关注,分享哦!谢谢
是谁引起的七国之乱?
引言:
公元前154年,今年是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的第三年,心情不错的景帝正筹划着全新的一天,突然,一名内侍飞也似的冲进了景帝的宫殿,景帝正要发作,只听得内侍高声疾呼:”陛,陛下,不好了,反了,全反,反了!”景帝吃了一惊,忙问道:“该死的奴才,什么反了!”内侍一边大喘着粗气,一边回复道:”诸侯,诸侯王们,吴王,楚王,赵王,胶东,胶西,济南,淄川,这些王全反了!他们说要清君侧,诛晁错。“汉景帝惊得一屁股坐在了板凳上,嘴里还小声的嘀咕着“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看着皇帝这番光景,内侍们也不敢作声,沉默了半晌,汉景帝突然喊着:“去,去叫袁盎过来,还有,周亚夫在哪里?快叫周亚夫来见朕!”听了这话,内侍们慌忙退下,诺大的宫殿只剩下汉景帝一人,忽然,一滴冷汗顺着景帝的额头噗通滑落在地上,汉景帝意识到,汉朝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内部危机,开始了!
“吴楚七国之乱”示意图
这起恶性的诸侯王造反事件,史书上称其为“吴楚七国之乱”,叛乱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战争之残酷均为汉朝首次,一度动摇了大汉王朝的国本,汉景帝被逼的杀死了晁错以求平息众怒,却发现无济于事。好在父亲汉文帝去世前告知他如遇问题可找周亚夫解决,在周亚夫的指挥下,历时三个月,七国之乱终于被平息了下去。那么,这起浩大的叛乱事件,到底是谁引发的呢?
一·报私仇——汉景帝为过去买单七国之乱的主导者是吴王刘濞,在他的鼓动下,其他诸侯王纷纷加入了吴王的阵营。吴王为何非要背叛汉朝呢?实际上还是汉景帝自己惹的祸。
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吴王刘濞带着他的太子来京城朝贺,吴太子与太子刘启年龄相仿,两人便相邀一起下棋玩耍,下到关键时刻,双方起了争执,此时两人十多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谁都不肯退让半步,景帝一怒之下抄起棋盘砸向吴太子的脑袋,致使吴太子当场毙命。吴王刘濞遭此打击,白发人送黑发人,却因对方是大汉太子也无可奈何。文帝也知道此事太子做的太过分,便安葬了吴太子想要交给吴王,可吴王刘濞坚决不收,最终只得将吴太子安葬在长安,此事草草收场。
汉景帝失手砸死吴太子加速了造反
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史记.吴王濞列传》对于文帝和景帝来说,这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死的只是一个诸侯王的太子,可对吴王刘濞而言,自己的继承人,亲生儿子在一次人为的意外中死于非命,他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所以在文帝将吴太子棺木交还吴王时,吴王选择拒绝接受,因为吴王刘濞要通过这件事告诉中央政府,这件事不会就这么算了,果然,在景帝即位仅仅三年,刘濞便掀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七国之乱,也可以说这是景帝为自己的年少轻狂买的单,只是代价太大了些。
二·太着急——汉景帝步子迈大了汉文帝去世后,国家的经济水平因为文帝的轻徭薄赋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可中央集权与地方上的诸侯割据之间的矛盾却日益尖锐,文帝时更多的是处置功臣派问题,对诸侯王问题并没有过多的干预,导致各地诸侯王的势力日益增大,给中央集权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汉景帝在即位第二年接受了晁错建议,对诸侯王以割地的方式进行削弱,楚王被削去了东海郡,赵王被削去了常山郡,胶西王被削去了六个县的封地。一时间,诸侯各国人人自危,害怕汉景帝削藩削个没完,下一个就会轮到自己,在这样的压力下,吴王刘濞趁机借汉景帝削藩之东风,将那些害怕的诸侯王晓以利害,拉入自己的阵营,为后来的叛乱积蓄力量。
晁错的建议使景帝步子迈太大了
三年冬,楚王朝,晁错因言楚王戊往年为薄太后服,私奸服舍,请诛之。诏赦,罚削东海郡。因削吴之豫章郡、会稽郡。及前二年赵王有罪,削其河间郡。胶西王卬以卖爵有奸,削其六县。——《史记.吴王濞列传》当然,汉景帝进行削藩政策本质上并没有错,这是专制帝王进行中央集权所必须走的一步,但汉景帝在处理这问题上却太着急,一来是此时汉景帝刚刚即位,羽翼还没有丰满,没有自己的核心力量的前提下就着急对诸侯王下手,缺乏前期准备工作;二来汉景帝在削藩问题上太过于草率,仅以削夺土地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企图打击诸侯王,势必会造成心怀鬼胎的诸侯王们狗急跳墙,从而酿成大范围的反叛事件。
三·早晚会反——诸侯王并不干净当初,汉高祖刘邦在统一天下后,选择剪除异姓诸侯王,转而大肆分封刘姓诸侯王,并与众臣杀白马盟誓——非刘姓而不王!从此,诸侯王的爵位成为刘姓一家的特权。
但特权之下所滋生的必然是腐败与贪婪,刘姓诸侯王因为祖上的功勋而拥有了极大的权力,在他们看来,这天下是刘姓人打下来的,他们就应该享有特殊的权力。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诸侯王们开始放纵自我。早在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就在封国内擅自使用天子的仪仗,并拒绝接受中央政府对淮南国的官员派遣,由自己任命本国的官员,制定相应的法律,淮南俨然成为国中之国。到汉景帝时期,这一问题更加严峻,楚王刘戌在国丧期间奸淫宫女,赵王之子在封国内违法乱纪,胶西王刘昂在封地内卖官鬻爵,这些诸侯王所做的事情是纸包不住火的,一旦政府追查下来,那么其结局必然不太光彩。
以刘濞为首的诸侯王本身都有违法问题
所以,对于这些作法自毙的诸侯王们来说,造反只是迟早的事,而他们所做的坏事也成为吴王刘濞拉拢他们的筹码。因此,诸侯王们明知自己早晚会出问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玩把大的,反倒成全了吴王刘濞。
四·老爹不重视——汉文帝埋下了隐患地方诸侯王割据问题是汉朝自建立以来的一个顽疾,早在汉文帝刚刚即位时,贾谊在给汉文帝的《治安策》中就提到了削藩问题。贾谊认为,贪婪是人的本性,而在巨大权力面前,人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大,所以,这些诸侯王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已经获得的权力,其结局势必会走向谋反的道路。因此,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略,但汉文帝并没有重视,反而因为自己的仁慈,给汉景帝留下了大的隐患。
贾谊给汉文帝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重视
1.齐王刘襄问题吕后去世后,陈平,周勃等人发动了剿灭诸吕的行动,在这场行动中,齐王刘襄立下汗马功劳,但因为功臣派的私心,刘襄最终没能当上皇帝。而在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也非常忌惮刘襄的实力,于是对刘襄采取了一系列软打击,导致刘襄英年早逝。在刘襄去世后,汉文帝将齐国分给了刘襄的子嗣,但这些诸侯王因为父亲被文帝逼死纷纷怀恨在心,所以在七国之乱中仅齐地的诸侯王就包括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四个王,还不包括造反没成功的济北王和齐王。
2.淮南王刘长问题淮南王刘长与汉文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淮南王平日里非常强势,甚至发动了造反(当然,淮南王对造反可能有误解,带着70个人,40辆车就宣布造反,结果很快被平息并被擒拿)顾及到兄弟情谊文帝把淮南王流放巴蜀,但淮南王不堪受辱,在路上绝食自尽。可文帝并没有趁机将淮南国废除,而是将他分给了刘长的四个儿子,可这同样也给后世留下了隐患。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輂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孝文八年,上怜淮南王,淮南王有子四人,皆七八岁,乃封子安为阜陵侯,子勃为安阳侯,子赐为阳周侯,子良为东成侯。——《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七国之乱时,吴王曾遣使邀请淮南王刘安一起造反,刘安一直想报杀父之仇,于是满口答应,可他的丞相带领淮南国的士兵开赴前线后却调转枪口攻打叛军,导致淮南王从造反变成了功臣,但淮南王心中的造反之意却并没有消除,终于在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因为造反最终灭国。
淮南王刘长一支造反困扰了汉朝近百年
3.吴王刘濞问题当初,太子刘启失手打死了吴王刘濞的太子后,刘濞就曾想过造反,对外宣称生病不能入朝,文帝也曾心存疑惑,并查出吴王实际上是在装病,扣押了吴国来京城的使者。在吴国使者入京后找来询问,被告知刘濞是害怕文帝杀自己,文帝在明知刘濞有谋反之意的情况下选择赦免了吴国使者,虽然短时间使刘濞没有造反,却给了他积蓄力量的机会,最终酿成了规模更大的七国之乱。
五·追本溯源——汉高祖刘邦的错误决策实际上,吴王刘濞的造反问题,早在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就已经出现,高祖末年,因为淮南王英布的叛乱导致荆王刘贾被杀,考虑到这里的重要性,刘邦安排了二哥刘仲的儿子刘濞做了吴王,当刘邦见到刘濞时,突然对他说:”你小子以后肯定会谋反!“吓得刘濞连连磕头,果然,在半个世纪后,刘濞发动了谋反。
刘邦错误的决断是诸侯王造反的问题根源
已拜受印,高帝召濞相之,谓曰:“若状有反相。”心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汉後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史记.吴王濞列传》当然,刘邦当时可能纯粹是吓唬刘濞的,诸侯王的叛乱问题也并非是刘濞一个人的,他只是这个问题最大的一个麻烦而已。而这个问题的创造者,就是汉高祖刘邦所推行的”非刘姓而不王“策略。本意上,刘邦是在秦灭亡的问题上进行分析,为了维护汉王朝的统治。但实际上,刘邦却错误的分析了,导致给与诸侯王的权力过大。在封国内,诸侯王拥有自己的一套行政班底,并且可以拥有大量的军队,还可以自己铸造货币。吴王刘濞能够有底气造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当时最富有的人,靠着铸造钱币和晒海水制作食盐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吴王的地位,包庇吴国的罪犯,用来收买人心,到景帝时期吴王已经有了多达二十万的部队和堆积如山的财富。而这一切,都是当初刘邦所给诸侯王的特权。
结语:七国之乱实质上是一场筹划了近半个世纪的阴谋,晁错削藩是导火索,景帝误杀加速了这一进程,汉文帝的纵容让诸侯王气焰更加嚣张,而刘邦错误的决定才是他们造反的根本,指望通过血缘纽带来维系地方的统治,这本身就是不靠谱的,好在景帝之子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得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七国之乱也给后世之人敲响了警钟,自此后,再也没有王朝在封王时给予诸侯王如此大的权力了,这也是七国之乱积极的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