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何处来歌词是什么意思,十五从军征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不是老兵回家时心情反而不好,而是他心情就没好过。
此诗描写的是士兵长期行军在外、思念家乡,以及年老之后回家途中的犹疑彷徨。
鉴于题主只问为什么回家的时候心情不好,我也就只回答这个问题。
回家本来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几十年都没回过家,几十年对家乡日思夜想,好不容易回到家了,怎么能不开心?但士兵年纪轻轻、正是韶华就被迫离开家乡,等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几十年过去了。时光弹指一挥,自己老得军队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废物了,这才被遣送回家,这得过了多长时间。
春秋初年,由于通讯不畅,生产力不发达,几十年过去,家里的环境也许没什么变化,但认识的人必然是物是人非。父母长辈都已经死光了,儿时的伙伴兴许都认为自己打仗打死了,早就忘记了我这个人,更小的孩子当然根本都不认识自己,自己对于家乡似乎就是一个外来者、局外人。
这里是士兵的家,明明自己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然而这里的一切却与自己无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都知道这是千古名句,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为什么写得好,我也是想了好久才想明白:杨柳依依,风景无限美好,诗人却要离开。要知道,在面临长别的时候,家长的风景越是美好,诗人就会越加不舍,越加悲伤,心情就会越加沉重。而回家的时候,心情本是非常兴奋、期待的,但氛围却如此萧瑟苍凉,诗人开开心心回家,但想到回家自己兴许根本就没着落,无疑是给开心的容颜上泼一盆冷水,这该是有多伤心?
这一反一正,把诗人离开时的哀伤不舍,回家时的失落无奈,表现得特别充分、厚重,凝滞绵长。悲伤离开的时候春光明媚,兴致冲冲回家的时候肃杀苍凉,真是天意弄人啊!
更让人痛苦的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有个词,叫做举目无亲。
没有长辈可依靠、没有知心人可以诉说,没有心上人在等待,没有儿孙满堂。
世界之大,我一无所有,唯一牵肠挂肚的就是我的家乡,好不容易回家,我才知道,这个自己日思夜想的地方,也是连一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的地方,想把这种痛苦的心情宣泄出来的渠道都没有,我想把自己这几十年来胜利的自豪、痛苦的折磨、无数个在黑夜中思念家乡的深切一一诉说,但没有人可以说、也没人理解。
这里的一切和我是如此的陌生,他们完全有可能把我当做一个入侵者、外来人一般看待。但如果不回到这里,自己又能去哪里呢?
岂不凄凉?
甚是凄凉!
这首诗和“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宋之问是犯了事,有可能连累了家人。他回家的时候是在想,自己的罪行有没有连累家人,他们有没有因为自己而充军、坐牢,自己回去会不会被乡里人鄙视,所以路上心情无比矛盾。
这首诗和乐府《十五从军征》以及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更接近。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家乡和故乡的区别在哪里?
我的家乡在广西北流,我们这里有名扬本地的奇洞特石勾漏洞,五彩缤纷充满乡野人文的本土田园风光汇仙河、
五彩田园外,还有AAAA景区铜色峭壁、润土披石般的千年出土文物著称的铜石岭等,它们融于大北流城郊,山河相环依傍,可歺秀色美如画!
那就着重说说铜石岭吧!铜石岭山群集许多深洞、石岩、悬崖、峭壁在一起,自然形成的铜石奇景就有108个,还有七洞、十岩、十泉、三池,加上凉洞、门头洞、三娘洞、鸭儿洞、石花厅、会仙岩、千佛岩、人字岩等都很有观赏价值。奇特的石景多集中山麓四周。如北路的双女石、蘑菇石、巨蟒石、奇鹅石、蛋石、苗女石、雄狮石,东路的鸳鸯石、卫士石、书童石、母子石、西施石、皇娘太子石,西路的观音石、红利市石、捻麻公石等;南路的灯盏石,八仙石、猪八戒石,蛟龙石等等,简直数不胜数,而且生动传神。此山群层变耸秀,巍峨壮观,石皆紫铜色,有的苍茫一片,气势雄浑。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峰怪石,丛立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最高峰凤凰顶海拔421.9米。大铜石岭三面绝壁可从东闸门、西闸门攀登山顶。山顶宽广数里,山峦层迭。山上有著名的石花厅,供奉佛像,过去有和尚念经。谷间有大池塘,名灵池,四季不涸。东面悬崖,有瀑布从顶上飞泻而下,半山悬崖上有岩洞,名"会仙亭",瀑布从檐前泻落,四时如雨,好似"水帘洞",盛夏清爽宜人。小铜石岭南面山腰、山麓分别有双女石"和"北流八景"之一的"石鲤喷泉"。铜石岭景观绮丽,气势雄伟壮观,集众多的深洞石岩、悬崖峭壁、石景奇观于一体,共有十岩、七洞、三池、十泉、108个奇异石景唐初建铜州,因此山而得名。铜石岭水上游览区的面积宽广达40平方公里,非常适合科普探秘游的观光游客。
说到这我们还得了解了解它的千年历史的冶铜和铜鼓文化
铜石岭因春秋至隋唐产铜而得名。1966年,发现这里有废弃的铜矿矿井,还有炼炉、炼渣、铜锭和风管。这是我国岭南地区最早的冶铜遗址。出土于北流的、世界上最大“铜鼓王”所用的硐矿可见“铜鼓王”的铸造应与这个冶遗址相关。故得“铜鼓王”之称
也正由于他们具有优秀的民族气质,才创造了辉煌的北流型铜鼓文化。所以北流的文化底蕴深厚与自然美景呈现是融为一体的,我们爱家乡爱北流就要了解它,也欢迎广大朋友们旅游体验吧!
儿童相见不相识?
梦回牵绕的是那遥远的故乡,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味道,一碟腌豇豆可否解一丝乡愁。
小时候生活在大别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豫南小镇苏河,现在常常能回想起那个时候跟着母亲种豇豆,山地田埂边。
几颗种子一个窝,也不需要特别的浇灌,待到发芽跑藤结豆时,隔几天就能很轻松的摘一篓子。豇豆不论焖饭、清炒还是和肉炖,都是很受欢迎的时令菜肴。缸豆吃不完的很快就会老掉,经常会赠送给湾邻们一起吃。
吃不完的地缸豆会把个头饱满,没有虫眼的挑出来,清洗干净,再进行晾干,然后开始腌制。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腌菜缸,腌菜缸成为了每家每户的固定资产,我们家的那口老缸应该是湾里腌制时间最长的。
腌制所用的盐巴也是有要求的,不能用日常生活吃的加碘细盐,要用那种很粗的盐,另外缸里与盐辣椒、盐菜、盐红薯杆的摆放都是很有讲究的,最后还要用鹅卵石压严实,以免跑味和腐烂。
母亲的手艺在湾邻甚是有名,腌出来的豇豆味道清脆可口、颜色青里透黄。上小学的时候离家很近,对腌豇豆印象仅是家常小菜。
初中以后对腌豇豆的印象是终生难忘,在那个时代物质匮乏而且交通不便利,一周才能回一次家,周末回家带的时令蔬菜只能吃一到两天,时间长了很容易坏掉。
一周剩下的时间三顿饭就是米饭加腌缸豆,就这样整整吃了好几年,也许是因为那些年对其认知的深刻,现在见到它依然是最爱的小菜。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无论是大鱼大肉还是有其他多么丰盛的菜肴时,对腌缸豆仍然是情有独钟。
常说回不去的是故乡,把对家乡思念的情感,称之为乡愁。乡愁是什么?我认为是思念童年那段美好而短暂的过往,更是寻找味蕾上那份非常熟悉的味道。
步入工作以后更加明白,对童年的回忆是美好而难忘。求学时那段艰苦朴素的生活,更是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
腌豇豆再也吃不到母亲的味道,那份记忆深深埋在脑海里,经常会给孩子们讲起。不论时光千回百转,您依然是藏在心灵最深处的,任何时刻都会轻易的想起。
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事物?
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在传统文化中是个很大的创作题材,也是人类感情中被津津乐道的一种感情,对月的有,对酒的有,对花的有,以此比兴寄托乡恋。真是太多太多了!数不胜数!
大过年的盼每个人都早放假、早回乡高高兴兴的过年。不在有乡怨、乡愁!???
余光中的《乡愁》原诗是这样,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谈这首诗先谈下文艺创作中“意象”这个问题。单就文学创作的意象,说白了就是“借物抒情”。在这首诗里诗人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让人具体感受到的“物”,用几个时间片段串连起来,温和缠绵少许凄凉的表达了时光流淌,乡愁遥远。及作者对此无尽的爱和依恋;和少许各自西东生死牵绊的苍凉无奈!
作者怎么做到的呢?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文人的拿手好戏,是他们最突出的特长,他们有一颗泛滥的爱心,对万物敏感,善于同花鸟山峦对话,感普通人所不能感。有善良温暖的情怀助其捕捉这些美妙的“意象”。
这一点现代诗不是高手,余光中不是高手。
这首诗很可能模仿了蒋捷的这首古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香罗帐;
中年听雨客舟中,孤雁叫西风
老年听雨僧炉下,鬓发已星稀。
……………”。
少年,中年,老年。不同的听雨地点,不同的人生况味。几句话胜过千言万语。读来泪奔。那人经历了什么?这一生!
什么都不说,确又是说的最多!
这点看,余不是高手,信了吧!
潇洒的王维也有一首“乡愁”的诗。
杂诗三首里面的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儿的意象是梅花,绮窗,也就是雕花的窗户。此诗精简,格调高雅!上品!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记东西。…………”。雪泥鸿爪是意象,形容人生羁旅,漂泊不定。到处留痕。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个夫妇同罗帐,几个漂零在外头……”这儿也有很美的意象。
太多太多了。
文学家的提炼,领悟及真性情;创作了精美的充满美好意境的诗歌,光有情表达的枯燥或不会表达,那是愚夫;缺少情,光有技巧只会凑数讲华丽,是灵魂缺失、无病呻吟。
情景交融,让抽像的乡愁借助具体的几个物件表达出来,一斑窥得全豹这种类似的创作理论。日本文学的“物哀”思想也与之类似。
台湾受小日本影响太大了,但愿余光中的这诗不是!呵呵?
回乡偶书二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诗文如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
贺知章是唐朝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作者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还乡之作,全诗通俗易懂,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含义。
前两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说离家的时候年纪还小,如今还乡已经是鬓发斑白的老翁了,唯一不变的是还保持着一口的乡音。
作者中年离家 ,再次返乡的时候已经是86岁了,离家五十年,中间世事沧桑,时光流转,再次踏入家乡的土地让人感慨万千。
如果说这首诗前两句是用来抒情 ,最妙的地方还在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路上遇见玩耍的儿童,因离家太久,儿童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作者从哪里来。
原本是回自己的家,却被当做是外乡人看待,可见离家日子太久远了。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足以让作者泪沾襟了。
其实除了这首回乡诗,还有一句诗也很是经典,那就是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越是离家乡近的地方,心中越是有一种忐忑,以至对面遇见人,都不敢搭话。
记得我每年在外上大学的时候 ,坐火车回家,快到下车的时候,总是百感交集,有兴奋,有激动,还有一丝丝的近乡情怯。
好的诗句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他们足够贴近生活。
我是喜爱剪纸的敏敏老师,每天分享各种剪纸知识,欢迎喜欢剪纸的朋友关注我的号,共同传承非遗文化。
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
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白话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