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廖大大失守歌词是什么意思

一、蜀汉内部的派系真实的刘备”1、最早追随刘备起兵的关羽、张飞、赵云等,2、刘备寄居荆州时网罗的本土人才“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庞统、马谡、马良等都是其中代表”马超又带领凉州将领来投“4、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

廖大大失守歌词是什么意思,最后统一三国的为啥不是刘备的蜀国?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和发展一个人,往往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需要细心栽培,静待花开。

但一个国家的崛起,却往往伴随着大多偶然性,它可能在短时间内高速腾飞,而背后的危机也被成绩掩盖住了。三国时期的蜀汉就是一个例子。

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前,刘备还是个屡次创业失败、寄人篱下的失意中年男人,可几个月后,他摇身一变,成为荆州江南四郡的所有者,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6年后,刘备又拿下益州;再过4年,刘备击退曹操,夺取汉中,自立为汉中王。

同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蜀汉的风光也一时无两,刘备也由此高速走上了他的人生巅峰。

不过,在蜀汉的高速崛起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被接连不断的胜利所掩盖了。特别是在团队建设方面,蜀汉堪称是一支“鱼龙混杂”的“多国部队”,刘备事业发展太快,疏于进行团队建设、力量整合。当后面这些问题一一浮出水面时,最终也葬送了“复兴汉室”大业。

下面,我们另辟蹊径,抛开军事、经济、地理等因素不谈,从蜀汉内部“人”的问题,分析其最终失败原因。

一、蜀汉内部的派系

真实的刘备,在历史上的为人如何?《三国志》中如此评价:“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这句古文可以简单成一句话,刘备的仁义,其实跟《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差不多!

那么,这样一位仁君怎会带出一支派系矛盾严重的队伍呢?

首先,这要从蜀汉内部的人员组成说起。

蜀汉阵营大约由来自5个不同方面的人员组成:

1、最早追随刘备起兵的关羽、张飞、赵云等,简称“元老派”,这其中还包括了刘备早期在徐州的“金主”糜竺、糜芳兄弟。

2、刘备寄居荆州时网罗的本土人才,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庞统、马谡、马良等都是其中代表,而他们背后则是荆州的地方豪门望族,这一派可以简称为“荆州派”。

3、赤壁之战后,刘备征江南四郡,招降了黄忠、魏延等宿将,而在围困成都时,马超又带领凉州将领来投,这一派可以简称为“降将派”。

4、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刘璋的部下“反水”,或者以各种方式帮助暗助刘备,比如法正、李严等,他们并非益州土著,而是追随刘焉、刘璋父子入川的,称为“东州派”。

5、最后就是益州本土人士,以黄权、谯周等为代表,他们当然会代表益州本土利益,称为“益州派”。

二、蜀汉派系矛盾的表现

由于蜀汉内部人员成分复杂,而前4种人又都是不折不扣的“外来户”,所以在瓜分势力范围,分配胜利果实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势力之间的争斗错综复杂,从未真正拧成一股绳,共抗外敌,比如下面这些例子:

1、马超投降刘备时,关羽给其下了一封战书,要求与之单挑比武。许多人认为这是关羽争强好胜的表现,其实非也。

这分明是关羽所代表的“元老派”,向新来的“降将派”示威:蜀汉是谁的天,千万要搞清楚!

但刘备的人事安排,却一直是给“降将派”展露头角的机会。

他入川时所带的多是新降将领,像关羽、张飞、赵云等都驻守荆州,一直到取川大局已定、只差临门几脚时,张飞、赵云才得以入川,关羽却依然是坐镇荆州。

而马超呢?刚一投降就用自己的威慑,兵不血刃拿下成都。在关羽看来,这纯属是坐享其成。

2、与马超类似的还有黄忠。黄忠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立下汗马功劳,刘备进位汉中王,将其封为“后将军”,与“前将军”关羽并列。这让关羽非常不满意,大呼“岂可与老卒为伍?”

关羽的这句牢骚话,并不是对刘备的封赏不满意。他直接炮轰黄忠的背后,是在为自己所代表的“元老派”发声:你们这帮新来的,凭什么与我们这些元老平起平坐?

3、关羽攻打襄樊未果,虽然被徐晃的援兵所败,但撤回荆州组织防守,或退走益州,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恰恰在此时,蜀汉内部的矛盾成为了压死关羽的最后两堆稻草。先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反水,不战而降,献出了江陵;接着是刘备的干儿子刘封拒绝向关羽增援,致使其被东吴所擒杀。

糜芳虽然也是刘备军中元老,但其严格来说属于“徐州派”,是依靠“裙带关系”才博得高位的,因此与性格孤傲的关羽不睦。

而刘封虽是刘备养子,但他本姓寇,是荆州本地名门望族的代表。刘封能见死不救,也说明关羽与“荆州派”的关系不融洽。

4、刘备在世时,主要矛盾是“荆州派”与“东州派”的矛盾。刘备托孤时便以诸葛亮为正、李严为负,暂时平衡了双方的关系。在汉中,还有以太守魏延为首的一支抵御曹魏的一线部队。

在刘备的安排中,诸葛亮主管内政、坐镇成都,而李严主管军事、坐镇永安,两人一文一武,可以说是互相起到了牵制对方的作用,这也是平衡两派矛盾的权宜之计。

5、刘备临时建立起来的脆弱平衡,很快被诸葛亮打破。刘备后,诸葛亮亲自率军平定了南蛮孟获,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精锐部队。

随后,他又进驻汉中,准备出师北伐,变相夺取了魏延的兵权,壮大了自己的力量。魏延是继黄忠之后,“降将派”的又一位明星,他虽然被刘备所器重,但并未被诸葛亮所信任。魏延最后的惨死,实际上也死于蜀汉的内部派系之争。

6、另一方面,作为“东州派”的头号人物,李严虽然在北伐初期从永安调往了江州,势力范围被扩大了,但这只是诸葛亮的权宜之计。

很快,“东州派”就迎来了他们的灭顶之灾。首先是蜀汉旧将孟达向诸葛亮表达了归蜀之意。但诸葛亮却考虑到其派系问题,故意将此事泄露了出去,致使孟达大事未成,就被司马懿所杀。

随后,李严也被以运转军粮不利、贻误军机之罪,贬为了庶人。从此,蜀汉军政大权归于诸葛亮一人之手,“东州派”彻底没落,而“荆州派”则成为蜀汉内部的主导势力。

7、最后说说“益州派”。无论是刘璋还是刘禅,最后都是拱手让出成都,不战而降,这其实也是“益州派”的力量表现。因为不管是蜀汉还是曹魏,归根结底都是外来户。只要保证益州土著的利益,无论是姓刘的人做皇帝,还是姓曹的人做皇帝,都是可接受的。

因此,当刘备、邓艾兵临城下时,只要条件合适,城里的人总要积极投降,而不是拼死抵抗。

若他们不死诸葛亮北伐会成功吗?

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最终失败,而这场失败,也让蜀汉元气大伤,从鼎盛走向衰败,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夷陵之战不损失众多猛将,有了这些人,诸葛亮北伐就会成功,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说一下刘备伐吴,刘备伐吴其实已经到了必须要做的时候,因为刘备丢失的荆州十分重要,诸葛亮的《隆中对》反应出的仅仅是一部分,而荆州的人口、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都是蜀汉所需要的,毕竟仅仅一个益州局限了蜀汉的发展,没有了荆州之后,蜀汉在争夺天下的局面就会处于劣势,所以刘备伐吴也走的是步步为营的策略,但刘备还是输了。

损失的人才

夷陵之战让蜀汉元气大伤,其中一项便是人才的损失,而这些也都是蜀汉的精英。

冯习和张南:二人深得刘备信赖,视为自己的亲信,也是蜀汉的未来,可二人均战死。

傅彤:他是刘备的中军护卫,为保护刘备,最终精疲力竭,吐血而死,他战死之际,创造出“吴狗”一词,这样忠心耿耿的武将,实属难求。

马良和程畿:二人是刘备伐吴的主要谋士,马良最出名,他出身荆州马氏,马氏是荆州的大家族,有着很高的名望,马良更是马氏五常之首,就是他凭借一张嘴,让沙摩柯带着一万五溪蛮兵前来助阵,是蜀汉的重要谋臣;程畿作为一名文官,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最后亲身持戟与吴军战斗,奋力战死。

沙摩柯:五溪蛮首领,前来助阵刘备伐吴,但不想因此丢掉性命,使得蜀汉缺失了一个好的盟友。

王甫:刘备非常器重他,随刘备参加夷陵之战,不幸战死。

杜路和刘宁:夷陵之战失败后,被吴国包围,被迫降吴。

黄权:黄权算是出色地完成防守魏国的重任,但是因回蜀之路被断,不愿降吴,于是被迫降魏。

除此之外,夷陵之战前前后后去世的还有关羽、关平、黄忠、马超、张飞等人,皆是蜀汉重要人才,难怪蜀汉后期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北伐的结局

这些人如果真的都在,蜀汉的北伐只能说会让诸葛亮人手充裕,可能守街亭之事不会交于马谡,但是北伐的胜负其实很难说的。

夷陵之战除了人才上的损失,还有精神领袖和兵力上的损失,精神领袖无疑就是刘备,刘备的死并非致命,但兵力上的损失却是最致命的。

刘备东征,蜀汉出动的兵力为4万多人,此时蜀汉刚刚经历汉中之战和关羽北伐,损失了很多兵力,汉中之战刘备一方已经到了男子当站、女子当运的地步了;关羽北伐更是全军覆灭,损失约3万人马,这对于蜀汉来讲已经是很大的消耗了,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缓过来劲的,仅仅两三年之后,再对吴国用兵,无疑沉重的负担。

再加上夷陵之战,虽然没有详细的人员伤亡,但是在《傅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刘备仅以身免。”蜀汉损失八万人虽然不对,但是对于刘备“仅以身免”的描写十分突出,之后赵云来救和收拾的残兵使得永安驻扎蜀汉军队近2万人马,也就是蜀汉部损失人马应该在3万人左右,这才是对于蜀汉来讲最致命的地方。

短短四五年的时间,蜀汉三场战争最低损失为6万人马,这其中还没办法计算汉中之战的损失,按照《三国志·后主传》注引《蜀记》所记载:“(刘禅)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蜀汉投降的时候,全国为94万人口,其中士兵有10万出头,虽说古代人口统计是个糊涂账,但是蜀汉相比曹魏的443万人口,足足差着4倍之多,兵力上也按4倍来算,蜀汉怎么与曹魏竞争。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竭尽全力,经过5年的修生养息,才重建军队和平定国内叛乱,228年才有了对外出兵的能力,可见损失的人才并不是致命的,而兵力的损失才是最致命的。

综合来看,即便是夷陵之战这些将领没死,对于蜀汉来讲必然是一幸事,对于诸葛亮北伐也是一大好处,可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力,不是仅凭几个人就能改变的。

为什么会留下糜芳傅士仁这样的三流将军守大本营?

荆州之战中,关羽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麋芳和傅士仁的投降。由于麋芳和傅士仁的投降,使得荆州最重要的两座军事重镇公安和江陵落入了东吴手中。这使得关羽败走麦城,不久在逃往蜀中的时候被吴军擒杀。那么,为何关羽在北伐襄樊的时候,为何要留下麋芳、傅士仁留守荆州呢?

一、 麋芳、傅士仁投降的危害。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取得了辉煌战果。曹操甚至想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在这个时候,孙权和曹操取得联系,要袭击关羽的后方荆州,来为曹操效力。

孙权趁关羽后方空虚的时机,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击了荆州。吕蒙先进攻公安,守卫公安的傅士仁投降了吕蒙。随后,东吴的大军进攻江陵,守卫江陵的麋芳也投降了。这两座军事重镇的投降,使得荆州失去了防守依托。东吴的军队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直插荆州纵深,夺取了宜都,封闭了关羽入川的通道。

更为严重的是,关羽部下的家眷都在江陵,他们落入吴军的手中,使得关羽的部下都失去了战心。这样,在关羽回军荆州的时候,在落入东吴包围圈的同时,他的手下大军也离散了。关羽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只得走保麦城,不久在逃往蜀中的路上,被东吴伏兵擒杀。

麋芳、傅士仁的投降,是关羽败亡的重要原因。他们不战而降,置关羽于死地。其实在东吴袭击荆州之前,关羽也接到过警报。曹操为了坐山观虎斗,挑起关羽于孙权的争斗,他故意将孙权的密信一式两份,分别射入被围的樊城和关羽的大营。

关羽在得到东吴要袭击荆州的情报后,也做出了他自己的判断。他面对唾手可得的战果,不忍心放弃即将要夺取的樊城撤退。他一是害怕这个情报是曹操故意散布的消息,动摇自己的军心,让自己不战而退。二是关羽对江陵的防务十分有信心,认为即便是东吴攻打江陵,也不会很快会夺取江陵。这样,自己也可以在东吴夺取江陵之前,赶回去救援。

按照一般的情况,关羽的判断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江陵和襄樊的陆路距离只有五百里,关羽要想赶回江陵,只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江陵的防御设施十分完备,东吴想要夺取,也不是短期就能夺取的。这一点,从历史上也可以得到证实。

当年赤壁之战后,周瑜为了完成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将目光死死盯在了江陵。他率领吴军与曹仁争夺江陵,经过长达一年的争夺,才夺取了江陵。在夷陵之战后,曹魏对东吴也发动了攻击,其中魏军一路主力张郃的目标就是江陵。当时守江陵的东吴主将是朱然,他的手下只有五千人能够战斗。张郃包围江陵,围攻了很长时间,最后也只能撤军。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麋芳、傅士仁如果真想守卫江陵、公安的话,他们是能够坚守到关羽到来的。如果那样,关羽的悲剧就可能避免。但是,由于他们临阵动摇,贪生怕死,最终造成了荆州之战的失败。

二、 关羽为何让麋芳和傅士仁守荆州。

关羽在出兵襄樊的时候,留下麋芳和傅士仁镇守后方。可是让关羽大跌眼镜的是,这两员将领完全辜负了关羽的重托,在东吴袭来的时候,竟然不战而降,让自己陷入绝境。关羽明知荆州后方的重要性,为什么还要让这两位不靠谱的将领来守卫它呢?

这是因为麋芳和傅士仁的身份在刘备阵营中并非是泛泛之辈。傅士仁是刘备的同乡,如果按照刘备的经历推断,他应该是跟随刘备来到荆州的人员之一。我们知道,刘备到荆州的时候,手下的人员不满千人。再加上赤壁之战,平定荆州南部的战争,他手下的那些早期追随者就更少了。作为很早就跟随刘备的将领,傅士仁自然深得刘备的信任。

而麋芳的地位更是比傅士仁还要重要。他和哥哥糜竺也是刘备的早期追随者。他们在刘备徐州兵败,走投无路之时,将妹妹嫁给刘备,并且将家产全部资助给了刘备,使得刘备得以东山再起。他们都有一定的能力,史书记载他们弓马娴熟,擅长骑射。作为刘备的老部下,还是刘备的外戚,自然地位要高人一等。

因此,刘备在入川时,将麋芳和傅士仁留下辅佐关羽,是有着他的考虑的。而在荆州的留守人员中,论资历、地位、能力,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们。因此,关羽在北伐襄樊的时候,让麋芳、傅士仁留守荆州,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刘备派麋芳、傅士仁留守荆州,过多的考虑了他们的忠诚,却没有考虑他们的能力。麋芳和傅士仁在历史上,都没有看到他们在战场上有什么优异的表现。可以说,他们在刘备阵营中,能够得到这种地位,纯粹是依靠他们的资历和对刘备的忠诚。

正是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使得他们在面对东吴优势兵力奇袭的时候,都慌了手脚。傅士仁本来还想抵抗一下,结果在敌人的恫吓下,就乖乖投降了。而麋芳做得更是过分,在能够守卫江陵,城中还有部下自愿守卫的情况下,他居然主动出城去迎接吕蒙了。

有人说麋芳、傅士仁的投降是因为关羽平日里过于高傲,对他们欺压过甚。这让他们心怀不满,在东吴袭击的时候就投降了东吴。其实我们看他们和刘备的关系,就算他们与关羽交恶,他们为了刘备也应该坚守一时。其实,他们投降东吴的原因,就是能力低下,贪生怕死。他们无法处理复杂的形势,又不想战死,于是在敌人的威胁下,就轻易投降了。

三、刘备对荆州人员任用失误的责任。

从傅士仁和麋芳的任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荆州人事安排的失误之处。那就是刘备过于重视益州,将荆州的主力抽调一空。同时也过于倚重关羽的军事能力,没有给荆州留下有能力的重要将领。正是这一点,加速了关羽的败亡。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将跨有荆益作为刘备发展战略的第一步。他将益州作为北伐秦川的基地,并且让刘备作为这支军队的主将。而庞统则认为益州应当作为刘备阵营的大本营,要把根本之地放在益州。不管刘备对这两种建议如何选择,他都是必须入主益州的。

因此,刘备在夺取益州之战的末期,陆续将荆州的主力调入益州。以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为首的援军大举入川,一举夺取了成都,奠定了胜局。我们可以看到,与荆州人才匮乏相对应的是,蜀中是人才济济。文有诸葛亮、法正、黄权、刘巴等人,武有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等人,这就显出两者之间的不平衡了。

一方面的荆州只剩下关羽独自支撑大局,一方面是益州人才过剩,有很多人无所事事。这对荆州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湘水之争时,东吴就对荆州发动了袭击。在很短的时间里,吕蒙就夺取了桂阳、长沙和零陵三郡。关羽虽然率领军队救援,可是被鲁肃率军阻挡在益阳,只能眼睁睁看着东吴攻城略地。

可是这一幕并没有让刘备君臣汲取经验教训。在湘水之争时,刘备率领益州的主力前往荆州救援。毋庸置疑,在这支军队里,肯定包括了刘备手下的主要将领。如果刘备汲取了湘水之争的经验教训,他就应该留下一两员得力干将在荆州,帮助关羽守卫荆州。

实际上,在益州没有必要留有那么多重要将领。如果刘备将张飞、赵云、马超、魏延这些将领中,留下一两位在荆州给关羽做副手,关羽在用人方面就不会那么窘迫了。在他北伐襄樊的时候,就会有得力的将领守住荆州。这样,东吴在偷袭荆州的时候,形势就完全不同了。只要关羽的副手能够坚守数日,关羽就能够赶回荆州,荆州就不会丢失,关羽也不会败亡,那么历史的走向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结语:

正是刘备对荆州地位的轻视,再加上对关羽军事能力的过度倚重,使得他将荆州的重要人才都抽调到了蜀中。这造成了益州的人才浪费,而荆州的人才却极度匮乏。这显示了刘备在战略上的短视,正是这一点,造成了荆州失守的悲剧。

这使得关羽在北伐襄樊的时候,由于手下没有得力的将领,只能让麋芳、傅士仁留守荆州。他们虽然资历老,对刘备忠诚,但是能力确实一般。这使得他们在遇到东吴奇袭时,根本没有处理这样突发事件的能力。再加上两人贪生怕死,只得轻易的投降了东吴,造成了关羽的悲剧。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为什么司马懿说诸葛亮如果兵出武功?

明明是《三国演义》的剧情,偏偏看到一堆讲正史的回答,没有说清司马懿担心的点,其实是答非所问,小说和正史能当一回事吗?

咱们今天就按《三国演义》的内容进行分析,不带正史,毕竟二者还是有较多差别的。

01

正史中,诸葛亮对魏用兵统称为“五次北伐”,而在《三国演义》中,其北伐行动则是合称“六出祁山”。

正史如何本文暂不讨论,我们简要看一下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情况:

1、诸葛亮平定南方,班师回国不久,魏主曹丕死,曹睿继位。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建兴五年出师伐魏。起初,蜀军接连取胜。后因魏主重新起用司马懿,司马懿及时擒获孟达,夺取街亭,使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失败。

2、建兴六年,魏都督曹休被东吴打败,诸葛亮又上《出师表》,起兵30万再次伐魏。姜维用诈降之计,打败曹真。魏主用司马懿坚守不出之计,拖住蜀军。诸葛亮因军中无粮,只得主动退回。

3、建兴七年,诸葛亮得知把守陈仓的魏将郝昭病重,便暗中出兵袭取了陈仓,接着又袭取了散关。魏主曹睿急忙封司马懿为大都督,进兵祁山。司马懿欲偷袭蜀兵大寨,因孔明早有提防,魏兵大败而归。这时诸葛亮听说张苞身死,昏厥于地,卧病不起,只得退兵回成都养病。

4、建兴八年,魏将曹真与司马懿引兵40万来取汉中。当时天降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魏兵不得进。天晴之后,诸葛亮追袭魏兵,大破曹真。诸葛亮又与司马懿斗阵,司马懿败阵后坚守不出。都尉苟安解送粮草误期,被诸葛亮责罚,苟安怀恨投降司马懿,司马懿派他到成都散布流言。后主疑心,下旨召回诸葛亮。

5、建兴九年,诸葛亮将蜀兵分为两班,轮流出师伐魏。诸葛亮因粮草不足,欲割陇上之麦,见魏军早已提备,便妆神吓退司马懿,尽割陇上小麦。诸葛亮接连击退了包围卤城的魏兵,粉碎了偷袭剑阁的诡计。这时李严有书告急,说东吴欲起兵攻蜀。诸葛亮急忙退回西川。

6、建兴十三年,诸葛亮又发兵30余万,五路出祁山。在渭水打了败仗,损失了万余人。诸葛亮只得请东吴出兵攻魏。诸葛亮用计将司马懿父子诱入上方谷,哪知天降大雨,浇灭了熊熊烈火,使走投无路的司马懿父子得以逃脱。

司马懿从此坚守不出。诸葛亮听说东吴兵败,不觉昏倒于地,不久,便病死军中。蜀兵全部退回。

梳理完毕,司马懿担心诸葛亮出兵武功这件事,正是发生在第六次北伐。

下面我们就结合地图,说明前因后果,分析一下司马懿为何会害怕诸葛亮出兵武功。

02

第六次出祁山,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这次北伐蜀汉集结34万大军,分五路杀出祁山。

孔明引蜀兵三十四万,分五路而进,令姜维、魏延为先锋,皆出祁山取齐;令李恢先运粮草于斜谷道口伺候。——《三国演义》

作为应对,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提40万大军在渭滨下寨,而司马懿派5万人在渭水上架起了九道浮桥,并以夏侯霸和夏侯威为前锋,跨过渭水,在南岸安营扎寨。

同时,为了防止诸葛亮跨过渭水,阻绝陇道,分割魏军,魏将郭淮独领陇西军固守北原。

第一阶段,诸葛亮佯攻北原,实取渭滨。

诸葛亮派魏延、马岱佯攻北原;吴班、吴懿乘木筏顺水烧浮桥;王平、张嶷等人分三路进攻渭水旱营。诸葛亮的目的是声东击西,从而拿下渭南之地,以作为下一阶段的进攻基地。

可惜,诸葛亮的意图被司马懿识破,司马懿相应地逐一予以反制,导致蜀汉三路皆败,大约折损了一万多人,大将吴班中箭阵亡。

第一局,蜀魏比分0:1。

第二阶段,诸葛亮邀兵友军,将计就计。

蜀军初战不利,诸葛亮先稳定军心,整顿一番,以求再战。在这期间,诸葛亮先派人联系东吴出兵,孙权答应了。

同时,诸葛亮还识破了司马懿的诈降计,然后将计就计地骗司马懿劫营,使得司马懿大败而回,劫营魏军“十伤八九”,魏将秦朗被斩。

第二局,蜀魏比分1:1

第三阶段,诸葛亮巧用机关,智取司马。

扳回一局后,诸葛亮再出妙计,拿出木牛流马引诱魏军来抢,魏军得手后,大喜过望,用之运粮。

殊不知这木牛流马暗设机关,蜀军可操纵其制动。最后唬得司马懿丢了万余石粮食,前去救粮的魏军也被击溃。

之后,司马懿得到东吴入寇的传信,朝廷命他坚守不动。

第三局,蜀魏比分2:1。

第四阶段,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司马懿败退守北岸

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便摆出了阳谋——在渭南屯田。

魏军这边也看出了诸葛亮这招的厉害:

你不出战我就屯田,不断巩固进军基地,等到气候一成,就会像一根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渭南之地,可以时刻威胁关中平原。若有猛虎在侧,魏军就别想再睡安生觉了。

而且,司马懿原本坚守不出,是为了以逸待劳,耗到诸葛亮缺粮,就只能撤退。现在这个效果没了,因为诸葛亮在屯田,要打持久战,而且上个阶段还抢走了陇西运来的大量粮草,现在缺粮的反而是司马懿自己。

所以,司马懿也琢磨着整诸葛亮一下。而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下陷阱,让本想劫粮仓的司马懿被困于大火之中。可惜天数无常,下雨救了司马懿一命,但此战“魏兵大败,十伤八九,死者无数”。

第四局,蜀魏比分3:1。

到此,司马懿不得不放弃渭南,退守渭北,诸葛亮大获全胜。

03

蜀军占据渭南,接下来的动向令司马懿的心高高地悬了起来。直到司马懿得知诸葛亮进军五丈原,才放下心来。

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令人探之,回报果屯五丈原。司马懿以手加额曰:“大魏皇帝之洪福也!”——《三国演义》

司马懿听到诸葛亮没有出武功,深感庆幸,还来了句“皇帝保佑”,可见他有多后怕。

用正史分析的,都说司马懿没什么好怕的,诸葛亮的兵力不足,就算占住武功,切断北原魏军的后路,也只会令自己陷入险地。

此观点放在正史没错,但这里是《三国演义》,情况大不一样了。

上文交代得很清楚,诸葛亮手握30万大军,而且连败司马懿三阵,魏军死伤无数,实力大挫,士气低落,而且还缺粮。

如此情况下,司马懿只能坚守不出以图自保,根本没实力出来与蜀军一战。而诸葛亮则可以一边进军武功,一边分兵防备司马懿渡河偷袭渭南基地。

而诸葛亮一旦掐住武功这一战略要地,就能在渭水北岸建立新的进攻基地:

向东可以攻略关中平原,威胁长安,向西可以阻断司马懿军的后勤,逼司马懿出城作战,到时候不管是全军决战还是诱敌伏击,司马懿都得被诸葛亮拿捏得死死的。

如果蜀军因此攻入关中腹地,甚至来个人口迁移、资源掠夺,那么魏国在关中的统治就会动摇,再出现几个当地的投降派,那整个关中必然大乱。到时候,司马懿这个西军主帅就再也混不下去了,不说自刎谢罪,也得凄惨受罚。

当时,东线作战的东吴军还没战败,在这个节骨眼上,蜀军完成突破,也会造成东线的士气动荡,影响恶劣。

以上才是司马懿害怕诸葛亮进军武功的原因。

而诸葛亮进军五丈原的结果,书中已经写了——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便毫无办法,只能僵持。这自然是司马懿喜欢的结果。

04

一下,司马懿害怕诸葛亮进军武功的原因主要是:

1、西军屡战屡败,兵疲粮乏,战斗力大减,难以出城抗衡,只能坚守自保;

2、武功的位置恰好在北原和长安之间,蜀军据此可以突破渭河防线,直捣关中平原,造成的后果司马懿无法承受;

3、东线战役还没决出胜负,一旦西线失守,容易带崩全局。到时候蜀吴就真的要平分天下了。

至于诸葛亮为何没有选择进军武功,只能说这符合他谨慎稳重的作风。因为武功方案偏于激进,中间任何一环若有失误,则蜀军可能会被翻盘。诸葛丞相身负国运,从来不赌,只求稳中得胜。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分享,在此感谢。

魏延被杀是蜀汉的巨大损失吗?

魏延之死当然是蜀汉的巨大损失,也是蜀汉政权内部权利争斗的牺牲品。

刘备器重时期: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在蜀汉四个重要地区,分别设立了执掌兵权并兼顾其他事务的都督,也即分别为汉中都督(治理范围:汉中郡与武都郡)、永安都督(治理范围:巴东郡)、江州都督(治理范围:巴郡)、庲降都督(治理范围:南中七郡)。其中汉中地区乃是面对曹魏的前沿阵地,更是蜀汉之门户咽喉,失之则益州危矣。基于此,在汉中之战中,刘备才拼尽全力,也要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之地。而到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汉中的失守,也是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在公元219年,刘备攻下汉中,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守汉中。能把这样的重任交于魏延,可以看出刘备对魏延多么器重。不要忘了,魏延是首任汉中都督,在他之后历任都是蜀汉最为顶尖的将领。关于首任汉中都督的人选,刘备召开群臣大会,刘备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一方面看出魏延的豪气,另一方面也能看出魏延知道自己在汉中的职责是防守。

诸葛亮北伐时期: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一书中提到的许多官职,很耐人寻味。首先“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这段话,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那魏延怎么个安排?更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可以明白的看出,汉中地区诸葛丞相亲领,魏延做诸葛丞相的先锋,领丞相司马,明升暗降做一名还在曹魏手中凉州地界的虚职刺史。此时下辖兵力也就前部兵马,而且若要调动,还需诸葛丞相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因为得不到诸葛亮的允许,自然连5000兵马都调动不了。“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这段话。建兴八年(230年),又派遣魏延率军西进羌中,魏国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魏延大战于阳溪,魏延大败郭淮等,于是被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晋封为南郑侯。前军师是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曹操置。为丞相府主要僚属,在中军师下。参议军国大事。三国蜀置,前中后军师,皆掌参议谋划。假节,曹魏五子良将都有此短期特权,于禁更是假节钺。(皇帝不能事事躬亲,所以必须派人代行,然而空口无凭,就以节为凭。节代表皇帝身分,凡持有节的大臣,就代表皇帝亲临,可行使相应权力。假节之“假”为借给、短期代理,非真假之假。钺为斧钺,一种刑具,专属于君王。“假节钺”即代表皇帝出征)。由此看来此次战役功劳不小,但仍没有复其实权。诸葛丞相病重时,诸葛丞相便秘密地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讨论筹划他死后退军的安排,只安排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魏延仍未作为核心成员商讨谋划,只是作为帐下一将使用。

相比之下,刘备时期的魏延,虽无太高名爵,但实权更重。看看诸葛亮去世后,魏延的下场吧,夷灭三族,成了内部权利争斗的牺牲品。直到蒋琬为相的时期,才平反昭雪,立碑建祠,纪念这蜀汉一代名将。

为什么有人说诸葛亮不可能北伐成功?

三国时期,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一次防守曹军的进攻,在一些演义中写诸葛亮六出祁山,其实是不正确的,真正走出岐山一共只有两次,分别是第一次和第四次。为何号称智绝的诸葛亮一直坚持北伐呢?其实是有原因的。

诸葛亮其实知道北伐很难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前出师表》中记载着:“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集》中也记载着诸葛亮对蜀国国力的评估:“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很明显,这个蜀国真正的掌舵人很了解自己国家的实力。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有疑惑,为何诸葛亮明知国力不足,还一直坚持北伐,这么聪明的他难道就不知道修生养息吗?而且历史上也不少史学家批评诸葛亮倔脾气,为了自己的梦醒搞得蜀国国力空虚,民不聊生。其实从三国鼎立的格局上讲,不难看出一些端疑。

蜀、吴、魏三国鼎立,北方曹魏前期一直战乱不断,使得人口损失严重,经济一直上不去,虽然曹魏实力最强,但是长期的动乱使得北方根本没有时间恢复。而南方的蜀吴两国,因为地理原因,蜀国在刘表的底子下发展而来,加上山地原因相对太平,而吴国,有水路阻隔,孙权本来就是当地世家,没有太多的骚乱。以至于形成了三国鼎立状态,不然蜀吴两国早就被曹操灭了。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家,而是一个有谋略的政治家。虽然占据天府之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一直在这样的条件下,再怎么发展都比不上曹魏的地盘发展有利,如果曹魏一旦修养过来,势必会南下讨伐,北方人不擅长水战,蜀国很容易成为首要目标。总而言之,就是等曹魏缓过劲来,凭着魏国的野心,魏国来犯是必然的。

诸葛亮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曹魏施压,延长曹魏修养的周期。诸葛亮很清楚曹魏的实力,也清楚如果这个时候不出去打,将来一下子就会被打垮,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消耗。从这个角度讲,诸葛亮给激进的魏延穿小鞋就解释得清了。因为一旦占据太多的城池,还得分兵占领,分散军力,以蜀汉的实力还不足够一下子干掉魏国,所以之间的平衡要控制好。

可是,诸葛亮的北伐有没有达到目的呢?在《晋书》中记载:“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意思就是每当诸葛亮打来,兵力调度很折腾,还耗资巨大,搞得吃的穿的都不够。这足以说明诸葛亮的做法还是起到一定疗效的,不然阿斗也不可能过了那么多年的皇帝瘾。

诸葛亮接二连三的北伐,也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三国之中,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排最后。诸葛亮在等吴国也跟着北伐,魏蜀大战,总有能让吴国抓住机会一起打魏国的时候,吴国如果打自己,那么不仅消耗自己的实力,还会给最强的魏国黄雀在后的机会,吴国不是傻子。诸葛亮的北伐给吴国起到带头作用。

再看看蜀国内部的情况,中国古代能威胁皇权的就只有氏族,同样,蜀国当地也有一些实力较强的名门望族,他们把握着蜀地不少的资源,例如益州的李严。

这些名门望族们势力根本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轻易消失,改朝换代他们也能照样存在,这是早期中国历史无法避免的问题。而蜀国那些经过战场洗礼的大将,正在一个个老去,例如赵云、黄忠、糜竺、白寿、刘郃等老将们,等这些有名望的大将都走后,没有一个大将能镇得住这些家族,当时候内部的环境将更加恶劣。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

当然,诸葛亮执意北伐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蜀国国力空虚,人口数量的下降。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

当然,后世的我们总喜欢以成败论英雄,我们已经无法跳到三国时期,了解当初北伐更多的细节,以上也只是笔者的猜测。而历史之所以有趣,就是留下这些有争议的点,供人们细细品味。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