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太平鼓的名称表达的意愿是什么
太平鼓,曲种。又称单鼓。起源说法不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平鼓亦称腊鼓,中国民间岁时娱乐习俗,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地区。唐时已有,本为乐舞,后用为腊鼓。宋代称为打断。民间改名太平鼓,于新年花会、社火中演出,以祈太平,故名。太平年间太平鼓,边打边唱边起舞。宛转九腔十八调,祭祖敬神求多福。[span]太平鼓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汉族很早即有,宋代称打断,明代称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或呈圆形,鼓边缀以绒球,铁柄下打成环中套环之形。一是源于满族萨满祭祖跳神时用之单鼓、呈椭圆形,蒙以马、驴或羊皮。清何耳《燕台竹枝词》:『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太平鼓外形与团扇相似,多配合舞蹈动作敲击。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称为“猎鼓”。用于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以后用于民间欢庆新春佳节娱乐活动。旧历除夕、灯节时人们都击太平鼓并演唱、舞蹈,成为一种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以求“太平”之意。
“太平鼓”是一种什么鼓
太平鼓,曲种。又称单鼓。起源说法不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平鼓亦称腊鼓,中国民间岁时娱乐习俗,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地区。唐时已有,本为乐舞,后用为腊鼓。宋代称为打断。民间改名太平...
太平鼓属于什么类型乐器?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常用的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广泛流行于东北、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太平鼓历史较悠久,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相传,单皮鼓最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人什么耳《燕台竹枝词》载有:“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满族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羊皮。鼓柄长20厘米,柄下端的大铁环直径16厘米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的小铁环。鼓槌称鼓鞭,用竹制成,鞭长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巾为饰。汉族民间流传的太平鼓,鼓面呈桃形、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32厘米,鼓框高1厘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15厘米,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钹。鼓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鼓框缀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穗或红绸巾。演奏时,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可击鼓心、鼓边、鼓框或鼓背。太平鼓多用于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太平鼓既是乐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声、飘舞的红缨,更增添了节日气氛。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着一面珍贵的太平鼓。鼓框呈团扇形,面径40厘米,蒙以羊皮,下接铁制鼓柄,柄长10厘米,外缠藤皮,柄下大铁环直径16厘米,内串直径3厘米小铁环18枚。鼓鞭长44厘米。鼓框周围缀有5枚彩色绒球为饰,外表雅致而美观。...
什么是太平鼓?
太平鼓是以舞蹈为主,配以音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清末民国初年已经盛行,主要流行于抚宁县南部和东部的广大地区。太平鼓一般为椭圆形铁框,驴皮蒙面,下有环柄,柄上挂无数个小环,小环随击鼓及手的摆动而哗哗作响。鼓面大多书以“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表达人们对和平安乐生活的向往,太平鼓因此得名。太平鼓的表演形式是一手持鼓,一手持筷,按击鼓的节奏,变换队形,边舞边击鼓。表演者大多为乡村年轻妇女,一些老年妇女和中年妇女也有参加的。原本只是在屋里院里一种自娱自乐的表演,后来逐渐发展到街头,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太平鼓的特点是柔和、优雅、活动范围小,没有剧烈动作,鼓点强弱相间,节奏分明。太平鼓生活气息浓郁,鼓点和表演动作多取材于农家生活。
太平鼓指的是什么?
太平鼓是以舞蹈为主,配以音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清末民国初年已经盛行,主要流行于抚宁县南部和东部的广大地区。太平鼓一般为椭圆形铁框,驴皮蒙面,下有环柄,柄上挂无数个小环,小环随击鼓及手的摆动而哗哗作响。鼓面大多书以“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表达人们对和平安乐生活的向往,太平鼓因此得名。太平鼓的表演形式是一手持鼓,一手持筷,按击鼓的节奏,变换队形,边舞边击鼓。表演者大多为乡村年轻妇女,一些老年妇女和中年妇女也有参加的。原本只是在屋里院里一种自娱自乐的表演,后来逐渐发展到街头,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太平鼓的特点是柔和、优雅、活动范围小,没有剧烈动作,鼓点强弱相间,节奏分明。太平鼓生活气息浓郁,鼓点和表演动作多取材于农家生活。
太平鼓的分类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常用的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广泛流行于东 北、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 太平鼓历史较悠久,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相传,单皮鼓最 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词》载有 :“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满族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 ,鼓框高1.5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羊皮。鼓柄长20厘米,柄下端的大铁环直径16厘米 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的小铁环。鼓槌称鼓鞭,用竹制成,鞭长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 巾为饰。 汉族民间流传的太平鼓,鼓面呈桃形、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32厘米,鼓框 高1厘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15厘米,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钹。鼓面蒙以羊皮或多层 高丽纸。鼓框缀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穗或红绸巾。 演奏时,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可击鼓心、鼓边、鼓框 或鼓背。太平鼓多用于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 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太平鼓 既是乐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声、飘舞的红缨,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着一面珍贵的太平鼓(见图)。鼓 框呈团扇形,面径40厘米,蒙以羊皮,下接铁制鼓柄,柄长10厘米,外缠藤皮,柄下大铁环直 径16厘米,内串直径3厘米小铁环18枚。鼓鞭长44厘米。鼓框周围缀有5枚彩色绒球为饰,外表 雅致而美观。 太平鼓是京西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这种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在门头沟地区广为流传了数百年,今天依然在门城镇、妙峰山、三家店、琉璃渠、大峪、军庄等地时时舞动。 2006年春节,太平鼓传人把太平鼓跳到了大洋彼岸的悉尼,一展北京风情。 溯源追至盛唐武则天 清宫廷除夕打鼓祈太平 相传太平鼓在唐代武则天时已有雏形,《燕京今古琐闻录》一书中记载了类似的传说;人们也从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种鼓,样式类似今天的太平鼓。据考证,晋时,此种鼓就已形成了一种舞蹈,被称为“革卑舞”。 太平鼓流传于北京,最早的记载是明代,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这种日夜玩鼓的情形正是明代经济繁荣之时。清代兴盛于京城内外的太平鼓日趋成熟,乾隆盛世时,汪启淑的《水曹清暇录》、钱载咏的《太平鼓》都描述了太平鼓在内外城的演出盛况。 北京也称太平鼓为“迎年鼓”。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是太平鼓活跃期。清代宫廷中旧历除夕也要打一阵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老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气氛,折射节庆习俗,更重要的是藉此祈愿“求太平、追太平”。 京西美誉民间花会之乡 太平鼓竞技献艺脱颖而出 自古便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之说,京西与京城关系极密切。门头沟在明清两朝隶属顺天府宛平县治下,采煤业、采石业兴旺,琉璃烧造及山珍野味,都源源不断流通于京城,民间传统文化也不断交流、延续、发展。 京西门头沟素有民间花会之乡的美称,百分之八十的村子都有自己的花会表演活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妙峰山庙会期间,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的民间社火、民间会档都前来朝庙进香,各种民间艺术竞技献艺,太平鼓则脱颖而出。 太平鼓盛行于京西,还有一段传说。门头沟大峪村有一处坟地,其主人是清代京城的一位“九门提督”,大峪村里有人在他城里的府上干活,学会了技高优美的太平鼓,于是京城打鼓的技艺也融入了门头沟。琉璃渠村老艺人彭松年说,其外祖父樊宝善已是太平鼓第四代艺人,太平鼓在门头沟最少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据中国舞蹈研究会1964年编印的《全国民间舞蹈调查表》统计,全国12个省市有“太平鼓”,其表演形式、道具样式、风格特色以及表现内容上,都存在着相似或不同之处。如甘肃兰州的太平鼓又称“桶鼓”,鼓的样式是双面大桶;而流传于东北的太平鼓在当地被称为“单鼓”,鼓的形状和太平鼓相似,但舞蹈动律和北京太平鼓有所不同。北京太平鼓经过祖辈相传、逐代人的口传身授,传承至今,依然能看到其朴实无华、健康活泼的艺术特色,而各地的“单鼓”几乎都与萨满教类的民间信仰有关。 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 女性扭劲颤劲男性扌扇劲艮劲 京西太平鼓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唱。舞离不开鼓点,鼓点又随舞而变化,鼓和舞有机配合。击鼓技法有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形成清脆多彩的音响,充分体现着鼓手与鼓的相互交融、纵横离合。鼓手的动律是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老艺人们认为,太平鼓耍的好坏,要看鼓的动态、身体的姿势。由于过去妇女缠足,于是形成了女性太平鼓基本动律为“扭劲”和“颤劲”;男子的动律特点则是“扌扇劲”和“艮劲”。 每个人的条...
太平鼓是在什么时候打的?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常用的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广泛流行于东 北、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 太平鼓历史较悠久,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相传,单皮鼓最 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词》载有 :“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满族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 ,鼓框高1.5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羊皮。鼓柄长20厘米,柄下端的大铁环直径16厘米 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的小铁环。鼓槌称鼓鞭,用竹制成,鞭长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 巾为饰。 汉族民间流传的太平鼓,鼓面呈桃形、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32厘米,鼓框 高1厘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15厘米,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钹。鼓面蒙以羊皮或多层 高丽纸。鼓框缀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穗或红绸巾。 演奏时,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可击鼓心、鼓边、鼓框 或鼓背。太平鼓多用于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 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太平鼓 既是乐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声、飘舞的红缨,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着一面珍贵的太平鼓(见图)。鼓 框呈团扇形,面径40厘米,蒙以羊皮,下接铁制鼓柄,柄长10厘米,外缠藤皮,柄下大铁环直 径16厘米,内串直径3厘米小铁环18枚。鼓鞭长44厘米。鼓框周围缀有5枚彩色绒球为饰,外表 雅致而美观。 太平鼓是京西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这种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在门头沟地区广为流传了数百年,今天依然在门城镇、妙峰山、三家店、琉璃渠、大峪、军庄等地时时舞动。 2006年春节,太平鼓传人把太平鼓跳到了大洋彼岸的悉尼,一展北京风情。 溯源追至盛唐武则天 清宫廷除夕打鼓祈太平 相传太平鼓在唐代武则天时已有雏形,《燕京今古琐闻录》一书中记载了类似的传说;人们也从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种鼓,样式类似今天的太平鼓。据考证,晋时,此种鼓就已形成了一种舞蹈,被称为“革卑舞”。 太平鼓流传于北京,最早的记载是明代,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这种日夜玩鼓的情形正是明代经济繁荣之时。清代兴盛于京城内外的太平鼓日趋成熟,乾隆盛世时,汪启淑的《水曹清暇录》、钱载咏的《太平鼓》都描述了太平鼓在内外城的演出盛况。 北京也称太平鼓为“迎年鼓”。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是太平鼓活跃期。清代宫廷中旧历除夕也要打一阵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老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气氛,折射节庆习俗,更重要的是藉此祈愿“求太平、追太平”。 京西美誉民间花会之乡 太平鼓竞技献艺脱颖而出 自古便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之说,京西与京城关系极密切。门头沟在明清两朝隶属顺天府宛平县治下,采煤业、采石业兴旺,琉璃烧造及山珍野味,都源源不断流通于京城,民间传统文化也不断交流、延续、发展。 京西门头沟素有民间花会之乡的美称,百分之八十的村子都有自己的花会表演活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妙峰山庙会期间,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的民间社火、民间会档都前来朝庙进香,各种民间艺术竞技献艺,太平鼓则脱颖而出。 太平鼓盛行于京西,还有一段传说。门头沟大峪村有一处坟地,其主人是清代京城的一位“九门提督”,大峪村里有人在他城里的府上干活,学会了技高优美的太平鼓,于是京城打鼓的技艺也融入了门头沟。琉璃渠村老艺人彭松年说,其外祖父樊宝善已是太平鼓第四代艺人,太平鼓在门头沟最少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据中国舞蹈研究会1964年编印的《全国民间舞蹈调查表》统计,全国12个省市有“太平鼓”,其表演形式、道具样式、风格特色以及表现内容上,都存在着相似或不同之处。如甘肃兰州的太平鼓又称“桶鼓”,鼓的样式是双面大桶;而流传于东北的太平鼓在当地被称为“单鼓”,鼓的形状和太平鼓相似,但舞蹈动律和北京太平鼓有所不同。北京太平鼓经过祖辈相传、逐代人的口传身授,传承至今,依然能看到其朴实无华、健康活泼的艺术特色,而各地的“单鼓”几乎都与萨满教类的民间信仰有关。 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 女性扭劲颤劲男性扌扇劲艮劲 京西太平鼓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唱。舞离不开鼓点,鼓点又随舞而变化,鼓和舞有机配合。击鼓技法有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形成清脆多彩的音响,充分体现着鼓手与鼓的相互交融、纵横离合。鼓手的动律是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老艺人们认为,太平鼓耍的好坏,要看鼓的动态、身体的姿势。由于过去妇女缠足,于是形成了女性太平鼓基本动律为“扭劲”和“颤劲”;男子的动律特点则是“扌扇劲”和“艮劲”。 每个人的条...
“太平鼓”是一种什么鼓?
太平鼓习俗出处如下:相传,单皮鼓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代杨宾《柳边记略》载:“满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铃(腰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十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载涛、恽宝惠《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也说:“萨满乃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皮蒙于圆铁圈上,下有把可持)。”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 词》载,北京郊区流行打太平鼓:“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 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词》也载有:“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早时,满族妇女敲击为其歌舞伴奏,近百年来,则常由男子演奏。相传太平鼓在唐代武则天时已有雏形,《燕京今古琐闻录》一书中记载了类似的传说;人们也从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种鼓,样式类似今天的太平鼓。据考证,晋时,此种鼓就已形成了一种舞蹈,被称为“革卑舞”。太平鼓流传于北京,最早的记载是明代,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这种日夜玩鼓的情形正是明代经济繁荣之时。清代兴盛于京城内外的太平鼓日趋成熟,乾隆盛世时,汪启淑的《水曹清暇录》、钱载咏的《太平鼓》都描述了太平鼓在内外城的演出盛况。传统的太平鼓舞蹈规模不大。民国年间,玩鼓的多数是妇女,她们很少走街串巷,只在自家的庭院和街巷里结伴玩耍,日伪时期,人民处在铁蹄之下,太平鼓更是销声匿迹。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为庆祝解放,太平鼓艺人走出庭院,走出街巷,来到公路上,加入了游行的队伍,太平鼓从此才变得壮观起来,据说当时的门头沟从圈门一直到东店,太平鼓的队伍排满了十三里长街。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什么是太平鼓》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