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乖乖歌词是什么意思,其实是天子挟曹操以令诸侯?
该片对曹操的刻画过于附和导演自身理解,而同片的《曹操与蔡文姬》虽然存在历史虚构却相当写实。
唯物主义一槌定音的教导我们,事物都是相对、依存又变化的,同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这个关键的转折是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我们来看看到底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董承、王子服等起兵抗曹
汉献帝不满曹操专权以衣带诏命老丈人董承,王子服等人举兵意图派人斩首曹操,而刘备作为政变外援,但是具体实施斩首行动的刺客关键时刻变成“秦舞阳”掉了链子,被大将许褚所杀。阴谋变成阳谋,曹操立刻反攻倒算,怎一个杀字了得!政变参与者均被诛杀,唯独发起人汉献帝,好着那!虽然数次哀求曹操赦免董贵人而不得,但也不过是赔了个夫人,折了他人之兵而已。自己也和没事人一样。
官渡之战序幕
曹操在北方最大的敌人——袁绍开始了行动,密谋重兵进攻许都,捉拿曹操,争夺皇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精兵10万竟然被曹操以少胜多击败,曹操正式取得北方控制权。
了不起的伏皇后
刘协的正牌皇后——伏皇后见曹操借衣带诏事件大肆诛杀有关人员,甚至董贵人有孕竟也被绞杀的,于是背着献帝写信给父亲伏完控诉曹操暴行要其效仿董承诛曹匡扶汉室,伏完吓的不敢动,建安年十九年,也就是过了15年,当日密谋败露,伏氏族诛,伏皇后被杀前哭求献帝活命,刘协哭着回答:我都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而伏皇后所生的两个皇子也被毒死,此时献帝失去了所有的依附势力。
“协天子以令诸侯”
衣带诏事件处理结果凸现汉献帝全身而退的实力,这是建立在皇帝的威信及外部敌对势力的制约之上(包括张秀,刘表等),在官渡之战之前,皇帝与曹操是相互合作相互利用的博弈关系,往往存在双赢。借助曹操的势力恢复董卓之乱后的汉室威仪,巩固正统。曹操则借助天子的声望及名义扩张势力,而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汉献帝则完全沦为傀儡,信心彻底丧失。对于伏皇后的哀鸣连向曹操求情的勇气都没有了。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让你想起某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里某个场景?
家好,我是影视娱乐剪辑林深见鹿,很荣幸能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说到由一首歌联想到一部电视剧从而泪目的,我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很多首,有现代电视剧 《搭错车》里的《酒干倘卖无》,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会内心非常触动。
当然,还有《琅琊榜》的《赤血长殷》和《红颜旧》,这两首歌前奏响起就感觉非常的悲伤,惊才绝艳的苏哥哥最后还是走了,留给霓凰一封信,信中写道:承君一诺,来生必践。青青河畔,寻常人家,粗衣淡茶,共白头,长相守。每次听到这两首歌,就会想起那个药香缠身病弱体寒的江左梅郎,胡歌的演技更是入木三分,很久之后,大家看到他,甚至都觉得他现实生活中身体不好,叮嘱他要好好调养。
最让我触动的,每次听到都会热泪盈眶的歌是《步步惊心》里面的那首《三寸天堂》,本来天真烂漫的若曦,进宫之后便很难快乐,后来成为了四爷的女人,四爷做了太多令她心寒的事情,心死的她,选择出宫,做了十四爷的福晋,临走都没有跟四爷见上一面,而四爷到若曦离开,都不明白她内心所求。
这首《三寸天堂》悲伤而缠绵 ,细腻而深情,将古典浪漫柔情演绎的淋漓尽致,每每听到,就想起若曦与四爷之间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悲凉和惋惜,她和他终究所求不同,她只想要简简单单的生活,跟自己心爱的人平凡相守一生。但是偏偏,她爱上的人给不了,所以两人的悲剧一开始就注定了。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喔。
朴槿惠是否可以渔翁得利?
民粹主义抬头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用三中电子元件材料问题,要挟韩国不谈慰安妇问题,不谈二战劳工索赔问题,让韩国在历史问题上闭口,迫使韩国遵守朴槿惠与安倍晋三达成的《慰安妇问题协议》。而韩国总统文再寅,依靠挑起反日情绪起家,对日本表现的越强硬,韩国朝野越对文再寅支持率越高。所以对峙中的安倍晋三与韩国总统,尽管得到了可能经济制裁的恶果,但是各自收获了自己的支持率,成为各自政治正确的标志性事件。
尽管客观上安倍晋三的做法,迫使文再寅政府遵守《慰安妇协议》,为朴槿惠政治主张增添了筹码,但是朴槿惠并没有掌握在日本手里,她的前途命运,只与韩国的民情民意有关联,与日本关系不大。
文再寅是通过烛光集会掀起了反对朴槿惠的浪潮;通过清算朴槿惠的罪行,让纹在行得到政权的巩固。这正是希望日本对二战结果道歉,承认侵略历史,才导致了日本政府的强烈反弹。在目前的情况下,韩国朝野同仇敌忾,形成了多地集会抵制日货活动,文再寅本人支持率再创新高。所以目前情况下,文再寅没有理由释放朴槿惠,只能更加严厉管束朴槿惠,才能满足韩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如果日韩矛盾长期对峙下去,势必影响处于劣势地位的韩国经济,韩国财阀也会对纹在行产生怨言,甚至会发动新的倒文运动。现在韩国政府在国际上四处寻找可以取得日本三中电子原材料的供应商,取代日本电子出口管制。根据可靠情报,日本的三中材料的确世界稀少,但是不是没有,韩国相邻的东方大国据说也有这种材料。如果韩国与东方大国一起研究开发,不是不可以解决。何况,日本试图以经济制裁,抹平二战罪恶的做法,也令亚洲其他国家深恶痛绝。
同时我们知道,日韩是美国的盟国,对美国基本上是言听计从。尽管美国国安顾问博尔顿日前也访问韩国与日本,但是不涉及经济议题,只涉及半岛局势与波斯湾护航联盟问题,因而目前美国也没有出现调停的迹象。韩国文再寅政府把日本以违背WTO协议规定,状告日本政府的错误做法,也赢得韩国民众的大力支持。何况美国也不愿意日韩冲突很快结束,这样不符合美国搅黄东北亚自贸区建设步伐的目的。所以安倍晋三、文再寅的民粹主义对垒,也让美国看到了机会。
总之,不论日韩矛盾结果如何,对于朴槿惠地位不可能有任何改变。所以蚌埠相争渔翁得利的说法不科学。何况,安倍晋三、文再寅不是蚌埠,朴槿惠也不是渔翁!
张景惠是张作霖的把兄?
张景惠共叛离两次,一次是背叛张作霖,另外一次是背叛张学良。
时势不仅造英雄,有时候也出汉奸。局势动荡之下,有的人为国家、为正义公理、民族大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有很多人为了争名夺利、恃强凌弱则依附于暂时强势的一方,而不管强势的一方属于哪种势力,哪怕卖国也在所不惜,比如说本文的主角儿张景惠,普通农民出身,做过小生意,爱交朋友爱赌钱,物以类聚,慢慢的身边聚拢了不少敢于生事,敢于入寇,敢于打家劫舍,甚至敢于造反的人,这就成了他发家的资本。
当时群雄四起,不止张景惠,很多人都落草为寇,当了土匪,他们欺男霸女,图财害命,无恶不作。就靠着仅有的些许势力,张景惠竟然攻占了台安县城。虽然张景惠当了土匪,做起了无本万利的买卖,奈何同行太多,都当土匪抢谁去呢,况且还要为了地盘,为了利益相互火拼,于是占据台安县城的张景惠建立自卫团,自任团练长,基本收入来源就是为给钱的富户看家护院,不给钱的富户则需要发扬土匪本色去抢一抢,提升一下富户们的安全意识,深刻认识到自卫团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富户们深切反省、盘算一下,到底是交保护费多,还是被抢的多,怎么选你懂的。
后来机缘巧合之中,张景惠结识了逃亡中的张作霖,当时张作霖正值落魄状态,被人打得昏头昏脑,就跑到了张景惠的老家(路过)八角台,手下的人马不过剩下七八人而已。
张作霖虽是土匪出身,但嘴皮子可不含糊,他为自己规划的宏伟前景,深深的打动了做梦都挑不好场景的张景惠,当时张景惠的自卫团有100多人,但出于对老哥的尊重,张景惠竟然让出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基业,请张作霖做首领老大,自己甘居人下做了二把手,这样的好事,这样的实力正是张作霖急需的,他需要迅速扭转局势,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所以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张景惠的要求,半步没走就在张景惠的家乡八角台扩充势力,这期间自然又得到了张景惠的诸多帮助。
张景惠对张作霖的原始资本积累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但如此张景惠对张学良还有救命之恩。张作霖的原配妻子不小心被金寿山围困,是张景惠击退众多土匪,张学良才得以安全降生。最初张景惠对张作霖的话言听计从,奉天将军曾琦想以盗制盗,所以招抚了张作霖,而张作霖为了避免打击并且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则接受了清廷管辖,张景惠听从张作霖的安排投靠满清,两个人的身份洗白,张作霖成了统领。而张景惠则为管带。
张作霖仕途能如此顺利,同样少不了张景惠的功劳。比如,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被威逼,是张景惠急电张作霖前来救助,张作霖诛杀革命党人后,因功掌管东三省兵权,这才是张作霖真正发迹的开始,如果没有张景惠的紧急情报,奉天总督和东三省军权将会与张作霖擦肩而过。
看到这儿大家恐怕要说张景惠够朋友吧,不好意思,他还真不够朋友,他的眼里只有利益,包括依附于张作霖。他的兄弟杜立三,受清廷忌惮,他连招降都懒得和主子说,直接想骗杜立三自己回来,杜立三不回,张景惠又欺骗杜立三的母亲,说兄弟同心,全是为了立三的前程,杜母被骗,让儿子归顺朝廷,结果呢,刚到地儿就被张景惠枪毙了。
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将张作霖的军队改编为中央正规军第二十七师,张作霖被任命为师长,张景惠又张作霖被任命为炮兵团团长,于三年后又再次提拔为陆军53旅旅长。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冯国璋任副总统,段祺瑞为国务院总理,三人相处不睦,张作霖以实力判断,最终决定归附于段祺瑞,并帮助段祺瑞将冯国璋与阎锡山从日本购进的3万支枪械抢到自家营房,并将原来的两个师改编为7个混成旅,一时之间实力大增,张景惠自然更受器重。因为这次任务的执行者就是张景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张景惠不只会硬打硬拼,还能以智取胜。
卸任东北军第一师师长的张景惠,曾一度出任湘西司令,后升任奉军前敌副总司令,代表张作霖常住北京。
简单叙述以后大家应该大概了解了两个人的关系,相互之间私交不错,事业上,张景惠也是张作霖的得力臂助,张景惠对老帅的帮助,恐怕更大于张作霖所给予的,张作霖每一个风生水起的重要转折点,几乎都少不了张景惠的帮助。
在张作霖的安排下,张景惠曾就读于奉天讲武堂,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以知识武装了头脑的张景惠,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不再完全听命运张作霖的命令。比如是否对吴佩孚开战的问题,张景惠就持反面观点,很可惜张作霖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这是他们之间离心离德的开始,也是第一次直奉大战,奉系战败的主因之一。
等到正式开战的时候,张景惠虽然被委以重任担任西路军总司令,但因曾经的建议不被采纳,所以负气消极怠战,阳奉阴违,整天花天酒地。吴佩孚则通过曹锟贿赂、收买张景惠,以期得到合作机会,张作霖大怒,张景惠无奈之下奔赴前线,却又赶上前线士兵哗变,姗姗来迟的张景惠已无法有效指挥,在全线崩溃后,张景辉逃回北京,至于部队的疏散和聚拢安置,则完全置之不理,一切都源于张作霖对他意见的轻视,至少他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可以说此次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张景惠的指挥失职和临阵脱逃。张作霖明白这一点,张景惠自然也知道,所以不敢再返回东北,避免自己被盛怒之下的张作霖打击清算。
长期居住北京的张景惠钱财用尽,无奈之下接受曹锟安排的政府职位,致使张作霖与其反目成仇,张作霖曾说某天如果攻破北京,抓到张景惠,不会念及旧情,这样一来,张景惠就更不敢自投罗网了。
后来因为母亲去世,张景惠又是个大孝子,所以请以前的老兄弟在张作霖面前求情,准许他回家置办丧事,而张作霖则想直接扣押清算张景惠,后来在众人劝解之下,张作霖才勉强同意,并在见面后谅解了张景惠。张作霖也明白只有七八个人的他,突然风生水起,全是张景惠的百十号人给他坐镇打底,他得势力才逐步做大,没有张景惠,张作霖虽然可能同样成功,但不知要再拼搏多少年,而且拼搏的前提是有命可拼才行。
1928年皇姑屯事件,与张作霖同行的张景惠身受重伤,好在性命算是保住了。张学良接手军权后,没有在意张景惠曾经的叛离,当时蒋介石为了拉拢张学良,实现统一部署,授予张学良国民革命军陆海军副总司令一职,并拿出一个有头有脸的肥缺跟张学良示好,于是张学良把军事参议院院长一职,转手安排给张景惠,并且按张景惠的请求,保留了他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等要职。
无论东省的职位还是南京的职务,都已经证明了蒋介石和张学良对张景惠的器重,但张景惠蛇心不足,并没有满足。无论是张学良近乎于纵容的宽待,还是蒋介石、宋美龄对其热情款待和盛情拉拢,都没有阻止张景惠投靠日本人的步伐,早期张景惠在张学良与日本关东军之间穿针引线,试图搭桥劝说张学良投靠日本关东军,但张学良拒绝了这种“合作关系”。原因很简单,张学良对他说:老叔,我与日本人有杀父之仇,无法卑躬屈膝的投降。第二,东北的每一寸领土属于中国,不能做出卖国求荣之事。
9.18事变后。张景惠安心宅在家里,并未逃跑,却原来是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在事变发生的第2天,张景惠就联系上了日本关东军司令,最终他放弃了南京军事参议院院长和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等职务,死心塌地的为日本人服务。他所要的是官职与实权,投靠日本人后张景惠积极参与打压抗日活动,并替日本人安抚地方。张学良得知此事以后曾经给张景惠拍发电报要与其共效党国,无奈张景惠贪图利益,决意叛变,无从争取,也无可挽回。张景惠决心之大,连同期抗日的冯占海等人都被张景惠出卖、提供情报后围歼致死。
张作霖被炸死后在珠林寺停放长达6年,无人看管也少人祭拜,老兄弟张景惠,不想看到张作霖身后如此凄惨,便想给张作霖下葬,经过申请后日本人同意张景惠的主张,但是在选址发生了分歧,一是把张作霖安葬在元帅林,二是要把张作霖安葬在海城老家,而这两个选项,都是日本人所不乐见的。不但如此,日本人看到张作霖死后还能有如此能量,于是后悔当初答应张景惠安葬请求,本想收回成命,张景惠却选了另外一个折中的方案,把张作霖安葬在他的母亲和原配所在的家族墓地,至少相对来说这个地点离奉天不近,同时也摆脱了海城的影响,算是完美的折中之计。主持仪式的最佳人选也是张景惠,所以日本人将这件事交给他全权处理。
日本人重用张景惠,任命他为伪满洲国总理究其原因无外五点:
第一,他有一定声望,内斗是把好手。
第二,胸无点墨,知识贫瘠,没什么政治主张和倾向。
第三,胸无大志,不会造反,用着放心。
第四,善于逢迎,手下皆是阿谀之辈,没有出色的人才。
第五,言听计从,坚决服从管理。
也正是他的言听计从,阿谀奉承,令他在伪满洲国长期屹立不倒。1945年,苏军令70万日本关东军全线崩溃,当苏联军官想从张景惠探听溥仪下落的时候,张景惠还替溥仪隐瞒,没想到殊途同归,他和溥仪一同被押往苏联,最终又一同进了抚顺战犯管理所,在这里,张景惠长期服刑,直至88岁去世。
他曾经忏悔过自己的罪行,也曾感激过新中国给予他生活上的特殊照顾,还曾经盛赞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威武之师。但即便如此,他个人的污点却也是永远难以抹除的,罪行尚且无法赎清,就更谈不上给国家人民作出贡献,长期监禁未必不是一种变相的保护,以他的作恶多端,如果活着出来,仇家遍布全国的他,恐怕是否死于非命都是未知之数,只要不是横死的结局,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宽待了。
一直对五代十国这段历史很迷惑?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急速走下坡路,尤其是藩镇势力开始变强,让唐廷不得不严加提防,虽然勉强维持住了局面,但国家开支也由此加大,老百姓要缴纳的赋税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快被迫得活不下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些私盐贩子,比如黄巢的家族就是如此,他的家族为了生存而贩卖私盐,逐渐成为山东地区的私盐首领。
黄巢年轻的时候,因为不愿意继承家业而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不幸都落选了,他一气之下写了首十分霸气的诗,名字叫做《不第后赋菊》,透露出满满的反意。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由于科举屡试不中,黄巢便回家继承家业,成为了私盐贩子们的首领,但他运气着实不太好,山东地区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哪还有闲钱买盐,他也因此快混不下去了。
刚好那时候百姓因为朝廷赋税太重而非常不满,黄巢便聚集数千人拉杆子起义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给了病入膏肓的唐朝以沉重一击,在很短的时间内都丢失了两京,为了镇压住叛乱,唐朝先是招安了黄巢的部下朱温,又让沙陀人李克用出兵协助,花了六年多时间才将黄巢搞定。
黄巢起义之后,唐朝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藩镇势力,这其中以朱温、李克用两人最为强大,另有李茂贞、田令孜等人,势力也十分强劲。
朱温与李克用虽然一同击败黄巢,但两人之间的矛盾很深。
李克用是沙陀人,先祖被唐朝皇帝赐姓李,因此与唐朝十分亲近,他看不起叛军出身的朱温,两人在一次战争得胜之后的庆功宴上发生了矛盾,李克用言语讥讽朱温,而朱温则在宴会结束后派人刺杀李克用,李克用损失几百人后逃走。
当时的唐朝皇帝是唐僖宗,他为调和李克用与朱温之间的矛盾,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不佳。
后来,为了表彰李克用平定叛乱的功劳,唐僖宗封他为陇西郡王,这就让只得了个沛郡侯爵位的朱温大为不爽了。
不过,朱温也无可奈何,因为他的实力还不足以击败李克用,于是四处征战扩充地盘,准备日后再跟李克用大干一场。
唐僖宗去世后,唐昭宗继位,他对李克用及田令孜等人十分不爽,于是组建一支人数达到十万的中央军,前去讨伐田令孜,另外委派朱温攻打李克用。
朱温也不含糊,领兵攻打李克用,但最终无法获胜,李克用虽然没受什么损失,但对唐昭宗意见很大,于是率军攻城略地,扩张了不少地盘。
而攻打田令孜的中央军形势也不乐观,一个叫王建的人领导这支部队造反了,占据四川地区,唐昭宗感到心灰意冷,于是宠信册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作为拉拢,不然就要两面受敌了。
不过,李克用的运气不太好,他的部将刘仁恭在契丹人的支持下发动叛乱,将他给击败了,他的地盘因此缩水,丢失了河北地区,只剩下山西一地了。
这就便宜了朱温了,他趁此机会四处攻城略地,最终取得了河南、山东和陕西等地的控制权,成为当时最大的藩镇势力。
随后数年,朱温不断攻打李克用,李克用一方面艰难应对,另一方面重新投靠唐朝,但唐朝也无可奈何。
900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宰相崔胤又设计杀死刘季述,然后写信让跟他关系很好的朱温入京消灭宦党,朱温见机会难得,便率军入洛阳,拥立唐昭宗继位,随即将其带到长安,将其变成了傀儡。
朱温挟天子以令诸侯,唐昭宗为了巴结他,册封他为梁王,但他并不满足,在杀掉几百名皇室成员及大臣之后,废掉唐昭宗,改立唐昭宗嫡次子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帝。
随后,朱温继续攻打李克用,但李克用十分顽强,抵御住了进攻。
由于当时李克用已经被改封为晋王,因此他与朱温的争斗也被称为晋梁之争,这是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藩镇实力之间的斗争。
907年,朱温迟迟无法消灭李克用,便有些着急了,于是废掉唐哀帝,自立为帝,建立了大梁,史称后梁,唐朝就此灭亡,这是五代的第一个国家。
得知朱温篡位为帝了,李克用气血攻心,下令继续沿用唐朝国号,不久后去世,他去世前交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代表他的三个敌人,第一个是朱温,第二个是刘仁恭,第三个就是耶律阿保机了,他要李存勖帮他灭掉这三个敌人,李存勖含着泪答应,并由此开启了辉煌的一生。
随着唐朝的灭亡,各地藩镇势力坐不住了,纷纷站出来建立各自的国家,第一个建国的就是王建,他在朱温灭唐后不久,在四川成立蜀国,史称前蜀,这就是十国中的第一个国家。
同年,割据安徽地区的吴王、淮南节度使杨渥宣布不承认后梁,他的意思就是淮南独立了,不再听从任何朝廷的领导,这个政权史称南吴,或者杨吴,是十国中的第二个国家。
也是在这一年,占据湖南的潭州刺史马殷,以及占据浙江的镇海节度使钱镠,他们都名义上臣服后梁,被朱温分别封为楚王和吴越王,但其实他们根本不受朱温控制,成为实际上独立的政权,历史上分别称为马楚和吴越,这就是十国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国家。
909年,占据福建地区的王审知只有士卒数万,为了自保,最终决定投靠后梁,朱温很开心,便册封他为闽王,他由此建立了自治度极高的政权,史称闽国,这是十国中的第五个国家。
而就在南方建国热潮风起云涌的时候,北方的大战也在进行着,李克用去世后,李存勖继位为晋王,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继位后不就久开始攻打割据河北的刘仁恭。
刘仁恭作为朱温的小弟,朱温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了,于是率军五十万救援,但被李存勖给打得大败而归。
这是朱温人生中最悲惨的一战,以至于他在评价李存勖的时候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小名),李克用有这样的儿子,我的儿子简直猪狗不如!
不久之后,朱温就病倒了,他的儿子朱友珪趁机将其弑杀,其他儿子也来争夺皇位,后梁因此陷入内乱,李存勖趁着这个机会击败刘仁恭,夺取了河北地区,实力得到极大加强,并开始了对后梁的征伐。
就在李存勖攻打后梁期间,占据广东、广西的刘䶮宣布不再效忠后梁,建立了一个国号为汉的国家,史称南汉,这是十国中第六个国家,时间是在917年。
李存勖连续攻打后梁,最终在923年的时候,内忧外患的后梁被他击败了,他顺势在洛阳登基称帝,建立了五代中第二个国家,国号为唐,史称后唐,意思是延续唐朝的统治,虽然他除了姓李之外,跟唐朝皇室没有半毛钱关系。
建立后唐之后,李存勖继续征伐,消灭了前蜀等小政权,最终控制了大半个北方,以及一小部分南方地区,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只不过,李存勖这个人虽然打仗是把好手,但根本不懂得治理国家,更不知道如何安抚新得到的土地上的人民,于是叛乱就随之发生了,他在一次平乱过程中,不幸被暗箭射杀身亡。
李存勖死后,皇位争夺战开始,最终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成为新帝,李嗣源是一位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积极建设国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他同时还是一位缺乏开拓精神的皇帝,后唐开始失去了对荆南和四川等地的控制力。
924年,后唐荆南节度使高季兴脱离后唐控制,后唐无力征讨,便册封他为南平王,荆南由此变成割据势力,史称南平,或者荆南,这是十国的第七个国家。
转眼到927年,后唐西川节度副使孟知祥也想自己当皇帝,便切断四川通往外界的所有通道,最终在934年的时候宣布脱离后唐控制,并登基称帝,建立了一个国家,国号也是蜀,史称后蜀,这是十国的第八个国家。
而就在孟知祥称帝前一年,李嗣源以六十七岁高龄去世,他的儿子李从厚继位,李从厚是个疑心病很重之人,总觉得有人要谋害他,于是杀了很多大臣,还准备将宗室诸王的封地对调,这直接激怒了诸王,于是发兵攻打他,他最终被哥哥李从珂及大将石敬塘(李嗣源的女婿)给推翻了。
而后,李从珂继位为帝,石敬塘因为功劳也成为权势熏天的人物,只不过李从珂也是个猜忌心很重的人,他觉得石敬塘手握重兵,是个不小的祸害,便处处排挤他,还准备找机会杀掉他。
石敬塘为了自保,便寻求契丹人的保护,契丹人为了捞好处,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条件。
最终,石敬塘以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认契丹皇帝为爸爸作为条件,换得契丹出兵帮他攻打后唐。
在契丹人和石敬塘的联合进攻之下,后唐于936年被消灭,石敬塘顺势建立晋国,史称后晋,这是五代中的第三个国家。
建立后晋之后,石敬塘如约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这件事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让中原王朝饱受北方侵扰,一直到明朝建立之后,幽云十六州才被收回汉人之手。
并且,石敬塘还恬不知耻地认比他小的契丹皇帝为父,而且极尽谄媚,每年都要送贡品到契丹去尽孝心,他也由此被称为儿皇帝,成为世人的笑柄。
后晋建立后一年,南方发生了几件大事,南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徐知诰(李昪)发动军事政变,夺取了朝政控制权,并且很快就废掉吴主杨溥,登基称帝,建立齐国,后来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这又是一个跟唐朝攀亲戚的王朝,也是十国中第九个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后晋建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939年,割据越南北部的静海节度使吴权也宣布不再效忠中原政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并称王,越南由此从中国独立出去了。
942年,石敬塘在一片骂声中去世,他的侄子石重贵被众大臣拥立为帝,权臣刘知远则成为镇守一方并手握重兵的权臣。
石重贵跟石敬塘不一样,他很不愿意向契丹人屈服,于是不再称契丹皇帝为父,也不再纳贡了,契丹人因此很恼火,便发兵攻打后晋。
后晋一些大臣给契丹人当奴才当惯了,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便与契丹人里应外合,契丹军队最终攻入都城开封,将后晋给灭亡了,这一年是946年。
实际上,后晋本可以不灭亡的,只要刘知远出兵救援就行,但他坐观成败,最终导致后晋灭亡。
契丹人进入开封后,耶律德光准备正式登基称帝,并将开封作为都城的,但可惜他水土不服,没住几天就生了重病,并且很快就去世了,契丹由此陷入短暂内乱,便撤出了中原地区。
刘知远看到机会来了,便率军进入洛阳,并登基称帝,建立一个国号为汉的国家,史称后汉,这是五代的第四个国家,这一年是947年。
其实,刘知远是沙陀人,刘姓是他称帝之后改的,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跟汉朝攀亲戚,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这也是当时很多人惯用的做法。
刘知远在位一年就因病去世了,他去世前遗诏儿子刘承祐继位,并让刘承祐继位后要杀掉几位大臣,其中就包括天雄军节度使郭威。
刘承祐继位后,果然杀掉了几位大臣,但郭威人在外地,且提前得知了消息,于是起兵造反,刘承祐恼羞成怒,杀掉了留在开封的郭威全家,以及郭威养子柴荣全家。
战争的结果是,郭威很快就击败了刘承祐,之后他假意要拥立刘知远养子刘赟为帝,但还未来得及干这事,契丹人进攻的消息就传来了,他便带着军队前去抵抗,但走在半道上士兵们就哗变了,给他来了个黄袍加身,然后裹挟着他回开封去了。
郭威返回开封后,也不再装了,而是立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这就是五代最后一个国家,时间是在951年。
后来,赵匡胤搞得那个黄袍加身,其实就是跟郭威学的,剧情几乎一模一样。
郭威称帝之后,杀掉了刘赟,刘赟的父亲刘崇当时人在太原,他感到非常生气,便在太原自立为帝,建立了一个国家,国号依然是汉,史称北汉,这是十国的第十个国家。
再把目光投降南方,从945年开始,地域辽阔的南唐依仗强大的国力,开始对周边国家进行攻打,先是消灭了闽国,紧接着在后周建立这一年又消灭了南楚,占领了南方绝大多数土地。
至此,中国土地上存在的国家,除了后周之外,就是后蜀、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和北汉了,其中最强大的是后周和南唐。
郭威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取得了不小的功绩,但可惜他没有儿子,因此在954年他去世的时候,不得不将皇位传给养子柴荣。
准确地说,柴荣应该叫做郭荣才对,他的后代也都应该姓郭。
柴荣更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继位之后确定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目标,为此他不懈努力着,也在赵匡胤等人帮助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总的来说,在柴荣的努力下,将北汉、后蜀给打趴下了,还从南唐手上夺走了十几个州的土地,并逼迫南唐皇帝李璟去掉帝号,以南唐国主自称。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柴荣还将契丹给击败了,夺回了幽云十六州中的三个州,这一功绩可谓彪炳千秋。
不过,柴荣运气不太好,他在北伐幽州途中病倒,回京途中中了赵匡胤的诡计,将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给撤换了,赵匡胤继任,由此成为军中第一人。
回京之后没多久,柴荣就去世了,他在位仅仅五年而已,如果再多给他几年,他或许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柴荣去世后,长子柴宗训(其实是第四子,前三个儿子在开封被杀)继位,由于他年纪很小,赵匡胤便准备篡位夺权,他假借契丹人入侵为由,拿着兵符调兵前去抵抗,当他走到开封城外陈桥驿的时候,就发生了黄袍加身的故事。
返回开封之后,赵匡胤逼迫柴宗训禅位给他,他由此建立大宋,五代就此结束,属于宋朝的历史即将开启,这一年是960年,但此时十国时代还未结束。
由于柴荣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宋朝建立后要干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需要把剩下的几个国家灭了就行,荆南、后蜀、南汉、南唐、闽国先后被消灭或者投降,最终只剩北汉和吴越还在苦苦支撑。
赵匡胤莫名去世之后,弟弟赵匡义继位,他于978年招降吴越,于979年消灭北汉,得到了一员大将,也就是杨家将的第一代杨业。
至此,五代十国彻底结束,中国绝大多数土地都被宋朝收入囊中,宋朝也由此成为大一统王朝,而未被收回的幽云十六州的土地,则让宋朝成为一个又先天残疾的王朝,这当然是另一个话题了。
总结一下,五代十国是一个大混乱时期,其中五代的五个国家是相互传承的,主要占据北方;十国的十个国家有些是同时存在的,有些是有传承关系的,除了北汉在北方之外,其他国家都在南方;
至于宋朝,其实是五代(后周)的继续,与十国中几个国家同时存在过一段时间,后来将北汉消灭之后,才彻底结束了大动乱。
为什么很多人对她的遭遇感到惋惜?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这场战争至少造成了9000余万人员伤亡和5万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战争在1945年画上了句号。二战是由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所以如何处置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就成为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战三大元凶中希特勒自杀、东条英机经审判被绞死、墨索里尼被游击队吊死。随后成立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和日本其他一些战犯进行了审判。希特勒和东条英机在死后都被挫骨扬灰。这些战争元凶的下场完全是罪有应得,战后对他们的惩处令人们无不拍手称快,然而唯独在处决墨索里尼时出现的一个细节却令人们颇感惋惜。
其实人们倒不是对墨索里尼本人的死有什么惋惜,而是对墨索里尼的情妇克拉拉·贝塔西之死感到惋惜。希特勒的一生只有过两段感情:第一段是对他有着极大影响的格莉·劳巴尔,第二段就是希特勒在自杀前才与之举行婚礼的爱娃。墨索里尼的感情生活要比希特勒丰富得多:他的一生有过两次正式的婚姻以及多位情妇,不过在墨索里尼众多的情妇之中只有克拉拉·贝塔西是最受宠的。
1912年2月28日克拉拉·贝塔西出生于意大利:她的父亲曾是教皇的私人医生,姐姐是小有名气的演员。贝塔西家族虽不算是贵族世家,但也是当地受人敬仰的殷实人家。克拉拉·贝塔西从小的生长环境使她受到了良好教育,因此具有了异于常人的特立独行气质。克拉拉·贝塔西自身的相貌也相当出众:金发碧眼、肤白貌美、身材性感。克拉拉·贝塔西成年后慕名来她家求婚的达官显贵几乎快把她家的门槛踩断了。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指挥法西斯党的军事组织“黑衫军”进军罗马。同年11月25日意大利国王和议会在武力压迫下授予墨索里尼独裁权力。1923年法西斯党官方出版社出版了墨索里尼的战争日记。这本书后来成为了意大利学生人手一本的“红宝书”。墨索里尼就这样在意大利国内掀起了一股对他的个人崇拜之风。1931年49岁的墨索里尼第一次见到了当时只有19岁的克拉拉·贝塔西。
墨索里尼从见到克拉拉·贝塔西的第一眼就开始疯狂追求她。尽管两人的年龄差距颇为悬殊,不过这对墨索里尼都不是事:他是手握大权的国家独裁者,又在国内掀起了狂热的个人崇拜之风。拿下一个情窦初开不谙世事的少女对墨索里尼根本就不在话下。墨索里尼向克拉拉·贝塔西狂热表白道:“亲爱的,你知道吗?我疯狂地想要拥有你,你的身体,你的味道,你的一切。明天你将是我的”。
2009年克拉拉·贝塔西的日记被公开后人们逐渐知道了克拉拉·贝塔西在这段感情中的心路历程。墨索里尼与第一任妻子伊达·达尔塞生育有孩子贝尼托·阿尔比诺·墨索里尼,与第二任妻子雷切尔则一共生育了5个孩子。克拉拉·贝塔西为什么甘愿给一个年龄大到足以给自己当父亲且有过两段婚姻、多个孩子的男人当情妇呢?首先女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爱慕虚荣的小心思。
这里我并没贬低女同胞的意思,我这里所谓的爱慕虚荣也不是贬义词。我只是说大多数女性普遍会有与人攀比荣誉的心理。其实男人何尝没有这样的小心思呢?只不过女性这种心理通常是外在表现出来的,而男性的类似心理则相对隐藏更深而已。追求虚荣名利本身也没什么可指责的,只要不是一味为了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去坑害他人也不是什么罪过。爱慕虚荣其实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理。
克拉拉·贝塔西在这点上其实并未能免俗。我们今天认为墨索里尼是战争元凶,然而人家在当年的意大利可是受到万众敬仰的。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同一时期的德国人不也疯狂崇拜着希特勒吗?墨索里尼在当时的意大利被很多女性看成是神一般的存在。克拉拉·贝塔西正是当时万千崇拜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女性之一。这也就不难解释她为什么会在墨索里尼的狂热追求下很快就沦陷了。
问题在于墨索里尼和克拉拉·贝塔西在当时都已结婚。由于墨索里尼的身份过于敏感,所以要他离婚后再与克拉拉·贝塔西结婚几乎不可能,所以克拉拉·贝塔西只能成为墨索里尼的地下情人之一。至于克拉拉·贝塔西的丈夫则被墨索里尼打发到了日本。在此之后克拉拉·贝塔西搬进了意大利总理府威尼斯宫。尽管克拉拉·贝塔西名义上没和墨索里尼正式结婚,可实际上她所享受的就是意大利总理夫人的待遇。
这样的待遇自然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克拉拉·贝塔西在人前攀比的爱慕虚荣的心理。与此同时克拉拉·贝塔西的父亲和兄弟也得到了优越的职位。克拉拉·贝塔西因为墨索尼里而一度风光无比,然而这也为她日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平心而论克拉拉·贝塔西尽管有些爱慕虚荣的心理,然而却从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墨索里尼所作的恶并不是出自于她的唆使。
随着法西斯轴心国在战场上屡屡碰壁之后意大利国内人民开始对法西斯独裁政治进行反思。克拉拉·贝塔西的父亲也在这时出现在了游行抗议的队伍中。这时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已意识到曾受到意大利人民狂热崇拜的墨索里尼实际上就是一个战争恶魔。老医生已意识到墨索里尼最终必将走向败亡的命运,所以他不惜多次以死相逼想要让女儿离开墨索里尼。
可惜这时的克拉拉·贝塔西已沉浸在“元首夫人”这一身份带来的虚荣感满足感中无法自拔。1943年克拉拉·贝塔西的苦心营造的美梦走到了破碎的边缘:这一年战局已变得对法西斯轴心国一方越来越不利。在这种状态下意大利国内反墨索里尼的政治势力试图发动一场政变。1943年7月25日夜晚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在召见墨索里尼时要求他辞职,同时任命巴多格里奥陆军元帅为总理组成一个无党派政府。
昔日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墨索里尼就这样被打入深渊。此后墨索里尼和克拉拉·贝塔西被关进了阿布鲁齐山的一处监狱。这时克拉拉·贝塔西面临两个抉择:要么和墨索里尼撇清关系,这样她就能回归普通人的生活;要么继续守在墨索里尼身边,这样做的结果不用想也知道是什么。克拉拉·贝塔西尽管有些爱慕虚荣的心理,然而却不像其他那些爱慕虚荣的拜金女一样。
墨索里尼风光时她跟着一起享受风光,然而等到墨索里尼败落时她并没选择离开。很快事情出现了转机:意大利新成立的巴多格里奥政府同盟军签订了停战协议。希特勒意识到意大利有倒向盟军阵营的风险,所以他决定派出军队去营救墨索里尼。1943年9月德国空军来到阿布鲁齐山上空。德军依靠空中火力压制和地面敢死队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把墨索里尼和克拉拉·贝塔西营救了出来。
墨索里尼被希特勒救出后建立了一个被称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听命于希特勒的傀儡政权,然而没过多久之后战局的发展就令希特勒就自顾不暇了。1945年法西斯全面崩盘之际墨索里尼深知大势已去。墨索里尼打算穿着德国军装混在战俘队伍里逃出意大利。墨索里尼在跑路的前一晚找到克拉拉·贝塔西道别说:“你并没有什么过错,他们不会对你怎么样的”。这时克拉拉·贝塔西却提出要和墨索里尼一起走。
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在逃往德国途中被意大利游击队捕获。随行的克拉拉·贝塔西自然也一同被游击队俘虏。游击队也知道这个女人并没参与墨索里尼的战争罪行,所以游击队在问明她的身份后告诉她可以离开,但克拉拉·贝塔西坚持要和墨索里尼在一起。次日游击队上校瓦列里奥奉命对墨索里尼一行人执行枪决。游击队在枪决墨索里尼之前仍告知克拉拉·贝塔西可以离开。
然而在行刑时却发生了意外:克拉拉·贝塔西突然冲出来用自己的身体为墨索里尼挡子弹。随后墨索里尼一行15人的尸体被运到米兰广场倒吊着暴尸示众。克拉拉·贝塔西死的时候穿的是裙子,所以尸体被倒吊后大腿和内裤就暴露在了众人面前。克拉拉·贝塔西不愧是风姿绰约的绝世美女:她活着时把墨索里尼迷得神魂颠倒,如今就是变成了一具尸体也引得路人驻足围观。
现场的一名上校注意到了这点。这名上校认为一个并未参与过战争的女人不应当受到如此的羞辱,所以他解下自己的腰带把克拉拉·贝塔西的裙子绑在了大腿上,从而保全了她死后最后一点颜面。平心而论克拉拉·贝塔西确实没任何罪行可言,如果说她有错也无非是跟错了一个男人而已。游击队本来也没打算处决她,她的死完全就是一个意外,再加上人们对一代美人的同情心理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会有人对她的死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