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河曲2人台特点是什么?
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角色只有一丑一旦,服装也很简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一类的小曲,如《红云》、《十段锦》、《十对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异。多以第三人称进行演唱,情节简单,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民国以后,随着二人台的向外传播,在演出中,艺人们对二人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从民歌中汲取素材,并加以改编,如《走西口》原来是以第二人称对唱的形式演出,改编后成为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加进了情节和人物的小戏。随着二人台演出内容的丰富,它的音乐、表演和服饰也有所创新。在音乐唱腔方面,由原来的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发展为多曲联用;唱腔也出现了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简单的板式变化。在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二人台的舞蹈程式有“大圆场”、“大半月儿”、“套月儿”、“风旋门”、“里外罗城”、“药葫芦”、“搬门”、“天地牌子”、“大十字”、“蜂儿扑瓜”等。此外,旦角还有一种叫作“打闪”的舞蹈动作,即右脚别于左腿上,两臂画一弧形,身子稍斜下蹲。系在秧歌舞步基础上,吸收戏曲旦角“卧鱼”身段而创造,为其他剧种所罕见。旧时二人台演出有一套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呱嘴”(又称说“千克”),“呱嘴”都是第三人称的现成段子,由演唱者自由选取。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称“叫门对子”)把旦角叫上场接演正戏。正戏的表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俗称“火爆曲子”或“带鞭戏”,如《打金钱》等,以抒情性的歌舞取胜。起舞时,折扇二人共同,霸王鞭系丑角专用,有时舞双鞭,分上、中、下三路套数,舞姿犹如蛟龙盘柱,上下翻飞。手绢系旦角专用。建国初期,二人台曾吸收二人转耍手绢的传统技巧,将手绢改为八角型,并发展为各种“出手”。不论哪种歌舞,都由慢转快,形成高潮后嘎然而止。另一种是以唱为主的情节戏,俗称“硬码戏”。其中也有一些采取跳进跳出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秋千》等。这类戏表演比较接近生活,但也有一些虚拟、夸张的动作。如旦角的摸鬓、走碎步、开门、关门;丑角的出场亮相等。唱词、数板、完场诗、道白中的“串话”,都讲究合辙押韵,因完全用当地方言,故与普通话的声韵不同。分为中东、衣齐、江阳、灰堆、尤求、波梭、川板、言前、姚条、发华、出入(入声字)和小字(小人辰儿、小言前儿)十二道辙。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常用比兴手法,形成的曲调、唱腔、别有风味。在服饰方面,由于艺人经济条件稍有宽裕,添置了一些质地较好的行头。尽管二人台艺术上有了很大发展,但作为一个剧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它的艺术表现力。
“二人台”是什么?流行于哪里?
二人台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及山西、河北和陕西部分地区,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各地的二人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人们通常以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路和西路。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东路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濒临消亡我国东北地...
根据资料记载,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打坐腔”、“打玩艺儿”、“风搅雪”、“打软包”、“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六个阶段。 打坐腔 二人台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在冬闲季节,人们围坐演唱,尽欢而散。此为“打坐腔”,最早产生于唐家会、河会,时间是清道光前,著名艺人张三堂等。由于歌手们演唱时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加以表情动作,打坐腔逐渐发展成“打玩艺儿”。 “打玩艺儿” 其名源于“社火玩艺”,是河曲民间春节文娱活动形式的的总称。 “搅风雪” 光绪九年,唐家会三官社组织“道情班”和“玩艺班”穿插演出,人称“风搅雪”。 “打软包” “打软包”就是由班主领班,大伙搭班,组成的职业性演出班子,每班不过十人左右。因其服装道具简单,不过装几个包裹,故称“打软包”。 业余剧团 解放后,二人台获得了新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河曲县已有三十个业余剧团。 1953年秋季,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九位同志到河曲采访,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访专集》。河曲从此有了“民歌海洋”、“二人台之乡”的美誉。 专业剧团 1956年秋,河曲县政府批准成立了河曲二人台剧团。 1964年3月,二人台剧团转为忻县地区文工团,全团人员调往忻县。 文革十年,二人台剧团受到批判,在舞台上绝迹,许多名演员被迫改行。 1980年,单位独立,“二人台剧团”有演职人员30余人,先后赴太原、晋中、呼市、包头及邻近省、县演出,颇受欢迎。...
二人台的由来
根据资料记载,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打坐腔”、“打玩艺儿”、“风搅雪”、“打软包”、“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六个阶段。 打坐腔 二人台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在冬闲季节,人们围坐演唱,尽欢而散。此为“打坐腔”,最早产生于唐家会、河会,时间是清道光前,著名艺人张三堂等。由于歌手们演唱时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加以表情动作,打坐腔逐渐发展成“打玩艺儿”。 “打玩艺儿” 其名源于“社火玩艺”,是河曲民间春节文娱活动形式的的总称。 “搅风雪” 光绪九年,唐家会三官社组织“道情班”和“玩艺班”穿插演出,人称“风搅雪”。 “打软包” “打软包”就是由班主领班,大伙搭班,组成的职业性演出班子,每班不过十人左右。因其服装道具简单,不过装几个包裹,故称“打软包”。 业余剧团 解放后,二人台获得了新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河曲县已有三十个业余剧团。 1953年秋季,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九位同志到河曲采访,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访专集》。河曲从此有了“民歌海洋”、“二人台之乡”的美誉。 专业剧团 1956年秋,河曲县政府批准成立了河曲二人台剧团。 1964年3月,二人台剧团转为忻县地区文工团,全团人员调往忻县。 文革十年,二人台剧团受到批判,在舞台上绝迹,许多名演员被迫改行。 1980年,单位独立,“二人台剧团”有演职人员30余人,先后赴太原、晋中、呼市、包头及邻近省、县演出,颇受欢迎。...
河曲二人台的来历
“ 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县,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 120个,内容多取材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可分为“硬码戏”与“带鞭戏”两类,“硬码戏”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带鞭戏”是载歌载舞、歌舞并生,如《挂红灯》、《打金钱》等。其内容多是表现农家生活和爱情生活等。二人台的音乐分腔和牌曲两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有些经过各种速度的变化处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此外还吸收、借鉴了古牌曲、民间吹奏乐等,使其越来越丰富。演奏和伴奏时,主要有洋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块瓦等乐器。音乐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
五哥放羊究竟是哪里民歌
山西的小调
河曲二人台拜大年歌词
拜大年 【歌词】 (男)过罢大年头一天, (女)我和我的那个连成哥哥去拜年。 (男)一进门(女)把腰弯, (男)左手(那个)拉(女)右手(那个)搀。 (合)(哎子依呀嗨) 拉拉扯扯拜的,拜的那个什么年 (那哎子依呀嗨)。 (女)过了大年初二三, (男)我请(那个)亲妹妹吃年饭。 (女)亲哥哥(男)吃什么饭, (女)下挂面(男)滴上两个蛋。 (合)(哎子依呀嗨) 不大不小的扁食包下两拼盘 (哎子依呀嗨)。 (男)正月十五闹花灯, (女)我和(好个)连成哥哥去观灯, (男)西瓜灯红腾腾, (女)白菜灯绿茵茵, (男)韭菜灯宽生生, (女)芫荽灯碎纷纷, (男)茄子灯(啊)紫(个)茵茵, (女)七扭八弯的黄瓜灯, (男)龙王灯满身鳞。 (女)凤儿(的)灯花生生, (男)老虎灯实威风, (女)摇头摆尾的狮子灯, (合)(哎子依呀嗨) 还有那嘁咧喊咧乒乓乒乓, 嘁咧嘁咧乒乓两盏灯 (呀哎子一呀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河曲民歌王二人台民歌老艺人贾德义》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