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未尽东方既白出自哪?
歌未竟,东方白。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易中天先生《满江红•揖别林泉》一词是垃圾还是精品?
很不愿意评论现在人所作的古体诗词,因为这样做很容易得罪人。民国之后写古体诗的,我只佩服一个人,这就是教员同志。教员的诗词,并不是因为华丽的词句,和严谨的格式以及平仄等等。因为无论多么华丽的格式,都是为了传情达意服务的。教员是大英雄,真正体现了“唯大英雄能本色”的古训。他写的诗词也好,都有浓烈的情感色彩,心里怎么想的,作品就怎么表达。也就是说,真正的好诗,你一定能读的懂。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优秀的古诗词,不用解释,一定能够明白个七八分。因此,评价一首诗词好不好,放在第一的条件一定是让人明白,作者是在说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如果是堆砌词藻,让人不知所云,就算是语言再华丽,平仄再合规,也算不得好作品。明白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看看易中天的这首词了。
《满江红》
揖别林泉,初醒处,悄然皓月。
莽原上,龙蛇出没,火光明灭。
牛尾羊头相继舞,秋江春岭从容越。
更娲皇炼石补天穹,风雷烈。
炎黄骨,蚩尤血;殷王斧,周王钺。
望河山万里,雾迷城堞。
烟雨苍茫寒漏永,枫林遍野彤云叠。
问祖先,我本自何来,须商榷。
没读过的朋友可以先读两遍,然后再想想看,易先生的词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凭心而论,我也读过几首唐诗宋词。但这首词我始终没读懂。比如第一句“揖别林泉,初醒处,悄然皓月”的主体是谁?是抒情主人公也就是作者易先生自己吗?那所别之“林泉”又是何指?初醒处,又是哪里?“龙蛇出没,火光明灭"是心中景,还是眼前景。“牛尾羊头相继舞,秋江春岭从容越”的主体又是谁?都存在矛盾。因此,只有把”揖别林泉“的主体从作者身上挪开,放在历史上的先民身上,大约还是解释的通,于是,全篇所有内容,就变成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于是,这个作品,可以冠一个篇名《咏史》,它从开篇”揖别林泉“的先民写起,从华夏文明的发韧到成形。到周代之后,就没写了。这首词全篇词藻的堆砌上,还是不错的。但是,最后一句:“问祖先,我本自何来,须商榷”中,透出些许历史虚无主义的味道来。堂堂中华文明五千年,我们有煌煌正史,来的明明白白。还要和谁去商榷?
这个作品虽然在词牌上用的是《满江红》,但是立意上,显然是受到教员《贺新郎。读史》的影响。我们把教员的原作搬过来,看看易中天的作品与之是否会有联系。结论大家自己拿。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是不是感觉到历史的脉络写的清清楚楚,个人的观点写的明明白白的?是好是坏,大家自己评判。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下面我们再抄一首革命烈士秋瑾同一词牌的作品,大家再对比一下。
满江红·小住京华
【作者】秋瑾 【朝代】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看到没有,有时间,有地点,有距离,有景物,有心情,有抱负,有表情,有动作。没有一个生辟字,没有一晦涩典,一切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用解释,绝对能看得懂。
我写到这儿,易中天的这个作品好不好,大家自己评判吧。任何感动不了人的作品,恐怕都很难说是好作品。
毛主席诗词中,有哪些霸气的诗句?
1935年10月7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带领的红军冲破敌人重重包围,来到了位于宁夏的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六盘山青石嘴这个地方,毛主席亲自指挥红军一纵队的三个大队歼灭了前来堵截的两个骑兵连,并缴获战马100多匹及10多辆马车的军用物资。心情大好的毛主席当天下午便带领红军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好早点去与陕北的红军会师。
当时正值秋高气爽的日子,在翻越六盘山时,毛主席颇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受,他在饱览六盘山的风光时,对张闻天等人说:“休息一会儿吧!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呀!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这六盘山可不简单呢!它雄踞大西北,是兰州和西安的门户,这里离祁连山不远,是兵家要地,古代在这里打过很多仗,这里距陕北革命根据地不远了。”(毛主席警卫员陈昌奉回忆说)
秋风乍起,红旗迎风招展,目睹此景的毛主席诗兴大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写出了后来脍炙人口的《长征谣》:
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
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
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
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长征谣》是一首自由体诗,读起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因其是随性而发,后来毛主席又对这首诗进行了几次修改,才化作了更加书面化的大作《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一、六盘山是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大山,《清平乐·六盘山 》象征着红军不畏艰险,克服万难的伟大长征精神;毛主席的这首气势磅礴的大作,在1942年8月1日发表在《淮海报》副刊上前,其实就已经在陕甘宁地区流传很久了(延安电台曾广播过),这首诗词一经流传后极大地鼓舞了边区人民的革命信念。
毛主席的这首《清平乐·六盘山 》(又名《长征谣》)中,提到“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句话里的“长缨在手”说的是一个典故,讲的是:
西汉元鼎时期,汉武帝想要收服南越王做汉朝的属臣,结果大臣们畏惧出使的危机(当时南越和汉朝的关系很紧张),不愿前往,二十来岁的终军见状便主动请缨“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武帝大喜,便命终军为代表出使南越,汉朝以封南越王做诸侯王为代价,希望他能够定期来中原朝贡。当时汉朝国力强盛,南越王对于汉武帝的话不敢忽视,他在权衡利弊之后,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最终选择了臣服汉朝,于是他对使者说,自己愿意举国归附汉朝。
南越王的决定关系重大,正当终军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南越丞相吕嘉突然发动了政变,杀死了终军和南越王。
当汉武帝得知吕嘉的大胆行为时,他勃然大怒,立刻下令中尉领中央精锐军灭掉了南越国。
而苍龙二字,同样意有所指,在秦汉时期,方士们把“太岁星”称为“苍龙”,他们认为太岁星所在的地方为凶方,如果不重视的话,就会给朝廷带来灾祸。
1935年的时候,日本在华北搞起了“五省自治运动”,希望借此进一步扩大侵略中国的规模,国民党对此采取了妥协策略,尤其是《何梅协定》的签订,更是让日本人实际上取得了华北的控制权。
所以,擒住“苍龙”指的是解决“凶神恶煞”,而在此处的苍龙指的是日本侵略者。
综合起来,诗中毛主席以“行程二万”表示红军长征的艰难,以“好汉”表示红军都是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人物,以“长城”、“长缨”、“缚住苍龙”表达了红军要保卫国家、守卫人民的崇高理想。
我们知道“长城”在古代的作用是抵御外敌,面对日本人的侵略,国难当头,毛主席不惜放下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并主动提出愿意和国民党合作抗日。
在毛主席看来红军是人民子弟兵,如今国家有难,当务之急应该是以保全国家为主,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
二、“不到长城非好汉”,毛主席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读毛主席的诗,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就是主席诗中,蕴含着的那种众志成城、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人民谋利益的伟大长征精神。
革命年代里,毛主席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民前进的方向;
和平年代里,毛主席是永远的偶像,他的光辉事迹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诗者,“歌以咏志”,只有毛主席这样满怀着对国家的热爱、人民的关怀,才能写出这样大气磅礴,饱含爱国情怀的诗词。
谨以此文,向毛主席致敬。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盗趾庄洁流誉后什么意思?
这是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中的句子。
原文是“盗跖庄蹻流誉后”。
盗跖(音至)、庄蹻(音桥),都是古代农民起义军的首领。
流誉:荣誉流传到后世。(作者赞赏他们的起义,所以说“流誉”。)
后:之后。
整句意思:盗跖和庄蹻领导人民起义之后,(又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进行起义)。
贺新郎咏史?
贺新郎·咏史·南北朝
作者:荒山顽石
踟蹰回首看。心茫然、洛阳长安,云雾弥漫。龙城飞将人安在,阴山胡马叫喚。永嘉年、衣冠避难。弃地千里只向南,逐腥膻、胡人中原满。南北朝,分两岸。
三百年间不为短。舞干戈、生灵齑粉,血泪相伴。胡马嘶风 汉旗翻,往事千年想断。融液合、胡夷与汉。涓滴汇川波涛涌,浪消处、隋唐旭日现。光洒地,九州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