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只有在我家乡歌词是什么意思

打表计价的……我心里当时在想,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两种,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意思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的公务员考试。地方的公务员考试的意思有各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的地方性公务员考试:公考和国考的区别1、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是面向全国进行招考...

只有在我家乡歌词是什么意思,回到故乡是什么感觉?

这个我很有发言权

我山东泰安出生的,因为父亲转业安置在河南洛阳了,所以1岁多就在洛阳生活,可是我家的亲戚都在山东呢。在洛阳上小学时,每年放寒假回老家待一个月,那时候也小,回到村里基本属于人家都认识我,而我谁也不认识的状态,就是觉得身边人对我很好,别的还真没太大感觉!

大学是在陕西汉中上的,我记得第一个学期放寒假时,独自一人坐火车回洛阳,17个小时的绿皮车可把我晃晕了,爸妈也一路提醒,注意这注意那之类的,走出火车站时,心里就想大声喊那句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啦!”,刚出车站,一群大妈大叔就围过来,有的喊着帅锅来住店啊 ,很便宜,有的喊着,帅锅出租坐不坐,打表计价的……我心里当时在想:我可是本地人,你别以为我好糊弄,洛阳火车站附近以前是真的乱,宰客行为比较多,老洛阳人了,还能被这种角色唬住吗?瞧不起谁呢!于是我迈出六亲不认的步伐,大踏步的走出火车站势力范围。这就是我回到故乡的第一感受,就是熟悉,自信。你说犄角旮旯哪个地方是卖什么的,门清,你说你想吃什么,我带您去,走着。所谓的故乡不就是这种一切都很熟悉,一切都很自信的地方嘛,在那一刻,你不必认识所有的人,你只需要知道你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了,那就是你的地盘了![呲牙]

贾平凹的浮躁讲了什么?

平凹的书是看了一本又一本,自《废都》后,只要出新书,都要在第一时间买来拜读。

《浮躁》也是如此。

虽然读了很多贾平凹的书,但多是过后就没有了什么印象,书里写了谁、讲了什么故事,基本上忘得一干二净。

除了骇世惊俗的《废都》和一些写商州风情的短篇留有印象外,别的都概莫如此。知道有本《浮躁》,却也不知书里写过一些什么。

简单分析,贾平凹的小说胜在奇与地方风情上,除此,并无明显超越其他作家的地方。

当然,贾平凹的书法还是强于许多人的,一幅字就多少万的,令人只能仰望而不敢小瞧。

但对于小说而言,对于有份量的小说而言,光会讲故事不行,重要得会刻画人物。在人物塑造方面,贾平凹就稍显功力不足了,那么多本小说没能留下几个让读者过目不忘的人物。

书是死的,因了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的人物方能流传,但贾氏的小说却多是缺少了这个。

估计若干年后,谈起贾平凹,也就是《废都》、商州风情,再就是令人乍舌的“贾氏书法”。

《浮躁》,也就是一本书名,或者是一个表示心情状况的词语。

国考公考省考都是什么意思?

感谢邀请,首先是称呼问题,我国公务员正规统一都叫国家公务员,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国家公务员,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两种。那么公考和国考区别在哪里?详细在以下几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意思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的公务员考试。招考单位主要包括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的意思

有各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的地方性公务员考试。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广州、深圳外,各省省市县乡四级招录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

公考和国考的区别

1、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是面向全国进行招考的,没有户籍限制,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主要面向当地的居民和在当地就读的大学生以及本省生源的大学生。

2、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都参加这两科的考试,各地方公务员考试和国家接近,基本沿用国家的模式,大部分省考试大纲也是参照国家的。

3、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按照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

4、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对各省市命题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大部分省市命题及考试大纲均采用国家的形式,甚至直接采用国家的大纲,

5、题量不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近两年都是135道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地方的公考与中央、国家的考试有一些区别,各地方也不尽相同。如有些地方考试为90分钟100题,有些地方则与国家一致。当然各地方也不是每年都一成不变,所以还是要关注当地的考试大纲。此外,每种题型的数量也与国家的不尽相同。

6、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没有户籍限制的,报考者可以报考任何符合报考条件的职位,但地方公务员考试仍有户籍限制,一般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以不受户籍限制,但也有少部分地区招考是面向全国的,包括人民警察的招考。

两者区别

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之间不存在什么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如:报考者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可以报考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两者不冲突,如果不受户籍限制的话,也可以报考其他省市的公务员,比如河北的考生可以报考浙江省公务员。

最后祝各位考试都能成功上岸,剑指第一。

欢迎关注笔航公考,坚持讲“授之以渔,价格良心”的好课程。

大学生毕业后想去当兵?

我是岭南通途,我来回答!

大学生毕业想去当兵,从家里走好,还是从学校走好?两边都可以报名参军,大家的国家级政策也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各地区自己出台的政策!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当兵从原籍去好还是从学校去好!

一、不管在哪入伍,都要符合体检政审条件

不管是从家里报名当兵还是从学校报名当兵,都要符合国家统一的体检和政审条件。

现在每年的征兵工作改为了一年两征,也就是一年的春季和秋季个征集一次,可能很多青年还不是很清楚,在这里就再讲一下。

如果是春季征兵,那么报名,体检,要往前推三个月,也就是过了元旦以后就要开始准备报名体检的事情了。

如果是秋季征兵,那么就要在6,7月份,也就是刚刚高考完,或者是大学放暑假就要开始准备报名体检的事,这个时间点一定要记清楚,不要搞错了。

关于体检和政审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在前面发了不少的文章,进行专门的分析,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翻出来看一看。

尤其是体检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注意到位了,可以大大提高通过的概率。我个人认为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定要提前参加体检,一定要提前参加体检,一定要提前参加体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提前参加体检才能够知道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小问题,很多小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短期的治疗解决的,所以再说一下,一定要提前参加体检,不要等到县里面的总检,到时候就没有时间去治疗这些小问题了,只能等到下一次报名参军。

二、两个地方入伍的标准是差不多的,主要看报名的学历层次人数

不管是从家里报名当兵还是从学校报名当兵,两个地方入伍体检的标准都是一样的。第三个影响能不能去入伍的就是学历,现在当兵都要求大学学历,没有大学的学历想去当兵,现在是非常难的。我所在的地区是一个非常偏僻落后的地区,我们这里每年新兵的大学生比例都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八九十,可以想象,其他发达地区高校多的地区那更是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

所以在体检,政审标准一致的情况下,可能影响入伍的因素就是学历,作为大学毕业生,在学校入伍还是在家里入伍其实都是可以的,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学历都是优先入伍的。只要体检合格,政审合格,入伍都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你的家乡高校比较少,参军的大学毕业生比较少,那么可以考虑报家乡去报名,加入的话竞争比较小,并且也能为家乡的国防事业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每年各地征兵办征集比例里面都有一个大学毕业生比例,这是纳入考评的标准的。

三、不管在哪入伍,最后的优抚工作都是原籍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

不管是从家里入伍还是从学校入伍,最后的优抚工作都是在家里面的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比如说入伍优待金,退伍的时候的优待金,都是原籍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这一年要搞清楚。

如果是在大学所在地入伍,那么入伍以后你的有关的材料也会寄到原籍的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的优待政策也是由原籍的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落实到位。

以后在部队立功的话,喜报也是寄到原籍的退役军人事务局,由原籍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县武装部联合进行送立功喜报上门活动。

立功的奖励也是按照原籍的标准进行奖励,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如果在部队获得嘉奖,由县政府奖励500元,由乡镇武装部送喜报上门。如果立三等功,由县政府奖励2000元,由县领导亲自送立功喜报和牌匾上门,如果立二等功,则由市领导送奖金和立功喜报及立功牌匾上门,如果是一等功以上就有省级领导亲自送上门我们这边的拥军优抚工作可以说做得还是非常好的。

四、主要区别在于地区性政策不同

在原籍入伍还是在学校入伍?其实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地方政策不一样。有的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相对来说入伍的奖励金会更高一点,有的地方经济比较落后,相对来说用我的一次性奖励金就相对要低一些。

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如果是专科毕业生入伍,一次性奖励5000元,如果是本科毕业生入伍,一次性奖励8000元,如果是在校生入伍,则一次性奖励2000元。

其他有些地方会比这个高不少,但也有一些地方不如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辅助性的政策,可能也会略有区别,但是差别都不会太大。

具体的政策我建议可以向学校的征兵办和原籍所在地征兵办进行具体的了解进行对比,最后决定自己在哪边报名。

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还是回原籍入伍比较好。因为其他条件真的相差不大,回原籍又可以为自己的家乡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并且回原籍入伍,能够让父母参加自己的入伍欢送仪式,自己能够和自己所在地的县领导合影,可以说是一辈子的留念,没必要为了其他的区区蝇头小利而放弃这些。

以上是本人对于从学校报名当兵还是从家里面报名当兵的一些看法和理解,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甄别。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留言评论点赞!

我和闰土相互之间的复杂感情?

"相见不如怀念,不见一直想念",——《故乡》里“我”和“闰土”之间的复杂感情

鲁迅(1881—1396),原名周树人,曾用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曾在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毛泽东曾评价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

“年少不懂曲中意,读懂已是曲中人”,用这句话形容我对鲁迅《故乡》的理解,再恰当不过了。上学的时候读它,只记得豆腐西施象“圆规似的” ,记得闰土的手“象是松树皮”,对文中“我”和“闰土”的关系停留于表面和老师的讲解;但现在,自己也已离开家乡近二十年,可能也成了家乡人眼中的鲁迅;可是我知道,成为中年闰土的,不只是家乡的闰土,可能还包括离家在外的我们自己。

文章中的鲁迅和闰土:儿时的纯真伙伴,中年时的无语隔阂

文章中,记忆中的闰土是可爱的少年: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项带银圈,手拿钢叉的十一二岁的少年,他正在刺向一匹猹,而猹却扭身逃走了……那是一幅美丽动态图,年少的闰土是人见人爱的主人公。

作者回忆他们之间的友情,那是孩子间纯真无邪没有任何杂质的友情。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叫作者“迅哥儿”,给“高墙上四角天空”里的迅哥儿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他给作者讲用竹匾捕鸟,鸟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他讲在海滩上捡贝壳,贝壳有红的、绿的;鬼见怕、观音手;他在过了正月这后要回家去的时候哭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捎来了好看的贝壳和鸟毛……二十多年过去,作者依然清楚地记得这些,可见当年两个小伙伴之间友谊之深记忆之深。

二十年后再见,“虽然我知道这就是闰土,但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肿得通红”,“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他带着“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嘴唇动着没作声,后来却分明地叫了一声“老爷”,这一声老爷,也分明地打碎了他们之间少年时纯净如水晶般的情谊;于是,他们之间就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读到这里,让人心里说不出的压抑和感伤,就象本文的开头: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空,萧索的荒村……等读到了杨二嫂在草灰里发现了十几个碗碟,说是闰土预先埋下的时候,更是无语叹息!

那时文章里的中心思想里是这么说的: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了对纯真人性的扭曲,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文章的末尾还是充满希望的,就象是阴晦的天气里出现了阳光:不只是作者的侄儿宏儿惦念着闰土的儿子水生,而且作者也希望他们过上新生活;蓝天下的西瓜地,金黄的圆月又一次浮现在眼前;尤其那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更是显示了鲁迅作为文坛上的民主战士,对革命必胜的希望和信心!

他希望革命可以打破封建的厚障壁,让宏儿和水生之间,不再象他和闰土之间一样。

现实中的我们和故乡的发小:美好成了曾经,不是陌路却已陌生

鲁迅笔下的“厚障壁”早已打破,我们生活在幸福自由之中。可是,我们一样地离乡,回乡;我们曾经的伙伴,甚至青梅竹马,甚至当年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却也有了隔阂,虽然这不是鲁迅和闰土之间的隔阂。鲁迅和闰土之间的隔阂是“吃人的礼教”,可是我们现在与过去的隔阂似乎更多。隔的不只是岁月,更有人事消磨,物是人非;更可悲的是:我们离开家的时候,都以为会成为鲁迅,结果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太多的人活成了闰土。

这隔阂又朦胧又微妙,它不只在外貌和举止上。有的人皱纹在脸上,有的人沧桑却在心里;有的人裂口在手上,有的人伤痕却在心里。世事无常,我们有多少人长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有的人成了鲁迅,有的人成了闰土;更多的人,在家乡是鲁迅,在异乡是闰土……

融不进的异乡,回不去的故乡,鲁迅和闰土的故事,某一方面也成了大多数现代人的通病,时不时隐隐作痛

有时甚至觉得,鲁迅和闰土的感情,又有些象我们和故乡的感情:故乡是美丽的,然而也有一些不想说的丑陋。但是瑕不掩瑜,故乡在游子的心里总是最美,谁说她不好也不行;况且,异乡的繁华之下,有着更多的不可说的落寞。

在异乡时,总是想家,想家乡的一草一木;回去之后,呆不了太久,就又想逃离。儿时的好友,不见时惦念,见了之后无语……更可怕的是有的见了之后,破坏了回忆中的美好;再回忆时,曾经的美好就蒙上了尘埃……

如果,我们有过闰土一样的伙伴,就让他在回忆里可爱吧!如果,我们自己也成了闰土,就让孩子出去做鲁迅吧!如果我们既是鲁迅又是闰土,可以理解,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

结语

相见不如怀念,不见一直想念。有时候美丽的怀念和想念,足矣温暖一生……

留言

这就是我hyg陌上花开,对《故乡》中“我”和闰土之间复杂感情的理解,十分感谢您的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你在青春期都做过什么荒唐事?

喜鹊抱走小鸡;蛇吃了小喜鹊;我点火烧了喜鹊窝。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惊险大片。

我的家乡在深山区。十几户人家分散居住在一条狭长的四里山沟里。60年代初我十二、三岁。一年夏天,我母亲用一只老母鸡,孵出了21只毛茸茸、活蹦乱跳的小鸡。甚是可爱。一直放养在家大门口。

一天邻居告诉母亲:两只大喜鹊正抓捕小鸡。我母亲赶紧招呼回小鸡,一数少了五只。心疼的只掉眼泪,中午连饭都没吃。那天晚上我几乎一夜没睡着,心里一直盘算着如何报复喜鹊。

第2天我照常上学,一整天老师讲的什么内容?我似乎头脑一片空白。好不容易挨到下午放学,便急匆匆赶回家。戴上草帽、装了一盒泊头火柴、拿了一根引火用的“达达明”(一种灌木。用斧头砸扁,晒干后,做饭时用作引火,易燃不易灭。当地人晚上也用它来做火把)。来到离我家二三百米远的一棵大杨树下,准备上树烧喜鹊窝。树有3、4层楼高。

我由于报复心切,没费多少力气就爬到喜鹊窝旁。从缝隙往里一看,只见一条盘踞的蛇,口里正吞一只小喜鹊。我吓的差一点掉下树来。当头脑闪现喜鹊抓小鸡、母亲伤心、蛇吞小喜鹊场景的一霎那,我定了定神。先用火柴点燃达达明,迅速插入喜鹊窝。我想不等火着起来一两分钟,我就能下了树。

不知为什么,那天很奇怪:上树容易,下树却很难。不知是紧张还是激动,四肢无力。刚下到树的一半时,烧着的 柴火棍便不断噼里啪啦掉下来。烧得我疼痛难忍。还差3、4米高我便掉了下来。幸好下边是草地,没摔重。连滚带爬回了家。母亲看见我头发烧焦了,上衣也没了,脖子和肩部全是血泡,像是刚从灶堂钻出来,黑不溜秋。惊得连哭带叫:“我的儿啊!你这是怎么了…

母亲从邻居家找来獾子油给我擦伤口。第2天我的好朋友二柱子来看我时,我让他去树下看了看情况。他回来告诉我说:除了烧剩下的窝柴外,什么也没看见。小喜鹊呢?蛇呢?大喜鹊晚上住哪儿?一概不知…

一个星期后,我勉强能上学。我成了学校的新闻人物,大家都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我。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我很爷们,是条汉子。几十年都过去了,还不时有人提起那件荒唐事,作为笑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