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夷陵轶事歌词歌词是什么意思

是因为他们同辈三人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兄长诸葛瑾追随江东孙氏,诸葛诞与诸葛瑾、诸葛亮或许都不认识,可以说没有《世说新语》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演义》,而刘裕又以刘交之后自居(刘交是刘邦的弟弟),刘义庆在撰写作品的时候自然不会忽略了他们。...

夷陵轶事歌词歌词是什么意思,诸葛家族三兄弟为什么被称为龙虎狗?

在中国历史上,“一门三贤”的事情虽然“屡屡发生”。譬如东汉的班飚、班超、班固,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但像琅琊诸葛氏这样的“现象级”“一门三贤”并不多。

之所以称诸葛氏是“现象级”的,是因为他们同辈三人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虽然斗身出诸葛家族,可追随的政治势力却是不同的。

兄长诸葛瑾追随江东孙氏,位列大将军,领豫州牧;弟弟诸葛亮却追随刘备,更是任职到了丞相之职;而他们的族弟诸葛诞,则是追随曹家,身居司空之高位。

分析

在一些笔者的笔下,对于诸葛家族一门三投,其猜测者甚多。其中不乏有猜测他们是在做一次“稳赢”的政治投机,就如同清朝佟国维与隆科多的“合作”一样。

可如果我们细品之后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基本上就是无稽之谈。且不说琅琊诸葛一门在东汉末年已经分崩离析,诸葛诞与诸葛瑾、诸葛亮或许都不认识。而就算认识,他们三人之间的年龄差距,也不可能有机会“合谋”如此大局。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身立命”与“政治抱负”往往是需要同时进行的。也正是这种“生存”与“理想”的并行性,让他们三个人有了各自的归宿。

从《世说新语》谈起

《世说新语》这部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说没有《世说新语》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笔下之三国,其人物的“人设”有很多就是以《世说新语》为依托的。

这是一部有着明确政治倾向的书,而其之所以有着明确的政治倾向,是因为其作者刘义庆的身份所导致。

刘义庆是刘宋的开创者刘裕的侄子,而刘裕又以刘交之后自居(刘交是刘邦的弟弟)。换言之,刘义庆从某种程度上是汉室后裔。

这也就导致了《世说新语》在很多程度上带有着一定的“贬曹色彩”。但是,这边“贬曹”的作品,除了在贬低曹氏的时候比较“偏激”外,对于追随曹魏的人,倒还算是公允。

毕竟,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名士的时代,而三国时期,也是一个名士辈出的年代。《世说新语》作为记载名士言行轶事的笔记小说,它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尊重名士。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在三国时代那都是当之无愧的名士。刘义庆在撰写作品的时候自然不会忽略了他们: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在这句话中,“蜀得其龙”尚好理解,诸葛亮本就号卧龙。可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又应该如何理解呢?这就是各有各的说法了。

卧龙诸葛亮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诸葛亮在民间的地位,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很高了。

而且,《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也是很尊重诸葛亮的。否则的话,身为弟弟的诸葛亮不会被放在兄长诸葛瑾之前。

除此之外,刘义庆在这句话中,都没有给诸葛亮做任何注解。这并非是刘义庆不屑,而是刘义庆本人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那么“蜀得其龙”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根源肯定是离不开“卧龙”这个道号的,但如果要是说只因为此,那就有点缺乏说服力了。

除了道号这个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诸葛亮是兄弟三人中能力最为突出的。所以,兄弟三人中,诸葛亮就是那个“龙”。

而且,说到成就,诸葛亮在蜀汉的成就,也是超过了诸葛瑾在东吴以及诸葛诞在曹魏的成就。“龙”也和各自的地位相关。

《易经》中有一句话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龙腾出江河,飞离陆地,象征人生追求与成就已到极致。这也正是诸葛亮人生追求、政治抱负的写照。

再者,龙隐逸于山林、湖海之中,这也与诸葛亮出仕之前的生活状态一样。没有经历过隐逸的名士,充其量只能算半个名士,这是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南北朝结束,很多人的一个内心想法。

诸葛瑾:孙权的守护者

“虎”百兽之王,往往被人们用来比喻一个人威武勇猛,或者是形容其严厉凶恶。这种形象,让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将其与谦谦君子诸葛瑾联系在一起。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虎”除了有威武的象征之外,还象征着一个人的地位。除此之外,“虎”还有守护的意味。

“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既然虎是百兽之长,用它来形容诸葛瑾在东吴的地位就再合适不过。

诸葛瑾在东吴,虽然称不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东吴能够超过他地位的人也不过五指之数。除了张昭、周瑜等寥寥数人外,他就是孙权最为信任的人。

观诸葛瑾的一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答案。无论东吴有多么大的政治风波,诸葛瑾都荣宠不衰,这既与其本人性格有关,也和孙权有很大的关系。

诸葛瑾是孙权掌权之后,最早得到孙权重用的人之一。而孙权之所以重用诸葛瑾,是有着极强的政治目的的。

在大众眼中,孙权对张昭、周瑜两个托孤重臣都极具信任,可如果我们仔细地看看孙权的用人策略就会发现一点,自打他上台之后,就在考虑搭建自己的团队。

在东吴,有两个极其明显的派系,那就是元老派与新锐派。张昭、程普、黄盖等人是元老派,而诸葛瑾、鲁肃、吕蒙、甘宁等人则是新锐派。周瑜,则是元老派中的新锐派。

身为政治家的孙权,他的确有其过人之处,但我们决不能否认其多疑、善变、狠辣等众多政治家都有着特点。

所以,他始终对自己兄长留下来的重臣有所“顾忌”,因为他们不属于自己。“赤壁之战”时东吴内部的政治斗争,与其说是“主战与主和”之争,毋宁说是“元老与新锐”之争。

而诸葛瑾就是在“元老与新锐”之争中脱颖而出的。在孙权掌权后,他是最早获得孙权信任的新人,从此之后,他毕生都在维护孙权的利益。

尤其是在孙权称帝之后,他更是“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此时,他在东吴群臣中的地位,仅次于陆逊。

如此之高的地位,再加之他谦和的品行,也就构成了《世说新语》中那句“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的评价,同时也正是这么高的地位,能让他成为东吴之虎,有着执搏挫锐,噬食鬼魅的功绩:

瑾曰:“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自来见逊,逊曰:“贼知大驾以旋,无所复戚,得专力於吾••••••城门噎不得关,敌乃自斫杀己民,然后得阖。斩首获生,凡千馀人。

诸葛瑾身为文臣,可他在东吴,很多时候是“文武兼用”之人。在孙权的眼中,诸葛瑾终其一生都是“守护”自己的人,东吴的文武群臣众的眼中,他也是能够“守护”东吴的一只虎。

忠狗:诸葛诞

说起功狗,让我想起了北京大学曾经的校长蒋梦麟。那是近代史上真正的“士”,他自谦、纯朴,身为学者,面对日寇却宠辱不惊。

在1950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52周年纪念会上,傅斯年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梦麟先生学问不如蔡孑民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我的学问比不上胡适之先生,办事却比胡先生高明。

这段自谦中又不乏自信的话,让在场的蒋梦麟有了共鸣:

孟真(傅斯年字孟真),你这话对极了。所以他们两位是北大的功臣,我们两个人不过是北大的功狗。”傅笑着就溜走了。

功狗依次最早的时候源于《史记》:

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 萧何 ,发踪指示,功人也。

从这之后,“功狗”便用来形容杀敌立功之人。所以说,诸葛诞之“狗”并非是刘义庆对其的贬低,而是因为其杀敌立功:

吴大将孙峻、吕据、留赞等闻淮南乱,会文钦往,乃帅众将钦径至寿春;时诞诸军已至,城不可攻,乃走。诞遣将军蒋班追击之,斩赞,传首,收其印节。进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转为征东大将军。

而诸葛诞对于曹魏不仅有战功,有的更是“忠诚”:

司马昭初秉政,长史贾充请遣参佐慰劳四征,且观其志。昭遣充至淮南,充见诞,论说时事,因曰:“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诞厉声曰:“卿非贾豫州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充默然。

或许,在群英汇聚的三国时代,诸葛诞的能力只能达到“上中”之才,但是他的忠诚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上上”之行。无“忠诚”之心者,不可能招揽忠心耿耿之人,而诸葛诞身边却不乏义士:

数百人拱手为列,每斩一人,辄降之,竟不变,至尽,时人比之田横。

如果不是诸葛诞本就是忠义之人,他的身边怎么会聚集了数百人肯为之效死的人呢?“魏得其狗”,得到的是诸葛诞的忠义。

结语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这里面的龙、虎、狗都是夸赞人的意思。

诸葛亮能力最强,个人成就最高,又有卧龙这个道号,他是当之无愧的诸葛三杰中的“龙”,而且他是“从龙成龙”之臣。

诸葛瑾能力次之,可他为人敦厚,在东吴朝野中威望极高,是孙权最为信任的人。是“守护”孙权以及东吴的虎。

三人中,诸葛诞的能力应该是最末的。可即便是最末的他,在曹魏也是屡有战功之“功狗”。加之他忠心耿耿,也就成了护卫曹魏之“狗”。

为啥在赤壁之战一点忙没帮上呢?

曹操的五大谋士分别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而郭嘉早在前一年就去世了,五大谋士只剩下四个,而赤壁之战发生时,荀彧和荀攸留守后方,程昱和贾诩随曹操在前线出征,赤壁之时,真正起作用的谋士就是程昱和贾诩两人。

曹操是在208年7月开始南下征荆州刘表的,8月的时候,刘表病死,其子刘琮在蔡瑁、张允等人的支持下即位荆州牧,不久蒯越、韩嵩、傅巽等人劝说刘琮投降曹操,9月曹操到达新野,刘琮投降。

刘琮投降的时候,没有告知刘备,而且曹操南下的消息,刘备也不知情,当时的刘备屯兵樊城,是荆州的最北边前线,当曹军到达新野的时候,刘备一片恐慌,当即南逃。

当时荆州的治所在襄阳,刘备从樊城南逃时,兵分了两路,一路是关羽的水军,乘船沿汉水南下,另一路是刘备自已率领的陆军,从樊城渡过汉水,经襄阳南下,刘备原来的计划是前往江陵城(今湖北省荆州市)。

曹操率领大军到达襄阳接受刘琮的投降,知道刘备准备前往江陵城的计划后,曹操放弃步军及大部队,亲率5000虎豹骑精锐,轻装上阵,追击刘备军,刘备由于随行的十万百姓行军速度太慢,一天只走十几里路,而曹操的虎豹骑骑兵一天一夜行军三百多里,曹操终于在当阳长坂(今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当阳市玉阳镇)追上刘备。

当阳一战,刘备军仓促应战,被曹操大败,刘备抛妻弃子逃走,向西逃到汉津(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北的汉水边)与关羽会合,一同乘船逃往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曹操没有继续追赶刘备,而是南下到达江陵城,接收江陵城的物资人员。

曹操到达江陵城已是208年的10月,之后曹操在江陵城休整、准备了2个月时间,然后开始沿江东进,接着就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的谋士们也就是在这2个月时间,向曹操提供了一些建议。

先说程昱,程昱虽然是曹操的五大谋士之一,但也是五大谋士中唯一文武全才的人,不仅有谋略,有胆识,而且多次能带兵打仗,程昱曾在官渡之战期间,带领七百兵兵守着鄄城,曹操欲派2000援军,程昱觉得兵力不宽裕,没有接收,说700人足够。

程昱曾经亲自征兵数千人,所征士兵均为山间民众及亡命之徒,与曹操会师黎阳,讨伐袁谭、袁尚,程昱是五大谋士中唯一有带兵打仗经验的人。

在官渡之战前夕,曹营大部分人都认为刘备逃到东吴,会被孙权所杀,就像当初公孙康杀袁尚、袁熙兄弟一样,会将首级送给曹操,唯有程昱与其它人的意见不一样,程昱认为:

孙权上任没多久,现在还不为人所忌惮。而曹公无敌于天下,首次拿下荆州,就威震江表,孙权虽然有谋略,但不能独自抵挡。刘备则向来英名,关羽、张飞又是万人敌,孙权必定援助他们以防御我军。

程昱的意思就是建议曹操早做好打算,做好要同时面对刘备与孙权的打算,但是曹操觉得不以为然,即使孙权与刘备联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曹操还给孙权写了一封恐吓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大概意思就是:最近奉命讨伐罪人,旌旗指向南方,刘琮束手投降,现在治理水军80万人,准备与将军在东吴会面。

也许孙权正是看到了这封信,才决意与刘备联合,坚决抵抗曹操,最终导致曹操的失败,事前程昱可是提醒了曹操,但曹操不听,程昱也没有办法。

再说贾诩,贾诩最早是董卓女婿牛辅手下的校尉,董卓及牛辅被杀后,贾诩劝说李傕、郭汜等人聚集兵力攻打长安,之后李傕和郭汜成功拿下长安,但是贾诩却不愿意跟随他们,后来投靠了段煨,不久转投张绣,正是在张绣手下,曹操因为大意,被张绣杀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及猛将典韦,这里面肯定有贾诩的谋划。

后来贾诩力劝张绣在官渡之战前夕投靠曹操,因此得到曹操的重用,曹操似乎也没有计较杀子之仇,毕竟曹操是政治家,首要大事是政治,对于私分,曹操看得没有那么重,并且贾诩为人也是相当低调,对曹操也表现得比较忠心,因此也得到曹操的重用,成为五大谋士之一,并且是从敌人投降过来的唯一一个。

贾诩在赤壁之战前,也曾劝过曹操不要急于发动战争,贾诩是这么对曹操说的:

明公您当初攻破袁氏,现如今收复汉南,威名远扬,军事实力已经十分强大。如果利用过去楚国的富饶,来招揽贤才良士,安抚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那就可以不用兴师动众而使江东地区俯首称臣。

贾诩的言外之意就是现在发动战争不合适,曹操到江陵城只停留了2个月就贸然发动战争,荆州当地的百姓及民心还没有归附,应该继续安抚百姓,招揽人才,稳定荆州局势,那么江东就会不攻自破。

贾诩的说法非常有道理,曹操这个时候已经占了荆州,再加上原来的北方八州,势力如日中天,荆州又地处长江中游,掌控了荆州,就等于控制了半个长江,而东吴赖以生存的天险就是长江,曹操等于掌握了东吴的命门,只要继续发展,东吴根本无法攻破荆州,别说曹操,就是当初刘表在世时,东吴攻打江夏郡都打了六七年,才杀了黄祖,拿了三分之一个江夏郡,要是曹操在,东吴更是没机会。

可惜那个时候的曹操头脑发热,谁也劝不住,荆州得来的太容易了,曹操没费多少功夫就占据荆州,如果进一步拿下江山,趁热打铁,那么统一整个中国已成定局,关健时刻曹操飘了,骄傲轻敌了,任何人的话也听不进去了,纵有再多的谋士又能如何呢?

赤壁之战失败的首要责任人就是曹操本人,虽然曹操在赤壁大败后说过一句话: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这不过是曹操为自已责任开脱的理由而已,怪不得其它谋士。

晋朝承认刘备是皇帝吗?

刘备去世之后庙号烈祖,谥昭烈皇帝,这一套程序下来,俨然就是皇帝一般的存在了。因为蜀汉政权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刘备的庙号没有像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一样使用太祖或高祖,而且选择了烈祖,似乎蜀汉政权就是汉王朝的延续,板上钉钉了!那么,后世王朝认可刘备皇帝的身份吗?

《历代帝王图》

唐代的宰相之一阎立本曾经画过一副长卷——《历代帝王图》,画中包含了自汉昭帝至隋炀帝等历朝历代十三位帝王的画像。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要说了:“唐朝的宰相都说刘备是帝王了,他还不是后世王朝认可的皇帝吗?”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画中的题注。

在魏文帝曹丕的画像旁边,阎立本标注的是魏文帝曹丕,这是对皇帝的标准称呼,没有任何疑问。但是,在刘备的画像旁边,阎立本标注的又是什么呢?不是季汉昭烈帝刘备而是蜀主刘备!当然,孙权也是这个待遇。这代表了什么呢?阎立本认可刘备的帝王身份,却没有认可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他只是割据政权的皇帝!那么,正统皇帝是谁呢?魏文帝曹丕。这也是后世王朝比较大众的一种态度——认可三国时期的三家都是皇帝,但曹魏是正统。

为何篡位的曹魏却成了正统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汉自立,无论认与不认,曹氏父子都是赤裸裸的篡位逆臣!但是,为什么篡位的逆臣反倒成了正统呢?这还要从曹丕篡汉时走的程序说起。

曹丕虽然是篡位,可他获得皇位的途径却不是抢夺而是“禅让”。无论事实如何,形式上、程序上是汉献帝刘协三“请”、曹丕三“辞”之后,“天命所归”的曹丕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汉献帝的“请求”,“勉为其难”地当了这个皇帝。这就相当于是现代物权法上赠与的概念,是汉献帝将皇位和正统赠与了曹丕,曹丕自然是“合法”的皇帝,“合法”地拥有正统地位。事后,志得意满的曹丕还特地命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上了“大魏受汉传国玺”以彰显这种“合法性”。

刘备是汉宗室,为何蜀汉不是正统

刘备是汉宗室和蜀汉政权也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为什么曹丕玩一出“禅让”游戏就成了正统,姓刘的蜀汉政权却不是呢?

这和中国历代王朝本身是有着重要关系的,历朝历代的王朝没有哪一家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哪里有什么天命所归!说白了,都是抢的别人家的。为了强调自身的“合法性”“正统性”,历代王朝通常都会搞一些“禅让”的把戏,就算不搞“禅让”也会搞一些“神话游戏”、强调自己是“天命所归”。因此,要想让自己“合法”,他们就必须认可曹丕的行为“合法”!如果认可了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哪天前朝宗室给自己来一出有样学样,岂不是自找麻烦?

再就是刘备的血统实在太不纯正了!我们不去纠结刘备到底是不是真的汉宗室,就认可他所说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与东汉大宗的分界在哪里?汉武帝刘彻!中山靖王刘胜和汉武帝是亲兄弟,都是汉景帝的儿子。从法理上讲,光武帝刘秀把自己过继给了汉元帝刘奭,汉元帝的祖先汉武帝自然也是光武帝的祖先。从血缘上讲,光武帝的祖先是汉景帝的另一个儿子长沙定王刘发。换言之,自汉武帝起,刘备家就与后来东汉的大宗分家了!现在人们常说“出了五服不算亲”,刘备与汉献帝之间别说是出了五服、十服恐怕都不止了……

就算曹魏政权不“合法”,汉献帝还有亲生儿子、东汉的大宗还有近支,怎么轮也轮不上他出了几十服的刘备!不要觉得这没什么,对于历朝历代的皇帝而言,这是有重大意义的。如果这样一支小宗旁支都能成为“合法”的皇位继承人,那么理论上王朝的所有小宗都可以成为皇帝,不是吗?只要把现任皇帝给杀了就是了……这对于一个王朝意味着什么?内乱之源!因此,就算抛开所谓正统传承的问题,就冲这个现实原因,历朝历代也不可能认可刘备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

晋如何定位蜀汉政权

晋王朝的“合法性”来自哪里?晋武帝司马炎偷师曹丕的“禅让”游戏。司马炎有样学样,让魏元帝曹奂把他祖上在汉献帝身上玩得那一套对自己原封不动走了一遍,这就是晋王朝“合法性”“正统性”的来源。换言之,如果晋不承认曹魏是正统,自身自然也不是正统。因此,就算历朝历代都不认可曹魏的正统地位,晋也必须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一点在晋王朝编纂的官方正史《三国志》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三国志》虽然分为了《魏书》《蜀书》《吴书》,看似将三家并列了。但是,其内容一目了然,以曹魏为正统!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三国志》中,曹魏帝王的记录被称为了纪,也就是太史公当初创立的本纪之意,如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那么,《三国志》给刘备和孙权的待遇是什么呢?传!如先主传、后主传、吴主传。传自古以来都是给臣的待遇,仅此一字,晋王朝对刘备的态度立现!

除此之外,《三国志》对刘备的称呼也应证了这一点,书中只称刘备为先主而不是昭烈帝,何意?他是蜀汉政权的主人,但不是皇帝!换言之,晋王朝比唐王朝走得更远,唐王朝至少还承认刘备是帝王,晋王朝却只承认他是主!主是个什么概念呢?北宋初年,南唐皇帝李煜自降身价、对宋称臣时,上表宋廷用的自称就是“江南国主”。主其实就是对割据政权最高首领的称呼,不知道诸位明白陈寿的意思没有呢?

综上所述,刘备虽然在成都称帝而且蜀汉政权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但是自晋王朝开始,大概除了刘宋等少数王朝,没有几家认同蜀汉政权是正统王朝的!刘宋实际上也没有完全认可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毕竟曹氏陈留王在刘宋依然是存在的。客气一点的王朝,勉强还把刘备算作了皇帝,只是不认同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将其纳入了割据政范畴。不客气的如晋王朝,索性连刘备的皇帝身份也一概不予认可!

刘禅查其遗产时被气得直拍桌子?

诸葛亮在生前颇受后主刘禅的器重。刘禅同学对诸葛亮奉若神明,尊称诸葛亮为“相父”,就是说以对待父亲之礼对待诸葛亮。刘禅同学的确也是言行一致的。凡是诸葛提出的军政要策,刘禅无不言听计从。这其实也是刘禅的自知之明。

刘禅给别人留下了昏庸糊涂的印象,又贪图享乐,因此治国理政是远远不如诸葛亮的。在那个烽火连天狼烟四起的大动乱时期,刘禅不会武功、不懂兵法、资历浅薄,所以治理国家必须依靠诸葛亮。诸葛亮就以刘禅监护人的潜在身份和大汉丞相的公开身份,顺理成章地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

诸葛亮临终时,竟然有指定继承人的权力。由此可见刘禅对诸葛亮的敬重和服从。诸葛亮也不辱使命,努力维持着蜀汉的运转,使得弱小的蜀汉能够在强大的曹魏和东吴的夹缝中生存下去。

诸葛亮一方面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一方面对刘禅同学的尊重心满意足,再加上他忠君报国、勤政爱民的儒学思想,使得他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六出祁山,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改变兴复汉室的初衷。由于曹魏的强大和蜀汉集团的内部消耗造成经常后勤保障不利而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地区孟获的叛乱时,采用了马谡的建议,对孟获七擒七纵,终于彻底征服了南方少数民族的人心,而使得南方地区人心归化,几十年再无战事。充分证明了诸葛亮的政治才干和军事指挥能力。

诸葛亮掌握蜀汉军政、民政、财政、人事大权几十年。诸葛亮几乎就算是蜀汉的一个独裁者。然而诸葛亮却清正廉洁,克勤克俭。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遗产只有田地几十亩,桑树八百棵,完全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诸葛亮和后主刘禅的相处和谐、配合默契,创造了历史上少有的权臣和幼主之间善始善终的典型。诸葛亮每逢大事都要先上表请示刘禅,刘禅同意以后再决定实施。在朝廷上,诸葛亮对刘禅礼数周全,也完全符合君臣之间的礼仪,正常维持了刘禅同学帝王的尊严。诸葛亮从来也不专横跋扈,对刘禅毕恭毕敬。任免赏罚也都通过刘禅。曾有人建议刘禅给诸葛亮加“九锡”而遭到诸葛亮的痛斥。诸葛亮努力维护刘禅作为一个皇帝应有的权威。在礼法上,诸葛亮做到了从不越雷池一步。

刘禅也注意维护诸葛亮的权威和地位,保持诸葛亮的最高领导权毫不动摇。李严因为供应粮草不利,就传播谣言说东吴要兴兵犯蜀,使得诸葛亮二次北伐无功而返。

诸葛亮因为和李严同为托孤大臣而不好处分李严。刘禅得知以后,立刻把李严贬为庶人,并迁出成都。《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奔剑阁张郃中计》中这样写的:

后主览表,勃然大怒,叱武士推出李严斩之。参军蒋琬叩首奏曰:“李严乃先帝托孤之臣,乞圣恩宽恕。”后主从之,即谪为庶人,徙于梓潼郡闲住。

刘禅的做法可以说的上是富有智慧了。刘禅这样做就是告诉诸葛亮:你一心一意北伐,我全力支持,得罪人的事我来做。刘禅同时也在告诉其他大臣:想敷衍诸葛丞相的下场就是这样;我刘禅虽然年幼,但也不是好糊弄的。

刘禅处分了李严,使得诸葛亮减少了很多的牵制和内耗。果然,诸葛亮从此以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而把司马懿打得龟缩回去不敢迎战。司马懿为了避战,竟然违背军事常识,千里迢迢向皇帝请旨是否出战。曹睿也对司马懿心领神会,立即下旨众将不得出战。司马懿和曹睿一唱一和,高挂免战牌而苦苦熬死了诸葛亮。

诸葛亮和刘禅和谐相处,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同心同德相得益彰使得蜀汉达到空前鼎盛,以至于强大的曹魏也不敢与之争锋。那么,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为什么要对诸葛亮抄家呢?

这件事情是道听途说的,史书上没有正式记载。抄家之后,刘禅又为什么勃然大怒?对此,我们只能假设。因为此事我确实没有发现什么记载。所以只能假设一下了。假设真是这样,那么原因无非就是:

第一、刘禅查抄诸葛亮是受了个别大臣的蛊惑。个别大臣自己怀疑诸葛亮以权谋私,敛财不少,因此就造谣生事建议刘禅对诸葛亮抄家。这位大臣觉得一旦抄出诸葛亮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自己就大功告成了,以后可以获得刘禅的赏识和重用。

第二、不排除刘禅自己怀疑诸葛亮有巨额财富。一旦查出诸葛亮有巨大财富,那么就可以有效诋毁诸葛亮的光辉形象。而刘禅却因为反腐倡廉而塑造了自己一代明君的形象,从而摆脱诸葛亮的巨大阴影而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结果,事与愿违,查来查去,查出了一个大清官,反而使诸葛亮在蜀汉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伟岸。因此刘禅追悔莫及以致恼羞成怒。

第三、刘禅对自己听信谗言的懊悔不已。刘禅因为听信了谗言才对诸葛亮产生怀疑的。事实证明,诸葛亮没有任何贪腐劣迹,刘禅心中羞愧不已。因此才深恨自己意志不坚定而被小人利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诸葛亮自己效忠蜀汉以身作则。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也是做到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双双为国捐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能创造出这样流芳百世的理论来,他就不可能贪图荣华富贵。大家觉得怎么样?

三国精彩片段摘抄200字?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曹操是怎么死的?

曹操之死根本原因在于他生性多疑、忧虑致病,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曹操怎么死的。

第一个方面:曹操生病而死

在东汉末年所有大臣中,曹操应该是最会算计、最有头脑、最有谋略的人。由于他过度用脑,以致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头痛的毛病。

他的头痛不是一般毛病,而是每一次都会头痛欲裂,疾病发作时,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生不如死。

曹操是安徽人,与他同时代,安徽还有一位著名的医生叫华佗。

华佗是当时最有本事的医生,他会针灸、会推拿、会制作药剂麻沸散,他还会外科手术。

曹操得了头病之后,就找华佗来医治。

华佗每一次都用针灸、推拿的方法帮助曹操治疗头痛,每次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都能够止住疼痛,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复发。

被头痛困扰的曹操就对华佗说:

“你能根治我的这种毛病吗?”

华佗告诉曹操,要想根治头痛这种毛病,必须做开颅手术,也就是要把头颅打开,彻底治疗头颅里面的毛病。

听了华佗的话,曹操多疑的毛病发作了,他怀疑华佗是想借机把他杀死,于是更加焦虑、头痛更加厉害。

他越想越觉得华佗不怀好意,越觉得华佗想加害于他,于是命人将华佗杀死。

华佗被杀死之后,没有医生能够为曹操治病,曹操的头痛越来越厉害,以至于到晚年他承受不了,加快了他的死亡进程。

第二个方面:曹操忧愁而死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的这段名言,我们都很熟悉。这段名言,表明了曹操雄心壮志一直没有泯灭,一直不忘初心,直到他年老的时候。

具体来说曹操的雄心壮志就是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政权,自己当皇帝,消灭其他诸侯,消灭蜀国、消灭东吴,统一全国。

还是由于他多疑的心态,使得他担心更多有能力的人,天下有本事的人都共同反对他,从而打败他、摧毁他,导致他灭亡,所以曹操一直不敢自称皇帝,而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既想当皇帝,又怕其他人明的或暗中反对他、陷害他,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态,在下面这件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孙权部下擒杀关羽之后,曹操占领了荆州,并且表彰孙权,册封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

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没有当年的锐气和勇气,他派遣部下去向曹操进贡,并向曹操称臣,而且力劝曹操取代汉朝,登上大魏皇帝的宝座。

因为孙权的建议正中曹操下怀,曹操想当皇帝、又害怕手下反对,所以曹操把孙权送来的信件向内外大臣们展示了一遍。

让内外群臣看过信件之后,曹操故意装作很为难样子,对大家说:

这个小儿子是想把我放到火炉上烤啊!

这个时候,手下的大臣都明白曹操的意思,所以趁机力劝曹操自称皇帝。

曹操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之后,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如果天命在我,我就是周文王!”

从曹操对这件事的处理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曹操想当皇帝又害怕别人反对,所以他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身后,希望他曹家后代能当上皇帝。

虽然曹操没有称皇帝,但实际上他的权力已经超过皇帝,他已经控制皇帝,他已经可以用皇帝的名义来发号施令,所以他十分担心、十分害怕有人以“乱臣贼子”的名义置他于死地。

在65岁那一年,曹操由于忧愁、焦虑而死亡,临死之前,他还想到:

在坟墓中也要保卫自己。

所以,曹操临死的时候交代他的后代,一要从简办丧;二要把他一生使用的武器——大戟放进坟墓中,作为陪葬。

曹操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发掘之后,从他的坟墓中出土了随葬的兵器大戟和一块石碑。

那杆大戟,就是曹操生前经常使用的武器。

那块石碑上面写着:“魏武王常所用大戟”。

从安排常用的武器大戟作为陪葬品,可以推测出曹操非常忧虑、非常害怕、没有安全感,因为他要带上自己的大戟来保护自己,即使睡在坟墓中。

曹操一生称帝心愿未能实现,却又担心别人谋害,因此始终处在忧虑、恐惧之中,导致他的头疼疾病越来越重,最终于220年二月病逝。

所以,曹操也是因为忧愁而死的。

由于生性多疑,曹操患上头疼毛病,忧愁焦虑加重了疾病,最终不治而亡。

按照当时曹操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技术,曹操多活10年是没有问题的。

曹操之死告诫后人,为人处事心胸应该宽广一些,让自己多活几年,之前可以多看看花花世界。

图片选自网络。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