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歌词表达什么意思,年秋月的悲剧是如何酿成的?
电视剧《雍正王朝》可以说是一部男人之间的政治权谋之剧,完全摆脱了清宫剧里争奇斗艳的脂粉之气
那么这里面的年秋月,又是作为什么样的角色出现的呢?她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她临时之前那句“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到底隐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剧中年秋月的人设她不同于《甄嬛传》里那个跋扈的年世兰,也不像《步步惊心》里处心积虑的年素言,她是一个小心谨慎,天真活泼的少女。她的出现就像一轮明月照在邬思道灰暗的心灵之上,邬先生又怎么看不出来一位思春少女对自己的崇拜。
但是他是理智的,一个中年男人,经历过无数的世事变迁,怎么看不出少女细腻的心思,但是邬先生不敢,先生从四爷的野心勃勃里,他已经看到了年秋月的宿命。
一个卑微的少女,出现在先生身边的使命,就是为了要她照顾邬思道
从一开始,她就身不由己,不管是照顾邬先生,还是后来被嫁给四爷,她都是身不由己的,一个从开始到结局都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女子,有何幸福可言。
那么她作为这部剧的女主角,她的出现自有道理她是年羹尧的妹妹,年羹尧是谁?他历经两朝之功,是康熙到雍正年间的猛将,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平戡乱西藏,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年羹尧与隆科多在拥立雍正帝即位时发挥重要作用,人称“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年羹尧作为雍正倚仗的重臣,可以想见,其在雍正心里的重要性,此时的雍正需要年羹尧,更需要年家有一个可以嫁入皇家。
那么这个能嫁入皇家的年氏姑娘,只有年秋月了
而且当时年羹尧把她放在雍亲王府的目的也是为了做侧福晋,但是没有想到造化弄人,日积月累的照顾变成了爱慕,姑娘剑走偏锋的感情,得不到家人的祝福,更会惹怒权贵。
所以年秋月从踏入雍亲王府那一刻就是悲剧,更何况她只是作为政治筹码出现的棋子而已。
其次再看年秋月心心念念的邬先生就真的对自己真心吗?曾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在一个成熟男人面前,爱情就是一件装饰品,在名声、利益面前,哪一件不比爱情更好玩。不幸的是,邬先生好像就是这样喜爱自己羽毛的成熟男人。年秋月曾经天真的对邬先生说:“我们真的没有那一天吗?”
而邬先生回答说:“你早晚是四爷的人”。
想起前几年流行的一首口水歌《找个好人就嫁了吧》
一个中年男人在外面玩够了,回头对姑娘说,找个好人就嫁了吧,虽然不是我心里话。听这歌就恨得牙痒,这首歌完全可以诠释邬先生的想法。
你明明知道她是四爷的人,你为什么要给她幻想,最后还亲自把她送给四爷,像一件自己极爱的玩具,然后送给了自己的上司,难道就没有一丝想抗争的心理吗?还是不够爱。
邬思道不是傻子,他怎么不知道年秋月的价值在哪里?
他明明知道,还把手放在秋月肩膀上,做出暧昧的举动,虽然他是个瘸子,甚至和年秋月差着年岁,但是你自己心里没有一点数吗?自己和秋月就算没有四爷横亘其中,还会出现五爷、六爷……他们之间永远是天地之别,想在一起,除非私奔,要不然难于上青天。
最后秋月嫁入皇家,遂了哥哥的愿望,也放了自己的爱情
作为对于邬先生的补偿,十三爷把自己的丫鬟如月送给了他,邬先生看到丫鬟时,恍惚的叫了一声“秋月”。邬先生还是笑纳了十三爷的好意,如果真有那么爱,他还会找人代替吗?
邬先生或许看透皇家争斗,意味深长的对十三爷、李卫说出多保重的话来,邬先生还是爱自己的,秋月只是他过往生涯里的一抹白月光而已。
秋月嫁给了四爷,命运就和这位冷面王栓在了一起整个家族的命运也和这位手握重权的王爷绑在了一起
她嫁过来与感情无关,就是一场赤裸裸的权利交易而已,冷冰冰的权利,哪里有爱情温暖。就在洞房花烛夜,本该旖旎缱绻之时,四爷还在盘算下一步棋该如何走的好,在四爷眼里年秋月也是一枚棋子,一个家族联姻的上好棋子。
一个酷爱权利斗争的男人,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儿女情长
一个天真勇敢的少女在这一刻被定性为棋子,她的荣耀也跟随着丈夫和家族浮浮沉沉。四爷做了皇帝,她做了年妃,哥哥打了胜仗,她荣升为贵妃,一切好似风平浪静。
但是波涛汹涌的政治斗争岂会让她平静下来,哥哥恃宠而骄的跋扈,要她来承担后果,雍正不能拿年羹尧怎么样,那么秋月就是替罪羊,她虽然贵为贵妃,但是却是一个生活在别人阴影下的棋子。
直到年羹尧犯了事,被下了大狱,她也油尽灯枯,到最后的一刻,她还在为哥哥求情,这是她作为年家女儿的悲哀。
年秋月何错之有,她错在所托非人,她错在生在年家
她错在身不由己做了棋子,到最后她残留一口气说:“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最后一刻,她心里的挂念还是邬先生,她对四爷无爱,四爷又何尝对她有心。
最后一刻,四爷的眼泪一定不是为爱而流,应该是为了愧疚,也许是对她的,也许是对邬先生的。年秋月的出现到结局,都是悲剧为主线,穿插一生爱而不得的感情。
说了这么多剧情里的东西,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年妃是什么样子了呢?肃皇贵妃年氏,湖北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也。
这是官方对她身份的解释,就是说:年妃在历史上真有其人,确实是年羹尧的妹子,是雍正的妃子。这个没有造假,实打实的历史真相。
雍正帝妃嫔之一,雍正帝在藩邸时年氏为侧妃,康熙五十四年,生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赠怀亲王福慧。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十二月,册封贵妃。三年乙巳十一月,病亟,晋皇贵妃。旋于是月二十三日。这是有确切的史书记载的,从生育程度来看,她还非常受宠
和电视剧演的没有差别,确实是宠冠六宫,年氏入雍邸为侧福晋,雍正元年被封为贵妃。年妃长什么样子,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能被年羹尧敬献给四爷,想来也是有几分姿色的,要不然也不会生育众多了。
年妃是雍亲王府潜邸里最年轻的,年龄小,也最受宠爱
地位仅次于皇后那拉氏,可以想见,她当时那泼天的富贵,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哥哥是朝廷器重的将军,自己又是最受宠爱的年贵妃。和她在藩邸并肩的另一位侧福晋李氏,入府比她早,年龄也比她大,却只封了齐妃。
电视剧《甄嬛传》里说她受宠是因为哥哥年羹尧,她只是一个棋子而已,但是事实是那样吗?
从她生育皇子的密集程度,恐怕不是其他妃子可以企及的,反倒是电视剧的甄嬛不是什么宠妃,年贵妃应该是受宠爱的。
那么她怎么倒下的呢?当然不是电视剧里演的,撞墙而死,还恶狠狠的说一句,“皇上,你害得世兰好苦啊”。年妃本来身体就很虚弱,宫里的娘娘不运动,不健身的,身体弱一点也是正常的。
但是年妃是怎么病的呢?
和不健身没有关系,她在怀皇九子福沛时,正好是康熙的国丧,皇帝驾崩了,臣子必须行三拜九跪之礼,头磕得太多了,加上怀有身孕,估计天气也不怎么好,年妃又“体素羸弱”,这就不免动了胎气,导致难产,生皇子福沛时,用尽力气,结果是一个死胎,女子生产本就是过鬼门关,更何况孩子没有保住,气急攻心之下,身体日渐羸弱。
雍正三年十一月,年妃到了弥留之际
眼看是不行了,美人也没有了往日的灵动,雍正看望她后又匆匆回宫。他给礼部下了一到上谕:晋封贵妃年氏为皇贵妃,但是年妃没等到加封之礼就死了,谥号为敦肃皇贵妃。
年妃死后,雍正立刻杀掉了跋扈的年羹尧,但是并没有连累其家人,可以想见,他还是多少给年妃留了一丝体面,毕竟曾经情深似海,就算感情单薄,也好歹夫妻一场,雍正始终没有赶尽杀绝。
雍正在册书中,还是充分的肯定了年妃的品性。
“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儴内政”。不管这些话是官方客套,还是真心实意,年贵妃曾经应该是宠冠六宫的,她的一生或许就是冷冰冰的几个字,敦肃皇贵妃。但是后宫女子能载入史册,任后人评说,有何尝不是另外一种重生。
艺术是什么?无非就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一种表达抒情方式
正如影视剧一般,多用夸张的手法去表现或衬托某个事物的高大,或贬低某个事物的卑微。
如果让你带兵二十万去对抗英国的两万军队?
刚看有人回答说打不赢,挺气愤的!中国古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名将数不胜数,一定有的是人有能力打赢。
战争从来不是一对一的抵消,所以历史上才会有那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
我平民百姓一个,不懂战略指挥,只能根据问题粗浅纸上谈兵。
根据条件,对方占据武器优势,我方则占据人数跟地理位置优势(本土作战,地形更加了解。)
我觉得妥善的指挥,是完全有能力赢的。
然而两军交战,直接对着打肯定是下下策,对方武器的优势会完全发挥出来,除非像投名状里拼着前边死一波,给后边创造贴上去近战的机会,但人数比例是十比一,对方在我方冲锋中,一个人平均杀我们十个难度不高,所以这个方式暂时不可取。
那么就要在其他地方找“力”来借,比如地形。
如果是我的话,可以先这样:英国晚上估计也会安营扎寨,外国鬼子也是人,不睡觉肯定不行。那么,派一个人去下战书,以一个军队中小官职的名字来说,今晚来攻打。
接到战书,对方该会做应战准备,晚上准备随时应战对付我方冲锋,没法休息,等凌晨两点,对方人困马乏,等了半天了,在外围,安排几个人,趁着夜色,往对方营地放几轮烟花爆竹二踢脚,敲锣干啥的,让对方以为来攻打,我们这几个人闹完就撤。
凌晨三点多,再派几个人摸黑从各个方向靠近,制造巨大声响,让对方以为来攻,再撤。
一直到凌晨五点多,再放一波烟花爆竹二踢脚。
这样这两万鬼子一整宿没睡,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派一个人去送战书,上面说后来考虑半夜打看不清,今天上午九点十点还是几点两边各自排列队形,堂堂正正打一场!
这样说的这个时间让鬼子没法休息,很快比如一个来两个小时的就到时间了,得做战斗准备,罗列队形,弄战壕乱七八糟的。
等他准备半天没睡到时间了,我们再派一个人去送战书,说天气冷了热了阳光刺眼拉稀跑肚啥的,决战时间往后推一两个小时,到时候誓要一战全歼对方,鸡犬不留。
鬼子聚精会神准备半天,也没休息,这时间又往后拖,这时候我们可以派几个人,在那块类似于提前过来看我方场地的人,装模作样的好像这次大部队一会真开过来跟对方决战一样。
等再到了时间,再下战书一封,说对方武器不公平,不对等,所以取消白天交战的做法,改为今晚夜袭,让对方提前做好准备。
这样顺利的话,折腾的鬼子已经连续36小时左右没休息好了,半夜零散四方几个人摸上去,除了霹雳乓啷的二踢脚,还可以藏几个人放一波箭,射几轮就跑,也是分散着。
这样对方可能真有人碰巧伤了死了,更会提防我方的半夜正式来袭,生死决战。
再过一段时间,在遥远的各个方位,看情况,百人一组,一人手拿个喇叭(不是用电广播卖豆腐的那个,就是那个形状的,就能起到简单的声音凝聚效果。)
然后一起喊:“冲啊!杀啊!”
半夜震天响,让对方以为我方大部队真杀来了,让对方精神紧张起来。如果对方派人往这个方向来追,…夜色里怕埋伏一般不太会吧,喊完撒丫子就跑。如果真有人来追,别的方向的就也拿喇叭扯着脖子喊,跟十面埋伏似的,也能让追的人迷糊,可能根据声音拐弯找另一波人去了。
总之就是想办法再折腾他一晚上,不让他睡。而我方出动的人不多,还可以倒班,大部队都在养精蓄锐。
光靠这个折腾对方48小时不眠不休也难直接变成胜局,所以还要继续下计。
派一人诈降,方式参考黄盖苦肉计,不见得一样,视情况而定。或者之前找一个英国人,(早来中国的商人记者乱七八糟的,非军人。)装作不经意泄密给对方,其实我方畏惧其武器威力,根本就不敢正面冲突,士兵们对上层下达的去送死的命令非常抵触,根本军心涣散,没人敢打也没人想打,都想在后边缩着,或者往家里跑当逃兵,已经跑了不少了。
之所以这几天一直下战书,半夜骚扰对方,不让其睡觉,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拖住对方部队不让其动地方,而趁机把紫禁城所有金银珠宝转移走,迁都,因为我方知道肯定守不住,只能用这种方式提前把所有值钱的宝物转移。
而现在,押送金银财宝的队伍正偷偷的从哪过,并且里面还有皇子(一个对朝廷重要的人)一起转移,也就是说,对方如果继续往紫禁城打,打下来只是一座空城,高层跟钱早就转移了,费力还没用。
而反过来,知道我方“一直不堪一击”,并且只要截下来这批“金银财宝”,跟控制一起偷偷转移的人质,就相当于这场仗提前结束。
对方如果信了,来追,就会被我方引入到提前设好的埋伏,两侧高山中峡谷,前一堵,后一封,落石滚木,漫天箭雨,泼油点火,我方提前做好防御物,底下打枪打不到掩体后的我方人员,就能全歼。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如果没有这么好的峡谷呢?
选择一合适的城,提前把人疏散个差不多,一堆堆,一垛垛,提前放好的都是酒,油,火药,只要一点火,让它开一个全城烟火盛会,送他们去见上帝谈谈诗词歌赋跟人生理想。
城也没有合适的,看能不能决堤放水,水要是也没合适的。
那就看看能不能说把财宝都藏在山上山洞里,不好带走就藏起来,引诱对方上山,路上还可以故意撒些像车上袋子漏了,跑的急丢下的碎银子啥的。
等对方全上山了,山脚下三面全提前洒好了油啥的,把敌人上山的路口再油,酒啥的一泼,直接放火烧山。
让山火从山脚下四面烧起,根本没有地方可下山,上面的鬼子只能看着山火往上蔓延,最后烧死他们。当然,我方引诱对方的人员也会牺牲一点,而这些蒙着布的车里,可以都是油,酒,火药,也来一波狂欢。
要是以上这些都没可利用的…就只能根据现实情况再想。
如果鬼子听完诈降,或者他们自己国人,以为听来的惊天大秘,不追击的话,那后边这些都没有实现的机会,不过这种概率不大,因为放任金银财宝全被转移,他们无动于衷,最后只能守一座空城,这个险他们没办法冒,也可以让人员再刺激他们一句:你是担心害怕这是对方的诡计埋伏吗?凭你们的武器想走走,什么埋伏能留得住你们?你在怕什么?
激将法刺激一下,再不行动那对方领头的可谓是千年老乌龟了。真金白银的金银财宝自己能抢不少进自己腰包,不心动?
当然真实的战场,瞬息万变,清末照说那年代前辈们,也应该有聪慧的,之所以没用这些战术,可能还是没用这些战术的条件吧,或者干脆无用吧。
我跟赵括是老乡,所以我可能也是在纸上谈兵而已,但无论如何,我觉得,古代名将那么多,是一定有人,有很多人,能打的赢的!
实在不行,就让位面之子刘秀来波陨石召唤术。
奇侠俏妹闹热河的片头歌曲是什么急听?
山也苍茫
水也苍茫
人生道路本漫长
红尘如海
涛走云飞
岁月何时无风浪
你是那天上的白云
我是那紧随的风
生愿把你相陪
死愿把你相随
谁叫你闯入我心扉
谁叫你闯入我心扉
电影青松岭插曲?
这首插曲歌名是《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由张仲朋作词,施万春作曲。
此歌是电影《青松岭》插曲,作于1965年,由韩溪、李世荣演唱。
作曲家施万春在接到为影片《青松岭》创作主题曲的任务后,便随拍摄组来到河北承德附近,与当地一位唱皮影戏的民间艺人学习皮影戏,因此,影片中的音乐充满了唐山派皮影戏的特点。
张仲朋,河北乐亭人。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热河医学院。河北省话剧院艺术室主任,一级编剧。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独幕话剧剧本《火花社的竞赛》,话剧剧本《青松岭》,电影文学剧本《青松岭》。
施万春,1936年6月14日出生于河北青县,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先后为《青松岭》、《良家妇女》、《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大决战》、《决战之后》、《七·七事变》《梅岭星火》、《孙中山》、《欢乐英雄》、《钢锉将军》等数十部影片作曲。
大约是如果是这样不如梦一场这大概是哪的歌词啊?
有很多呀,比如说:
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青草香。
——《好春光》
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
——《再见二丁目》
为什么她比我迟到,却胜出比赛。
——《朋友的爱》
我决定不躲了,你决定不怕了,我们决定了让爱像绿草原滋长着。
——《有故事的人》
为什么失去了,还要被惩罚呢。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再给抱一下,闻一闻你的长发。
——《那就这样吧》
我的爱就像一片云,在你的天空无处停。
——《小宇》
你佩桃木降妖剑,他会一招不要脸。
——《正趣果上果》
奔跑。跌倒。奔跑。
——《热河》
知道你在牧羊,不知道你在哪座山上;
知道你在世上,不知道你在哪条路上。
——《怎么办》
而单曲循环次数最多的那首《关键词》,我却说不出来是哪句打动了我。
我们在歌曲的弹幕里藏下自己想说的话,手机的来电铃声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
你大概没有再想起过我吧,而我每次听到这首歌想到的都是你的名字。
你有,一听到就会哭的歌吗?
泪水大概是爱过的证据。
给你鼓励最深刻的一首歌是什么?
国歌,每次听到这首歌,都要热泪盈眶。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动乱栽赃嫁祸于中国,并对中国发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国社会各界反日情绪高涨,逐渐要求抗战的人越来越多。但面对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各省和华北的热河及察哈尔部分地区后的咄咄逼人态势,国民政府却一直采取“不抵抗”的绥靖政策,这使社会各界极度失望和不满。
1934年,“电通”公司在上海成立,请田汉写一个电影剧本。田汉通过创作先交了名叫《凤凰的再生》的文学剧本,给“电通”公司的孙师毅。
1935年2月,田汉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让孙师毅把田汉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孙师毅在征得田汉同意下,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在主题歌歌词审核修改方面,他仅仅修改了几个字,这就是原词第六句:“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风云儿女》这部影片描述的是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前面提到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当时国民党和租界当局不允许拍摄有关抗日影片的命令,面对国民党的不作为,这群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和成长。
当时正准备去日本的聂耳,得知《风云儿女》主题歌要写,主动请缨,并表示到日本以后歌稿会尽快寄回,决不会耽误影片的摄制,没多久,聂耳从日本寄回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
《义勇军进行曲》在影片中首尾出现两次,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简单的文字却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1949年春天,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召开,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都要奏唱本国国歌。我国代表团处境为难,当时新中国没有成立,我们没有代表新中国的国歌。于是,大家在一起探讨,最后决定奏唱《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6月,第一届政协筹备新中国成立相关事项。7月15日-26日,政协筹备会在《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报纸上,连续刊登了“国旗、国徽、国歌征集启事”。社会反响十分强烈,人民积极投稿,截至8月20日,仅国歌一项应征稿就收到632件,歌词歌谱6926首。但这些海量的歌词歌谱中却依然没有最合适的。
画家徐悲鸿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经过小组反复讨论,并没有确定下来。
9月2日,政协筹备组再次就国歌问题举行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出席了本次会议。张奚若、郭沫若、刘良模、梁思成等都同意徐悲鸿的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群成员就是否改词产生了争议,李立三和郭沫若认为:”中国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词需要更改,已经不适用了,毕竟当时新中国已经在筹备成立了。”张奚若、梁思成则认为该曲是历史性的产物,原词含义深刻,为保持它的完整性,不必改。
周恩来同志最后发言,他说:“我们前面还有着帝国主义敌人,我们建设越进展,帝国主义将越加嫉恨我们,破坏我们、进攻我们,你能说,我们就不危险了吗?还不如留下这句话,经常保持警惕好。”
毛主席同志也同意,最终《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被确定了下来,如今已走过73年风风雨雨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