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回忆最伤人歌词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2.0分是一部电影能在豆瓣拿到的最低分而这部片子刚一上映,这个导演竟然声称是豆瓣的评分对他的电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有一股恶势力在给这部电影恶意刷差评”豆瓣的评分机制有问题2、我拍了12年才拍出这部电影!...

回忆最伤人歌词什么意思,颠覆你认知的电影是什么?

豆瓣2.0分,99%差评史诗级烂片:求知欲让我走进去,求生欲让我逃出来。

豆瓣评分总共5颗星,5颗星对应满分十分,最低只能打一颗星2分,没有半分也没有负分,也就是说2.0分是一部电影能在豆瓣拿到的最低分

而这部片子刚一上映,就获得了99.2%的一星,以近1.4万人评价,依然2.0的史上最低分,刷新了豆瓣的记录。

不过,让这部电影大火的,并不是这个2.0的史上最低分,而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这个人叫毕志飞

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影视学博士学位,履历可以说是相当漂亮,呕心沥血十二年,却拍出了这样一部烂片。在电影拿到史上最低分,被影院撤下,还被网友炮轰后,这个导演竟然声称是豆瓣的评分对他的电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要求豆瓣道歉,还要追究豆瓣的责任。

事情是这样的:最开始这部电影上映时,排片占比达到了2.2%,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战狼2》,上座率也有21%

然而,从第二天开始,影片的排片量和上座率就飞速下跌,豆瓣评分也一路走低。所有看过电影的人,都清一色地给了一星。到最后实在没人看了,电影院也不能放这种赔钱电影啊,就直接把电影撤下来了。

然而,在得知自己的电影被撤下来之后,毕志飞竟然认为豆瓣要为此负责任!

毕志飞的脑回路是这样的:“这部电影我拍了12年,花了2500多万,我们的电影得到过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看完后还有一些观众打出了4星、5星,但是豆瓣分数一直是2分,而且始终显示为100%的一星,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他认为,有一股恶势力在给这部电影恶意刷差评,拉低电影的评分 “有些人是专门注册了新号来特意黑这部电影,并对导演毕志飞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

他认为,豆瓣的2.0分误导了大家,所以后面排片率越来越低,以至于最后没人看被撤下。

最后,他声泪俱下地控诉豆瓣“一个青年导演花12年心血,认认真真给中国拍电影,被豆瓣一天毁了!!!”

他要求豆瓣迅速拿出解决方案和弥补措施,并且公开、书面道歉

总结一下就是:

1、我们的电影不可能只有两分,豆瓣的评分机制有问题

2、我拍了12年才拍出这部电影,豆瓣你赔我

对于网友的批评,电影官方和毕志飞都表示“没有看过电影,晒不了票根就不要进行评论”“没有票根你连骂我的资格都没有”

本来这个事情跟我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位毕导言之凿凿地认为豆瓣的评分机制有问题

这我就要提一下了:豆瓣的评分机制是比较完整和客观的。豆瓣有一套完整的评分和防水军刷分的机制。

在这套机制下,豆瓣评分高的电影,不一定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但是豆瓣评分低的电影,一定是实打实的烂片!

豆瓣评分是这样计算的:比如,一部电影有1万人打分,最后电影的得分,就是把一万人的五星

换算成零到十分,然后加起来除以一万。中间没有人工审核,每过一段时间,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的分数算进来。

无论你是影视专家,还是吃瓜群众,给一个电影都只有一票。这本质上是所有用户评分的平均分。

在这种评分机制下,评分高的电影,虽然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但是是符合大众口味的。

杀人回忆中后期抓住的朴海日到底是凶手吗?

昨天傍晚,最轰动影迷的消息就是,韩国几十年未破的悬案:华城连环杀人案真凶抓到了!

为什么说这个消息是轰动影迷的消息呢?

因为,本案正是电影《杀人回忆》的原型案件。

没错,就是那部被誉为韩国影史最重要作品,有无数死忠影迷,并影响了之后非常多电影人的《杀人回忆》(不知被多少当代电影人奉为圣经)。

或许,今年就是属于奉俊昊的年份吧,五月凭借《寄生虫》获得戛纳金棕榈,同时也被很多人视为奥斯卡外语片最大种子(此前韩国甚至连奥斯卡外语片提名都没有获得,嗯,没有)。

而这一回,奉俊昊成名作《杀人回忆》聚焦的悬案竟然得以告破,也算是了却导演和主创的一桩心愿。

于是,电影中一脸无助的宋康昊与金相庆,如今终于有了他们的答案。

《杀人回忆》这部电影之所以经典,一方面是因为它聚焦了一个轰动性的悬案,真凶一直没有抓到,整个故事拍得也非常精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奉俊昊在这部电影,可不仅是在拍一个悬疑的罪案故事。

就好像我当初给本片的评语:

基于案件本身,导演融入了太多的社会话题、集体回忆、其中有太多潜台词,共同构成这部电影。而案件背后的那些无奈与愤怒的情绪,才是创作者更想说的,它使得影片有了更多回味,供观者读解。

不过,真凶终于能归案,更是非常让人兴奋的事情。

或者,我们也可以稍微复盘一下整起案件,你才会发现,整个事件是多么戏剧性,竟然这么神奇。同时,也感谢精通韩语的漂亮虎咚咚同学,做的韩国新闻编译。

韩国代表性的长期未结案件,也是电影《杀人回忆》的原型案件,京畿道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嫌犯终于被警方逮捕。

警方和国立科学调查研究院对当时连环杀人案现场提取的DNA进行分析后,在服刑人员与刑满释放出狱人员的DNA数据系统中找到了与案发现场DNA一致的人。

在10起连环杀人案中,有2起

与该DNA一致,也使得警方锁定真凶。

华城连环杀人案是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6年间发生在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现华城市)附近村庄的连续奸杀案。

当时有10名女子受害,仅1人幸存。行凶过程几乎都是先绑架,再强奸,最后勒毙。此案件在当时韩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虽然动员了约205万名警察和军队,搜查了约21,000个嫌犯,鉴定了570组DNA、180根毛发、40116枚指纹,但还是一无所获,全案在2006年4月2日因为超过法律追诉期而终止侦查。

而这一回,被DNA比对确认拘捕的嫌犯是一名50几岁的男子。警方于一个月前对被害人留下的证物再次进行了仔细检查,找到了遗留在衣服里的第三方DNA。

以这部分DNA为基础,在服刑人员与刑满释放出狱人员的DNA数据系统中进行比对后,发现了与之一致的DNA。

警方表示,这是第一次通过现代技术获取追加DNA信息来寻找真凶。之前案发当时,虽然在现场找到了抽了之后丢在地上的烟头、毛发等,但由于当时没有进行分析的人力和设备,无法揭露真相。现在得到了有力的物证,有望加速进行对该嫌犯的调查。

警方表示,虽然公诉时效已过,无法进行处罚,但由于这是全国国民非常关注的案件,因此正在研究公开嫌疑人身份的方案。

有推特网友表示,该新闻原本应该是由警察厅在9月19日晚上9点30分进行简报发表的,但被ChannelA新闻打破报道禁令,提前抢报了,随后各家媒体纷纷跟上。

只可惜,2007年前的案件公诉时效为15年,华城连环杀人案案发于1986至1991年,已经过了公诉时效,因此很难再进行处罚。

当时,韩国网民的讨论,以及中国网友在微博和朋友圈的探讨,都提及一个遗憾,就是公诉时效已过,难道,这个恶魔就要轻易逃开法律的制裁了?

是啊,这样的结果确实太让人气愤了,也有网友和媒体建议公开犯人信息。也就是说,即便过了公诉时效,也不能让坏人有好结果。

正当所有人都对公诉时效这件事耿耿于怀的时候。

又一个新闻爆出,让整个事件更加戏剧性。

据报道,这次确认的嫌犯,其实已经在1994年就因为另一桩案件被抓入狱,被判无期,如今仍在服刑当中。也就是说,2003年《杀人回忆》上映的时候,真凶已经在监狱蹲着了,并且已经蹲了9年了。

据推测,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嫌犯其实就是1994年韩国清州强奸杀害妻妹事件的犯人。

我们也可以稍微了解下那个让真凶伏法的案件:清州强奸杀害妻妹事件。

1993年12月18日,李春才妻子离家出走,李春才对此怀恨在心。1994年1月13日晚7时左右,李春才借饮料给妻子的妹妹A某灌了安眠药,然后对她实施了性暴力。A某醒来后得知此事,蹲在房间里哭了起来。

李春才出于由于对罪行曝光的恐惧和对离家出走妻子的愤怒,决定杀害A某。他用锤子将A某的头部连砍4次后杀害,然后用摩托车将尸体扔到离家1公里左右的五金店车库里,最后被大法院判决无期徒刑。

也就是说,嫌犯早就在很多年前因为另一起案件伏法了,这也是为什么华城案连环杀人案到了90年代就停止了,嫌犯如人间蒸发一般。

真相是,他进去了。

所以,坏人并不聪明,更不狡猾。他只会更邪恶,忍不住犯下更多可怕的罪行,也最终把自己弄进去了。

无论如何,结果还是好的,毕竟真凶早已被判无期徒刑,并没有逍遥法外,更没机会在电影院与普通观众一起观看《杀人回忆》。

至此,《杀人回忆》里的悬案,也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而韩国警方则认为,这次主要还是因为DNA分析技术进步了,当年则是有证据但没有技术来分析。

而最近,韩国各地方警察厅都在利用更新的DNA技术,重新调查未破的案子。

希望,也可以借此,让更多坏人早日归案吧!

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你看过最性感的电影是什么?

最性感?性感不等于情色,不等于色情,不等于限制级。

性感就是一种感觉,和演员的长相有关,气质更有关系;和演员穿的衣服多少有关,但不是正比例关系。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上帝创造女人》,一部非常老的片子,1956年的片子啊,天哪,居然是63岁的奶奶片。

真的好看,女主角碧姬芭杜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性感的香气。

这个电影演了一家三兄弟喜欢上同一个姑娘的故事。

姑娘是个孤儿,缺少严格的教养,所以天生天长非常自然,就像太阳下一束火辣辣的野玫瑰,又红又香,刚刚开放,怎么看怎么美。

女主角碧姬芭杜因此被叫做小野猫,不是没有道理的,猫就是一种有个性又性感的天生丽质的动物。

问题是这么美的女孩,还向往单纯的爱情,只跟着感觉走,不看钱。大款喜欢她,她看上去的却是穷小子,最后嫁的也是穷小子,对生活的要求就是每天听听音乐跳个舞就够了,不要求豪宅也不要求珠宝。满足了穷小子的各种幻想。

在感情世界里,姑娘一开始爱三兄弟中的老大,虽然老大本质上是个懦夫,女孩上当受骗了,只要有人认真地对待她,她还是能努力给予回报,做个好妻子。所以最后转向爱自己的丈夫——三兄弟中的老二。

过程有点儿小波折,结果说明姑娘的三观还是很正的,人很纯洁。

碧姬芭杜当时的外形,堪称完美。

电影里的姑娘就像古龙笔下的上官小仙,天使的外形,女神的身材,减一分太瘦,增一分太肥。青春的活力、性感的外形、纯洁的内在,很吸引人。娶这样的姑娘,丈夫肯定要担负很多,不过只要够勇敢,一切都值得。

电影中非常性感的镜头很多,比如一开始女孩子晒日光浴,身材真的很完美;

比如结婚的时候,穿着白衬衫白裙子并不暴露,可像白天鹅一样迷人;还有就是结婚的日子,丈夫为了维护妻子的名誉和嫉妒的长舌男打架,虽然打的鼻青脸肿,可是回到家后妻子主动“安慰他”。洞房后到楼下旁若无人给老公拿吃的,然后说自己会照顾他,那个样子真是既可笑又可爱。

由此也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多么不同。法国的家长还是相当开明的。如果是中国的家长,这女孩儿根本就别想进门,更别提敢这么公然勾搭自家儿子白日宣淫了,狐狸精你找死?

女主跳曼波舞的样子也很性感,但整个电影中宽容的社会氛围才是最迷人之处,人人都能宽容感性。

大家虽然有各自保守的地方,但对于男女之间的那点儿事,总体来说是很宽容的。不会公开指责,更不会公开干预。惩罚?好像没想过。太善良啦。

有一点争议的地方,就是女主不喜欢穿鞋,经常光着脚走路。

如果是有恋足癖,大概会觉得很迷人?毕竟女孩子的身体确实很完美,不过从卫生的角度看,有点儿脏脏的啊。这像是一种隐喻?

怎么看待现在歌曲中狗屁不通的歌词?

题主好。

没有哪个歌词作者能欣然接受自己的作品被人指为“狗屁不通”。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情绪化的词。用它来针对一首歌曲,大可不必。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美好时代,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自有其道理。普天之下的歌词作者不可能只为迎合“你”的喜好而创作。再说“你”的喜好又怎么可能成为衡量歌词创作的标杆呢?

“狗屁不通”不过是用来形容某首歌词语句不同或词不达意。这种歌词有,但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多。不然的话不用某个人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给指出来,市场自然就会把它淘汰了。谁愿意听或唱那种不知所云的歌呢?

作为歌词,它只有跟旋律结合才能形成一首歌曲,最终进入听者的耳朵。在歌词跟旋律的磨合中,双方有时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尤其是因为中文韵脚的苑囿,几乎所有中文歌词都是一韵到底。这给谱曲带来一些小麻烦。曲作者为了让词曲融合得更好,会对歌词做一些改动。因此会让一些最后定型的歌词在纯粹的朗读中出现词意上的“断档”(这种情况在填词作品中也常见,词作者为了契合旋律,也会把歌词做一些小小的改动)。但通过跟旋律的完美契合,这一点瑕疵似乎就显得没那么让人无法接受了。这也许是造成所谓“狗屁不通”(极不喜欢这个词)的原因之一吧。

歌曲可以(不是必须)表现宏大的主题也可以关注委婉的情绪;可以讴歌、赞美也可以批判、抱怨。每个人完全有权力把自己喜欢的歌曲哪怕无限循环上一辈子,但也不必因为自己的厌恶就否定了别人喜欢的东西。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切都没有“唯一”。

一首歌就像飘荡在苍茫人间的一缕微风,它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哪首歌逼着我们去听。听歌是为了愉悦自己的耳朵(陶冶情操的话我暂且不说,太大了)。

鸡蛋里挑骨头,那是乐评家的活儿。咱就一普通听众,如果为一首“狗屁不通”的歌而惹一肚子气、上一阵子火,那就太不值了。随它去吧!谢谢。

你听说过哪些惨无人道杀人案?

父亲收到女儿的信大哭,发誓一定要弄到300万,出狱后连杀15人2002年,丁勇岱老师主演的《中国刑侦一号案》首播。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2的犯罪纪实电视剧,为大众呈现了一个冷血凶狠同时又有情有义的犯罪凶手白宝山。然而这样的形象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真正的白宝山是怎样的呢?

1958年,白宝山出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当时北京铁路的快速发展,作为北京钢铁公司职员的白宝山父母收入还不错,再加上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幼年的白宝山在家里颇受宠爱。

但是好景不长,父亲在他三岁时就离世了,5个孩子的抚养就全落到了白母身上。生活压力之下,白宝山被母亲送到河北娘家,让外公外婆带。

加之后来母亲改嫁,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就此分崩离析。家庭的残缺开始在他身上留下来难以磨灭的影子,为他在后来不曾被治愈的人生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失去了家庭于白宝山而言,不仅是爱的缺失,更为重要的是家庭约束规划的缺失。因此,白宝山在较低自制力作用下,日渐积小恶为大恶,最后只能是积重难返。

更何况在娘家,年幼的白宝山在老人的溺爱中长大。但是这种毫无原则的一味宠爱放在一个孩子身上显然是不对的,以至于他在后来的碰壁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开始对社会的“不公”产生报复心理。

1971年,母亲将已经13岁的儿子接回身边上小学,也是在这里命运的轮盘悄悄发生了转动。大龄上学,与同学年龄的差距,又黑又瘦的外貌和不怎么喜欢说话的性格,让白宝山在学校饱受歧视孤立,就连老师也不怎么搭理。在这样的情况下,白宝山也就愈发难以融入大家,产生极强的被排斥的孤独感。

在亲人中的中心地位,与在学校人际关系的边缘化,渐渐让白宝山心里的天平发生了偏斜。勉强忍了两年后,他就干脆不上学了,小学没毕业,16岁的白宝山就做了一家酱菜厂临时工。三年后他找到了一份不错的正经工作,被老家附近的碳厂录用,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装卸工。

对于白宝山而言,他无疑是好学的,内心对知识是渴望的,然而他却选择了辍学,这样无奈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又加剧了他的自闭自卑。在另一方面,也使他形成对计划的事反复推演的谨慎性格,这在思想极端的人身上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

在碳厂,有一次实弹射击,白宝山意外发现自己打得很准,由此爱上了这项活动,开始频繁寻找可以练习射击的机会。这在当时看来就是一个爱好。此时的他恐怕也不会想到,这一被他自己发现的“技能”,十几年后会爆发出惊人的负能量。

还是在这家碳厂,白宝山结识了一名女工并与之相恋,而且很顺利就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次年,更与妻子诞下龙凤双胞胎。此时白宝山不过24岁,一切看上去那么美好。

而且夫妻俩都是工人,按当时的水准经济状况不会差,但白宝山显然并不安分,想捞快钱的想法日甚一日,终于诱使他走上不劳而获的犯罪道路。

于是从1982开始,白宝山开始了盗窃抢劫,并一发而不可收。开始只是衣服等较小的物品,尝到甜头后的白宝山逐渐将目标放在了手表、自行车等在当时价值较高的物品上。干的次数多了,第二年白宝山就因盗窃罪被捕,并判刑四年。

这只是诱发的开始。

此时的白宝山还不知道这将是他堕入黑暗深渊的开始,罪恶种子已经从此悄悄生根发芽了。

在狱中,好不容易拥有家庭的白宝山出于对血亲儿女的思念,也曾积极改造,但是之后的恶梦却将他的愿望砸得七零八碎。他的同伙为了减刑供出了白宝山的余罪,就这样白宝山因盗窃、抢劫两罪合并被判11年,与之前四年合并共15年。

巨大的噩耗冲击着他的心理防线,与家人遥遥无期的陪伴以及漫长的刑期让他的心理产生极大的无力感,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愤怒。他将自身的不幸遭遇归结于社会的不公,这让他进一步产生报复仇视的心理。

“我想过了,法律这样判我,我服刑出来,就去杀人,杀死那些受法律保护的人。”彼时已如此偏执。

因为加刑重判,妻子也带着一双儿女改嫁。这无疑使白宝山更受打击。而压垮他最后心理防线的,是女儿那封来信。

1991年,白宝山女儿来信说:

1,妈妈虽已改嫁,但继父对妈妈、弟弟和我都不好,对妈妈经常打骂

2,自己和弟弟经常被人说是“小偷的孩子”,弟弟都不爱说话了

3,弟弟想要一双新球鞋,我是姐姐却无能为力,自己一定要攒钱买给他

4,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白宝山看完崩溃大哭,向狱友哭诉出去之后一定要弄到300万,绝不让两个孩子受欺负。相信此时,当初读书被同学看不起的经历一定再次刺痛了白宝山的神经。对孩子强烈的亏欠感也一定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由此,他的想法也越来越极端危险。

于是,一方面他假装积极改造以获得减刑,另一方面也为他的报复做准备。他先是学习武器知识,又通过扣押跑到监狱领地的羊群,从牧民处换得弹药。

从没杀过人的他为了他的报复计划甚至开始了“练手”,先是与他有冲突的李宝玉,后是熟睡的狱友傅克军。他将他们杀死后掩埋,并上报失踪。而狱方对白宝山有所怀疑,竟也搜不出什么确切证据,对他无可奈何。狱中连杀两人而逃过一劫,令人不可思议。胆子之大,手法之利落,更令人胆寒。

恶魔挣脱了内心的囚笼,探出獠牙,撕开了它仅剩的人性,深深的恶意就展露无余,只是外表还披着人皮,继续肆意地在光天化日之下横行。

1996年,“积极”改造的白宝山终于获得减刑释放。回归正常生活的念头一度冲淡了他的报复计划。他想,如果能正常生活那就算了,如果不行再去抢去杀。这其实是很可怕的。因为多年怨恨的堆积一旦遭受到不如意,必将迎来反噬。

白宝山去见了儿女,十几年不见,陡然一见,他们畏惧陌生的举动刺痛了他。之后他为了给孩子挣钱做小生意,又多次遭遇城管。更打击他的是多次申办户口受阻。一连串的不顺心不如意刺激着他的敏感神经,终于使他走上暴力犯罪的不归之路。

恶魔已踏入深渊,所过之处就是它的地狱。

同年3月31日,白宝山在某电厂用铁棍打晕岗哨并抢走了“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但是步枪不仅使用不便,而且体积较大难以隐藏,所以他想抢到一把手枪。于是在4月7日深夜到8日凌晨,他又制造了两起枪击案,打伤数人,但未抢到枪支。

4月22日,他在丰台区一个射击场开枪打死哨兵,还是为了抢得一把手枪,为了一把手枪,如此几番大动干戈,谁能想到呢?这一次他依然没有得到手枪,哨兵身上只有一个空手套。

如此连续作案,北京一时风声鹤唳,白宝山也暂时收手了。不久,他在母亲家中结识了外地女子谢宗芬,二人惺惺相惜。谢宗芬的美貌与温柔打动了白宝山,并在不久之后成为他的情妇。

有了多次经历后,白宝山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事前他反复踩点确定路线,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并提前埋好枪支再返回;当天他便前往现场,取出枪支作案,再将抢来的东西及枪支分别埋好,并做好伪装逃离现场,待风声过后返回取出物品及枪支。

依靠这样的方法,在那年7月底,白宝山到某高炮团附近踩点,并开枪造成两死一伤,成功抢走了一支81-1自动步枪。几个月后,他又利用人在极度恐惧下无法看清行凶者样貌的心理,于12月16日在德胜门烟市持枪抢劫,当场打死女摊主,抢得六万余元。

然而人心的贪婪不过是恶魔的赠礼,它给人带来极致的乐趣,同时也赋予人无穷无尽的欲望,驱使信徒为它狩猎更多猎物,但最终自己也成为了它的供品。

1997年,犯案累累的白宝山从谢宗芬口中得知乌鲁木齐边疆宾馆常常进行大笔现金交易,马上有了新的想法,于是他带上谢宗芬踏上了罪恶的新疆之行。

这一次,他将再次震动全国,随之折戟沉沙。

白宝山先是找到了在石子河市147团当警卫的曾经的狱友吴子明,二人一拍即合,当即制定了抢劫计划。为了充实行凶器具,搞到更多枪支,于是1997年的7月5日到8月8日期间,两人不惜多次制造枪击案抢夺枪支,无辜杀死一名村民及一名路人,最后杀害147团警长及治安员并抢走一把手枪。

之后二人向着最后的作案地出发。8月14日,他们提前在新疆大学附近挖好埋枪埋钱的坑。8月18日,入住附近的铁路医院招待所。8月19日清晨,这注定是一个血色的早晨,他们在宾馆门口持枪抢劫,造成7死5伤,抢夺人民币140万元。之后他们按计划埋好赃物、枪支,迅速逃离。

但是案发后的吴子明做不到只能看着钱却不能花,多次催促白宝山取钱。然而白宝山知道一旦这钱花了,命可能也不保了,再加上分赃不均,白宝山动了杀人灭口的念头。于是8月26日白宝山借口约吴子明去天池玩,在那里杀死了吴子明并焚尸。

之后,白宝山带谢宗芬挖出赃物并乘火车返回北京。而谢宗芬在分得11万后坐飞机飞往老家四川。白宝山也不是没想过杀谢宗芬灭口,甚至已经挖好了坑,并试图多次激怒对方,可是谢宗芬始终保持的温柔顺从让他放弃了念头,尽管知道这可能有暴露的风险。

但最终暴露他的,不是谢玉敏。

原来有一名武警战士表示,他曾看押的一个已释放的北京调犯,曾向他要子弹打野猪,被他拒绝了。这一重要线索无疑为警方提供了有力的侦查方向。经过警方多方排查、摸排走访,逐渐锁定了白宝山。9月5日警方又收到新疆方面的协查电报,于是当晚警方以户口批下来为由进入白宝山北京住所,并将其逮捕。

前后500多天,这个过程历尽艰辛。

当时,白宝山原本打算到房间拿枪拼死一搏,但是刚好那时母亲走了出来,他便下不了手了,放弃抵抗之后被捕。

不久谢宗芬在四川也被捕,两人对罪行供认不讳。后来白宝山依法被判处死刑,于当年枪决。同案犯谢宗芬则以抢劫罪、包庇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不过因为狱中表现三次减刑,7年后就出狱了。出狱时还有记者采访。

记者问及白宝山,谢宗芬哭了,含泪说出了令人无比唏嘘的8个字:“我恨他不听我的话!”又说到假如当初安安稳稳过日子多好啊。言语之间颇有李斯当年黄犬之叹的意味。

谢宗芬从此改名谢玉敏,去了新疆石河子,对她而言,那是她跟白宝山一起走完最后一程的地方。

她一定还记得,白宝山执行死刑的那一天,两人拍了一生最后一张合影。这是这个孝子最后的要求,给了情妇。

白宝山说如果谢玉敏再回北京,自己会杀了她。会吗?毕竟白宝山死前最后的请求,还是与她合影。尽管将死的白宝山看起来毫无表情,谢玉敏则哭成泪人。

也许在那一刻他心里已经后悔了,但他犯下的罪行无法弥补。他对谢宗芬、对他的母亲怀有恻隐之心,却残忍地杀害了那么多无辜之人,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失去父亲、母亲、儿女、丈夫。他是罪恶的,死难者们的流血死亡也将让他以血来报。

1998年4月,白宝山被执行枪决。至此,令全国震动,不到两年时间里连杀15人的特大案件终于完结。

本案小结:1,没有灭口谢玉敏,做不到当着母亲的面开枪杀人,并不表示白宝山人性尚存。稍有人性就不会杀害无辜的路人,更不会对着两个十几岁的学生开枪。

2,结婚生子后的经济压力也不是走上犯罪道路的借口。彼时1976年,两口子都是北京工人,也只有两个孩子,哪来那么大压力?当时的农村,生五六个孩子的多了去了,谁不比他困难?

当年的工人,待遇绝不差,记得著名画家陈丹青就因为没有争取到去南京当装卸工的机会,而大病一场。白宝山的条件,已经足以让大多数人羡慕。这个不太理解的,问问长辈就知道了。

这真的不是犯罪的理由。而且从他入狱后,家里能出1万块钱让其做“零星犯”,经济状况更是可见一斑。

3,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没有随意夺取他人生命的权力。个人的悲喜得失固然有其因素,然而我们也同样拥有选择的权力,选择更加努力的生活,而不是好逸恶劳;选择调整心态,而不是让愤怒任意扩张;选择珍惜所得,而不是总是怨恨所失。

法律之下,正义永存。漠视生命、无视法律等观念一旦下行为犯罪行为,都将接受法律的制裁,正如韩非子所言:“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致命的初恋?

致命的初恋就是说初恋最伤人,往往初恋都是不成功的,回忆起来也是最痛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