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人生歌词是什么意思,中国的戏剧艺术与西洋话剧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中国西洋话剧诞生于1907年,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雷雨》、《茶馆》、《蔡文姬》等经典名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戏剧人。以林兆华、徐晓钟为代表的话剧导演在继承焦菊隐先生“话剧民族化”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将戏曲美学融入话剧创作,实现了百年话剧与传统戏曲的诗化“联姻”。
中国的戏剧艺术与西洋话剧的区别:
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做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举例言之,京剧《秋江》“行船”一场,老艄翁摇桨渡陈妙常追赶赴考远行的潘必正,舞台上既没有水也没有船,全凭演员的形体动作表现颠簸摇荡的情景,时而急流险滩、时而风平浪静,表现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中国西洋话剧与中国戏曲艺术不同,根植于欧洲文化土壤上的话剧无论是透视社会人生的角度,还是具体的舞台场景,都呈现出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同样表现行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名剧《奥赛罗》对威尼斯小船的处理可谓极尽逼真之能事:十二个人推动巨大的船身,以风扇吹动麻布口袋,模拟浪花的声音。写实的话剧虽然能让观众产生“走进故事”的心理反应,但过度的堆砌使有限的舞台空间缺少了灵动飘逸之美,话剧导演逐渐认识到,写实与写意不应是泾渭分明的两极。
从西方绅士到谦谦君子,话剧以兼容并蓄的胸怀从传统戏曲中吸取养分。焦菊隐先生说:“以话剧之形,传戏曲之神。”话剧向戏曲借鉴不仅是摹仿其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化”其内在神韵。《茶馆》中舞台调度的曲线美、念白抑扬顿挫的韵律美以及人物身姿台步的造型美,都是戏曲手法的集中体现。此外,徐晓钟导演在《桑树坪纪事》中以歌队、舞队的表演展现劳作情景,增强了戏剧的写意性;话剧《万家灯火》“停电”一场巧妙运用京剧“夜深沉”的曲牌烘托气氛;林兆华导演在《白鹿原》中以陕西秦腔为背景音乐贯穿始终,实现了地方戏与话剧的完美融合。
戏剧理论家马少波说:“实而不虚,必浊;虚而不实,必浮。”相信话剧与戏曲的虚实互补、诗化“联姻”必将为百年话剧撑起一片朗朗晴天。
中国戏曲/文
如何评价京剧大师李少春先生的艺术人生?
不是科班出身的李少春,长期活跃在京津沪,允文允武,长靠、短打、猴戏兼擅,取得如此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扮相清秀,嗓音宽厚,唱腔清纯,身段优美,武功出众,是不可多得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不敢“评价李少春先生的艺术人生”,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金钱和汗水堆出来的
出身梨园世家的李少春幼年学艺,所聘者俱都身怀绝技。据传其父小达子为子延师甚是下本,每每摆整桌的大洋作为教师薪酬,应聘者自是倾囊相授。名师传授督责严苛,李少春自己也是十分刻苦,每日学、练十几个小时,不辍寒暑,在八位名家一对一的教导下,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2:拜师余叔岩周信芳
1938年,已是头路演员的李少春拜师余叔岩,得其真传,很好的继承了余派清新脱俗、深沉凝重的艺术特色,清健的风骨,儒雅的气质,表演艺术得到质的飞跃。1961年与李和曾同拜周信芳为师。
3:艺宗余杨有创新
李先生对余派老生和杨派武生的艺术精髓掌握的非常深入、透彻,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两大艺术流派在他的代表剧目《野猪林》中得到完美结合。亲自设计唱、念、做、打诸多艺术细节,使得该剧在京剧舞台上大放异彩,久演不衰。
4:创编新戏
李先生不仅新创了《文天祥》、《虎符救赵》、《响马转》、《满江红》、等传统戏,而且积极排演现代京剧。无论是《白毛女》中的杨白劳,还是《红灯记》里的李玉和,成功的运用传统京剧表演技巧塑造出现代英雄人物,使这些优秀之作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李少春先生《红灯记》剧照)
5:文武全才
李少春先生艺术人生最大的标签就是“文武全才”,不论是唱功老生的《坐宫》、《将相和》,还是靠把老生的《战太平》,长靠武生的《八大锤》、短打的《三岔口》,《安天会》的猴戏,包括家传的《打金砖》,翻扑跌摔,李先生演来无不精彩异常。似乎京剧史上能如此技艺全面的只有李少春一人,“李神仙”绝非浪得虚名。
(李少春先生《闹天宫》剧照)
6:当年文武双出乃是被迫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当年的《两将军》、《击鼓骂曹》文武双出,其实这样的戏码安排并非出自李少春本意,盖因1937年时,他不过是暂露头角,想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挂头牌献演,院方担心他的名头不够拒绝接纳,后经调停担保,许以首场“文武双出”的卖点吸引观众,院方才勉强同意接团。在此之前,李氏父子天津演出多在南市大舞台献艺。
7:全才是把双刃剑
李少春先生确是奇才,能戏甚多。世有“李派”之说,但并没有如“马谭杨奚”般获得公认,很大原因就是他的艺术“博、好”但并无能“吃遍天”的“一招鲜”。虽为余叔岩亲传弟子,对余派的继承似不如孟小冬,对余派的发展似不如杨宝森。与同时代演员相比:长靠逊于高盛麟,猴戏不如李万春,短打有张云溪与之分庭抗礼,即使得余叔岩真传的《战太平》依旧演不过谭家,一举成名的《击鼓骂曹》也是杨派唱法更上乘,《将相和》也是谭、裘版更流行,《响马转》也唱不过“周一出”的《打登州》。只有《野猪林》、《打金砖》最能代表“李派”艺术。
扮演被逼而死的杨白劳正应其工,扮演慷慨就义的李玉和似乎缺乏一些刚劲。即使《野猪林》“满怀激愤问苍天”,听起来依旧是少激愤多哀怨。李少春先生的演唱缺乏余派的刚烈峭拔,略显绵柔了。
总体来讲:“全科”而不“偏科”的李少春先生很有可能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今后很难再有如此奇才了。
明扬51,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旁边有两个人在大声?
题记: 是哪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阳光稀薄的午后,微微有风,特别想在一个庭院的凉亭上看戏,九曲回廊的建筑,婉转绕梁的低唱,鬓角珠翠的微光映在粉墙上,可以把时光拉扯得很长,很长。 那一年看电影《霸王别姬》,程蝶衣身着长衫,手执纸扇,清唱昆曲《游园》,经常出现在《红楼梦》里的那些销魂蚀骨的句子,被唱出细腻温婉的滋味: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 又一年,有幸在香港文化中心看了《青春版牡丹亭》下本,服装布景极尽精致华美,年轻婀娜的杜丽娘,青涩未脱的柳梦梅,即使生生死死,这也是一个萦绕了几百年的青春梦。难忘开场曲,汤显祖的吟唱在黑暗的剧场蓦然响起:“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这声音饱含沧桑,让人恍然不知今时何世。最近听闻《青春版牡丹亭》或将封箱,因演员已不年轻,巡演十年,青春终究要散场。 因为小说《采桑子》,知道了张火丁,知道了《锁麟囊》那段唱词: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 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 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那怕我不信前尘。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 且自新、改性情、 休恋逝水、苦海回生、早悟兰因 ...... 于是就有了另一场至今念念不忘的戏,张火丁应邀来郑演了一出小剧场的《锁麟囊》,起初薛湘灵一身华丽的嫁衣真是鲜花着锦,只可惜也是盛景短暂,人生跌宕,很快成为身着青衣的孤苦女子。张火丁的扮相风华绝代,唱腔幽咽婉转,不愧是程派大青衣。后来读库丛书出版了一套摄影集《青衣张火丁》,抓住了程派京剧一个个美轮美奂的瞬间,甚是难得。 说起来,我绝不是个戏迷,连戏曲爱好者也算不上,不爱看现代戏,分不清各门各派的经典剧目,也不认得几个名家名角,不过是小时候爸爸给我开了个看戏的头。爸爸也不是戏迷,只是高兴的时候爱大声唱:“昔日里有个汉三王,他一十二岁走南阳,走到南阳迷了路……”总是这三句,我和弟弟着急问“然后哩?”,爸爸就搪塞我们“迷了路就再回来”,这个汉三王不靠谱的离家出走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多年后才知道这几句出自溜山梆子戏《二进宫》,汉三王也没有迷了路就回来,后面还长着呢。那时候,县城虽小,却有个很专业的四平调剧团,和一个设施不错的剧院,80年代开放古典剧目,每天都有演出,晚饭后散步到戏院附近,爸爸就说“走,看看今天演什么”,于是父子三人的散步,变成戏终爸爸背着一个、牵着一个回家,剧院的经理是爸爸的朋友,什么时候去都给留着票,这个叔叔虽然不懂戏,有时候也救场跑龙套,我能一眼认出他,那个穿了行头却不勾脸的就是,他的戏份通常是:主帅叫一声“中军”,他便走上前应一声“有”……这不妨碍他经营戏院,除了本地的四平调,还能请来京剧、豫剧等剧种的名剧团演出。所以,我从小看了不少戏,小孩不懂珍惜,认真看完的屈指可数,能记得的剧目不多,但《玉堂春》、《陈三两》、《秦香莲》、《杨门女将》、《菱花镜》等等,都是看了不止一遍的,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剧目,如《画龙点睛》,年轻皇帝将明黄斗篷盖在倒地冤死女子身上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戏曲演出的严谨精良不输现今,服装道具一丝不苟,戏台两侧有滚动的字幕,有活动的布景,有些神仙出场还会动用干冰制造烟雾效果,我和弟弟最爱跑到舞台前看烟雾从舞台上流下来。二十多年过去了,家乡那个启蒙的四平调剧团已经解散,我也能兼容并包,不拘剧种,除了京剧昆曲、豫剧曲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和歌仔戏虽然听不懂,也挺喜欢看。 年纪见长,不像年轻时候可以一哭了事,找不到排解忧愁焦虑的途径,有的人打游戏,有的人看球赛,我就用戏疗伤,一扬袖可以下雨刮风,一摇摆就是马步船行,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戏曲虚拟的世界远离生活,可以忘记自我,沉醉其中。特别烦躁的时候,我就想好好看一出戏,远远地看,朦朦胧胧地,看不见演员脸上的皱纹,看不见戏服上的褶子,看不见桌帷椅套褪色,只看见那粉面红唇,那锦袍冠带,那水袖,那花钿,那婀娜多姿,那媚眼如丝。让夸张浮华驱散生活的梦魇,让咿咿呀呀的唱腔放慢心跳的节奏。就连不喜欢看戏的鲁迅先生也说过:远远地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
如何看待上海说唱创始人黄永生先生的人生?
黄永生先生,上海有名的表演艺术家、说唱名家、滑稽大家。2013年8月4日晚,黄永生因病去世,终年79岁。他生前把所有心血都奉献给了曲艺表演,并且创立了独特的上海说唱,而被人所津津乐道。
黄永生先生,1934年生于浙江,师从袁一灵,袁一灵先生,是有名的滑稽表演艺术家,有着“唱派滑稽”的称誉,被滑稽同行称为“托塔袁天王"。除了在舞台上卓越的表现以外,他还带出了许多优秀的徒弟,现在都已成为上海戏曲界的中流砥柱,可以说黄永生对上海曲艺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事情经过:他是在8月4号当晚意外跌倒,导致突发心脏病而离世的。当日下午,他还在徐汇区参加每周一次的欢乐大家唱社区表演,就当他结束了一天演出回到住处楼下时,意外发生。他妻子等到七点多的时候,他还未回来,楼上邻居来敲门,问她是否是黄永生的妻子,他摔倒在了电梯里。妻子怎么喊他都没有反应,后来救护车来至,检查以后,心跳已停止。此前2005年,他就因严重心脏问题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手术之后,包括心脏早搏、失眠、血糖不稳等多项疾病,都让其健康岌岌可危。术后,医生叮嘱他,不能再上台表演了,外出需有人陪同,但他就是放不下热爱的说唱事业。每逢曲艺界有演唱活动,或是学术报告,只要他身体吃得消,他都前往参加。
8月8日,追悼会于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在追悼会开始前两个小时,大厅就已聚集了自发前来的民众,戏迷冒着高温来送别他。王汝刚、李青、李九松老师等众多他生前好友来到现场送他最后一程。黄老的去世是说唱的一个损失,童双春老师说“没有他这样对上海说唱酷爱的程度,另外他还能创作,自己还有好嗓子,这一点都具备的人,当前是较为少的。”戏迷说,黄永生是位老艺术家,他能够在群众当中推广曲艺形式,而且是无偿的,因而他追悼会有如此多老年观众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黄永生老师是我们一代说唱大师,有名曲艺表演艺术家,他的艺术让人钦佩佩服。作为海派说唱之父,他的名字在江浙一带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他演绎的经典段子《金陵塔》一直是说唱的一份最爱保留节目。黄永生的徒弟陈靓也曾劝过他先养好身体再说,黄永生他说,他唱了一辈子的上海说唱,叫我停下来,我比死都难过。
自2008年起,他就在上海徐家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办起了名叫曲艺大家唱的演出,每周日风雨无阻,为戏迷们表演,大力推广传统说唱艺术。黄永生生前还十分注重对海派说唱艺术的推广,连彬尧是他收的最年轻的徒弟。而且黄永生求新求变,他曾经将经典说唱《金陵塔》带出国门,让欧洲人见识到了这门传统曲艺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他开创了上海说唱,他的名字与上海说唱还一同被收录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他的许多作品比如《古彩戏法》,《金陵塔》更是广为流传。
京剧一霎时什么意思?
一霎时从字面理解就是很短的时间,一瞬间的意思,但是说到京剧的一霎时是有很多段落用到这个词组。但戏迷朋友默认的一霎时就是程派《锁麟囊》中薛湘灵的唱段。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可叹我平地里遭此贫困,遭此贫困,我的儿啊!把麟儿误作了自己的宁馨!
这是一大段非常考验演员唱功的唱段,表达了薛湘灵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小姐,到作为仆人老妈子的心理转化过程,明白了富贵贫贱都不是人生常态,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善良本分的高贵品质。
你最先想到哪一位?
我心目中的老戏骨应该是李雪健老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他主演的电视剧——《渴望》。童年记忆那时年龄虽小,但对李雪健老师的印象却很深,我们全家都爱看李雪健老师主演的《渴望》,每天晚上全家人准时守候在我们家12寸的彩色电视机旁。他精湛的演技直接把我带入了剧情当中,有好几次还哭得稀里哗啦。上中学了以后观看了他主演的焦裕禄更是让我理解了什么是共产党人,当时我们的课本也正好学习到《焦裕禄》这篇课文,“理论加实践”直接让我产生了成为一名像焦裕禄一样伟大的共产党人的梦想,于是毅然决然的递交了入团申请书,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李雪健老师算不算我的入团介绍人呢?)这也许就是影视剧能在人的内心起到的感化作用。
演艺大师的辉煌再后来李雪健老师又出演了《水浒传》《李大钊》《天山行》《四十不惑》《1942》等等上百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塑造过像宋江,李大钊,于海洲,曹德培等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斩获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飞天奖最佳男配角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等等许许多多的优秀大奖,值得一提的是李雪健老师凭借话剧《九*一三事件》林彪一角,夺得了首届梅花奖。2013年3月31日,首届“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年度明星盛典”从事影视工作40年的著名演员李雪健老师获得了“年度终身成就奖”。2018年1月获得了“2017中国好演员”终身成就演员奖。这么多的影视作品,获得这么多的奖项,非常直观证实了李雪健老师40年演艺生涯所创造的辉煌成就。无论他出演什么角色,给我的感觉他不是在演戏,那就是他本人,他的表演能让你身临其境,完完全全的被带入其中,能让你哭,能让你笑,能让你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上一秒能让你喜欢的不得了,下一秒能让你恨之入骨,这就是老戏骨的魅力,一个真真正正的演员,演艺大师!
与病魔抗争2000年11月李雪健老师在拍摄《中国轨道》时被查出得了鼻咽癌,但他还坚持一边拍戏,一边治疗,直到拍摄完成他才告别银幕,开始安心养病。治疗期间他经受了太多的痛苦,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曾经想过要放弃,是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与他共度难关,才让他最终战胜病魔。2002年再次见到他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简直被他的样子吓到了,完全脱相了,非常瘦,可想而知他受了多少苦。但是他的精神面貌还是非常不错,年纪大了反而更加让人觉得和蔼可亲,给人一种慈祥,亲和的感觉。还记得他在参加《开讲了》时的状态,虽然是坐着演讲,但完全没有演艺大师的架子,这就是中国好演员。
中国好演员像李雪健老师这样的好演员中国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值得大家爱戴,值得大家尊敬的,是各行各业的楷模。中国电影正因为有了许多像李雪健老师这样好演员才会有今天的蓬勃发展。他们才是真正的明星,要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明星。希望中国能有越来越多像李雪健老师这样的演员,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正能量!
祝愿李雪健老师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