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我国是美食大国,我们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爱吃,天下皆知。虽然中华美食多,但饮食习惯的隐患也确实不少,有一些吃饭的习惯,多半都是会损害健康甚至致命的,我们来看看具体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1.中国人的吃饭方式多为集体进餐。又喜欢相互夹菜,这增加了疾病的传染概率。比如幽门螺杆菌,是造成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元凶,是导致患上胃癌的头号杀手。它非常容易通过唾液、食物和餐具进行传播,感染者如果跟别人合餐,很可能不知不觉间就把健康人传染了。
2.中国人喜欢吃动物内脏。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而胆固醇是诱发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3.吃得过烫。中国人习惯刚做好饭菜汤品,就督促家人“趁热吃、趁热喝”。滚烫的食物,吹一下,就直接下肚。吃过于热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黏膜,长期吃过烫食物反复刺激下,烫伤的创面愈合及修复相当缓慢甚至难愈合,容易形成食管粘膜溃疡。如果再受到细菌及真菌感染,极易发生炎症,变成慢性损伤后,还会增大癌变的可能性。
4.钠超标,过咸。中国人吃盐有多猛,掌勺人炒菜时手一抖,一盘辣椒炒肉就能撒进去好几勺盐,更别说还有各种生抽、蚝油、豆瓣酱等调味料的“隐性盐”。吃太咸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中风,这个错误的饮食习惯学名叫高钠饮食,钠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并增加中风、致命性中风和致命性冠心病等疾病风险。
5.爱吃腌制食品。中国传统美食有很多腌制食物,比如腌鱼熏肉。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美食文化,腌制食物能方便保存,还有一个原因是觉得腌制的肉类更香,更好吃,就像老一辈中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戒不掉腌鱼咸菜。但是腌制食品中,含有一个强致癌物——亚硝酸盐,90%的亚硝胺类食品都被证实属于肿瘤致癌物。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如何影响全球?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不小的,像出国旅行,总是能找到中餐馆来缓解自己的口舌之欲。
中国美食的烹饪手法相当的多,煎、炒、烹、炸是样样齐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所以很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以后就非常喜欢中国的美食,可谓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像我个人就比较喜欢辛辣的食物,所以炒菜的时候会放些许的辣椒来进行调味,外国对于中国美食的评价,没吃过的就会说太油、太咸、太辣等,就是完全不健康的那种,但是吃上一口以后,就是欲罢不能的了,所以全世界对于美食的理解都是一样的,好吃才是硬道理。
湖南卫视的中餐厅,就是为了传播中国美食,可想而知中国的美食在全球范围内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中餐馆了。
为什么中国人吃不惯面包?
我觉得面包不太好吃,虽然很香很甜。但我不喜欢,可是孩子很喜欢 。
主要还是饮食习惯,这个不单单是面包本身上,其实单吃面包没什么,大部分人也不是说绝对不喜欢吃面包。温度面包就恶心,主要因为还是面包相关的饮食没有发展起来,或者说没有被完全接受,要知道面包对于外国人就像我们吃米饭 一样,再好的米做的饭也要陪菜吧,又和汤一起吃吧,如果早餐吃糯米饭,要搭配牛奶豆浆牛奶吧。没有天天吃白饭的道理对吧?同样的天天吃面包,加水就等于天天吃白开水泡饭 。这个吃法谁都受不了,外国人也受不了,如果要吃面包,就要配洗菜,比如牛奶啥啦,玉米汤什么的。如果是早餐吃面包,应该搭配煎蛋,蔬菜,咖啡或者果汁。不过这么一来,面部同样不比中式餐点省事,偶尔吃一次还可以,总吃又不符合口味和没那么经济实惠。
生活中哪些饮食习惯是不好的?
一日三餐哪一餐都不能少,不然会影响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既影响效率也影响情绪。很多人对于“吃”不是太过于讲究,仅仅以好吃或吃饱为宗旨,有很多影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不加以改正,这样很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影响健康的饮食习惯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活中有哪些影响健康的饮食习惯呢?1、放太多的盐
很多人的饮食都比较重口,就是说吃的过于咸。虽然咸的食物能够提高食欲,吃饭的时候也更加的下饭,让人胃口大开,但是如果放太多的盐,超过了人一天本身所能承受的摄入量,就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更是不能吃太多的盐,否则容易导致高血压。
2、吃太多的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方面所选择的范围也更大,很多人都吃得非常的油,喜欢吃五花肉和油炸类的菜肴。但是如果吃太多的油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对于老年人更是应该避免。
3、吃太多的甜食
甜食能够刺激人体分泌快乐的多巴胺,让人情绪变得好,但是甜食也不能吃得太多,适可而止,浅尝几口就好了。如果平日里吃太多的甜食,甚至拿甜食当主食,就容易造成血糖飙升,不利于身体健康。
4、吃得太快
现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工作上都会耗费过多的时间,这样在吃饭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吃得过快。虽然确实能够节省一点点时间,但是如果长期吃得过快、过烫,很容易诱发消化道方面的疾病,增加人们得食道癌的风险。并且吃得过快,咀嚼的次数也比较少,容易导致肠胃方面的问题。
5、不爱吃主食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不爱吃主食的,有的人是为了减肥,有的人是单纯不喜欢主食的味道,这需要改正的饮食习惯。不吃主食会让大脑神经元缺乏糖分,影响大脑的正常运转,年轻人在工作中也会注意力不集中。年老的人一直不吃饭,会使得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上升。如果是为了减肥而不吃主食,不仅不会瘦下去,即使瘦了反弹会更加厉害。
人每天都要吃饭,饮食习惯如果不好,对于健康的影响实在是非常的大。以上便是人们在吃饭过程中经常会犯的几种错误的饮食习惯,希望大家能够尽量避免。
都说“南米北面”,中国的饮食差异到底有多极端?
“极端”这个词用的不是很妥当,我觉得用“多元化”来形容会更佳的贴切一点。“南米北面”,这个词我这里是没有听说过的,不过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应该是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而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
“简单又家常,吾家小食堂”,大家好!
大家都说南方北方,那咱们国家南北方是如何划分的呢?南北方的划分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以北的地方就是咱们常说的北方,以南的地方就是咱们常说的南方。秦岭以北降水量少,气候较为干燥。以南则降水丰富,气候湿润。特别是到了冬季,北方的朋友到我们这里来,反而会觉得我们南方会冷一些。这就是气候湿润的原因,他们称为“湿冷”。
“南米北面”饮食有所差异,但却能融合成一道可口的面点。这道面点就是烧麦。烧麦不同于包子,面皮是没有经过发酵的,把面皮擀成薄皮,中间裹上糯米,手捏而成。上锅蒸熟后,面皮劲道,糯米软烂。是一到可口的点心。特别是在吃早茶的时候,出现的频率很高。
饮食文化的差异是根据地理环境和口味习惯的决定的。比如四川云贵地区,群山环绕,山珍数不甚数,肉类的食材也是种类繁多,但是这类的食材通常会带有大自然的土腥味等异味,特别是吃川味火锅,毛肚,鸭肠,黄喉,腰花,食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腥臊味,所以需要通过大油,大料,重口的调料来去除异味,突出食材爽脆鲜嫩的的口感,渐渐的就变成了一种“麻辣”的特色,红遍全国的大街小巷。
而广东潮汕地区是沿海地区,主要的食材是海产品,这类的食材吃的是一个鲜嫩,因此用清蒸白灼的做法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还原食材的原汁原味。这也让广东地区朋友的饮食习惯变得清淡,不仅海产品可以清蒸白灼,就连牛肉火锅也是清水涮食,新鲜的牛肉在切片的时候,肌肉组织还能够颤动,讲究的就是一个食材的新鲜度。
烤鸭起源于南京,一直到现在都是以卤味的方式呈现,鸭子烤制的时候只加香料不调味,购买的时候店家为你斩切成块,并浇上秘制的汤料,鸭皮香而劲道,鸭肉瘦而不柴。这样的做法用在鹅身上,就是广东香港的烧鹅。而同样是南京,还有一道有名的鸭子菜肴就是“桂花盐水鸭”。桂花鸭的鸭皮白嫩爽滑、鸭肉酥香入味,特别是入秋以后,桂花盛开,加以桂花为佐料,为鸭肉又增加了一丝清甜的香气。一只鸭子只是在南京就有这么大的制作差异,何况咱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呢。
而这只鸭子到了北京,就成了中外驰名的“北京烤鸭”,我想只要是去北京旅游的朋友,一定都会去捧个场吧,哈哈。吃北京烤鸭更多的我觉得是讲究的一个仪式感,这就是皇城脚下留下来饮食习惯,所以北京的菜色大多比较精致。片下的鸭肉摆成好看的造型,配上黄瓜,葱丝,甜面酱,最后用春饼裹着吃,很精致。一裹入口,鸭皮,黄瓜,葱丝的味道很是不错,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香”。而同样在北京,卤煮,豆汁,焦圈这样的大众小吃也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精致的菜肴和简单的小吃相容共生。
兰州牛肉拉面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一清指的是汤色清爽,二白指的是面条洁白,三红指的是辣油红润,四绿指的是蒜花青绿,配上几片白切的牛肉,让这碗面也是在全国遍地开花。而同样是牛肉面,在台湾则是以红烧的方式呈现,酱牛肉浓汤,配上劲道弹牙的面条,味道也是浓郁可口。虽然台湾红烧牛肉面并不是很普及,但各大超市小卖部却以方便面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它的特点。
这样的例子很多,饮食文化差异巨大,各种美食又各有特点,让大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说句玩笑话,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种不同的菜,在咱们国家连续吃一年都不带有重样的。欢迎朋友们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我会继续努力,分享自己的美食经验,谢谢大家了!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图片的作者!
为什么在中国分餐制这么困难?
合餐是咱们中国人当下一种比较普遍的宴饮方式。大家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转动餐桌,吃同样的食物。甚至连喝酒,有时候也要喝转杯。碰杯喝酒,给对方夹菜,这种方式,大家都觉得特别有气氛,特别能够增加相互之间的感情。
但是,随着传染病的蔓延与多发,大家越来越感觉到,合餐显然是不利于健康的,而分餐才是最卫生健康的方式。不过,似乎在中国,要推行分餐非常困难。如果是工作餐,吃个盒饭倒也罢了。但遇到节庆聚会等各种活动,人们还是喜欢采用合餐的方法。尤其是吃火锅这些,所有的菜品都放在锅里煮,每个人的筷子都在锅里搅来搅去,感觉每个人都能吃到别人的口水。
(吃团年饭的中国人)
那么,中国人是怎么形成这种合餐的方式的呢?
在我们大家的印象中,合餐应该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根据古代留下的各种典籍史料,以及留下的绘画等艺术品来分析。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主要是采用分餐制,而不是合餐制度。
在春秋战国时期,帝王贵族人家,也被称为“钟鸣鼎食”之家。这里的鼎食就是用大鼎煮食物。但是用大鼎煮食物,并不是大家都在大鼎里捞食物吃。在大鼎里捞食物显然是不可能的。下面烧着炭火,大鼎里咕嘟咕嘟冒泡,也不可能就那样捞。因此,一般都是在食物煮熟以后,捞出来,由专门的人来分割。“宰相”最初的意思,其实就是分割肉的那个人。
历史上最著名的宴请“鸿门宴”,就是一种分餐制。根据《史记》的介绍,刘邦、项羽、范增、张良等几个人,是围成一个圈吃饭的。每人的面前,都有一张小饭桌,桌上放相同的食物。只不过,由于坐的位置不同,也就区别出了主次。
也正因为是分餐制,中间才会有一个大的空地,项庄才可能在那块空地上舞剑。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那块空地应该不小,否则的话,项伯就不可能加入进来,一起舞剑,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项庄,避免他伤害刘邦了。
(鸿门宴)
历史上还出现过很多绘画,展示古代宴会的情况。比如《韩熙载夜宴图》,里面所画的,也是一种分餐制。韩熙载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因此可以说,直到五代十国,中国人依然是采用分餐制吃饭。
其实别说五代十国,历史发展到明朝,依然采用的是分餐制。《明史》里专门记载了宫廷里举行宴会的场景。其实,古人在史书上做这样的记载,并不是想告诉我们,他们是怎么吃饭的。而是想告诉我们,古代“礼乐”的场景。宫廷举行宴会,那就是一场“礼”。在这场“礼”中,不同级别的官员坐在什么地方?这些官员们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都有具体的要求。而且在吃饭的时候,还要奏乐。什么时候奏什么乐,也都是有要求的。
既然到了明代,依然是采用的分餐制。那么,合餐制是从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如果对我们古代饮食文化进行探究,我们会发现,虽然古代直到明代一直采用分餐制。但是,合餐制其实也已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虽然我们在史料中找到了很多分餐制的记载和艺术表现。但是这并不能就说明,在整个社会中一直采用的分餐制。因为很有可能,合餐制早已形成,只是没有记载下来而已。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实际上,合餐制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头是来自于民间,来自于普通老百姓。还有一个源头是来自于少数民族。尤其中国在元朝及清朝的时候,少数民族两次作为统治者统治中国,因此,统治者必然会把他们的饮食习惯带进来,而且他们的饮食习惯,最终还将成为主流的饮食习惯。
这就相当于在清初的时候,汉人一听说留辫子,就像丢了祖先人的脸一样。但是到了清末的时候,汉人一听说剪辫子,又觉得是丢了祖先人的脸一样。统治者的习俗方式,也就成了全民的习俗方式。
为什么在民间和少数民族那里,会更多地采用合餐制呢?主要的原因,一是因为物质生活贫困,餐具缺乏。二是食物不丰富。本来食物就很少,再采用分餐制,食物就更少了,没办法分了。三是用分餐制进餐,会耽搁很多时间,包括食物的准备,以及饭后餐具的收拾洗涮,都会很浪费时间。而一般老百姓浪费不起这个时间的。他们必须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劳作中。四是分餐其实是为了表现一种“礼”。古人早就说了,“礼不下庶人”。既然庶人是不需要礼的,因此分餐制也就在民间盛行开来了。
后来随着少数民族成为统治者,合餐制便渐渐代替分餐制,成为了主流。
(参考资料:《周礼》《明史》《史记》《旧五代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