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观歌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孤独?
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是啊,人生也不过短短的几十载,有人用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人却只知道一昧的逃避,永远不敢正视自己。今天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学会享受孤独。

小时候,父母一直在教育我们,要合群,要和每个人处好关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认为你在学校过的很不错,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也很活泼。现在看来,其实不尽然。
刘同说过,“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合群而合群着,甚至有一句话说“长大就是装作合群的样子”。
我想我们小时候都经历过不合群,明明有一大群小伙伴,可是他们却从来都不和你玩耍,甚至总是捉弄你。你一个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那一群人一起跑,一起笑,那时候,你整个眼睛里都有希望的光彩。
但当我们渐渐长大,学业压力之下,我们开始学着独立,一个人买菜做饭逛街,偶尔也会羡慕他人的三三两两,但我们终究学会了享受一个人的“孤独”了,不是么?
我一直认为,孤独是人生来便拥有的东西,我们无法驱逐,无法捕捉,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学会享受。
孤独让人难以忍受吗,难道你从来没有想过要一个人静一静吗,你难道始终爱着这繁华、这喧闹的人世吗?
我想这是否定的,人从初生之时的纯粹到后来的想要拥有隐私,这其实也是孤独出现的一部分。
《百年孤独》里,阿尔卡蒂奥一家人便在享受着孤独,从第一代到第七代,或许是血缘的关系,他们几乎每一代都会有一个孤独着的人。孤独乃是人生常态,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孤独的河流里浮浮沉沉,后来永坠孤独的河底。
下一次,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别再觉得无所依靠,你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来打发掉这寂静的时光了。
享受孤独,与孤独为美。
你知道增广贤文这本书吗?
介绍: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解释】用以前圣贤们的言论,来谆谆教诲你。广泛搜集押韵的文字汇编成“增广”,使你见多识广。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解释】知道自己怎么想的,也应该知道别人是怎样想的,所以要用自己的心,体谅别人的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解释】酒要和了解自己的人一起喝,诗要与懂得它的人一起吟。认识的人可以很多,但真正了解,并达到知心的却没有几个。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解释】人和人之间的相逢应该总是如同初次见面似的,这样即使到老也不会产生怨恨之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解释】住在水边能掌握不同鱼儿的习性,住在山旁则能识别各种鸟儿的声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解释】容易涨也容易退的是山间的溪水,反复无常的是小人的心态。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解释】运气差时金子可以变成铁,时来运转的时候铁也会变成金子。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解释】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工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解释】与人说话只能说三分,不能把内心的想法全部吐露给别人。有意栽花花不一定开放,无意去插柳柳树却可能长得茂盛。龙和虎的形态好画,却难以画出它们的骨骼。了解人的表面很容易,但了解人的内心却十分困难。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解释】要把钱财看做粪土一般低贱和微不足道,而仁义道德才价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解释】流水从滩头泻下来并非有意而为,白云从山峰间飘出来也是出于自然罢了。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解释】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事情经历多了才会明了一个人心地的好坏。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解释】马行走无力是由于它身体瘦弱,人不风流潇洒只是因为他的穷困所致。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解释】能宽恕他人的不是傻瓜,傻瓜则从来不会宽恕他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解释】有些人名义上是亲戚却不像亲戚,有些人虽然不是亲戚却比亲戚还亲近。不论甜美与否,家乡的水都好喝;不论是不是亲戚,故乡的人都最亲近。朋友相聚不饮酒,连洞口的桃花也会嘲笑你不懂得人情。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解释】做人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半夜有人敲门心里也不会惊慌。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样深。两心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解释】若不登高望远,如何能够知道东流的河水最终汇聚成为深邃的大海。两个人一条心,能够得到购买黄金的钱。每个人都留着一个心眼,连买根针的钱也赚不到。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解释】连莺儿和鲜花都害怕春天逝去,怎么可以让人虚度年华呢?红粉佳人们千万不能过于放纵,风流潇洒的才子千万不能变得贫穷。女人要做红粉佳人就趁年轻,否则人老珠黄了便吃不来这碗饭了。那是靠青春做本钱的;男人想要风流浪荡,穷人家的孩子就别去学了,那是要靠钱财来支撑的。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解释】黄金贵重很难造假,阿魏这种药材却几乎没有真货。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解释】客人来了,主人不去招待,他可能是个不知事理的大傻瓜。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解释】穷人住在闹市也无人理睬,富人住在深山也会招来远房亲戚。有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议论,哪个人在人前不议论他人?给钱就说真话,不给钱就不说真话。不信你到筵席上看看,哪杯酒不先敬有钱的人?热闹繁华的地方有钱可赚,偏僻幽静的地方宜于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解释】来势像暴风骤雨一样猛烈,退去像微尘飘落一样静悄悄。长江的后浪推涌着前浪,世上的新人赶超着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解释】近水的楼台最先看到水中的月亮,向阳的花木光照好,发芽就早。古代的人看不见今天的月亮,而今天的月亮却曾经照耀过古代的人。抢先一步就能当上君王,后到一步只能称作臣子。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感悟:
一、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二、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三、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四、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五、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七、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登幽州台歌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人们都说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当年陈子昂郁郁不得志时,路过蓟北,登上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招贤纳士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残酷现实,写下了这首诗,这是一首带着极强感发力量的诗歌,所以每次读来,都让人忍不住想要落泪。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听叶嘉莹先生讲诗,把“者”读作“zhǎ”,把“下”读作“xiǎ”,因为这首诗押上声韵,若用现在普通话来读,就不押韵了,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这种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但平常读诗的时候,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读也没什么问题,特别是学生面临考试,更应该按照标准普通话的读法来读,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我小时候老师还教的读“xiá”,现在不也统一改成“xié”了嘛,你永远不知道教科书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幽州台简单说一下幽州台,陈子昂为什么偏偏要登幽州台,或者说为什么刚好经过幽州台的时候,会激起他内心强烈的感发,写下这首千古悲怆之作呢?
这个幽州台啊,在今北京大兴,战国时期属于燕国的地盘,也叫燕台,当年燕国薄弱,被强邻齐国踩在地上摩擦摩擦,后来燕昭王继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修建一座高台,还用许多黄金作为贤者的奖励,因而又叫黄金台,这下全天下贤士都奔向燕国了,李白诗:“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李贺诗:“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说的都是这么件事。为什么招贤纳士要筑高台?所谓登台拜相,是要表达燕昭王求贤若渴的决心,礼贤下士的态度。
陈子昂当时在武攸宜手下做事,小武这人能力不大,野心不小,又贪生怕死,陈子昂多次向他谏言都被驳回,反而换来一顿羞辱,胸有大志的陈子昂,遇到个傻子当领导,那心里多郁闷啊,这不,正巧路过幽州台,正巧幽州台有燕昭王这么一段往事,陈子昂多希望自己的领导是燕昭王,而不是武攸宜,长叹一声,就写下了这首诗。
千秋悲慨你回首历史,看不到从前那些圣贤,回放眼未来,也看不到以后那些豪杰。就说你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多么渺小,你的生命是多么短暂,这就引起一种生命的悲哀。是怎样的悲哀呢?
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从前的燕昭王,我陈子昂没赶上,往后的贤明君主,我陈子昂也没赶上,我赶上个武则天,看起来还行,可她家那些亲戚都是傻子,偏偏当了我的领导,天地苍苍、宇宙茫茫,我一个人站在这幽州台上,立身于天地宇宙之间,是多么失意寂寞啊。
像这样的感慨,并不是陈子昂独有的,历史上所有伟大的诗人,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比如诗圣杜甫,他说: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咏怀古迹·其二》
老杜感念的是宋玉,说宋玉不仅风流,而且文雅,他们看到草木零落的悲哀,却能将其写成美好的诗句,这样的人堪称我的老师,可是我见不到宋玉、宋玉也见不到我,因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宋玉的悲哀是不是仅限于草木零落呢,不是的,宋玉活着的时候也得不到赏识,惨遭贬谪,所以他们生前是寂寞的,杜甫想到这里,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
李白也是这样一个人,年轻时仗剑走天涯,想自己一腔才华,如果能做个大官,一定能造福国家和人民,可是一出道就糟了白眼“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后来被皇帝看中,却成了个御用文人,才华只能用来拍马屁,那还不如不要这才华,不要这地位,所以李白是孤独的,最了解李白的人是杜甫,他写道: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其二》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正被流放,生死不明,杜甫说李白诗歌天才,在生前却落得如此境地,这是命运的不公,但我相信,你的才华一定会被后人铭记,会流传千秋万代。事实证明,杜甫还是很有远见的。
再说辛弃疾,他一样孤独落寞,但又多了几分狂傲,《贺新郎》词中辛弃疾写道: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辛弃疾所感到遗憾的,不是自己见不到古代的圣贤豪杰,而是遗憾那些早已作古的圣贤豪杰,不能看到自己的狂态。辛弃疾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因为他当时已经被弃置不用长达4年,在乡下田园闲居,看到青山妩媚,自然而然产生了岁月如梭,壮志难酬的寂寞情怀。
所以你看,无论是陈子昂、杜甫、李白,无论是往前的宋玉,还是往后的辛弃疾,他们都一样有着无限的才华,有着家国情怀,有着缠绵忠爱,也有着一样的遭遇,感发出一样的千古寂寞,越是伟大的诗人,就越会有这样的千秋悲慨。
陈子昂这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真是说出了千古圣贤共同的悲哀,也正因如此,他才会给每个读者非常强烈的感发力量,每个人读来都好像在说自己,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真正怀才不遇的人,另一种是误以为自己有才、却不遇的人。
最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面说了,天地苍苍、宇宙茫茫,可个人的生命显得多么渺小、多么短暂,我遇不到燕昭王那样的君主,还会有人欣赏我吗?想到这里,不禁怆然涕下。
“独怆然而涕下”真是非常棒,一个“怆”字,开口音,发音响亮有力,还能给人广阔苍凉之感,一定要这个字才配得上陈子昂当时的万分悲怆之情,同样是写悲哀,你写“凄然”、“惨然”就显得格局小了,力量就不够了。
我是不是写太多了?
说说影片何以为家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就题材来说是比较吃亏的,这部影片偏小众,因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以电影非常写实,让观众看到了难民的真实生活,也让观众体会到了男主人公赞恩的无奈和挣扎。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作为一个连自己多大年纪都不知道的孩子,他承受了来自这个世界太多的打压和逼迫。
作为哥哥,他想带妹妹逃离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可以最后还是改变不了妹妹被父母卖掉的事实,面对赞恩的质问,父母也只是用一句“没有办法”来解释。
作为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他感受到了来自另一个家庭短暂的爱护和温暖。当赞恩想真正放下盔甲和束缚融入时,命运又在一次跟他开了个玩笑,希费罗被警察带走了,只留下了他和还不会说话的弟弟。这个男孩又再一次背负起了他不该承担的责任,一边为了赚钱发愁,一边为了照顾弟弟无奈。走投无路时,他也像父母卖掉妹妹一样,卖掉了尤纳斯,两个人分别时,眼里全是不舍和无奈。
得知妹妹去世的消息,赞恩像是完全被生活打倒,再也站不起来了。此时的赞恩已经完全崩溃,他再也承受不了生活的重压,以故意伤害被送进了监狱。当得知母亲再次怀孕,赞恩扔掉了母亲送来的食物,在法庭上的控告了父母。这一幕让全场变得安静。
当影片最后看到这部电影大部分来源于小演员的真实生活后,许多人又忍不住感慨,生在一个没有战乱的环境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赞恩同时是幸运的,通过这部电影,他和全家人的生活得到了帮助和保障,让日子又重归平静。这也是观众比较欣慰的一点,但是像赞恩这样遭遇的孩子又有多少呢?
这部电影也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和戛纳获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一下。
为什么济公和尚专吃大鱼大肉?
济公禅师俗名李修缘,少时在天台山国清寺出家。
国清寺原名天台寺,是天台宗的祖庭。由天台宗开山祖师智顗所建,后世尊称智顗为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东土释迦。天台寺建成以后,改名国清寺。国清寺出现过很多高僧,比如:丰干禅师、寒山禅师、拾得禅师、济公禅师等。相传丰干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寒山禅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拾得禅师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济公禅师是降龙罗汉转世,智者大师是释迦摩尼佛的化身……
济公禅师离开国清寺后,来到杭州灵隐寺出家。济公禅师一生救渡世人,但从不守清规戒律。济公禅师曾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可惜后世之人只记住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才是最重要的。济公禅师的本意是告诫人们不要学他,可惜后人断章取义。
济公禅师虽然表面上吃大鱼大肉,实际上是在渡这些动物。历史上不光济公禅师有这个本事,志公禅师也有。志公禅师吃完煮熟的鸽子,一张嘴鸽子从嘴中飞出。
有一位僧人也学济公禅师和志公禅师。杀生吃肉,然后给动物做超度。结果死后堕入地狱。阎王爷问他为何杀生?僧人振振有词,说效仿济公禅师和志公禅师。阎王爷说:此二人为得道高僧罗汉转世,他们杀生吃肉,实则渡众生。你没有这个本事也这样做,犯下了杀业只能在地狱受苦。
大多数人都应该遵守清规戒律。慧根极高的人不需要借助清规戒律大彻大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说:心平何须持戒,行直何须参禅。济公禅师的潇洒不是每个人都能学来的,济公禅师大慈大悲给世人表法。与降龙罗汉相比,伏虎罗汉非常的低调。伏虎罗汉是寺中非常普通的僧人,伏虎罗汉总是暗中帮助别人,从不让别人知道。
济公禅师用另一种形式告诉世人,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只是大多数人不但不理解,反而曲解了济公禅师的本意。
红楼梦何时何地何人点燃了元春这只爆竹?
贾元春的命运与贾家息息相关,贾家被抄家,一定与贾元春有直接关系,那么贾元春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事?是贾家连累了元春,还是元春连累了贾家?解释清楚此事,与贾元春的“爆竹”谜语有关,也与王熙凤“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有关。下面聊聊相关内容。
【一】
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元春判词图画和判词主要交代了这么几件事,每一件都凶多吉少。
第一,图画上的“弓”主杀伐,主军事,主冲突。贾元春一个深宫中的女人为什么会与军事扯上关系?最后说。
第二,图画上的香椽隐喻福禄双全的“佛手”,贾元春晋升贤德妃一直被贾家称为有大福气。不过“佛手”属于香椽的变种,香椽却不是佛手。贾元春这个香椽是假佛手,寓意贵妃是个“假贵妃”,她晋升根本不是因为得宠。
第三,“榴花开处”并不是指贾元春怀孕。榴花和石榴一直以来是两种,榴花只开花不结果,石榴才结果。榴花典故出自孙权皇后潘淑,潘淑因榴环台被誉为五月榴花神,具体最后说。
第四,“虎兕相逢”不用说了,两股势力狭路相逢勇者胜,呼应了“弓”的隐喻。指出贾元春卷入了两股势力冲突之中。结局在第十八回脂砚斋批语《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
贾元春与杨贵妃之死类似。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冲突中被唐明皇赐缢死;孙权的皇后,后世追捧的五月榴花神潘淑也是被宫人缢死……曹雪芹如此埋伏并非巧合,贾元春的结局无疑是被皇帝下旨缢死。
【二】
贾元春判词交代清楚她的死因,再看元春应该是什么原因被赐死。第二十二回元宵节,贾元春送出来一个谜底是“炮仗”的谜语。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脂砚斋对此批语【庚辰双行夹批: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贾元春晋升贤德妃是侥幸,印证元春晋升无宠的事实。既然无宠就该安分守己,可贾元春不但高调响应太上皇旨意参加妃嫔省亲,还在省亲后办什么“平安醮”(平安醮是大醮,祈求天下太平,是皇帝应该干的事,贾元春参合什么)。
贾元春省亲贾家大肆铺张,修建大观园花费无数。这都是为人臣子非常招忌讳的事。尤其元春省亲这事还是太上皇的旨意,并非皇帝旨意。古代太上皇和皇帝的关系绝非现在父子那么融洽。太上皇退位还指手划脚,证明父子“不睦”(注意引号)!
贾元春卷入太上皇与皇帝纠纷,还站队太上皇,与她晋升有关。贾政在元春晋升后,听过皇帝旨意就去了“东宫”。东宫不是太子住所,而是太上皇居住的大明宫,唐朝大明宫也叫“东内”是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所修建。其后住过太上皇李旦和李隆基。
秦可卿死后,大明宫内相戴权出场,“卖”给贾珍一个龙禁尉的实职。这支五百人的龙禁尉在戴权手中,就代表在太上皇手中。贾家所属的四王八公都是太上皇老臣,太上皇与皇帝又不睦。岂不正对应元春判词中的“弓”以及“虎兕相逢”的紧张氛围!
贾元春谜语炮仗声音极大,却只是吓唬人,伤不到别人却让自己粉身碎骨。贾元春卷入的谋反事件是大事,不想雷声大雨点小,吓的人肝胆俱裂,没达目的不说自己反被缢死。
【三】
(第五十四回后)凤姐儿笑道:“再说一个过正月半的。几个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捍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湘云道:“难道他本人没听见响?”凤姐儿道:“这本人原是聋子。”王熙凤“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根本就是贾元春“炮仗”谜语的解释。笑话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正月影射贾元春参与了“放炮仗”。
第二,几个人抬着“房子大的炮仗”,房子可能代表皇权、家世、声势等,抬得人代表四王八公等参与者。
第三,上万人跟着瞧,代表参与者众,冷眼旁观的多,不成气候。
第四,性急的人等不得拿香点着了,代表有人沉不住气提前发动了“兵变”,其他人毫无准备。时机是一次类似“平安醮”那样的事件!
第五,“噗哧”一声指出提前发动的“谋反”闹剧一场,雷声大雨点小。
第六,众人轰然散了,是那一万多不成气候的参与者都跑了。只剩下了抬炮仗的。
第七,抬炮仗的聋子是指贾家几个骨干拥戴的人是“龙子”,这些人后知后觉,都没跑了。龙子是谁?
第八,抬炮仗的抱怨做炮仗的,指出他们中间发生内讧!
“聋子放炮仗”这笑话细思极恐,基本将《红楼梦》最后败亡前的一幕可笑的皇权争夺讲了出来。贾家跟着“聋子(龙子)”抬炮仗被抄家了事。而首当其冲的参与者贾元春则“粉身碎骨”被赐死。
元春死前终于明白她参与的皇权争夺从始至终就是太上皇和皇帝联手针对四王八公的阴谋。目的就是彻底中央集权,消除朝廷隐患。贾元春明白了也死了。所以【恨无常】曲子“故向爹娘梦里寻相告,儿命已入皇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明显是追悔莫及!可惜已经晚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