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停留歌词什么意思,没有连接wifi和移动数据?
在我们日常使用手机过程中,连接网络情况下AA开屏出现广告觉得比较正常,但是明明我没有进行联网,为什么APP还会有开屏广告呢?
原因如下在我们连接网络时,打开APP,它会自动的加载广告。不仅仅如此,这些软件后台也会提前下载好一个广告。当我们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再打开APP时,这个原先下载好的广告就会出现在开屏页面上。(这一点大家在使用软件时可以发现,开屏广告的右上角有时候会显示广告已经WIFI预加载)
为什么厂商连没联网的情况下,也不放弃投放广告,其中就是利益问题。很多软件都是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他们开发维护的费用基本都要靠广告收入来维持。
如果事先给下载好广告,就算用户手机没有联网,打开APP后,同样可以把自己投放的广告得到展现,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润。
一些厂商解释针对APP的开屏广告饱受用户的吐槽,轻则广告两三秒,多的可以达到六秒以上。而一些厂商给出的解释是,APP启动本身就需要一个短的时间,我们只是占用了这个短的启动时间来进行投放广告罢了。这一个解释估计大多数人都不认同!
一些手段在日常使用手机APP也会发现,明明在开屏广告上我点击了跳过广告那个按钮,为什么还是进入了广告页面?
这里就是一些厂商为了追求更大利益的手段,也就是说我们点击的那个跳过,厂商那边实际设置的功能不是跳过,而是让你跳入广告页面,提升自己广告点击率,从中获取更多利益。
有的确实是把跳过做的是真跳过,不过把它做的特别小。人的手比较大,点击必定触碰到广告部分,自然就进入了广告页面。
总结APP开屏广告,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利益问题。厂商只有获得足够多的广告点击率和展现量才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基本上大部分APP开发企业都这么干。包括以前个别手机系统,自带广告。
也包括目前的一些电视,开机先强制看一分多钟的广告。这些广告能给他们带来非常的盈利,甚至可以超过产品本身利润。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问题的解答,欢迎您的评论、点赞!谢谢您的阅读???
如何评价赵雷的歌?
喜欢赵雷的歌已经有好几年了,最早听他的歌是少年锦时。喜欢一首歌,总是从歌词开始的。也许旋律不是很重要,但歌词肯定是有几句会敲到你心上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年少时,有失意时,有恋爱到情浓时,可是很多时候只是一眨眼或者是一瞬间,他就过去了,即使想用文字或是别的方式记录下来总会觉得很苍白,而赵雷却用他的歌把这一切纪录下来,似乎你在听他的歌时就会觉得唱的就是你!
赵雷的歌真正被传唱是因为我是歌手里面唱的《成都》,然后忽然一下子就火了,然后哪里都在放,哪里都在唱,据说把成都的旅游业都带火了一把,真正喜欢的人都知道他不止这一首好听的歌。他唱了鼓楼,唱了理想,唱了三十岁的女人,唱了我再也不想去丽江...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没有被岁月打磨的人不会有这么真性情而又打动人心的歌,所以喜欢赵雷没道理!
赵雷出了新歌,轻松自由风,一如既往,越来越好!
男生说他不想耽误你是什么意思?
委婉地拒绝,这样的男人应该敬而远之。
所谓男女之间的礼貌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的,他这样说,显然对你有所保留。他自以为是不想伤害你,所以要委婉地表达,但在我看来,他只不过是想给自己立个“好男人”的人设,给自己一个台阶下,顺便让你顺着台阶下。
当然,正是因为我遇到过这样的男人。具体细节没有什么分享的,大同小异,现在回想就觉得不过是我当时翻书的时候不小心打了瞌睡停留了一阵的结果。
很多人认为不能仅凭这几个字来否定别人的真心,那么就请你好好回想一下他对你做的那些事好了,如果他还是对你说不想耽误你,我真觉得没必要浪费时间在他身上。男生都这样说了,我们当女生的要大气一些,甩了就好。
另外我所认识的不错的男人,还真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话。
同意的别忘了点赞哦!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主流的解释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其实,这样的解释根本就不是孔子的本意!
“克己复礼”,出现在《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当下很多《论语》的注解版都是这样解释的,“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一日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你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然而,这其实并不是孔子本来的意思,而是北宋大儒朱熹,在对四书集注时,按照自己的理解做的注解。孔子的本意,可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会这么说?孔子的本意,和朱子解释究竟有何不同呢?其实,孔子的原意和朱子的注解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克”和“礼”这两个字的解释上。
关于“克”字的意思,朱子的注解为“胜也”、“克制”的意思,所谓“克己”,也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
而“礼”呢,朱子的注解不再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因此,朱子的意思是,“复礼”就是遵循天理。
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朱子是程朱理学的祖师爷,主张“理礼合一”,所以“礼”既是“天理”,也是“人事”。所谓“克己复礼”也就成为了天理战胜人欲,人只要克去那些“非礼”的部分,自然也就能复礼了。
然而,孔老夫子“克己复礼”的本意,可不是让我们去克制自己的欲望。孔子那时候可还没有程朱理学,他所说的“礼”,也只是“天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而“克”字呢,其实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意思,它既有“克制”的意思,也有“做到”、“做好”的意思。
所以,孔子讲得“克己复礼”,其实根本就不是让人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是让人做好自己,人人各安其位,大家都尽到了自己的本分,社会的“礼”也就恢复了。
所以说,如果按照孔子的原意,《论语·颜渊》的那段翻译成大白话,应该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一切行为都合乎于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就都归向仁了。实行仁德呢,要完全依靠自己,难道还需要靠别人吗?”
这时候有人会说,朱熹那么个大儒,为何要篡改孔子的本意呢?
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朱熹这么做,这无非就是借孔老夫子,来给自己的理学做背书。
儒家之所以能够从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的正统学派,是因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建立了一套阴阳五行宇宙论,为汉武帝献上了巩固皇权制度的天人三策。董仲舒证明了皇帝的统治权力来自老天的意志。而且他的这套理论是可以观察,可以解释的。
比如说,老天高兴了,便有了春,老天更高兴,便有夏;老天要是忧愁了,就进入秋天,老天悲哀了,就是冬天。天道就是人伦,这叫天人合一。从四时相代,到生活中最小的细节,无不体现着天的意志。
当然,皇帝权力虽然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为所欲为。因为,皇帝的上面还有老天。老天爷会时刻关注着天子的表现,并通过一些自然现象来奖惩天子——如果帝王勤政善行,就通过异常的吉祥征兆,来奖赏他;如果帝王恶政暴行,就会通过反常的灾异,来警告他。
天道有常,人必须顺天承意。如何顺天承意?
这就体现为皇帝要听从天的意志,臣民要听皇帝的,儿子要听父亲的,女人要听男人的,如此等等,“下事上,如地事天,此之谓大忠”。——“忠”是君主们最愿意听的一个词。
就这样,汉武帝与董仲舒为代表的儒生立约,汉朝从此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生们得到了好处,就要为皇权的“受命于天”做舆论宣传。
然而,从东汉到隋唐,佛教传入中国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本土的道教也逐渐壮大了起来,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
为什么呢?
因为,之前董仲舒那套阴阳五行宇宙论为皇权作背书还算可以。但是在解释抽象世界(本体论)和人的心灵世界(心性论),以及人生死问题面前,儒家被那两家,尤其是佛教打得体无完肤。
佛教传入中国后,马上在精英阶层传播开来,甚至南北朝时期好几个皇帝都信奉佛教。到了北宋,为了对抗佛教,宋儒们想到了“给天地立心”,将天理和人心(欲)结合。
就这样,有了程朱理学,人们就不用再通过董仲舒的那套“天人感应”从外部世界去间接地接近天,而是人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天理。
为了让理学具有说服力,朱熹必须从儒家的经典中寻求能够为自己背书的圣贤之言。所以,他才把《论语》中孔子的话,按照自己的意思作注解。
这时候,有人可能仍然表示怀疑,你这么说有依据吗?
其实,如果你弄清楚孔子所说的“礼”是什么,就明白了。
孔子说得“礼”,到底是什么?这时候有人会说了,这还用问吗?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不管是宴宾会客,还是丧葬嫁娶,社会中的一切行为,几乎都能找到一套程序式的礼仪。因此,“礼”就是人们在日常社会活动中的那一套礼节和仪式啊!
这么说,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在孔子的那个时代,“礼”不仅是礼节和仪式,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代表着秩序——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
为何这么说?先看《论语》中一个著名的典故: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意思是说,孔子在谈论到鲁国的正卿季平子时说,“季平子用八佾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违背礼制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图 | 礼乐仪式
所谓的“佾”,是古时候舞蹈表演行列的规格,一佾为8人,八佾就是64人
这时候,可能有人就要感到疑惑了:这孔老夫子管得可真宽啊,人家季平子在家里欣赏舞蹈表演怎么就不行了?他用多少人奏乐舞蹈,你老夫子也要管啊?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你就错怪孔子他老人家了。周代虽说是礼、乐并称,但“乐”其实也是“礼”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周礼》中规定,礼乐仪式中,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使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则用二佾。季平子呢,他为鲁国的正卿,按《周礼》的规定,只能使用四佾,他用天子的八佾规格,无疑是僭越“礼制”的行为。
所以,我们再看孔子他老人家之所以这么生气,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都知道有“周公制礼”之说,周公开创的这一套礼制,可不仅仅只是礼仪的规范,它最主要的功能,其实是一种社会制度的具体表现。“礼”的核心作用用十二字真言可以概括——“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它是一套维持社会稳定的宗法制度。
众所周知,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本质上就是在血缘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一套“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
在这套政治体系中,周天子、诸侯、卿大夫,既是君臣,也是亲戚。整个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宗法制社会下的大家庭,周天子就是大家长。
图 | 宗法社会继承关系
在继承制度上,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其他为小宗。所谓,“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礼记·大传》
在家国同构的宗法制社会下,大家虽然都是不是外人,但亲戚也得分个亲疏远近,要不社会还是得乱套。所以,如何确定不同人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宗法制度,一定要将本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在礼法上,天子要是对叔叔和娘舅一视同仁,那抬高了外姓的宗族,贬低了本宗,那天下就得大乱了。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定亲疏”。
所谓的“决嫌疑”,就是要杜绝模糊的地位关系,严格地按照身份等级划分所有人的地位。
要给所有人进行地位排序?
是的,如果你是家长,即使是面对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能一视同仁。
举个例子,当你给大儿子个鸡腿吃时,如果二儿子也想要,怎么办?
如果是我们现代人,给大儿子吃鸡腿了,就也得给二儿子,必须要对儿子们平等对待。但是,如果古人也这么做,对儿子们平等对待,那可就危险了。
怎么回事儿呢?
因为你对儿子们的“平等”原则,会让别人产生“嫌隙”,尤其当你作为国君时这么做,臣子们就会看不出你两个儿子的地位谁高谁低,谁是你将来的继承人。“平等”的后果也很严重,儿子们从小就不知道家里的地位谁高谁低,将来发生继承人问题后,就会互相斗个你死我活。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因为犯了这样的错误,导致兄弟相残。比如唐初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因为李渊没有“决嫌疑”。
所以,当你给了大儿子一个鸡腿,二儿子也想要时。你不但不能给二儿子,最好还得给他个大耳瓜子,教育他不要对老大拥有的东西有非分之想。如果你对待二儿子和大儿子是一样的态度,那么就会产生“嫌疑”。
因此,宗法社会要给人人划分等级,即便是儿子,也得要区分出长幼尊卑,嫡庶贵贱,为的就是“绝嫌疑”。
所谓的“别同异,明是非”,那就好理解了。就是按照“礼”的准则,来区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相同和差别,用是否符合“礼”的准则来明辨是非。遇到陌生人,他遵守“礼”就是同类,不遵守“礼”就是野蛮人。国家也一样,国民最受“礼”就是礼仪之邦,不遵守呢,就是蛮夷。
所以,“礼制”之所以能维持宗法社会的稳定运转,是因为它给所有人都制定了社会等级地位和行为的边界的标准,所有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等级地位而各安其位,所有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行为边界而各司其职。
你季平子是鲁国的正卿,就得按照正卿的标准用四佾;王铁柱的爷爷是铁匠,爸爸是铁匠,所以你长大后也要安心做个铁匠;每个人在社会上的位置是定好了的,谁也别做非分之想。
这就是孔子那个时代,“礼”的含义。“克己复礼”,就是做好自己,人人各安其位,大家都尽到了自己的本分,社会的“礼”也就恢复了。
然而,孔子的“克己复礼”的夙愿能实现吗?
后来的答案我们都知道了,孔子一生致力于“克己复礼”的伟大事业,但直到他去世后两年前,社会也没“克己复礼”。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孔子的“克己复礼”过时了。
周代的“礼制”所维系的宗法制,其实是一个规模比较小的熟人社会——指的是统治阶层。也只有这样的社会中,才能依靠血缘关系确定亲疏远近、尊卑长幼,人们才能够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保持秩序井然。
在这种宗法制下,统治者自上至下逐级行使权力,被支配者自下至上逐层恪守自己应尽的义务。有句话是“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周天子这样的分封制度,最开始还可以通过宗法秩序维持对地方上的统治,但是经过两三代人,周天子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力就变得相当弱了(随着代际的增加,血缘纽带减弱了),对于不听调令的诸侯,周天子只能徒呼奈何。
同样,诸侯们虽然在封地上的地位非常高,但时间长了,他也管不了底下的贵族、卿大夫们养的门客。当鲁昭公调不动卿大夫季平子时,他也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统治者对权力的欲望总是无限的,当初周天子搞分封制,其实只因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无力供养庞大的官僚体系,做出的无奈选择。到了孔子那个年代,随着冶铁技术的成熟、铁制农具的推广,以及各种农业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官僚系统也越来越庞大了。对于统治者来说,将权力一竿子插到底,对社会进行直接统治也就不再是奢望。
然而,宗法社会的那套“礼制”,对诸侯实现中央集权统治却具有着天然的制约。诸侯,甚至大夫们都野心勃勃,看着周天子那一副窝囊的样子,他们感到不寒而栗。所以,诸侯们纷纷寻求变法,实行编户齐民、郡县制,决心打造一套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到地方的集权式官僚体系。
秦汉的郡县制
对于诸侯来说,只有将自己的权力一竿子插到底,才能对基层社会实现有效地组织和动员,只有摆脱宗法贵族们的掣肘,他们才能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因此,为什么春秋时代会礼崩乐坏,为什么我说孔子的“克己复礼”已经“过时”了,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诸侯们为了掌握绝对的权力,主动抛弃过去的“礼制”——严格地说,应该是礼制中那些掣肘君主权力的部分,开始变法。变法后,战争不再是只有贵族参战,打起仗来都不择手段,毫无顾忌。所以,遵守道义,等待楚军渡河列阵后才进攻的宋襄公,成为了笑柄。
诸侯国通过战争不断地进行扩张,社会不断地变大。社会膨胀,城市变大后,原来的熟人社会就被打乱了,逐渐变成了半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就这样,过去的宗法封建制也就不再适应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了,在政治领域的作用也就逐渐地瓦解掉了。
在古代社会,统治者都是依靠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进行统治的,城市的不断扩张,必然伴随着大量的移民。原先的一个大宗族进入到了一个比以前更大的社区,它就不显得大了,影响力也就弱了。在城市中,各个宗族的人们杂居在一起,互相通婚,久而久之就没有了之前在村子里那么强的血缘纽带,也就团结不起来了。
这就好比合村并居,拆迁之前,村民们团结着呢。一旦将他们打散,进入到一个庞大的社区,他们就很难团结起来了。一个几十人的物业公司,就能管理一个万人的社区。
郡县制就是这样的逻辑,宗法社会瓦解也就意味着周礼的生存土壤也将不复存在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各国诸侯们都在绞尽脑汁变法,通过富国强兵实现统一时,孔子却站出来号召大家,退回宗法制的小社会。谁会听从孔子的说教啊?尤其是在那个开始全民耕战、授民以爵、主张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听孔子的话就等同于自取灭亡。这也就是孔子“复礼”失败的真正原因。
当然,达文说这么多,并不是要对孔子他老人家进行嘲讽或苛责。人处于历史之中,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作为圣贤的孔子也不例外。我这么细地讲述孔子“克己复礼”的故事,其实就是要提醒大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历史和社会的发展,绝对的理想主义是不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固有客观规律。
当然,孔子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也不应该成为我们后人批判和嘲讽的对象。孔子追求的那个人人奉行君子之道的理想社会,就当时,甚至当前我们这个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来说,确实很难实现。这就像我们做艺术创作,我们是画不出绝对的圆,我们是无法创造出绝对的美,这并不能推导出它们不存在。
君子是一种“道”,天下大同也是一种“道”,我们或许永远也无法抵达,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地努力去无限地接近它。但是,一定要记住,理想和现实是相辅相成的,脱离现实的理想是空洞的,没有理想的现实是不值得过的。最终真正能推动这个世界良性发展的,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懂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摄影是不是一定必须要用RAW格式?
用RAW拍摄,还是用jpg拍摄,其实出发点是对于照片拍摄完了要不要更多的后期来说的。RAW成为照片的原始格式。jpg是照片被压缩之后的格式。
至于用哪种格式拍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一些可能大家不喜欢听的话。那些对后期软件不太熟悉的老法师大多不会用raw拍摄。说白了raw格式,就是为了后期而生的。
原始格式所含的信息是最多的,所以当原始格式放在电脑上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画面是发灰的。没有人会用原始格式直接输出照片。原始格式必须要经过后期的处理。所以不会后期的人会说用jpg拍要比raw拍摄好的多。因为jpg可以直接出片,可以在相机里调整照片的风格。
说一下这两种格式的优点和缺点。
第一,RAW格式优点,原始格式所含信息最多。更利于后期的各种调整操作。在一定范围后期调整不仅不会损失画质,还能提高照片的艺术性。原始格式就是为了后期而准备的。对于擅长后期的人来说,原始格式可以说是必须的。缺点,照片文件特别大,对电脑的要求比较高,对软件的操作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是老法师说RAW格式不好的原因)。相机中的照片风格色温色彩偏移等等不能用于RAW格式。温光线三原色的原理,以及理解软件中是如何应用的,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做光色的还原调整,即如何去除光色中互补色的混合干扰,这种高级的后期技法是解决画面不通透问题的核心技术。
第二,JPG格式优点,照片压缩程度比较高,而且损失画质比较少,相对于照片大小来说最容易让人接受,可以使用相机的照片风格。白平衡设置和色彩偏移等风格化。如果光线和相机设置比较完美的话,可以直出照片(这是老法师引以为傲的一点,觉得前期拍摄好了,后期就不用修了)。缺点,照片宽容度不高。不能进行太多的后期处理。相对于原始格式无法实现更多艺术性的后期创作。
个人推荐两种格式同时拍摄。现在的相机都能完成这一个设置。对于我来说,jpg只是相机中和电脑筛选的预览格式。因为个人偏重后期,需要照片,有更大的宽容度。
汽车每次加油后仪表显示能跑600多公里?
汽车每次加油后仪表显示能跑600多公里,而实际只能跑400多公里,这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是正常,仪表显示的里程是电脑根据发动机的工况计算而得出的,但实际跑的时候,油耗有时高有时低,实际里程也会有短有长,比如低速费油,里程就短,所以显示可跑里程数和实际开车跑的里程数是有一定差距的。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一起看看汽车车速里程表的工作原理!
汽车车速里程表一般在驾驶位置的正前方,它由车速表和里程表两部分组成。是用来指示汽车行车速度和累计车行驶里程数的仪表,由汽车变速器或分动器通过转轴带动。车速里程表按结构分为磁感应式、电子式两种。
汽车车速表介绍及工作原理
传统的汽车车速表是机械式的,机械式里程表连接一根内部有钢丝缆的软轴,软轴另在一头连在变速器的一个齿轮上。运转时旋转的齿轮会带着钢丝缆一起转动,然后转动的钢丝缆会带动汽车里程表罩圈内的一块磁铁一起转动。罩圈与指针连接并且通过游丝让指针指向零位,磁铁转动的速度快慢让磁力线大小产生变化,指针就会被带动。 这种机械式的车速表简单实用,以前被广泛用于各类车型。
现在汽车仪表已经开始使用电子车速表,比较常见的一种是从变速器上的速度传感器读出转速后,电脑再通过计算公式来换算成车速和里程,通过脉冲频率的变化使指针偏转或者显示出数字。
两种车速表的数据都是来自于传动系统的变速箱输出轴或车轮输出端的转速,知道了车轮的转速,和每分钟轮胎转动圈数,以及轮胎转动一圈走过的距离即周长,车速就可以算出来。
汽车里程表介绍及工作原理
汽车里程表是一种数字式仪表,通过计数器鼓轮的传动齿轮与车速表传动轴上的蜗杆啮合,使计数器鼓轮转动。内传动齿和进位数字轮传动齿轮形成1:10的传动比,也就是说上一级鼓轮转一整圈,下一级鼓轮转1/10圈。
当第一数字轮转动由9转到0即一整圈,内传动齿会拨动第二个数字轮转动1/10圈,以1km数递增;同理当第二数字轮转动一整圈,第三个数字轮就转动1/10圈,以10km数递增。其他的数字轮由低位到高位的显示,计数方式以此类推,就可以显示车辆里程数。
现在汽车里程表也同样应用了电子式里程表,同车速表原理一样通过速度传感器获取里程信号。电脑会把电子式里程表累积的里程数字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即使在无电的状态下数据也能够存储。
汽车里程表计算里程的原理是根据车辆的前轮转了多少圈来计算的,每辆的轮胎出厂时都是厂家固定规格的标准配置,轮胎的周长(轮胎转动一圈走过的距离)是固定的,这样轮胎转一圈走过的距离也是固定的。
有的汽车车速里程表同时会设有总里程和本次里程,总里程用来记录汽车累计行驶里程,总里程有六位数,不能清零。本次里程用来记录汽车单程行驶里程,一般有四位数,供短期计数,可以清零,可以随时复位至零。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对车速里程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读数不容置疑是很准确的,那么回到问题上来,为什么实际里程会有差距呢?这就要从这个单次里程说起!
我们已经知道通常汽车仪表会有一个短途单次里程,单次里程就会有一个综合油耗,这个单次综合油耗实际上就是车辆停止前最后跑的里程的综合油耗,假如汽车在市区道路行驶时的短途综合油耗是12L/100km,这个油耗会记录在汽车的存储器中。
但实际上这个油耗不是固定的,如果汽车又行驶了一段高速,汽车的瞬时油耗就会下降,短途的平均油耗也会下降,短途综合油耗就会变为10L/100km。
像问题中说加油后仪表显示可以跑600多公里,也就是续航里程600多公里。因为汽车的油箱容积固定的,汽车加油以后汽车油箱的剩余油量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汽车加满油时的油量为65升,行驶过程中油量会随着里程增加而减少,这个减少的量进行量化处理并存储在汽车的存储器。汽车电脑会根据最后一段里程的综合油耗以及汽车油箱剩余的油量进行剩余里程计算。
按照油箱加满油容量为65升以及10L/100km的综合油耗计算:65÷10×100=650km,也就是说汽车加满油后的剩余驾驶里程为650km。
由于油耗有高有低,自然里程也会有短有长,驾驶里程是根据当前综合油耗来进行计算的,并非真实行驶的数据,所以汽车仪表盘上面的显示公里数只是当一个数据来参考。汽车实际能够行驶里程完全由汽车本身实际油耗而定,影响车辆油耗的因素非常多,像个人驾驶习惯,车辆操作方式,行车路况,车辆保养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