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主恩歌词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好听有诗意的网名?
寒江钓叟,柴门飞雪,烟雨江南,
雨打风吹去,对酒疏狂,兰陵一居室,
故国东风,秦时明月,秋风醉,
千里云月,断风尘,啸西风,
楼兰古道,江山如画,忆江南,
一酹江月,前路曼曼,巴山夜雨,
黄粱一笑,青丝如雪,长醉不醒,
自横刀,玉露朝朝,佳人如梦,
长河客,残荷落叶,倚楼听风雨,
十里桃花,解风尘,漫道杏花雨,
孤雁双飞,秋夜风雨骤,少年狂夫,
在水伊人,烟尘满面,入阁听潮,
望青衫,西斜残阳,踏青云,
风云舞霓裳,长袖舞,青崖白鹿,
风动玉壶摇,暗香疏影,鱼龙舞……
那金蝉子怎么办?
这个问题恐怕问反了,应当反过来问:金蝉子成佛了,那唐僧怎么办?因为,前来西天拜佛求经的唐僧,早就在凌云渡被佛祖派来的接引佛祖“干掉”了。佛祖所封的旃檀功德佛,其实是给自己加了一道光环,不是唐僧成佛了。
也就是说,佛祖因佛法东渐成功,给自己加挂了一枚勋章,与唐僧没有多大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
金蝉子实际上是金蝉之子《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揭秘了“金蝉子”的真身,他就是佛祖第十世,“金蝉子”是佛祖寄托在唐僧身上的“真如”,也就是真身本体。
却说唐僧师徒来到灵山脚下,金顶大仙让小童子烧香汤,让唐僧沐浴,洗去尘垢。书中有诗赞道:“洗尘涤垢全无染,反本还原不坏身”。这两句诗,其实与第一回书中,孙悟空见到菩提祖师时,那就揭秘菩提师祖本尊的诗讲的是一回诗。赞孙悟空师父的诗开头两句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大觉金仙,出自《宋史·徽宗本纪》,是宋徽宗在宣和元年(1119年)下革佛诏“革佛”时,给佛的封号。宋徽宗革佛有别于“三武一宗”,是以道教教化佛教,把佛降为道教的神仙,“赐号”大觉金仙。《宋史》中说,革佛诏“改佛为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因而,佛被蒙上了道教的尘垢。
唐僧,是东土大唐派了的取经人,而大唐以老子为始祖,自然是信道教的。故而,吴承恩把唐高祖武德七年时一场“除佛”辩论,写到了贞观十三年,以这段故事开启了唐僧西天拜佛求经的艰辛旅程。
佛祖,也就是金蝉(禅)十世托胎于唐僧,也就是借助了他的躯壳隐藏“真如”。而唐僧的这尊躯壳却是染上了东土尘垢,东土尘垢让佛祖蒙羞。到了灵山,即将登云,佛祖便要洗掉躯壳尘垢,以免污了佛界。凌云渡中,又挣脱这尊洗了又洗的躯壳,然后“金蝉脱壳”,回归“真如”。
因此,唐僧之“真如”就是佛祖本尊,唐僧却是凌云渡的那具金蝉脱去的躯壳。金蝉寄寓唐僧躯壳,孕育成真,就是金蝉子。
唐僧其实是江流儿,江流儿没有成佛唐僧的身世是一个谜,吴承恩讳莫如深。现在看到的《西游记》中的唐僧身世,是清代“附录”在原著中的,明刻本世德堂本中,没有这段故事。但是,“江流儿”却是原著中就有的,原著中的“江流儿”并不是因为唐僧母亲将他绑在一块木板上顺江漂流。
从唐僧过凌云渡,佛祖“金蝉脱壳”的故事中,可以解读出“江流儿”是什么意思。“江流儿”,就是佛祖所寄寓的躯壳。这个躯壳蒙上了道家的尘垢,佛祖要洗净,要经历十世修炼,更要经历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挣脱。
书中写道:“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泱,就是流的意思,吴承恩用了“流”的同义字,故意回避“流”字,仿佛是在避讳“江流儿”。
唐僧的身世,沙和尚知道。“八戒大战流沙河”时,沙僧以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其中有两句说道:“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婴儿,就是指的唐僧,姹女则说的是唐僧的母亲,也就是佛祖所寄之胎。姹女,指闺中美少女。木母,指的是猪八戒。亥肖猪,五行属水,水生木,水多木漂。孙悟空是猴,申肖猴,孙悟空便是金公,金能生水,水又生木,吴承恩以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暗藏了“江流儿”。
而婴儿、姹女、木母、金公都是沙僧收放的,故而,沙和尚就是佛祖十世托生的“接引佛祖”。流沙河中,漂浮这九世取经人的头骨,那就是佛祖经历九次佛法东渐而没有成功,也就是有九个“江流儿”。
经历九世磨难,九九归真,八十一难渡劫,第十世托生大唐圣僧,这才完成佛法东渐大业,金蝉脱壳,回归真如。
所以,唐僧并没有成佛,继续做他的“江流儿”。成佛的是十世佛祖,他给自己的胸前再添一枚勋章。
唐僧境界高于佛祖,更应成佛灵山珍楼传经时,阿傩、伽叶两个索要人事没有如愿,把无字经卷传给了唐僧。这件事,如来部下全部知道,一齐取笑道“圣僧是换经来的?”
孙猴子不服,在大雄殿找如来理论,如来却说,阿傩、伽叶索要人事的事,咱早就知道,经不可空传,也不可空取,必定是要人事的。如来还说了一个典故,教育孙悟空:
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诵一遍经,就得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如来还说忒贱卖了,如来打算卖多少钱?还如何普度众生?
佛祖可谓贪得无厌,却反说道:“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如来的意思是说,大唐只配得无字之经。唐僧早已在凌云渡被佛祖遗弃,“愚迷不悟的大唐圣僧怎么可能“成佛”呢?”
但是,吴承恩却认为大唐圣僧境界高于佛祖。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中,唐僧在双叉岭刘伯钦家念经,超度亡魂。
伯钦的父亲得唐僧念经超度托生,十分感激,托梦家人要好生谢送长老,反复叮嘱“不要怠慢,不要怠慢”。伯钦一家也感念唐僧洗脱伯钦父亲罪业,都至前拜谢道:“多谢长老超荐我亡父脱难超生,报答不尽!”拿出一两白银,作为酬谢
唐僧却分文不取,只化了些粗面烧饼干粮便上路取经。
对比佛祖,唐僧的境界是不是显得更高尚呢?金蝉成佛,加挂勋章,唐僧念经分文不取,更应当成佛。
回想主恩歌词的意思?
意思是又回想到主恩了
孙策之死的幕后黑手是谁?
孙策,字伯符,江东人称孙郎和周瑜周郎并称。证明此人有才华有能力而且仪表不凡,是个帅哥级别的人物,而且是名气很大,类似于现在的明星。但是遗憾的是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孙策托孤传位给他弟弟孙权,而并不是他年幼的儿子孙绍。看似这样很奇怪,但是如果了解孙策其人的话,他这样的决定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孙坚的死时有幕后黑手,而孙策的死完全没有什么幕后黑手,下面就给大家一一讲解孙策托孤的缘由和他的死因。
孙策深知当时的利益争夺,看透了世态炎凉,不能让自己家的人再重蹈覆辙。孙策在十七岁时随父孙坚为报劫玉玺之仇,随军进攻荆州刘表,孙坚和黄祖大战襄阳,其间引孙坚孤军深入,中了吕公的埋伏,孙坚中矢石而亡,当时的孙坚才三十七岁。孙策带领江东诸将葬父曲阿,引军江都。
孙坚是当年讨伐董卓时十八路诸侯之一的长沙太守,孙坚在世时为一方诸侯,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能够自主的发动战争,为什么孙坚死后,孙策反而到了袁术的阵营呢?因为之前的孙坚和袁术属于微妙的关系,虽然都是同为一方诸侯,但是孙坚需要袁术的富庶钱粮,袁术需要孙坚的军队勇猛。在讨伐董卓的时候,袁术断了孙坚的粮草,孙坚就作战失利了。
孙坚死后,袁术也就顺理成章的收编了孙坚的军队,就是欺负当时孙策年幼,在军队当中没有号召力。没有军队的孙策再勇猛也是孤将一个,和先父有交情的诸侯就是袁术了,所以只有投靠袁术再谋发展,毕竟曾经跟随孙坚的江东诸将也都在袁术那里。孙策也是一个有远见的人,想象自己惨痛的经历,如果传位于一个小孩子的话,自己创下的基业,必然会引来其他诸侯的觊觎,自己年少时走过的弯路,难道也让自己的儿子重新走一遍吗?孙策肯定不会!
孙策打下江东的六郡八十一州,全是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作战换来的,也是白手起家自主创业的典范,他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孙策跟随袁术征战多年,因为作战勇猛,袁术对他也是非常的喜爱,常常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意思就说:如果让我袁术有个儿子和孙策一样的话,就哪怕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虽然孙策在袁术手下不断的建功立业,但是并没有受到袁术的重用,袁术还常常的给孙策开空头支票,这让胸怀大志的孙策很郁闷,其实就是袁术控制孙策的一种手段。
孙策常常怀念父亲当年的雄心壮志而自己只能寄人篱下,通过玉玺借的袁术三千兵马,名义上是去保护家人,其实是去开创大业。因为跟着别人干,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只有自己干才能出人头地。一路上遇到周瑜,收太史慈,大战吴郡严白虎,通过数年时间,尽得江东地面。孙策打下的江山,都是实打实的自己通过武力获得的,其间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艰难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而且他知道现在的基业并非是很稳定的,还有很多被他打败的敌人逃到了别的地方伺机报复。所以他对于能守住基业的人选,肯定要慎重的选择,他年幼的儿子是肯定不能胜任。
孙策传位于孙权,其实对于江东诸臣也算是众望所归吧,孙策儿子还很年幼,孙权在当时已经是闻名遐迩了。孙权面相是方脸大嘴,绿色的眼睛紫色的胡子,当时的人认为如果哪个人面相奇特,肯定不是一般人。当时的刘备就是一个典型,刘备大耳异于常人,胳膊很长能过膝盖。当时有个叫刘琬的评价过孙权:我看你们孙氏的兄弟,都是都才能而且相貌不俗,但是虽能受富贵之命但是很少能有长命的。只有你孙权面相奇特,有富贵的外表,还能有高寿,其他的人都不如你。按说这样的话孙策肯定知道,如果他回想一下,他父亲孙坚死的时候三十七岁,自己二十六岁就不行了,这不是正中了刘琬的预言吗?让孙权掌管江东而且他还能长寿,这对于固守基业那真是太好了。
孙策了解自己长处也了解孙权长处,知道孙权的能力对于管理江东是很适用的。在孙策托孤之时,召唤张昭等人和孙权到身边。先对张昭说的是,江东之地有长江天险,可以有一番大的作为,你好好辅佐我弟弟孙权。接着有对孙权说:攻城打仗两阵对决,你不如我,但是管理人才,领导事务的能力我不如你。别忘了父亲和大哥创业是很艰难的,你好自为之吧。意思就是说,江山给你打下来了,你好好的守住能有一番作为,不要让别人夺了。
其间的意思有对孙权勉励的成分,也有给孙权压力的成分。后来孙权通过一系列的作为,招贤纳士,得鲁肃,诸葛瑾、张纮、顾雍等一班贤能,对于管理江东是有很大的帮助。曹操又封孙权为大将军,孙权自此威震江东深得民心。所以说孙策的眼光很不错,对于传位于孙权是非常明智和正确的选择,吴国的灭亡是在蜀国灭亡司马炎称帝后,最后才灭亡的,其间少不了孙权治国有方的功劳。
孙策之死,并不存在什么幕后黑手,只是许贡的门客复仇和他杀了于吉之后,在伤势严重之时产生的幻象导致的。
对孙策下手的三个门客,是吴郡太守许贡的手下。许贡因为给曹操上书建议,说孙策勇猛和项羽相似,朝廷应该哄着他让他到京城做官,不能让他在自己的地盘上,怕以后强大了之类的话。不巧的是书信被孙策截获,孙策大怒杀了许贡。许贡的三个门客就开始酝酿为许贡报仇的事情了,正巧有一天孙策去打猎,三门客正好有了报仇的机会。打斗中孙策脸上中箭,身上也受伤,被抬回去后找到华佗的徒弟医治,徒弟说箭头有毒,已经进入骨头了,只有静养不要动怒,才能痊愈。但是孙策也偏偏就是不能谨遵医嘱的人,非要找点事,于是于吉就进入了孙策的视线了。
孙策性子急躁,时不时的动怒,又听说了一个叫于吉的道人,救死扶伤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于吉走到哪里,百姓都紧随其后趋之若鹜。孙策的感觉是可能这个人会威胁自己的统治,又大怒一番不听左右的劝告杀了于吉。后来有人说孙策的死时因为于吉还魂索命,我个人认为不算是靠谱的答案吧,正确一点的来说应该是孙策在受伤之后,没有听从医嘱,多次大怒急火攻心,伤不但没好反而更加的严重了,在加上箭头有毒,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很难彻底的治愈。在伤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孙策可能是产生了幻觉,孙策一生杀人很多,大多都是在疆场之上或者是杀的是想害自己的人,而他杀于吉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心有愧疚之感,病重之时产生幻象也很正常的。
综上所述:孙策死时,他的儿子还太小,史书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孙策从袁术帐下到江东之首,走的路很艰辛。传位的人选一定要最适合的,稳固基业是第一考虑,传位给孙权也是很明智的一个选择,孙权是一个有能力的人选。至于孙策之死,只能说是一个历史事件吧,因为意外的事情有很多,遇到了报仇的刺客谁也没办法,并不存在什么幕后黑手,三个门客是自主性的为主报仇。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评论指正,有了您的参与,我们可以共同提高。
怎么看待他混乱的情史?
如果现在谁还会问出徐志摩有没有才华这样的问题,一定会被人追着满大街打的。当然了,我来答这个问题,也要做好被打的准备,因为我准备夸一夸这个诗一般的男人。虽然他的人品的确有待商榷,但是才华这个东西,却是怎么遮也遮不住的。
徐志摩生于乱世,却也于乱世中成长,比女人还要细腻敏感的心思,让他的作品常常有着一种柔情美。有人可能会说,他留在世上的作品并不怎么多,代表作也似乎只有《再别康桥》一首诗歌而已。为什么大家会如此肯定他的文学成就呢?来,牵着影子我的手,带你去徐志摩曾经走过的路上走一走。
徐志摩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用我们现代人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他是那种“如果读不好书,就只能回家继承家产”的人。顶着这样的光环出生的公子哥,一般都多贪图享乐,不思上进,可徐志摩真的是一个特例,他太上进了,甚至努力得有点让人心疼。
从四五岁开始就学认字背论语,八岁的时候,在学堂里就能每次考试都考第一名了。十四岁读高中时开始发表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十九岁考上上海的浸信会学院,就是我们现在的上海理工学院。当时的他还没有什么文学心,而是一心想着学习法理,科研等知识,以求拯救百姓于水火中。(活捉一枚爱国青年)
不得不说,徐志摩真的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学霸了。他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进了北大,改学法学,还兼修日文,法文等好几门副课。等完成学业后,他又立马奔向美国的克拉克大学,仅用了一年就获得学士学位。人家还不满足,继续跳到哥伦比亚大学,很快又获得了硕士学位。如果他继续呆在美国,博士学位也已经准备在路上了。可这个时候,这个爱折腾的小伙子,又跑去了英国的剑桥大学学政治学。
也是在剑桥大学,徐志摩彻底确定了自己人生的追求,开始迷恋上写作,并且很快就凸显出了他的文学天赋。在英国的两年,他写下了无数的诗集,甚至还翻译了几本外国的知名小说。这样的写作练习,以及这些年东奔西走,庞博的知识学习,为徐志摩的写作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础。从此,徐志摩的写作人生,开挂了。
他回到中国后,不仅在报刊杂志上大量发表自己的诗文,更是自己办了《新月》报社,担任了多个报社的主编,还同时担任多所高校的教授工作。如果他没有点看家的本事,谁愿意请他?其实徐志摩的诗歌和散文,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他的诗歌温婉,浪漫,热情又充满现实主义,除了像《再别康桥》这样的大作以外,还有诸如《翡冷翠的一夜》《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你去》《笑解烦恼结》等让人读完感触良多的作品。而因为他在壮年时就突然去世,所以他的诗歌也总是积极向上的,如果可以多给他十几年的创作时间,相信他的作品一定会更多丰富而有深度。
再来发表一点点对徐志摩感情的看法。他十九岁时就娶了十六岁的张幼仪,却在二十三岁那年爱上十六岁的林徽因。为了林徽因,他在两年后决然与刚生下他们第二个孩子的张幼仪离婚,充满幻想地回到中国,想要去迎娶林徽因。却不知道林徽因已然和梁思成订婚了。
在悲痛欲绝中,徐志摩又遇上了同样对婚姻充满厌恶的陆小曼,两个人就犹如天雷勾地火,一碰就着,彼此爱慕。很快陆小曼在丈夫的成全下离了婚,徐志摩又在二十九岁跟陆小曼结了婚,此后二人一直定居上海,直至他去世。
可以说徐志摩一生所追求的是爱与自由,是不羁与灵魂,他的爱情完全凌驾于道德和人性,只要爱,便会不管不顾,可以抛弃妻儿,可以拐走朋友妻。但是他却又总是错误的把激情看作爱情,不论是对林徽因,还是对陆小曼,他都错了,以为是爱,便奋不顾身,结果一个弃他不顾,一个与他结婚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完全不能给他幸福的滋味。
人生就是如此无奈吧,走错一步,便步步错,再也不可以重来。不论徐志摩曾经是对是错,可能中年早逝,就已经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吧。
谁过得最幸福最后各自的结局怎么样了?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其中的貂蝉出自《三国演义》,正史上对其并无记载,所以是否实有其人不得而知。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最后一次登场是跟吕布一起在白门楼被曹操围困之时,至于吕布兵败之后再无交代貂蝉的下落,因此我们即使姑且不论貂蝉是否实有其人,至少她的结局是不为我们所知的。也正因为《三国演义》留下的这个不解之谜,以致于后世不断出现讲述貂蝉结局的小说、戏曲等作品,这就使貂蝉的结局命运出现了“惨死”和“善终”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尽管关于貂蝉命运的说法莫衷一是,但从她早年的坎坷经历来看:其人生总体上是不幸的。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农历六月廿四日(阳历7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因为姓施,家住村西头,故称西施。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后人又称施家门前的小溪为浣纱溪。据说西施天生丽质婀娜迷人,浣纱时鱼见其美而忘记了游水,渐沉于水底,故誉其有“沉鱼”之美。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大夫文种向勾践献灭吴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他来到苎萝村遇到了郑旦和西施一对姊妹花。他爱郑旦,更爱西施,一次假面舞会的误会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爱上了这位范郎。然而文种的到来结束了这段芬芳缠绵的爱情,他将郑旦和西施带回越国都城会稽教习歌舞,准备献给吴王夫差。据说西施进京途中行人争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1文。告示贴出,四下轰动。西施登上朱楼,凭栏而立,飘飘然似仙女下凡。观赏者排成长龙,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两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厌。3天下来范蠡所得金钱无数。进京后他把这些钱都交到国库。西施因此更加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两人遂结为生死之交。范蠡的举措不折不扣地为后代的“美女经济”开了先河。越王宠爱的一名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越王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由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举手投足间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其实关于西施在灭吴之战中所起的作用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西施除了肩负迷惑吴王扰乱吴国朝政的使命外,还负有窃取吴国军事情报的任务,甚至有人称其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
关于西施在吴国灭亡后的下落问题目前主要有六种说法:
其一西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后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毕竟夫差从未有负于她。她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脱,最后自缢宫内。
其二吴国灭亡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色诱惑。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又把她骗上船,到湖心的时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将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这样溺死于太湖之中了。
其三吴国灭亡后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唐代罗隐写诗道:“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为谁。”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西施“被吴人沉江说”有一定市场。
其四越王勾践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传说勾践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这种说法和“被吴人沉江说”、“被范蠡沉湖说”是异曲同工,都把西施看成了“红颜祸水”。
其五传说越国灭吴后勾践欲将西施收进后宫。王后认为西施是“祸国之女”,担心西施祸害越国,就令手下将其裹进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这种说法说穿了就是一出狗血的后宫争宠戏:王后担心西施入宫夺了自己的恩宠,索性先下手为强。
其六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文学戏剧作品大都这么描绘。说吴国灭亡的当天范蠡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劝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难的文种趁早离开勾践。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苏台下花荫深处找到了萎顿不堪的旧日情人西施,仓皇逃到太湖,双双驾一叶扁舟,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苏东坡曾经写道:“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在山东肥城陶山据说有范蠡和西施墓。这是关于西施的六种结局中唯一以喜剧收场的,也是流传最广的,也许寄托着人们对西施、范蠡这对才子佳人的同情吧,毕竟那五种说法都太过悲惨。
综上所述关于西施的最终结局众说纷纭:其中悲剧性结局的说法更多,然而流传最广的却是喜剧性结局。如果说西施真和范蠡泛舟五湖而去,那么她应该算是幸运的;如果她最终落得另外五种下场,那么显然她的一生也是充满悲情色彩的。
汉元帝年间作为汉朝老对手的匈奴出现了五个单于争位的乱象,其中以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最为强大。为争取汉朝作为自己的外援,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送儿子为人质,汉朝都接受了。汉宣帝时期呼韩邪单于亲自到汉朝称臣朝见。汉朝方面以宾礼而非臣礼接待了呼韩邪单于——让其在朝见时的位次在诸侯王之上。倍感汉朝恩遇的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了联姻的请求,不料恰在此时汉宣帝驾崩,于是和亲一事被暂时搁置。汉元帝继位后呼韩邪单于再度向汉朝求婚,这次汉元帝决定同意匈奴的联姻请求。当时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又名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毛延寿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毛延寿。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就是如今内蒙古的青冢。两千多年来的无数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极力描写昭君出塞的艰难困苦,殊不知昭君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极其伟大的传奇女子——需要注意的是:昭君出塞和汉初以送女子换和平时不同的,此时的匈奴不再是汉帝国的威胁,而是盟友。昭君出塞就民族大义而言:不是屈辱地乞求和平,而是作为安抚盟友的手段。当然就其个人境遇而言:出塞之时的确是千辛万苦,然而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她不去和亲呢?要知道汉宫之中从来不缺美人,多少深宫怨妇“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和亲匈奴再艰险,可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正是昭君——她就是一个不甘于向命运低头的传奇女子。
唐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蜀州司户杨玄琰府上诞生了一名女婴,取名玉环。此时唐玄宗李隆基已有34岁,距离他坐上龙椅也已有8个年头。在此之前李隆基发动政变终结了韦后专权的局面,赐死姑姑太平公主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到杨玉环出生时大唐王朝正在李隆基的治理下有条不紊地发展着。杨玉环出生六年后的公元725年12月21日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跪伏阶下的人员囊括了大唐声威所及之地的所有臣民:作为皇帝治理天下的得力助手的文武百官;各地州牧推举的贤良方正;孔子的后人象征着本朝道统所在;北周和隋朝两个前朝皇室后代的献礼叩首彰显着大唐的宽容博爱惠及前朝孑遗。当然最令人大开眼界的还是来自异域殊方的各国使节:突厥、契丹、奚、大食、昆仑、日本、新罗、靺鞨、天竺......几乎大唐声威所至的各族各国皆派出使臣参与这场盛会。距离泰山900多公里外的长安城是大唐帝国的都城,同时也是当时全世界唯一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城内格局整齐严密:内城将禁宫大内、政府机构和居民区分开,而居民区则依直线划分为东西南北整齐排列的108个坊。这其中的平康坊是举人书生、进京官吏还有驻京办事人员的聚居地,热闹非凡。但与此同时它还有另一层身份就是妓女聚居地。这是在长安城特意开辟的,也就是说有“官办”性质。江南、蜀地乃至西域、天竺、欧洲等地的商贾云集于长安,长安城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了来自各地的外来人士:黄皮肤的新罗人、日本人、东南亚人;白皮肤的东罗马人、阿拉伯人;黑皮肤的昆仑奴都能在当时的长安城见到。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一起在长安城里售卖。儒家的宗祠、道教的道观、佛教的寺庙、景教的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广泛分布于长安城中。此时的大唐王朝“北臣穹庐,东臣鸡林,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一时间声威遍及四海,文治武功进入全盛时期。
很显然这时的李隆基不会认识只有6岁的杨玉环,而杨玉环则一如既往延续着她之前的人生轨迹,直到四年后她的父亲杨玄琰,此后她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杨玉环天生丽质、美艳绝伦,而宦门世家的家教使她从小就具备较强的文化修养——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和乐器。这颇符合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她的评价“天生丽质难自弃”。开元二十二年七月李隆基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家也在受邀宾客之列,而在代表杨家出席公主婚礼的人员之中就有杨玉环。正是咸宜公主的婚礼上前来赴宴的杨玉环被咸宜公主的弟弟寿王李瑁一眼相中,于是就让自己的母亲武惠妃去向父皇请求赐婚。武惠妃是李隆基的宠妃,其受宠程度被形容为是李隆基前半生的杨贵妃,尽管她只有惠妃的头衔,但实际上却是代行皇后之职而执掌后宫。这时的李隆基并没见过杨玉环,自然压根不知道杨玉环的美貌和才学,又架不住自己的宠妃、爱子一阵撺掇,于是很自然地就下旨赐婚了,杨玉环就这样成了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这时杨玉环是寿王妃,而不是寿王李瑁的妾室)。历代君王几乎个个都是后宫佳丽三千,以致于子嗣众多,寿王李瑁是李隆基第十八个儿子,这么多儿子都要娶老婆,其实李隆基可能压根不知道寿王李瑁娶的是一个国色天香的羞花美人。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中日郁郁寡欢萎靡不振,尽管他富有天下,尽管他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却始终感觉无人称心如意。这时也不知是谁向李隆基进言:寿王妃杨玉环才貌双绝,可以纳入宫中。为什么说不知是谁进言呢?因为史籍就是这么原原本本记载的——《新唐书》卷76记载道: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指杨贵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这里的“或”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有人,也就是说《新唐书》只是提到有人向李隆基进言称杨玉环可以纳入宫中,却没指出这人是谁。当然我们大致可以肯定这个进言的人应该是知道杨玉环是李隆基的儿媳妇这一身份的,否则这人既然对杨玉环的品貌、才学都一清二楚,却唯独不知道她是寿王李瑁的妃子说不过去吧?既然知道这层关系,还去向李隆基进言,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推断:这个人应该是一切唯李隆基的喜好马首是瞻,甚至为此连起码的人伦原则都不顾了。问题是:苍蝇不叮无缝蛋——李隆基要是自个没想法,那么多半不会有人敢这么进言的,即使真有人这么进言了也一定会被斥退,也不至于有后来的事。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隆基自己是有想法的。据说武惠妃死后李隆基有一天心血来潮就召集自己的皇子皇孙们去泡温泉,估计顺便也让这些皇子皇孙们把家眷带上吧。于是李隆基就这样得以见到杨玉环,当时就惊为天人。也许这时李隆基就动了心思,不过这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自己要有这想法是会被人说闲话的,也许李隆基所谓的那个郁郁寡欢搞不好就是在纠结这个事。皇帝身边最不缺乏的就是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上意的人,这不你皇帝有想法了嘛,那边立马就有人出来撺掇,这对李隆基而言可谓是正中下怀,于是也就坚定了他把杨玉环纳入自己的后宫的决心。决心时下了,可这事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是要把自己的儿媳妇纳为妃子,朝廷里那帮言官大臣们知道了还不定闹成啥样,各种流言蜚语还不得铺天盖地而来呀?这时李隆基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唐高宗李治是如何把自己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纳入后宫的,于是他并没立即将杨玉环纳入宫中,而是以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下旨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搬出寿王府,住进太真宫并赐名杨太真。唐代盛行道教,加之此事又是打着为太后祈福的名号,如此一来朝中的言官大臣们也不便说什么。杨玉环出家后五年李隆基给儿子李瑁又选了一个妃子,对外这完全可以解释成为杨太真为太后祈福而出家,但寿王妃的位置不能一直空缺,所以陛下特意恩泽赐婚,实际上只有李隆基父子、杨玉环以及进言者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其中内幕——说白了李隆基此举就是对儿子李瑁的一种补偿。李瑁又能怎么办呢?自己的父亲是手握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何况这是要你一个女人呢?现在给你重新物色一个已算是给了你天大的面子。不能不说这在当时的专制皇权话语逻辑中的确是再合理不过的。在摆平大臣和儿子之后李隆基认为:此事风头已过,正是自己名正言顺将杨玉环纳入宫中的大好时机,于是就在给儿子找妃子一个月之后李隆基正是册封杨玉环为贵妃。由于李隆基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在后宫的帝王实际相当于皇后。
自从得到杨玉环后李隆基常对后宫中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从二人彼此的称呼大致可以看出关系的非同一般——别的妃子都称李隆基”皇上“、”陛下“,而杨玉环却称李隆基为”三郎“,李隆基一般也不称杨玉环为贵妃,而是直呼其名”玉环“。杨玉环喜欢吃南方的荔枝,于是李隆基就派人快马加鞭从南方将新鲜的荔枝运到长安,晚唐诗人杜牧曾专门就此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被奉为中华梨园鼻祖的李隆基是一个极具艺术细胞的人——他曾亲自谱写《霓裳羽衣曲》,在召见杨贵妃时令其翩翩起舞,而李隆基本人则亲自奏乐。李隆基充分发扬了爱屋及乌的精神——在宠幸杨贵妃的同时也屡屡封赏她的家人:杨贵妃的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三姐虢国夫人还获得了随意进出宫门的特权——对此唐人有诗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杨贵妃的远房族兄杨钊被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李隆基游幸华清池时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李隆基还亲自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即使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他们也会像寻常夫妻一样闹矛盾:天宝五载七月李隆基将杨玉环谴归娘家。然而自从杨玉环出宫后李隆基就终日茶饭不思,最终在高力士的开导下李隆基又将杨玉环接回宫中。天宝九年杨贵妃又一次被遣送回了娘家。关于杨贵妃两次被遣送回娘家的原因过去一般认为是后宫争宠所致,对此《杨太真外传》甚至绘声绘色记载道:天宝九载(750年)二月的一天杨贵妃偷偷地吹李隆基大哥宁王李宪的紫玉笛,因此触怒李隆基。这种说法满足了人们的猎奇猎艳心理——尤其是李唐皇室在男女关系上本就被一些人诟病,杨玉环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如今在成为李隆基的妃子后还与李隆基的大哥有暧昧关系,这是何等劲爆的八卦消息啊!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开元二十九年二十九年十一月(742年1月15日)宁王李宪就死了,杨玉环是如何与一个死人保持暧昧关系的?事实上杨贵妃两次被遣送回娘家很有可能并非后宫争宠、男女关系所引起的,而是隐藏着李隆基不足为外人道的政治目的:当时杨家接受招待的规格已超出了规定的界限,大肆收受贿赂,他们甚至还骑到了皇室的头上。据《新唐书》记载:连皇上的亲妹妹在三位夫人面前也只能让座而不敢就坐;唐玄宗的女儿信成公主因为和杨家人有矛盾竟沦落到追回内府封赠东西。这样的情况再不处理,那么这天下究竟是姓李呢?还是姓杨呢?事实上李隆基遣送杨贵妃的行为极有可能是对杨家的一种警告,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点:杨家尽管显赫一时,但并没掌握朝廷军政大权,而深居内宫的杨玉环更是不可能把持朝政。所谓杨贵妃祸国乱政之说纯粹就是封建统治者推卸责任的红颜祸水之说,唐朝的由盛转衰说到底是其政治经济制度中固有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并非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问题。
李隆基尽管两次遣送杨玉环,可心里始终念叨这事,于是不久之后又把杨玉环接回宫中。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当时的李唐王朝的整体军事布局呈现一种外重内轻的局面:边防军占全国正规部队的80%左右,而内地军队仅占20%,况且长年与外族征战的边防军的战斗力也不是内地军队所能比的。然而边防军却直接听命于各藩镇节度使,节度使还同时具有管理辖区民政和财政的权力并可以同时兼领多镇。安禄山麾下声势浩大的叛军长驱直入,相继攻破了洛阳、潼关等地,兵锋直逼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匆忙带着杨贵妃及朝臣、妃子们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避难。然而当李隆基一行人马抵达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以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发生哗变,这些哗变的兵士砍杀了杨国忠和杨贵妃的姐姐等人。随后哗变的士兵包围了皇帝李隆基所在之地,要求李隆基处死杨玉环。李隆基认为:杨国忠祸国或有真凭实据,然而贵妃久居深宫并无祸国乱政之举。然而已哗变的士兵们坚持认为:纵使贵妃无罪,然而既然已杀光了贵妃的家人,仍留她在皇帝身边会使兵士们担心日后会遭遇秋后算账,因此杨贵妃必须死。无可奈何的李隆基只得下旨赐杨贵妃白绫一条用于自尽——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关于杨贵妃在马嵬坡自缢身亡的说法《新唐书》与《旧唐书》的记载大致相同。刘禹锡《马嵬行》一诗则写道“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色彩真如故”。按刘禹锡的说法而言:杨贵妃系吞金自杀,不过刘禹锡写的是是个而非历史,况且无论是自缢身亡或是吞金自杀都肯定杨贵妃是在马嵬坡自杀身亡了,除了细节的出入外大体还是吻合的。当然在野史传说中也有关于杨贵妃下落的不同说法——这种说法认为:当时李隆基找了一个替身处死,而真正的杨贵妃则被放走了。那么放走之后的杨贵妃去哪儿了呢?大体上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命当时的日本遣唐使将其带到了日本,如今日本的久津地区还流传着关于杨贵妃的传说并被成为“杨贵妃之乡”,甚至有说法认为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就是杨贵妃的后人;另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在被放走后潜逃民间不知所踪。关于杨贵妃流亡日本或潜逃民间的说法并无确凿实证,可能更多只是表达人们的一种愿望而已。
个人以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中人生境遇最为幸运的当属昭君。貂蝉且不论是否真实存在,说到底不过是别人随意摆弄的玩物,别人不过是想在她身上满足原始的欲望或是以她作为工具实现自己的野心;西施的结局众所纷纭,然而以悲剧性结局为主,尽管喜剧性结局流传更广,不过可能更多是反映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杨玉环尽管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到头来却以马嵬自缢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关于她流亡日本或潜逃民间的说法并无确凿实证。四大美女之中只有昭君一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她以女流之身肩负起民族团结的历史使命,而她自己也得以从那个尔虞我诈的牢笼中逃出;相比之下其他三人的一生起起落落,却始终像是无根的浮萍随人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