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学圣贤歌词是什么意思,罗伦字彝正译文古诗文网?
罗伦,字蠡正,吉安永丰人。家里穷,以砍柴放牧为生,他随身带着书诵读,从来不间断。等到入学成为诸生的时候,立志钻研圣贤之学,曾说:“科举考试并不能毁坏人,人自我毁坏罢了。”知府张瑄可怜他贫困,用粟米周济他,罗伦感谢而不肯接受。为父母服丧,过了两周年,举行大祥祭礼后,才开始吃盐和奶酪。
成化二年,罗伦参加廷试,做对策一万多字。径直痛斥时弊,名声震动京城。被选为进士第一,授官翰林修撰。过了两个月,大学士李贤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结束,奉皇上诏命回朝。罗伦拜访了李贤,并对李贤不在家守丧的做法进行劝阻,李贤没有理睬。罗伦于是上奏疏说:“臣私下认为李贤是大臣,朝廷把服丧期未满的大臣召还任职是大事,纲常风化都与之相关联,不可以不慎重。根据礼法,做儿子的有父母的丧事,君主三年内不去他家门呼唤。愿陛下依自己的本心做作出判断,允许李贤回家服丧。朝廷礼仪端正,那么天下就上下一心,大臣守法制则群臣就会仿效,人伦由此昌明,而风俗也由此淳厚了。”奏章送进内宫,罗伦被贬为福建市舶司副提举。御史陈选上疏相救,没有回复。御史杨琅又为他申辩,想解救他,皇上严厉地斥责了杨琅。
尚书王翱用宋朝文彦博就唐介的史事暗示李贤出面替罗伦解围。李贤说:“潞公收买恩义,把怨气归咎给朝廷,我不可以效仿他。”罗伦来到泉州的那天,官员率领非常多儒生跟随罗伦(学习)。罗伦在公务之余聚集学生收授徒弟,在城北的净真观讲授理学。当时巡抚御史朱贤上奏朝廷,请求把福建市(泉州)舶司迁移到福州的柏衙,朝廷同意了这件事。提举罗伦说:“衙门的设立应该设在他应在的位置上,迁移也应有它的年限。因为柏衙地处偏僻简陋,不是可以设立的地方;福建市舶司年限没有到,不是迁移的时候。”于是停止了这件事。成化三年,李贤去世。第二年,因为学士商辂进言,朝廷召还罗伦,恢复原职,但改在南京任官。过了两年,因为患病还乡,就此不在出任官职。因为金牛山人迹罕至,罗伦就在山上建了房屋、著书立说,各处来跟他学习的人非常多。成化十四年(1478年),罗伦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嘉靖初年(1522年),根据御史唐龙的请求,追赠罗伦为左春坊谕德,谥号是文毅。学生们称他为“一峰先生”。嘉靖八年,巡按御使聂豹、提学副使郭持平、知府顾可久、通判李文、推官徐炤将当年罗伦讲学的净真观旧址改建为一峰书院,用来纪念他。
为什么现在百家讲坛不火了?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欢迎您的关注。
《百家讲坛》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在当年确实曾引起巨大反响,但最近几年好像风光不再,失去了鼎盛时期的关注度。虽然在电视行业内,一档节目的热播与萧条都属正常,譬如刚播出时热度居高不下,但到了后来也就趋于平静,不再风光。但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定位出现偏差。《百家讲坛》本来目标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向普通大众传播传统文化或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在其初期,也确实取得了这种效果。在全民范围内引起对传统文化的讨论,兴起“国学”热。但到了后来,就似乎不再有此初衷了。更像是为了刻意制造某个热点而生出一些噱头,不再是简单的传播知识,而是抛出一些颇有争议的观点,这样。整个节目的定位就出现了偏差,观众也就不再买账。
二是嘉宾水平良莠不齐。《百家讲坛》在初期大活的原因是,确实请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学者,让他们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文史知识。但到了后来,主讲人本身的学术水平如何已不再是节目组在邀请嘉宾时所要考虑的第一标准,或者说已不是重要因素。而是选择那些在社会上因为某个热点或某种现象火起来的所谓“文化名人”去主讲,当主讲人自己都尚未经过严格学术训练、自己的专业水准都是疑问时,她又能向大众传达什么水平的知识——就像前些年某主讲人只知一味贩卖心灵鸡汤而为被高校学子轰下台,只能说这是必然结果。
三是同类节目的超越。 在《百家讲坛》出现时,国内几乎没有类似的文化类节目,所以甫一出现便令人耳目一新,维持了几年热度。但随着电视媒体业的发展,如今已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史类节目,譬如同属央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中华诗词大会》等,虽然节目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而且这些节目充满新意和诚意,着重打造节目质量,而非一味制造噱头,所以也更易赢得观众青睐。
综上所述,《百家讲坛》自身问题和外界因素的双重影响,使得它风光不再。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学国学从哪里入手?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株栗,书中车马多簇簇”。
毫无疑问,想要学习国学,当然要踏实地沉浸到书海之中。
至于如何入门,博学书院建议大家可以从百年前胡适所列出的书目中潜心修炼。而且,通过他当时对此书目的声明中也可看出是否适合自己——这个书目,是“我”答应清华学校胡君敦元等四个人拟的。他们都是将要往国外留学的少年,很想在短时期中得到国故学的常识。所以“我”拟这个书目的时候,并不为国学有根底的人设想,只为想得一点儿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设想。这是我要声明的第一点。
这虽是一个书目,却也是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可以叫做“历史的国学研究法”。这四五年来,“我”不知收到多少青年朋友询问“学国学有何门径”的信。“我”起初也学着老前辈们的派头,劝人从“小学”入手——先通音韵训诂。但“我”近来忏悔了。那种话是为专家的,不是为初学人说的。是学者装门面的话,不是教育家引人入胜的法子。音韵训诂之学,自身还不曾整理出个头绪系统来,如何可做初学人的入手工夫……老实说来,国学在今日,还没有门径可说。那些国学有成绩的人,大都是下死工夫笨出来的。死工夫固是重要,但究竟不是初学的门径。对初学人说法,须先引起他的真兴趣,然后他肯下死工夫。在这个没有门径的时候,“我”曾想出一个下手方法来,就是用历史的线索,做我们天然的统系。用这个天然继续演进的顺序,做我们治国学的历程。这个书目便是依这个观念做的。这个书目的顺序是下手的法门。
让我们来看胡适所列的国学书目:
1.工具类《书目举要》(周贞亮、李之鼎)、《书目答问》(张之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汇刻书目》(顾修)、《续汇刻书目》(罗振玉)、《史姓韵编》(汪辉祖)、《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历年名人年谱》(吴荣光)、《世界大事年表》(傅运森)、《历代地理韵编》、《清代舆地韵编》(李兆洛)、《历史纪元编》(陆承如)、《经籍纂诂》(阮元等)、《经传释词》(王引之)、《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等)。
2.思想类《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二十二子》(包括:《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zuǎn)义》、《黄帝内经》、《竹书纪年》、《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山海经》、《四书》、《墨子间诂(gǔ)》(孙诒(yí)让)、《庄子集注》(郭庆藩)、《荀子集注》(王先谦)、《淮南鸿烈集解》(刘文典)、《春秋繁露义证》(苏舆)、《周礼》、《论衡》(王充)、《抱朴子》(葛洪)、《四十二章经》、《佛教遗经》、《异部宗轮论述记》(窥基)、《大方广佛华严经》(东晋译本)、《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译)、《般若纲要》(葛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菩提流支译,真谛译)、《阿弥陀经》(鸠摩罗什译)、《大方广圆觉了义经》(即《圆觉经》,佛陀多罗译)、《十二门论》(鸠摩罗什译)、《中论》(鸠摩罗什译)、《三论玄义》(吉藏撰)《大乘起信论》(伪书)、《大乘起信论考证》(梁启超)、《小止观》(一名《童蒙止观》,智顗(yǐ)撰)、《相宗八要直解》(智旭直解)、《因明入正理论疏》(窥基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慧立撰)、《华严原人论》(宗密撰)、《坛经》(法海录)、《古尊宿语录》、《宏明集》(僧佑集)《韩昌黎集》(韩愈)、《李文公集》(李翱)、《柳河东集》(柳宗元)、《宋元学案》(黄宗羲、全祖望等)、《明儒学案》(黄宗羲)、《直讲李先生集》(李觏(gòu))、《王临川集》(王安石)、《二程全书》(程颢、程颐)、《朱子全书》(朱熹)、《朱子年谱》(王懋(mào)竑(hóng))、《陆象山全集》(陆九渊)、《陈龙川集》(陈亮)、《叶水心全集》(叶适)、《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困知记》(罗钦顺)、《王心斋先生全集》(王艮)、《罗文恭公全集》(罗洪先)、《胡子衡齐》(胡直)、《高子遗书》(高攀龙)、《学薛通辨》(陈建)、《正谊堂全书》(张伯行编)、《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日知录》(顾炎武)、《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张子正蒙注》(王夫之)、《思问录内外篇》(王夫之)、《俟解一卷噩梦一卷》(王夫之)、《颜李遗书》(颜元、李琳)、《费氏遗书(费密)、《孟子字义疏证》(戴震)、《章氏遗书》(章学诚)、《章实斋年谱(胡适)、《崔东壁遗书》(崔述)、《汉学商兑》(方东树)《汉学师承记》(江藩)、《新学伪经考》(康有为)、《史记探源》(崔适)《章氏丛书》(章炳麟)。
3.文学类《诗经集传》(朱熹)、《诗经通论》(姚际恒)、《诗本谊》(龚橙)、《诗经原始》(方玉润)、《诗毛氏传疏》(陈奂)、《檀弓》(《礼记》第二篇)、《春秋左氏传》、《战国策》、《楚辞集注》(附辨证后语)(朱熹)、《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编)、《古文苑》(章樵注)、《续古文苑》(孙星衍编)、《文选》(萧统编)、《文心雕龙》(刘勰)、《乐府诗集》(郭茂倩编)、《唐文粹》(姚铉(xuàn)编)、《唐文粹补遗》(郭麟编)、《全唐诗》(康煕朝编)、《宋文鉴》(吕祖谦编)、《南宋文范)(庄仲方编)、《南宋文录》(董兆熊编)、《宋诗钞》(吕留良、吴之振等编)、《宋诗钞补》(管庭芬等编)、《宋六十名家词》(毛晋编)、《四印斋王氏所刻宋元人词》(王鹏运编刻)、《强村所刻词》(朱祖谋编刻)、《太平乐府》(杨朝英编)、《阳春白雪》(杨朝英编)、《董解元弦索西厢》(董解元)、《元曲选一百种》(臧晋叔编)、《金文最》(张金吾编)《元文类》(苏天爵编)、《宋元戏曲史》(王国维)、《京本通俗小说》、《宣和遗事》、《五代史平话残本》、《明文存》(薛熙编)、《列朝诗集》(钱谦益編)、《明诗综》(朱彝尊编)、《六十种曲》(毛晋编刻)、《盛明杂剧》(沉泰编)、《暖红室汇刻传奇》(刘世珩(héng)编刻)、《笠翁十二种曲》(李渔)、《九种》(蒋士诠)、《桃花扇》(孔尚任)、《长生殿》(洪昇)、《曲苑》、《缀白裘》、《曲录》(王国维)、《湖海文传》(王昶(chǎng)編)、《湖海诗传》(王昶编)、《鲒(jié)琦亭集》(全祖望)、《惜抱轩文集》(姚鼐(nài))、《大云山房文稿》(恽(yùn)敬)、《文史通义》(章学诚)、《龚定矗全集》(龚自珍)、《曾文正公文集》(曾国藩)、《吴梅村诗》(吴伟业)、《瓯(ōu)北诗钞》(赵翼)、《两当轩诗钞》(黄景仁)、《巢经巢(cháo)诗钞》(郑珍)、《秋蟪吟馆诗钞》(金和)、《人境庐诗草》(黄遵宪)、《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吴敬梓)、《红楼梦》、《今古奇观》、《水浒后传》(陈枕自署古宋遗民)、《镜花缘》(李汝珍)、《三侠五义》(经俞樾修改,改名《七侠五义》)、《儿女英雄传》(文康)、《九命奇冤》(吴沃尧)、《恨海》(吴沃尧)、《老残游记》(刘鹗)、《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胡适)。
除了胡适,梁启超也曾在1923年应《清华周刊》之邀,拟定了五大类图书,也相当适合作为入门必读:
1.思想类《论语》、《孟子》、《易经》、《礼记》《老子》、《墨子》、《庄子》、《荀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韩非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论衡》、《抱朴子》、《列子》、《近思录》、《朱子年谱》、《朱子论学要语》、《传习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日知录》、《亭林文集〉、《明夷待访录》、《思问录》、《颜氏学记》、《东原集》、《雕菰(gū)楼集〉、《文史通义》、《大同书》、《国故论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2.政史类《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国语》、《战国策》、《周礼》、《考信录》(崔述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毕沅(yuán)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通志·二十略》、《二十四史》、《廿二史札己》、《国朝先正事略》、《读史方舆纪要》、《史通》、《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
3.韵文书《诗经》、《楚辞》、《文选》、《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右丞集》、《孟襄阳集》、《韦苏州集》、《高常侍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李义山集》、《王临川集》(李壁注本)、《苏东坡集》、《元遗山集》、《陆放翁集》、《唐百家诗选》(王安石选)、《宋诗钞》(吕留良钞)、《清真词》(周美成)、《醉翁琴趣》(欧阳修)、《东坡乐府》(苏轼)、《屯田集》(柳永)、《淮海词》(秦观)、《樵歌》朱敦儒)、《稼轩词》(辛弃疾)、《后村词》(刘克庄)、《白石道人歌曲》(姜夔(kuí))、《碧山词》(王沂(yí)孙)、《梦窗词》(吴文英)、《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
4.小学书及文法类《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著)、《说文释例》(王筠著)、《经传释词》(王引之著)、《古书疑义举例》(俞樾著)、《文通》(马建忠著)、《经籍纂诂》(阮元著)。
5.随意涉览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说新语》、《水经注》、《文心雕龙》、《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慧立撰)、《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困学纪闻》、《通艺录》、《癸巳类稿》、《东塾读书记》、《庸盦(ān)笔记》(薛福成)、《张太岳集》(张居正)、《王心斋先生全书》(王艮)、《朱舜水遗集》(朱之瑜)、《李恕谷文集》(李塨(gōng))、《鲒(jié)琦亭集》(全祖望)、《潜研堂集》(钱大昕)、《述学》(汪中)、《洪北江集》(洪亮吉)、《定盦文集》(龚自珍)、《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胡文忠公集》(胡林翼)、《苕(tiáo)溪渔隐丛话》(胡仔)、《词苑丛谈》(徐釚(qiú))、《语石》(叶昌炽)、《书林清话》(叶德辉)、《广艺舟双楫》(康有为)、《剧说》(焦循)、《宋元戏曲史》(王国维)。
“死工夫笨出来”这话可一点不假,更别提对其入门之后的“明了每一学科发展过程、熟悉历代研究成果、了解每一时代风向和每一名家背后学术渊源,具备古代基本的文化知识(如动植物、天文、避讳等)、善于使用工具书”等的第二步乃至其他的资料研治、学科研修工作了。毕竟第一关,基本上就把绝大多数人挡在了门外。
不过古人也说:草木之生也,必由春阳以嘘其荣;君子之贤也,必由师友以长其德(出自明代王襞(bì)《语录遗略》)。说草木的生长,一定是由于春天和煦的阳光催发了它们的生机;君子的贤良,一定是由于老师和朋友帮助他提高了道德修养。也即是在说如果能选对一个学习的平台来帮助自己入门也会有惊喜不断的收获。所以建议在入门的阶段时,应牢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教训。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远”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来取自《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译文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理解解读曾子,名参(shēn),是孔子早期弟子之一,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
曾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士人(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必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朱熹《四书集注》解释说:“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不能致其远。”因此,弘而不毅,固难持久;毅而不弘,则气量褊狭;既弘且毅,方能任重道远。
曾子对“任重而道远”是这样阐释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途还不遥远吗?其实,曾子既是论士,也是自述其志。
曾子这段话体现了儒家的用世精神和价值取向:士应当以弘扬仁道为己任,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也是人生价值之所在。
为了弘扬仁道,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甚至不惜“朝闻道,夕死可矣”。
孟子则主张:“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将践仁成德贯注于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不仅把“道”视为超越自身生命的最高价值加以严守,同时也弘扬了儒家的刚健进取精神,凸显了儒家“善其身,济天下”的高尚人格。
我们现在立志走这个圣贤道路,希望什么?也像曾子这里讲到的,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这一生也选择定了,真的没有任何的这些其它的考虑,就是一心一意来弘扬圣贤教育,尤其是佛法,还有儒家。而弘扬最重要的,自己行仁。
自己要是没做到,那个弘扬很有限,仅是皮毛,不可能深入。所以「弘毅」第一表现就在于自己力行仁道,断恶修善,对圣贤教诲做到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这是你弘毅的表现。
这章每读起来,总感觉到一股正气生起来。曾子讲这个话,之所以有这种感染力,因为他本人做到了,他教导我们也像他一样去做。这个『弘』是讲自己见识学问一定要广大,这是从好学中得来。真正好学是天天不间断,时时刻刻都不间断,绝对不会堕自己青云之志,志在圣贤。不管是在通达的时候,还是在穷困的时候,志向都不改,这是讲到「临大节而不可夺其志」。
这个『毅』就是讲自强不息,哪怕是普天下之人都不去行仁道,我还是要坚持,这就是毅力。他之所以有这分坚持,正是因为他有这种使命感,他负起重大的责任、任务。什么任务?在天下推行仁道,弘扬圣贤教育,而这条路很遥远,一生要坚持,所以这里讲『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这是真正一个士人他所做的事业。
蕅益大师批注当中说,「弘毅二字甚妙,横广竖深,横竖皆不思议」。蕅益大师赞叹曾子用这两个字,弘毅。弘是讲弘大,弘大是讲在横面上的、空间上的。广,广是广大无边,横遍十方。竖是讲时间上的,竖深,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深讲到念念不离圣教,念念好善好德,这是跟佛法里面讲的,菩提心里面的深心是一个意思。
深心就是好善好德。「横竖皆不思议」,这不思议是无边的、无际的,涵盖整个宇宙一切时空。这讲我们的志向广大,修行功深。下面又说「但死而后已四字,甚陋」,蕅益大师评价得很中肯,赞叹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这个讲得好,但是「死而后已」讲得就不够那么好了。
这是因为曾子所学有局限性,他学的是世间的学问。世间学问到他这种地步,可以说很圆满了。这世间只讲一世,从生到死而已,所以他只讲死而后已。已,就是停止了。那实际上死还不是已,死了还没停止,这一生死了,还有来世,生生世世,生生世世都不已,这才是真正的弘毅。
三阳明家家训家书作者是谁?
《王阳明家书》收录有王阳明先生写给父亲、太叔、弟弟、儿子、从弟等人的家书,及亲戚间往来的部分诗文。家书中提到了大量王阳明对后辈在人际交往、择友、学习、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建议和诀窍,一代圣贤的经验之谈,将阳明心学的精髓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王阳明家规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家中子侄的谆谆教诲,充分展现了“良知教育”这一家规核心。
前方有路未来可期出自哪里?
未来可期出自网络流行语“流年笑掷,未来可期”。意思是对于匆匆流逝的时光,要以坦然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并且对于即将到来的未来抱有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愿你前程一路繁花相送,阳光会驱散乌云照亮你的前路,前途无限,未来可期。
生活向前,辛苦与磨砺,都将成为深刻的体会与印记,苦心励志,心怀感恩,未来可期。总有风雨,也总有花开。
抖落岁月的尘埃,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