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戏哈利歌词什么意思,你所看的电影中有哪些实力演员硬生生的靠演技撑起了一部片?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对演员来说,独角戏固然给足了发挥空间,却是最难演的,特别是那种孤立无援却要不断强撑的恶劣环境下,是最考验演员的人物理解、节奏把控、感情控制能力的。
在得着印象里,2015年上映的那部《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的不显山露水与整部影片波澜不惊中的暗流涌动,不仅让剧情与人物有机结合起来,更是对一个生存奇迹进行了淋漓尽致、有说服力的展示。
不知道马特·达蒙,应该也看过他主演的《谍影重重》三部曲中,“孤胆特工”与间谍组织斗智斗勇的惊险故事。
这位因演艺事业肄业于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曾因多次饰演“天才”(《《心灵捕手》、《赌王之王》、《天才雷普利》》而被观众所熟知。在银幕上,马特·达蒙总是一副不善表达、胸有成竹的样子,却能通过不经意间的风趣与动人心魄的微笑,俘获观众的身心,因此被国内观众赠送绰号“呆萌”。
《火星救援》是一部典型的“一头沉”式电影。马特·达蒙面对着“太空独角戏”的挑战,难能可贵的是,火星生活残酷而枯燥,男主随时都可能丧命,却依然充满了自娱自乐的生活情绪。
在《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饰演的男主马克·沃特尼,是一位相信科学、坚韧乐观甚至有些中二的植物学家,在被队友“遗弃”在火星之后,充分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种植土豆、联系地球,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强的活了下来。
“不卖惨”是这部科幻灾难片最大的亮点,马特·达蒙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并通过润物细如声的形体与语言,将这种“谨慎乐观”的精神状态,几近完美的展示在观众面前,让男主取得奇迹生还变得更有说服力。
真实才有真感情,细节才能见真章,《火星救援》给出了不同以往的表现方式,对男主动机和情绪拿捏准确的马特·达蒙,内敛而不失风趣的表演,撑起了整部“太空独角戏”。
如何评价电影爱乐之城?
很多人把这《爱乐之城》视为2016年最优秀的电影,诚然,不管从评分还是奖项上来看,这部片子的确担得起16年最佳。
IMDb8.5。
Metascore 93。
豆瓣8.7。
就电影本身而言,基本上海内外一致好评。
据统计,差不多半年时间这部片子拿下了85个奖项和近150个提名。
奥斯卡14项提名领跑,追平《泰坦尼克号》曾经创下的记录。
虽然16年的确少有惊世之作,但惊艳之作还是有的,蓝孩纸们,情人节到底要不要带妹子去看《爱乐之城》,看完Summer的测评你就晓得啦。
《爱乐之城》
La La Land
故事发生在好莱坞,艾玛·斯通扮演了一名不得志的演员兼编剧,白天在华纳兄弟制片厂的一个咖啡店里当店员,一有机会就翘班去试镜,但结果大多令人失望。
瑞恩·高斯林饰演的塞巴斯蒂安是一个音乐人,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梦想是开一家爵士乐俱乐部,振兴爵士乐。但现实并不能尽如人意,为谋生计,塞巴斯蒂安只能在餐厅做现场演奏,并且只能弹奏餐厅经理规定的曲目。
两人几次偶遇之后正式结实了对方,并且开始交往,两人一边相互扶持着接近梦想,一边还要经受感情的考验。
影片首先是一部歌舞片,音乐和舞蹈元素比比皆是,一开场就在洛杉矶以经常堵车著名的高速公路上来了一段四分钟的长镜头歌舞。
虽然相比一些青史留名的长镜头,这四分钟的演绎显然不能称得上神作,但作为歌舞片,这一段歌舞编排加上镜头调度,还是很有看头的。
男女主角的歌舞表现也毋庸置疑。
艾玛·斯通本身就常在百老汇混,歌舞一流,高司令舞蹈也是有童子功的。两人开拍前三个月就开始练习舞蹈动作。(想想天朝的抠图大戏就觉得讽刺)
歌舞片的音乐元素要融入到表演的情绪当中。Summer印象最深刻的两场戏是室友拉米娅参加派对之前和米娅与塞巴斯蒂安在山顶斗嘴。
前一场除了调度非常厉害,最要命的是把石头姐拍得美极了,活脱脱四个好莱坞追梦女孩。
第二场则从歌舞里看到了两位主角刚萌发出的爱意,也是甜的不行。
为演好一名钢琴家,高司令更是死磕自己。略懂键盘乐的胖友都能看出,高司令的手压根不是一双适合练习键盘乐的手啊,导演也为此颇为头疼。苦练三个月之后,高司令的成果甚至超出了导演预期。
最终片子里所有演奏戏份,高司令都亲手上阵,虽然在观感上高司令不适合键盘乐的手有点出戏,但这份敬业精神,任谁看了都不得不佩服。
除了歌舞元素,片子的美术也极为惊艳,这得归功于导演和美术执导的想象力。
逛着街就逛进了梵高的画作当中。
星空蔓延到了四周,俩人直接在星空里起舞了。
平时的场景也运用了好多瑰丽的颜色,颜色本身其实有点奇怪,但组合起来就非常漂亮了啊。
其中还大量运用了舞台剧的元素。
片中多次为强调主角把背景直接调成黑色,单给主角打一束光,
还有这样直接把舞台搬上大银幕的场景。
由此观之,作为一部情人节电影,《爱乐之城》是远远超越及格线的。
如果延伸开来深挖影片内涵,还不得不提到最近由一篇影评引发的骂战。
《爱乐之城》无疑已经大获成功,但成功的背后仍然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借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为题的影评在Paste Magazine发布后,激起了读者的激烈骂战。
评论者以及读者对电影不认同的地方在于,两位白人主角的艺术路线都是主打复古风格的,瑞恩·高斯林饰演的角色甚至有言,怀旧怎么都不过分。
电影本身也会让人想起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弗雷德阿斯泰尔和琴杰罗杰斯的美学,以及好莱坞经典歌舞片。评论认为导演借此片表达了对旧好莱坞的渴望,甚至用米娅床头挂有英格丽褒曼的巨幅海报说事儿。
这就让影片打上了有“白人优先”论的嫌疑,说白了就是认为导演在怀念上世纪白人尚拥有特权的年代。在“后大选时期”,这个观点的提出无疑点燃了从移民到原住民以及有色人种的愤怒。
而实际上真的如此吗?Summer认真思考之后觉得事实可能未必是这样。
纵观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职业生涯,《爱乐之城》是他第二部独立执导的长篇作品。从第一部《爆裂鼓手》开始,他就在讲追梦的故事。根据采访,导演年轻时就对音乐和演艺事业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所以很大程度上,前两部作品都是导演本人的独白。
影片的确给人非常强烈的怀旧感冲击,但无论是从美学还是从叙事,与其说是致敬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大师,Summer却觉得片子更有伍迪·艾伦的风范。
尽管在冲突制造和人性的挖掘上,《爱乐之城》尚不能和伍迪·艾伦相提并论,大都市里的失意人、复古的街道以及突如其来的情绪变化,影片面儿上的形式容易让人联想到《雨中曲》之类的经典歌舞片,气质却和《午夜巴黎》、《咖啡公社》何其相似。
因为是以好莱坞为背景,因而多民族多文化这个梗是绕不开的。
好莱坞的建立就是以民族、文化融合为前提的。评论说米娅床头的海报暴露了角色对好莱坞旧秩序的怀念,而海报上的英格丽褒曼恰是一位原籍瑞典的外来美人。
尽管影片设定由一个白人音乐家来饰演爵士音乐拯救者,实在脱不了美式英雄主义的嫌疑,还让一个黑人组成的流行乐队扮演了爵士乐的摧毁者。但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黑人创造的文化是有可能征服白人的。
按评论者的逻辑,《海上钢琴师》中1900和爵士钢琴王斗琴,爵士钢琴王落败也是“白人优先”思维啰。
影片中也不乏其他民族的元素。开篇长镜头当中的灵魂乐乐手、斗牛舞女郎、hipop舞者,Summer猜米娅蜜色皮肤的室友也一定有异国或者原住民血统。
因而强说影片在种族问题上存疑,Summer认为是有失公允的。而导演本人作为自由时代成长起来的美国八五后,并没有“白人优先”时代的生活体验,面对这些指控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
但无论如何,一部真正的好电影是能够传世的,出于政治立场因素的一时豪言却会消散在时间里。
独角戏哈利发行时间?
《独角戏》是哈利演唱的歌曲,于2020年5月3日发布。
漫威为什么把钢铁侠写死了?
随着MCU剧情的推进,无论唐尼是怎样的一个选择,下线实际上是一种“必然”
我们都知道,在MCU(漫威电影宇宙)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钢铁侠(托尼斯塔克)为了阻止灭霸的响指,在最后关头利用纳米技术偷下了无限原石,并且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终结了这场谋划酝酿了长达十年的“终局之战”。
而‘钢铁侠’这个角色也算是在MCU的主故事线中,彻底的下线。唐尼也因此终止了和漫威的‘正式’合作,退出了漫威这个大染缸。
那么你知道漫威为何在钢铁侠这个角色还处于巅峰的时候,终结这个英雄神话呢?
有的人必然会说,唐尼在历经十年的蜕变之后,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受人唾弃的废柴青年了,原本《钢铁侠1》中50万美元的片酬,也已经水涨船高到了一亿美元的身价,无论对于那个影视公司来说,这都是相当不菲的一笔支出,尤其是以漫威这种特效大制作、大投入的影片来说,更是如此。
庞大的经费开支,必然是制片方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了,要知道,正常漫威的一部影片的制作投入也仅仅只有数亿美元而已。如此而来,制片方漫威在唐尼的续约问题上,就不得不考虑性价比了。
一、MCU重心的转变另外,我们也都知道,‘复仇者联盟’系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超级英雄集合的虚拟世界观,里面除了塑造一个个独立的超级英雄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打造出一个完整的超级英雄宇宙,无论其中任何一个英雄拥有着怎样高的人气或者价值,但他始终只会是庞大虚拟宇宙中的一个独立元素。
现在的漫威早已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的“瘦死骆驼”了,已然不再需要考虑过多的经济元素,有了迪士尼大佬的兜底,漫威在逐渐的转型,将重心从‘单个人物角色’的深度挖掘,演变为‘全系列超级英雄’的汇聚。
未来的漫威新阶段,必然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时代,之前由于起步发展的需要,漫威已经极大程度的偏斜在‘钢铁侠’的塑造上了,相比于其他超级英雄之外,除了美国队长以及雷神,几乎没有任何英雄能够媲美钢铁侠的存在。
人物角色的性格、背景、潜力、以及潜在价值,都已经挖掘的相当的彻底了,这一点,从钢铁侠这个角色所带来的票房收入也可以看出。据统计发现,凡是有钢铁侠参演的漫威影片,总票房收入已过百万美元。过度的倾斜确实给漫威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不仅帮助漫威以极快的速度从困境中走出来,也在流量共享之下,加速的MCU的打造。
但过度倾斜也同样带来了不少的劣势,钢铁侠的人气太过于拔尖,导致在无限传奇阶段中,钢铁侠的光芒太过于耀眼,以至于罩盖了很多其他的超级英雄,比如:‘战争机器’、‘小蜘蛛’、‘鹰眼’等等。为了在新的篇章中,为了整个宇宙的平衡,适当的调整是一种必然。
这一点从初代复仇者们逐一的从主角光环中退落出来,可以得到很好的证实。我想漫威也不想钢铁侠成为第二个‘超人’,一旦出场,众神光环暗淡。(备注:这里并不是指钢铁侠的实力,而是人气和关注度)
二、剧情推进的一个需要无限传奇的结束,标志着新篇章的开启,复仇者联盟也在内战前后逐渐的开始淡出漫威的舞台,在《蜘蛛侠:英雄远征》中,弗瑞局长,身处太空,可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游玩和度假,更多的还是为了熟悉宇宙,为下一个计划做准备。
根据相关的诸多细节以及彩蛋来看,弗瑞继《惊奇队长》创建‘复仇者计划’之后,似乎由在升级开启一个新的英雄联盟计划——‘天剑局’。在漫威漫画原著中,也有相当的剧情讲述了天剑局的情节,最早登场于漫画《Astonishing X-Men vol. 3》第3期(2004年9月),全名为“知性世界观测与应对局”。
是一个地球超级英雄和外星人共同组建的一个正义机构,从其功能和设定上来看,本质和‘神盾局’以及‘复仇者联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将所负责的范围从地球扩大到了众多星系。这也暗示着,漫威的下一阶段,将会开启宇宙篇章的故事。
那么如此而来,无论是美国队长也好,还是黑寡妇,亦或者钢铁侠托尼,实际上他们都是初代复仇者,具有非常浓烈的本土气息,人物的塑造和设定上与地球有着非常强烈的联系,很难在新的篇章中保持人设不变,完美的切入。就以美国队长而言,他所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他个人,还有身后的美国文化精神标签,但在宇宙之中,可没有人承认你是什么美国的队长。
而钢铁侠亦是如此,他在无限传奇阶段中,最为深入人心的,恐怕就是那让人心慕神仪的超高科技战甲了,在地球上,他无疑是‘以凡人之躯比肩神灵’的英雄,但在宇宙之中,他的科技就显然并没有那么强的优势了,甚至就目前的高度而言,可能还不急克里星球。
其次钢铁侠背后还牵扯到了和小辣椒的爱情,以及和摩根的家庭元素。我很难想象,如何在新篇章保持钢铁侠这些关键的设定不变。一旦这些精华被舍弃,那么辛辛苦苦塑造出来的完美钢铁侠形象也会毁于一旦。
与其这样,不如将钢铁侠的牺牲精神扩到最大,发挥一波余热,推动剧情的发展,然后被彻底神化之后的钢铁侠还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新篇章中偶尔带动一下情怀,这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这样的考虑还不仅仅只适用于钢铁侠这一个角色,对于那些前期铺垫过于完美的,人物关系牵扯众多的英雄,都同样适用。
(备注:凡是角色人物关系越简单,人格和背景塑造越不充分的英雄,未来在新篇章中的戏份将越大,这是充分挖掘一个角色IP的必然套路)
三、演员的自我规划当然,除了漫威的考虑之外,实际上唐尼自身也占有了很大的因素,长达十一年的‘钢铁侠’演绎生涯,可以说唐尼和托尼几乎已经融为了一体,不分彼此。在生活中,唐尼也总是带有着托尼的影子,而在荧幕中,托尼也带有着唐尼的气息。
这对于演员来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现象,正是因为这样超高的吻合度,才让钢铁侠深入人心。但同样的,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超强的吻合和联系,也让唐尼深深的陷入了‘钢铁侠’这个角色之中,无法自拔。
所以处于演员演艺事业发展的考虑,唐尼也必须得选择和尝试更多的人物角色,这有助于他的成长和进步,如果永远沉浸在一个固定的角色之中,势必难以有更过质的飞跃。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唐尼已经将钢铁侠发挥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我们完全可以说,唐尼之后之后再无钢铁侠!
综上所述,钢铁侠在《复仇者联盟4》中的牺牲,是一个综合考量之后的必然选择,但我相信这并不会钢铁侠的终结,在未来的故事线路中,我们依然还有再见其风采的时候
文:雨打屁屁痒
图:源自于网络(侵权请联删)
均属原创、抄袭必究
可以分享一下你喜欢很久的句子吗?
1、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
2、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绝望,而是你明知道有希望,而你看不到希望。
3、都说最美不过重逢,他日久别偶遇故人。
4、没有多余的关爱,也没有刻意的迫害,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各取所需。
5、那一刻暧昧上头的感觉像极了爱情。
希特勒错误的转折点在哪场战役?
希特勒最大的错误,就是在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从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包括德国在内的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一开始,德军的进展十分顺利,三十多天占领波兰,后又于四十多天内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大陆,然而在接下来的不列颠战役中,却迎来了整场战争中的首个重大战略转折点!
从1940年7月10日起,德国空军先后出动了4523架各型飞机,对英国展开了历时将近一年的战略轰炸,企图迫使英国与之媾和,然而伦敦的邱吉尔内阁却坚决不为所动,铁了心要与纳粹死扛到底。
在战役的初始阶段,德军由于兵力上有2比1的优势,且集中轰炸皇家空军的机场,雷达站,地面指挥中心和飞机制造厂,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皇家空军由于新机和飞行员的补充能力,还有指挥和通信系统都遭到严重破坏,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英国政府甚至有了迁都加拿大的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假如希特勒在战前不下马己造出2架原形机的乌拉尔战略轰炸机,无疑能在此次战役中取得更大战果,因为德军的主力轰炸机,亨克尔和斯图卡均为双引擎的战术轰炸机,无力携带重磅炸弹,滞空时间也不够长,一批Bf一109战斗机在返航途中,由于燃油耗尽而掉入英吉利海峡。
纳粹空军的这一战略短视,在后来的东线战场上,又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空战的第二阶段,仅仅因为轰炸德国的几架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由于迷航,而将炸弹投向了柏林的居民区,希特勒就下令戈林元帅将轰炸重点转向伦敦的居民区,后又扩散到其它大城市,此举虽然造成英国平民大量伤亡,却给皇家空军带来了难得的喘息时机……。
由于英军是本土作战,飞行员生存率高过德军,再加上英国有雷达和大量的防空警戒哨,还有地面防空火力的配合,另外德军重点攻击民生目标,皇家空军的各项配套设施都呈恢复性增长,而且英军在战前就获得了恩尼格玛机,破译了德军的通信密码,不列颠空战的天平逐渐向英国倾斜了……。
更加重要的是,邱吉尔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上数座关键性军事基地为交换,引来了美国的大量军援,美军的海空人员穿上了英军制服直接参战了,这对希特勒来说,是最重大的战略性失败!
至40年底,英军由战斗机,地面高炮组成的防空力量,给了德军顽强的抗击,再加上德军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被强力干扰,戈林元帅的空中攻势越来越艰难了。
到了41年初,空战变成了对进攻苏联的战略佯动,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彻底破产了!
在不列颠空战中,德国空军除损失近2千架各式战机及2千5百余名飞行员外,还消耗了大量库存燃料,另外由于希特勒并未赢得该场战役,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西班牙佛朗哥政权拒绝了希特勒协同攻击直布罗陀海峡的要求,间接地保障了同盟国在大西洋上的制海权。
随着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的实施,德空军主力转向了东线,而英国皇家空军却转入了对德国本土和占领区不间断的战略轰炸,后来美军也加入了进来,使得德国空军在东线战场上的兵力从61%逐步降至13%,并且对德国的战争潜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各种军工企业及基础设施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另外英美两国以英伦三岛为基地,相继进行了大西洋航运战,北非战役和西西里登陆战役,还有战争末期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有力地策应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彻底埋葬了希特勒的纳粹政权,而不列颠空战,堪称反法西斯战争的前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