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人世多为憾歌词是什么意思 古诗十分推崇字斟句酌

1、人世多为憾歌词是什么意思,古诗十分推崇字斟句酌?点石成金的诗,他作诗是不需要字斟句酌这个过程的,好朋友诗圣杜甫杜子美有言!白也诗无敌:我的好基友李白作诗。能甩其他诗人无数条街,顺便再向你讨教、切磋诗的事情,的杜子美到李白这儿。也是个疏狂的诗人,送了李太白三个字?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诗就是李白,宋代的诗人苏轼“李白豁达”苏轼诗词书画...

人世多为憾歌词是什么意思,古诗十分推崇字斟句酌?

我觉得这里可能小有误解,字斟句酌是有的,点石成金的诗,往往不是字斟句酌得来的。

首先。一流的诗人,往往都是天赋极高的人,通透非常的人,他作诗是不需要字斟句酌这个过程的,一念起,一挥而就,一气呵成,点石成金。诗者本人就是金手指,随手一点,光辉万丈,不需要推敲。

(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们先看一个人,李白。

李太白,这个人大家就太熟悉了,家喻户晓,童叟皆知,诗唐的皇冠,当之无愧。文无第一,可这诗人里头,他真就是第一,说他第二也没人信啊!好朋友诗圣杜甫杜子美有言:“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子美说,我的好基友李白作诗,那是相当的厉害,没有人可以与之匹敌,他才思高远,远超常人,能甩其他诗人无数条街。真想念你啊!什么时候还能与你相逢,咱俩弄碟毛豆花生,吃着烧烤龙虾,喝着茅台五粮液,顺便再向你讨教、切磋诗的事情。一对好基友,“诗乃吾家事”的杜子美到李白这儿,多可爱,妥妥的小弟一枚啊!

李白,号曰:“谪仙人”,这号可不是他自己起的,他自称是“青莲居士”,把李白唤做仙人的,正是贺知章。贺知章品读完《蜀道难》,赞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什么人呢?自号四明狂客,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美誉。也是个疏狂的诗人,自负满满。就是这么这狂者,送了李太白三个字:谪仙人。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的诗。

李白的诗,空无依傍,笔法多端,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意境奇妙,大气磅礴,意象万千,极俱浪漫,仙气飘飘。他写诗,就如同饮酒,酒到酣处,意有所动,念有所生,一挥而就,一气呵成!诗,对诗仙来说,那真的就是顺手的物件,随意摆弄,怎么摆都会是上乘佳作,一流诗赋。字斟句酌,搔首弄姿搞断几根头发?不存在的!应该“推”还是“敲”?莫名其妙,不存在的。太白就是诗,诗就是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三)。我们再看一个人,宋代的诗人苏轼。

李白豁达,苏东坡也有他的通透。

苏轼诗词书画全才,他的诗也有非常高的成就,清新豪健,又彼得几分禅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自如流水,与大文豪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其诗词散文均属一流上乘之佳作。

我们先以东坡先生的一首自题诗来了解一下其生平:“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生平坎坷,其诗作却或豪放或恬静禅释,这不得归属于他自己的修养,正直,率性,自然,加上天资非凡。

他的诗词,“落笔皆超逸尘耳”,“倾荡磊落”,“不自缘饰”,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这种一流的存在,完全心性随意之作,如小桥流水,又如临川之涛,不是字斟句酌、刻意苦吟可以媲美,也是做不到的。

字斟句酌,推敲,或是苦吟。这一类的,首推贾岛。

贾岛出名,很有名,多在“僧敲月下门”这儿为人所称道。

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孟郊人称“诗囚”,贾岛被称为“诗奴”。贾岛的诗,精于雕琢,荒凉枯寂,多凄苦,自谓“两句三年得”。过度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诗坛所论“推敲”的典故,即是缘其一句“僧推(敲)月下门”而来。

夜深人静,我来到了一座寺庙前,借着月光,我踱步到了庙门。眼前,一扇门。那么问题来了,我是该推呢还是该敲呢?真愁人啊!

一个门而已,居然想这么多,一下就推敲了上千年,我的个天呐!

李白不会,苏轼也断然不会!

我们来简略比较一下,李白、苏轼这两位与贾岛。

诗仙李白,东坡先生,这两位的诗词豪放自如,大气,都是信手拈来,刻意不得。一流的诗人,一流的诗作。

贾岛,岛瘦啊!工于刻求,小了意象。诗也是好诗,感觉少了点什么,不够大气,太小我。

所以啊,李太白仙人也,东坡文人士大夫之典范也。

诗,意象是第一位,是灵魂所在。实在没有必要去苦吟,去推或敲。要放开去写,去玩儿。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厌世?

人为何会厌世,该如何对待?

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底线。那些底线崩溃的年轻人可能有时候经历的事情是常人想不来的,也可能是常人觉得没什么的,在他承受了数百上千遍后,最后一根稻草把他压垮了。究其原因还是还是因为他们对周围的事务都不喜欢,不顺眼,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对自己的耻辱,或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之类的。自我心理保护意识比较脆弱,控制不来的话就可能走上厌世道路上去,对人世采取一了百了消极态度,其结果辜负了大好人生和对自已有殷切希望的亲朋好友们。那么对待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的确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能让人承受的地方,在人际关系上社会所呈现得有时也太黑了,而现在年轻人因从小就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在大人们百般的呵护下,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人们所经历过得艰难困苦,也就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的生活能力,而当他踏入社会后,面对竞争压力与复杂人际关系时,一不小心因自已得抗压能力弱和交学费行为而受到大众的耻笑,其心理的脆弱在这种自认为高压情况下,就会有自暴自弃,产生厌世情绪,选择不归路也就很正常了。

对付这种不正常的心理治疗办法有很多,首先有厌世思想的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思想和理念,以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榜样,特别是要向刘胡兰,黄继光,雷锋等学习,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看淡和平时期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坚信只要自已是无愧乐人生无愧了社会,就一定是社会大机器运转中那一颗不可缺少的螺丝钉。

其次,有厌世思想的年轻人有条件的话,最好能换换环境,如果是有经济能力的有厌世思想的年轻人最好去云游一番大好河山,看看各地迥然不同的人文景观,明白它们生存有着各自不同道理。若有点写作能力的,最好天天记下自已所见所闻及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不易来,那怕写成只有自已一个人才会看的书,也会把自已的一些牵挂及烦恼抛在脑久而久之后。

第三,有厌世思想的年轻人最好把自已先前处世的法则加以克服并改正掉,要调整好自已的情绪,让自已高兴块乐起来,要根据身体状况参加户外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像打球,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等运动,把生活中的低落及烦恼的事情遗忘掉,焕发出生活的活力来。

但如果此办法还不行,有厌世思想的年轻人已到病入膏肓境地,那就只能赶块找一个全国闻名的心理咨询师,这是救治有厌世思想的年轻人唯一办法。

顶级精辟句子有哪些?

1.到了一定年龄,收起你的大方,该计较就计较,该小气就小气,你的热情大方,别人反而觉你人傻钱多,没有人会记得你的好,唯有人心难喂饱,受的伤多了,才会真正发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用,钱有用,衣服有用,吃有用,唯独一颗真心最没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你对谁好,谁就会对你好,原以为真心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可现实告诉我们,真心最廉价……

2.记住,谁都靠不住,除非你有用,在这个烟换烟,酒换酒的时代,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如果你兜里没钱,肚里没墨,你早晚会明白,天会黑,人会变,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人生如茶,人走了茶凉了,无需叹息,自己添水即可,没人帮的时候,别指望谁,一切看淡,靠自己就好,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生活万般苦,唯有自己渡……

3.都说,谈钱伤感情,可是没钱,哪来的感情可谈,没钱,你拿什么呵护你的亲情,支撑你的爱情,联络你的友情,靠嘴吗??别闹了,大家都挺忙,最近很火的一句话,有了物质,细节就会被淡化,没有物质,细节便会被放大,上了年纪的快乐,都是需要金钱来维持的……

4.赚钱,是你唯一能抬得起头的事,即使没有清晨熬好的粥,没有深夜酿好的酒,也没有灯火通明的家,你也应该为自己人生负责!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虽薄纸,应有不屈之心,必要成功,必有其梦,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你要记住:在这个年纪里干什么都不丢人,丢人的是你什么都不去干,生气不如争气,翻脸不如翻身,靠人不如靠己……

5.深夜负能量到怀疑人生、白天却能像个傻子般笑嘻嘻活着,也许,这就是生活吧。不开心的时候吧,总想做点什么事,比如剪短发,跑十公里,删掉所有朋友圈和微博。而事实上你只能好好过,生活不易,照顾好自己。

6.很多人,其实不是慢慢长大的,而是一瞬间长大的,真正让人成长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经历,成熟的契机往往来自两个瞬间,第一个瞬间,是失去了保护你的人,第二个瞬间是找到了你要保护的人,当你失去了铠甲,你只能逼着自己强大,当你拥有了软肋,你必须迎难而上,前者让人学会了承受,后者让人学会了承担。

7.当你感觉人生没那么如意,当你对自己的表现没那么满意,当你对自己爱的人或自己感到失望,当你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时候,请记得对自己说:没关系,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8.你不怕困难,困难就怕你。 优柔寡断,是人生最大的负能量。从生命角度去看,你人生路径上的任何一种选择都是错误的,无论你怎么选,都有差错;因此,当选择来临,A和B,拿一个便走。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

9.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灵魂都是半人半鬼,凑太近了,谁也没法看,和每个人保持舒适的边界感,这个距离刚好可以产生包容和理解,和亲人保持距离是尊重,和爱人保持距离是美丽,和朋友保持距离是爱护,和陌生人保持距离是礼貌;愿我们都活得通透,学会带着合适的距离感,尊重对方,同时也是尊重自己。余生亲而有间,密而有疏,求同存异,美美与共。

10.在疯狗面前,不会因为你是好人,就不来咬你,在小人面前,不会因为你是君子,就不来坑你,在没有人性的人的面前,尽量少去争输赢,少去讲什么道理,躲开咬人狗,远离垃圾人,匆匆一世,不过百年,烂人烂事,压根不值得我们生气,折磨自己,只有不生气,才能活得有生气……

11.所谓生活,生下来,活下去,简单的两个字,概括了一生的酸甜苦辣!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在最艰难的时候,别老想着太远的将来,你只需要鼓励自己,熬过今天就好,生活,有太多的情非得已,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愿我们,全力以赴,不留遗憾,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12.任何关系,你给我珍惜,我还你值得,你给我距离我给你分寸,人心换人心,你真我亦真,你假我转身,人这一生,不需要刻意的去遇见谁,更不需要勉强的留住谁,最后留在你身边的,从来都不是你拼命在追赶的人,我的原则就是,我在你眼里是什么,你在我眼里也是什么,不分贫穷富贵……

13.生活有苦有甜,才叫完整;爱情有闹有和,才叫情趣;心情有悲有喜,才叫体会;日子有阴有晴,才叫自然。一生很短,不必追求太多;心房很小,不必装的太满。

14.没有人会对你的快乐负责,快乐得你自己寻找。你可以想想,世界不可能一成不变,太阳也不可能绕着你运行,你迟早会长大,生活中会充满失望。如果这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就若无其事地接受现实!

15.顺境中善待别人,逆境中善待自己,你顺着的时候,能帮别人就帮别人,对别人好一点,怀着感恩去享受这份美好,逆境中先别管别人,对自己好一点点,学会与不幸共存,懂得与烦恼共处,逆境中善待自己,是智慧。顺境中善待别人,是善良……

16.小时候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不能赚大钱??为什么一家人过的那么艰难!长大后才发现,柴米油盐真的很贵,父母挣点钱真的不容易,现实生活就是,花钱容易,挣钱难,不尝汗水不知咸,百般滋味自己尝过才知道,每个人都不容易,谁不是为了生活,撑着一年又一年,才明白,当年的自己真的很不懂事,养活我们,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能力了……

17.心就跟屋子一样,需要定期打扫一下,该洗的洗,该丢的丢,然后,再将喜欢的生活装进去,日子就会明亮起来,好好爱生活,好好的爱自己,把期待降低,把依赖减少,心净了,心静了,心境了,记住,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你不快乐,因为你不够爱自己,且常常为别人消耗自己……

18.百毒不侵的内心,往往会被一句简单的安慰打败。刀枪不入的伪装,常常在懂你的人面前彻底投降。

19.生活不会告诉我们路怎么走,只会教我们怎么去适应,该走的弯路,该吃的苦,该撞的南墙,该掉的陷阱,一个都少不了,每个人都活得不轻松,希望我们都是苦尽甘来的人,只要在变好,慢一点也无妨,风起时,云涌时,坚强一点,再坚强一点,跨过去,挺过去,明媚的阳光会刚好在,好运会眷顾,努力生活的人……

20.也许你一生中走错可不少路,看错不少人,承受了许多的背叛,落魄得狼狈不堪,但都无所谓,只要还活着,就总有希望,余生很长,何必慌张。

你最喜欢的哪位诗人或词人呢?

今天题主的问题是最喜欢了解哪位诗人?提到诗人多数人都会想起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苏东坡等等。这些诗坛大鳄个个都是如雷贯耳,但经过我仔细观察,似乎有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却很少有人提及。既然问题是最想了解哪位诗人?那我们就来了解了解他。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写景幽美而又内含哲理的诗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文章中经常被引用。但要是问起他的作者是谁?说得出来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他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要想了解的南宋诗坛领袖:陆游!

陆游(1125年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陆游一生创作诗很多,代表作有:《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传诵。亦工词,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游晚年,居于乡野,身处书屋,然而他念念不忘中原,渴望祖国河山的统一,始终不渝。他在六十八岁时,曾愤然写道: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又过了十八年,陆游八十六岁了。在春天的一个夜晚,自感将不久于人世,写下一首《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绝笔诗,是陆游的临终遗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以死为悲,却以未见祖国统一为至憾。他叮嘱儿子们做的只有这样一件事:就是有朝一日王师收复了中原,一定要到坟前告诉他这一胜利喜讯!

从陆游的这一首诗而联想到今天祖国两岸尚未统一,作为一个古代的诗人,尚有如此的思想境界,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又如何感想呢?所以这就是我们要去多多了解陆游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原因。

戚继光晚年有多凄惨?

一起抗倭多年的好友谭纶、俞大猷先后离世,还未等到戚继光来得及伤心,朝中最支持他的张居正也因病离世遭到清算,戚继光本人也受到牵连,被罢职回乡。其实这些对他而言还不算什么打击,而接下来的打击却越来越让他难以承受。

在归乡途中,家中传来噩耗,弟弟戚继美一家三口在罢官回家途中相继病亡,此事让戚继光在数天之内须发皆白,大伤元气。命运总是喜欢跟命苦之人开玩笑,不久之后其子戚安国又不幸夭折,戚继光在承受丧子、丧弟之痛后还要面对脾气古怪的发妻王氏。

万历十四年,受不了丧子之痛的王氏终于愤而离家,并带走了戚继光所有的积蓄,而戚继光也不知该如何劝解这个强悍的老婆,遂由她而去。王氏这一走,夫妻二人再没团聚,而戚继光举目无亲,生活立即困窘起来。就这样,在王氏离家一年后,六十岁的戚继光在贫困交加中,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那天清晨,“鸡三号,将星陨矣…蓬阁上,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一年正是著名的“万历十五年”。

作为一代名将,南击倭寇北御蒙古,为大明朝立下无数功勋,但戚继光晚年悲惨如此,究竟为何呢?

戚继光崛起于“抗倭”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是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不久写下的一首诗,充分表达了其人生写照。

登州卫佥事可以算得上戚家祖业,戚家六世祖戚祥在至正十三年参加了朱元璋的义军,于洪武十四年死于傅友德征云南,朱元璋念其也算开国功臣,于是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从嘉靖二十三年开始,戚继光率登州六卫戍守蓟门,连续五年无丝毫怨言,在此期间还竭力整顿军屯,兵部官员夸赞其“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守不苟”,考评上上,已经颇入一些高层的法眼。在此期间,他留心边防事务,针对俺答的连年进攻,他在二十三岁时便写下了《备俺答策》,一度引起朝廷重视,但因种种原因当政者没有采纳他的策略。

嘉靖二十八年十月,戚继光武试中举并于次年参加了保卫北京的行动,再次上书“防俺答方略十余事”,再次引起兵部重视,戚继光因此闻名于朝廷,被记录为“将才”。

既是世袭四品高官,自己还凭能力考中武进士,可见戚继光起点之高,非一般人所能比。

正在让戚继光崛起的是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

公元1561年4月,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沿海,先以疑兵分两部分别攻击宁海、新河,希望以此调动明军主力,继而进犯台州城。当时戚继光恰好被直浙总督胡宗宪台金严参将,从义乌招兵训练的戚家军也刚好成军,正好欲上战场小试牛刀,在听到倭寇犯境时,他率领3000戚家军奔赴宁海御敌。

此战是戚家军首次亮相,一战宁海歼敌300,自身无一伤亡,分出1500戚家军二战新河再次歼灭倭寇数百,戚家军仍无伤亡。戚继光看到两处敌人并无多少,遂判定倭寇主力必暗走精进寺进攻台州,于是下令回军,人均背负25斤武器辎重的情况下,一夜强行军110公里,创造了行军史上的奇迹。

戚家军在那个时代的作战素质可谓是“天花板级”,他们在急行军110公里后没有丝毫休息时间与数倍于自己的倭寇进行了一场遭遇战,迅速击溃了倭寇主力,毙敌1000余人,解救百姓5000余人,戚家军也不过付出了阵亡三人的代价而已。

为何戚家军如此厉害?这不得不说戚继光是明朝绝无仅有的练兵大家,在实践中他总结出一整套练兵之法。

一、练耳目。使士兵绝对听从指挥,令行禁止。他开创了完整、严密、准确的通讯系统,要求士兵绝对要“耳听金鼓,眼看旌旗”,此外一切口头命令都不管用,包括主将说的命令也不管用,否则就要受到惩处。

二、练手足。使士兵体格健壮,武艺高强。他要求士兵每天进行长途跑步,做到一口气跑一里路而不喘,平时所用之兵器,要重于战场所用,平时训练背负重甲,以练身力,还时不时“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练心力。这样一来要让士兵具有健壮的体魄、坚强的战斗意志以及真实的杀敌本领。其实不难看出,现在我们部队中的日常训练也有类似于这些训练的影子,可见有用的兵法,什么时候也不过时。

三、练营阵。使士兵、器械协同作战,共同杀敌。戚继光根据南方的地形和倭寇的特点,创造了新的战法——鸳鸯阵,这个阵型可让士兵们长短武器结合,协调一致,进则齐进,退则齐退,防卫的真的起到防卫作用,攻击者亦可发挥其最大杀伤力。通过“鸳鸯阵”还能演变出设伏之法,车阵等等,实乃戚继光兵法之独创精要,貌似后世的“三三制”便是由此而来。

四、练心。使士兵归心,士气高昂,勇敢作战。如果说前几项措施其他军事家都曾用过,那么对于士兵的思想素质的重视,则是戚继光首创,他每日与士兵同吃同住,讲的是为国为民的大道理,这其实是起到了后世部队的“政委”的作用,也正因如此,他所招募的4000义乌兵才可做到万众一心,勇敢善战的精锐之师。

如此一来,戚家军打胜仗似乎已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毕竟比起当时只会种地的卫所兵,素质就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自此,戚家军完全打出了威风。其后“五战上峰岭”、“台州大捷”中,击溃倭寇两万余人,歼敌5500余人,而自己不过损失了20人而已,这样的战绩放眼古今中外,唯戚继光一人而已。

“台州大捷”后,倭寇有了一个共识,只要戚继光在浙江,他们就不去浙江劫掠,说到做到,此后浙江果然再无倭寇。浙江没了倭寇,可苦了福建,福建的倭寇呈现倍增。福建巡抚游震无可奈何之下,向胡宗宪打报告,借戚继光前来平倭,这样一来,戚家军又开始了东南抗倭的光辉历程。

到了福建之后才知道,这里的倭灾比浙江更为严重,虽然胡宗宪治倭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但由于其江浙总督的官职局限了他的抗倭规划,也就是说福建抗倭的工作他并不能全管,这就导致其抗倭成果很难在福建体现,所以截止嘉靖四十一年,“北自福建福宁沿海,南自漳、泉,千里萧条,尽为贼窟。”

戚继光在考察之后,决定对横屿岛的倭寇发起攻击,啃掉福建倭寇这个大据点。但是临战之前却发现士兵们士气不振,经过了解得知,戚家军全部是义乌人,义乌人打仗没毛病,但就是有些恋家,在浙江时戚继光尚且经常放假让他们回家探亲,可来了福建怎么放假?何况大战在即。

面对这个特殊情况,戚继光将所有人叫到一起道:“不远千里而来,所为便是杀贼!今已同倭贼对垒,岂能畏缩怯懦?”说的戚家军一群大老爷们脸红脖粗的,皆表示要“闻鼓而进,誓灭贼倭”。

“横屿岛之战”堪称明朝最经典的抢滩登陆作战,更是一场史上绝无仅有的完美歼灭战,此战戚家军全歼盘踞在该岛数年之久的数千倭寇,解救大批百姓,而自己阵亡人数仅仅13人,这是戚家军成军以来的伤亡最大的一场战斗。

此战之后,戚继光写下一首“戚家军军歌”。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也正是这首军歌支持着戚家军在艰苦卓绝的抗倭斗争中,最终走向胜利。

正在戚家军高歌猛进之时,忽然戚继光被调离福建,原因竟然是胡宗宪倒台了。胡宗宪为了东南抗倭,当时不得不依附在严嵩门下,而严嵩的倒台他的官运马上就走到头了,他被当作“严党”抓进诏狱,没人能理解他依附严嵩是为了东南抗倭的大局,所以这个高傲的官员最终选择了自杀以证清白。

胡宗宪对于戚继光来说,可谓是帮助最大的一个官员。不仅是胡宗宪将他放在了抗倭第一线,更难能可贵的是让他自己也选兵练兵,所以胡宗宪不光是戚继光的好领导,更是一个好“伯乐”。

这样一个好官都被朝廷处置了,戚继光有些心灰意冷了,他甚至萌生了引退之心,写下了“胡公北辕,浙无知己,欲际新中丞未至,乞病东还”的字句,实际上已经有了隐退之心。

戚继光所料不差,胡宗宪被治罪后,朝廷派来的浙江巡抚赵炳然刚一上任便把戚继光视作胡宗宪的人,事事掣肘戚继光,就等着他犯错剥夺军权了,更重要的是他将胡宗宪布置的平倭策略全盘打乱,以至于防线漏洞百出,最终酿成了兴化府的悲剧,《皇明驭倭录》记载道:“宝器、金玉、锦绮或传自唐宋者,咸归于贼,否则幻为煨烬”。

这一下朝野震惊,急令谭纶为闽浙总督,全权处理抗倭事宜,戚继光这才有了继续领兵作战的机会。

在谭纶的指挥下,戚继光、俞大猷、刘显等抗倭名将合兵一处,对日益嚣张的倭寇发动了歼灭战,结果也没有丝毫悬念,一场“平海卫大捷”再次向世人证明了戚家军的伟大。

谭纶给朝廷的上书中盛赞戚继光道:“鞠躬尽瘁,用兵如神,岂止当今之虎臣?实为振古之名将!”戚继光也因此战功升任福建总兵,另外一名抗倭名将俞大猷却仅仅得了区区四十两白银的封赏,属实令人心寒。

戚继光的高光时刻出现在嘉靖四十四年,他竟然提出了跨海作战的想法,其目的是为了剿灭勾结倭寇的大汉奸吴平。俞大猷赞成了他的看法,遂以强大的海军配合着戚家军一举扫平了盘踞在南澳岛的倭寇和汉奸们,即便吴平一直逃到安南,最后还是被戚家军和俞家海军追上杀掉。

至此,流毒百年之久的倭寇之乱,在戚家军惊艳出场后的第八年,终于被彻底一扫而空。

那么,戚继光和戚家军的英雄路又会怎样走下去呢?

从南到北,戚家军走到哪里都是大明王朝的血肉长城在南澳岛登陆作战大获胜利后,倭寇之乱彻底平定,这时候俞大猷对戚继光说道:“丈夫生于世,欲与一代豪杰争品色,宜安于东南;欲与千古之豪杰争品色,宜在于西北。”实际上对于一个武将而言,战胜倭寇不算什么,能像霍去病一样马踏王帐,封狼居胥才是最终奋斗目标,所以他才有此感慨。

俞大猷此番话其实说到了戚继光的心里去了,在平定倭寇之后,这时候他的心愿也是北上,到能战斗的地方去。

当时恰逢隆庆帝登基,张居正也已经进了内阁且分管着兵部,面对着俺答不断对边境的袭扰,张居正想给大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不能,于是他想到了南方的谭纶、戚继光、俞大猷这三大抗倭名将,于是提出将三人调至北方抗击俺答。

可是,事情总是不如人愿。

言官们以南北情况不同提出了反对意见,更是怕三人再有军功无法压制,所以对他们进行了恶毒的攻击,其中俞大猷甚至险些丢官,彻底失去了北上的资格,而戚继光北上的可能性也逐渐变小。

张居正着急了,他亲自劝解隆庆帝,称戚继光“才智并非拘于一局”,并以自己的官职来保荐戚继光,这才有了戚继光北上的机会。

经过一些波折,戚继光及戚家军直接负责北京守卫安全的蓟州一带,当时的北方兵是看不起南方兵的,连带着一些将校也看不起戚继光。

戚继光指着戚家军对他们说道:“什么叫军令如山,你们且看这些人是怎么做的!”说完居然头也不回地走了。《明史》记载这些戚家军“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戚家军的威名毕竟还是要靠打仗得来的,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没过多久,蒙古朵颜部董呼哩部数万铁骑长途奔袭蓟州,欲给新来的戚继光一个下马威。戚继光放弃凭城坚守,带着8000戚家军将士出塞迎敌。

宣大总督派专使阻止其出塞,认为戚继光以步兵对骑兵是必败无疑,还斥责戚继光是自寻死路,然而戚继光自有他的道理。

首先、他认为凭城坚守永远都是被动挨打,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其次、戚继光研究出了“骑、步、车”多兵种协同作战,可有效抵御蒙古人擅长的骑兵冲锋。

最后、尽可能大规模使用火器。

更何况“大创尽歼”一直都是戚家军的战斗风格,所以戚家军应以攻代守避免敌人对周边城镇的袭扰。

这一仗不出所料,明军全歼董呼哩部三万余人,董呼哩侄子长昂被活捉,董呼哩本人最后也纳表请降,这是明军近百年来少有的大胜,一战威震长城内外。

从此以后,竟然没有蒙古人敢大规模进犯蓟州一步,直到万历年间曾被戚继光活捉过的长昂率兀良哈铁骑扣关入侵蓟州,结果仍然是戚继光一战而定,全歼数万蒙古骑兵不说,长昂再次活捉。

戚继光在蓟州防线一待就是十六年,十六年间就打了这两场大规模战争,究其原因则是没有任何蒙古人敢于从戚继光的防线入侵。在闲暇之余,戚继光还经常组织大规模军演,进行分进合围、包抄奔袭、对抗骑兵等战术演练,凡是演习时他都邀请一些蒙古首领来参观,这无疑也是一种震慑。

十六年中“西线无战事”,这就造就了东线李成梁的崛起,《明史》也肯定地说:“蓟辽守甚固,敌无由入,尽转而之辽,故成梁擅战功”。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当年戚继光要守辽东,会不会让努尔哈赤有机会崛起呢?

也正因如此,戚继光虽然战功远不如李成梁,但职务却是“总理蓟辽军务”,身份地位远超李成梁,而张居正也将整个边关防务放心交给他,二人几乎结成了政治盟友。

但是正所谓“成也盟友,败也盟友”,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戚继光的结果将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戚继光的悲惨结局,到底因为什么?如果谁去过八达岭明长城,你就会被那巍峨的景象所震撼,事实上这些明长城,有很大一部分是戚家军参与建造、修葺,或许你就和戚继光踏上了同一块城砖。

事实上,戚继光修不修长城不重要,在张居正看来,戚继光和戚家军才是真正的“大明长城”。

戚继光擅打胜仗,为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变革环境。而张居正也投桃报李,他为戚继光扫清了一切障碍,这点在《明史》中有清楚记载,“有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后来更是索性将谭纶和门生梁梦龙调到蓟州与戚继光搭班子,所谓“知遇之恩”大约就是如此吧。

士为知己者死,戚继光对张居正的回报也是丰厚的,蓟州防线固若金汤!

但是,盟友会死,靠山会倒,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戚继光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

先是被朝廷剥夺了军权,打发他到广东当了总兵,总兵当了没几天直接开除公知让他回家养老,紧接着就是弟弟一家死、儿子死、妻子离他而去……所有的不幸皆集中在短短时间内,让这个铁汉没几年便苍老不堪,终在穷困潦倒中死去。

毫无疑问,张居正之死是造成戚继光悲剧的最大因素。

万历十一年,大明王朝开始对张居正进行清算,甚至言官们给张居正安上了“谋逆”之罪,要知道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所谓的“清流”们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认为戚继光作为张居正主政时期最忠实的军方盟友,他也应该以“谋逆”治罪,丝毫没有考虑过戚继光“平南倭、抗北虏”的显赫功劳。

好歹兵部还有一丝丝良心,也考虑万一有战争的时候需要戚继光来主持大局,所以最后将他调离军事重地,让他到广东当了一个空有虚名的总兵官。

戚继光离开蓟镇之日,一时间百姓遮道倾城而出为他送行,明朝诗人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况。

辕门遗爱满汇燕,不见胡尘十六年。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

以此可见,真正的英雄人民是能分辨出来的!

戚继光贬到广东之后,因无战事,就开始整理起他的兵书来,著名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完成的。

即便如此,言官清流们还是没放过他,有人举报戚继光与当贵州总兵的弟弟戚继美有“谋逆”嫌疑,于是朝廷一纸公文将兄弟二人罢官去职。

总的来说,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并不是完全出于私愤,更多的因素是为了收权,打击张居正政治集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站在万历皇帝的立场上,这些行为无可厚非,戚继光作为张居正最忠实的盟友,被打击似乎成了当时的“政治正确”。

其实对于戚继光的指责,具体上就这么几件事。第一、万历年间著名的“夺情风波”,张居正不肯辞职守孝,这是得到戚继光大力支持的。第二、张居正回乡为父亲办理丧事,戚继光派出戚家军最精锐的火枪队沿途护卫,被清流们视作拍马屁之举。第三、张居正喜欢钱,戚继光便给他送钱,张居正喜欢美女,戚继光也曾给他搜罗过异族美女。

实际上呢?送钱、送美女之说大多见于野史,实情具体怎样也没有明确的凭证,所以不应以此为攻击戚继光的借口。即便真的有拍马屁的嫌疑,在我看来也属是戚继光在政治生活中的灵活原则,其目的也是为了得到张居正支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存环境而已,从后世来看,戚继光的成就要远强于海瑞之流的清官,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要知道早在宋朝欧阳修就说过,不仅小人有党,君子也有党,就拿戚继光与张居正来说,他们二人更像是合作、共赢的一个团队,张居正需要戚继光这样的名将,戚继光也要依仗首辅张居正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二人其实有着共同努力的方向——国家利益至上。

也正是有了他们这样的精诚合作,才有了“万历中兴”。

结语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戚继光而言,是张居正给他提供了一个发挥能力的舞台,但同时随着那场伟大的变革运动的落幕,戚继光最终迎来了悲惨的结局。

《国榷》中有对二人关系的“非戚将附江陵(张居正)也,江陵自重将军耳”的评价,就连史书都认为他们二人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而已。以张居正、戚继光的政治眼光,或许早就预料到了最终结果,但他们还是精诚合作,一心想挽救这个日渐沉沦的大明王朝,虽九死也无悔,功过任凭后世来说,这也许才是戚继光之所愿!

参考资料:《大明战神戚继光》、《戚继光传》等

你喜欢唱哪一首红色经典歌曲?

何止是五一节才听?

每每兴致来时 都会放上一段经典老歌,来一次兴致盎然的激情回味。

作为一个六十年代生人,脑海里根深蒂固的留存着那些激越人心、澎湃激昂的经典红歌。凡是那个时代曾经的歌曲,都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有感染力,特别有吸引力,也特别有无穷魅力。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海里,一直试图在寻求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时代倒影,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还有什么比心中的敬仰和渴望长久驻留更为幸福的呢?

这么说吧,那个时代的所有歌曲,现在听来都是那么熟悉和亲切,就像一个久违的老朋友,相见如故,情投意合。

也曾努力尝试接受现在的流行歌曲,并且不厌其烦的讨好和接触年轻的灵魂,试图向青春和热情靠近,结果却发现还是无法融入那种声嘶力竭或者碎碎念的口水歌,浑身总是不自在,就像憋了一口气,一直无法吐露出来,甚至五脏六腑都感到了这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干脆远离了这种无谓的跟风,还是乖乖的回到我们独属的那个年代,那些歌曲。

这么说吧,凡是那个时代的歌儿,都爱听,尤其是那些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的经典歌曲,更是百听不厌,吟唱不绝。每到兴致处,都会禁不住的和声随附,那旋律就像脱缰的野马,忍不住从心底里奔腾出去,升腾开去,直到唱的心海翻腾,热泪涔涔。

最最喜爱的当然是毛泽东的颂歌,天底下还有比这种感情更为真挚的人间情感吗?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