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爱草原歌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骑马而要跑步呢?
雅典马拉松今天仍然在举办,而且相比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又是长江又是东湖的“武汉马拉松”,雅典马拉松相当挑战人。从近岸的马拉松小镇跑到雅典城海拔变化有250米之多,其中25公里都是爬坡,别说道路难行的古代人,现代人有水有路跑成死狗的都不在少数。
骑马什么的我们先放在一边,马拉松的典故其实有两个版本。
上图.费里皮德斯报捷雅典城的绘画
版本一就是我们经常接受的那个,希腊人在马拉松平原战胜波斯人后,派出了最能跑的信使费里皮德斯(Phidippides),他一路狂奔了42公里,将喜大普奔的消息告诉了雅典城,但自己却累死了,为了纪念胜利和费里皮德斯的捷报,遂诞生了马拉松长跑项目。
版本二则完全不同,是个“群奔”的故事:当年马拉松大战希腊人大胜,可溃退的波斯人并未服输,他们依靠强大的海军,企图从海上进攻雅典城。希腊军团当然也了解这一情况,于是他们留下小部分人打扫战场和做样子,其余人开始了一段“丢盔弃甲”的急行军,硬是赶在波斯舰队前面赶到了雅典城,还摆出了“我军兵精粮足,城内早有准备”的做派。波斯人一看,切!原来你还有这么多人啊,算了打不起!打不起!便撤军了。
为了纪念这次拯救了命运的急行军,雅典军民们每年都会将长距离行军作为体育运动纪念,继而流传到了今天。
公元前5世纪的历史,很难说究竟哪个是传说哪个是真事儿,反正都有鼻子有眼,后人也不断进行了添油加醋,但无论事实接近哪个版本,都没马与骑兵啥事儿。
版本一中,希腊人为什么要派出费里皮德斯做信史呢?因为这位仁兄本就是个“长跑达人”,虽说名气可能飘不到伯尼奔尼撒,但至少雅典的地界他可是很有名的,除了马拉松传捷,他之前还是到斯巴达求救的信史,那次长跑他跑出了246公里,差不多6倍于马拉松之战的成绩。
也就是说,费里皮德斯不骑马才正常,他是个长跑的能人,一直以来都吃的是铁脚板这碗饭。
况且希腊多山,常有大跨越式的地形,就连当年的意大利和德军也曾在希腊山地中吃尽了苦头,这也是为什么列奥尼达敢搞出“300斯巴达守卫温泉关”的原因。山地地形并不适合马匹的奔跑,再加上公元前恶劣的交通环境,反倒不如让人靠脚板去翻山越岭更快速,尤其是费里皮德斯这样的“达人”,他们熟悉地形,精于翻山越岭,往往能从小道、险道翻越,省去很多的路途和时间。
以霍去病打匈奴为例,他率军轻骑疾进,“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才能“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骑兵突进,6天才走了1千多里(500公里),平均每天走83公里,而秦汉时期1里的标准取值是415.8米,实际平均每天不到70公里。
当年金国与宋的顺昌之战也是如此,金兀术率领大军十万火急的增援顺昌,将近7天走了1千2百里,“自东京往复千二百里,不七日而至”。1宋里=442.5米,金兀术走了531公里,平均每天75公里。
从霍去病走焉支山和金兀术援顺昌的情况来看,他们的骑兵日行能力都在70公里上下,虽然大军比不得单骑的速度,可费里皮德斯一天就跑了42公里,骑马真不见得比它脚板快多少,当然,至少骑马不会累死。
希腊恰恰是个没什么骑兵的国家,那个年代的希腊并不算什么高端的文明,大发展还得等到波希战争打完以后。多山、面海的希腊并不适合骑兵,希腊人打仗主要以各种步兵为主,他们也善于在山地打仗。马拉松之战就是如此,波斯人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点“平原”,可它仍然是中间高隆如山,四周低陷成沼泽的地形。
至于版本二的“群奔”就更好解释了,这就是部队的一次急行军,几乎所有能打硬仗的军队都曾有过这种历史,我军从红军到抗战,从解放到援朝,强行军的情形比比皆是,古代的军队尤其看重这方面的能力,他们演变成“马拉松运动”并非说不过去。
既然是“群奔”,压根没有在马拉松之战里预备骑兵的希腊人,又到哪里去变马骑呢?撒开丫子拼命跑回雅典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万一波斯人决定攻城,他们还得继续负担作战任务。
比较两个版本的故事,虽然第一种版本比较为世界所公认,但老王更倾向于第二种版本,因为历史上马拉松之战确实出现了希腊步兵打完仗与波斯军舰抢速度的事件,波斯人就是这样撤退的。
“费里皮德斯”这个跑死的士兵故事却一直都被人质疑,他的事迹其实是罗马传记作家转述出来的,普鲁塔克(Plutarchus)将之记录在《论雅典的盛名是来自武功抑或文化》一书中。
普鲁塔克的作品很难说是历史,他出生在公元46年的罗马帝国时代,还是个查罗尼亚城(Chaeronea)人,马拉松之战则发生于公元前490年的雅典,隔了500年的事儿,比咱谈论大清朝的辫子都不靠谱。
更糟的是,普鲁塔克是个极受文艺复兴时期学者欢迎的人,原因你懂的,他的“著作”就像希腊历史一样充满了水分,以至于今天的人们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真正的作品,哪些是文艺复兴时“借古说今”的赝品。
所以,谈论马拉松报捷时“为何不骑马”这个问题,其中蕴含的绝不仅仅是希腊人能不能骑马的事儿,既然跑死的“费里皮德斯”都不见得真正存在,当年的希腊人又哪来什么骑马的困扰呢?
不管怎样,“跑死的费里皮德斯”与马拉松运动都已经成为了当今的文化现象,它传承演变到今天,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早就远大于现实价值,起码在人们的趣谈里,有个希腊士兵脚板和生命去传递了一场伟大的胜利,没有这种精神,也就不会有马拉松运动。
骑兵在古代有哪些重要性?
一人一马,一弓一矛,是骑兵的经典形象。然而在骑兵出现之初,并不是这样的。随着技术的进步,骑兵高机动性、战斗力强、行动灵活的特点逐渐显现,成为古代军队中重要的兵种。骑兵的发展壮大,贯穿了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和历史地位。
在殷商废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人马殡葬坑,坑内还有一些武器装备,说明早在商朝就已经出现骑兵了。当时还设置了专门负责骑兵的“多马卫”。只是商朝时,战争通常以车战和步战为主,没有独立的骑兵部队,在战场上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兵种。
周朝是骑兵发展的萌芽时期。活跃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成为周朝发展骑兵的启蒙老师。西北的犬戎时常越境骚扰,这些游牧民族弓马娴熟,来去如风,彪悍好战,周朝的军队难以应付。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国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在骊山下杀了周幽王,西周走到了终点。
周王室遭难后,迁都洛阳,建立了东周。各诸侯国意识到骑兵的重要性,纷纷组建规模不一的骑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公元前636年,晋国公子重耳深受秦穆公的青睐,在他返国之际,秦穆公以“畴骑二千”相赠。骑兵作为新兴军种,登上了历史舞台。
图1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纷争不止,给骑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解除骑兵封印的不是唐僧,而是赵武灵王。公元前307年正月,他宣布“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赵武灵王将骑兵作为独立兵种,依托河套地区丰富的马匹资源,组建了一支骑兵突击力量,同时,为了方便马上作战的需要,骑兵统一身着窄袖交领右衽的胡服,这次改革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
赵军骑兵配备弓箭和长短兵器,兼顾长、中、近距离杀伤力,再有加速度的优势,助力赵军骑兵屡建奇功。在与中山、林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作战中,不落下风,表现出色。后世有人将赵军骑兵称为“赵边骑”,是战国四大精锐部队中唯一的骑兵部队,也是中原政权组建的第一支骑兵部队。
在兵书《六韬》中,就对骑兵的选拔、训练和组织,进行了系统性的。年龄40岁以下、身高1.73米且身强体壮的成年男性,都能参与骑兵的选拔。一名合格的骑兵,要求身姿矫健,反应灵敏,精通骑射,有团队作战的精神,能够克服复杂环境的挑战。有付出就有回报,骑兵的待遇自然要比步兵优厚得多。
战国时期的骑兵,可以辅助步兵,迂回两翼,可以车骑混编,突击敌阵,还可以潜伏敌后,断其粮道,战术多样,灵活多变。不过,此时的骑兵不过处于辅助地位,并非独当一面的主力兵种,此外,由于没有装备马镫,骑兵不能发挥真正的战斗力。
图2 秦的骑兵
秦国地处西北,拥有体态高大、速度惊人的秦马资源,在与游牧民族的交锋中,不断经验教训,使秦骑拥有不错的战斗力。从出土的秦兵马俑看,除了马镫外,秦军骑兵的装备与后世骑兵没有多大区别。头戴小帽,窄袖短衣,身披短甲,脚穿短靴,弯弓持戟,这副装扮,完全是为了方便骑射。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项羽率3万骑兵,在彭城(今江苏 徐州)奇袭刘邦,半日之内击溃刘邦主力五十六万,汉军伤亡三十万。汉军虽败,但对骑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骑兵部队,是汉王朝统治者的“星语心愿”。
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强盛,百业兴旺,到武帝时,全国共有七十万匹马,为反击匈奴做好充足的准备。随着“百炼钢”技术的成熟,汉军兵器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3米长的矛、戟和脊厚刃利的环首刀,成为汉军手中的大杀器,同时,铁甲取代了皮甲,大大提高了士兵的生存能力,外加复合弓和手张弩的出现,在装备上已经甩开匈奴几条街了,汉匈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经过战火的洗礼,中原骑兵走向了成熟。
图3 汉代骑兵
魏晋时期,骑兵有了新的变化。在装备上,期盼已久的马镫终于出现了。有了它,骑兵不仅可以长途奔袭,还能近距格斗,简直是脑洞大开的重要发明。而前尖后锐的马朔成为制式武器,刺砍俱佳,威力巨大。它的出现,加速了戟的消亡。这时的骑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轻骑兵,是机动部队的王者,另一部分是重骑兵,人马皆披重甲,凭借强大的攻防能力,突破对手的防御。
五胡乱华,中原浩劫,大量游牧民族进入中原,骑兵自然是军队的主力,大规模骑兵作战屡见不鲜。前秦苻坚南下攻晋,八十万人中骑兵就有二十七万,占33.75%;北魏拓跋焘攻打刘宋,渡过淮河的骑兵就有六十万;钟离之战中,北魏和南梁皆称百万之众,其中北魏的骑兵多达二十四万。
唐朝的骑兵虽然规模不及南北朝,战斗力却丝毫不落下风,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创建的玄甲军最为著名。玄甲军摒弃了魏晋时期的铁甲,以防护能力更好的明光铠为制式防具,因甲黑而厚重,故称“玄甲”。玄甲军“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作战时往往由李世民亲自率领,“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玄甲军在长途奔袭时,御下铠甲,是一支高机动性的轻骑兵,在正面突破时,甲骑具装,是不折不扣的重骑兵。
图4 唐军的重骑兵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新兴的宋朝面临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由于后晋“儿皇帝”石敬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宋朝失去了传统了养马牧场,被迫以买卖和交换的方式,获得马匹,而所得到的川马、广马、淮马,质量上无法与辽军的三河马相提并论,数量上,也不能与辽军一人配数马的豪华配置相比,战斗力自然被辽军碾压了。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帝国。其他民族出征时,通常选择健壮有力的公马,而蒙古人则会挑选正在哺乳的母马。做出这种选择,蒙古人有自己的“小心机”,尽管母马速度和耐力不如公马,但马奶能为士兵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热量,减少后勤供应,一举两得,不得不赞!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十分重视骑兵的建设。骑兵普遍配兼具速度和耐力的河曲马。为获得大量河曲马,专门设立朵甘都指挥使司,加强黄河河曲一带的控制,与当地牧民通过茶叶交换马匹,“茶马古道”由此诞生。
明朝的骑兵与之前的骑兵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是历史上第一支装备热兵器的骑兵。明军的三眼或五眼火铳,既能在远距离射杀敌人,又能在近距离充当冷兵器使用。著名的“关宁铁马”甚至能够在行进途中开火,战果丰硕,威力惊人。
图5 清朝骑兵
古代骑兵最后的挽歌出现在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当年5月17日,僧格林沁率七千蒙古骑兵追击捻军。在山东菏泽西部的高楼寨中伏,双方展开肉搏,清军损失惨重。僧格林沁在亲随的拼死保护下,逃到菏泽西北的吴家桥,被一名捻军小兵在麦地里砍翻,清朝最后一支正规骑兵精锐全军覆没。
以一匹500公斤马为例,一天需要进食相当于体重2.5%的饲料,一年的食物至少需要4.5吨,其中包括草料、谷物、豆料等,古代马的伙食没这么好,吃的就更多了。此外,马鞍、马蹄铁、马镫等配件,均需铁制,铁在古代同样价格不菲,这还不算重骑兵铠甲的费用。据测算,一个骑兵相当于二十个步兵的战斗力,因此,各个时期的统治者十分注重骑兵的建设。在万马奔腾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也是一首生生不息的进行曲。
文:计白当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骑兵退出了历史舞台?
确切的说,骑兵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不少国家的军队中,依然有骑兵的建制,不过,多数是为了仪仗或作为传统的保留,并不再担任具体的作战任务了。
骑兵,这个伴随着人类战争发展史而发展的兵种,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和良好的战场机动能力一直在陆地战场中以王者姿态睥睨众多军种,是名副其实的“陆战之王”。
人类早期的战争中,模式单一,往往以正面的对抗为主,这时的战争利器是战车,我国春秋时期也往往以“有车千乘”来表示国力的强盛,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战争方式的多样性增多,特别是对军队机动性的要求提高,骑兵慢慢的成为了战争的主流,淘汰了机动性差,对地形要求高的战车。
随着马鞍和马蹬的发明和不断完善,骑兵们更好的解放了双手,能在马背上完成各项战术动作,战争成为了骑兵的天下,放眼世界,我们看见了古罗马骑兵争霸地中海,看见了手持环首铁刀扑向匈奴人的大汉铁骑。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骑兵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甲骑具装”的重装骑兵登上了历史舞台,骑手和马匹在钢铁的包裹下就如同陆地上的坦克一样,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敌人。
将骑兵运用到极致的,莫过于蒙古人,他们骑着矮小但坚韧的蒙古马几乎踏遍了整个亚欧大陆,“上帝之鞭”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等同于蒙古人手中的马鞭。
在历史的长河中,骑兵们也并非无敌的存在,强弓劲弩和纪律严明的重步兵方阵也给骑兵们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但四条腿的骑兵的机动性是靠双腿行军的步兵永远无法比拟的,即使火药武器开始慢慢的主导战场,骑兵也依然依然迎来了最后的辉煌,“龙骑兵”将步兵的火枪阵列优势和骑兵的机动能力完美的结合,拿破仑的胸甲骑兵和沙皇的哥萨克骑兵,也依然征战四方。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伴随人类战争发展几千年的骑兵,在后膛连发步枪的普及和机枪的面世后,慢慢的感到了力不从心,在绝对的火力压制面前,骑兵曾经强劲的冲击力就如同浪花拍打礁石一样微不足道,再多的骑兵冲锋,也不过是一堆残缺的身体。而坦克装甲车辆的出现,连骑兵的最后引以为傲的机动能力也显得那么可笑,虽然二战中有波兰骑兵冲砍德军坦克的英勇,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无奈与历史的无情。
正如一开始所提到的,骑兵虽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却已经被现代战争所淘汰,但骑兵在人类战争史上所留下的浓墨重彩,依然可以为我们所津津乐道。
我爱蓝天原唱完整版?
歌曲《我爱蓝天》,原唱、首唱:秦万檀,作词:阎肃,作曲:羊鸣,创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首赞美人民空军飞行员的歌。歌词全文如下: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
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
金色的朝霞在我身边飞舞,脚下是一片锦绣河山。
啊!啊!水兵爱大海,骑兵爱草原,
要问飞行员爱什么?我爱祖国的蓝天。
我爱祖国的蓝天,云海茫茫一望无边,
春雷为我敲战鼓,红日照我把敌歼。
美丽的长虹搭起彩门,迎接着战鹰胜利凯旋。
啊!啊!水兵爱大海,骑兵爱草原,
要问飞行员爱什么?我爱祖国的蓝天。
美丽的长虹搭起彩门,迎接着雄鹰胜利凯旋。
水兵爱大海,骑兵爱草原,
要问飞行员爱什么?我爱祖国的蓝天。
主角金锋关晓柔的穿越小说?
小说叫《寒门枭士》,该小说简介:《王牌对王牌》推荐! 突然穿越到了古代,饭都吃不饱怎么办?
什么,男人快被打完了,官府发了个漂亮老婆,明年必须生孩子?
什么,外族又来入侵中原?
…… 没关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草原骑兵势不可挡?
倭寇的大船坚不可摧?
笑话!
历史上有没有哪一场战役的胜利?
一场大的战役,涉及到数万乃至数十万军队,即使是名将带兵,也需要和同僚协同作战,互相之间的配合确实很重要,这样的范例很多,下面以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战列举例:
徐晃,吕蒙,陆逊联手,关羽大意失荆州这是三国期间一场很重要的战役,直接导致了蜀汉的衰落。战役过程是关羽在刘备拿下汉中后,独自率部攻打襄阳、樊城,曹魏樊城守将曹仁不敌,曹操派遣于禁、庞德救援,但被关羽击败,曹操一度准备迁都避让,但在司马懿等的劝阻下,再此派遣大将徐晃领兵救援,同时,联络孙权,试图引诱孙权偷袭荆州。
孙权一方,本来和关羽对峙的是吕蒙,这是个铁杆的对关羽主战派,几乎是公开的觊觎荆州,关羽对他当然是防之又防,在关羽和曹魏对战时,吕蒙早就蠢蠢欲动了,但他知道关羽防着他,这个时候还没有怎么出名的陆逊出主意,以自己代替吕蒙,对外称吕蒙生病,陆逊还给关羽写信,不停的表示对关羽的敬仰。
关羽被吕蒙、陆逊联手迷惑住了,放下了戒心,将防守东吴的部队调遣了一部分去樊城前线,于是,吕蒙、陆逊趁着关羽在樊城和徐晃对峙,在孙权的任命下,分领两路大军偷袭荆州,吕蒙一路偷袭江陵得手,陆逊一路偷袭公安、南郡,直到秭归枝江、夷道,彻底断掉关羽西逃益州的道路,东吴偷袭荆州时,曹魏的徐晃也在樊城击败关羽,关羽最终在两路夹击下兵败身亡。
关羽大意失荆州这场战役中,因为共同的威胁,曹魏的徐晃和东吴的吕蒙、陆逊这三大名将在战略上形成了默契的合作,徐晃救樊城、襄阳,吕蒙、陆逊偷袭关羽后路。在东吴袭取荆州的战术上,吕蒙和陆逊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从麻痹关羽到两路分兵合计,吕蒙完成了一直以来干掉关羽的夙愿,陆逊也借此战出头成为名将,曹魏和东吴都达成了战略目的,只有刘备哭了。
唐朝灭东突厥之战,李靖和李绩联手奇袭阴山唐朝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以李靖为主将,共派遣六路大军出击突厥,这六路大军全由名将领军,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通漠道行军总管李靖、金河道行军总管柴绍为中路军直击突厥颉利可汗,恒安道行军总管卫孝杰、畅武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从幽州方向攻击突厥东路,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从灵州方向攻击突厥西路,阻止颉利可汗西逃(防守突厥东路的突利可汗此前以向唐朝投诚)。
李靖、李靖、柴绍、卫孝杰、薛万彻、李道宗全是初唐赫赫有名的名将,六人联手出击,突厥无法抵抗,特别是李靖和李绩,李靖偷袭阴山的战术就是两位名将商量出来的,当时李世民已经派唐俭去劝说颉利投降,可李靖和李绩依然决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管唐俭的死活,打垮颉利就好,即使和他们在一起的张公谨反对,两人依旧决定出兵,李靖率精骑在前,李绩随后接应,一战彻底打垮了颉利,奠定了最终的胜局。
淮海战役,中野刘帅和华野粟大将携手合作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对蒋军战场上规模最大,也是战果最大的一次战役,战役开始之前,本来是准备由华野单独打一个“小淮海战役”,但经过粟大将的修正,军委的认同,变成了后来的“大淮海战役”,也因此,战役必须要由刘帅(中野司令员)、陈帅(华野司令员兼中野副司令员)、邓政委(中野政委)指挥的中野和粟大将(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谭政委(华野副政委)、陈上将(华野参谋长)、张中将(华野副参谋长,陈上将爱在一线带兵,张中将实际负责野司参谋部工作)指挥的华野互相配合,并以邓、陈、刘、粟、谭组成了总前委。
刘、陈、邓和粟、谭、张等在淮海战役中合作默契,战役一开始,华野围住了蒋军黄百韬兵团,校长赶紧派出黄维领一个兵团救援,中野配合华野打援,又把黄维给围住了,给华野消灭黄百韬兵团争取了时间,华野歼灭了黄百韬兵团后,回头又派遣参谋长陈士渠带五个纵队去支援兵力较少的中野,配合他们一起歼灭了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我军以60万对蒋军80万,消灭和俘虏了55万,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配合默契,刘、陈、邓和粟、谭、陈、张等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中野的实际指挥者刘帅和华野的实际指挥者粟大将在战场上的互相配合不说,同时身兼华野和中野职务的陈帅在中间协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反观蒋军,协同能力就比我军差太多,甚至于杜聿明在南京商讨战术时,都不愿意相信同僚,比起刘帅和粟大将的互相信任,蒋军败得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