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饮食文化 正文

中国古代饮食器具都有哪些? 古代有锯子么

如果能够证明这些器物是用于饮食的器具,煮食物是古代人最常见的烹饪方式。直接在土坑内或再于其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绝大多数炊具必须与灶相结合才能进行烹饪活动,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甑、甗等?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镬是古代煮牲肉的大型烹饪铜器之一。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是世界上最早...

古代有锯子么?

我国古代的著名工匠鲁班在土木工程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有一次,鲁班上山伐木被野草划破了手。他摘下草叶轻轻一摸,发现叶子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于是鲁班就在铁片上做出小齿,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发明了当时急需的木工用锯子。

在我国青海柳湾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把小小的骨锯。这把骨锯距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远远早于鲁班所生活的春秋时代。在出土的骨器中还有骨勺、骨叉、骨刀,如果能够证明这些器物是用于饮食的器具,那么中国人将是最早使用刀叉吃饭的。

锅碗瓢盆这些厨具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夏商周到隋唐大地时代有这些器具吗?

锅碗瓢盆等厨具的发明使用,是和先民饮食习惯的变化息息相关的。

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吃熟食,这个吃熟食的最开始阶段必然是烧烤,食物特别是生肉去直接接触火,就是烧烤了,虽然没佐料没滋味,但比血淋淋的生肉怕是美味多了,这个时代有根木棍就好,也用不到什么厨具。

食物不去直接接触火,食物就得需要一个“载体”,而这个“载体”就是厨具的雏形。原始先民学会了用热水弄熟食物,锅很可能就在这个时候发明出来了,随之盛东西的碗也会有了。

煮食物是古代人最常见的烹饪方式,贵族用金属容器,平民用陶土容器,大家熟悉的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釜就是中国古代老百姓最重要的厨具,它是一种锅,当然平民是用不起金属的,只能用陶釜,早至仰韶文化就有了这种陶釜(如图所示)的存在。而炒这种烹饪方式直到宋代才普及开来,这也是得益于铁锅的普及。

所以锅算是人类最重要的厨具,是改变人类历史的重要工具之一。

古代炊具?

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再于其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镟,实际就是炉。进入秦汉以后,绝大多数炊具必须与灶相结合才能进行烹饪活动,灶因此成为烹饪活动的中心。

古代用的什么锅?

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甑、甗等。

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镬是古代煮牲肉的大型烹饪铜器之一。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为甗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单独的甑很少见,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

甑甗流行于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从考古资料看,我们的祖先在距今约7000年的商时候,便烧制了陶甗,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蒸气、采用蒸的方法熟食的民众。

古代的煲汤工具?

一、汤锅

汤锅是家中必备的煲汤器具之一。有不锈钢和陶瓷等不同材质,可用于电磁炉。若要使用汤锅长时间煲汤,一定要盖上锅盖慢慢炖煮,这样可以避免过度散热。

二、漏勺

漏勺可用于食材的汆水处理,多为铝制。煲汤时可用漏勺取出汆水的肉类食材,方便快捷。

三、滤网

滤网是制作高汤时必须用到的器具之一。制作高汤时,常有一些油沫和残渣,滤网便可以将这些细小的杂质滤出,让汤品美味又美观。可在煲汤完成后用滤网滤去表面油沫和汤底残渣。

四、汤勺

汤勺可用来舀取汤品,有不锈钢、塑料、陶瓷、木质等多种材质。煲汤时可选用不锈钢材质的汤勺,耐用,易保存。塑料汤勺虽然轻巧隔热,但长期用于舀取过热的汤品,可能产生有毒化学物质,不建议长期使用。

五、瓦罐

地道的老火靓汤煲制时多选用质地细腻的砂锅瓦罐,其保温能力强,但不耐温差变化,主要用于小火慢熬。新买的瓦罐第一次应先用来煮粥或是锅底抹油放置一天后再洗净煮一次水。经过这道开锅手续的瓦罐使用寿命更长。

古代盛粮食的器具?

中华古代的盛食具

盛食具是指进餐时所使用的盛装食品的器具,约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餐具,包括有盘、盆、碗、盂、缽、豆、敦、俎、案等类。盘是盛食容器的基本形态。

盘: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作为中国古代食具中形态最为普通而固定、流行年代最为久远的品类。盘包括了陶、铜、漆木、瓷、金银等多种质料。最为常见的食盘是圆形平底的,偶有方形,或有矮圈足。值得注意的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盘中有一部分是洗用具。

碗、盂、缽碗:似盘而深,形体稍小,也是中国食具中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缽,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是佛教梵文钵多罗(PATRA)的省称,故有"托钵僧"之谓。碗或写为盌,如同缽写作钵一样,反映了同一类用具的不同质料。

盆:盆盘之大而深者为盆,从"锅碗瓢盆"这一习语中可知,盆自然是用于炊事活动的。但“金盆洗手”的说法,又表明盆也可以作洗用具,不过后一种意义的盆古代常写为鉴,形态上与盛食之盆也略有差异,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

豆:豆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做笾,都是盛食的器皿。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产生陶豆,沿用至商周时期,汉代已基本消亡。青铜豆最早产生于西周而不见于商代。商周时期,豆均是专以盛装肉食的,广泛用于祭祀场合,故后世以"笾豆之事"代指以食品祭神,豆类器皿因此被称为"礼食之器",用途甚明。

俎:俎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新石器时代的此类食具尚无确切的发现,但夏商周时期的俎却多有出土,既有石俎、又有青铜俎。当时的俎也是祭祀用的礼器,用来向神荐奉肉食,所以常常"俎豆"连用,代指祭仪,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论语·卫灵公》)即言其擅长祭祀礼制之意。

案:案的形态功用与俎多有相似,但秦汉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称俎。食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作进食的小餐桌;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或三足,足较矮,或无足,上承盘、碗、杯、箸等器皿,专作进食之具,可称为棜案,形同今天的托盘。自商周以至秦汉,案多陶质或木质,鲜见金属案,木案上涂漆并髹以彩画是案中的精品,汉代称为"画案"。 古人进食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簋:簋青铜质圆形带足的大碗称为簋(guǐ),又叫作琏,方形的则叫作簠(fǔ),又叫作瑚,故瑚琏即簠。 簋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簠簋之称仅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当时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以偶数出现,用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与豆不同的是,簋专盛素食,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簠簋已不复存在。

盒:盒两碗相扣成为盒。盒产生于战国晚期,流行于西汉早中期,有的盒内分许多小格,自西汉至魏晋,流行于南方地区,被称为八子樏(léi),后也发展出方形,统称为多子盒,无盖的多子盒又叫格盘,此类器具均是用来盛装点心的,但扣碗形的食盒也一直在使用,不过由陶器变成漆木器或金银器了。

敦(dui):青铜质盛食器,存在于商周两代,盛行于春秋战国,进入秦汉便基本消失。敦呈圆球状,上下均有环形三足(或把手)两耳(或无耳),一分为二,盖反置后把手为足,与器身完全相同,同样用来盛装黍、稷、稻、粱类谷物食品。方形之敦叫作彝,但属酒具而非食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