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二人台发展历史走向蓬勃之路的二人台

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二人台发展历史走向蓬勃之路的二人台的相关知识,以下的几点常识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资讯。本文目录二人台的起源是什么?二人台的起源是什么?二人台有多少年历史二人台的由来二人台的发展现状二人台戏曲在历史中是如何发展的?请介绍一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河曲二人台的来历二人台的起源是什么? ...
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二人台发展历史走向蓬勃之路的二人台的相关知识,以下的几点常识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资讯。

本文目录

二人台的起源是什么?

二人台究竟产生于何地,通过缜密的考究,并从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历史、地理等多方位的角度探析,得出这样的结论:二人台是孕育在晋陕冀,形成在内蒙古,发展在五省区,融民歌、舞蹈、曲艺、牌子曲、戏曲为一体的地方戏,或称综合艺术。于二人台的形成时间和地点,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光绪年间(1875-1908)于内蒙古西部土默特旗一带,在蒙汉民歌和曲艺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民间社火中的汉族舞蹈,创造了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取名“蒙古曲”;一说它是由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曲艺打坐腔结合秧歌中“踢股子”等舞蹈动作,发展而成。之后,由山西逃荒的难民传到内蒙古西部,又吸收了蒙古族歌曲而进一步成长起来。 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清末民初,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开始出现了职业班社,一般每班五至七人,剧目逐渐丰富,表演日益提高,开始由表演唱向代言体民间小戏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在内蒙古与河北张家口地区交界的商都等地也出现了东路二人台的职业班社,有的班子多达十几人。初步有了行当之分,除净、末角外,又发展了其他行当。表演方式已突破了“抹帽戏”形式,由多人饰演不同角色同台演出。同时有少数剧目还加进了武打。音乐、唱腔也有所创新。过去多是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后来则根据剧情,配以多种曲调。有的唱腔向板腔体式发展。东路二人台在建国前没有女演员,西路二人台,则早在职业班社出现前,就有土默特在旗老艺人荣双羊和他的儿媳计子玉,岳石匠的女儿梅女子以及丁喜才夫妇同台演出过。直至1946年,计子玉收女徒班玉莲,才成为二人台第一代职业女艺人。建国后,二人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的河曲、阳高、大同,河北的张北、沽源、尚义、康保以及陕西的榆林、府谷等建立了二人台专业演出团体和培养二人台演员艺术学校。仅内蒙古西部就有专业剧团五个,以演二人台小戏为主的乌兰牧骑二十六个,此外各地还有许多业余剧团。

二人台的起源是什么?

二人台究竟产生于何地,通过缜密的考究,并从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历史、地理等多方位的角度探析,得出这样的结论:二人台是孕育在晋陕冀,形成在内蒙古,发展在五省区,融民歌、舞蹈、曲艺、牌子曲、戏曲为一体的地方戏,或称综合艺术。 于二人台的形成时间和地点,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光绪年间(1875-1908)于内蒙古西部土默特旗一带,在蒙汉民歌和曲艺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民间社火中的汉族舞蹈,创造了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取名“蒙古曲”;一说它是由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曲艺打坐腔结合秧歌中“踢股子”等舞蹈动作,发展而成。之后,由山西逃荒的难民传到内蒙古西部,又吸收了蒙古族歌曲而进一步成长起来。 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清末民初,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开始出现了职业班社,一般每班五至七人,剧目逐渐丰富,表演日益提高,开始由表演唱向代言体民间小戏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在内蒙古与河北张家口地区交界的商都等地也出现了东路二人台的职业班社,有的班子多达十几人。初步有了行当之分,除净、末角外,又发展了其他行当。表演方式已突破了“抹帽戏”形式,由多人饰演不同角色同台演出。同时有少数剧目还加进了武打。音乐、唱腔也有所创新。过去多是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后来则根据剧情,配以多种曲调。有的唱腔向板腔体式发展。东路二人台在建国前没有女演员,西路二人台,则早在职业班社出现前,就有土默特在旗老艺人荣双羊和他的儿媳计子玉,岳石匠的女儿梅女子以及丁喜才夫妇同台演出过。直至1946年,计子玉收女徒班玉莲,才成为二人台第一代职业女艺人。 建国后,二人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的河曲、阳高、大同,河北的张北、沽源、尚义、康保以及陕西的榆林、府谷等建立了二人台专业演出团体和培养二人台演员艺术学校。仅内蒙古西部就有专业剧团五个,以演二人台小戏为主的乌兰牧骑二十六个,此外各地还有许多业余剧团。...

二人台有多少年历史

关于二人台的形成时间和地点,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光绪年间(1875-1908)于内蒙古西部土默特旗一带,在蒙汉民歌和曲艺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民间社火中的汉族舞蹈,创造了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取名“蒙古曲”;一说它是由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曲艺打坐腔结合秧歌中“踢股子”等舞蹈动作,发展而成。之后,由山西逃荒的难民传到内蒙古西部,又吸收了蒙古族歌曲而进一步成长起来。 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清末民初,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开始出现了职业班社,一般每班五至七人,剧目逐渐丰富,表演日益提高,开始由表演唱向代言体民间小戏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在内蒙古与河北张家口地区交界的商都等地也出现了东路二人台的职业班社,有的班子多达十几人。初步有了行当之分,除净、末角外,又发展了其他行当。表演方式已突破了“抹帽戏”形式,由多人饰演不同角色同台演出。同时有少数剧目还加进了武打。音乐、唱腔也有所创新。过去多是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后来则根据剧情,配以多种曲调。有的唱腔向板腔体式发展。东路二人台在建国前没有女演员,西路二人台,则早在职业班社出现前,就有土默特在旗老艺人荣双羊和他的儿媳计子玉,岳石匠的女儿梅女子以及丁喜才夫妇同台演出过。直至1946年,计子玉收女徒班玉莲,才成为二人台第一代职业女艺人...

二人台的由来

根据资料记载,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打坐腔”、“打玩艺儿”、“风搅雪”、“打软包”、“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六个阶段。 打坐腔 二人台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在冬闲季节,人们围坐演唱,尽欢而散。此为“打坐腔”,最早产生于唐家会、河会,时间是清道光前,著名艺人张三堂等。由于歌手们演唱时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加以表情动作,打坐腔逐渐发展成“打玩艺儿”。 “打玩艺儿” 其名源于“社火玩艺”,是河曲民间春节文娱活动形式的的总称。 “搅风雪” 光绪九年,唐家会三官社组织“道情班”和“玩艺班”穿插演出,人称“风搅雪”。 “打软包” “打软包”就是由班主领班,大伙搭班,组成的职业性演出班子,每班不过十人左右。因其服装道具简单,不过装几个包裹,故称“打软包”。 业余剧团 解放后,二人台获得了新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河曲县已有三十个业余剧团。 1953年秋季,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九位同志到河曲采访,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访专集》。河曲从此有了“民歌海洋”、“二人台之乡”的美誉。 专业剧团 1956年秋,河曲县政府批准成立了河曲二人台剧团。 1964年3月,二人台剧团转为忻县地区文工团,全团人员调往忻县。 文革十年,二人台剧团受到批判,在舞台上绝迹,许多名演员被迫改行。 1980年,单位独立,“二人台剧团”有演职人员30余人,先后赴太原、晋中、呼市、包头及邻近省、县演出,颇受欢迎。...

二人台的发展现状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过去的不少剧目内容、曲目、表演艺术已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建设需要,职业二人台剧团面临新老演员交替之际,一种无为困惑的潜在意识影响着二人台。时代要求二人台改革创新与时具进,在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使二人台这朵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再放异彩。 “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 120个,内容多取材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经典剧目:《走西口》。《走西口》创作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反映山西大旱灾后,太春和玉莲这对新婚夫妇,为生计所迫,忍痛分离时的无限悲苦。整出戏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不是以故事诱人,而是以细节出戏,以真情感人。新婚不久的太春出去借粮,没有借上,就与伙伴相约远出西口谋生。当他不得不把动身的消息告诉妻子孙玉莲时,整出戏的情节推向了高潮,通过人物的对话,表达了夫妻情深意浓、恋恋不舍的心情。丈夫去口外谋生,妻子多方叮咛,一方语重心长、一方声声相应,对话是那样娓娓动听,情意绵长。通过人物的语言,深刻地刻划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二人台的形成过程中,蒙古族民间艺人荣双羊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初年,荣双羊改变“丝弦坐腔”形式,开始分角色化妆演唱,对二人台的定型、流传和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使二人台艺术在演出中出现了重大突破。荣双羊曾来河套的安北、五原、临河一带演出,把二人台艺术带进了河套地区。1931年(民国20年)后,计子玉、樊六的二人台小班曾入套在安北、五原、临河等地流动演出。其中计子玉还在河套教出了不少徒弟。1933年(民国22年)后,河套开始有了固定的二人台职业小班。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巴盟地区共有二人台职业小班20至30个。这些小班少则5人,多则十几人。其中比较有名气的二人台小班有樊二仓、宋其子小班,活动于五原县和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部分地区。霍存柱、刘毛匠小班,活动于巴盟临河区、杭锦后旗地区和磴口县部分地区。于八、朱银全、张根旺小班,活动于狼山湾及乌加河一带。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土默川平原是孕育二人台艺术的摇篮,解放后,二人台艺术在土默特右旗有了长足发展,先后在内蒙古和全国举行的相关大赛中创下佳绩,荣获多个地方和国家奖项。数据显示,全旗参与从事二人台事业的剧团、艺术学校等达到20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3000多人。二人台是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汉人民最熟悉和喜爱的艺术品种之一。 2007年10月25日上午,“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挂牌仪式暨首届中国二人台艺术节在山西省阳高县举行。标志着阳高县依托文化品牌,在发展文化产业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阳高县区位优越、腹地广阔,是一个人文荟萃的文化大县。二人台作为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早在该县落地生根,经过几代民间艺术家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既有山西特色,又有内蒙古情韵,兼容多种艺术剧种的表演特色,被称为“盛开在中国园中的艳丽奇葩”。成立于1960年的阳高县二人台剧团,为全国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对传承发展二人台艺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2006年,阳高二人台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2006年,该县为使二人台这一地方艺术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走出雁门关,唱响全国,组织有关部门积极申报二人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申报阳高县为“中国二人台之乡”。2007年9月,该县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 “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称号。 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一带,流传着一种与“二人转”表演形式相似的传统民间艺术,当地人称之为“二人台”,人们耳熟能详的《走西口》、《五哥放羊》等民歌就出自“二人台”。康保县正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加大对“二人台”保护和开发力度,使“二人台”逐渐从民间舞台走进公众视野。康保县也是著名的“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之一。2006年,“二人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二人台”的保护开发带来新机遇。随后,康保县全面开展“二人台”普查工作,摸清了其历史沿革及历代团体、乐器、乐曲、艺人等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资料档案库,将普查所得到的各类资料进行归类、存档。同时,对已有的“二人台”曲目和牌子曲进行重点保护,在乡镇发展起10个“二人台”戏剧专业户,开设了“二人台”戏剧教学班,培养造就“二人台”接班人。康保县还不断对“二人台”进行宣传包...

二人台戏曲在历史中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河 北,山 西,内蒙古 编号:Ⅳ—73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县 河北省康保县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冀北民歌【十对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区、忻州地区;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盟、雁北地区、张家口地区。二人台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二人台的演唱形式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相关传承人: 冯来锁 史万富 冯俊才

请介绍一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河 北,山 西,内蒙古 编号:Ⅳ—73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县 河北省康保县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冀北民歌【十对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区、忻州地区;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盟、雁北地区、张家口地区。二人台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二人台的演唱形式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相关传承人: 冯来锁 史万富 冯俊才

河曲二人台的来历

二人台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者小生、小旦两人。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朝末期,逢年过节,一些闹红火的人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进行地摊式演唱,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调,这种娱乐活动俗称“打坐腔”。 到了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的艺术形式。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火龙(旺火)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地人叫“转火龙”。到了清同治年间,河曲广大百姓因生活所迫“走西口”,把这种艺术形式带到了口外,吸收融化内蒙古民歌的音乐语言及戏剧化妆等特长,使之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具有戏曲雏形的地方小戏。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120个,内容多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可分为“硬码戏”与“带鞭戏”两类。“硬码戏”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的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带鞭戏”载歌载舞、歌舞并重,如《挂红灯》、《打金钱》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二人台发展历史走向蓬勃之路的二人台》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