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飞蛾与花火歌词什么意思

二郎神和孙悟空都是我国历史上信仰了超过1000年的本土神明,二郎神就是我国四川等地民间信仰的神祗,孙悟空则是我国福建等地信仰的神明,二郎神信仰在我国四川曾经非常盛行。位于四川都江堰)齐天大圣信仰在我国沿海风行一时,位于福建顺昌)二郎神在历史上的来历。(明代画师临摹北宋的《二郎搜山图》:在明代以后二郎神才开始有第三只眼睛,整幅画卷描绘了...

飞蛾与花火歌词什么意思,火花的意思是不是谈恋爱?

1. 迸发出的火焰

2. 火柴盒上贴的画片(作为收藏品时的称呼)

详细解释

1. 亦作“ 火华 ”。谓灯炷结花。旧称见灯结花则兆得财。

2. 飞蛾的别名。

3. 物体燃烧时迸发出的火星。

4. 比喻力量。

5. 指火柴盒贴。

火花只可以代表着谈恋爱开始的阶段。但是并不能全指谈恋爱。

二郎神杨戬到底有多强?

首先,二郎神和孙悟空都是我国历史上信仰了超过1000年的本土神明,并不是《西游记》首创。早在宋元时代,二郎神就是我国四川等地民间信仰的神祗,孙悟空则是我国福建等地信仰的神明。

有朋友说地域斗争不好,所以这两位也不用再打啦。本文将简单介绍二郎神的来历,和孙悟空的能力比较,以及相关传说。

二郎神信仰在我国四川曾经非常盛行,被称为“川主”,和梓潼神(文昌帝君)一同是两川地区主要神明。

现代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留有著名的二王庙;其他还有福建泉州二郎庙,厦门集美区灌口镇凤山祖庙;台湾新竹县新埔镇二郎神庙,台南佳里区应元宫,彰化县埤头乡救世宫等等。

(南北朝开始供奉李冰的二王庙,宋代加入李二郎。位于四川都江堰)

齐天大圣信仰在我国沿海风行一时,保存至今的不少。

福建省各地有大圣祠,南平市光泽县有光泽齐天庙,闽北有顺昌宝山寺;台湾有万福庵和五间紫云寺;连海外马来西亚也有西灵宫,圣德恩宫和下梯头齐天大圣庙;如果大家去泰国了旅游,也有机会看到供奉的大圣形象。

(元代末年修建的双圣庙,中央为齐天大圣石像。该处供奉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位于福建顺昌)

二郎神在历史上的来历:

大家心目中的二郎神形象想必非常清晰,白面金甲,额头上第三只眼炯炯有神,手持一柄三尖两刃刀,腰挎弹弓,身旁哮天犬紧紧跟随,可谓威风凛凛。

而且还有一长串的头衔:川主、显圣二郎真君、昭惠灵显王、灌口二郎、二郎真君、灌江神、赤城王、清源妙道真君等等。

(明代画师临摹北宋的《二郎搜山图》。白面着盔甲者即为二郎神,曲腿坐于鬼兵身上。侍者持弹弓,三尖两刃刀在左侧画面之外。在明代以后二郎神才开始有第三只眼睛。整幅画卷描绘了二郎神带天兵除妖的故事。)

那二郎神又是如何起源的呢?根据各种文献推断,二郎神是几种我国民间神明混合而成,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传说。

比较著名的有李二郎之说,即秦朝李冰的第二个儿子。李冰治理四川洪水之时,蛟龙作祟,二郎协助父亲斩杀了蛟龙,平定水灾,因此功绩被民众祭祀。早在东汉时期的《风俗通》一书中,李冰就化身为牛,战胜了江神。唐代中后期,民间更传说李冰化身为龙,与造成洪水的恶龙在灌口搏斗的事迹。

五代后期,道家对李冰的传说进行了更详细的演绎,李冰次子李二郎的形象开始出现。到北宋时期,民间文化发达,市民生活更加丰富。二郎神的形象也一步步变得有血有肉。甚至每到农历6月24日,东京汴梁就会举行国家级的盛大庆典,以庆祝二郎神的生日。

在国家的重视之下,二郎神信仰开始推广到北宋全国。此时,又有赵二郎的传说出现。这是说隋朝的嘉州(四川乐山地区)太守赵昱率领军民斩杀水中恶蛟,平定水患的故事。赵二郎被宋真宗通过官方渠道封为清源妙道真君,也被称为二郎神。

四川地区因洪水易发,以耕种为生的百姓们对治水非常看重,文化里水神的地位很高。于是在民间,李二郎和赵二郎两位治水的故事慢慢融合,二郎神成为了诞生于四川地区的水神。

元代以后,戏曲话本小说风靡全国。关于二郎神有元代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明代的《灌口二郎斩健蛟》、《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灌口二郎初显圣》等等。《封神演义》等故事中,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的杨戬“杨二郎”兴起。加上《西游记》的渲染,二郎神的名号已经传播在整个华夏大地之上,故事纷繁复杂,和最初治水的淳朴起源已经天差地别了。

(现代画家笔下的二郎神形象)

二郎神与孙悟空的交手:

各种传说故事中,二郎神都是本领高强,地位不低。

《西游记》《宝莲灯》等传说里,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外甥,也就是玉皇大帝妹妹瑶姬和凡人杨天佑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属于人神混血。他使用上古神器三尖两刃刀,削铁如泥,可以劈山断石。又有九转玄功护体,肉搏能力一流。更会72变,天眼辩物,辅助能力强大。

因为旧日母亲往事,二郎神不住天庭,而在灌江口享受人间香火。曾经诛杀众多精怪,打败梅山六圣后和他们结为兄弟(康安裕、张伯时、李焕章、姚公麟、郭申、直健),部下有1200草头神(未受天庭册封,只听从二郎神命令),身旁有哮天犬,神鹰。

可以说二郎神是飞鹰走狗,潇洒倜傥。兄弟部下成群,可以算半独立势力。《西游记》果然也说二郎神“听调不听宣”,也就是名义上从属天庭,实际上自行其是。只有天庭遇到重大变故时才会紧急调动他。

后来孙悟空反下天宫,各路天兵都被击败。玉帝无耐之下,听从观音菩萨之言,让二郎神前来相助。二郎神果然听命,带领梅山六圣和1200草头神前往剿除花果山势力。

初次交手,孙悟空就揭二郎神劈山救母的短处,惹怒对方,两者打了300回合不分胜负。接着又都使出变化的本事继续交手。

没等分出胜负,二郎神部下梅山六圣发令,草头神们一起冲向花果山的猴军,孙悟空的妖猴们虽然有4万8千,远远多于二郎神部下。但它们只是乌合之众,被那气势吓到,全军大溃败,还被捉住了两三千。

孙悟空见老家被端,乱了方寸,只得一路变化逃跑,还被二郎神沿途压制。在孙悟空被二郎神,梅山六圣围攻之时,太上老君用金刚琢偷袭,终于将其打倒。而后哮天犬(细犬)咬住孙悟空的腿肚子,让它又摔一跤,二郎神等七个神仙乘机一起拥上,把它擒获。

我们可以看到,论单打独斗,二郎神和孙悟空旗鼓相当。300回合的交手只能说明他们实力过于接近,抓捕孙悟空也只是靠外力援助。而孙悟空是可以大闹天宫,仅次于大鹏的高级妖怪,二郎神的水平不言而喻。

交手中,二郎神部下击溃了孙悟空的花果山猴军,同样是占山为王的私人势力,高下立判。可见二郎神的统御能力大大强于孙悟空。

追逐中,二郎神通过灵活的变化一直压着孙悟空,让其逃无可逃,藏无可藏。在智谋上,二郎神强于孙悟空。

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称二郎神为大哥,并且找他帮忙除掉了九头虫,两人已然成为了好兄弟。

此外的《封神演义》里,二郎神是姜子牙的师侄,得到了玉鼎真人真传,领悟八九元功,能72变化,元神可闲游太虚。“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带扇云冠,道服丝绦,骑白马,执长枪。”不仅一副英俊潇洒,仙风脱俗之样,更在对付魔将时大展手段,挽救了陷于窘境的姜子牙和哪吒。

他有勇有谋,充分利用72变化,击败了商纣派的强劲对手。他表面上是督粮官,实际上是周军的真正智囊,可以说二郎神是智勇双全,如同“诸葛亮加上赵云”于一体,为最后取胜立下的最大功劳。

二郎神的经历故事:

除了刚才我们提到二郎神的战绩之外,民间还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台湾地区的二郎神供奉,哮天犬真乖!)

二郎劈山救母——

玉皇大帝有个妹妹名叫瑶姬,一次在下凡扑杀神蛟时,不顾天庭的森严戒律,和人间一位书生杨天佑相爱,他俩遂结为夫妻。后来他们生下三个孩子,分别是杨大郎(杨蛟),杨二郎(杨戬),三娘子(杨蝉,三圣母)。

玉帝和王母得知瑶姬违反天条后大为震怒,派天兵们前来捉拿。瑶姬不愿和杨天佑以及孩子们分离,也不愿回天庭受罚,便奋起反抗。结果混战中杨天佑和杨大郎不幸死去。瑶姬也被压在了玉帝用仙桃化作的桃山之下,不见天日。杨二郎和妹妹侥幸逃脱。

为了求生,二郎带着妹妹受尽苦楚,终于感动了女娲娘娘。娘娘便派玉鼎真人收他为徒,并由娘娘照顾其妹杨蝉。

学到神术法力后,二郎不忍母亲在山下受苦,便用开天神斧力劈桃山,救出了压在山下的母亲。欢聚之时,二郎发现母亲多年在山下不见阳光,身上已经长满了白毛,便将母亲安放在山上晒太阳。哪知劈山的震天巨响惊动了天庭,也惊动了玉帝。对自家的耻辱玉帝恼怒异常,他干脆放出九个太阳上天,把妹妹瑶姬当场活活晒死。

二郎担山与结亲——

二郎见状悲愤交加,他运用神力狂追天上的九个太阳。愤怒的他一手一个抓住了其中两个,见无处可放,二郎就掀翻两座大山,把两个捉到的太阳压住。看看天上还有七个太阳在逃,二郎干脆抄起扁担担起七座大山继续追赶,一个个把太阳压在山下。

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在逃跑,二郎一直追到了东海边。此时,东海龙王的三公主前来拦住了他。精疲力尽的二郎晕倒在三公主怀中,后来也由此姻缘,二郎和龙女三公主结为良缘。

二郎后来彻底学成道法,在梅山结庐安居,并且和梅山的康安裕、张伯时、李焕章、姚公麟、郭申、直健六位神灵斗法。在二郎取胜后,六位神灵都深深佩服,与他结为兄弟。1200位草头神和哮天犬,神鹰也加入到二郎麾下。从此,治理水患,铲除妖孽,二郎在人间做下了许多善事,声名日广。

玉帝见二郎肉身得道,又纯孝仗义,加上自己理亏,便顺水推舟把二郎封为灌江显圣二郎真君,掌管天界司法。梅山六圣也被一起封为太尉,将军。连妹妹杨蝉也封为“华山三圣母”。

对此,二郎并不领情,他依旧记得母亲死于舅舅之手。于是坚决不去天庭居住。在下届自成一派,和梅山六圣等享受人间香火。在接受天庭册封时,他在任职书上写下几个大字“听调不听宣”。也就是说只接受紧急命令,平时不能去打扰他。

沉香救母,宝莲灯——

玉帝不敢过于干涉,只跟二郎约定,不能再让妹妹杨蝉嫁给凡人。结果机缘不巧,妹妹在侍女的撮合下,和前来进香的落第书生刘彦昌相好。掌管司法的二郎无奈,为了誓言,他让梅山六圣带着哮天犬偷取了女娲留给杨蝉的“宝莲灯”,亲手把妹妹镇压在华山的莲花峰之下。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再次重演,二郎在这个民间故事里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在杨蝉的儿子沉香长大成人后,拜霹雳大仙为师,学得一身本事,取回了“宝莲灯”。在感动二郎神后(一说在外力帮助下击败了二郎神),沉香接过二郎神当年用过的大斧,劈开莲花峰,救出了母亲。

(台湾应元宫二郎神塑像)

写在最后:

故事已经说了许多,这些人神之事早已经过千百年民间耳口相传,艺人打磨,变得曲折生动,栩栩如生,可以说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吴承恩在下笔《西游记》之时,可能便从中得到了无尽的灵感。

二郎神也好,孙悟空也好,这两位神明至今都还在享用人间香火,也可算是我国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的结果吧。

参考文献《二郎神传说补考》《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二郎神崇拜现象浅析》《灌口二郎神的演变》《明清以来四川地区川主信仰的时空分布研究》。

(谢谢观赏,图片来自网络,侵删,笔者账号下可见其他文章)

你认为周星驰最搞笑的是哪一部电影?

感谢邀请,周星驰是个喜剧名星,很多都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亲问的是最搞笑的一部,我个人认为就是:由刘镇伟执导,周星驰、莫文蔚、李健仁等主演的《回魂夜》片中主要描述了一个捉鬼大师的神经汉和厉鬼在周旋的事情,从而制造出连场荒谬超现实的笑料。一开始看片名,也许你以为会是一个恐怖片,其实你错了!影片全情尿点,加上潺仔明、如花和几个保安的配角,配合得十分到位,搭配上台词真的是无敌呀。

简介:主演周星驰是位捉鬼大师,住在神经病院,深信自己有超凡的能力,天不怕地不怕,随身带一盆灵魂探测仪百合花,自创保鲜膜,牛奶巧克力抓鬼法,各种型号“飞行器”。

片中讲述一位住在新区的李老妇突然坠楼身亡,回魂夜弄得区中的保安队长(卢雄饰)及众人心惊胆颤,幸得捉鬼大师Leon(周星驰饰)相助才告安然无恙;而少女群(莫文蔚饰)亦因此心仪Leon。

其实Leon乃青山精神病院病人,但智力过人,真个是天才与白痴。原来李老妇实乃被儿媳所害,其后儿子失足坠楼致死,其妻亦不欲偷生人世,但临终前誓言回魂之夜必找Leon等人报仇,于是一场人捉鬼鬼弄人的大战遂告展开。

为什么有人说吕太后和慈禧太后在历史上的评价都很低?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历朝历代都有掌握政权的女性,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汉代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清代的慈禧,她们都曾长时间的掌握了统治权力,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但是,历史上对三人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这是为何呢?

一代女皇武则天

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将国号改为周,自己加尊号“圣神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一、武则天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

郭沫若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的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二、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1、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2、第二是贡献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4、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5、武则天有很高的政治天赋,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治国韬略,能把国家治理好。

中国第一位皇后——吕雉

吕后,即吕雉,是刘邦的皇后,与高祖刘邦共同谋定天下,临朝称制长达十六年,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皇后,也是秦统一中国,实行帝制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吕雉大权独揽期间,推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不俗的政绩;太史公司马给予了作为政治家的吕后以极大的赞扬。

一、吕后的后世评价却是毁誉参半。

施丁:“她强制联姻,大封诸吕,乃妇人之识、裙带之风。对异己分分子或政敌则很厉害,手段卑劣而毒辣。她在政治上基本上成功。只是晚年重用吕禄、吕产为吕氏遗下后患。”

司马贞:“高祖犹微,吕氏作妃。置鸩齐悼,残彘戚姬。孝惠崩殒,其哭不悲。诸吕用事,天下示私。”

二、吕雉杀人过多,心狠手辣

1、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毒杀少帝。

2、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

3、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

4、拔擢亲信,重用吕氏一族,屠戮刘式宗族。

垂帘听政——慈禧太后

慈禧,别名西太后、老佛爷,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实际统治者,执掌大权长达47年。

一、三大女性统治者中,慈禧的历史评价是最差的。

1、她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运大清国脉于她的股掌之上,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

2、签署《中俄伊黎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卖国条约。

3、镇压“百日维新”,杀害“戊戌六君子”。

4、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等事件。

5、缺乏战略眼光,因循守旧,使中国的政治经济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6、她比武则天更心狠手辣,比桀纣更残暴,比秦始皇更让人心惊胆战,令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腐朽,最无用的国家。

我是鸣沙今古,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请多包涵,希望朋友们多支持,多点赞。

弗罗斯特的时代背景?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和艾略特、庞德、威廉斯、史蒂文斯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诗坛五巨擘。与同代诗人相比,弗罗斯特并不多产,更没有直接描绘现代美国社会,但他赢得的荣誉超过同时代任何一位美国作家:先后四次获普利策奖诗歌奖,荣获包括牛津、剑桥在内的多所大学授予的44个荣誉学衔。在他75岁生日之际,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向他祝寿,尊其为民族诗人。1957年,他被艾略特推崇为英美诗人中在世的最杰出的诗人。1961年,在肯尼迪总统的就职典礼上,他应邀朗诵了他的爱国主义诗作《彻底奉献》。弗罗斯特晚年被美国公众誉为“圣哲”,并于1958—1959年出任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此职后正式更名为桂冠诗人。 弗罗斯特的许多名篇佳作常常以远离喧嚣都市的新英格兰农村为背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因此,他被誉为“新英格兰诗人”和“民族诗人”。弗罗斯特从新英格兰的农村撷取的个人或具体事件都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诗的内涵超出了新英格兰狭小的空间。他善于运用大众化、近乎口语化的语言揭示深邃的哲理。他说:“我坚信口语化是任何一首好诗的根,正如我坚信民族性是所有思想和艺术的根一样。”他那貌似简单的语言外表下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他认为,一首诗应“始于欢乐,终于智慧”。弗罗斯特既继承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技巧,又创立了自己的现代风格,他在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一、坎坷的人生,艰辛的生活,奠定其诗歌的“黑色”基调 评论家认为,弗罗斯特有关冬季的诗歌多于其他季节,即使在描写春秋时他也不忘冬季。他常常运用冬、雪、冰、霜、风暴、枯叶等意象表现自然的冷漠、残暴和人类的渺小、恐惧、困惑、绝望、死亡等。事实上,弗罗斯特的这一主题贯穿于他整个的诗歌创作之中,为其诗歌罩上了黑色基调。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批评认为,文学活动是一个复杂但并非不可理解的精神现象,而要打开这个殿堂之门就应该努力去关注和了解文学中的无意识活动。他们在作家研究中十分注重对作家的各种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其中包括有关的传记资料如自传、私人信件、讲稿及其他文稿,特别是作家童年的生活记载。 诗人一生历尽艰辛和痛苦:他幼年时父亲常酗酒赌博,还患有肺痨。11岁时,他那苛刻暴躁的父亲便死于肺结核。弗罗斯特幼年只上过一天幼儿园便因神经性胃痛而退学,小学二年级时又因胃病复发而退学。20岁那年因求婚失败而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只身一人前往弗吉尼亚和北卡罗来纳州交界处的迪斯默尔沼泽地。在哈佛学习期间因胸痛、肺病复发,母亲的健康等原因退学。1900年,他的母亲死于癌症。同年,他的第一个儿子死于霍乱。第一个孩子的夭折给弗罗斯特夫妇的关系投下了阴影。为了缓和因悲伤引起的紧张关系,弗罗斯特的祖父为他们在新罕布什尔的德里购买了一座农场,弗罗斯特在这个农场度过了10年艰辛和痛苦的生活。弗罗斯特一度曾想自杀。1934年,女儿玛乔丽病逝。1938年,妻子死于心力衰竭,诗人身心崩溃,连妻子的火葬仪式也未能参加。1940年,儿子卡罗尔自杀。成名后的弗罗斯特受聘于多所大学,经常外出演讲、朗诵诗歌,他常常拖着疲惫的病体回家。 这样的人生经历,影响了弗罗斯特的诗歌创作。第一部诗集《少年的心愿》中的《害怕风暴》描写了一位父亲在面对风暴时,对家人的安全从最初放心到最后担心的心理变化过程,预示了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主题——自然的冷漠、人类的孤独和困惑等。 在《星星》一诗中,星星代表了自然的眼睛,诗人在仰望夜空,寻求同情和支持时,星星“仿佛关注着我们的命运,/担心我们会偶然失足”,马上又变得十分冷漠,有眼无珠:“然而既无爱心也无仇恨,/星星就像弥涅瓦雕像/那些雪白的大理石眼睛,/有眼无珠,张目亦盲。”冷漠的自然根本无视人类的存在,人在自然面前孤立无援,显得多么渺小和可怜! 《波士顿以北》中的一首《补墙》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疏远,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怀疑甚至敌视。弗罗斯特的现代意识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阐释,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位力主补墙者代表着传统,而那位力主拆墙者则代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 另一首诗《摘苹果之后》描写过度的劳累使诗人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格瑞纳认为,《摘苹果之后》中,诗人已基本完成了人生的工作,可能某根树枝上还有两三个苹果未摘,他今后所面临的,是不知道什么在等待着他,这种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是他烦恼的真正原因,所以这首诗含有“死亡”的意义。诗中的“冬日睡眠的精华弥漫在夜空”,回响着“终结”和“再生”的问题。生活的重压,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筋疲力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我拱起的脚背不仅还在疼痛,/而且还在承受梯子横档的顶压。/我会感到梯子随压弯的树枝晃动。/我会继续听到从地窖传来/一堆堆苹果滚进去的/轰隆隆的声音。/因为我已经采摘了太多的/苹果,我已非常厌倦/我曾期望的丰收。” 继《摘苹果之后》,他常常想到死亡:“谁都能看出什么会来打扰我睡觉,/不管这是什么样的睡觉。/要是土拨鼠还没离去,/听到我描述这睡觉的过程,/它就能说出这到底是像它的冬眠/还是只像某些人的睡眠。” 《山间低洼》是弗罗斯特的第三部诗集,其中的一首《白桦树》借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厌倦。他就像在森林中迷路的旅行者一样四处碰壁,蛛丝缠面,满脸烧伤,一只眼睛还因受伤而在流泪。诗人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已不堪忍受,他要借爬白桦树寻找一条出路,一条通向天国的道路,离开人世间一段时间:“我喜欢凭着爬一棵白桦树离去,/攀着黑色树枝沿雪白的树干上天。” 二、社会背景是造就其“黑色”诗歌的外因 由于西方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副作用,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创伤和灾难,“上帝死了”导致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和精神支柱的垮塌,宇宙没有了中心,生活失去了意义,人们已无家可归,西方社会一片荒凉、混乱、扭曲、变形、孤独、绝望,没有生命力,没有希望。这样的感受,弗罗斯特借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得很充分,其他美国作家也在作品里做了精到的揭示。“孤独、异化以及生活的分离对本世纪许多诗人和小说家、对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生活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如果说艾略特在他的《荒原》中创造了一个伦敦荒原,海明威则创造了一个巴黎荒原,菲茨杰拉德创造了一个纽约荒原,福克纳创造了一个美国南方荒原。伦敦、巴黎、纽约代表了整个西方社会,一战后的西方社会处于一片荒凉之中。许多现代英美诗人肯明斯、庞德、威廉斯、乔伊斯、哈特•克兰等都表现过这种感受。 《老人的冬夜》被弗罗斯特认为是他第三部诗集中“最出色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一位孤独年迈、失去记忆力、体弱多病的老人,没有亲人可以想念,屋外的黑夜让他感到的只有威胁和恐惧。他面对的唯有绝望和死亡。弗罗斯特暗示了老人与他的屋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突出强调诗人的孤独和绝望。“屋顶的积雪”象征老人的白发,“墙头的冰柱”寓意老人的眼泪。诗人运用“薄霜”、“凝霜”、“夜”、“一盏静静的灯”、“积雪”、“空屋”、“冰柱”、“沉重的吸引”、“沉睡”、“年迈的男人”、“冬夜”等意象集中展现了诗中的老人已走完了人生的全部旅程,强调了老人悲哀、孤独的心境,使读者意识到死亡正步步逼近。 弗罗斯特的第五部诗集《小河西流》中的几首诗《春潭》、《曾临太平洋》、《悄然而去》、《熟悉黑夜》等都表现了自然的冷漠,人类的孤独、恐惧和渺小。 《春潭》借描写白雪融化为水,水渗入树根,使树木在夏日变得郁郁葱葱,展现了大自然中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神秘力量。诗人以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衬托出人类的卑微和渺小。诗人在《曾临太平洋》中揭示出大自然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自然成了黑暗、暴力和邪恶的化身。诗人写道:“似乎怀着恶意的夜正在来临,/那不仅是黑夜而且是个时代。/有人最好想到洪水就要到来。/这儿将有比海啸更大的灾难,/在上帝说出熄灭那光明之前。”《熟悉黑夜》描述诗中人在黑夜里漫步雨中,游走在空荡而又悲哀的城市小巷中,低着头经过更夫身旁而不愿作任何解释,驻足倾听另一条街上传来的哭泣和那报时的钟声,最后走到城市之外的荒郊野外。诗中那位不眠人形影相吊,他默默独行,既无人理睬,也不与别人搭话。诗中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使读者久久难以忘怀。 三、对宗教信仰的怀疑和动摇是其“黑色”诗歌形成的内因 出版于1936年的《山外有山》是弗罗斯特的第六部诗集。诗集包括他最优秀也最有影响力的、曾被评论家称为“黑色诗歌”的《荒野》、《踏叶人》、《望不远也看不深》和《意志》等。 《荒野》一诗首先描写荒凉的田野雪景:“大雪和夜一道降临,那么迅捷,/压向我路过时凝望的一片田野,/田野几乎被雪盖成白茫茫一片,/只有少数荒草和麦茬探出积雪。”诗人还多处运用孤独、寂寞、大雪纷飞、黑夜降临、恐惧来描绘白雪覆盖的荒凉田野,以映衬孤独悲哀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诗人经历了许多人世艰辛,又遭受爱女玛乔丽病逝的沉重打击后,那种寂寞、忧郁、痛苦的心情。诗人还告诉我们:精神的荒芜比外部的荒凉更可怕,空虚的灵魂才是真正的荒凉之地:“人们要吓唬我不能用苍茫太空——/无人类居住的星球之间的太空。/我能用自己的荒野来吓唬自己,/这片荒野离我家近在咫尺之中。” 《意志》描绘了一幅令人恐怖的画面:一只白色的蜘蛛在白色万灵草上抓着一只飞蛾。白色在诗中象征虚无、死亡。同时,诗中还多处出现与死亡有关的意象,如“死亡”、“枯萎”、“垂死的翅膀”、“僵硬的白丝缎的飞蛾”、“黑夜”等,使读者感到死亡的步步逼近。《望不远也看不深》描写人类在寻找真理时看到的只是虚无,人类的努力总是徒劳无益的:“他们没法望得很远。/他们没法看得很深。/但何曾有什么障碍/遮挡过他们的眼睛?” 弗罗斯特对生活的厌倦在《白桦树》和《摘苹果之后》中表现得十分清楚。诗人对生活的抱怨、厌倦,他内心的孤独、寂寞、悲伤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与他对宗教信仰的动摇密不可分。弗罗斯特在他的两部诗剧《理智假面具》和《仁慈假面具》以及其他的诗歌中,反映了他对基督教的怀疑以及宗教信仰的动摇。弗罗斯特认为,宇宙是孤独的、可怕的。正如他所说的:“宇宙是冷淡的,上帝,如果存在的话,是软弱的。”他在《踏叶人》一诗中,充分表达了他的这一观点。《踏叶人》通过诗中人口吻表现了对冷淡的大自然的厌倦。因为树林是可怕的,对人类充满恶意:“整个夏天它们一直在我头顶洋洋得意,/此刻却从我身边飘向它们的安息之地。/整个夏天我都觉得它们对我悄声威胁,/此刻它们似乎也希望拉着我一道去死。”虽然诗中人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鼓起生活的勇气,“准备踏来年的积雪”,但他的努力能否成功令人置疑,因为他已“厌了秋色”,憎恨树林。 经过上述分析表明,弗罗斯特“黑色”诗歌的形成与其一生的坎坷经历密不可分,加上当时社会的变迁,战争的创伤,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导致其精神支柱的坍塌——对基督教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和怀疑,因此,他的诗歌表现了对生活的厌倦、恐惧、绝望等“黑色”情绪。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弗罗斯特并非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厌世者。他只是直率地表现了人类生活中的黑暗与丑陋。评论家昂耐尔•特利林指出,弗罗斯特诗歌中展示的恐惧是随着新事物的诞生而出现的,这一点正是现代诗歌的标志。他在一些诗歌中也曾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眷恋之情。正如他在《生存考验》中所揭示的,人生虽然短暂,但生活中充满温情,值得人类追求。他对生活的热爱使他憎恶毁灭人类的力量——火与冰,仇恨和欲望的象征。《火与冰》描写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冰与火。诗人在诗中表露出对未来世界的担忧,该诗同时也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的眷恋之情。诗人在《白桦树》中告诉我们:现实生活固然丑陋,但我们最终还得面对它,短暂的休息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不可少。人类正是在这种悖论中生存,社会在这种矛盾中发展。

你给前任发一句我爱你会怎么样?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人只是在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时候试过吧,或许对方给你回一句玩真心话大冒险呢???,其实两个人有些遗憾是可以重新破镜重圆的,但有些遗憾过去了就放过彼此!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