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 讲了几层意思?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伯牙善鼓琴。主要有两个故事,一是伯牙学琴于成连的故事。二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谢知音的故事。
《乐俯解题》: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岛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列子问》: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摔琴谢子期意思?
伯牙是琴师,曲高和寡,只有子期听懂琴声变化的意思。评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即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的由来。子期亡故,无人再懂伯牙琴声之意,伯牙才摔破古琴,以谢子期。从此不再鼓琴。
伯牙写给钟子期的诗?
<悼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粉.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历尽天涯无足语,
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觅知音难上难!
伯牙子期和胡笳十八拍反映?
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发了对祖国、乡土的思念和不忍骨肉分离的强烈感情。《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用胡笳的音调翻入古琴中而创作的具有新颖风格的音乐,诗中有“胡笳本自出胡中,绿琴翻出音律同”,“笳一会兮琴一拍”等便是汉胡音乐融为一体的证明。全曲气贯长虹,感情深沉,完整统一。
伯牙鼓琴 李钟子期的音乐鉴赏能力高不高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从钟子期发自内心的感叹中,我们可以看出伯牙琴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比看出钟子期欣赏水平特高。他深谙乐理。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他们两个可以说是知音。伯牙失去知音之悲。(锺子期死,伯牙绝弦不再弹琴。)
(1 伯牙琴艺高超:“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写出伯牙将自己的情操与志向融入琴声,用琴声表达他 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心志,像江河一 样奔腾不息的情感。 锺子期音乐鉴赏能力极高。他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来。(从“方鼓琴”可看出) “善哉乎鼓琴”表现了锺子期对伯牙高超琴艺的由衷赞叹; “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对琴声的描述,更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通过琴声表 现出的情怀。可谓知其“音”,更知其“志”。 (这也是对伯牙琴艺高超的侧面描写) (2)遇到知音, 没有直接写他遇到知音的欣喜。却写了他失去知音的悲哀。
(3)“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这一行为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因为他“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也 就是,世上再没有一个人能像锺子期那样 理解自己了,琴弹得再好,没有人懂,又 有什么意义呢!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也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