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文歌词是什么意思,丁程鑫单人舞台有哪些?
丁程鑫的单人舞台有台风蜕变之战的7year这首歌。还有出道夜里面来自天堂的魔鬼。还有在时代少年团的出道演出里面表演的找自己。还有时代峰峻重逢演唱会上的爱的初体验。还有时代少年团按时长大一周年演唱会上的画心。这些舞台都特别的好看。
哪首歌词里面有蓝色的眼眸?
黑色幻觉
词曲:戚勋凯
编曲:戚勋凯
混音:戚勋凯
暗淡灯光
笼罩着寂寞的小巷
他穿着一身西装毫无目的的彷徨
钟声回响
萦绕着哥特式的忧伤
他望着惨淡的月光看不清自己的模样
冰冷的手枪
那空荡荡的教堂
他仿佛听到那些来自天堂的吟唱
尘封已久的乐章
记录着他的沧桑
深夜的假象
生命在慢慢的流淌
他推开门
锈迹斑斑的残痕
古老的咒文
他看的那么认真
模糊的视线僵硬的身体满满的下沉
华丽的转身
他仿佛失去了灵魂
焦黑的石棺反射出刺眼的微光
空气中充满着突兀的细微花香
一声枪响
冷冷的回荡
他仿佛看见自己倒下的安详
鲜血流淌
(那诡异的气息弥漫笼罩了黑夜)
他的嘴角上扬
(摇晃的灯光 他忘记了一切)
夜色那么冰凉
(那触目惊心的痕迹是他耀眼的鲜血)
这是最终散场
(浮华的沧桑这是冷酷的世界)
黑色忧伤
(古老的碑文刻下新的一页)
死亡冷漠的拜访
(他抽搐着身体仿佛流干了鲜血)
恐惧放大的欲望
(这所有的一切突然顷刻间泯灭)
他品味着真相
(扭曲了世界 发生的一切都是幻觉 )
黑色的红酒
他安静的喝了一口
朋友 走狗
他拼命的干呕
交叉的路口
糜烂一滩的腐肉
很久以后
预言在古老的魔咒
落满灰尘的座椅刻满血色的字体
他慢慢的走向那里没有任何意义
宝典梵文的字体
预言中的自己
他仿佛看见未来自己静静的躺在那里
他听到一声冷笑
他看到一只野猫
他看见蓝色的眼眸
他吓了一跳
外面一声尖叫
他颤抖着祈祷
爱情的圈套
他早已无可救药
他惊恐的观望
一把刀闪烁着光芒
他突然失去了理智变得无比的疯狂
刀刃滑过的冰凉
他笑的牵强
宝典预言的文字
是他自己亲手写上
鲜血流淌
(那诡异的气息弥漫笼罩了黑夜)
他的嘴角上扬
(摇晃的灯光 他忘记了一切)
夜色那么冰凉
(那触目惊心的痕迹是他耀眼的鲜血)
这是最终散场
(浮华的沧桑这是冷酷的世界)
黑色忧伤
(古老的碑文刻下新的一页)
死亡冷漠的拜访
(他抽搐着身体仿佛流干了鲜血)
恐惧放大的欲望
(这所有的一切突然顷刻间泯灭)
他品味着真相
(扭曲了世界 发生的一切都是幻觉 )
神秘乐章
(那诡异的气息弥漫笼罩了黑夜)
他用真爱写上
(摇晃的灯光 他忘记了一切)
记忆不断过往
(那触目惊心的痕迹是他耀眼的鲜血)
他将一切遗忘
(浮华的沧桑这是冷酷的世界)
看不见的伤
(古老的碑文刻下新的一页)
早已刻在他的心上
(他抽搐着身体仿佛流干了鲜血)
他死去安详的模样
(这所有的一切突然顷刻间泯灭)
孤独陪在他的身旁
(扭曲了世界 发生的一切都是幻觉 )
END
Junior那个组合的唱歌实力好一点?
东方神起。
不是因为是仙后就这样说。而是事实
东方神起本来就是作为清唱组合来出道的。
建议你去听一下HAHASONG。全清唱,无乐器伴奏,全人声伴奏
全是5个人,5个声部全程打造出来的。
或者你去看看巴黎写真的129分钟完整版
有几个他们一起唱歌的片段
很轻易的就合起来了,那可不是在录音棚
是在法国大街上!
现在很多歌手LIVE都用对口型的
但是你去看看东方神起的LIVE。就算是MIROTIC咒文
这么强劲还要跳舞的歌都不是口型
之所以说他们不是对口型,是因为他们舞蹈时统一的呼吸声
和俊秀常常临场把调子或者歌词改改的。
至于SJ。我也不能够说怎么样,因为毕竟我不了解
但是亲,你想想。
13个人,又不是合声。再怎么也会杂乱的
东方神起最受欢迎的十首歌?
1 rising sun 第一次听神起的歌就是这首,很有感觉,真的相信他们是永远的rising sun2 Tri-angel 在认识神起以后就开始听他们的歌,这首歌也是比较经典的代表作,再加上有师姐boa的帮助,为这首歌加了很多分3 The way you are 金花花的名字由此mv的头型而来4 Hi ya ya 夏日 非常夏天的一首歌5 “O”正反合 将神起推向顶峰的代表曲目,明快的节奏加上华丽的舞蹈,很有观赏性的舞曲6 气球 翻唱曲目,明朗快活的节奏,朗朗上口7 purple line 凭借这首歌登上日本公信榜周榜冠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四次公信榜周榜第一名8 mirotic-咒文 颠覆了以往的形象,以性感神秘的一面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歌曲也与以往的smp风格不同,舞蹈极尽华丽9 wrong number 四辑后续打榜歌曲,金在中的首次rap10 魔女 金唱片首次公开现场表演除了这些还有很多 日文单曲last angel ,summer dream ,choosey lover 四辑的crazy love, love bye love, hey!
一路陪伴你成长的动画片?
曾经的我们已经长大,或许我们不再适合过儿童节,但我们却一直保持着一颗童心。
我的童年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如此之多的通信设备。那个时候,知道新闻的方式是新闻联播和每天的报纸,而不像今天,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整个世界。在我看来,发达与否,各有各的好。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90后的专属童年记忆——陪伴我们成长的动画片。(顺序不分先后,不是排名,只是回忆)
第一个我想说的是《成龙历险记》
记得小时候每到中午12点,端着碗坐在电视机前,然后《动漫世界》就开始了,当然还有熟悉的鞠萍姐姐和顽皮。
之所以把这个作为第一项,是因为到现在为止我还在看。依然是中午,偶尔在吃饭的时候,打开b站,上面就有,吃着看着还是蛮有感觉的。
《成龙历险记》讲述了成龙一家有趣的历险故事,成龙和小玉在世界各地探索各种神秘悬疑的谜团,生活和经历中充满着许多奇幻色彩,其中有关武功和魔法,包含了亲情和友情,以及中国文化的元素。
从符咒到魔气,从动物到面具,从圣主到恶魔,从刀龙到小龙,还有各种各样的魔法,龙小组,黑手帮,一切历历在目。个人还是认为圣主的十二符咒最强。
这部动画片因为某个人物又火了一把,没错,就是黑虎阿福
作为唯一一个可以把普通攻击当成技能的人,在下佩服。
再说说《神厨小福贵》
我认为这是一部十分悲情的动画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14年才看的大结局,故事的最后小福贵的爷爷和太医死了,小飞蝶走了,小蜜蜂死了,小福贵喊着“真情在民间”就结束了。其实到现在我都认为主角是死不了的。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本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小福贵的爷爷有一手好厨艺,被小李子选为慈禧的御用厨师。一帮以老K为首的守旧派大臣要借给太后下毒一事,促使慈禧下决心废黜光绪,小福贵的爷爷不幸成为小李公公的下毒人选,被认定是下毒凶手,判处秋后问斩。身手不凡的神厨小福贵苦练十八般厨艺,就在他成为首席御膳大厨时却又被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中。
在小福贵百般努力下,他终于得到了十八把金厨具,完成了爷爷的心愿,把洪家菜发扬天下!
但是,最后老K的暗中操控下,小福贵的所有对他最好的朋友都离开了他。小福贵听了小飞蝶和豆芽菜的话,离开宫廷,回到民间寻找真情……
这个结局,总感觉有些心塞。
再说说空调上的两个小孩的故事——《海尔兄弟》
这两个只穿裤衩的小孩,教导了我们很多自然科学知识。说实话我都不知道竟然有212集。
《海尔兄弟》主要讲述一对由智慧老人所创造的海尔兄弟和他们的朋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灾难和解开无尽的自然之谜而环游世界,最后回到他们的诞生地太平洋的神奇历险故事。该部动画片通过描述海尔兄弟的探险经历,向人们传递了科学与人文知识。
到现在我依然记得主题曲
打雷要下雨 雷欧什么下雨要打伞 雷欧这我也知道天冷穿棉袄 雷欧雷诶欧天热扇扇子
但我并不知道这首歌叫《雷欧之歌》。
说到科普的话,就不得不提《蓝猫淘气三千问》了
当然它没有三千集,但是也有恐怖的2041集,疫情在家无聊的话可以追一追,应该挺有收获的。
它以“知识卡通”的艺术创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它通过主角“蓝猫”和伙伴们的历险过程,以及途中遇到的问题,向小朋友提供宇宙星空、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生物百观等方面的知识,既有人类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又有当代高新科技知识的概览,是知识经济时代电子版的青少年百科全书。
来看看每集的目录
这不比吃不到羊的狼和抓不到熊的人更能引领少年成长么
对于孩子来说,童真当然是好的,但是现实还是很残酷的,《神厨小福贵》就很说明问题嘛。
蓝猫说完了,就到了虹猫了。
《虹猫蓝兔七侠传》主要讲述了以虹猫蓝兔等为主的七位侠士与坏人魔教教主斗争的侠义故事。
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相当精彩,毕竟一部“谍战”大作,当时人们认为马三娘真是可恶啊。
还有虹猫的长虹剑,蓝兔的冰魄剑,莎丽的紫云剑等等好听的名字,真是令人上瘾啊。记得黑虎掏心也是我曾经使用过的技能。
说起这种励志、战斗的动画片,我认为《神兵小将》就是神作。
问天多帅哦,铁心多漂亮哦
天地盟主多黄哦
这部动画片讲述了少年南宫问天与他的同伴们除暴安良为民除害、经过正邪斗争,成为小英雄的历险故事。剧情还是很精彩的,比较喜欢这个画风吧,而且主题曲《梦的光点》还是很好听的。
如何解析萨顶顶万物生的歌词?
梵文版《万物生》赏析
这是萨顶顶的成名曲之一。第一次听到她的歌曲就是这一首,不过是汉语版的。当时就觉得很有新意,很唯美。不单歌曲旋律特别,歌词也写得很唯美,似乎是在讲解一个神话故事。萨顶顶的舞蹈也很美,脸上的表情给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庄严、但不冷漠。象这样的歌曲、人物形象,很久都没看到了。她表演的这个节目我是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公益节目——《梦想合唱团》看到的。不知为什么,当时主持人在她唱完后并没有作什么点评,一般歌星唱完后主持人都会作些点评以影响气氛。当时,我还以为萨顶顶是个专业院校里的学生或者是毕业不久的学生。但台风却是非常地稳重,看得出是经过很多舞台考验的。
时隔几个月,好像是QQ上娱乐新闻上有关她的图片,看着图片,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她表演的这个节目。于是乎马上上网搜索她的有关资料。用了两个晚上,听了她所有的音乐资料,特别喜欢她的曲子有《万物生》,汉语版和梵文版都非常好听,还有《自由行走的花》。在这三首歌曲中,最为喜欢的是《万物生》的梵文版。所有的曲子都听过后,就疯狂地听这三首曲子,当然《万物生》更是百听不厌。
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当然想和朋友分享一下了,于是向了几个好友推荐,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好友回复说喜欢的。看来唯美的东西大多如此,听得懂的人会产生很强烈的共鸣,听不懂的人可能会讨厌。也有人说这梵文版的《万物生》类似龚林娜的神曲《忐忑》,是一首新的“神曲”。
为什么同一首歌曲,不同的人听了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喜欢的人会为此痴迷,不喜欢的人会觉得这曲子没什么味道,甚至觉得讨厌。为什么那些老戏迷对唱戏会着魔般的如痴如醉,而少接触戏曲的年轻人对此多数不感冒?比我长一辈的中老年人,一谈起我们广西的“彩调”戏剧马上眉飞色舞,就算跑去很远的村寨、坐在寒风中却看得津津有味,不单现在喜欢流行歌曲的年轻人毫不喜欢“彩调”,喜欢民歌的我也谈不上喜欢“彩调”,最多是偶尔看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两极分化?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首先谈谈我为什么会喜欢《万物生》这首曲子。汉语版的前面我已经介绍了一些自己对这曲 子的理解,读者认为我喜欢它就不足为奇了吧?可是梵文版的我为什么会更加喜欢呢?这梵文一般人都不懂,我也不例外。听不懂你还来个“特别喜欢”,这能让人相信吗?你不会是附庸风雅吧?嗯,似乎是难逃这样的嫌疑。
我听这曲子是没来由地就喜欢上音乐创造的意境了。一提到梵文,人们很自然就想到佛经,离不开“佛”或“禅”。音乐一开始就把和尚诵经的空灵意境给渲染出来了,给人很放松、很舒服的感觉。这难道不音乐的魅力表现之一吗?
接下来强劲的现代音乐节奏出来了,过了几拍,另一个更为浑厚的男声梵语出来了。强劲的节奏、诵经的梵语,二者结合非常的特别,但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依然如在梦里般飘忽。空灵之后的奔放,对比非常强烈。奔放?这在佛家里貌似不应出现的。但偏偏配乐者就让它们在这里和谐的又对比的矛盾统一了。这也是音乐的魅力体现之一吧。
萨顶顶的歌声出现了,和浑厚的男声又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又造成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种声音的对比!足见作曲者及编曲者的用意特别。仅仅是对比就能说是很好听的音乐?就能把人迷住?No,没那么简单,要是这么简单那干脆就来个老人、小孩、中年人、男女声对比就OK了。
主角还是萨顶顶的美妙而又特别的歌声。美在哪里?又妙在哪里?这就是对乐曲理解的关键所在了。萨顶顶的声音无疑是让人感觉很特别的,特别容易让人耳目一新,没有个性的声音恐怕难以引起人的听觉注意。她的声音具有很强的辨识度,高中低音对比很明显,转折时显得很灵动。打个比方吧,中低音的象是中年妇女的声音,高音部分就是少女的声音了;中低音温润委婉,高音纯净亮丽;中低音有如母亲的催眠曲般舒服,嗯,还带着禅意,高音无比纯真可爱,如水晶般晶莹剔透。她把这两种的声音很好运用在一起。
《万物生》MTV的画面也运用了一些CG画面,服装上现代与古代的穿插,也体现了特别的对比,也给人玄幻的感觉。
萨顶顶的歌声随着旋律流动唱得挥洒自如,音符在活泼地跳动。最为突出的是大量的装饰音的运用,如果用笛子来表现就要运用大量的短滑音了。这些装饰音的运用构成了活泼又特别的演唱风格。不是藏族那种用在长音时带行进感和节奏感的唱法,我觉得是少数民族山歌常运用的这类滑音。一般人听那类山歌觉得很古怪,不会喜欢。但会唱的人觉得这样的旋律会很好听。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村里的姑娘练习结婚时用到的山歌对歌,那时我叔叔家买了一台收录机,一天就叫村里的姑娘来唱并录下来。唱录了半天,我妈妈干农活回来看到如此情景,一时兴起,说道,我也来一首。结果一录出来,大家公认我妈妈唱得好。都说年轻的姑娘还不如一个妇女唱得好。我隐约记得,我妈妈唱的曲子就运用了大量的滑音,旋律流畅中不乏起伏,听起来有一种游刃有余般运用的感觉,村里姑娘们学了好几遍都学不来。事隔十来年,我中专毕业时凭着感觉用笛子演奏妈妈所唱的歌曲,妈妈听了笑起来,连声说:不像!不像!我就叫妈妈唱给我听,妈妈倒是不好意思起来,不愿唱。后来我又劝了几次,妈妈终于愿意唱了。一听妈妈的演唱,我才发现技巧实在是丰富与灵活,打心里佩服她,我亲爱的妈妈可是连小学二年级都没上完哦。我用嘴巴唱尚且学不出那味道,用笛子更不用说了。这是妈妈从小在家乡受到熏陶的结果,就像说家乡话那样,大人要学另外的一种新的语言,无论如何努力,和当地的语言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当地人一听就能分辨出来。
或许,正是妈妈还有村里人唱的山歌对我的影响,才让我对这首曲子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并深感共鸣,为此着迷,几天晚上只听这几首曲子,在外工作时又用手机来播放,一遍又一遍地感受萨顶顶歌声里的魅力。我对网友说,这三首曲子带给我的共鸣与震撼和一般曲子给我的震撼是不一样的,一般好听的曲子很大部分是视听的直接震撼,而萨顶顶的《万物生》带给我的则是更为深入的心灵共鸣,她的歌声在荡涤着我的心灵、给我力量、让我重新感悟人生。
再来说说我对她演唱汉语版《万物生》的理解吧。别看这两个版本的旋律差不多,但萨顶顶的演绎出来就差别较大了。在这个版本中,充分发挥了她独特的纯真嗓音,还带着童真般的唱法。这份童真的感觉,应该是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并一直保持下来的结果。有些人长大后这份童真被社会经历慢慢地磨灭掉,变成所谓的成熟,也失掉了很多心灵的享受,对一些纯真的美也会由熟悉变得陌生,也可能变得视而不见;也许,很多人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只有很无奈地做违心的事,渐渐成了习惯;有的艺术家长大后慢慢失去童真,后来发现那份童真是如此地珍贵,又想把它重新捡回来,却最终还原不回原来的样子,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然而悔之晚矣。就像一个伤口,伤得越深,留下疤痕也会越明显,再也抹不平了。萨顶顶这份童真的保留,只怕让众多的艺术家只徒有羡慕的份或感叹!最后面那个字加入了沙哑声,像个老妇颤抖的声音。很逗!说真的这样处理我不太喜欢。一直到现在都这样,只是听惯了顺耳一些。还有后面那“灰”个字唱了三遍还是一样的音高(3),第一次听她演唱这首曲子反复第二遍听到这里,我就以为会改变音高了,第三遍、一直到结束,还是没见改变这个字的音高,感觉这曲子没唱完,怎么就没见她把这个音变成(6)呢?都是一直这样沉下去的感觉来唱。后来想想,她这样的处理是想让后面反复的那句梵语作为结束句,那梵语就是以(6)收尾的。这样的处理在梵语版感觉还是比较统一和自然的,但在汉语版感觉过渡就没那么自然了,不同声音、不同语言的转换衔接总是有点突然、像掉了链。
值得一提的是这歌曲的配乐很棒,民族乐器演绎很现代的感觉听了很给力,貌似新民乐也有类似的演绎,《忐忑》也类似这样的编排。《万物生》的两个版本时的古筝是我最为喜欢的配器,录音中我个人觉得梵文版的古筝演奏更为灵动与潇洒。
很想用笛箫来演绎这个曲子,网上找到的谱子是只有汉语版的。只好自己动手来记了。即便是汉语版的,用笛箫来表现还是要重新把细节标注出来,要不然演奏出来就完全不是萨顶顶原曲的味道了。装饰音必须要灵活并恰当地运用的。
以上只是个人的粗浅理解,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