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歌词什么意思,人间四月真的芳菲尽了吗?
没有。四月还有很多种花开,“芳菲尽”只是相对于桃花而言。此句诗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全诗如下:
《大林寺桃花》
[ 唐 ]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人间四月芳菲尽的含义?
【释义】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
【出处】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原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描述了什么自然现象?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据科学测量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正是温度。
人间四月芳菲尽芳指什么?
人间四月芳菲尽中的芳指各和花。
为什么说人间四月芳菲尽?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觉转入此中来
这首白居易的小诗开头两句点出人间四月,已是百花凋残,春色不再。可是在高山之巅,寺庙中的桃花正肆意灿烂地盛开。通过不同景象的同时存在。突出了位置的差异对造成风景截然不同的影响。给我们对环境和自身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提供了一个鲜明的参照。
我们对于这两句诗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字面上的理解,从字面上讲,"人间四月",定位了时间和空间--晚春季节,适合居住的低纬度地区。而"芳菲尽"三字描写了百花零落,一片萧索的晚春景象。接下来的"山寺"让方位瞬间挪移,以蒙太奇的手法切换,从人间的春意阑珊转入山巅古寺的春意盎然,"桃花始盛开"对应"芳菲尽",让我们有一种同时不同天的深深感慨。仿佛置身时光倒流的世外桃源,是时间又回到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春天了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昵?我们知道这是地理位置导致的,我们都知道,在地球经纬度相同的地方,海拔高度对温度的影响,海拔高度越高,则气温越低,而温度是季节转换的主要指标,它对植物的生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海拔高度大的山峰往往会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景观。作者正是抓住了这种独特的自然现象的象征意义,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视觉上的落差,启发我们对自然景物与自身价值关联的认真思考。自然,也就引伸出了另一层次的理解,从诗意的内涵分析,诗人借景抒情,利用"人间"和"古寺"同一时间却不同景色的象征意义,暗喻人生的不同境界,达到情景和一的艺术追求。结合下面两句"常恨春归无觅出,不觉转入此中来"的意思。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诗人是在表达一种顿悟,一种对不同的人生际遇的思考和理解后的升华与超脱:普通人局限在低纬度的"人间",受累于身外之物的牵绊,眼界狭窄,逆境(对应晚春百花凋残)时只能看到身边的萧索景象。故而时常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睿智的人却可以超脱凡俗,在更高的纬度(对应山寺)上着眼,抛却虚名俗欲,追求思想上的超脱和安宁,人格道德上的完善,精神气度上的恢弘。与其"常恨春去无觅处",何不"转入此中来"啊。只不过诗人认为,这种思想上的升华是需要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从常恨人间春不再,到见识山寺桃花始盛开),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出来的,它不可能是随意空想出来。它需要长期的历练和思考,更需要及时的反省和顿悟。所以,我们在逆境之中大可不必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地随波逐流。而要跳出桕巣,志存高远。追求更高层次上的自我完善和救赎。努力做事,诚恳做人,不知不觉的,我们也会渐渐"转入此中来"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
这是白居易《人林寺桃花》诗中开篇两句。全诗为: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就是说人间四月的百花已然凋零,而大山高处寺庙中的桃花却刚刚开放。
我的理解是,在这首优美恬然写景状物的七绝诗中,却又很形象地揭示出固有的自然规律,其中蕴含着地理气象学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自然界的温度是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的。也就是说海拔越高温度就越低。植物的生发就会因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枯荣。因此,才出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独特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综上便是我对这两句诗的粗浅理解,皮毛而已。
谢谢师友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