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关歌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得天下?
大家好!我是杨柳,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韩非就算不死,他也不可能得天下。韩非是有治国之才,可不见得他就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在战国末年,六国弱而秦国强,六国中犹以韩国最弱。而韩非要以韩国之力抗击强秦,这有种鸡蛋碰石头的感觉。韩非要谋取天下,首先得取得韩国的统治权才有可能,而后才有机会与六国博弈。那么韩非要达到这样的地步,他要越过多少困难才行,这些困难每一个都是耗费时力的,韩非未必有时间来实施。
一、韩非谋取天下第一关得先取得韩国统治权韩非曾用美人分金的故事表露出他的雄心,他想要七国天下之九十九,可这前提条件就是要先取得韩国的统治权。要知道,韩国积弱已久,韩非要取得韩国的统治权,不得不面对四个人。这四个人是掌控韩国时政的重要人物,每一个都能给韩非制造众多的麻烦。就算韩非不出使秦国,在韩国他要一家独大,这困难难于与六国争锋。
1、大将军姬无夜
姬无夜掌管韩国大部分兵马,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加上夜幕组织的加持,他在韩国是翻云覆雨的人物。韩非首个挑选的对手就是他,可耗费了诸多气力也只是拔掉了他手下的一只翡翠虎。姬无夜看似是一介武夫,可是能够掌舵夜幕,智谋也不是吹得,虽然和韩非比要略逊一筹,但好在根基深厚。韩非和姬无夜的争斗还只是个开始,最后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夜幕的势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垒成,韩非一走,流沙等人基本是处于劣势,勉强和夜幕僵持着。
随着争斗加剧,夜幕后期已经压制住没有韩非的流沙,姬无夜最后还迎娶红莲公主为妻,卫庄虽杀掉姬无夜也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流沙的失败不只是夜幕的原因,还有其他势力的干预。
2、四公子韩宇
韩非的四哥韩宇也是个有王者之心的人,最让人惧怕的是他是一个政客,在官场的混迹能力比韩非还要好。在太子死后,韩宇一直暗中着手夺嫡的事宜,表面上一直奉承他的父王,私下里一直留有一直秘密队伍。这只队伍就是用来夺取王位的。
在韩非和姬无夜斗得死去活来的时候,韩宇一直在他们当中获取渔利,他的谋略一点不比他们两个差。左右逢源的他在韩王、韩非、姬无夜、张开地之间自由游走,每一次出手必会为自己谋得一些好处。他的权术玩起来比韩非的智谋还要高明,他谁都没有得罪。
韩宇是韩非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之一,相比韩非的高瞻远瞩,韩宇对王位的觊觎之心一样强烈。
3、韩王安
韩王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可是权术玩得一点不比韩宇差,他对王位的贪恋一样不可牢不可摧。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位,儿子和女儿都可以用来牺牲。为了制衡姬无夜和张开地等文武两派,一直保持着他们的相对平衡。在自己的儿女之间也是如此,一边观察他们的动态,一边又利用朝堂之力制约他们的作为。
韩王安虽然在韩国的建设上没有一点建树,可是他却牢牢把握住了韩王之位。这不仅让他成为韩非新政最大的阻碍,还让他成为了韩非对付姬无夜的绊脚石。
4、宰相张开地
张开地家几代都是韩国宰相,在韩国文官中有着领头羊的地位。就是以张开地为首的一帮文官,把持了韩国的官僚任免,才没有让姬无夜霸占整个韩国朝堂。张开地本人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一直在极力维护韩国文官的现状。他和姬无夜分属文武重臣,在和姬无夜的暗自较量中一直没落下风。为了pj姬无夜给他制造的困局,他把韩非拉入局中,巧妙地将自己置身漩涡之外。
如果韩非要上位,张开地地文官一党肯定要被瓦解的,因为韩非要整改韩国朝堂。而张开地也必然不会轻易就范,在韩非谋权的过程中就会掣肘韩非。
[]这四个人是韩非取得韩国统治权最大的阻碍,韩非的行为已经触动了他们四人的利益,而作为韩国最大的四个权力人,他们怎么能轻易让韩非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韩国积弱已久,重建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韩国是七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国家,因为党争已经让韩国国力衰退,国无能战之军队,亦无统军之将帅。面对这样的困局,韩非就算是平安取得韩国统治权,他也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恢复这些。这些时间内不止韩国在发展,其他六国也不可能安分守己,由以秦国为甚。所以,韩非要带着羸弱的韩国迅速崛起,这难度比谋取韩国统治权还要大。因为国力和军力的累积要耗费的东西太多了,韩非没有这个时间来实现。
【1】韩国财政空虚
韩国的财政一直被夜幕的翡翠虎把控,加上姬无夜的协助,他们已经把韩国快要掏空。虽然翡翠虎最后被抄家,可是所剩没有多少,对国力的帮助几乎没有起到作用。翡翠虎虽然被拍掉,可是韩国经济已然颓废,无法短时间恢复。加上韩国农业的欠收,韩国的战备储粮根本就被姬无夜私自把持着。就算把姬无夜也打掉,他留下的烂摊子不见得会让韩非好过。
没有税收作为支撑,国库空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样的困境一时半会也不会得到解决。没有钱用,没有粮吃,处处受他国掣肘。韩国这艘没有动力的船要想开得远,怕是难。
【2】韩国军队腐败不堪
韩国军队大部分在姬无夜手下,一个这样的主将会带出什么样的好兵呢。姬无夜一死,韩非内没有强军之将,外没有统军之人,韩非就像少了一条腿走路,这还不算艰难吗!军队在战国时代就代表着话语权的多少,没有强力军队做后盾,六国怎会和韩国和睦相处。
韩国军队已经在姬无夜手下失去了和他国竞争的战斗力,连自保能力尚缺,和谈谋取天下。而要重建一只强军,没有人力和资金的投入那就是空谈。而韩国的财政和粮草都不能满足供应,韩非再厉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改变这一状况,韩非就得花精力在它上面。可是天下局势已经不能给他这个时间了。
[]韩非是想通过自己的新政来改变韩国上下,可是羸弱多年的韩国一时半会也难以呈现新政效果。而且,天下大势以如水火,秦国累世的国力已经对六国蠢蠢欲动,韩非完全没有时间来完成他的愿望。
三、韩非和嬴政争夺天下毫无胜算如果韩非和嬴政处在相同实力的国家,那么还有可能一争高下。而韩非主韩国和嬴政主秦国,两相对抗之下,韩非没有胜算的可能。能够保韩国安全已是最好结果,要谋取天下就是妄想。嬴政的野心根本不会给韩非这个机会,乘大势的嬴政怎可能放任韩国崛起。
(1)秦国养精蓄锐多年,对外扩张迫在眉睫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逐渐积累了国力。加上连年征战的秦人骁勇善战,已经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军事指挥官和素质过硬的队伍。在兵力上,秦国已经无惧六国了。经几世君王之后,多外扩张的心思已经蓄势待发。
嬴政的亲政意味着这场吞并战的开始,一个志在天下的君王带着一群虎狼之师,吞噬天下的战争已如箭在弦。秦国开启吞并六国的战争已是必然。而韩国作为近邻,受到秦国的攻击可能性最大。韩国不止弱小,还是最靠近秦国的,秦国之力要碾过韩国国土,那会是以水火之势向外蔓延。
秦国已经兵力强盛,多外扩张是必然,而以秦国席卷六国之势,韩非和他的韩国难以抵挡。
(2)嬴政知韩非才能,不可能放其喘息
嬴政曾亲临新政面见韩非,因仰慕韩非才学,想邀请他客卿秦国。韩非之名已让嬴政倾倒,怎么可能会放任韩非和自己争夺天下,又怎会让韩非带着羸弱的韩国得以喘息。嬴政在扳倒吕不韦之后,迅速地掌控了秦国军队的主导权,占据绝对优势的嬴政不可能再给六国机会。作为秦国近邻的韩国,要想不被第一个消灭,只有联合他国或者韩非向嬴政称臣才有可能避免。可是最后也是会被消灭的,嬴政要铸天子之剑,怎可能让韩国存在。
嬴政志在天下,依仗秦国实力,他不会给韩非以及六国喘息之机,只要亲政,他征讨天下就会立刻进行。
[]韩非之所以答应嬴政客卿秦国,就是想劝服嬴政不要第一个攻打韩国,他自信自己可以说服嬴政。可是他要谋夺天下,嬴政还会听他这一番说辞吗?情况不同,嬴政对待韩非也会不同。和嬴政相争,韩非也不是对手。
四、总结韩非要谋得天下,就不得不走以下三步,可是这三步都是超高难度的关卡,强如韩非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1、主导韩国:韩非要与人争天下,就必须取得韩国的主导权。而韩国虽然羸弱,可是势力错综复杂,韩非称王之路都是艰险万分。这第一步能否成功都是变数,这要完不成后面就不用想了。
2、增强韩国:第一步如果完成,让韩国强盛这第二步也是关键所在。韩国这样的情况没个三五十年是不会有起色,要达到和秦国一争高下的地步怕是要更久。这么长时间几乎没有可能,秦国不会等,其他国家也不会等。韩非在时间上已经没有了可能,没有时间韩国强盛不了,下一步也就成了空谈。
3、对峙秦国:韩非要谋取天下,秦国是不得不面对的对手,以秦国当时的实力,先不说韩非是否有时间振兴,光从百战中成长起来的军队都是韩国无法逾越的高山,况且千古一帝嬴政怎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总之,如果韩非生在盛世或许有机会与群雄逐鹿。韩非是治国之才,可不一定是合格的王者。他的主张在乱世实施起来非常困难,纵然变法有益于国家,可是事实上变法者无一人有好的结局。韩非在政治上过于清明,他的作风不适合当时的官场。
好了,我的分享就到这了,喜欢的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跪求小说or漫画推荐?
漫画 《蓝翅》《据说我是王的女儿》 《风逆天下》《 通灵妃》 《我的太子妃》《河神大人求收养》《捡到一只小狐狸》《别闹,我想静静》 《 异世界皇妃 》 《 新娘的假面》 《 王爷,你好贱》 《风临天下,王妃13岁》《人间快递 》《贫穷父女》 《簪中录》《朝花夕拾》 《与爱有关》 《当校霸爱上学霸》 《月沉吟》 《通灵妃》《 不要向我弟弟许愿》《砂与海之歌 》 《纯情丫头,火辣辣》《魔妃驾到》《王牌校草》《哑舍》 《 骑士幻想夜》《王爷,不要啊》 《斩梦师》《吸血鬼邻居》《我的宠物失忆了》《绯闻女一号 》《千万次初吻》 看在我给你们找出这么多漫画。请给我点个赞呗
易经被称为百经之首?
谢邀。
先说答案知变易,而不知不易,则需要卜;
知不易,且知常达变,则无需卜。
善易者,可以提挈天地,走在天地变化的前面,又何需去“卜”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易经》是什么?其次,要知道,卜是为了什么?
我们接下来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些解释。
《易经》是什么《易经》呈现了一个关于天地阴阳相合变化的天地运转象数模型。
这要从华夏人文之祖,伏羲说起。
从伏羲开始,人口数量增长到了极限的华夏族,正式从以采集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因为,只有农业,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求。
农业文明与以前最大的差别,是需要以人开天。
原本,人们是依照本能,自然而然的生活,但是到了农业文明时代,为了完成更加复杂的农业生产,需要观象授时,根据天时指导农业生产。
这项工作,由伏羲完成。
伏羲观天,通过圭表测影和规矩,计算出了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极值点,计算出了周天数365.25天,进而制作了河图模型。
再对河图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推算,得出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就是洛书模型。
再以这八个极值点为根据,把周天分为八等份,得出了八卦模型。八卦的每一卦,分别对应三爻,总计有二十四爻。把周天分成二十四份,二十四节气,便诞生了。
就这样,伏羲掌握了农时,指导百姓进行农业生产,初步驾驭了农业文明。
《易经》便是由河图、洛书这样的天地模型而来的。
那么,“卜”又是为了什么呢?《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
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圣人以通 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
这就是对《易经》之“卜”的最好的解释。
白云先生解释说:
天下万物,都是从无生有,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切,在过去都是不存在的。
是“易”的力量,让本来不存在的事物,从“道”中被涌现了出来。
天下开始有物,那么万物就会开始演化,在演化过程 中,所有事件在时间序列上的总和,万物各成其所是。
从道到万物,“易”,作为总的动力系统,以道充万物之体并推动它们生生不息而进行演化。
演化过程中,万物与外界环境互相碰撞的过程中,就难免会遇到吉凶福祸,有时候看起来福祸难料。往哪走是吉,往哪里走是凶,难以预料。
而圣人要统治天下,就是要让万物生生不息,自然而然的生长繁衍。
既然万物是这样被道生德蓄,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演化,那么,圣人就要像一个舵手来进行判断决策,好让百姓趋福避祸。
《易经》,便是一个数理模型,再通过承天德的蓍草来合于天地之数,变成为了圣人断吉凶的工具。
古人认为,所有的物都是天所开,但是不同的物,载有不同的德。而蓍草和白茅之德,合乎天数,所以就成了祭天验天神物。
《易经》这个关于天地万物演化的象数模型,它的核心就是数。
如果蓍草本身体现着天数,用蓍草建立一个数理模型,与天地相合相参验,就可以推演一切时空中所发生的事,进而可以断吉凶福祸。
这便是《易经》的原理。
天地垂象示范,阴阳难测。
然而,万物可以由象而推导出来数,由数推导出来理,再由理推导出来可理解可利用的结论。
每一爻,都是易所外现出来的数理,都对应着阴阳互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在整体卦象中的状态。
圣人以此来断天下吉凶,未来的事吉凶已断,那么就要从未来的判断中,退到当前的现实中来指导现实,至于未来到来后结果到底会怎样,就交给接下来的时推命移。
圣人接下来能做的,就是不管吉凶,都与天下百姓共患难,共进退。
善易者不卜道,天,时,命,运,气,机,巧。
这是每一个不同结构,不同尺度的生命体,命运强弱的谱系。
所谓“善易者不卜”,指的是站在“道”、“天”这个层面上的圣人,既已通天,观天所垂象,万物了然于胸,见未来荣辱兴衰洞若观火,又何须占卜呢?
女人的死穴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女人的死穴是什么?
我感觉女人身上必然有一个穴位至关重要,但这个致命的穴位具有综合性,不表现在某一具体方面。
1、女人的死穴我认为一定存在,因为人都有致命弱点。
人身上是有死穴的。死穴就是对人具有重要作用,受到打击会产生致命性危险威胁的那个穴位。女人身上同样有那个重要的穴位,但那个穴位在哪?这个问题更加重要。
我认为,女人的死穴一定存在,并且这个穴位对女人来说具有综合性,因为现在的女性生命力顽强。以前的女人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是她最重要的终身活动场所。但现在的女人不同了,离开家、不结婚、不要孩子她们照样可以生活得有滋有味。
所以,要想找准女人的死穴,不能幻想在一个点上就能“降服”得住女人,要多点打击。
2、生命力顽强的女人无以数计,现在已经不容易将一个女人彻底打倒,某些女人现在甚至比男人都厉害。
离开家,女人就不能活吗?不是的。离开家,没有了爸妈的照顾和资助,没有了丈夫的扶助,可女人自己有手有脚啊,她们能工作,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照样可以活得滋润!
不结婚,女人就不能活吗?不是的。不结婚,女人认为自己就没了一分牵绊,不需为男人做菜做饭、不用担心回家晚了被男人唠叨烦扰、不必为两家的亲友劳神和伤财。
不要孩子,女人就不能活吗?不是。很多女人现在不想要孩子,认为孩子是累赘,认为教育孩子太费心,认为养孩子牺牲自己的时间和青春,总之认为没孩子活得更自由。
3、哪儿才是现在女人生活中的死穴?
女人一定有生活中的死穴,它到底在哪儿呢?女人生活中什么对她最重要,那儿就是她的死穴所在。
女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东西太多了,死穴也就具有综合性,只点中一处不能对她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女人的死穴我认为表现在:
爸妈不疼她了,丈夫不爱她了,孩子不信任她了,亲戚朋友离开她了,单位领导给她穿小鞋、同事也疏远她了,下班回到家感觉一片冰冷、也没一个人来问候她,总是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没有激情,感觉生活把她抛弃等等。这是一种生活上的绝境,这时候女人上天入地无门,对一个女人来说这才是她的死穴。
如上所述,我看生活中女人的死穴是没有人疼,没有人爱,没有人信任,没有人关心,得不到温暖,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此时对于女人来说无路可走,这就是一个女人的死穴所在。
卿听我说,你的心事我愿懂,欢迎评论、留言关注。
他真的就无敌天下了吗?
《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的吕布一出场,那是相当威武的,锐不可挡,连斩名将两员,久经战阵的公孙瓒,刚一触碰,料难抵敌,拨马就跑,就这也差点被吕布赶上,不是张三爷及时出手,公孙瓒恐怕就玩完了。公孙瓒是刘备的恩公,张三爷救他也不奇怪。关键张三爷战了五十回合后,渐处下风,关公一看,得帮,不然张飞要丢人。关羽上去双人战吕布,仍难把吕布拿下,刘备刚趁关公温酒斩华雄,得了个第十九路诸侯之位,这次若关公、张飞双战不下吕布,十九路诸侯之位难保,又要丢人了。想到这儿他也看不下去了,就抽双股剑也加入了拼杀,这就是三英战吕布。三打一个,虽击退了吕布,确赢得也不光彩。幸好诸侯们都被吕布给镇住了,三打一,能打跑吕布也不差。但这事深深刺痛了关二哥的心,他一向认为自己是英勇无敌的,不想吕布匹夫竟能敌住他们哥仨,武力真的太他妈了。从此关公只要吕布在场,就闭目低首,若有所思。张飞感到二哥这样不太怯懦了?就是不行也得咋呼啊,因此见了吕布虽心里胆怯,嘴上却不弱,手里的丈八蛇矛也乱扎。吕布知道哥仨关系,自己又得刘备收留,后又违义占了刘备的徐州,很不好意思,因此面对张飞的挑衅,总是让着三分。后来吕布命丧白门楼,关羽才真的开始无所畏惧了。
确实,关二哥的一些战绩在三国中当可首屈一指。斩一流上将最多,温酒斩华雄为成名之战,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那可是数一数二的主,徐晃上去尚且被颜良二十合击败,张辽追文丑,差点被文丑射杀,但这二位遇到关公又怎样呢?关公奋威冲阵,河北十万精锐,竟如波开浪裂,颜良刚要抬头欲问,关羽已到眼前,挥刀刺颜良于马下,斩其首还,河北军马,莫可挡者。关二哥这手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试问谁能比得了?延津之战,文丑军被曹军突袭,纷纷乱逃,文丑喝止不住,只好也随军逃走。张辽看到有机可乘,就追杀文丑,文丑看到,就暗暗挂枪掂弓取箭,嗖的一箭,正射中张辽马首。那马一头栽倒,张辽也被压到马下,急拽脱身。文丑见了,拨马拧枪,直刺张辽。眼看张辽命悬一线,徐晃杀到,敌住了文丑,张辽方脱身。徐晃与文丑斗不数合,料难抵敌,也拨马逃回。这时恰关公赶到,大喝一声:“匹夫休得猖狂!”文丑抬见一将,紫面长髯,卧蚕眉,丹凤眼,金盔绿袍,跨下赤兔马,手握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犹如天神下凡,先自心怯了。战不数合,拨马欲逃,不想关公马快,背后搂头一刀,斩文丑于马下。要知道,这文丑排河北四庭柱之二,曾与赵云交锋,六十合不分胜负,又射张辽,败徐晃,武功是何等了得,今被关二哥一刀斩了,可见关二哥是多么威武。曾记得在曹操东征刘备之际,攻陷徐州,刘备败逃袁绍,关公守下邳,被曹操诱出,许褚、徐晃迎面杀出,双战关公,关公奋力杀退了二将。要知道,许褚可是曹操身边数一数二的武将,曾拖牤牛尾倒行百十步,与曹操第一猛将典韦大战两天两夜不分胜负,还曾与马超大战二百余合难分伯仲,很是勇猛。徐晃呢?也不含糊啊,曾大战许褚四十余合不分胜负,也属三国一流武将。现在二人合力战关公,竟被关公奋力杀退,可见关公之勇,不亚吕布。后来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如砍瓜切菜,杀车胄,抹蔡阳,如顺手牵羊。再后来保刘备见周郎,单刀赴会会鲁肃,视江东尽如鼠辈。最后围樊城,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在胳膊中毒箭屈伸艰难的情况下,还与徐晃大战八十回合。可惜啊,江东鼠辈施阴招,背后捅刀,竟让赫赫威声的关二爷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以致晚节英名不保。真是“横行一世关云长,见辱江东后人怅”啊。
纵观关二哥一世战绩,斩超一流武将最多,败杀一二流武将也无数,东西南北罕逢敌手,睥睨天下尽是匹夫,真的可谓天下无敌了。(随手乱写,让师友们见笑了。)
江西省简称为赣?
江西简称「赣」,由「赣江」而得名。跟「湖南、辽宁」有「湘江、辽河」,遂简称「湘、辽」是一样的道理,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水及省,水名被当做一省的简称。
赣江源于江西福建交界的武夷山(江西省石城县横江镇赣江源村石寮岽),河长751公里,流域面积约占江西省面积的一半。
由水及州,所以「赣江流域」古称「赣州」。
从地图可以看出,赣江由南向北,横贯整个江西省,流入通过鄱阳湖,与长江连接,水系非常发达。
正所谓「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名副其实的江西「母亲河」。
所以,江西简称「赣」实至名归。
关于「赣」的本义有两种说法。1、「章、贡」二字合并,以命名「章、贡」二水合流的「赣江」。因为赣江源流有二支:
东支叫「贡水」,是赣江正源。
西支叫「章水」,由「池江」和「上犹江」汇合而成。章水和贡水在今天赣州八镜台汇合,合并以后的江水之名「赣」,就是「章、贡」二字合并。
赣州城西八镜台是章水和贡水汇合处2、「赣」的本义「贡献」和「赐予」。古代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显然不支持「章、贡」并而为「赣」的说法。因为『赣』字早于『贡』字而生。
我们先来看《说文》的解释:
《说文》:赣,賜也。从貝,竷省聲。「赣」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赣」的初文从「章」从「丮」——(章丮) ,「章」即「璋」的初文。
所以,(章丮)字象「一人两手奉上玉璋」之形:
如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鮮簋》铭文:
「王(章丮)祼玉三品、貝廿朋」。
意思是:王把祼祭用的的玉三品、貝二十朋赏赐给鮮。
这种王对下属的赏赐在西周金文中很常见。
要注意「祼」不是「裸(luo3)」,而读「guan4」,殷周的一种祭祀之名。「品」和「朋」是量词,「鲜」是青铜器的主人。《鮮簋》中的(章丮)字,显然表示上级(周王)对下级(大臣)赏赐。
又如传世文献:
《淮南子.精神》:「今贛人敖倉,予人河水,飢而飱之,渴而飲之。」高誘注:「贛,賜也。」但是,从「章丮(贛)」的造字意图「一人恭敬双手将玉奉上」的来看,显然是指下级对上级的「上贡」:
所以,先秦出土文献中「贛」也可以表示下级对上级的「上贡」:
如《包山楚简·244》:「章丮」之衣裳各三称。
(这几枚竹简记载楚国贵族墓的墓主人,祭祀求神灵保佑自己病治愈,贡品有牛、羊、衣服等)引自:《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湖北荆沙铁路考古队)页58、36,图版107这种现象其实在语言中普遍存在,叫做「正反同词」。
比如:
「章丮(贛)」还有一个晚出的近义字「贡」,始见于篆文,本义是表示「贡献」。
但是也渐渐泛化成为一个「正反同词」,也可以表示「赐予」。
「贡」的本义恰恰和「章丮(贛)」相反,表示「下对上的贡献」,如:
《說文》:「貢,獻功也。从貝,工聲。」《廣雅.釋言》:「貢,獻也。」《尚書.禹貢》:「任土作貢」,孔穎達疏:「貢者,從下獻上之稱,謂以所出之穀,市其土地所生異物,獻其所有,謂之『厥貢』。」《左傳.桓公十五年》:「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私求財。」但是,「贡」也一样渐渐泛化其实表示「上对下赏赐」:
《爾雅·釋詁》:「貢,賜也」。
古人的名和字都有一定的联系,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赐、贡」同意。
所以,「贡」、「章丮(贛)」本义有所区别,一个为「赐下」,一个为「献上」,但是后来二者都可以互用,都是「正反同词」。
加上「贡」、「章丮(贛)」读音也很相近,有时候混用不分。
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贡」,出土文献就写作「子贛」。
《上博竹書二.魯邦大旱》簡3「出遇子贛」。《上博竹書五.君子為禮》簡11「子贛曰」。但是,后来随着记录语言精确性提高,「贡」、「章丮(贛)」的职务又各有所专:
「章丮」表示「赐予」。
「贡」表示「贡献」。在字形方面,(章丮)字有一个累增和讹变的过程。
战国以后,「章丮」字中「丮」訛變為「欠」或「次」,又增加义符「貝」。
后来,「欠」進一步訛變为「夂」,下半部分的「二、貝」讹变成「貢」形,起表音作用。
「赣」字古今字形演变过程:
引自: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页569如果看到这里有点绕晕了,我最后总结一下:「赣」始见于金文,初文写作「章丮」,本义为「赏赐」,引申也可以表示「贡献」,属于正反同词。「章丮」有一个同意字「贡」,二者读音相近,意义几乎相同。所以,可以通用不分。「章丮」后来增加「贝」作为意符,「章、丮、贝」三个部件渐渐又讹变为「章、夂、二、貝」四个部件。又后来,「二、貝」又讹变成「贡」,这在文字学中叫做「变形音化」。所以,「赣」字中的「贡」是「二、貝」的讹变,表音兼表意,起到理据化汉字的作用。并不是「章、贡」合并为「赣」。「赣、贡」本来是同意字,但是渐渐职务分工,各有所专,「赣」表示「赏赐」,「贡」表示「贡献」,以实现精确记录汉语。那么,「贛」表示河流名字就是假借,本字应该是「灨」。最开始「赣水」「贡水」可能其实是一回事,为了区别章水、贡水河流以后的河段,就用「贛水」区别「贡水」。好,回答完毕,我觉得是非常清楚了。当然,有质疑和不同观点可以留言,我非常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