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歌词是什么意思,西游记中女儿国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翻山涉水两肩霜花。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玄奘取经路上的艰难远比歌词中艰辛的多 。日出和晚霞、风雨与雷电没有那么美好,特别是在经过茫茫的戈壁滩的时候,倒是盼望着来一场风雨雷电,在五天四夜没喝一滴水的情况下,肉体和精神经过了炼狱般的洗礼,淬炼出了不屈不挠的玄奘精神。
由玄奘到唐僧,只是变了个名称玄奘路经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在西域诸国中,高昌是少有的汉族国家,高昌王䪕文泰的祖籍在河西金城榆中(今甘肃兰州东)。䪕文泰是一个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这里玄奘和䪕文泰结拜为兄弟。
自古以来,拜把子、是血缘关系之外的亲情、友情的最佳认证。
在这里玄奘有了一个新称呼——唐僧——来自于唐朝的僧人。这个新名片被称了一千多年直到今天。
本来䪕文泰是要把玄奘留在身边的,让他在这里宣扬佛法,帮助自己治理国家。无奈玄奘以绝食相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䪕文泰选择了退让。同时也对玄奘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匹夫不可夺志”。
在这里高昌王䪕文泰给他选择了四个徒弟:悟清、悟明、悟净、玄觉,但是没有悟空与八戒。这个悟清本名马晓在他之前本来已经定好了人选,他说道:“不管是驰骋沙场还是终老于荒野,我马晓都是天生骏马。”这句话也让《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把他定位于白龙马。
玄奘取经路上的屈支国,《西游记》女儿国的原形离开高昌他们一路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连续西行四日,渡过开都河与孔雀河,走了七百里,进入屈支国境内。
玄奘一行接近屈支王都时,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废弃了的城市——龙池城。身旁的大水池就是大龙池,传说里面住着龙,并且这里就是龙马的故乡。
在荒漠中长途跋涉,人们看到水,看到河流,看到人烟,总是倍感亲切。想到今夜不用露宿荒野,不用担惊受怕,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个澡,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不知不觉加快了步伐。
当他们下到半山腰时,忽然听到一阵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音乐声。
笛声依然缭绕着,如泣如诉,如怨如慕。
等他们走近河边,这才发现吹笛子的人是一位白衣飘飘的少女。她如痴如醉,浑然忘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吹奏之中。于是,那美妙的声音好像不是由笛子所发出来的,而是从她的心田直接流淌出来,自然灵明,动人心扉。
或许是他们的马蹄声惊动了少女,她转头向这里看了一眼,似乎大吃一惊,停止了演奏。愣怔片刻之后,她轻轻呼了一声,随即一匹雪白的骏马奔驰而来。少女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出乎预料的是,屈支国王已经率领群臣和高僧木叉毱多等人在城外等着他们的到来。而且,数千名僧众在东门外搭起浮幔,悬起幡盖,安奉佛像,作乐起舞,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
屈支国王苏伐叠黑发圆脸,面相开朗,神情温和,和王后一起站在队伍的最前面。
玄奘早早下马,趋步向前,与屈支国王、王后相互见礼之后,被请入帐篷之中。有僧人分别向他献上鲜花与葡萄汁。玄奘托着花盘,恭恭敬敬地将花瓣洒在了佛像上。接着,引礼官请他坐在国师木叉毱多下首。此后,来自王城各个寺院的僧人开始向玄奘礼拜、献花、供养……隆重的欢迎仪式一直持续到黄昏。
第二天,国王苏伐叠在王宫举行盛大国宴,正式给玄奘接风。除了国王、王后、朝中大臣之外,作陪的还有国师木叉毱多、王叔智月法师等出家人。国宴,自然丰盛至极,所有的人都胃口大开,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美味的素斋。
斋罢,国王下令演奏美妙绝伦的龟兹乐,招待远方来的贵宾。
能够在王宫之中为国王、贵宾献艺的艺术家,自然非同凡响。玄奘甚至没有注意到他们是如何进场的,音乐便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时候响了起来。
一声高亢清脆的管子声,在大厅中突然响起,它就像一支响箭,直射云霄。然而,清脆的手鼓不请自来,自然而然地走入人们的听觉中。鼓声不急不缓,张弛有致,隐隐形成了一种重而复之的节奏……
音乐会进入高潮,各种乐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合成一曲美轮美奂的天籁……
突然,鼓声、琵琶声和其他乐器声在同一时间戛然而止!此时,一声清丽的女高音从幕后响起:
“噫——”
没有歌词,没有旋律,没有伴奏,只是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语义的感叹音,绵绵无尽地持续着、持续着……
一位打着手鼓的俊秀少年,从幕后腾跃而入。他连续空翻,手中的鼓却丝毫未停。接着,他开始用膝盖在地上跳跃,仿佛在召唤天上的女神降临。于是,那女高音幻化成一个轻盈的精灵,打着旋儿飘进了大厅之中。
她出场之后一直在旋舞,人们无法看清她的面容,只能看到她披着一袭半透明的轻纱,脖子和手臂上绕着一条飘曳的长带。随着她的旋动,身上的纱裙飘成了圆形的花环,而那条在空中飘舞的长带,时而如彩翼翻飞,时而像长虹贯空。
这才是真正的舞者,前面所有的乐舞,不过是为了她的出场而做的铺垫。
突然,鼓声骤然而止,如莲花般旋舞的少女也突然停了下来。她双手向天高举,雕塑一样把自己美如天仙的容颜呈现在众人面前。那美丽的面庞、纤巧的手指、流盼的眼神,叫人叹为观止。
她就这样随心所欲地曼舞着。她身上的每一寸肌肤,都把女人的美丽、女人的妩媚、女人的娇柔、女人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极尽诱惑之能事!
灵与肉,情与欲,就这样和谐地统一在她的舞蹈之中。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在她的诱惑下情不自禁,不能自制。大唐高僧玄奘,居然在这样的环境中微微垂目,安然静坐,一脸的沉静,一脸的祥和。你甚至能感觉到,他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清凉……
屈支国最美的两个女人,都爱上玄奘无论多么热闹的宴席,总有曲终人散之时。玄奘本打算第二天就起程离开屈支,继续西行。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从屈支到突厥王庭,必须途经崚山。而此时的山路为冰雪所封,道路未开。玄奘一行难以前进,被无限期地阻在了屈支。
屈支的礼宾馆就在王宫内,与国王居住的寝宫只有一墙之隔。玄奘住在楼上,能将王宫花园内的景色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这里最大的好处是安全、安静,不受尘嚣的骚扰。当然,因为有卫兵把守,出入不是特别方便。
入住礼宾馆的第二个晚上,玄奘正在读经,忽然,一声笛子的长吟,随着缥缈的月光,从窗外渗透进来。笛声像月华一样皎洁、一样灵明、一样纯粹。能吹奏出这种音乐的人,心灵一定干干净净、透透亮亮、清清澈澈,而且内心一定充满了宁静,充满了喜悦。
这笛声恰恰就是其心声的流溢,所以美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玄奘不知怎么就走到了窗前,向外望去。王宫花园的长廊下,一位白衣白裙的女子正在对月吹笛。好一幅玉人抚笛图:佳人徐徐吹奏长笛,美妙的天乐轻轻飞扬。
第二天,苏伐叠国王请玄奘到王宫应供。玄奘到来之后才知道,国王今日只请了他一个人,所以就在国王与王后等家人平常用膳的地方,摆了一桌简单而精致的素斋。
国王与王后陪同他入座后,吩咐宫女:“去请公主。”
见玄奘略显不自在,国王笑道:“法师,我们这里不是中土,礼俗不同。再说,您与她很有缘分,早已经见过面了。”
玄奘却是一头的雾水,不知国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阵簌簌的衣裙声过后,一位白衣白裙的美少女走了进来——她,柳眉杏眼,朱唇榴齿,蝉发桃脸,玉体轻盈,美得令人心悸,美得叫人心疼。玄奘心中惊呼:天,她就是花园里吹笛的那个玉人!
国王苏伐叠介绍说:“这位是我妹妹,苏伐娜公主。你们应该已经见过面了。”
“见过、见过,昨夜看见公主在花园里吹笛。”玄奘说。
公主低眉促黛,满面娇羞,却摇了摇头。
国王说:“法师,她比我更先见到您。所以我才说你们俩有缘。”
公主瞥了玄奘一眼,娇羞地垂下头。玄奘忽然想起了河边少女那惊鸿般的回首一瞥!天哪,人们都惊为天人的精灵,就是她——屈支国的公主苏伐娜!
因为是家宴,少了许多拘束,国王也没把玄奘当外人,敞开心扉与他交谈。原来,看似风光的一国之主,也有着难言的烦忧,有着满腹的苦水。父王壮年而亡,苏伐叠继承王位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懵懂少年,朝政自然被大臣们把持着,他不得不任由他们摆布。
于是这些年来,那些大权在握的强臣渐渐养成了飞扬跋扈的习惯,常常不把他这个国王放在眼里。而他,不得不在人前装出一副懦弱无能的模样……
说到动情处,他不禁潸然泪下。玄奘安慰他说:“你毕竟是国王,现在已经积累了经世济民的经验,完全可以收回权力,自己当家做主。”苏伐叠却摇摇头,无助地说:“就算我能收回权力,也必须要有值得信赖的能臣去落实。可是,由于父亲去世得早,叔父也很早就出了家,王族人丁单薄,我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唯一的妹妹现在虽然长大了,可她毕竟是个女子,我……”
王后插话说:“没有兄弟,可以请妹夫相助啊。我们为公主选一个能治国安邦的丈夫,岂不就能帮你分忧了么?”
说着,有意无意之中,国王、王后都瞟了玄奘一眼。公主听到嫂嫂这样说,羞得脖子都红了,垂下头,不安地抚弄着衣裾……玄奘也隐约猜到了国王和王后的意思,只是低头不语。
回到自己居住的房间后,玄奘觉得心中烦乱。娶得如此美貌的公主当妻子,成为国王的左膀右臂,一个多么诱人的前景,就这样实实在在地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玄奘习惯性地翻开经夹,开始默诵佛经。然而,总有一缕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笛声缭绕在他耳边。
这时,他听到轻盈的脚步声从走廊尽头响起,最后停驻在他的门前。他问:“谁?”
无人回应。
他见怪不怪,不再理睬,从窗前回到自己的蒲团上,闭目而坐。于是,片刻之后,房门被轻轻推开了——人未到,一阵女人特有的体香已经扑面而来。
玄奘静坐未动,也没有睁开双眼。一个声音娇笑着说道:“此时此刻,法师还能静坐下去吗?”
玄奘打坐的姿态故我依旧,甚至眼皮都没有跳一跳。她又说:“那么,娇娥当前,婵娟在侧,此情此景,法师心中参究的是哪一法?”
玄奘依然寂定着,闭着眼睛浸沉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嘻嘻一笑说:“法师若是再不睁开眼睛,奴家就坐到你怀里,紧紧抱住你,香香地亲亲你……”
玄奘猛然睁开眼睛!
是她,那个在国王宴会上大放异彩的舞者。玄奘虽然来到屈支仅仅十几天,但无数次听人说起过她,知道她叫摩踥,是屈支的乐舞女王。
她迷人的舞姿早已征服了整个西域,成千上万的男人争相拜在她的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她献出自己的一切。
她相信,她的乐舞能令所有的男人都臣服在她的脚下。她出道这些年来,也的确如此,从来没有男人能抵御她的魅力,不为她的舞蹈而迷醉。可是,现在却有了一个例外!有一个男人,不但没有为她迷狂,而且连正眼都没有瞧她!
这个人,就是玄奘。
那天,在屈支国宴上,在她尽情舞之蹈之的时候,玄奘一直在闭目静坐,始终没有看她一眼。
现在的玄奘不得不睁开眼睛,看着摩踥。她缓缓站立起来,在他面前徐徐展示着自己华美的服饰,更展现着自己娇媚的身段。
摩踥看到玄奘对自己流露出赞许的神态,感到十分地慰藉。她站立在他面前,直截了当地问道:“法师,我美吗?”
玄奘不得不点头认可。摩踥得寸进尺,又问道:“法师喜欢美妙动人的事物吗?”
玄奘再次老老实实地点了头。摩踥说道:“那,那天我在王宫跳舞之时,你为什么闭目而坐,故意装出一副清高的模样?”
玄奘微微一笑,道:“原来,姑娘是为此而来兴师问罪的!好,我告诉你,因为我们大乘佛教戒律不允许观看这一类的表演。出于礼仪,贫僧不能当即离场,所以……”
“你害怕看了我的舞蹈而不能自持,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也就是说,你害怕自己迷醉于我的舞蹈,并因此而喜欢上我!”
玄奘轻轻一笑,没有作答。摩踥一愣,追问:“难道我说的不对?你是出家人,不能打妄语。请您不要回避,实话实说。”
玄奘十分严肃地说:“姑娘,你太过自信了。贫僧虽然很少修习禅定,功力很浅,但自信还是能把持得住自己的。”
摩踥抛来一个媚眼,娇笑道:“那好,那我们就试一试。”
摩踥开始脱去自己的外衣,只留下那层紧贴着肉身的半透明的轻纱。随后,她拿起琵琶,轻轻弹拨起来。那流畅的清音,纯净而明亮,宛如从天国而来,从来不曾沾染人间烟火。随着琵琶清音,她开始曼舞,跳跃,飞旋……
渐渐地,她开始陶醉在自己的乐舞之中,开始了随心所欲的舞蹈:她娇艳如花的脸上洋溢着花蕊一般绚烂的笑意,让人情不自禁地随着她忘情开怀;她的回裾转袖,若雪花飘飘,若柳絮盈盈。
不知怎么,她将琵琶背在了背上,两手反弹着琵琶,更将女性身体上曼妙的线条展现无余。
这就是屈支乐舞之中技艺最难的反弹琵琶。
琵琶清音在耳边缭绕,摩踥轻盈的舞姿在眼前飘摇。
摩踥的反弹琵琶进入了高潮,她飞快地旋转着,轻盈得双脚仿佛不曾着地。
曼舞轻歌伴君来,满眼红尘拨不开。
莫谓此中无好事,一颦一笑尽开怀。
旋转的陀螺终有停下的时候。一曲终了,摩踥娇喘吁吁地站立在玄奘面前。玄奘居然轻轻给她鼓起掌来。然而,摩踥却很失望,因为她没有从他的眼神里看到往日常见的迷离。反而,他的眸子沉静如山巅的天池,任你白云飘飘,红霞烂漫,他自波涛不兴。
鼓过掌,玄奘居然说:“你跳得美轮美奂,可以说基本表达出了乐曲的内涵。”
什么叫基本?基本也就是没有达到十全十美!摩踥自然不服气:你一个出家僧人,哪里懂得欣赏乐舞!没想到,玄奘继续说:“这不能怨你。屈支乐舞,大都是以佛教音乐为母本的。反弹琵琶,表现的应该是飞行的天人用乐舞来礼敬、供养佛菩萨。因此,必须有虔诚的信仰、纯净的心境,才能做到尽善尽美。你没有认认真真学过佛法,把神圣的礼赞当成了世俗的表演,所以……”
两天后,王宫总管来通知玄奘,说是国王请他前去,玄奘深知客随主便的道理,便随之来到王宫深处的一间密室前。总管止步不前,示意玄奘独自进去。他略一迟疑,还是走了进去。
屈支国王转向玄奘,庄重地说:“法师,您好福气。我们屈支有两个最美妙的奇女子,一个是冰清玉洁的高贵公主,一个是热情似火的乐舞女王。她俩同时爱上了你!一个男人,能同时得到如此美妻娇妾,可谓千年难遇的艳福!所谓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若是我有这样的机会,就是让我抛弃王位,我都心甘情愿,求之不得。”
“这……”玄奘手脚无措,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屈支国王并不让他难堪,又补充说:“不仅如此,本王也对法师渴慕已久,期盼着您能与我共同治理国家,使得屈支国家富裕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你也因此而成为一代贤相名垂青史……”
玄奘赶紧打断他的话说:“谢谢国王厚爱,玄奘要让您失望了。贫僧志在弘扬佛法,而非治国安邦。”
“你出任国相之后,大权在握,能更好地弘扬佛法啊。比如,你信奉大乘佛法,而现在屈支流行的是小乘佛教,你完全可以利用手中的权杖引导国人舍小向大,宗仰大乘。再说,公主与摩踥爱你爱得死去活来,难道你忍心辜负她们?让她俩衷肠寸断,终身饱受相思之苦?”
玄奘颇为遗憾地说道:“玄奘是出家人,恐怕要辜负公主与摩踥的错爱了。”
屈支国王苏伐叠拉下脸来,猛然一挥手,十分恼怒地说:“法师,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玄奘苦苦一笑,道:“我很尊重国王的权威。不过,贫僧在大唐之时早已发誓,今生今世若不能到天竺去取回真经,宁可一死。大王若不放玄奘西行,玄奘只好履行誓言。”
国王怒气冲冲,拂袖而去。
玄奘回到礼宾馆,果然发现门口的卫队增加了人手,不再放他们师徒随便出入!
撕破了脸皮,玄奘反而放下心来。反正大不了一死。他下定了决心,若是到冰雪消融、山道开通之时,屈支国王仍不放他们走,他就再次绝食。
下午,因不能走出礼宾馆,玄奘就在自己的房间自学梵文。黄昏时分,也不知是心灵感应,还是什么缘故,正在阅读梵文经本的他忽然莫名其妙地一阵心悸,下意识站立起来,走到窗前向外望去,于是看到了满眼的愁绪——
王宫花园里,苏伐娜公主依然一袭白衣,手里依然拿着那只玉笛,静静地坐在长廊下,久久没有吹奏。日落时分的风很凉、很硬,吹乱了她的头发,吹透了她的罗衣,但她不管不顾,依然呆呆而坐。
玄奘不是木头,心中也一阵阵地酸楚。可是,为了到西天求法,他不但要克服一切磨难,还必须战胜自己所有的私欲!于是,他回到蒲团上,念诵《法华经》,将其功德回向给善良的公主。
翌日,玄奘发现,礼宾馆门口的卫队又恢复了常态,也不再限制他们师徒的行动。
据王宫总管悄悄说,公主虽然深爱玄奘,很希望他留在屈支,但不同意王兄以这样强制的手段逼迫他就范。她还说,王兄若不马上解除对玄奘的软禁,恢复他的自由,她就立刻去死!
“弥勒尊佛,善哉,善哉,贫僧对苏伐娜公主的恩德没齿难忘,愿佛菩萨保佑她离苦得乐。”
因了苏伐娜公主识大体,国王不再难为玄奘。
这年的冬天特别漫长,春天的脚步格外迟缓。早已是暮春时分了,雪山上依然是寒风呼啸,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将整个天山覆盖得严严实实。那山口之路,更是堆满了冰雪,而且时常发生雪崩……
玄奘遥望天山,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
终于,玄奘他们在屈支等待了六十多天后,从山口传来一个不确切的消息,说是商道开了。
于是他们决定,第二天便出发。尽管不情愿,屈支国王苏伐叠在妹妹的说服下,还是决定放玄奘继续西行,而且拨给了他一些驼马民夫,送他过天山。
当天晚上,玄奘去王宫向国王、王后辞行归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已是深夜时分。为了早些安歇,明日一早好上路,他没有点燃蜡烛,摸黑脱掉外衣,缓步走到床边,掀开被子……
床上已经有一个人!
一个赤身裸体的人!
一个一丝不挂的女人!
色诱玄奘,反被教化玄奘掀开被子的刹那,通体热汗淋漓——在戒体的警示下,他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弹离床边!于是,那蛇一样柔软的玉臂扑了空,没有缠住自己等待许久的目标。
是她,摩踥。也只能是摩踥。
玄奘迅速点燃蜡烛,并打开了房门。可是,摩踥毫不害臊,就那样毫无遮盖地光着身子躺在玄奘的床上,大胆地望着他,并且轻轻晃动自己的身体,直截了当地诱惑着他,勾引着他……
可是,无论她怎样摆弄自己赤裸裸的肉体,无论她怎样呻吟呼唤,玄奘背着身直立在门外,对她不理不睬,更不看不闻。
摩踥叫道:“法师,法师,难道您连看我一眼都不肯吗?”
她的声音里明显带着哭腔。玄奘咳嗽了一声,沉着嗓音,冷冷说道:“你穿好衣服,贫僧可以和你谈一谈。”
摩踥无可奈何,一边穿衣一边无声地抽泣。好不容易,她才穿好了所有的衣服。直到她连最外面的大衣也穿上,玄奘才转回身来。
“你,你,你好狠心……”摩踥终于憋不住,嘤嘤痛哭起来。
玄奘并不劝慰她,任她伤心落泪,痛哭流涕。不知过了多久,摩踥总算止住了哭声,但浑身仍在不停地抽搐。
这时,玄奘在距离她足有五尺远的地方跏趺而坐,开始低声念诵《大悲咒》。
在玄奘不疾不徐的念诵声中,摩踥的情绪渐渐平稳下来。经咒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只要你置身其中静静倾听,就会被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所笼罩,从而感到平和与安详。
玄奘见她终于安静了下来,便不再吟诵咒语,而是开始念诵《法句譬喻经》:
昔佛在舍卫国,祇洹说法。时有年少比丘入城分卫,见一年少女人端正无比,心存色欲迷结不解,遂便成病,食饮不下,颜色憔悴,委卧不起……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见色心迷惑,不惟观无常;愚以为美善,安知其非真?
以淫乐自裹,譬如蚕作茧;智者能断弃,不眄除众苦。
心念放逸者,见淫以为净;恩爱意盛增,从是造牢狱。
觉意灭淫者,常念欲不净;从是出邪狱,能断老死患。
玄奘专注诵经的声音有一种磁力,引人入胜。摩踥像是在炎炎夏日里沐浴着徐徐清风,如同焦渴难耐之时畅饮甘露,她感到无限清凉。玄奘所念诵的这一段经文,说的是一个青年僧人爱上了一个美貌少女,并相思成疾。为了拯救他,慈父一样的释迦牟尼佛特地为他开示,使得他脱离情天欲海,豁然痊愈。
摩踥冰雪聪明,知道佛经之中呵责魔女、贬斥女色的经文很多,而玄奘之所以选择这样一段断除男欲的经文,是爱惜她的颜面。也许是因为佛偈是玄奘所诵,她听得很认真,并渐渐领会其中的道理,流下了忏悔的眼泪。
于是玄奘不再诵经,脸上洋溢着慈蔼的微笑,静静地望着她。
摩踥喃喃说:“大唐高僧,您用佛法的甘露,洗涤了我魂灵的污垢,我的心底就像流淌着一股清泉,清澈明净。现在,您让我明白了作茧自缚的道理,也避免了将来无尽的磨难。谢谢您,真的谢谢您。请您原谅我的唐突冒昧。”
摩踥勇敢地抬起头,看着玄奘,报以羞涩的歉意。
玄奘点头微笑,表示接受了她,肯定了她。两人又默默静坐了一会儿,摩踥也不告辞,便款款起身,徐徐而去。到门口,她转回头来问道:“法师,在您眼里,我是不是一个淫荡、下贱、不要脸的女人?”
玄奘使劲摇摇头,真诚地说道:“在我看来,你是一个难得的好姑娘。你真诚,率真,将来一定能得到真爱,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摩踥不禁热泪四溢。害怕自己会放声大哭,她使劲捂着嘴,转身跑开了。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翌日,玄奘一行束装出发,国王苏伐叠率倾城民众前来送行。
出了城,玄奘与木叉毱多等屈支高僧依依惜别,向西走去。
他们走了十来里路,翻过一个小山头后,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哒哒哒……”
一匹白色的骏马,犹如一道银光,向他们奔驰而来。
马背上空空如也,没有骑士,没有物品,只有一副镶银的雕鞍。
这是一匹万里挑一、极为神骏的白龙马。健壮的长腿迈着腾跃的步伐,鼻孔微翻,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孤傲模样。屈支的民夫认识它,惊叫道:“天哪,这不是苏伐娜公主的坐骑吗?如何独自跑到了这里?”
玄奘心中灵机一动,转头向身后的山头望去——
果然,远远的山顶上,静静伫立着一白一红两个人影。虽然太过遥远,看不清面容,但玄奘知道,那是屈支公主苏伐娜与乐舞女王摩踥。
白龙马用长长的脖颈摩擦着玄奘,玄奘将自己的脸贴了贴它的长鬃,然后,指了指远处的山坡,拍拍它的后胯,让它回去。可是,白龙马并没有听他的示意,继续寸步不离地跟随着他。玄奘明白了,苏伐娜公主将它送给了自己。事已至此,再客套无益。他向着远方的山顶合十鞠躬,然后骑上白龙马,继续西行。
身后,似乎隐隐约约地响起了笛子与琵琶的奏鸣……
微风起处,琵琶淙铮林梢动;
玉露零时,笛声呜咽水流东。
远烟别浦,行行征雁竞飞去;
深涧幽谷,处处野花自吐红。
春归也,又见樵子讴歌,渔人鼓舞,
数声羌笛云山外,一路风尘孤客行。
玄奘不禁泪流面满,泪流满面。他心中对两位痴情的少女无限愧疚,也无限感激。
他双腿稍稍一夹,白龙马已经心领神会,加快速度,冲到了队伍最前面。
因此说,这记录在《大唐西域记》里的屈支国就是《西游记》中“女儿国”的原型。为什么这么说呢?
《西游记》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中说道,这个女儿国叫作“西梁国”。女王夜得一梦,梦见金屛生彩艳,玉镜展光明。女王愿以一国之富,招赘唐僧称帝,而女王甘愿为后。于是女王托太师前来提亲。这与屈支国王给自己的妹妹做媒相似,屈支国王也想与玄奘共掌天下。
而在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中,唐僧被“蝎子精”摄去,欲行夫妻之事,书中说道:“好和尚,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他把这锦绣娇容如粪土,金珠美貌若灰尘……那女怪,活泼泼,春意无边;这长老,死丁丁,禅机有在。一个似软玉温香,一个如死灰槁木。那一个,展鸳衾,淫性浓浓;这一个,束褊衫,丹心耿耿……这一回的描述就是借用了屈支国舞女摩踥色诱玄奘的事件。
因此说,《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就是《大唐西域记》中的屈支国。看看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屈支国的描述: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糜、麦,有梗稻,出葡萄、石榴、多梨、奈、桃、杏。土产黄金、铜、铁、铅、锡……
说了半天,那么这个屈支国是指现在的哪里呢?这个屈支国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龟兹国,位置相当于现在的新疆库车县周围地区。
汉代通西域后,龟兹归属西域都护府。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龟兹、于阗、疏勒、碎叶成为唐在西域的“安西四镇”。
有哪些文艺到爆炸的句子?
不喜欢你的人,洗澡洗一夜,吃饭吃一天,下午三点醒,八点就晚安。
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又何必计较那么多。
因为熬夜,我的肝不太好,所以以后你们能叫我小心肝吗?
百因必有果,下一个富婆就是我。
你是千堆雪,我是长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走天桥,我走地下道,你的幸福,路人皆知,我的悲伤,无处遁形。
长大后,感觉最遗憾的事,莫过于辜负了小时候的梦想,没能活成那时候想象的人。
在世界模糊之前,闭上眼睛,那样的话,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天黑,一个天亮,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喜欢你的人会把撒娇误以为无理取闹,而爱你的人会把你所有的无理取闹都当作是撒娇。
如果有人给你发晚霞的照片,记得要说“我也想你了”,因为,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你之所以会觉得累,是因为你说的比做的多,欲望大过本事。想要改变却又无能为力,想要顺其自然却又无法心安理得。
不可能的事别想,不可能的人别等,明知道不会有任何结果,还泥足深陷,就是你活该。
如果一段感情,没能把你变成更好的人,只是把你变得患得患失,喜怒无常,那真遗憾,你爱错了人。
对别人生气1分钟,就失去了自己人生中60秒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学着没心没肺,对什么事都渐渐的无所谓。
没用的东西就早点丢。你今天的舍不得,就是你明天的难抉择,就是你后天的不快乐。
以前喜欢长得好看的,现在喜欢关系不乱的。见过的人越多,越知道自己真正想待在什么人身边。去过的地方越多,越知道自己想回什么地方去。
曾经看不惯,受不了的,如今不过淡然一笑。成熟,不是看破,而是看淡。
我珍惜你的时候,请你也珍惜我,我能惯着你,就能换了你。
别总因为迁就别人而委屈自己,这个世界没几个人值得你总弯腰。
没人挡风遮雨,就自己撑起一片天。别总自顾可怜,谁活着都挺难。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
人就是不知足,明明有双下巴,还想要双眼皮。
生活中要记住两件事:不在生气的时候做决定,不在高兴时轻许诺言。
浑身都是刺,别人才照顾你的感受,你软绵绵的,是个人都想揉一把,多舒服。
人生很多的事,就像智齿,最佳的解决方式就是拔掉,而不是忍受。
宁愿胖的精致,也不要瘦的雷同。
我有辣条和酒,就问你跟不跟我走。
爱情就像绯闻,越吵越热。
往后余生,做饭是我,吃饭是你,挣钱是我,花钱是你,听话是我,训话是你。
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
一天不端奶茶杯,一生孤独没人追。
一直很尊重金钱,没偷,没抢,没有。
十年前,你周围的人会根据你父母的收入对待你。十年后,你周围的人会根据你的收入对待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这就是人性和人生,除了努力别无选择。记住: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好好珍惜对你好的人,弄丢了,上百度也找不回来。离开了,互联网也联系不上!
图片来源于今日头条免费图库,文字来源于自己的摘录。
大家好,我是@执笔青涩,喜欢分享短句,喜欢我的友友记得在评论留言哦,让我们一起互动。
分享一下如何修心的经验好吗?
题主问对人了。我下面把我的自性师和修心团队的经验分享给您,记得关注好吗?
01修心误区:你是在修外忍,还是修无生?很多人把修忍当成了修心,真正的修行不是见人见事的躲避,而是明白因缘相遇,执实即生烦恼,明理知性即能放下。
对人慈颜善语,忍让迁就,对己严于自律,谨言慎行的人,人们会说他修行得很好。
但他的内心却并不真正自在,甚至觉得“修行”好辛苦,而且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很重,还必须撑起所谓修行者的虚面。
因为他只是在练修外在的形象而已。当然也是很好了,形戒也比无戒放纵要好许多了。修外形的人是把理作为一个框,圈入“理”的埋伏圈而不自知,以为理讲的对。
对从错来,你就会不能包容错的,见明之时应见暗,不然法性不圆满,以理自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应该怎样,不该怎样,用一大堆的道理管住自己,其实是排斥错。
02如果不住对的,不执对,那么也等于放下了错,心性刹那圆满。生活中的这部分修行人实质上只是压住烦恼,说得难听点就是“装”。就是没从心性悟入,不明心性外用功是为邪见非正行也。
祖师们说这是“石头压草”,那个烦恼的草根还在,无明习气的种子还在,越压越多,越压越反弹,不是在烦恼中煎熬翻滚,就会突然有一天爆发了,要么精神有问题了。不知什么时候就翻腾出来了。
03修心性,懂心性才是修心。许多人是口念弥陀,心有烦恼事非多,看这个不是修行人,看那个修的法门不好,这就是我执,烦恼的根源,念的不是自性,而是贪心,不相应,不相生,离FO远了.
修行则是智慧的“行入”,以心的清净,转烦恼为菩提。以心智“照见五蕴皆空”,烦恼本因有执,无执皆自性。所以处烦恼而不乱,嬉笑怒骂都是清净心,内心如如不动。也许他还会骂人,但他即使发脾气,但是悟道的当下对境无住心念。
04万法皆空,有人说万法皆有?不住空有,何来无生忍,忍无生?
十方尽显妙莲华,三千世界如来义。
凡圣无别一身轻,心佛不异天地通,
心通一切皆通,无别就是中庸,
行善未必依理,心慈并非手软,
修行本是心安,妄求即是邪见,
嘴善不如心慈,储物不如存爱。
慈悲不离方便,应急才是功德,
念佛不如念生,成佛本是做人。
神通不如心通,应机就是圆满。
05记住:真修行是出世法,解脱道。佛陀从不勉强众生,只告知众生何为善恶?善恶自己选择,生命自己掌握!心性非可言说,自悟自证,正意正行。
愿众生放下痴见,皈依圣贤教诲!
-----【普贤之心声】
有多少人能沉下心去感悟静?
谢谢邀请:我觉得,心静自然凉,这个也有一定的道理。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你越折腾越热,你要老老实实的在屋坐下。如果外面没有风,你就把电风扇打着,一会工夫就凉快了。夏天再热你要有风就能凉快。有首唐诗写的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另外,我觉得心静自然凉,这也是一种比喻。就是说:不管你遇到什么事,你都要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而不是盲目的去干,以求得把事情做到最好。
还可以把心静自然凉比喻成一个字,"稳",你可别小瞧这个字。其一稳字代表了一个人的性格,其二还代表了一个人的心态。你看那些成功的人大多是稳重的,没有几个是毛里毛燥的。这样的人做事情,人家是准成,把事情分析的头头是道。所以,人家干什么事都容易成功。总之,心静自然凉,我觉得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心态。这是我的回答
儒家有句话叫做死生有命?
确实,儒家有一句话,叫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说的,事实上,子夏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劝一个对生活感到失望彷徨的师兄弟司马牛的,子夏的这句话的后面,还跟着一句话,而能够真正反映儒家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儒家的命运观的,应该是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假如你要是仅仅看到子夏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话,那你就会发现,儒家对命运的态度很消极,类似于道家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命运观。事实上,儒家的命运观是完全不同于道家的消极顺应的。他是积极进取的。
论语中的人原文是这样的: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这个人,性格有些内向,他本来是宋国的贵族,他的几个哥哥都是大军阀,经常为非作歹,其中的一个哥哥还差一点杀了老师孔子,所以这个司马牛就很忧郁,对生活充满了失望,认为别人都有很多很好的兄弟姐妹,唯独自己没有,自己的哥哥都是不受欢迎的坏蛋。而子夏是在开导司马牛,所以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是强调的是后半句,就算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是君子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说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艰难的条件下,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至于什么命运,可以不去管它。我们可以用王安石在《褒禅山记》中说的一句话,来代表儒家的命运观——“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儒家认为,命运可能无法把握,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不能匍匐在命运的脚下而无所作为,不管前路 如何,不管命运如何,我们人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好好地干,至于最终的结果如何,那就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儒家的 积极进取的命运观。
整体上而言,中国文化是积极进取的入世文化,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哲学。中国文化历来强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关键是人要先谋事,躺在床上混吃等死,连上天都不会高兴。反映在对待命运上,儒家强调要正确认识命运,既承认命运对人的支配作用,又强调人不能做命运的奴隶,匍匐在命运脚下而无所作为。
儒家提倡“尽人事待天命”,不去管最终命运如何,先尽力而为,在所有努力都穷尽之后,将结局交给天命,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进取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至暗时刻,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媚春光。承认命运,但不盲从命运,行不行先干了再说的精神,是中国文化命运观的底色。儒家和墨家是积极进取的学派,他们思想的核心就是迎着命运向前冲,用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就像王安石所说的,“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下面,好玩的国学,就介绍一下先秦儒家的几位大师的命运观,从中可以看出儒家的命运观是多么的积极进取。孔子:知命才是真君子。孔子对天命的认识有点矛盾,他首先相信有命运的存在。一方面,认人能支配的是自己的学问和道德,所以一直强调学习与立德。另一方面,认为人的生死寿夭,富贵贫贱是由天命决定的。孔子的弟子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就是孔子命运观的体现。在孔子看来,命运是一种人力无法抗争的必然,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在某种必然中,掀起朵朵浪花,让生命有些快乐,有些意想不到偶然的美丽。孔子说,“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也,命也”,冥冥中有命运的安排。但如果孔子一味迷信命运,他就不是孔子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固然命运无法改变,但人可以从主观努力上下手,做一些应该做的事,至于成功与失败不必在意,交给命运好了。孔子说他“五十知天命”,认识天命,就能把握必然性,让人变得心安理得。对孔子来说,人生必先尽人事,而后才有资格谈命运。唯有努力才是真君子,所有放弃努力而借口都是命运安排的人,都是小人,所以,“尽人事知天命”的精神也成为儒家对命运的基本态度。孟子:修身俟命与安身立命。孟子对命运的理解比孔子要深刻,且比孔子更加积极进取。孟子承认有命运的存在,并认为,人生有正命和非正命两种命运。人在命运面前,应该积极挺立起自我,走心安理得的“正命”之路,而不是走违法犯罪不得好死的“非正命”之路。孟子给命运下了一个定义,“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人力所未能达到而竟然达到了某种结果,就是命运的作用,它完全出自天意,无需人力所为,更无法为人类所为。但孟子又给人的努力划定了范围,这也让人在命运面前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孟子认为,人能否得到富贵利禄属于天命,天命求未必能得到;人的道德是性,道德是努力就能够得到的。荀子:扼住命运的咽喉,“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反对孔子和孟子的命运观,孔子和孟子认为命运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必然,但荀子认为命运就是一种偶然。人不必畏惧命运,更不必臣服于命运。他说“节遇之谓命”,命运就是一种偶然性,人是可以战胜命运的,这叫做“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要做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让命运为人生服务。总体上来讲,儒家的命运观是,命可能无法改变,但是通过个人的 努力,我们可以改变运。一个人无论是长寿还是短寿,那都不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培养身心修炼道德,等待天命的到来。天命如何,我们无法干涉,但我们可以修养好自己,做到尽心知性、存心养性,这就是孟子对待命运的态度。通俗地说,管他什么命运,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了。把自己交给努力,把结局交给命运,这就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体现了中国人“尽人事知天命”的人文精神。没本事的人如何改变自己?
没钱没本事而被人看不起,这种现象可说是普遍存在的,被人看不起会让人很自卑,这是正常的。那么面对被人看不起,没钱没本事的人该改变自己呢?其实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做:
1、努力并坚持的去做事你没钱没本事倒算了,但你还不努力,这样才真正让人看不起,面对生活或是工作,每一个努力的人才能改变不利的局面,带给自己希望,不管结果如何至少你努力过。
还有,做什么事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坚持去做,要有坚定的信念才行,久而久之形成强大的信念,无论别人看法如何都不能动摇你坚持做事的想法,这样你才能真正得到改变。
2、冷静思考,认真剖析自己没本事的人要学会思考,为什么没本事,要不要改变怎么改变,面对这些你要冷静下来好好分析自己的优点缺点。你要做哪些改变等等。如生活缺少自律,爱打游戏,又或者喜欢赌博,为了家人你决定早起、不再打游戏、你戒赌。
3、制定可行的计划并执行有了想法就要付诸实施,你需要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完成什么任务,有具体时间和目标等,你所要做的就是坚定地去执行它。
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确定计划,不要夸大,实实在在就好,哪在人际怕每天改变一小部分,日积月累也会有很大的改变。比如你要戒烟,那你不妨慢慢减少抽烟次数及数量,最后形成习惯直至戒烟。
4、学会爱他人爱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学会用爱,不管你目前有没有本事 ,都会热心地尽自己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你爱的能力体现。
这种用爱对待他人在人际交往中让你相同的回馈,让你的人际关系会提升。学会爱亲人,对待亲人你更要真心用爱去相处,因为亲人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和他们处好关系,对你自己也是很大的改变。好好爱自己,一个自己都不爱的人何谈改变,唯有爱自己才有改变的动力,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成为真正有本事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