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河州花儿歌词大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经典花儿歌词大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关于青海花儿的歌词
妹妹的山丹花儿开 (推荐个)
尕妹妹着大门上浪呀三浪,心儿呀跳着慌,想看我的尕妹妹桃花样呀,妹妹山丹红花开呀;听说我着尕妹妹病哈了啊,阿哥哈别急坏,盛上些冰糖着看你来呀,妹妹山丹红花开呀;开不开着个山丹花连根儿拿,送给我着旮妹妹着两百斤半,我把你哈心疼着我把你哈爱呀,妹妹山丹红花开呀,一天三趟着看你来呀
另外 介绍一下花儿吧!
花儿又名少年。花儿是产生并流行于甘、宁、青、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花儿发源于临夏,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六盘山花儿就是其中的一种。回族群众喜爱花儿,是花儿的创造者、演唱者、继承者和传播者。花儿是心头肉,不唱由不得自家,可见回族对花儿的喜爱程度。流行于固原地区的花儿主要有两类:河州花儿和山花儿(俗称干花儿)。河州花儿委婉动听,基本调式和旋律有数十种,变体甚多。形式上有慢调和快调。慢调多为4/4或6/8拍,唱起来高亢、悠长,曲首曲间和句间多用衬句拖腔,旋律起伏大,上行多用四度调进,高音区多用假声。快调多为2/4或3/8拍,相对紧凑短小。河州花儿多为五声微调,在文学上自成体系。一般每首词由四句组成,前两句常用比兴,后两句切题。字数上单双交错,奇偶相间,不像一般民歌那么规整,故更加自由畅快。但是,固原回族多唱山花儿。山花儿在旋律上起伏较小,较多地应用五声羽调和角调,衬词衬句使用较少,段尾或句末用上滑音。在文学上除具有河州花儿的一些特征外,还派生出一些变体,有时也采用信天游或一般民谣体。演唱形式有自唱式和问答式。曲目无令之称,属抒情短歌。花儿音乐高亢、悠长、爽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不仅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而且有丰富的文学内容。反映生活、爱情、时政、劳动等内容。用比、兴、赋的艺术手法即兴演出。虽然大部分花儿的内容与爱情有关,但在歌颂纯真的爱和控诉封建礼教及社会丑恶现象给恋人造成生死苦难的同时,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语言朴实、鲜明,比兴借喻优美,有比较高的文学欣赏和研究价值。20世纪80年代,花儿的演唱形式已发展到花儿歌舞剧。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最美的花儿是用三江最纯净的源头之水浇灌的圣洁之花。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可以说,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漫“少年”的金嗓子。青海农民唱起“花儿”,村里的张秀花、王富贵们就会泪水涟涟。花儿对青海人来说象每天的饮食一样普通。
青海“花儿”曲调同样极为丰富,据统计,河湟地区有上百种。不同的曲调有着不同的“令”。按流行地区分为“河州令”、“湟源令”、“川口令”、“循化令”、“互助令”、“西宁令”等;按照演唱民族划分为“土族令”、“撒拉令”、“保安令”、“东乡令”等;按照花儿的衬词又分为“白牡丹令”、“尕马尔令”、“花花尕妹令”、“好花儿令”、“溜溜儿山令”、“杨柳儿姐令”“水红花令”、“咿呀咿令”等。
花儿是哪个民族的歌
你说的是《花儿与少年》吧,青海民歌。
歌词如下:
春季里那么到了这
水仙花儿开水仙花儿开
绣呀阁里的女儿呀
踩呀踩青来呀小呀哥哥
小呀哥哥
小呀哥哥呀搀我一把来
夏季里么到了这
女儿心上焦女儿心上焦
石呀榴花的子儿呀
赛呀赛过了玛瑙呀小呀哥哥
小呀哥哥
小呀哥哥呀亲手摘一颗
秋季里那么到了这
丹桂花儿开丹桂花儿开
女儿家的心呀上
起呀起了波浪呀小呀哥哥
小呀哥哥
小呀哥哥呀扯不断情私长
冬季里么到了这
雪花满天飞雪花满天飞
女儿家的心呀上
赛呀赛过了白雪呀小呀哥哥
小呀哥哥
小呀哥哥呀认清了你在来
甘肃武都花儿对唱
渊源
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赞誉。
唐代是产生诗歌的黄金时代。隋与唐代前期炳灵寺石窟出现的超前绝后的盛况,标志着河州文化的空前繁荣。已具雏形的花儿也同样得到较快的发展,为使唱词顺口易唱,人们逐步地使她押韵、格律化。马珑同志根据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唐代民间曲调的一些片断唱词:“频频满酌醉如泥,/轻轻更换金卮”;“……朝朝立在市门西,/风吹泪点双垂”及“棹向碧波深处去,/几重滩”等,得出了“临夏花儿与词有关系,可能产生于唐初”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1]
牡丹是花儿的象征,在歌名、曲调名、唱词、衬句中是无所不在的,其地位的显赫和人们赞美的程度,已到了“牡丹崇拜”的地步。这与《诗经》中“赠之以芍药”“(即牡丹)的诗句,唐、宋之际中原崇尚牡丹的习俗是相一致的。[1]
派别
“花儿”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被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派,两派又根据其结构、格调、唱法的不同分为诸多分支。
范围
临夏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它是花儿两大派系
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极受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藏、裕固等八个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甘肃,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 和洮泯花儿的歌手们一样,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自发地举行盛大的民间花儿歌手赛歌大会,时间有长有短。如甘肃省莲花山等地花儿盛会比较有名,不仅本地的歌手参加,临近省县的花儿唱家也打擂献歌。
特点
临夏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演唱也比较自由,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其曲调悠扬、高亢、奔放。 其中的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也不下四十余种。比如“河州令”、“尕马令”、“脚户令”、“大眼睛令”、“仓啷啷令”、“尕阿姐令”、“撒拉令”、“保安令”等,在流传地区的家喻户晓的。
洮泯花儿是“莲花山花儿”和“岷县花儿”的总称。[2]
它是西北花儿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儿),主要在汉族群众中漫唱。广泛流行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和政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县;武都地区的岷县(岷州)
、武都、宕昌、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洮州)、卓尼、舟曲县等地。[2]
根据音调、唱词、演唱风格,又把洮泯花儿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 其中“南路花儿”以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北路花儿”以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为中心。[2]
洮泯花儿被当地群众称为“草文章”,分为“本子花儿”和“散花儿”。所谓“本子花儿”,指成本成套的演唱,有历史人物故事和 民间传说,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等;“散花儿”则多为歌者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短歌,唱词的字数、行段都很自由,一般都押韵。有的一韵到底,称为“单套”;凡一首中押两个或三个韵脚的称为“双套”。[2]
洮泯花儿按照演唱形式,分为“开头歌”、“问答歌”、“对唱歌”、“联唱歌”、“生活歌”、“短歌”和“长篇叙事歌”。[2]
总之,洮泯花儿格式多样、结构自由、演唱灵活,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2]
共和国成立后,“花儿”被赋予新的内容,山间、地头、工地到处传唱,不仅搬上了舞台,还唱到了北京。
“花儿”内容非常丰富。有传统的、经千锤百炼而留下的歌词,也有触景生情、随口而出的即兴之作。唱花儿,俗称漫少年。民谚云:“陕西的乱弹,河州的少年”。河州是临夏的古称,临夏是花儿的发源地和故乡,临夏花儿唱词和曲调分“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以地区来分还有:北乡花儿、南乡花儿、东乡花儿、西乡花儿。其结构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多为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花儿”的音乐曲调与歌词结合紧凑,由上下对称乐句构成。曲调随歌词而变,“花儿”演唱用临夏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歌词的曲调起伏、强弱变化很大,还常加滑音、倚音、连音、颤音、装饰音等,具有高亢、悠长、清脆、热情奔放的特色,临夏境内流行的“花儿”,由于民族语言不同,风情习俗差异,演唱习惯变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
求音乐:临夏民歌
临夏民歌就数临夏花儿了, 临夏花儿
临夏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2004年10月1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国花儿之乡”称号。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临夏、甘南、岷县等地的独具风格的民歌,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花儿”最早是起源于甘、宁、青一带少数民族的情歌。早在清乾隆时代就负有盛名。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赞语。“花儿”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被分为临夏“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派,两派又根据其结构、格调、唱法的不同分为诸多分支。
临夏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它是花儿两大派系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极受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藏、裕固等八个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甘肃,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 和洮泯花儿的歌手们一样,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自发地举行盛大的民间花儿歌手赛歌大会,时间有长有短。如甘肃省莲花山等地花儿盛会比较有名,不仅本地的歌手参加,临近省县的花儿唱家也打擂献歌。
临夏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演唱也比较自由,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其曲调悠扬、高亢、奔放。 其中的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也不下四十余种。比如“河州令”、“尕马令”、“脚户令”、“大眼睛令”、“仓啷啷令”、“尕阿姐令”、“撒拉令”、“保安令”等,在流传地区的家喻户晓的。
洮泯花儿是“莲花山花儿”和“岷县花儿”的总称。
它是西北花儿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儿),主要在汉族群众中漫唱。广泛流行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和政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县;武都地区的岷县(岷州)、武都、宕昌、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洮州)、卓尼、舟曲县等地。
根据音调、唱词、演唱风格,又把洮泯花儿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 其中“南路花儿”以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北路花儿”以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为中心。
洮泯花儿被当地群众称为“草文章”,分为“本子花儿”和“散花儿”。所谓“本子花儿”,指成本成套的演唱,有历史人物故事和 民间传说,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等;“散花儿”则多为歌者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短歌,唱词的字数、行段都很自由,一般都押韵。有的一韵到底,称为“单套”;凡一首中押两个或三个韵脚的称为“双套”。
洮泯花儿按照演唱形式,分为“开头歌”、“问答歌”、“对唱歌”、“联唱歌”、“生活歌”、“短歌”和“长篇叙事歌”。
(一)河州花儿
河州花儿以松鸣岩花儿为代表。河州花儿又名“少年”,曲调之丰富,唱词之浩瀚,可位列全国民间艺术的前茅。结构工整奇特,每首一般四句。前两句比兴,后两句言情,前两段字组相等。长者十字一句,短者七字一句。唱词语言、格律、声韵、音节要求严格。韵脚是河州花儿的灵魂,逻辑和感情的重音非常突出。河州花儿的“长令”拖腔长、速度慢,倚音花彩多,有高亢辽阔之特点;“短令”拖腔短,节奏明快,刚健激越。“憨敦敦”、“金点花开”、“白牡丹”等曲令中使用衬句,旋律进行变化多样。河州花儿流传着上百个曲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州大令”、“河州三令”、“水红花令”、“白牡丹令”、“尕马儿令”、“大眼睛令”、“保安令”等,王绍明、韩应贤、马永华等去北京参加过民族演唱。
(二)莲花山花儿
莲花山花儿以康乐县与甘南州相交的莲花山而命名,属洮岷花儿北路派,流行于临夏州的康乐、和政、广河县,甘南州的临潭、卓尼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等地。基本格律为每首三句,头一句起兴,二、三句叙事。每句七字。演唱内容有“整花”和“散花”之分。整花就是叙述整部故事或完整内容的“花儿”。如《三国》、《西游记》、《杨家将》、《十二月牡丹》、《九九节》,还有如叙述莲花山风光景物类等。整花有固定的歌词,全靠歌手世代口头相传。“散花”就是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这一类无固定歌词,全靠歌手当场编唱。莲花山花儿只有一个曲令,即莲花山令。演唱时由于歌手的创造,变化多端,不拘一格。莲花山花儿演唱,常以男女歌手混合编组,男歌手用“假嗓子”歌唱,听起来自然、和谐,分不出男女。歌手丁汝兰等曾去北京参加民族演唱。具有代表性的莲花山花儿有“莲花山令一”、“莲花山令二”。
十劝人心的歌词?
《十劝人心》
歌手: 青海花儿
专辑:未收录
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具体歌词:
天上有个北斗星,月亮跟上个太阳了转
天凭日月地凭人,人留子孙树留根
人没有子孙活不起人,草没有冬根发不起青
撮毛捻线地过光阴,恐害怕后代活不起人
一劝人心娘老子听,娘老子好了儿孝顺
高茶贵饭娘老子用,粗米淡饭留子孙
二劝人心弟兄们听,弟兄们好了家甭分
大小的事情商量着办,亲亲热热地心连着心
三劝人心先后(妯娌)们听,大家和气着最要紧
人亲茶饭要用心,前园后园里打扫净
四劝人心学生们听,出门一年有光景
好好儿学个真本领,功夫不亏有心的人
五劝人心姑娘们听,绣房里出下的能干人
鞋样儿针线巧手儿做,嫁到个婆家者更当人
六劝人心家伍们听,家伍们要拧成一根绳
碰上是非要说散,大家要多沟通
七劝人心五浑人听,苦海无边要小心
趟不完的黄河填不满的坑,恐害怕趟进了烂你坑
八劝人心赌博人听,腰里系的是烂草绳
倾家荡产底骨儿散,家里弄成了净碗明
九劝人心酒汉们听,东倒西歪大路上滚
喝醉了酒者发了疯,哪一个好朋友扶你的身
十劝人心乡亲们听,一年四季勤劳动
风调雨顺好收成,国泰民安永太平
扩展资料:
青海花儿所指并非一个人,而是“花儿”是一种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
《十劝人心》于2002年被收录在《青海花儿歌曲大全》当中,该专辑一共收录了12首歌曲,专辑已经上传到酷狗、酷我等各大音乐平台。
青海花儿流派:
河州花儿
委婉动听,基本调式和旋律有数十种,变体甚多,形式上有慢调和快调。慢调多为4/4或6/8拍,唱起来高亢、悠长,曲首曲间和句间多用衬句拖腔,旋律起伏大,上行多用四度调进,高音区多用假声。快调多为2/4或3/8拍,相对紧凑短小。
河州花儿多为五声徵调,在文学上自成体系。一般每首词由四句组成,前两句常用比兴,后两句切题。字数上单双交错,奇偶相间,不像一般民歌那么规整,故更加自由畅快。但是,固原回族多唱山花儿。
山花儿
在旋律上起伏较小,较多地应用五声羽调和角调,衬词衬句使用较少,段尾或句末用上滑音。在文学上除具有河州花儿的一些特征外,还派生出一些变体,有时也采用信天游或一般民谣体,演唱形式有自唱式和问答式,曲目无令之称,属抒情短歌,花儿音乐高亢、悠长、爽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不仅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而且有丰富的文学内容。反映生活、爱情、时政、劳动等内容。
用比、兴、赋的艺术手法即兴演出。虽然大部分花儿的内容与爱情有关,但在歌颂纯真的爱和控诉封建礼教及社会丑恶现象给恋人造成生死苦难的同时,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语言朴实、鲜明,比兴借喻优美,有比较高的文学欣赏和研究价值。20世纪80年代,花儿的演唱形式已发展到花儿歌舞剧。
喜乐村官上唱的一句,尕妹妹那个浪三浪。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叫《尕妹妹门上浪三浪》
歌词如下:
尕妹妹的大门上浪三浪
心儿里跳的慌
想看我的个尕妹妹俊模样
山丹红花开
开不败的山丹花连根拔上来
把把不损坏
送给阿哥的白牡丹两鬓间戴
山丹红花开
听说我的尕妹妹病下了
阿哥莫急坏
称上了些冰糖者看你来
山丹红花开
你把我心疼我把你爱
生死不分开
一天我你哈三趟着看你来
山丹红花开
扩展资料:
这是苏平唱的一首歌《河州花儿》歌词中的一句歌词。
苏平,著名的花儿演唱家。1943年生于青海化隆县,从小受“花儿”故乡的勲陶,9岁就以甜美的嗓音得到群众的喜爱。17岁进入甘肃省歌舞团后,不断学习升造,苦心研究,娴熟地掌握了各种花儿的演唱技巧,深得广大群众的欢迎,被誉为“花儿皇后”。
关于河州花儿歌词大全和经典花儿歌词大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