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三十里铺歌词歌词是什么意思

也孕育了陕北革命历史民歌,陕北人民用自己的歌声宣传革命、激励战斗、歌唱新生活、歌颂党、歌颂领袖。...

三十里铺歌词歌词是什么意思,究竟有多大存在价值?

陕北民歌按其产生年代可分为陕北传统民歌、陕北革命历史民歌、陕北新民歌。20世纪20年代至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内所产生的陕北民歌为陕北革命历史民歌。

1928年,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党的领导下,在陕北创建了陕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陕北“闹红了”!1935年,党中央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了陕北,在陕北整整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陕北延安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一跃成了中国革命圣地,为世界瞩目。特定的历史,特定的环境,锻炼了陕北人,也孕育了陕北革命历史民歌,陕北人民用自己的歌声宣传革命、激励战斗、歌唱新生活、歌颂党、歌颂领袖。一时间,陕北成了革命历史民歌的海洋,《天心顺》《刘志丹》《抗日将士出征歌》《打开米脂城》《拥军花鼓》《南泥湾》《翻身道情》《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的中外记者把延安誉为“歌咏城”。陕北革命历史民歌以其数量、质量上在全国堪称“最”的辉煌,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一、革命历史民歌的题材

陕北革命历史民歌题材广泛而多样。

伴随着陕北“闹红”,陕北革命历史民歌一反以往传统民歌的愁苦、凄婉、哀叹的音调,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红军共产党天心顺,

全国的老百姓都随红军。

一人一马一杆枪,

咱们的红军势力壮。

镰刀爷头老镢头,

砍开大路穷人走。

革命势力大无边,

红旗一展天下都红遍。

(《天心顺》)

那豪壮铿锵的音调,坚定有力的节奏,如洪流奔腾,势不可挡;似翻江巨浪,激情澎湃。红军所向披靡,一路战歌,一路胜利;一路胜利,一路战歌:

一九三四年腊月二十八,

打开了南沟岔,

老百姓欢迎他,

推上麦子把猪杀,

苏区扩展大……

(《打南沟岔》)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忽啦啦闪上来刘志丹。

刘志丹带着红三团,

先攻了安定后攻横山。

(《打寺儿畔》)

打开米脂城,

先杀卢先生,

白军衙役都缴枪,

活捉那高和亭。

(《打开米脂城》)

贺家沟开一仗,

仗仗我红军胜,

把他们白军来个围剿定,

攻了多时很一阵,

进了清涧城。

(《打开清涧城》)

陕北革命民歌震撼着陕北的大地厚土,它宣传了革命,激励了斗志,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革命的武装力量推翻了旧势力,陕北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他们由衷地拥护、爱戴红军、八路军,军民团结一条心:

姑娘大姐洗衣裳,

棒槌打得噼啪响,

谁家衣服这么多,

哎嗨哟,慰问红军打胜仗。

(《洗衣裳》)

槐树开花碎纷纷,

老百姓拥护八路军。

八路军是我们的救命人,

我们和八路是一家人。

(《槐树开花》)

青天蓝天蓝格英英的天,

这是什么人的队伍上了前线。

(《军民合作一条心》)

这方面传唱最广、最有代表性的民歌,当然要数由安波填词的《拥军花鼓》:‘

正月里来是新春,

赶上猪羊出(呀)了门,

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

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

……

延安的革命岁月是十分艰苦的,在党中央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边区军民齐动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军民大生产》《南泥湾》《秋收》……唱响在陕北的山山峁峁、沟沟壑壑。它们深深植根于陕北肥沃土壤,就是今天听来,也可以闻到那浓郁芳香的泥土味。

“闹红”,不仅使陕北人民翻了身,有地种、有饭吃,也破除了一些陈规陋习,铸进了新的理念、新的风尚:

开大会开小会,

诉一诉苦情吐苦水,

挖断穷根出一口气,

从此不受地主的气,

合情又合理。

(《劳动人民大翻身》)

从前的礼法太古董,

男婚女嫁都由老人,

实实的倒运得很。

(《反对旧礼教》)

热情奔放的《翻身道情》更是唱尽了陕北人民翻身后的无限喜悦。新的生产必然带来新的爱情、婚姻,产生新的情歌,成为陕北革命历史民歌的一个亮点:

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你当你的红军我劳动,

咱二人一心一意闹革命。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对面(价)沟里流河水,

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

你当兵来我宣传,

咱们一搭闹革命。

红豆角角熬南瓜,

革命成功再回家。

(《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不难看出,它们已不再是过去那种“拉手手亲口口,咱们二人圪崂里走”,而是把爱情婚姻与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并且把革命事业摆在首位,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十里铺》,它每每以“三哥哥”与“四妹子”那高尚、纯真、质朴的爱情深深地打动着听众,让人羡慕、赞叹……余味无穷。

忠诚厚道是陕北人的传统美德,与生俱来,辈辈相传;新旧社会的对比,谁是清官,谁是救星,他们心里清澈透亮。于是,他们用陕北人最真挚的感情、最淳朴的语言歌颂党、歌颂人民英雄、歌颂领袖:

松树不怕狂风刮,共产党员不怕杀,

钢刀架在脖子上,还把白匪大声骂。

怀我生我的是亲娘,教我养我是共产党,

跟着亲娘慈爱多,跟着党走幸福长。

(《跟着党走幸福长》)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刘志丹来是清官,他领上队伍上横山,

一心要共产。……

(《刘志丹》)

太阳出来满山红,受苦人盼的是毛泽东。

毛主席好像是阳婆婆,照亮了咱们的心窝窝。

(《太阳出来满山红》)

其他如《拥护刘志丹》《朱总司令是老英雄》《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当然,最有代表性的是《东方红》,陕北人以其切身感受,发自肺腑地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以至近半个世纪来它几乎成了我国第二首“国歌”,成为我国革命历史民歌中的极品。

二、革命历史民歌的形成

陕北革命历史民歌的形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在陕北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是在当年鲁艺的一大批音乐工作者实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陕北建立起第一个党小组、第一支红军队伍起,陕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陕北人民的思想觉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以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用朴素的语言,再选配适宜的陕北传统民歌的曲调(一般都有变异),直抒胸臆,一首首充满活力的陕北革命历史民歌便相继产生了。《东征》选配的是《送大哥》调,《刘志丹》选配的是《打宁夏》调,《打开米脂城》选配的是《绣荷包》调,《一杆红旗空中飘》《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选配的是陕北信天游曲调,《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选配的是《光棍哭妻》调,《东方红》选配的《骑白马》调……这样就给传统民歌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之获得了新的生命,焕发了革命青春,汇成了反映整整一个时代的、丰富多彩的陕北革命历史民歌。

1938年,在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的倡议下,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那些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有识之士自觉地深入陕北民间采录民歌,他们惊喜地发现并开发了陕北民歌这块艺术宝藏,开了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田园采风之先河。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鲁艺”的音乐艺术家们深入工农兵,为工农兵服务,他们汲取了陕北民间音乐的滋养,以他们敏锐的感受、炽热的豪情、娴熟的技巧,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陕北革命历史民歌。有的是用陕北传统民歌的曲调填进新词,如:《边区好地方》《歌唱我们的解放区》贺敬之填词,《边区十唱》(《军民大生产》)张寒晖填词,《拥军花鼓》(《拥护八路军》)安波填词,《永远跟着毛主席》魏风填词,《支前歌》魏民填词……有的是在陕北传统民歌曲调的基础上经过改编创作的,如:《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翻身道情》贺敬之词、刘炽编曲,《黄河船夫曲》李思命原作,马可、李焕之编曲,《有吃有穿》张鲁词曲,《运盐去》马可、刘炽、鹤童词曲,《二月里来》塞克词、冼星海曲……它们“都是形象鲜明地跳动着时代脉搏和体现着民族精神的佳品”。

陕北革命历史民歌因为“鲁艺”的音乐文学艺术家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得天独厚,领先于国内其他各地。

三、革命历史民歌的独特风格

特定的时代背景构成了陕北革命历史民歌的独特风格。

1.强烈的时代精神。20世纪20年代至1948年,中国革命处于最艰

难时期,它铸造了全国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畏强暴、不避风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强大的时代精神,每一首陕北革命历史民歌都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无论何时何地,不管唱起《天心顺》《打开米脂城》,还是《南泥湾》《军民大生产》,都会把你带到那中国革命最艰难而又充满革命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时代,永远激励人们沿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前进。

2.鲜明的主题思想。陕北革命历史民歌伴随着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而产生、而发展,它直接、真实地反映了全国军民为了拯救民族、拯救国家而浴血奋战的现实,容不得半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没有一首不是在为着民族解放而怒吼,为着国家独立新生而歌唱。一首小小的《洗衣裳》,看似在唱琐碎的生活——洗衣裳,其实她也有着鲜明的主题——“慰问红军打胜仗”。

3.亲切的陕北地方风貌。陕北革命历史民歌多数是将一些新词填进陕北传统民歌曲调而成,它的音乐自然具有陕北民歌的特征。即使是音乐专业人员对陕北传统民歌曲调改编重新创作而成的陕北革命历史民歌,其音乐也具有陕北民歌的特征,如:以五声音阶的徵调式、商调式为主,以主音及其上方四度音和下方四度音为骨干的“双四度音调结构”,以跳进为主的旋法等等。这是显而易见的,否则不会冠之以“陕北”。另一方面,在陕北革命历史民歌歌词中找不出一个华丽的词藻,“镰刀爷头老镢头,砍开大路穷人走”“阳湾的桃树河畔上柳,共产党来了跟上走”“滚滚的米汤热腾腾的馍,招待咱们的游击队好吃喝”“毛主席好像阳婆婆,照亮了咱们心窝窝”“姑娘大姐洗衣裳,棒槌打得噼啪响”“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出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路军。”……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字里行间散发着浓郁的陕北乡土味,让人感到亲切如故。

四、革命历史民歌的历史功绩

在中国革命艰难的岁月中,陕北革命历史民歌与时代同步,跟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它是战斗的号角,激励了多少将士浴血战斗、奋勇前进:

全国动刀兵,一齐来出征,

你看那大旗飘扬多威风。

这彪人马哪里来,西北陕甘宁。

军民要齐心,救国打先锋,

这一个主张全国已同情。

今番渡过黄河来,誓死杀敌人。

(《献给八路军出征将士》)

它是较其他艺术更为直接更为有力的宣传武器,宣传了革命道理,提高了人民的道德觉悟:

杨柳发了芽,树树开了花,

保卫了边区保卫了我的家。

我们是老百姓,我们也是兵,

为了抗战参加了八路军。

(《保卫边区歌》)

槐树开花碎纷纷,

当兵要当解放军。

解放军是咱们的子弟兵,

帮助咱穷人大翻身。

(《当兵要当解放军》)

妇女姊妹快些来,

赶快把你们脚放开,

剪发放脚人人爱,

自由平等来。

尔格的世事翻了个怪,

我们组织起妇女队,

妇女队呀本不赖,

革命成功快。

(《妇女姊妹快些来》)

它是边区军民生活的伴侣。人们在歌声中攻读,在歌声中劳动,在歌声中会见战友,在歌声中奔赴抗日战争的前方。革命战士以歌声来迎接朝霞,也以歌声来挽留星月;以歌声来激励斗争,也以歌声来欢庆胜利……这丰富多彩的歌声,不仅启迪着心灵,使千万个来自五湖四海的男女老幼,亲如手足般地团结在一起,结成了一个钢铁的战斗集体,组成一个和睦的伟大家庭;这歌声也开拓着未来,生动地体现着战士们的宽广胸怀和崇高精神……

赞美家乡的歌曲有哪些?

《家乡》、《外婆的澎湖湾》、《人说山西好风光》、《家乡美》、《天堂》、《三十里铺》、《人说山西好地方》《神奇的九寨》、《我们新疆好地方》、《东方之珠》、《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洪湖水、浪打浪》、《蝴蝶泉》

流传于陕北最著名的民歌类别?

我们熟悉的陕北民歌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走西口》、《绣金匾》、《兰花花》、《赶牲灵》、《信天游》……。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

南泥湾这首歌的原唱是谁?

1943年,《南泥湾》这首曲子诞生在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作品。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此曲旋律优美、抒情,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颂他们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了美丽的“江南”。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这首歌作词是贺敬之,作曲是马可,这首歌应该说开始时个合唱版,是鲁艺的一批人合唱的,现在王昆和郭兰英被认为是其中的几位,她们二位都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演唱家,同时演绎过许多歌曲。

王昆:歌唱家,生于1925年,祖籍河北唐县。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音乐系,是新中国第一位在新歌剧《白毛女》中饰主角喜儿,并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演员。建国后任中央实验歌剧院演员,受教于苏联专家梅德维捷夫和我国歌唱家林俊卿。195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后历任东方歌舞团艺委会主任、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音协第二、三届理事,全国妇联第四届执委。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她积极探索中国民族唱法规律,在民间唱法基础上,吸收西洋发声的长处,发展了自己音色明朗,感情质朴,处理细腻的演唱风格,成为中国歌坛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代表曲目有《南泥湾》、《翻身道情》、《秋收》、《农友歌》及歌剧《白毛女》等。2005年9月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当新年钟声敲响之后 王昆致新年贺词。

郭兰英:山西平遥人,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在全国走红,她因演出民族歌剧《白毛女》而一举成名,其后不断在演唱界刷新纪录,她演唱的《南泥湾》、《绣金匾》、《翻身道情》、《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等上百首经典歌曲在全国广为传唱,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她的演艺精湛,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行腔富于韵味,演唱水平极高,十分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歌唱特色,为中国民族新歌剧和现代民歌演唱艺术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1946年秋,她在张家口离开戏曲团,参加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开始从事新歌剧事业。

1947年,郭兰英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戏剧系边学习边参加秧歌剧《王大娘赶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剧目的演出。1947年11月转入华北联大文工一团在石家庄成功演出《白毛女》而闻名。后演出《白毛女》《血泪仇》等歌舞剧,受到老百姓的欢迎。1949年4月,她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了在匈牙利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以演唱《妇女自由歌》获奖,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一份厚礼。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郭兰英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附属歌舞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主要演员,并担任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中国音协第二、三届理事。她主演的新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春雷》《红霞》《小二黑结婚》《窦娥冤》《红梅岭》《红云岩》等,创造了喜儿、满妹子、红霞、小芹、刘胡兰等一系列生动艺术形象,其中歌剧《春雷》在1961年拍成电影艺术片,晋剧《金水桥》在1979年拍成电视戏曲片。她演唱歌曲《南泥湾》《翻身道情》《绣金匾》《妇女自由歌》《王大妈要和平》《八月十五月儿明》《李双双小唱》《赶牲灵》等等以及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北风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人说山西好风光》《海风阵阵愁杀人》《清粼粼的水蓝盈盈的天》《麦浪滚滚》《敢叫日月换新天》《赤脚医生向阳花》《共大赞歌》《欢呼科学迎春天》等等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在全国流传很广,她演唱的保留曲目最多,已成为中国民族歌曲中的经典之作,成为民歌演唱方面的杰出代表。为中国新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开拓性的,历史性贡献。郭兰英是新中国民族新歌剧、民歌演唱的奠基人。

1963年举办郭兰英独唱音乐会,开创民族声乐个人演唱会的先例。由于她少年时受过戏曲演员的严格训练,艺术功底很深,她的演唱兼蓄神、情、形、声、腔、字六艺之美。她所扮演的人物,达到了歌唱与表演的高度和谐统一。郭兰英还作为中国艺术的使者,访问了前苏联、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意大利、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1981年举办郭兰英歌剧片段晚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后告别舞台,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6年在广东创办郭兰英艺术学校(原名:广州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专业学校),任校长。郭兰英把自己的版权捐给了国家,为了学校的发展,又卖了北京的房子,并且郭老师在中央台的演出都不要报酬,只靠退休金生活。1989年荣获首届金唱片奖。1994由中央文化部山西省政府联合在北京举办郭兰英从艺60年大型音乐会以及由中央电视台山西省政府联合拍摄12集音乐电视剧《郭兰英》,并出版发行了大型画册人民艺术家《郭兰英》。1983年参演春晚歌曲《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附件中是王昆和郭兰英两位老师演绎的南泥湾,你可以下载之后欣赏一下。

陕北十二首好听歌曲?

好听的十首陕北民歌有:《东方红》、《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黄土高坡》、《三十里铺》、《绣荷包》、《想亲亲》陕北民歌是反映陕北人民在一定历史阶段风俗习惯的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旋律流畅悠扬。

信天游是陕西山歌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意思?

信天游节奏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突出叙事性。它的曲调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音调高亢开放、节奏比较自由的山歌类型;一种是音调平和舒展、节奏匀称规整的小调类型。在演唱特点上,一种是以声音平直高亢的山歌风格来表现,另一种则以感情细致、声音委婉的小调风格来表现。代表曲目有《赶牲灵》、《兰花花》、《三十里铺》等。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