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京韵大鼓白派创始人白云鹏个人简介

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京韵大鼓白派创始人白云鹏个人简介的相关知识,以下的几点常识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资讯。本文目录京韵大鼓“白派”创始人是谁?白云鹏的艺术特色白云鹏在京韵大鼓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白云鹏是谁?白云鹏的艺术特色白云鹏的主要作品白云鹏的作品特点京韵大鼓是由谁发展成流派的请介绍一下京韵大鼓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韵大鼓“白派”创...
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京韵大鼓白派创始人白云鹏个人简介的相关知识,以下的几点常识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资讯。

本文目录

京韵大鼓“白派”创始人是谁?

京韵大鼓是曲艺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包括京津在内的华北和 东北地区。比较有名的有三大派别,即“刘派”、“张派”和 “白派”。“白派”的创始人为白云鹏(1874〜1952年),河北霸 州人。青年时期的白云鹏在农村庙会说唱大书,1900年左右到 天津演唱,不久去北京拜史振林为师,改唱小口大鼓(经过改 革的木板大鼓)。由于他嗓音宽厚苍劲,善于选择适合自己说唱 的题材谱曲创腔,逐渐形成了吐字清晰、韵味醇厚,长于表达书 中人物内心感情的独特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朗诵色彩,成为京 韵大鼓的一个流派,人称“白派”。

白云鹏的艺术特色

“白派”京韵大鼓是白云鹏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造的。白云鹏(1874-1952),河北霸县人。青年时期在农村庙会说唱大书,后拜史振林为师改唱木板大鼓,1910年以后改唱京韵大鼓。他演唱的特点是依字行腔,运用和缓、低回的唱法,他基本不用高腔起唱,这是有别于刘宝全、张小轩之处。嗓音虽低,听来却圆润浑厚,吐字清晰有力,唱腔于妩媚中透苍劲,善于通过半诵半唱传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白派在描绘景物和抒发人物忧思之情时,常用平中见奇,稳而有变的唱法,恰当地调动了排比句的功能,具有深挚的艺术感染力。

白云鹏在京韵大鼓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五四运动以后,白云鹏在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演 唱了具有进步思想内容的《提倡国货》、《劝国民》等新唱段; 抗日战争时期,他经常演唱《哭祖庙》等节目,曲折地反映出 他的爱国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云鹏积极传艺授徒, 革新鼓曲艺术,...

白云鹏是谁?

姓 名: 白云鹏 性 别: 男 生 日: 1975-05-24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75 cm 体 重: 70 kg 身 份 证: 152325197505240035 最高学历: 本科 现所在地: 毕业院校: 中央音乐学院 所学专业: 作曲...

白云鹏的艺术特色

☆ “白派”京韵大鼓“白派”京韵大鼓是白云鹏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造的。白云鹏(1874-1952),河北霸县人。青年时期在农村庙会说唱大书,后拜史振林为师改唱木板大鼓,1910年以后改唱京韵大鼓。他演唱的特点是依字行腔,运用和缓、低回的唱法,他基本不用高腔起唱,这是有别于刘宝全、张小轩之处。 “白派”唱腔对字音的处理十分讲究,注重声音高低的配合,字音强弱的变化,气口轻重的设置,特别善于演唱大段的排比句,句子虽多,但唱腔却不重复。如《黛玉焚稿》中的“她如今”、“我如今”的8个排比句。 阎秋霞深得白云鹏的真传,她演唱的《黛玉焚稿》颇有乃师之神韵。她根据女声的条件,使唱腔更富有女性的娇柔。“白派”再传弟子赵学义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她演唱的《宝玉哭黛玉》中“哭灵”的“我许你”、“我羡你”、“我慕你”、“我爱你”等16个排比句,曲调起伏不大,唱来如泣如诉,委婉动听。每每唱到此处时,不乏有听者与之和唱,倍受当代听众的喜爱。 ☆ 骆玉笙与《剑阁闻铃》骆玉笙,1914年生,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歌王”。《红梅阁》是骆玉笙的代表作,她那哀婉曲折的行腔,时而深沉,时而激越,动人心弦。如:“都只为粉黛多情含冤死,就是薄命的佳人叫李慧娘。”唱腔上句是慷慨激越的高腔,下句则是迂回婉转的下行低腔,鲜明的旋律对比唱出了歌者对李慧娘诚挚的同情,引起听众的共鸣。犹以“粉黛多情”一句“嘎调”直上云霄,撕人肺腑,几经跌宕,再落入深沉有力的甩腔,成为流传一时的佳唱。 《剑阁闻铃》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是清代韩小窗所作。描写唐玄宗避安史之乱,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叮咚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扬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这首名篇被大鼓艺人演唱了近一个世纪(先是山东大鼓艺人演唱),终以“骆派”京韵大鼓将它推向了顶峰。骆玉笙以韵味浓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颖的鼓套,悦耳的丝弦伴奏,鼓箭轻敲慢击,弦声如泣如诉,使人如醉如痴。当唱到“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一段时,感情真挚深沉,听来令人回肠荡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骆派”演唱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所录制的唱片,销售量超过了50万张。为此,骆玉笙于1989年获得了中国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大奖。 ☆ 孙书筠与《大西厢》孙书筠,1922年生,北京人(图五-1)。自幼随父学唱京剧老生,12岁拜王文禄为师学唱京韵大鼓。14岁时便在舞台上初露锋芒。她以“刘派”大鼓为基础,兼取“白派”、“少白派”的唱腔风格,以台风潇洒,表演细腻而自成一家。她擅唱金戈铁马的故事,也精于演唱儿女情长的曲目。如她演唱的《大西厢》就是令人百听不厌的佳曲。 《大西厢》的唱词通俗、诙谐。紧紧抓住崔莺莺让红娘去请张君瑞这个简单情节,运用风趣,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巧妙地发挥了夸张的说唱技巧,完成了对红娘这个人物性格的塑造。孙书筠演唱的红娘,既不同于昆曲《西厢记》“酬柬”中的红娘,又不同于京剧《红娘》中的红娘,而是带有浓郁民间气质的红娘,给人以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孙书筠演唱的《大西厢》,在唱腔上忠实于“刘派”风格,高亢、俏丽,垛句唱得清晰、轻捷。在表演上,她借鉴了戏曲的表演程式,如唱到“穿游廊,过游廊她不会儿到了西厢”一句时,用了一个象征性花旦的上步,仅仅是点到而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孙书筠对京韵大鼓的艺术追求是执著的,她对“刘派”京韵的继承不是拘于形似,而是追求神似,并从女性演唱的特点出发,从而推动了京韵大鼓艺术的发展,被公认为“女声大鼓”的典范。她将原只能在落子馆里演唱的《连环计》推上了大舞台。《连环计》中有一段唱腔用的是京剧〔四平调〕,经过她的艺术加工,即不用更换伴奏乐器,而采用自然转调进入的方法,使京韵与京剧唱腔二者的结合自然和谐,成为她数十年来的保留节目,并灌制了唱片。20世纪80年代以后,孙书筠曾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和香港地区,她说唱的《连环计》等给华人及外国朋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白云鹏的主要作品

☆ “白派”京韵大鼓“白派”京韵大鼓是白云鹏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造的。白云鹏(1874-1952),河北霸县人。青年时期在农村庙会说唱大书,后拜史振林为师改唱木板大鼓,1910年以后改唱京韵大鼓。他演唱的特点是依字行腔,运用和缓、低回的唱法,他基本不用高腔起唱,这是有别于刘宝全、张小轩之处。 “白派”唱腔对字音的处理十分讲究,注重声音高低的配合,字音强弱的变化,气口轻重的设置,特别善于演唱大段的排比句,句子虽多,但唱腔却不重复。如《黛玉焚稿》中的“她如今”、“我如今”的8个排比句。 阎秋霞深得白云鹏的真传,她演唱的《黛玉焚稿》颇有乃师之神韵。她根据女声的条件,使唱腔更富有女性的娇柔。“白派”再传弟子赵学义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她演唱的《宝玉哭黛玉》中“哭灵”的“我许你”、“我羡你”、“我慕你”、“我爱你”等16个排比句,曲调起伏不大,唱来如泣如诉,委婉动听。每每唱到此处时,不乏有听者与之和唱,倍受当代听众的喜爱。 ☆ 骆玉笙与《剑阁闻铃》骆玉笙,1914年生,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歌王”。《红梅阁》是骆玉笙的代表作,她那哀婉曲折的行腔,时而深沉,时而激越,动人心弦。如:“都只为粉黛多情含冤死,就是薄命的佳人叫李慧娘。”唱腔上句是慷慨激越的高腔,下句则是迂回婉转的下行低腔,鲜明的旋律对比唱出了歌者对李慧娘诚挚的同情,引起听众的共鸣。犹以“粉黛多情”一句“嘎调”直上云霄,撕人肺腑,几经跌宕,再落入深沉有力的甩腔,成为流传一时的佳唱。 《剑阁闻铃》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是清代韩小窗所作。描写唐玄宗避安史之乱,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叮咚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扬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这首名篇被大鼓艺人演唱了近一个世纪(先是山东大鼓艺人演唱),终以“骆派”京韵大鼓将它推向了顶峰。骆玉笙以韵味浓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颖的鼓套,悦耳的丝弦伴奏,鼓箭轻敲慢击,弦声如泣如诉,使人如醉如痴。当唱到“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一段时,感情真挚深沉,听来令人回肠荡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骆派”演唱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所录制的唱片,销售量超过了50万张。为此,骆玉笙于1989年获得了中国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大奖。 ☆ 孙书筠与《大西厢》孙书筠,1922年生,北京人(图五-1)。自幼随父学唱京剧老生,12岁拜王文禄为师学唱京韵大鼓。14岁时便在舞台上初露锋芒。她以“刘派”大鼓为基础,兼取“白派”、“少白派”的唱腔风格,以台风潇洒,表演细腻而自成一家。她擅唱金戈铁马的故事,也精于演唱儿女情长的曲目。如她演唱的《大西厢》就是令人百听不厌的佳曲。 《大西厢》的唱词通俗、诙谐。紧紧抓住崔莺莺让红娘去请张君瑞这个简单情节,运用风趣,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巧妙地发挥了夸张的说唱技巧,完成了对红娘这个人物性格的塑造。孙书筠演唱的红娘,既不同于昆曲《西厢记》“酬柬”中的红娘,又不同于京剧《红娘》中的红娘,而是带有浓郁民间气质的红娘,给人以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孙书筠演唱的《大西厢》,在唱腔上忠实于“刘派”风格,高亢、俏丽,垛句唱得清晰、轻捷。在表演上,她借鉴了戏曲的表演程式,如唱到“穿游廊,过游廊她不会儿到了西厢”一句时,用了一个象征性花旦的上步,仅仅是点到而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孙书筠对京韵大鼓的艺术追求是执著的,她对“刘派”京韵的继承不是拘于形似,而是追求神似,并从女性演唱的特点出发,从而推动了京韵大鼓艺术的发展,被公认为“女声大鼓”的典范。她将原只能在落子馆里演唱的《连环计》推上了大舞台。《连环计》中有一段唱腔用的是京剧〔四平调〕,经过她的艺术加工,即不用更换伴奏乐器,而采用自然转调进入的方法,使京韵与京剧唱腔二者的结合自然和谐,成为她数十年来的保留节目,并灌制了唱片。20世纪80年代以后,孙书筠曾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和香港地区,她说唱的《连环计》等给华人及外国朋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白云鹏的作品特点

☆ “白派”京韵大鼓“白派”京韵大鼓是白云鹏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造的。白云鹏(1874-1952),河北霸县人。青年时期在农村庙会说唱大书,后拜史振林为师改唱木板大鼓,1910年以后改唱京韵大鼓。他演唱的特点是依字行腔,运用和缓、低回的唱法,他基本不用高腔起唱,这是有别于刘宝全、张小轩之处。 “白派”唱腔对字音的处理十分讲究,注重声音高低的配合,字音强弱的变化,气口轻重的设置,特别善于演唱大段的排比句,句子虽多,但唱腔却不重复。如《黛玉焚稿》中的“她如今”、“我如今”的8个排比句。 阎秋霞深得白云鹏的真传,她演唱的《黛玉焚稿》颇有乃师之神韵。她根据女声的条件,使唱腔更富有女性的娇柔。“白派”再传弟子赵学义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她演唱的《宝玉哭黛玉》中“哭灵”的“我许你”、“我羡你”、“我慕你”、“我爱你”等16个排比句,曲调起伏不大,唱来如泣如诉,委婉动听。每每唱到此处时,不乏有听者与之和唱,倍受当代听众的喜爱。 ☆ 骆玉笙与《剑阁闻铃》骆玉笙,1914年生,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歌王”。《红梅阁》是骆玉笙的代表作,她那哀婉曲折的行腔,时而深沉,时而激越,动人心弦。如:“都只为粉黛多情含冤死,就是薄命的佳人叫李慧娘。”唱腔上句是慷慨激越的高腔,下句则是迂回婉转的下行低腔,鲜明的旋律对比唱出了歌者对李慧娘诚挚的同情,引起听众的共鸣。犹以“粉黛多情”一句“嘎调”直上云霄,撕人肺腑,几经跌宕,再落入深沉有力的甩腔,成为流传一时的佳唱。 《剑阁闻铃》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是清代韩小窗所作。描写唐玄宗避安史之乱,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叮咚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扬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这首名篇被大鼓艺人演唱了近一个世纪(先是山东大鼓艺人演唱),终以“骆派”京韵大鼓将它推向了顶峰。骆玉笙以韵味浓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颖的鼓套,悦耳的丝弦伴奏,鼓箭轻敲慢击,弦声如泣如诉,使人如醉如痴。当唱到“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一段时,感情真挚深沉,听来令人回肠荡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骆派”演唱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所录制的唱片,销售量超过了50万张。为此,骆玉笙于1989年获得了中国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大奖。 ☆ 孙书筠与《大西厢》孙书筠,1922年生,北京人(图五-1)。自幼随父学唱京剧老生,12岁拜王文禄为师学唱京韵大鼓。14岁时便在舞台上初露锋芒。她以“刘派”大鼓为基础,兼取“白派”、“少白派”的唱腔风格,以台风潇洒,表演细腻而自成一家。她擅唱金戈铁马的故事,也精于演唱儿女情长的曲目。如她演唱的《大西厢》就是令人百听不厌的佳曲。 《大西厢》的唱词通俗、诙谐。紧紧抓住崔莺莺让红娘去请张君瑞这个简单情节,运用风趣,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巧妙地发挥了夸张的说唱技巧,完成了对红娘这个人物性格的塑造。孙书筠演唱的红娘,既不同于昆曲《西厢记》“酬柬”中的红娘,又不同于京剧《红娘》中的红娘,而是带有浓郁民间气质的红娘,给人以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孙书筠演唱的《大西厢》,在唱腔上忠实于“刘派”风格,高亢、俏丽,垛句唱得清晰、轻捷。在表演上,她借鉴了戏曲的表演程式,如唱到“穿游廊,过游廊她不会儿到了西厢”一句时,用了一个象征性花旦的上步,仅仅是点到而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孙书筠对京韵大鼓的艺术追求是执著的,她对“刘派”京韵的继承不是拘于形似,而是追求神似,并从女性演唱的特点出发,从而推动了京韵大鼓艺术的发展,被公认为“女声大鼓”的典范。她将原只能在落子馆里演唱的《连环计》推上了大舞台。《连环计》中有一段唱腔用的是京剧〔四平调〕,经过她的艺术加工,即不用更换伴奏乐器,而采用自然转调进入的方法,使京韵与京剧唱腔二者的结合自然和谐,成为她数十年来的保留节目,并灌制了唱片。20世纪80年代以后,孙书筠曾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和香港地区,她说唱的《连环计》等给华人及外国朋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京韵大鼓是由谁发展成流派的

☆ “白派”京韵大鼓“白派”京韵大鼓是白云鹏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造的。白云鹏(1874-1952),河北霸县人。青年时期在农村庙会说唱大书,后拜史振林为师改唱木板大鼓,1910年以后改唱京韵大鼓。他演唱的特点是依字行腔,运用和缓、低回的唱法,他基本不用高腔起唱,这是有别于刘宝全、张小轩之处。 “白派”唱腔对字音的处理十分讲究,注重声音高低的配合,字音强弱的变化,气口轻重的设置,特别善于演唱大段的排比句,句子虽多,但唱腔却不重复。如《黛玉焚稿》中的“她如今”、“我如今”的8个排比句。 阎秋霞深得白云鹏的真传,她演唱的《黛玉焚稿》颇有乃师之神韵。她根据女声的条件,使唱腔更富有女性的娇柔。“白派”再传弟子赵学义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她演唱的《宝玉哭黛玉》中“哭灵”的“我许你”、“我羡你”、“我慕你”、“我爱你”等16个排比句,曲调起伏不大,唱来如泣如诉,委婉动听。每每唱到此处时,不乏有听者与之和唱,倍受当代听众的喜爱。 ☆ 骆玉笙与《剑阁闻铃》骆玉笙,1914年生,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歌王”。《红梅阁》是骆玉笙的代表作,她那哀婉曲折的行腔,时而深沉,时而激越,动人心弦。如:“都只为粉黛多情含冤死,就是薄命的佳人叫李慧娘。”唱腔上句是慷慨激越的高腔,下句则是迂回婉转的下行低腔,鲜明的旋律对比唱出了歌者对李慧娘诚挚的同情,引起听众的共鸣。犹以“粉黛多情”一句“嘎调”直上云霄,撕人肺腑,几经跌宕,再落入深沉有力的甩腔,成为流传一时的佳唱。 《剑阁闻铃》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是清代韩小窗所作。描写唐玄宗避安史之乱,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叮咚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扬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这首名篇被大鼓艺人演唱了近一个世纪(先是山东大鼓艺人演唱),终以“骆派”京韵大鼓将它推向了顶峰。骆玉笙以韵味浓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颖的鼓套,悦耳的丝弦伴奏,鼓箭轻敲慢击,弦声如泣如诉,使人如醉如痴。当唱到“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一段时,感情真挚深沉,听来令人回肠荡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骆派”演唱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所录制的唱片,销售量超过了50万张。为此,骆玉笙于1989年获得了中国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大奖。 ☆ 孙书筠与《大西厢》孙书筠,1922年生,北京人(图五-1)。自幼随父学唱京剧老生,12岁拜王文禄为师学唱京韵大鼓。14岁时便在舞台上初露锋芒。她以“刘派”大鼓为基础,兼取“白派”、“少白派”的唱腔风格,以台风潇洒,表演细腻而自成一家。她擅唱金戈铁马的故事,也精于演唱儿女情长的曲目。如她演唱的《大西厢》就是令人百听不厌的佳曲。 《大西厢》的唱词通俗、诙谐。紧紧抓住崔莺莺让红娘去请张君瑞这个简单情节,运用风趣,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巧妙地发挥了夸张的说唱技巧,完成了对红娘这个人物性格的塑造。孙书筠演唱的红娘,既不同于昆曲《西厢记》“酬柬”中的红娘,又不同于京剧《红娘》中的红娘,而是带有浓郁民间气质的红娘,给人以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孙书筠演唱的《大西厢》,在唱腔上忠实于“刘派”风格,高亢、俏丽,垛句唱得清晰、轻捷。在表演上,她借鉴了戏曲的表演程式,如唱到“穿游廊,过游廊她不会儿到了西厢”一句时,用了一个象征性花旦的上步,仅仅是点到而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孙书筠对京韵大鼓的艺术追求是执著的,她对“刘派”京韵的继承不是拘于形似,而是追求神似,并从女性演唱的特点出发,从而推动了京韵大鼓艺术的发展,被公认为“女声大鼓”的典范。她将原只能在落子馆里演唱的《连环计》推上了大舞台。《连环计》中有一段唱腔用的是京剧〔四平调〕,经过她的艺术加工,即不用更换伴奏乐器,而采用自然转调进入的方法,使京韵与京剧唱腔二者的结合自然和谐,成为她数十年来的保留节目,并灌制了唱片。20世纪80年代以后,孙书筠曾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和香港地区,她说唱的《连环计》等给华人及外国朋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请介绍一下京韵大鼓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 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有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刘”、“白”、“张”三大流派。其中以刘宝全的艺术造诣最高,贡献最大,时人称其为“鼓界大王”,尊为一代宗师。继三大流派之后,又有白凤岩、白凤鸣兄弟创造的“少白派”。 京韵大鼓重歌唱,专唱短篇曲目。刘宝全擅唱金戈铁马的“三国”故事,如《长坂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等。白云鹏则擅唱《红楼梦》故事,如《祭晴雯》、《黛玉悲秋》、《宝玉娶亲》等。京韵大鼓除演唱有故事情节的曲目外,还演唱纯抒情的写景小段。如《丑末寅初》、《百山图》等。 《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历经几代艺人传唱不绝,脍炙人口的传统唱段。作品以极简练的笔触,形象地描述了在丑末寅初这一时辰里,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景况,犹如一幅生动古朴的画卷。它的腔调流畅,节奏活泼,短句大腔搭配巧妙。从悠扬婉转的唱腔中,使人们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京韵大鼓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本世纪20年代以后,女演员良小楼、章翠凤、骆玉笙、孙书筠、阎秋霞、小岚云等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了京韵舞台,她们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拓展,从而使京韵大鼓更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韵大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艺人成了人民的演员和艺术家,除演唱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外,还新编及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如《光荣的航行》、《珠峰红旗》、《急浪丹心》、《韩英见娘》、《白妞说书》等。同时,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演员。有成就的如赵学义(白派)、杨凤杰(刘派)、刘春爱(骆派)、钟玉杰(刘派),他们已成为曲艺舞台上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京韵大鼓演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京韵大鼓白派创始人白云鹏个人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