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爱情故事歌词是什么意思,费加罗的婚礼是谁的作品?
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发生在阿玛维瓦伯爵家:男仆费加罗正直聪明,即将与美丽的女仆苏珊娜结婚。没想到好色的阿玛维瓦伯爵早就对苏珊娜垂涎三尺,居然想对她恢复早就当众宣布放弃的初夜权,因此千方百计阻止他们的婚事。为了教训无耻的伯爵,费加罗、苏珊娜联合伯爵夫人罗西娜设下了巧妙的圈套来捉弄伯爵。
苏珊娜给伯爵写了一封温柔缠绵的情书,约他夜晚在花园约会。伯爵大喜过望,精心打扮后如期前往。在黑暗的花园里,正当伯爵喜不自尽大献殷勤的时候,突然四周灯火齐明,怀抱中的女子竟是自己的夫人--罗西娜!伯爵被当场捉住,羞愧无比,只好当众下跪向罗西娜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聪明的费加罗大获全胜,顺利的与苏珊娜举行了婚礼。
1786年5月1日,《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国家剧院举行公演,莫扎特亲自指挥,演出大获成功!全剧最著名的有以下四个唱段:费加罗的咏叹调--再不要去做情郎;男仆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罗西娜的咏叹调--何处寻觅那美妙的好时光?;罗西娜与苏珊娜的二重唱--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
费加罗的婚礼(LeNozzediFigaro)
四幕喜歌剧,莫扎特作曲
莫扎特从10岁开始创作歌剧,一生共写了21部不同类型的歌剧。但神童之作并非全是名作,和其他领域一样,其少年时代的作品虽然闪烁着天才的光芒,但大都不是他一生中的重要作品。莫扎特在歌剧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他的被世人公认的三大歌剧杰作:《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又名《唐·乔凡尼》)和《魔笛》。
《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以莫扎特所喜爱的类型的女人为主角而创作的平民歌剧,所以他写起来格外地得心应手,速度非常之快。这部歌剧以18世纪法国天才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戏剧为蓝本,由犹太作家达·蓬塔改编成歌剧脚本,写脚本和谱曲总共只花了6周时间,可谓神速。博马舍的原作批评和讽刺了法国革命前夕上流社会的腐朽堕落,在法国和奥地利均遭到禁演。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之所以能在维也纳公演,并使皇帝亲临布鲁克剧场观看首演,脚本作者达·蓬塔的工作功不可没。他删去了一些敏感的内容,将脚本写成轻快的喜歌剧,获得了皇帝的批准,并使演出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博马舍创作的是费加罗三部曲,其第一部《塞维利亚理发师》已于1782年由帕伊谢洛首先改成歌剧,并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1785年,莫扎特又将其第二部《费加罗的婚礼》搬上歌剧舞台。1816年,罗西尼重新创作了《塞维利亚理发师》,使之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世佳作。
剧情梗概:
费加罗要结婚了,新娘是伯爵夫人罗西娜的侍女苏珊娜。生性放荡的伯爵对妻子不忠,千方百计追求苏珊娜并阻挠他们的婚事。苏珊娜既要躲避伯爵又不能公开冒犯他,处境十分为难。在罗西娜和费加罗的帮助下,她巧妙地教训了伯爵,使他不得不为自己的不忠而向夫人陪礼道歉,费加罗和苏珊娜终于排除了阻力,喜结良缘。
·第一幕·场景为费加罗和苏珊娜刚布置了一半的新房。故事发生在17世纪中叶西班牙塞维利亚近郊的阿尔玛维瓦伯爵府邸。在费加罗的帮助下,伯爵如愿以偿,娶回了罗西娜(见《塞维利亚理发师》),现在,罗西娜已成了阿尔玛维瓦伯爵夫人。费加罗因有功于伯爵,已被提升为伯爵的侍从。在府里,他对伯爵夫人的侍女苏珊娜产生了爱情,而苏珊娜也有情于他,两人相亲相爱,终于到了准备结婚的时候。但伯爵生性放荡,喜新厌旧,千万百计想接近和调戏苏珊娜,只是苦于没有办法。苏珊娜是费加罗的恋人,他这次不可能叫费加罗帮忙,只得求助于夫人的音乐教师巴西利奥,但进展很不顺利,一直拖到了今天——费加罗和苏珊娜举行婚礼的日子,但他还想再作努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苏珊娜知道伯爵的鬼主意,而费加罗却蒙在鼓里,苏珊娜提醒费加罗要当心伯爵,否则会闹笑话。
医生巴尔托洛和女监护人玛尔切利娜一起上场,她的手上拿看一张费加罗早年的借条,上面写着如果费加罗无力还钱,愿意和她结婚。今晚费加罗要结婚了,她请医生帮忙来讨个说法。巴尔托洛是伯爵夫人罗西娜的监护人,因上费加罗的当,罗西娜才被阿尔玛维瓦伯爵娶走,他也想借此机会报复费加罗(后面会看到,事实上,费加罗是巴尔托洛和玛尔切利娜早年的私生子。)
伯爵的童仆凯鲁比诺来找苏珊娜帮忙,他前一天晚上与园丁的女儿巴巴丽娜幽会被伯爵看见,威胁要把他赶走,他请苏珊娜向夫人求情。这时伯爵来了,凯鲁比诺只好躲到扶手椅的后面,伯爵以为屋里只有苏珊娜一个人,就放心地向苏珊娜求起爱来,没有想到巴西利奥也来了,伯爵只好也躲了起来。巴西利奥走进房间,对苏珊娜说童仆凯鲁比诺和夫人的关系不正常,伯爵一听大吃一惊,立即走出来要他讲清楚是怎么回事,三人唱起了三重唱。伯爵想起昨晚抓到凯鲁比诺的事,顺手抓起扶手椅上的衣服唱道“轻轻一拿,那家伙……”谁知却发现了躲在那里的凯鲁比诺,这更引起了伯爵的怀疑和愤怒。
费加罗领着几个农民手捧鲜花进来向伯爵请安,并感谢他取消了在佣人结婚时所享有的初夜权。当着众人的面,伯爵只好认可。苏珊娜和费加罗为凯鲁比诺向伯爵求情,伯爵让他去军营里当兵,并立即出发。费加罗劝慰凯鲁比诺,唱起了著名的咏叹调“你再不要去做情郎”,和凯鲁比诺一起走出了房间。
·第二幕·伯爵夫人罗西娜的房间。
伯爵夫人在房中叹息,她为伯爵的爱日渐淡漠而伤心。苏珊娜和费加罗进来,三个人商量要惩治下一伯爵。费加罗出去做些准备,凯鲁比诺穿着军装来向大家辞行,他手拿的委任状尚未盖上伯爵的大印,可以看得出是仓促之下写的。苏珊娜把凯鲁比诺打扮成一个漂亮的女人,准备让他装扮成自己来教训伯爵。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大家猜测是伯爵来了。进来的果然是伯爵。他怀疑地问:“为什么要锁门?”他拿出三人为教训伯爵而伪造的信件,追问房里有什么男人。苏珊娜躲在窗帘后面,三人唱起了三重唱。伯爵问夫人在休息室里的是什么人,夫人讲是苏珊娜,伯爵向夫人要钥匙想打开看看,苏珊娜耽心他看见里面的凯鲁比诺。夫人不肯交出钥匙,伯爵去拿工具准备砸门。休息室里的凯鲁比诺无法出来,只好打开阳台的窗户,从窗口跳出逃走,苏珊娜代替他进了休息室。
伯爵夫妇回到房间里,伯爵硬砸开门一看,里面真的是苏珊娜,伯爵夫妇都吃了一惊,自感理亏的伯爵只好向夫人道歉。
园丁安东尼奥抱着一个坏花盆上场,说刚才有个男人从窗口跳下,砸坏了这个花盆。费加罗说那是我,刚才我和苏珊娜见面,听到老爷的声音不好意思见他就跳了窗。
玛尔切利娜、巴尔托洛和巴西利奥三人上场。玛尔切利娜对伯爵说,按借条规定费加罗应当与她结婚。伯爵非常高兴,这正合他的意思,费加罗非常沮丧,苏珊娜急得要命。
·第三幕·伯爵府的大客厅,因晚上的婚礼,客厅已装饰得非常漂亮。
伯爵夫人和苏珊娜商量着晚上教训伯爵的计划。伯爵夫人让苏珊娜约伯爵晚上去花园会面,让苏珊娜交给伯爵一封信,他果然上了圈套。
为了决定费加罗应当还债还是结婚,举行了一场审判会,审判会节外生枝地搞清了费加罗的身世,原来巴尔托洛和玛尔切利娜正是费加罗的亲生父母,伯爵被弄得目瞪口呆。凯鲁比诺尚未出发,园丁的女儿巴巴丽娜恳求伯爵同意她嫁给凯鲁比诺。婚礼快要举行了,伯爵非常焦急,千方百计想抓费加罗的把柄,但均被他轻易地躲过。
·第四幕·黄昏时候,场景为花园,左右两面都有一个亭子。
费加罗听到苏珊娜约伯爵幽会的事大发雷霆,但他的母亲玛尔切利娜则认为苏珊娜不是这样的人。
费加罗请巴西里奥和巴尔托洛帮他到花园里去抓伯爵和苏珊娜,两人认为这件事非常奇怪,似乎不合情理。
伯爵夫人和苏珊娜交换了衣服上场。苏珊娜发现吃了醋的费加罗躲在附近偷听,非常开心。伯爵上场,他把穿着苏珊娜衣服的夫人当成了苏珊娜,对她大献殷勤。费加罗见此情景立即去向穿着夫人衣服的苏珊娜告状,可一听声音认出是苏珊娜,他故意将错就错,对着“夫人”表白起爱慕之情。苏珊娜一生气忘掉了角色,这才知道费加罗在跟她开玩笑,两人言归于好。伯爵上场,苏珊娜恢复夫人的姿态故意和费加罗显得非常亲热,伯爵以为抓住了他们,大发雷霆地叫道:“大伙都出来看看吧!”他一声口哨,大伙手持火把而上。伯爵大声命令道:“通奸的家伙,快出来!”没想到从亭子里走出的竟是苏珊娜和费加罗以及在这里约会的巴巴丽娜和凯鲁比诺,从另一个亭子里走出的才是穿着苏珊娜衣服的伯爵夫人。伯爵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他们的当,被夫人给逮着了,刚才他已对假冒苏珊娜的夫人讲了一大堆甜蜜的话。事到如今,他只好认输,向夫人赔礼道歉。
全体唱起欢乐的合唱,费加罗的婚礼开始了,在婚宴的热闹欢乐气氛中,全剧结束。
像茶花女那样的交际花在当时的法国是怎样的一个社会阶层?
我从法国画家德加笔下的舞女来解释这个问题。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 1834-1917),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和领军人物(虽然他自己不是很认可),对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应该知道,德加有个外号叫“舞女控”,因为他非常痴迷画芭蕾舞舞女。就像提到睡莲就想起莫奈一样,舞女这个符号就是德加的标志。
那为什么德加痴迷画舞女?他笔下的舞女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首先得了解,与那些贫困潦倒的画家不同,德加出身于一个金融资本家庭,家境颇为富裕,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长大。所以,他画画不需要考虑迎合大众的品味,更不靠卖画为生。也正是因为德加有钱,才能近距离的观察舞女,把她们作为自己的模特。
德加笔下的舞女就是歌剧院跳芭蕾舞的女孩儿,这里不详谈德加的绘画技法或作为艺术家的追求,我们就说说这些跳舞的女孩。
在现代人的眼中,芭蕾舞是高雅的艺术,观看芭蕾舞演出被认为是陶冶艺术情操的活动,而学习芭蕾舞的女孩也优雅如白天鹅,能在舞台上旋转的舞蹈演员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然而,在19世纪下半叶的巴黎,芭蕾舞是过时的东西,地位非常低,只在幕间演出。没人把芭蕾视为艺术,甚至被公认为是不得体的表演:看它的人们只是为了看女孩们白花花的大腿。
在那个露脚踝都不得了的年代,芭蕾舞的裙子实在太不得体了。表演芭蕾舞的女演员在人们心目中也不是什么良家女子,更别说是艺术家了。当时的芭蕾舞女大都来自于社会底层,最普遍的家世就是:工人父亲+洗衣工母亲,或单亲洗衣工母亲。而这些工作收入极低,所以从事这些工作的女人还兼职着见不得人的副业,她们的女儿也是如此。加德画中的那些芭蕾女孩,都是出自社会最底层的家庭,被称为“the little rats”(小老鼠)。
Waiting, 1880-82, pastel on paper, Getty Center, LA, USA 这是一个“小老鼠”和她的妈妈可想而知,来当芭蕾舞学员的女孩可不是为了追求艺术才来学芭蕾,而是想在上层社会人士云集的歌剧院找到向上爬的机会,比如找一个有钱的情人。
当时的芭蕾歌剧院有“会员制度”,出钱包高级的包间和座位,就会成为会员,会员可以自由进出后台、排练室,“结识”那些年轻的舞女。对于芭蕾舞女来说,这可都是要挤破头去抢的,要是被哪个有钱人看上了,就有机会在歌剧院多露脸,也就有可能挣更多的钱。
就像下面这幅画,看起来梦幻吧?但你看到幕布中那个男人了吗?他就是会员,而跳舞女孩和他的关系就不言自明了。
《明星》The Star (aka Dancer on Stage), 1878
我想,《茶花女》中的交际花大概也是和德加笔下舞女相似的存在吧。
但在那个时代,不能过多地去加以指责,这就是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这些如花一般年纪的女孩子,也都是为了生存而已。
罗丹与卡米尔的爱情故事是什么?
卡米尔·克劳岱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像罗丹那样受人景仰的天才雕塑家。她与罗丹相识是在1885年的冬天。她的老师布歇先生在去罗马旅行前,把她这个学生托付给了罗丹。这是个被人议论纷纷的大师,听说他的模特儿和他都有艳事,女人们都迷上了他。还有人说他的某尊雕塑是从人体上直接拓下来的,因为它实在逼真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罗丹为这种中伤大哭了一场,卡米尔则毫不怀疑这种完美是天才忘我劳动的结晶。 卡米尔向罗丹先生要了一块大理石,她想为弟弟保罗刻一尊半身像。在这个家里,除了父亲,卡米尔最爱的就是弟弟保罗了,他虽然还很年轻,却能写出不同凡响的好诗。 爸爸克劳岱先生回来了,卡米尔去车站接他。进家门前,父亲塞给他最钟爱的女儿一些钱。可这一幕还是让站在楼上窗口张望的母亲看见了。她哭哭啼啼地把自己关进里屋,骂家里人合起来骗她,为了一个疯疯癫癫玩泥巴的傻瓜,大家一起受罪。 为了表示对老师的谢意,卡米尔雕刻了一只青筋微露的脚送给了罗丹,这个作品使罗丹当即决定,请卡米尔来做他的助手,参加美术馆纪念门厅的大型雕塑工作。 那天,卡米尔正在脚手架上工作,她无意中看见罗丹用一种暧昧的动作在摆弄着他眼前的体态丰腴白嫩的裸体女模特儿,卡米尔惊呆了,她的眼里不知怎么就蒙上了一层泪水。 夜晚,在保罗房里,卡米尔低位着对弟弟说,她不想再去罗丹那里了。保罗同情地望着姐姐。也许罗丹根本不知道她的心事。传奇式人物的行为都是不可想象的放荡不羁和独断专横。他所崇拜的雨果这样说过。 第二天一早,罗丹便打听有没有卡米尔的消息。他的助理摇摇头,建议另外雇一个。"不!"罗丹不加思索地拒绝了,他决定亲自去找卡米尔。桌上放着的那只雕刻的脚告诉他,她是个无可替代的助手,一个超群的雕塑天才。 罗丹的登门拜访使卡米尔心中的怨恨和委屈烟消云散。当卡米尔在为裸体女模特儿摆姿式时,罗丹看出,自己花了许多年才弄通的东西,卡米尔已经无师自通了。 雨果死了,人们奔走相告,不胜唏嘘。雨果的死使罗丹感觉到生命的枯竭,他茫然对着模特儿的裸体毫无灵感。于是,卡米尔第一次决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罗丹,她登上了模特儿的台基。裸体的卡米尔使大师看到了一个完美的夏娃。那丰润如白玉的肌肤和躯体,扰乱了罗丹的心神。他情不自禁地触摸、狂吻她。 克劳岱全家回乡下维洛夫度假。为了表示谢意,克劳岱不顾女儿反对邀请了罗丹夫妇来维洛夫。洛茜是罗丹没有正式结婚的妻子,她和他有个儿子。他这次接受邀请来维洛夫就是希望卡米尔能尽快返回巴黎。他要雕刻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像,怎样才能把各人的神韵反映到脸部呢?灵感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在和他捉迷藏。要完成这些工作他离不开卡米尔,只有她才能带给他源源不断的灵感。 姐姐和罗丹的热恋使保罗感到自已被冷落了,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卡米尔住进了巴黎近郊罗丹新买下的佩安园。在这个更像工场的临时家里,她没日没夜地干活,疏远了家人和朋友,几乎与外界隔绝。灵感、热情、技巧和肉体,她把一切献给了罗丹。 罗丹的杰作眼看就要完成,克劳岱先生却不安地发现,女儿自从认识罗丹以后就不干自己的活了,她似乎仅仅为罗丹活着。可如果不展出自己的作品,她永远也不会得到承认。他提醒卡米尔,她的未来属于她自己,不该过多地和罗丹一起抛头露面,周围的闲言碎语足以扼杀一个天才。 卡米尔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孤独地留在佩安园中,整日的劳作使她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和一双像样的鞋子。罗丹除了周旋于美术界的朋友之间外,还要常常呆在身体有病的洛茜那里。洛茜找上门来大吵一场,卡米尔流产了。罗丹为此流泪三天。几天后,卡米尔突然不知去向。在她的工作室里,罗丹激动地发现了一尊雕得臻乎完美的自己的像。他决定把它展出。 当卡米尔重新出现时,她要求罗丹在她和洛茜之间作出选择,罗丹说他不能像打发仆人一样赶走洛茜。卡米尔突然意识到父亲的话是多么中肯,她日日夜夜为他工作,对自己考虑得太少了,她永远不会有别的女人所有的一切,而只有石头。 一无所有的卡米尔来到保罗那里,请求弟弟让她住一段时间。她终于答应离开罗丹,她的心碎了。 初愈后的卡米尔依然埋头于雕塑。弟弟远走他乡,父母也要回维洛夫了,当初全家是为了她和她的雕塑才迁来巴黎的,现在整个世界都弃她而去。他们彼此感到失望。卡米尔唯一拥有的,只有雕塑了。也只有雕塑才能把她和洛茜区别开来。 在音乐家德彪西等人的帮助下,卡米尔的作品展出了。她想拖着跛足重新飞翔。人们对她因为痛苦而表现出扭曲变形的作品毁誉参半。而赞誉却全都属于罗丹,因为她是他的学生,是他指点她找到了金子。生活整个成了一个十字架,保罗的话太透彻了,他早就对她说过:"罗丹做梦,你做工。"她似乎永远也无法走出罗丹的阴影。卡米尔比以前更加孤独地躲进自己的世界,她将成为雕塑。可即使是一座雕塑也不会这样被抛弃。 罗丹来了,可他被拒之门外,门里的卡米尔变得异常脆弱而易受伤害。巴尔扎克全身像的成功,使罗丹再次登门,因为卡米尔曾经给了他灵感。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久别后的会面却成了一次使彼此都受到伤害的谩骂。心理失去平衡的卡米尔陷入了疯狂,她怀疑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是由于罗丹在搞鬼。当房东提出要收回房子时,卡米尔悲愤地冲到罗丹家前,用石块砸他的门窗,吼叫道:"罗丹,从你的狗窝里给我滚出来,我究竟爱你什么呀!" 凄厉的哭声在黑夜中回荡。 一向被父亲忽视的保罗回到法国时,已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作家。卡米尔扑进父亲的怀里,为自己让他失望而无地自容。克劳岱先生发现,女儿漂亮的蓝眼睛失去了光泽。他搂着可怜的卡米尔,为她念保罗的诗。 报社记者朱迪为撰写罗丹的传记特来采访卡米尔。她告诉卡米尔,不少人已经认识到她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女艺术家。连罗丹也承认,他曾指引她找金子,可后来发现金子就在她自己身上。不管记者怎么说,卡米尔认定她是罗丹派来的,拒绝接受她的采访,"我和罗丹的关系是零。" 1913年秋天,在克劳岱先生的葬礼后不久,卡米尔经巴黎精神病院医生签名,证明她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被送上医院囚车的那一刻,卡米尔扒着车窗,紧握铁栏杆,眼里充满凄凉和恐惧。 在疯人院里,卡米尔一次次恳切地给弟弟保罗写信,希望能早日离开这个折磨人的地方:"别把我扔到这儿,我多么想回家和你们住在一起,看好我的东西不要落到罗丹手里,他很害怕我出去,并会千方百计地阻挠。我好想回家。你被流放的姐姐。" 1943年10月19日,卡米尔·克劳岱逝世于蒙特克朗收容所,终年80岁。 罗丹为卡米尔筑的。吻。以卡米尔为模特。 对卡米尔来说,艺术就是她的全部生活,代表了她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艺术就意味着欲望、爱情、命运,或者简单说是一出人生的悲喜剧。 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卡米尔的一生?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她当时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包括法国十九世纪的教育、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种社会条件。卡米尔是一个女性雕塑家,在当时的法国,雕塑纯粹是男人的艺术,女性几乎没有接触雕塑艺术的权力。因此,卡米尔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不被上流社会所容纳。甚至在其他女性艺术家聚集的活动中,她也因为不擅社交,和她同时代的人缺少联系和沟通而默默无闻。这些都是把她带入黑夜般死寂的原因之一。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奇怪为什么抑郁和伤感总是卡米尔的作品中潜在的主题。在这个天才的女艺术家甜美迷人的外表下面,是一个整天堆砌泥土的孤独的内心世界。 通过卡米尔晚年与弟弟和侄子的通信,我们可以看出,她非常怀念维尔纳夫的童年生活,想回到她年轻时候的村庄。正是在那里,她第一次体验到大自然的寂静、纯洁和安详。在那里,寂静和自然是她的启蒙老师,在她们的感召下,她得以从泥土、草垛和石头中发现美,从自然的神秘中发现快乐,她用自己的激情去穿透深邃的存在,抒发自己和整个人类内心最深沉的情感。的确,对于卡米尔这样的一位雕塑家而言,和平宁静的生活有助于她捕捉生命存在的鲜活的瞬间。 也正是从她对童年的记忆里,对爱的渴求、捕获与失去之中,卡米尔把她的经历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她用雕塑记录着生命的消逝与回归,寻找着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意义。在这里,她抒发着对生命的独白,将孤独感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赞美。 其次,对待卡米尔的雕塑艺术,我们应该明确,它们既能够也必须从罗丹的雕塑中分离出来,放在属于她自己的平台上进行思考。卡米尔的工作同时也是她的弟弟、诗人保罗语辞学艺术的一面镜子。他们都注意到了对立面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和谐共存。 在多变的现象背后,卡米尔的雕塑能够抓住不变的本质,犹如雕塑艺术中的《圣诗》,向我们展现了生命的痕迹和世界的多姿。它是从卡米尔与上帝和自然的无声对话中衍生出来的。正是这些内心世界的简约、心灵的纯洁、爱情的美好、被爱的快乐以及对死亡的顽强反抗,使卡米尔的艺术可以在多变的形式中保持不变的内涵,继而达到永恒。 忠贞、神秘、爱情、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些也都是卡米尔在她的作品中试图表现的主题,是她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找的素材。她的作品以表现对立面的和谐、普遍与特殊的互动、外在与内在的交融、眼睛与思想的沟通、时间与永恒的辨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而与众不同。 在评价卡米尔塑的保罗十三岁的胸像和十六岁的胸像时,艺术批评家阿斯兰先生曾经说过:“尽管不是同时雕塑完成的,模特儿也不是同一个年龄段的保罗,但是它们具有同样的眼神、同样的力量和同样的信念。这个女人的观察具有奇妙的穿透力。” 的确,卡米尔就是这样的一位雕塑家,她能够将这些不同的方面全部和谐地融汇起来,成为一个美好的整体,使她的作品达到简洁、平衡、睿智、永恒。《城堡小女主人》的雕塑就是一例,在这座雕塑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仿佛置身于时间之外。通过孩子的眼睛,卡米尔向我们传达了“生命就是一个奇迹“的主题。显然,卡米尔在维尔纳夫的童年经历能够帮助她来更好地理解这个奇迹。当她在那些原始的村庄和树林中漫步的时候,她体验到了自然运动的节奏,大地的呼吸,还有那些巨石、青草、蓝天……她总是怀着敬畏的心理去欣赏这广阔无垠的天地画布上美妙的风景。生命就是这样奇妙的东西! 她还试着去读解自然无声的语辞,感受这些由沉默和神秘构成的永恒的对话。她早期的创作《埃娜》就反映出了她对这对话的理解:埃娜的生命似乎已经被土地那压倒一切的寂静所吸收殆尽。她无言地等待着,好像已经看穿了生命的寂寞,看到了死亡正在向她走来。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卡米尔就清楚地知道,不管以后她会变成什么样子,缄默都将永远伴随着她。 从这些早期的雕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卡米尔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成为她雕塑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虽然卡米尔的雕塑既不代表她的时代,也不代表她所属的阶级,但是卡米尔跨越了那个时代女人与艺术之间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沙恭达罗》就是这一跨越的最好说明。 卡米尔的雕塑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在总体上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不总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家加以表现的。对卡米尔来说,和自然接触是指导她创作的基础。她赋予所有的事物以忠实、宁静与和谐。雕塑作品不是各种片段胡乱地聚集在一块儿,缺乏和谐与美感。她的工作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沉稳宁静,出自纯洁天真的构想而绝不是混乱动荡的构思。在卡米尔的任何作品中,她的情感和智慧都表现在她对事物形体的把握和在选材、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她在雕塑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块材料,都能巧妙地与整体相融合,展现出雕塑的美感和和谐。 卡米尔的作品不仅保留了现实中的物体,同时吸收并反射了思想的光明。正是这光明使她的作品的形式和主题趋于稳定和透明,具有时代感。世界上的美好与荣耀都在卡米尔的艺术中闪光,因此,我们应当怀着同样的爱、欢乐和诚挚的心情以及设身处地的孤独感来对她的作品加以欣赏和品味。对那些观赏和歌颂它们的人来说,这些艺术品为之提供了一个得以静心思考的空间,一份永恒的信念。它们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了生活赐予人们的苦难经历以及生命本身的缄默与奇迹。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持久的快乐的基础之上。 在这一点上,她和罗丹是完全不同的:罗丹注重的是对理念的表达,而这些理念可以和现实生活原型完全无关。他的作品以复杂、抽象、不稳定和模糊著称。正相反,卡米尔的艺术强调自发的统一、对立面的和谐组合,从不需要通过消解现实的形式来获取某种神秘感。在她的作品中,静默和语言,时间与永恒,肉体与灵魂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她的作品形式都是从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和意欲表现自然的情感中生发出来的。她的雕塑不着意于表现抽象的存在或者想像,而是着力于具体情感的书写,把我们从多变的世界带入另一个永恒不变的沉思中去。 卡米尔认为,她需要通过眼睛和大脑的观察与平衡,在她的作品中忠实地反映现实,而绝对不是抽象的符号。她坚信,艺术就是生活本身,就像生命本身具有存在的神秘感一样,艺术也要调整它的形式,来表现生命——上帝无声的语言。对她而言,时间可以拯救一切存在,因为它会使所有的事物最终归于它们的本源:缄默。卡米尔通过寂静作为观察的途径,来观察现实生活。孤独的感觉是那样真实,甚至已经让她遗忘了语词的表现力。 卡米尔用她的作品完成对真实世界和人们所观察到的世界的沟通。她注重的是多变与恒常、时间与永恒之间的关系。最终而言,卡米尔的作品释放出的是一种奥德赛式的人文精神:必须要逃离自身,才能理解自身。 想像、激情、崭新的和让人预料不到的事物,这些是一个优秀艺术家的思想的一部分。而卡米尔自己的思想就是这样:她回应着自然的美丽,回应着忠诚和爱情,她的头脑里充满了罗曼蒂克的思想。她的艺术是人类幻梦的表现,会被那些依旧以艺术为人类情感代言的人所喜爱。她的艺术是一个女人浪漫灵魂的表达,渴望着爱情、美丽、信任,追求着艺术和人生的双重含义。“卡米尔是个矛盾体。她的作品是深刻的自我反思的剖白,表达着在一个女人眼中,人生的苦辣酸甜。” 所以,卡米尔的艺术是她自己独有的,无可否认,在她跟随罗丹学习的日子里,她自然而然会受到罗丹艺术思想和风格的影响,在雕塑技法上也受到了罗丹的指导和点拨。但是这一切并不影响卡米尔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展现。在她的创作后期,她的艺术思想已经跳出了罗丹所赋予她的框架,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雕塑潜能。这一点,连罗丹都不得不承认。所以说,我们不能否认卡米尔是罗丹的学生,在她开始自己的创造生涯时,罗丹给予了及时有价值的帮助,卡米尔也从中学到了不少雕塑技能。但是我们更不能否认卡米尔的雕塑有她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和特点,体现了她作为一位女性雕塑家独有的眼光和洞察力,是她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的物化表现。 艺术哲学上似乎有这样一个辩证法——一个关于艺术家所能承受的苦难“临界点”问题:缺乏人生磨难感和坎坷感,缺乏对于焦灼、挣扎、绝望等“高峰体验”的艺术家,其作品必然趋向轻浅平庸。但若苦难过甚,以至于造成对艺术家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或之重”,也会破坏艺术家自我价值的实现,毁灭他们的创作原动力。因此要真正彻底地理解卡米尔的雕塑艺术,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她千疮百孔的爱情和坎坷崎岖的生活。这一切为她的艺术创作带来源源不竭的灵感,但同时也扼杀了她的艺术天赋的彻底体现。 一九五一年,保罗在一篇有关他姐姐的文章中指出:“他们的分手是不可避免的。两个势均力敌的天才,却有着不同的理念,他们注定了不可能共享同样的客户和同一间雕塑室。” 那么为什么他们又能在一起长达十五年呢?首先,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卡米尔需要经济和心理上的支持,而在丰富的创造力隐蔽下,卡米尔并没有及时发现罗丹在感情上的摇摆和软弱。所以她义无返顾地投入到罗丹的怀抱。其次,对于罗丹而言,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无论是艺术上还是生活上,他都需要卡米尔。生活中,罗丹爱卡米尔,这毫无疑问,只是这种爱情在罗丹和卡米尔心中各自所占的位置和份量,却不尽相同。在艺术上,两个人更是惺惺相惜,相互启发。罗丹的艺术需要卡米尔的身体去完美地展现,就像卡米尔的激情需要罗丹的思想去清醒地表现一样。另外,罗丹可以给予卡米尔如父亲般的关爱,如兄长般的呵护以及艺术家的批评目光、中肯意见。很长一段时间里,卡米尔除了罗丹以外再没有什么艺术家朋友,罗丹就是她的全部。当我们把这些因素都加进去,再来看他们十五年来分分合合的关系,我们就不难发现,十五年的时间实在已经不算长了。 卡米尔一直坚持她隐士般的生活,厌恶社交。她喜欢体验一个人与自然接触的感觉,渴望去揭开自然的奥秘,倾听自然不为人打扰的对话,以及所有物体发出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天籁之音。正是这种对孤独的感悟使她的艺术形式与罗丹渐趋疏远。因为罗丹的艺术是需要社会和政治因素来滋养的,同时也需要文学和各种理论的影响。罗丹经常出入各种文学和政治的圈子,为他的作品能够获得人们的承认和喜爱而努力。卡米尔的艺术和生活都植根于一种无声的存在,属于一个更自由、更寂静的世界,这和罗丹是根本不同的。 罗丹和卡米尔都知道,自己在艺术追求的目标和意图上与对方格格不入。卡米尔关心的是通过天真的想像和理性的思考去爱,去发现美、理念和神秘感的途径。而罗丹关心的则是通过纯粹的想像来解决这些问题。 罗丹喜欢夸大和扭曲事物的形式。尽管他声称自己遵循自然,事实上他仍然推崇几何的或立体的形式。他把自然的东西转换成他自己的想像。他的艺术目标是对现实加以解说,而不是完全地反映现实。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是对现实的感觉,他推崇的是想像和理念。他的雕塑有一个共同的趋势,那就是剥去作品与人类情感本身在形式上的联系,使他的雕塑在美学角度上与当时流行的象征主义有着相当的联系。但是区分于象征主义的是,罗丹的雕塑能够唤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同时又解脱了它们与所参照的具体事物的联系。总之,罗丹的雕塑倾向于抽象,就像象征主义所主张的那样。他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应当去“想像”、“梦想”或干脆“闭上他的眼睛”;而不是向自然敞开心扉。他们要做的是为观赏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整体形式,这个形式能够表达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观赏者自身的激情。 对罗丹来说,艺术的美存在于内在的真实表达,为此,他常常巧妙地背离人体解剖学。他的雕刻作品,无论是青铜雕塑还是大理石雕塑,一般采用两种风格:一种是刻意造就粗糙表面和粗犷表面造型;另一种,其特征是抛光的表面和精细的外型。罗丹的思想与作品是极其一致的,充满了忧郁、苦闷、伤感及对命运的挣扎。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负重的现实生活的内涵写照,他的艺术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义的表露,是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自然爆发。这正是他的作品能够启发观众、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卡米尔的作品是她观察和细致思索的结果。假想与抽象等罗丹常用的艺术手段在卡米尔这里并不适用。她的工作并不偏向于对深埋在艺术家头脑内部的思考和理念的反映,而是来自于她自身的观察。对她而言,“现实决不会被她忠实的双手所背叛。”她非常注意保持情感与主题及形式之间变化的统一、作品的题目与内容之间变化的统一、内在与外在变化的统一以及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变化的统一。 事实上,卡米尔不但给了罗丹美丽的作品的秘密,还给予了他创作这些美丽作品的途径。卡米尔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她喜欢依照生命的原样来表现它们,而不是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现在,是时候让卡米尔这块金子发光发亮了,也是时候揭开生命的矛盾,并重新衡量她的原创工作的伟大意义了。我们应该在卡米尔时代的那些伟大的法国雕塑家中,重新对她给予客观的评价,赋予她相应的地位。 一九一三年三月十日,保罗·克洛岱尔清楚地知道,他那优秀、美丽、快乐而充满天赋的姐姐正在被一种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日夜折磨着。他不得不把她送入了疯人院。 当卡米尔被抓进疯人院的那一刻,她的精神世界就已经轰然倒塌了。由于缺少精神上、社会上、物质上、道德上、艺术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卡米尔创作的激情变成了她的坟墓。正如一九一九年,卡米尔的母亲在给疯人院的院长的信中说:“正是她自己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保罗是当时送卡米尔进疯人院的两个家属之一。事后,他一直在反思:“我和我的家庭,是不是已经为我可怜的姐姐做了所有的努力?”据说,终其一生,保罗都在质疑自己当初的决定,这个心结困扰着他,至死方休。 卡米尔逝世后,被安葬在蒙特法维公墓,那里有一块专门为蒙特维尔格医院死去的病人准备的墓地。战后,她的侄子曾经想把卡米尔的骸骨移回故乡维尔纳夫,这样可以有一个更体面的墓地来安置她的灵魂。但是他却发现这个心愿无法完成了,因为安葬卡米尔的墓地已经成为公共墓地,后来由于政府的征用而被彻底地平掉了。克洛岱尔小姐已经无迹可寻。无奈,他只好把一块纪念性的圆形石板放在了维尔纳夫村克洛岱尔家族的墓地上。这样,卡米尔·克洛岱尔在世间所有的足迹都被抹去了,除了她的名字和她仅存的雕塑作品。 ———————————————————— 最近在读书馆借来了《为爱痴狂》,关于罗丹的情人、天才的雕塑家卡米尔·克劳岱的故事。艺术家总是细致而敏感,敏锐而又疯狂。卡米尔对雕塑近乎癫狂的执着,对爱情充满激情而又渴望归宿。罗丹不能给她,因为罗丹是个摇摆不定的人,他是生活在女人中的人。女人为什么总是那么被动呢。女人总是容易坠入爱河,然后世界上就只看得到那一个男人,为那么一个人而活,为爱而不顾一切。
法国作家雨果有哪些代表作?
1、《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九三年》
《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
3、《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4、《笑面人》
《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该作讲述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一伙童贩将一个10岁男孩遗弃海岸,逃离时遇难,当忏悔他们的罪行,将男孩的身世、证件封在一个葫芦里,抛到海上。此男孩便是誓死不与王权妥协的克朗查理爵士的儿子。
2岁时被英王詹姆士二世卖给童贩。童贩用手术破坏了他的容貌,使他脸部永远呈现笑容,充当小丑,被叫做格温普兰。格温普兰历尽艰辛。从海边逃生。被江湖艺人收留,并与收留的另一孤女组成3人流浪之家,四处卖艺,维持生计。
15年后,两孤儿成为情侣,到伦敦卖艺,轰动全城。这时,在海上漂了15年的葫芦落入官方之手,格温普兰的身份得到证实。安娜女王借机制造宫廷阴谋,宣布格温普兰为法定继承人。格温普兰在上议院的演说遭到嘲笑。愤怒之下,放弃爵位去寻找亲人。此时恋人已病入膏肓,死于其怀抱。格温普兰在万分悲痛之下投海自尽。
5、《海上劳工》
《海上劳工》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海上劳工》是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吉利亚特对船主勒蒂埃利的侄女戴吕施特深沉纯洁的爱,为抢救杜朗德的机器表现出的勇敢与才能。
以及为了成全戴吕施特与埃伯纳兹尔·柯德神父的婚姻而作出的自我牺牲,表现了主人公与偏见、迷信及自然力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个集“约伯与普罗米修斯”于一身的海上劳工代表。
如果用一句歌词来表白?
那么多经典歌曲,留存在记忆中。用歌词来表白,最能打动人的心。
一、对祖国表白
叶佩英演唱的《我爱你,中国》。我可以向全世界大声表白我内心的感受:我爱你,中国!
二、对父母表白
李春波演唱的《一封家书》。面对生我养我培养我长大的父母,我表白我的感恩: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
三、对爱人表白
付笛声、任静演唱的《知心爱人》。让我的爱伴你到永远。
四、对孩子表白
费翔演唱的《读你》。孩子是我心中的宝贝,歌词“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送给我的孩子。
五、对朋友表白
周华健演唱的《朋友》。有朋友能走遍天下,朋友是宝,是心灵的安慰剂。“朋友,一生一起走”送给我的挚友。
六、对天下好人表白
李娜演唱的《好人一生平安》。举杯祝愿,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歌词表白最能打动人的心。愿我每句真诚的表白带给你幸福、安康、快乐和平安!
埃菲尔铁塔有什么寓意?
埃菲尔铁塔有寓意,它其实包含了一句很浪漫的情话---无论何地,无论何时,假若你愿意回头看,我一直在守候。在当时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它花费了埃菲尔十年的时间来建造,只为想在当时最接近天堂的高度表达对他妻子的爱。这样的爱情故事不仅营造了埃菲尔铁塔的浪漫氛围,而且也为巴黎的浪漫氛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