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夜巴黎喊麦歌词是什么意思 光到底是微粒还是波

前面我们知道斯涅尔总结出了折射定律,在纯数学的角度推出了折射定律。笛卡尔对于光提出了两种假说: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在笛卡尔的假说里,意大利波仑亚大学的数学教授格里马第在观测放在光束中的小棍子的影子时,据此他推想光可能是与水波类似的一种流体。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物体的颜色不是物体本身的性质,波义耳的实验助手胡克重复了格里马第的实验,并通...

夜巴黎喊麦歌词是什么意思,光到底是微粒还是波?

故事很长,长达几百年的争论,几乎物理学所有大牛都加入了进来:

物理学发展到17世纪,才算是真正的拨开了迷雾。在那个开宗立派的名字闪闪发光之前,已经有很多拓荒者了。在这个科学的洪荒时代,数学和物理是不分的,他们都是研究上帝为人间制定的规律的人。

在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将开始学习解析几何的知识。相对于学习平面几何时,我们可以用现实中的场景去理解。解析几何更为抽象,也更为数学化。如果以后进入初中,一定要记住解析几何的感觉,这是进入数学的真正大门的第一步,把现实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然后不用考虑现实中的问题,用纯数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门学科,是一个叫笛卡尔的法国人开创的,所以解析几何用的坐标系,也被称为笛卡尔坐标系。

前面我们知道斯涅尔总结出了折射定律,斯涅尔用了大量的实验总结出来的定律,笛卡尔用解析几何的办法,在纯数学的角度推出了折射定律。

笛卡尔对于光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介的压力。

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在笛卡尔的假说里,埋下了伏笔,也从此开始了几百年的大争论。

1655年,意大利波仑亚大学的数学教授格里马第在观测放在光束中的小棍子的影子时,首先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据此他推想光可能是与水波类似的一种流体。

166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物体的颜色不是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是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他第一次记载了肥皂泡和玻璃球中的彩色条纹。

谁也没想到,这是第一次光的波粒战争的导火索。

波义耳的实验助手胡克重复了格里马第的实验,并通过对肥皂泡膜的颜色的观察提出了“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说,胡克也认为光的颜色是由其频率决定的。

胡克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他涉猎广发,在很多领域都有研究,但是他在研究方向太杂,没有专注于某一两个擅长的领域,导致他很少有突破性的研究。而且很多研究方向,已经摸到了突破的边缘,但是没有进一步深入。

在当时,胡克最擅长的是光学和仪器设计。他设计制造了真空泵,显微镜和望远镜。

他在1665年出版了《显微术》一书,《显微术》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这本书详细描述了他利用显微镜观测所得,细胞一词就是他命名的,这本书为胡克赢得了世界性的学术声誉,在这本书中,胡克明确的支持了光的波动学说。

然后,胡克命运中天生的克星,一个划破天空的名字开始登上了科学的历史舞台。也让第一次光的波粒之争,开启了大幕。这个名字叫——牛顿。

物理学发展到17世纪的下半个世纪,在这座天空划过一道闪电,一个金光闪闪的人物出现了,他的名字叫牛顿。

那首著名的诗文足以形容他的伟大之处:自然和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片光明。

牛爵爷到底有多牛,我们已经介绍过,就不多说了。他在物理学里的地位相当于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

在那个科学的洪荒时代,只要是个科学家,都不会只涉猎一个领域,牛爵爷也不例外。他不但一手创立了牛顿力学体系,奠定了近代物理大厦的根基,还是数学领域的超级大牛,而对于光学,牛爵爷也没拉下。

1672年初,刚刚崭露头角的牛顿,因为制造了一台望远镜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在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后,天文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地心说也因此破产。但是,天文望远镜的制造却遇到了瓶颈。

传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星空的时候,开普勒跟他借望远镜,伽利略不愿意借,但是开普勒就是造不出这个望远镜。

制造望远镜需要磨制镜片,而磨制镜片在当时是一门高深的技术活,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也不像现代社会有各种机器可以打磨镜片。当时的科学家只能靠自己磨制镜片,但是动手这件事情,不是所有人都擅长的,于是很多科学家可以设计望远镜,但是却做不出来。

前文提到的胡克,就是一个擅长磨制镜片的高手,所以他在光学和仪器方面是一个权威。

而牛顿,在制作望远镜的过程中,试了很多次,就是磨制不出合适的镜片。

但是天才就是天才,既然做不到,那么我干脆彻底改变这个模式好了,于是牛顿改了流行的望远镜设计。

之前的设计是折射式望远镜,需要多个凹面镜,增加了望远镜的制作难度。而牛顿,设计了第一个反射式望远镜,只需要一个凹面镜,这样就大大简化了望远镜的制造难度,也缩短了望远镜的长度。

当时的牛顿才29岁,年轻气盛,正准备在光学和仪器方面大展拳脚。他提交给皇家协会的第一篇论文的内容是关于他所做的光的色散实验。

光的色散实验,现在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会接触到。一束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会分解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彩。之前也有人发现光折射之后会产生不同的颜色,但是牛顿是第一次把这个实验精确呈现的人。

传说他为了做这个实验,在炎热的夏天,把自己关在一个完全封闭的黑色屋子里,只留了一个小孔透过一束白光。当时可没有空调,牛顿汗如雨下的做了这个实验。

当这束白光透进漆黑屋子里的三棱镜,在墙上呈现出美妙的光谱时,强烈的光照对比,让这个实验被誉为物理学最美实验。

在牛顿提交的关于这个实验的论文中,牛顿提出光是一群不同色彩的微粒,复合而成,在碰到三棱镜之后,又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微粒。

他的这篇论文被交给三个人评审,这三个人包括胡克。前面我们知道胡克最擅长的就是光学和仪器制造,现在牛顿的反射望远镜比胡克的先进,又在光学上第一次提出了光的色散实验。这让他感受到了威胁,胡克声称,牛顿论文中关于光的复合分解是剽窃的他1665年的思想,而牛顿提出的微粒说,完全就是个错误。

牛顿收到这个评价勃然大怒,花了4个月时间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文,对每一点都进行了反驳,并且用非常尖刻的语言炮轰胡克。这样,一个人大言不惭在前,另一个人恶语相向在后,两个人开始成为毕生的死敌。

当然,这只是大战的开始,在这次事件之后,双方互相之间发表了几篇文章进行了论战。随着牛顿的注意力暂时转移到了别的方面,也没有正式的全面论证微粒说。而胡克,也是被牛顿激烈的言辞吓了一跳,没有继续咬住不放,两人进入了暂时的休战。

在这期间,光的波动说的另一个大将登上科学舞台,他就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惠更斯的出现,让第一次光的波粒战争走向了高潮。

十七至十八世纪,英国和法国在科学界就像是江湖上的少林和武当,分庭抗礼。一大批科学家如群星般在这两个国家升起。

巴黎皇家科学院

惠更斯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巨星。作为一个荷兰人,他是巴黎皇家科学院的首任院长,还是英国皇家科学院第一个外国会员。他在力学,光学,数学,天文学领域都有着很多重要贡献,我们以后有机会会在科学家故事里详细介绍。今天,我们还是聊聊他和光有关的故事。

在前文里,我们知道牛顿设计制造了反射式望远镜,让望远镜制造变的简单并且缩短了望远镜的长度。17世纪后半世纪,任何一个光学领域的权威,都跟望远镜脱不了干系,惠更斯也是如此。

与牛爵爷充满天才的设计不一样的是,惠更斯更简单粗暴,他设计的“天空望远镜”,直接抛弃了镜筒,把巨大的物镜安在高塔之上,然后观测者站在几个街区外,手持目镜对着物镜进行观测。

惠更斯望远镜

与胡克对很多领域都浅尝辄止不同,惠更斯对自己研究的领域都有独到深刻的研究。

对于光,他与牛顿有着完全不同的见解,他支持胡克的波动说,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惠更斯在数学理论方面更是具有非常高的才华。除了牛顿之外,另外一个独立发明微积分的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在惠更斯的指导下开始学习数学的。

1678年惠更斯写了《论光》一文,以波动理论为基础,通过数学方法反推出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让波动说在这场战争中抢得了先机。

而此时提出微粒说的牛顿,正在准备他那篇划时代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暂时无心参与争论。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出版,开宗立派,奠定了牛顿在科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以至于到如今,如果有人提到一本书叫《原理》,那么一定是指牛顿的这本皇皇巨著。

《原理》出版两年后的1689年,惠更斯访问英国,在那里遇到了牛顿。我们不知道两位科学巨星的会面具体交流了什么,但是他们一定没有互相说服对方。

两人会面一年后,惠更斯出版了《光论》一书,第一次提出并给定了严谨、可建模的“机械波”概念,并且发表了与之配套的“惠更斯原理”

《光论》中最精彩部分是对双折射提出的模型,用球和椭球方式传播来解释寻常光和非常光所产生的奇异现象,书中有几十幅复杂的几何图,足以看出他的数学功底。

这本书彻底完整的建立了波动学说,波动说在这场战役中暂时占据了上风。微粒说因为没有一个领袖人物发展出完整的理论,处于完全的劣势。

《光论》出版5年后,惠更斯安详的离开了人世。而牛顿因为万有引力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科学界第一人。

1703年,与牛顿斗了一辈子的胡克在落寞中走完了自己68年的人生旅途。牛顿成为新的英国皇家学会主席,这个位置也让牛顿在科学界的地位变得更为举足轻重。

没有人预料到,这一年会是第一次光的波粒战争的分水岭。

胡克逝世后第二年,牛顿出版了巨著《光学》。

这本著作汇聚了牛顿在剑桥三十年研究的心得,从粒子的角度,阐明了反射,折射,透镜成像,眼睛成像原理,光谱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同时也将波动说中的周期,振动等理论引入到微粒说,全面完善的补足了粒子学说。

紧接着,他将波动说无法解释的问题一一提出,并对惠更斯的《光论》一书加以反驳。

而波动说领域已经没有惠更斯和胡克两大领袖,牛顿用一己之力,扭转了光的波粒战争的走势。

牛顿因为《原理》一书奠定了他武林至尊的地位,没有人再怀疑他在光学方面的正确性。这是一次摧枯拉朽的打击,波动派毫无抵抗节节败退,微粒说彻底赢得了光的第一次波粒战争的胜利,此后的一个世纪,再没有人对光是粒子提出质疑。

直到整整一百年后,一个叫托马斯.杨的医生做了一个可以进入物理学重要性前五的实验:光的双缝干涉。吹响了波动说反攻的号角。

1773年6月,英国一个教徒家庭诞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托马斯·杨。

托马斯·杨

托马斯·杨从一出生开始就展现了他的天赋异禀,两岁开始阅读各种经典,6岁学习拉丁文,14岁就用拉丁文写过一篇自传,16岁能够说10种语言。后来还破译了许多神秘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并为埃及学的正式创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还会演奏当时几乎所有乐器,如果单单说这段经历,会让人以为他是个文学天才。

罗塞塔石碑:解读象形文字的线索

但是他其实是文理全才,他中学时读完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瓦锡的《化学纲要》以及其他一些科学著作。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长大后,受到当医生的叔父的影响,去伦敦学医。1794年,他21岁,由于研究了眼睛的调节机理,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放到今天相当于21岁成了中科院院士。22岁的他去了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继续学医,一年后就博士毕业了。

德国哥廷根大学

他在医学上有很多成就,详细研究了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并发表了多篇论文。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散光的医生,被誉为生理光学的创始人。在研究眼睛构造的过程中,他开始接触光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

左为正常视力,右为散光

1800年,托马斯.杨正式在伦敦行医,并在行医之余,致力于科学研究。

一年后,他做了一个名垂千史的实验,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这个实验如此经典,以至于我们在中学学习物理的时候,是必学的实验。这个实验有多经典呢?

2002年的时候,美国两位学者在全美物理学家中做了一个调查,请他们提名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十大物理实验。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在这十大物理实验里竟然占据了两席,一个是托马斯·杨做的原汁原味的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排在第五。而另一个是根据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应用于电子干涉试验,排在榜首!因为这个实验在量子力学上有重要意义。

1807年,托马斯·杨总结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讲义》,里面第一次描述了这个实验,距离牛顿发表《光学》一书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实验的手段非常简单: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这样从纸上的小孔透出来的就是一个点光源。在这个点光源后面放上一张纸,这张纸上开了两道平行的狭缝。从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射到后面的屏幕上,会形成一排很有规律的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干涉条纹。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用微粒说是无法解释这个实验,因为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两束光叠加起来反而会造成黑暗。

但是波动说能够完美解释,这在我们中学物理上有详细的解释。

波有波峰和波谷,如果我们让两个波相遇,当两个波的波峰或者波谷正好相遇时会相互加强,形成了亮带,如果两束波的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相遇时,他们会互相抵消形成了暗带。

通过精确的数学计算,可以直接计算出明带和暗带出现的位置,和实验结果丝毫不差。

这成为了波动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隐藏于地下的光的波动说,再一次回到了历史舞台,光的第二次波粒战争就此开启。

但是微粒说统治了一百多年,它是如此强大,百年来人们对牛顿构建的这个世界基本原理深信不疑,所以杨的论文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权威们的嘲笑和讽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涉条纹这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毕竟证据确凿,几乎无法反驳,最终变成了绕不过去的坎。

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就算你是如牛顿这样的天神般的存在,也会因为科学事实被质疑。微粒说既然挡不住干涉条纹的质疑,就想到了用其他实验去反对波动说,其中最知名的实验就是马吕斯在1809年发现的偏振现象,这一现象当时的波动说没法解释,于是战局进入了僵持,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

关键的转折点在十几年后,科学界迎来了另一个著名实验,这个实验被命名为泊松亮斑实验。泊松是一个著名物理学家,但是如果可以选,他一定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名字和这个实验绑在一起。

泊松

1818年,法国科学院提出了一个征文竞赛题目:

1:利用精确的实验确定光线的衍射效应

2:根据实验,利用数学归纳法推导出光通过物体附近时候的运动情况。

法国科学院

这个竞赛评委会由许多知名科学家组成,包括拉普拉斯,泊松和比奥等微粒说的拥护者。

在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果和安培的鼓励和支持下,波动说阵营的一颗新星菲涅尔向科学院提交了应征论文。

在论文里,菲涅尔采用了波动说的观点,用严密的数学推理,极为圆满的解释了光的衍射问题。

菲涅尔

这篇论文递交到委员会的时候,遭到了委员会里坚持微粒说的科学家的反对。在委员会会议上,科学家泊松指出,根据菲涅尔的理论,用数学计算应该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

如果在一束光的传播路径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圆板挡住,在离圆板一定距离的地方,圆板阴影的中央应当出现一个亮斑。

这在人们的意识中是一种十分荒缪的事情,用一块板子挡住光线,怎么可能在背面反而会出现一个亮斑?所以泊松认为自己已经驳倒了波动说。

泊松

在这之前,菲涅尔没有发现过这个亮斑。从数学角度,这需要高深的数学技巧才能计算出来,泊松是当时很厉害的数学家,换了一个人可能还计算不出来这个亮斑。

评委会中的另一位科学家阿拉果在关键时刻坚持一定要用实验进行检测。

阿拉果

菲涅尔和阿拉果一起做了这个实验,实验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个计算出来的亮斑真的出现了。这个亮斑也因此被称为“泊松亮斑”,泊松本来用来打击波动派的理论,竟然变成了支持波动学说的最有力武器。

泊松亮斑

这个著名实验,也成为了第二次光的波粒之战的决定性事件,菲涅尔获得了那一届的科学奖。

数学和物理的魅力同时出击,让光的微粒说开始节节败退,无力反攻。

泊松亮斑

但是微粒说有一个堡垒一直存在,那就是光的偏振问题,之前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纵波,但是这没法解释光的偏振问题。

之后菲涅尔又创造性的提出了光是一种横波的理论,解释了光的偏振问题,攻克了战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堡垒,从此以后光的波动说开始节节胜利。

纵波和横波

大决战的日子来临了,那就是光的速度。根据微粒说,光在水中的速度比真空中要快。而波动说一直认为光在水中速度是要比真空中要慢的。但是因为光速实在是太快,之前一直很难测量。

1850年,傅科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他关于光速测量实验的报告。在准确测量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之后 ,他进行了水中光速的测量,发现这个值只有真空中光速的四分之三,这一结果彻底宣判了微粒说的死刑。

光在真空中速度为299792458m/s

波动说终于在100多年后推翻了微粒王朝!

没过多久,另一个领域又传来了更为爆炸性的发现,让“光是一种波”这一结论变的牢不可破。同时又埋下了一个隐患。

如果说18世纪是牛顿力学的世纪,让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那么19世纪就是电磁世纪,人类从开始接触电,用了匪夷所思的速度迅速的发展了电磁学,世界也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个无与伦比的电气时代到来了。

电气时代

这个电磁王国是由两个人奠定的,这两位科学家在我们之前的文章里都介绍过。他们就是电磁学双子星座——法拉第和麦克斯韦。

我们知道,法拉第靠着天才的物理直觉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缔造了电磁王国的基础。1846年,法拉第发现在磁场之中光的振动面有偏转,这说明光和电磁现象有关。很多科学家也开始发现,光与电磁现象之间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需要一个数学天才来给出结论。

法拉第

到了1864年,麦克斯韦用他高超的数学能力,发展了法拉第的电磁理论,发表了著名论文《电磁场的动力理论》,给出了优美的麦克斯韦方程,同时提出了电磁波的概念。

他通过计算,发现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于是提出了“光是一种电磁波”的理论。

麦克斯韦

当然,这是理论计算,没有人看过电磁波。所以直到麦克斯韦去世,人们还在争论麦克斯韦的理论。

当时科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韦伯的观点,认为电磁力是瞬时传播的,不受时空限制,另一种就是麦克斯韦的理论,认为电磁力是靠电磁波传递,是有速度的。

电磁波

德国小城卡尔斯鲁厄,奔驰汽车的创始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就出生在这里。而这座城市,有一个比奔驰还有名的人,他的名字叫赫兹。赫兹现在是物理学上频率的单位,这个单位在电气时代到处出现,比如我们电脑的刷新率,用的就是赫兹为单位。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1887年,刚刚结婚的赫兹,在实验室里专心致志的做着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将让他闻名于世,并且永远的被记录在人类历史中。

赫兹设计了一个电磁发生器,会产生电火花。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这个火花会产生电磁波。他又设计了一个接收器,如果电磁波传过来,那么接收器会产生火花。

赫兹的工作就是观察这个火花,这一看就是近两年的时间。

1888年的一天,赫兹看到了理论中的那个小火花。

终于,人类第一次在实验室,检测到了电磁波。

赫兹检测电磁波实验装置

同时,这也证明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性,那个优美的方程组开始在物理学史上绽放光芒,影响后世直到今天。

经典物理大厦的另一座丰碑建立起来了,这个由法拉第打下地基,麦克斯韦建造主体,最终由赫兹封顶的丰碑,影响如此深远。

在赫兹宣布发现电磁波六年后,马可尼发出了第一封无线电报,从无线电报到如今我们用的手机通讯,全部都依赖电磁波的应用。

如果没有电磁波,我们这个世界很难如此便利的远距离通讯,地球也不会真正成为一个地球村。

互联互通的地球村

赫兹通过实验数据,经过数学处理,得出了电磁波的速度。与麦克斯韦的预言惊人的一致,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等。

原来光并不神秘,它就是一种电磁波。只不过,光刚好落在我们可以看到的频率,能够被人类的眼睛观察到。而其他的电磁波,人类看不到。

其后,人们通过各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电磁波和光一样拥有反射,衍射,干涉等特性,这些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电磁波和光的一致性。

随后,从微波到X射线,从紫外线到红外线,从伽马射线到无线电波,整个电磁大厦变的金碧辉煌。而之前的主角,光,也只是电磁帝国下面的一个小小分支。

电磁波家族

至此,光是一种波的结论已经变的牢不可破。

只不过,有一个小小的阴影,隐藏在黑暗中。在电磁波实验中,赫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后世被称为光电效应。当然那会还不叫这个名字,因为人们还没有发现电子,赫兹忠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

但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去研究了。宣布发现电磁波五年之后,赫兹因为败血症英年早逝。

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阴影将带来下一个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到来,赫兹为经典电磁理论封顶,同时又埋下了推翻这座丰碑的种子。

光电效应

赫兹在做电磁波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为了能更清楚的看到电火花,他把这个实验放在完全黑暗的盒子里,此时却发现电火花的能够传递的距离缩小了,必须让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变的更短才能接收到电火花。如果有光照的话,反而接收器更容易接收到电火花。

赫兹对这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写下了一篇论文《论紫外光在放电中产生的效应》,赫兹发现如果有紫外线照射实验设备,会让实验效果更好。

在当时,这个论文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因为电磁波是个更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电磁波的发现,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明,里面蕴含着巨大商机。

就连赫兹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经触摸到了量子物理的潘多拉魔盒。

当然,还是有一些潜心研究的物理学家,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兴趣,做了一系列实验。

人们发现只要紫外线照射金属表面,金属表面就会带正电,好像负电飞走了一样,当时还没有发现电子,只能说是负电失去了。不同的金属效果也不一样,钾钠镁铝这类活泼金属更容易失去负电。

1897年,汤姆逊在研究了阴极射线后发现了电子,人类开始使用电子的概念,来描述之前的负电。

上面的实验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人们终于搞清楚,当紫外线照射金属表面时,会让金属里的电子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逃出金属表面,因为光和电这种奇妙联系,人们给这个实验取了一个名字“光电效应”。

随着实验越做越多,人们的困扰也越来越多。光能否从金属表面把电子打击出来,只跟光的频率有关系。如果频率不够高,照一年也照不出电子。而且这跟光的强弱无关,最弱的紫外线也能打击出电子,再强的红外线也做不到这一点。

没人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我们暂时抛开这个问题,去迎接20世纪的到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启了。

19世纪刚过,一个不算年轻的科学家走上历史舞台,他的名字叫普朗克。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物体热辐射的时候发现,只有假定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计算的结果才能与实验结果相符。

1900年12月14日,人们正在准备欢度圣诞节。这一天,普朗克抛出了他那篇名垂青史的《黑体光谱中的能量分布》一文,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后来被改名为量子,这一天后来被认为是量子物理的诞生日。

普朗克

这个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单位,能量的传递不是连续的,在细分到一定程度之后,不能再分割。所有的能量都是以这个量子为基本单位的整数倍,我们可以传递1个量子,一千个量子,但是不能传递半个量子也不可以传递999个半量子。

量子概念的提出,是开天辟地的,因为这颠覆了人类的认知。物理学发展到这会,人们有一个从来没有怀疑过的概念,那就是我们的世界是连续的。这是自牛顿创世以来几百年,物理学中被认为坚不可摧想都不用去想的一个概念。

但是普朗克提出的概念,说的是我们这个世界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

如同一颗惊天炸雷响彻世间,量子物理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

当然,推翻经典物理的基石没有这么容易。就是普朗克自己都不愿意对这个问题做深思,只是把这个作为数学上为了方便计算引入的一个概念。他被这个离经叛道的概念深深困扰,以至于他自己都在不断强调,这只是一个概念,不要想太多。

在普朗克发表他这篇论文的同一年,一个青年人大学毕业了,他正在为生计发愁,因为他找不到工作。待业了将近一年后,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他找到了一份专利局的技术员的工作。在专利局期间他用大把大把的时间思考最前沿的物理问题。几年后,这个专利局的技术员震惊了世界,他的名字直到一百年后的现在,变的家喻户晓,这个名字叫爱因斯坦。

年轻时候的爱因斯坦

1905年,这一年在物理学史上有个专门名称——“爱因斯坦奇迹年”。整个物理学史上也许只有牛顿在乡下躲避瘟疫的那一年可以媲美。

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五篇论文,还有一篇是下一年年初发表,如果不严格定义,那就是六篇论文。每一篇都是惊世之作,都能够去角逐诺贝尔奖。

其中一篇叫做《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从普朗克的量子假设出发,解释了光是一群离散的量子,而不是连续性的波,每一个量子拥有的能量等于频率和普朗克常量的乘积。

只有当单个光量子达到一定的能量级别才能够让金属表面的电子逃逸,造成光电效应。如果单个光量子达不到这个能量级别,照射再多也没有用,完美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的问题。

当然,理论的提出并不会让人就立即接受。

就像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直到赫兹找到电磁波才能让世人接受。

过了十年多,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发表了一个实验结果,证明了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并重新测量了普朗克常数。这之后,到了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获得了诺贝尔奖。

光是一种电磁波这个结论变得不可动摇的时候,光量子的提出,又让大战一触即发,光如果是一种波,那么光量子算什么?

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这个问题已经变的纠缠不清了,波动派有强大的理论和实验支持,微粒派也有强大的理论和实验支持。双方决定握手言和,得出了最终的结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波又是粒子。

不止是光具有这个特性,之后掀起滔天巨浪的量子物理里,所有微观的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至此,光学之争,也算基本结束了。

而人类踏入了新的理论领域,量子物理席卷了整个物理学,这里是一个跟我们常识完全不同的领域。

我们在经典物理中学到的很多东西,在量子物理领域都是不成立的,未来合适的机会,我们会一起了解这块神秘的领域。

这几百年的光之战争,几乎物理学的每一个大神都牵扯了进来,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去孜孜不倦的探索这个世界的本源,推动了整个社会不断的进步。

到如今依旧有很多未解之谜,但是人类不会停止探索。

也许未来有一天,听我们说这段历史的你也会变成那颗闪闪发光的巨星。

10万元以内白金表有哪些推荐?

首先,在五到六万元的价位区间,可以考虑去年新上市的全钢款劳力士日志型41,编号126300。它装配了劳力士新一代的3235自动机芯,精准度(每日正负两秒以内)和待机时间(70小时)大幅提升,并具备瞬跳日历、拨针停秒、无盲区调校等高级属性。

全钢壳的126300依照惯例,有黑面、白面和蓝面的款式,国内指导价均为55,000元,是目前所有装配3235机芯的表款里最便宜也是最容易上手的(追过劳力士热门款的人都懂的)。但美中不足之处是126300采用的是磨光表圈,不如间金款的狼牙圈那么经典。

宝格丽 Octo Ultranero自动上弦腕表

在这一价位档,还集中了一大批高性价比的宝格丽腕表,包括Bvlgari Roma(圆形手动上弦)、Bvlgari Splotempo(圆形自动上弦),Octo(八角形自动上弦),以及去年新推出的黑色系的Octo Ultranero自动上弦腕表等等。

Octo Ultranero算是其中比较另类的一个系列,它采用黑色DLC(类钻碳)精钢表壳,全黑和红黑均定价55,000元,配备钢制或黑色鳄鱼皮表带。在我看来这是非常理想的价格,起码在十万元以下,很难找到具有相同的All Black效果的表款了。

宝格丽作为表坛的后起之秀,在表壳的设计和做工方面比很多传统品牌还讲究。市面上采用黑色涂层的表款虽然有不少,但都比不上Octo系列的表壳结构复杂,切面众多,体形还保持得如此纤薄。因此它的视觉效果也比普通的黑色腕表优越得多,炫酷得很有品位。再配上黑色漆面表盘,足以令人目不转睛。

宝格丽的机芯也是其优势所在,全部自产,镀铑和条纹打磨做得比较到位,起码对得起五万多元的价格,因此品牌也有底气将后盖全部做成透明的。Octo Ultranero安装的是BVL 193自动机芯,它的形态与BVL 191相比有明显的变化,动力储存由42提升至50小时。

卡地亚 Drive de Cartier月相腕表

& Drive de Cartier Extra-Flat超薄腕表

比Octo Ultranero略贵一些,可以考虑卡地亚去年出的Drive de Cartier月相腕表。这表的颜值实在是高,41毫米的枕形表壳,看上去异常合乎比例。盘面上的大型罗马数字时标和精致波纹装饰,将简约的月相功能映衬得十分赏心悦目。

腕表为自动上弦,具备48小时动力储存,配透明底盖。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的竟然还是125年差1天的精密级月相。我原以为钢款也不会太便宜,没想到在国外看只要6,300欧元,国内卖不到六万,基本算同价了。喜欢月相表的可以去店里试戴下。

另外卡地亚今年还出了Drive de Cartier Extra-Flat超薄腕表,39毫米表壳,厚度仅为6.6毫米。装配430 MC手动机芯,是以伯爵的430P为基础,这也是如今最上档次的超薄手动机芯之一。

它的钢款售价也仅为5,600美元,合人民币五万出头的样子。依个人的佩戴习惯不同,可以与Drive de Cartier月相表二选一。

预算六至八万元区间

雅典表 Marine Torpilleur军表

& Classico Manufacture腕表

在六万元以上,我推荐雅典今年新出的Marine Torpilleur军表。我们知道雅典是凭借航海钟(大型怀表)起家的,2014年雅典被开云集团收购后,对产品线做了调整,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加强Marine航海系列,推出了包括航海陀飞轮、计时、年历、天文台等多款作品。

去年年中,雅典发布了全新的42毫米Marine Torpilleur天文台表,Torpilleur的名字源于法国驱逐舰。紧接着,在本届日内瓦表展上,纯正军表风格的44毫米Marine Torpilleur粉墨登场。

话说如今做飞行员表的品牌不少,消费者也愿意买单,但做海军表比较出彩的就只有沛纳海。此次的44毫米Marine Torpilleur,采用磨砂表壳和复古风格的表盘,功能虽然简单,但盘面的细节很出色:一款象牙色表盘配以空心阿拉伯数字时标和黑色指针,另一款黑色表盘配橙色阿拉伯数字时标和夜光指针,都算是近年来的军表中最养眼的。

腕表装配高素质的UN-118自动机芯,带硅擒纵游丝和60小时动力,底盖镌刻Torpilleur驱逐舰的图案,防水50米。黑色和白色盘面的款式都只限量300只,7,900瑞郎的价格也比较克制,合人民币约63,000元。如果实在买不到,等个一两年,会有非限量的款式出来。

此外,雅典今年还发布了非限量的Classico Manufacture腕表。它算是品牌主打的日配款,40毫米的钢壳,表盘为大明火珐琅烧制(黑色或白色),装配高素质的UN-320自动机芯。可以说,内外的配置都可圈可点,而对应的价格却只有8,800瑞郎,也就是人民币七万元左右。

劳力士 日志型41不锈钢加白金狼牙圈款

在七万元出头,新款的不锈钢加白金狼牙圈的劳力士日志型41(编号126334)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它与前文中介绍的全钢款的日志型41同样采用新一代的3235机芯,具备Superlative顶级天文台认证。价格则是金钢款里最便宜的(因为表链为钢制,只是打磨方式不同),71,100元的国内指导价与“绿水鬼”基本齐平,且不会出现超定价的情况。

白金钢款的日志型目前也有白、黑和蓝盘的型号。相比之下,黑、白盘比蓝盘的入手难度要低,而蓝盘又比“绿水鬼”的入手难度要低,所谓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遇到现货就不要犹豫。此外,顾客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配蚝式表带或纪念型表带,也可加一万元选择刻度位镶钻的款式,总之是有了选择的余地。

伯爵 Polo S钢表

比白金钢劳力士稍贵一些,就能买到伯爵的Polo S钢表了。虽然市面上比较多这种运动休闲范儿、带夜光涂层的大三针自动钢表,如百达翡丽的鹦鹉螺、爱彼的皇家橡树等等,但定价都是六位数起。以伯爵只做贵金属(包括钛合金)表的习惯,推出全钢的Polo S系列,并将价格压低到75,000元,算是相当难得了。

Polo S腕表的表径为42毫米,厚度只有9.4毫米,侧面看上去很薄,防水100米。它的表壳和表圈采用标准的拉丝加抛光打磨,表盘的颜色和纹路也很漂亮,虽然不像正装款那么贵气,但格调是有的。

在机芯方面,由于是不锈钢表,所以相应的配置有所下调,以往的K金摆陀被合金摆陀取代,从耐用性的角度未必是坏事。机芯整体的打磨也比较规范,找不出任何廉价的处理方式,动力储存为50小时。

Polo S还在去年下半年发布了黑色ADLC涂层表圈配黑色表盘和橡胶表带的限量款,运动感更强,适合不油腻的中年人佩戴。其定价仅为七万出头,限量888枚,价格和数量都很有吸引力。

预算八至十万元区间

劳力士 新一代Sea-Dweller海使型

八万元以上价位,可以选择劳力士的新一代Sea-Dweller海使型,编号126600。国内公价88,000元。它的机芯升级为3235型,并且首次在1220米的防水深度上加装了凸透镜日历窗,6点位还标注了红色的“Sea-Dweller”字样,算是让粗线条的海使型的表盘终于有了焦点。

新海使的尺寸略微收窄至43毫米,对于手腕微粗的表友正是绝佳的选择,起码要比44毫米的“鬼王”容易驾驭。有些朋友总觉得海使属于专业潜水表,选择的时候有顾虑。其实就拿它当蚝式表里档次最高的一级就好了,再往上就是“金劳”和迪通拿计时表的区间了。

江诗丹顿 FiftySix®伍陆之型系列

大三针钢表

九万元的推荐表,非江诗丹顿的FiftySix®伍陆之型系列大三针钢表莫属。过去江诗丹顿的简单功能腕表,多集中于Patrimony传承系列,它以贵金属为主,价格也比较昂贵。其实不只江诗丹顿,同一级别的百达翡丽、宝玑、伯爵等品牌的简单款几乎都是如此,即便出钢表,也是物以稀为贵,恨不得比金表还要抢手和值钱。这也造成了十万元左右价位的(高端)简单功能腕表的空缺。

但是随着江诗丹顿FiftySix系列的问世,情况被彻底扭转了。该系列是对品牌1956年的经典款腕表的重新演绎,表耳和盘面在现代审美中还带着点怀旧的感觉。首发的三款作品,大三针自动、星期日历和全历腕表,直径均为40毫米,分为精钢和粉红金款。其中入门级的钢款大三针自动表,报价11,700美元,大陆官网的价格仅为人民币90,000元,比纵横四海便宜了近一半。

价格虽然便宜了,但机芯的成色并未缩水。不锈钢和粉红金款安装的是相同的1326自动机芯,它出自历峰集团的Val Fleurier高级机芯厂,直径26.2毫米,厚4.3毫米,属于薄型机芯,具备48小时动力储存。透过蓝宝石底盖,可以看到机芯的精良做工,并配有22K金的镂空摆陀。

可以说,这款作品满足了人们对于十万元以下正装表的所有渴望。所以在这个价位也无需再推荐其他的正装款式了。

为什么一些人要每天喝黑咖啡?

我是为了减肥。听说运动前喝杯黑咖啡,有助于燃脂。对了,我喝的是挂耳黑咖啡。本来以为接受不了咖啡的苦。因为之前也不喝咖啡。但是喝了之后就停不了了。我现在还在减脂中。假如哪天不需要减肥了,我想我还会喝。喝咖啡,不仅提神醒脑,还缓解便秘(最起码对我是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喝咖啡,还增加了生活中的情调。因为喝了,因为坚持了,所以对它更好奇,就想去了解。我想,我以后,一定会买个咖啡机的?

魔兽世界里最难获得的坐骑有哪些?

大家好!感谢不邀!所有游戏都有很多的人喜欢收藏!比如坐骑了。装备了!衣服了!.....魔兽世界也不例外。而且更厉害!那咱们也不废话直奔主题吧!对于魔兽世界的稀有坐骑我给简单分了一下类别!咱们就说下最稀有的那个吧!

成就坐骑:黑色战熊(屠城熊)

稀有度:???

外型:??

类型:地面坐骑/移动速度100

没有之一,就是最稀有。魔兽世界的阵营机制可谓是morba类游戏的先驱,但是屠杀对面主城还有奖励这个真是......也不记得是只能发现的这个事情的了。反正就是一时间所有人貌似都知道了!成就【效忠联盟/部落】,奖励坐骑【黑色战熊】。完成条件杀掉敌对阵营四大主城的国王。虽然这只熊长得挺一般的,但是确实挺难获得的。毕竟要杀掉敌对阵营的四大主城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LM玩家。基本上各服务器都是BL比LM要多一点,完事BL的主城跑起来还乱七八糟的。记得以前工会屠城!在幽暗城还没看到风行姐姐。一般的人都迷路了……所以难度大家可想而知。

副本掉落坐骑:瑞文戴尔的死亡军马(DK马)

稀有度:????

外型:???

类型:地面坐骑/移动速度100

斯坦索姆想必魔兽玩家不分新旧都会知道的吧!老玩家对于斯坦索姆充满着回忆!这可是纳克萨玛斯之前必去的副本啊!新玩家对于斯坦索姆的记忆可能就是大哥带你刷副本!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副本里有一匹掉落的坐骑:瑞文戴尔的死亡军马。其实这个副本难度系数并不高!但是报率非常低,幸运值不高的玩家估计得来个几百次吧!其实DK马的外形个人感觉也挺一般的。但是他前主子是瑞文戴尔就增加收藏意义了。完事你刷起来他还真不出???记得以前有个朋友想刷这个坐骑后来感觉自己刷也是刷还不如带带工会小号呢!结果多了不说基本所有后一批的玩家他都带过.......之后和我说,我也是醉了。DK剑我都刷了6把了!马呢?马呢?马呢……

专业坐骑:陆地骑行龟

稀有度:????

外型:???

类型:地面坐骑/移动速度100

陆地骑行龟最早要追溯到什么时候已经不知道!(我说的是60年代的那个乌龟、不是80年代的要塞钓到的那个)毕竟魔兽世界里喜欢什么玩法的人都有!完事有个大哥!钓鱼钓到了一只大海龟!完事发现还是个坐骑!我勒个乖乖!什么鬼?而且大乌龟坐骑还挺可爱的!之后一片片的人去掉大乌龟 结果都无幸而归!很多人钓鱼都满了也没钓出来过大乌龟!记得有人传闻乌龟是在荆齿城上方的一个人马看守的一个湖里。一时间没看见谁钓出来乌龟。倒是成了一个小战场.....

卡牌坐骑:幽灵虎

稀有度:?????

外型:????

类型:地面坐骑/移动速度100

幽灵虎可谓是帅的一逼啊!真是可以的不要不要的。官方称奇为卡牌坐骑!其实就是充钱玩刮刮乐一个意思!现在这个坐骑简直牛的不要不要的!而且活动也已经取消了!还有人说卡牌坐骑还有一个叫做魔法公鸡的!但是可能稀有度爆表吧!这个真没见过......而且幽灵虎主要得看命啊!不是你有钱就能抽到的啊!更何况现在也抽不了了!

副本专属坐骑:黑色其拉作战坦克(安其拉虫人)

稀有度:??????

外型:???

类型:副本专属地面坐骑/移动速度100

这个坐骑新玩家可定是不知道他到底有多稀有可能就知道这个坐骑是可以坐安其拉里骑的。一个虫子长得其实也就一般。没事牛的啊。还是个60级的。但是你知道。这个坐骑是开门任务的坐骑。每个服务器只能有一个!只能有一个!只能有一个!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同时还能获得【甲虫之王】的称号,现在这个坐骑被取消了。安其拉的大门也是自动打开的了。所以这个坐骑也是无法获得的了。总体数量也是极为稀少的,上榜可谓当之无愧....

节日活动:无头骑士的缰绳(无头马)

稀有度:???

外型:????

类型:陆空两栖坐骑/移动速度100

无头坐骑的缰绳活得其实不是特别难!不过只能在万圣节的那几天才能获得。通过节日副本击杀无头骑士获得【塞满战利品的南瓜】来获得!但每天只能获得一个【塞满战利品的南瓜】还能开出魔法扫把!不过其实无头马并不是特别难获得。而且整体外形比较帅!至于能不能开出无头马。兄弟看命了。有的人没开出来。就去开别的号再来开。吃进度。其实这个完全是命。你看我的那个无头马。我啥也不知道完事吖!咋还有坐骑!???,那个大哥你看帅不!这个马带盔甲!??……

其实还有很多的稀有坐骑。就不一一聊了。因为魔兽世界里的坐骑多到数不过来。每个坐骑可能在你心中都有一段记忆!因为记忆而变得稀有。像是凤凰、祖格老虎、怒之煞掉的龙、爱情火箭(顺便一说爱情火箭也是节日活动坐骑,一年14天掉落几率极低,但就是冲这个名字就有人甘愿一直刷,一直刷)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今天就分类列举了几个!希望大家喜欢!不管是哪个坐骑。都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可以陪你在白天奔驰在原野。可以在夜晚陪你去看月光!!!

俄罗斯战斗机制造巨头苏霍伊公司的民航客机生产线有哪些产品?

目前的产品就“发生事故”的这款SSJ-100“苏霍伊超级喷气100”支线客机,这款客机根据载客量和机身长度不同,分为SSJ-75、SSJ-75LR、SSJ-95、SSJ-95LR等几个亚型,客座数从68-103座不等,基本上与ARJ-21差不多(略大一些),但是目前的订单销量比较大。

上世纪90年代,苏霍伊公司还折腾过一款Sukhoi KR-860双层宽体超大型喷气式客机(如下图),这款客机被称为“俄罗斯之翼”,最大起飞重量650吨,比波音-747和空客A380还大。只不过以当年俄罗斯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状况,这款客机理所应当的误解而终了,1999年巴黎航展上这款俄罗斯巨无霸的缩比模型首次亮相,结果竟成绝唱,整个项目随后被不堪重负的俄罗斯政府叫停。此外,俄罗斯也没有能力为其研制优秀的配套发动机,计划采用美国通用的CF6-80E1A4B发动机。

后来备受打击的苏霍伊公司变得务实很多,决定从支线客机开始进入民用市场,并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设立了子公司“苏霍伊民用飞机股份公司”全力开发生产SSJ-100支线客机,当时预计整个项目在2009年开始批量生产,2012年达到收支平衡点,2024年前完成800架客机销售,将盈利30亿美元。

苏霍伊SSJ-100支线客机后来的确在该级别飞机销售领域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与其一开始就定位国际化和进行国际化合作有关。首先,该机装备的SaM146发动机,由法国斯奈克玛与俄罗斯土星联合研制。其次,聘请美国波音公司作为项目顾问,并在设计、取证、销售中扮演重要角色。再次,拉拢欧洲航空工业巨头参与项目,意大利阿莱尼亚航空工业公司获得“苏霍伊民用飞机公司”拥有否决权的股份,不仅深度介入SSJ100客机的研制过程,还将负责境外销售工作。德国利勃海尔航宇公司负责SSJ100客机的飞控和大气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法国泰雷兹公司负责该机的软件和模拟器开发,法国Messier-Dowty公司负责起落架系统的研制。因此,说苏霍伊SSJ-100飞机是一架“万国造”也不为过,不过这也是当今航空工业的趋势,目前任何一款现役客机都不是完全由一国独立完成的,况且这些欧美航空巨头为俄罗斯SSJ-100客机取得美国和欧洲适航证也是立下汗马功劳。

昨天,一架SSJ-100客机从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起飞后不久发生以外,在迫降时起火造成41人死亡,这已经不是该型客机第一次发生空难了。2012年5月,一架SSJ-100客机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坠毁,造成机上45人遇难;2013年,一架SSJ-100在冰岛进行降落测试时冲出跑道,造成1人受伤;2018年7月和2018年10月,该型客机分别在莫斯科和雅库茨克发生事故,造成人员受伤。

目前来说,苏霍伊的民用客机领域只有SSJ-100这一款产品,除了原来想要开发的KR-860超大型宽体喷气客机以外,苏霍伊还曾寻求过与湾流公司合作研制S-21“SSBJ”超音速公务机(如下图),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也没有进行下去。

夜巴黎发行时间?

夜巴黎

原唱: Mc魏小然

词:Mc魏小然

发行时间:2020-07-13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