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如潮歌词什么意思,古代结婚的婚房为什么叫洞房呢?
婚房为什么叫洞房,有诗云“洞房花烛夜”,从中可见,把新房称谓洞房的历史一久,只不过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叫法,至于说从哪朝哪代开始的,已无从考证了。
洞房两字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洞为山洞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山洞作为房子使用,有作为新婚用房,因此称之为洞房了,至于洞房的叫法,有很多流传佳话故事,说法各异,不过也只是大家一乐罢了,下面我说的也就是其中之一的一个关于洞房来历的小故事。
此故事是说在秦始皇统一之后,遍挑天下美女时,其中就选到一位官员家的千金大小姐,其女不但长相漂亮,而且还聪慧多智,此女在家中是三妹,也都叫她为三姑娘。 三姑娘被挑选入宫后,不甘心命运的安排,想方设法的逃了出来。逃出后的三姑娘就往华山而去。
在华山三姑娘邂逅了一名书生叫沈博,沈博也是因逃避秦始皇焚书坑儒而逃入华山的,这就是天命注定的了。 可想而知三姑娘和沈博在逃难过程中,山高林险受尽了多少苦难。巧合的是两人在森林中相遇了,两人相遇后各自陈述自己到此的原因,竟然都是因秦始皇逃命到这里的,同命相怜啊,说多了都是泪,两人便产生了感情。
于是乎,顺利成章的就成了男女朋友,最亲蜜的那种哦,那时还不像现在,你情我愿了就可以同居了,人家一个大姑娘的,也要走个形式不是。 他们就东找西找的最终发现了一个山洞,就把此山洞作为了结婚新房吧,于是,两人在外面鼓捣了半天结婚的简单仪式,就进入了山洞,过起了夫妻生活。
据说这位三姑娘就是现在人们敬仰的三圣母。后来人们出于对她聪明勇敢的崇敬,于是把结婚用的新房叫“洞房”,并且一直流传下来了。也就是这么回事吧!
思念故人的诗词和自己有感而发的句子分享下?
清明时节,思念故人的诗词和自己有感而发的句子分享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到寒食节前夕,杜牧这首《清明》诗,就会被人反复吟唱。时至清节,天气变暖,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如野,百花齐放,千草争翠,鸟语歌唱,万木绿荫,生机盎然。这季节也是冷暖气流频繁交汇之时,绵绵春雨,纷纷扬扬,连日不开。所以就会出现“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民间称为“鬼节”。每年在清明节前,上坟祭祖的人络绎不绝。到坟前重添新土,以示这家后继有人,香火不断。对中华人脉传承,起到最要作用。心里念着故去的亲人,就会想到自己现在的责任,维持一脉香火,让它绵延不断,教育好子孙后代,生要轰轰烈烈干事业,去要安然无挂牵,方实现了今生使命。
感谢邀请,希望大家,心系故人,胸怀天下,为人克己,奉公守法,堂堂正正做人,敬敬业业做事,教子以孝,教子以道,道法自然,然后可以世代相传,无穷无尽,生生不息,万代千秋矣。
下面传诗一首,与友人共讨。
清明
七律
清明节日万古传,
又至寒食逢雨天。
细雨纷纷烟柳色,
行人络绎不绝绵。
千红万紫春胜处
齐放百花杏桃源。
代代人生无穷尽,
年年岁岁相循环。
你走时母亲有没有扭头抹眼泪?
习惯性的难过会有一丝略过,扭头抹泪已经不至于了。与亲人分别、特别是年迈的父母,内心会有点儿伤感,但表现出来的却是兴高采烈。
我国是个农耕民族,祖祖辈辈都习惯守在一块儿土地上打拼。过去背井离乡往往是生活所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家千般好,出门万般难。”父母肯定会伤心落泪。如今的情况已经大不同。子女们出去工作不再是生活所逼,而是因为前程似锦,为了生活的更好。孩子有出息,有本事才会出去。父母们担心已经少了,更多的反而是思念。
除了当兵入学,只要是可选择的方向。中国人口聚居的趋势,都是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从收入低的地方奔向收入高的地方。甚至有很多人,向往着在东南沿海城市定居下来,然后将父母家人接过来一起住。
春节过后,大量的年轻人将要离开家乡,到异地去谋生。如今的父母,已经不需要再为儿女在外边的安全担心。更多的担心反而是孩子们不大懂事儿,在外边会不会进步的太慢?扭头抹眼泪那种电影里的镜头,已经不需要了,需要的是千叮咛万嘱咐。希望孩子进步、健康。由于两代人文化隔阂太深,多数孩子不喜欢听这些,觉得老人家那些过时了、没用。一方面看着老人白发增多感慨人生,另一方面又敷衍两句赶快离开。
可以推荐一本对你影响很大的文学作品吗?
对我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三毛的作品,比如《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等等。
在初中的时候,父母希望我好好学习,就不让看电视,老是把机顶盒上的卡拔掉藏起来,失去了这一项完美的娱乐,就只能以读书来代替了,当读到三毛的作品的时候第一次感觉看电视不如看书。后来我常常向父母说,那时候不让我看电视,咱们家的书我看地都快背下来了,那特指的就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后来又买了她的全集,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三毛迷。
很多人读三毛喜欢按照一定的顺序,我那时侯小,根本不管这些,单纯的就是因为有共鸣,好看。她小的时候国文好,数学不好,对数学没有一点亲切感,这和我是一样的,她不爱上学,我也不喜欢,从那时候我就在想,会不会我就是另一个三毛?
可以一个人,一个行囊,一段旅途,一场人生,中途再有一段至情,或他或我,兀自离开,岁月悠悠,却不老去。但是,没有三毛那样的魄力,一直到现在都还按照最听话的样子,中规中矩的生活着,但是,从小种下的自在走一场的梦却从没有消失。
喜欢她文章里淡淡的铺陈开来的生活气,也会因金钱而窘迫,为琐事而烦忧,但她总是淡淡地生活,具体的内容有些模糊,可她的形象和佳句几乎贯穿了我整个高中时期的议论文,不管什么样的立意,总是能变换方法,出现在试卷上。为高中时期的作文分数做出了重大贡献,应该也是对我的影响吧😂
三毛的作品大多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她影响了年少时的我的爱情观,以为只有他们在书里描述的才是爱情,期待着我的荷西能等我六年,让我怀念。
三毛的作品大多都是生活要大于文学性的,但对我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少年时的偶像,直到现在我还是依然迷恋她的生活。求赞求赞😁
夜深人静思如潮?
上联:夜深人静思如潮,念念不忘,
下联:清风明月莲伴藕,缠缠绵绵。
宋词中最有画面感的句子有哪些?
说到有画面感的宋词,那可太多了。“有画面感”似乎可以作为评价词人用语造境是否技艺圆熟的维度之一,画面,要求的是词中要呈现出一些景物或者人、事构成的富于整体性、形象性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的意境。这对词人对想象力、通感转喻等手法的灵活运用要求较高,但是这也是作词的基本标准。所幸,能载入宋词史供后人品读的各位词家都是远超这一标准之上的。文无第一,仅以画面感为标准也评价不出一个“最”字,毕竟词人大家都各领风骚,可能词境大小,趣味高低有所差异,但是能写出富于“画面感”的词句的词人还是有很多的,这里仅以个人喜好,摘录大概十篇。会有一些比较冷门的作家出现,美丽而富有画面感的句子,我会加粗标出。
1.范仲淹《苏幕遮》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描绘的场景
这是非常具有色彩感的一幅斜阳秋景图,“波上寒烟翠”一句尤其妙,将袅袅然,绵绵然无法捕捉的烟具象化,赋予其冷感的温度和颜色,波上寒烟,点出水汽的氤氲苍茫,和碧云天黄叶地一起构成碧空如洗,色彩缤纷,带着些许寒意的萧瑟秋景。是范仲淹词中我最喜欢的一篇。
2.苏东坡《蝶恋花》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全篇都很有画面感)
(蝶恋花)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可以说是苏东坡婉约词最著名的一首。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入自身深沉的慨叹。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写暮春之景写得明丽青涩,与小片写闺阁少女的娇憨活泼,搅扰了墙外人的心绪融汇相应。带着甜蜜和一丝失落的暗恋情愫,正如残红消退,柳絮渐少的暮春,明丽动人而易逝,暗恋如枝头青杏,是尚未成熟,徒留酸涩的果。
3.辛弃疾《西江月》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大佬也是全篇俱佳)
图“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这首词纯用白描却用语巧妙,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这篇突显了辛稼轩于雄放豪迈,悲慨淋漓之外别有一番率真趣味,是很可爱的一篇辛词。
4.欧阳修《采桑子》系列
文忠公写了大概十篇采桑子,都是咏西湖四时之景所作,每一篇各有每一篇的别致,仅摘录几篇做参考。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西湖泛舟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荷花开时西湖好”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西湖十景被欧阳修尽数写入词中,深婉清丽,柔和闲雅,显出文人览景时愉悦的心情和高尚的趣味。
5.吴文英《满江红.翠幕深庭》
《满江红.翠幕深庭》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酒,调冰雪。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这是很典型的吟风弄月之词,写即目所见之景,咏作诗饮酒之句。
6.朱淑真《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记得前段时间单独写过一篇朱淑真这篇词与陆游,毛主席同题词的对比。与后两者相比,这篇词固然格局不大,意境狭小。但是小而精丽,词人本不在于宏大叙事,将梅的象征意义与个人抱负滕于纸墨,只是在单纯描绘青竹红梅,月色微雨,这些小而清冷的景物共同构成一副寒凉萧寂,冷艳凝丽的写意梅图,单写“冷”字,画面感已足以呈现。
时力有限,大概先想到那么多,若要费心搜集起来,李清照、晏殊父子、李中主后主、姜夔周邦彦贺铸,都有造境巧妙,透彻玲珑之词。德国文艺批评家莱辛在《拉奥孔》一文中曾仔细的讨论过诗与画的区别与高下。诗是时间艺术,画是空间艺术。画的表现在于直观,它将定格的静态画面用色彩笔墨呈现出来,使观赏者一目了然画面为何物,虽然也提供了想象空间但表现形式决定了它给出的新意大部分是确定的直观呈现的。诗的表现在于想象,它以文字为载体复刻诗人脑海中的画面,用富有个性的文字呈现出来,文字具有间接性,阅读者必须通过阅读诗将里面的意象自己转换营构成一幅整体的画面,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想象的无限性决定了诗的美是无限的,提供广大空间供人阐释的。诗与画都指向表达某一场景而具有同一性,但是表现载体不同决定了它们的受众接受的“”画面“也是不同的。有“画面感”的诗词正是证明了文字的力量,它在确定与不确定、意会而无法言传之间予人丰富多变的审美体验,是词人功底的体现,更需要在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再创造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