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的意思?
“上河"是指汴河,“清明”指政治开明、天下太平 汴河是连接汴梁(今开封)城的一条河,而汴梁呢,就是北宋的首都。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卞河沿岸街道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汴河,亦即通济渠,在今河南省开封。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 清明上河是张择端进献帝王,请帝王赏识所作的颂辞.故金人在画面留下跋文“当日翰林呈画本,承平风物正堪传.”
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潜藏着盛世危机?
众所周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和《千里江山图》。这些画作,不仅是华夏文明的丰碑,而且是跳动的音符和乐章,记载着和诉说着曾经的历史。《清明上河图》宽为24.8厘米,长为528.7厘米,以绢本设色和长卷形式展现,生动记录了12世纪时北宋都城东京(今属河南省开封)的繁华景象。在画卷中,除了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还有船只、桥梁、城楼、酒肆以及大量的牛、骡、驴和车、轿、哨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整幅图画大气磅礴,恢宏逼真,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经济繁荣之势。根据史料记载测算,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时的GDP总量约为266亿美元,占到全世界经济总量的23%,人均GDP达到了2280美元。如果您对这些数字没有具体概念的话,我们再举个例子,八百多年后的鸦片战争时,清朝的人均GDP仅为600美元,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人均GDP也只有1250美元。作为上承唐朝和五代,下启元朝和明朝的朝代,两宋绝对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属于整个华夏文明的璀璨夺目时期。难怪,现代著名的史学家和国学家陈寅恪曾在《宋史职官志考正》序言中这样表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今天,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并且走进《清明上河图》,一起回顾曾经的历史过往。作为中国传世的十大名画之一,它由北宋的宫廷画家张择端所作,属于国宝级的珍贵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二字被很多人误解为清明节期间,事实上并非如此。这里和清明节没有任何的关联,完全是张择端为了奉承宋徽宗赵佶而取得“盛世清明”之意,完全是为了拍马屁的需要;“上河”中的“上”字也不是动词,不是前往河边的意思,而是指都城东京的汴河。在现今出土的许多北宋墓葬中,经常会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比如犁、耧、耙、镰、钩、锄等。据此不难推断,当时的农耕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工具的增多,必定能大幅增加粮食的产量。宋朝自从立国以来便高度重视水利和灌溉,修建了大量的堤堰和水坝灌溉农田,比如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和钱塘江堤等。以钱塘江堤为例,它前后被修筑了多次,最终具备了阻挡海潮冲刷的能力,而且保证了周边农田的灌溉。到了北宋中后期时,随着国家战乱的减少,随着耕种和灌溉技术的更新,农业水平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粮食产量更是大幅增长。宋神宗以后,国家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亿以上,国家的耕地面积也已经达到了七亿亩。关于这点,《清明上河图》中也进行了真实的诠释,随处可见的酒肆和饭馆,以及城郊的农耕景象,都足以反映出当时的农业状况。而且,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也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原先种植于北方的麦、粟、黍、豆都开始推广到了福建和广东等地,原先种植于南方的水稻和甘蔗也都推广到了北方地区。除此以外,北宋的各种经济作物也非常繁多,比如茶叶、水果和棉花的产量也越来越大。这些现象,无疑都极大地繁荣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在封建社会中,农业是一切的根源所在,自然为北宋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才有了繁荣的商业、手工业和交通业。从《清明上河图》不难看出,汴河两岸到处都是茶楼、酒肆、饭馆和妓院等,到处都是熙熙攘攘和接踵而至的客流,充分反映出了当时的商业水平。据《东京梦华录》这样记载: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自赵匡胤960年通过“陈桥兵变”立国以来,北宋就确立了“重农不抑商”的政策。之后,虽然更换了数代的宋主,但这一政策始终得到了延续,朝廷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从来没有限制过商业。“宵”是指夜晚,“禁”是指禁止,所以“宵禁制度”就是禁止夜间活动的制度,从唐朝起固定推行,北宋建国之初也被继续沿用。不过,为了大力发展商业,宋太祖赵匡胤下旨放宽了这项禁令。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从此以后,东京的商人再也不用担心夜间的宵禁限制,基本上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商品交易和商业活动。对于严格禁锢百姓思想和行动的封建社会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中国封建社会历来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几乎没有政治地位可言。自战国时期形成“奖耕战、抑商贾”,到西汉时期形成“市井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再到唐朝时期形成“工商杂类不得与士为伍”,这些都是对商人的歧视。在北宋时期,统治者逐渐放松对商人及其后代的限制,提出了“有奇才异行者应试”的政策。因此,商人及其后代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也可以借此机会实现身份的转变。讲完了北宋的商业,再聊一聊它的手工业。先说纺织业,在北宋元祐初年时,全国的丝织产量就已经达到了两千五百万匹左右,而唐朝时最巅峰状态也就七百五十万匹左右,两者差距一目了然。在中国陶瓷史上,宋代的瓷窑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主要以汝窑、钧窑和定窑为主。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中,大致分布于全国的170个县,仅宋朝就占据了其中的130个县。除了纺织业和陶瓷业,矿冶业在北宋的手工业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规模的扩大和工艺的进步,涉及到了金、银、铜、铁等。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信州附近盛产铜、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得铜、铅数千万斤。面对“重文轻武”的局面,北宋的文化空前繁荣和盛行,由唐代发明的雕板印刷术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于是,湖北蕲州蕲水县的一介布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极大地提升了刻印书籍的效率,也成就了中国的一项四大发明。在北宋的交通工具中,畜力是最常用到的一种,比如牛、驴、骡和骆驼都是主要的牲畜。由于国家长期缺马,将有限的马匹基本上全部充作军用和官用,民间的农耕很少出现马。插一句题外话,我们在观看《水浒传》时,像武松和李逵等梁山好汉们经常会在饭馆提到“切二斤牛肉,来一坛好酒”。事实上,这是完全不会发生的事,因为宋朝严禁擅自杀牛,任何酒馆都不会有牛肉出售。据《宋刑统》记载: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虽然畜力是北宋最普遍的交通方式,但船运才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从《清明上河图》也不难看出,汴河的码头上络绎不绝的船只,充分展现出了当时交通业的发达。通过翻阅史料,我们得知当时东京的船运主要依靠四大漕河,分别是汴河、黄河、广济河和惠民河。其中,汴河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它自西流入都城,然后向南汇入淮河,主要负责联通淮南、江浙、湖广和四川等地。据《宋大诏令》记载:国家建都河汴,仰给江淮,岁漕资粮,溢于汉唐。除了内河运输,北宋的海外贸易和运输也非常繁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最积极的时期。为此,朝廷还专门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将商品输送到了朝鲜、日本、南洋和印度等国,最远还抵达过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宋通过金、银、茶叶、丝绸、药材和瓷器等,通过海外贸易获得了其他国家的货物。比如象牙、琥珀、香料、犀角、蕃布、珊瑚、玳瑁、玛瑙、苏木等,其中数量最多的货物首推香料。在《清明上河图》中,一家名为“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店铺非常显眼,就属于经营进口香料的顶级奢侈品店。由于价格昂贵,这里只针对上层贵族和商贾巨富,其余平头百姓们根本无力问津。由于北宋坚持“尊儒尚儒”和“重文轻武”,因而对于士族和文人格外优渥,直接造成了他们突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为了吸引这些“优质人群”前来消费,各种各样的酒肆、茶坊,甚至是妓院都开始附庸风雅,培养出了许多色艺双绝的交际花,比如李师师和谢玉英等人。通过《清明上河图》还能看出,汴河沿岸的娱乐业十分繁荣,比如说书的、唱曲的、弹琴的、杂耍的和算命的等。这些场所和人员,也成为了北宋的一种标志。综上所述,北宋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果用“璀璨夺目”来形容的话并不夸张。但是,在“烈火烹油”和“鲜花着锦”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而张择端也看到了这些隐患。张择端出生于1085年,字正道,琅琊东武(今属山东省诸城)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就聪明好学,早年间游学汴京后着迷于绘画的学习。宋徽宗时期,张择端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专攻宫廷画,尤其擅长于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和城郭。由于当时的高手甚多,比如王希孟、李唐和赵昌等人都堪称杰出大家,他虽然算不上籍籍无名,但也绝对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和认可。北宋中后期虽然政治昏暗不明,但还算是开明纳谏,文人和谏官也喜欢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上请奏。比如,当年王安石在推行变法之时,由于“用力过猛”而导致了多地的民怨,郑侠就绘制一副《流民图》呈递给宋神宗,含蓄表明了变法的弊端。文史不假个人相信,张择端在绘制《清明上河图》时,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拍马屁,而是为了委婉劝谏。他画中的东京城,事实上只是实情!而非实景!走进《清明上河图》后,我们看到了太多的隐患和危机,为日后的“靖康之耻”敲响了警钟。按照北宋的律例,东京城内外应该有120个坊进行拱卫,而每一坊都需要设立望火楼和巡逻兵。可是,在《清明上河图》中虽有一座望火楼,但已经被改造成了休憩的凉亭,而且周围也没有巡逻的士兵。从图上还能看出,拱卫内城的土墙已经明显衰败,除了墙皮脱落外,墙上已经杂草丛生,原本的防御功能已经大打折扣。而且,城楼上面不见一个士兵放哨,城门前面不见一个士兵盘查行人,真可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除了军事防御的形同虚设,《清明上河图》中还看到了一个隐藏现象。大量的官船和私船都停泊在了码头,原本应该运粮或运兵的官船,上面装的却都是花石纲;原本应该运送普通货物的民间私船,上面装的却都是粮食。原来,为了满足宋徽宗特殊的癖好,大量官船都被安排去运送花石纲,直接导致了东京城乃至北方地区的粮食短缺。受此影响,一些贪利的商人开始乘虚而入,利用私船渐渐把持住了粮食的运输和交易。在《清明上河图》中,还出现了很多的朝廷官吏,而且个个不紧不慢,个个悠闲自在。例如,在城门口附近的一座衙署外,零散闲坐着几个兵卒,看来是在等候迟迟未到的衙门官员。看来,除了冗官冗员外,北宋的怠政懒政也非常严重。东京随处都有酒馆,除了平民百姓饮酒外,还有许多的士兵也喝得东倒西歪。在那个强敌环伺的年代,北宋朝廷竟然毫无顾虑和警惕,继续任由军心涣散,这样的军队能有战斗力吗?以上的事例简直举不胜举,比如官员争道、惊马闹市、消防缺失、警卫全无、船桥碰撞、商贾侵街等等。张择端一定是看出了这些隐患,故而利用绘制《清明上河图》的机会向宋徽宗进谏。精心完成画作后,张择端就把它呈递给了宋徽宗进行御览。他认为,以对方的聪明才智和绘画功底,自己无需多言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不过,张择端显然高估了那位“被政治耽误的艺术家”,赵佶看到《清明上河图》后,只对展现出的繁荣景象而沾沾自喜,完全没有发现画中的社会危机。然后,他得意洋洋地盖上了自己的“双龙小印”后,就又去忙其它文艺工作去了,对于国事继续放任不管。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北宋就发生了“靖康之乱”,来自北方的女真族一举攻占了都城东京,还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二任皇帝。除此之外,连带大量的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权贵重臣共计3000多人都被掳走,而且受尽了各种各样的屈辱,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文史不假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什么?
《清明上河图》反应了宋代社会: 1 经济发展 社会繁荣 2 国家处于安定状态 3 交通便利 4 商业得到发展。
你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句子?
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描写了北宋物阜民丰的生活现状,画面展现的市集热闹,人群熙攘,船运业也发达,是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夸赞。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色吗?
北宋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是繁华景象,是我国古代艺术家史上的一座丰碑。但是有许多人提出图里画的到底是不是清明时节京城汴京(开封)的景色。对这个问题学界目前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就是指清明节。对这种观点的美术史家所持的理由是图中有有一个小场景,在摆摊卖东西,这种东西正是宋代祭祀祖先时所用的“纸马”,也就是现在去上坟烧的纸钱,而这正是清明节时候的特色。(图为显示卖纸马的摊子)另外,在清明节的时候,古人有临河赏鱼的活动。(图为站在桥边的人边赏鱼边聊天)第二种,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是秋天景色。这种说法以北宋孟元老为主。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年农历10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帷前皆置酒作暖会”。(图为运木炭的驴队)而在《清明上河图》中,确实有一队驮着木炭篓子的驴子,缓缓向京城的进发,这也正是秋天时节的情景。但是这种情况可以理解成:因为京城人口众多,需要木炭也是正常的,随时都会需要,并非一定到秋天的时候才需要。那么多小商贩,路边卖个热饮,撸个串,也并非不可能。第三种,认为《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不是节气,也不是地名。这种观点认为上河图是歌颂大宋政制清明的含义。那么这种说法就显得这幅图的作者张择端是在拍马屁了。《清明上河图》进呈后,宋徽宗非常喜欢,亲自写了瘦金体题签,盖上双龙小印。很多人根据宋徽宗的喜爱,,认为应当是歌颂北宋清明之意。但是,根据宋徽宗的艺术修养,不会因为一句马屁就喜欢这幅图画。综上所述,《清明上河图》的清明,应该就是指清明节。期待您的关注!请赐评。
清明上河图的思想是什么?
清明上河图作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极具有历史、文化、与政治的研究意义。清明上河图场面虽然看似热闹,但表现的并不是繁荣盛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有些百姓更是无所事事。然而,当时的社会高层人物只知贪图享乐吟词作赋,这就直接导致北宋虽文化繁荣但民间哀鸿一片。
《清明上河图》有什么历史价值?
张择端的巨幅画作《清明上河图》卷中呈现的人物比以前各朝各代的画作都复杂得多,有抬轿的、骑马的、看相的、卖药的、驶船的、拉纤的、饮酒的、吃饭的、打铁的、当差的……形态各异,好不热闹。这让我们对12世纪的北宋汴梁城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吸引着我们不断探寻这座谜一样的城市中的蛛丝马迹。千男一女《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性和写实性早有定论。如在上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大辞典》的宋史部分(由曾维华执笔)中,有“图中画的各阶层人物、楼阁、街市、店铺、车船、树木、河流、桥梁,生动逼真,是我国古代风俗画的杰作,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的珍贵资料”的评价。杨伯达就荣宝斋画谱的《清明上河图》,有过“街中僧道士庶,妇孺婴童无所事事,漫步闲游”的描述。因此,我们不但希望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到都市男性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期望看到如实反映女性生活的场面。然而,当你带着这种观点来观察《清明上河图》时,你会感到困惑—实际上在此几乎看不到女性的踪影,至少找不到一位“无所事事,漫步闲游”的女性。这一现象从《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几个最为繁华的场面便能看出来。让我们去现在最流行的版本荣宝斋画谱的《清明上河图》里寻找一下女性的踪影。画谱十三被研究者认为是船正在向被称为虹桥的拱形木桥靠近的场面。在船后端的屋顶上高声指挥众多男性作业的中年妇女虽然是此画面极为醒目的主角之一,但从性别史的观点来看,她并不是被作为女性,而是被作为男性描绘下来的。此外,还可见正在从船舱的窗口向外眺望的两个人,其中一位抱着婴儿,这两个人似乎是女性。画谱二十四是可见“正店”、“孙羊店”等招牌的繁华街道的街景。大街中央的轿子里可见一位女性,在画面的右端有一位抱小孩的妇人和她的女伴,画面的左端可见一个男子领着一个男孩,左上端则有一个不知被何人领着的女孩。在画谱六的左上端的屋子里可以看到被女子抱着的婴儿,在画面中间的路上可见一个向招着手的男子跑近的小孩;另外,在画谱十四的桥头右侧有一个正要被一个男子抱起的孩子;画谱十五的右下端有一个少见的不是被女子抱着,而是被牵着手的女孩。在画谱二十的右上端可见一个被女子抱着的婴儿,右下端有一个跟着一位中年女性,并缠着与这位中年女性聊天的男孩。从这些场面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自己不能行走的婴儿都要由女性照管,换言之,女性是以保姆的身份出现在街头的。除了以上所看到的女性之外,画谱八中站在挂着“小酒”招牌的酒店右侧的人大概是女性,从船窗中可以看到一个带着孩子的人,好像也是女性。画谱十一的下方可见一位将盥洗具内的水泼向河中的女性(此类型在卷中并不多见);画谱十八的中间有一位正要上轿的年轻女性;在画谱二十六的中间偏上处印有“赵太丞家”招牌的店中,有位抱着婴儿的女性,身边还有一位陪伴的女子。以上是在《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所有女性。从中可见,妇女们出现在喧嚣繁华的都市,大概是在如下三种情况:一是作为婴儿的母亲或保姆,这种情况一般需要由另一位女子陪同,而自己可以行走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原则上由男性照管;二是旅行中的女性,特别是有小孩需要照顾而外出旅行的女性,作为特殊情况而被允许;三是在营业场合,女性外出也不太受到限制。《清明上河图》中这种“千男一女”的街头风景是有根源的。在由广大的平原与漫长的水系连接起来的中国,只安居于狭窄的村庄内的男性不能达到自我实现,他们通过经商与外界保持联系,通过科举与中央政府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遭遇灾荒时又不得不迁徙到边塞。在这样的情境下,男性立志于外是基本合理的。与此相反,女性在家族内部的献身精神才使“男性志在远方”的社会维持了安定性。千俗一僧《清明上河图》在接近画尾处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他背负的柳条和竹制书箱高过其头顶很多,书箱上系着、悬着各式小物件,腰上也系着一些,此外手上还攥着不少……然而,尽管他伸出双臂似在推销货物,又似在敲打快板吸引众人的注意,但他周围并未出现尾随的孩童或别的顾客—他完全独行。与所有这些专注日常生活的居民相比,这位离群的人物似乎超脱于世外。事实上,在10世纪至11世纪的中国,这样的人物确是常见。他们在绘画中多有涉及,但总是作为个体出现,无背景衬托,画家最多也只是大略绘出他们的样子,其身旁常有伴虎,这种情形并不适用于城市环境,否则会显得怪异。显然,《清明上河图》卷尾的独行旅者是行脚僧的典型形象,这些僧人踏上旅途只为将佛教经卷带到中土。他身后带着弯柄的锡杖,左手所执麈尾悬于肩,右手似握有一卷佛经。他身后齐肩位置有带放射状线条的轮状物,大概是包裹其他经卷的经帙。腰间系有一个编织的方形小包和其他几个包裹,头顶上方则悬着数个小物件,其中两件颇为显眼:一个是有很长饰带的小幡,可能是一个麈尾;另一个是近乎悬于额前带弓形提手的半球形小容器,这个容器应该为供奉舍利之用。如此一来,这位独行的旅者在宋代盛世中的都城熙熙攘攘的街头却如此超然专注,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可以想象,这位行脚僧在沙漠中行走了数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佛教智慧从西域带回中土。《清明上河图》中共绘有4位僧人,之一是站在画面顶端近城壕处一家宏伟寺院门前的僧人,寺院的大门紧紧关闭,两侧有护法天王把守,仅留边门供人进出。这位僧人背对着我们,似乎要孤身进入这边门中。第二个僧人站在接近全卷尾端的交叉路口,正与十七八个人在孙羊店边上的店铺里围成一圈,听一位貌似西域商人的男子讲话。他的头剃得干干净净,身着黄褐色打了补丁的袈裟,站姿直挺,神情警觉。第三位僧人是这4位僧人中最明显的一位,他站在距离第二位僧人几米外的交叉路口,正与两位身着儒装的雅士相谈。他显得比正在听西域讲话的僧人要年长许多,虽然穿着与较为年轻的那位僧人一样打了补丁的僧袍,但他的僧袍颜色不是黄褐色而是紫色的,这表明他是更高一级的僧侣。他正对着我们,一边用左手做着手势,一边侧身与右边的雅士兴奋地交谈着。背对着我们的那位雅士一边走路一边转过头去认真地听这位僧人讲话。第四位僧人便是尾卷的行脚僧。这4位僧人让我们看到了张择端非凡的人物刻画能力。城墙外,一位僧人正独自一人安静地走入一所清幽的寺院内。城墙内,一位年长的僧人正与两位学者讨论问题,而一名年轻的僧人正在专心地听一名从异域来的大胡子商人讲沿路的见闻。这3位僧人都是汴梁本地人,但第四位僧人却经历了艰难的沙漠之旅才来到这里。他有可能去了遥远的印度,又带着佛经与舍利子归来,亦有可能就像那名身边围了一圈听众的大胡子商人一样,是位异域来客。这幅令人惊叹的北宋长卷中,永远会有新的问题留给我们。千汉一胡《清明上河图》中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画卷后半,在那座雄伟的城门下,有一队正在穿过城门向外行走的骆驼,它们负载着沉重的驮囊。于是,我们的目光很快集中到城门前中心位置的那位牵驮人的身上。他的穿戴和旁边的人物没有什么区别,但他那突出的颧骨、深陷的眼窝、高挺的鼻梁、厚实的嘴唇,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他不是汉人。我想这就是画卷上唯一可以看到的胡人了。虽然与唐代的胡人形象相比,他面部的种族特征已经不是特别典型,但从他牵的骆驼以及骆驼身上驮载的商品上判定,画家张择端在这里表现的一定是个胡人。《清明上河图》中的这个胡人,左手抬到肩的位置,大概是牵着缰绳,右手指向前方的道路,似乎在吆喝前面的人闪开,有驼队要经过。他的身后是一匹高大的骆驼,大半个身子已经从城门中出现。城门的另一侧,有一匹骆驼的头部已经被城墙挡住,但大半个身子露在外面。另外还有两匹骆驼跟在后面,身上也都驮着货物或者架子之类的东西,也可能是旅途中的用具。骆驼行走缓慢,好像驮载的货物很沉。驼队行走的方向是城外,好像要出远门的样子。北朝隋唐墓葬发现的成组或单个的胡人牵驼俑、胡人俑、骆驼俑,以及雕刻和壁画上的图像,和《清明上河图》中的胡人牵驼图相比,有不少相同的地方,比如牵驼的姿势、骆驼的负载等,这无疑有助于我们确认《清明上河图》中的这个胡人形象。骆驼和胡人,原本都不是中原城市中的主要形象,但是随着丝绸之路上商品贸易的愈加发达,这种形象逐渐被中原汉人所熟悉。中原地区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表现异域风情的陶制的胡人俑和载货骆驼,这无疑是丝绸之路胡商贸易给中原人带来的深刻烙印。牵着骆驼的胡人形象,应当是唐朝许多地方都能够看到的。可以说,《清明上河图》中的胡人牵驼形象,应当也是表现丝绸之路的情况,并且这个形象被放在整个画卷的重要位置—城门。然而,这里的胡人牵驼形象是否就是北宋汴梁城社会面貌的真实表现?为什么在《清明上河图》中只有一个胡人?汴梁这样一座北宋的都城真的像《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那样,几乎没有胡人了吗?在宋朝建立之前的后周时期,在显德二年(955年)四月周世宗扩建东京城的诏书中说:“东京华夷臻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这样的表述似乎说明,当时的东京城中外来胡人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进入宋朝以后,由于西边受到西夏、吐蕃的阻隔,来自中亚的胡人要比唐朝时期少得多了,而从海路来的高丽、东南亚、印度、大食(阿拉伯)人相对来说则多得多。但是,来到东京城的外国人主要是使者,他们携带着珍贵的香料、药材等进贡给朝廷,宋朝以回赐的方式与之进行贸易。虽然这些来使往往都携带一些自己的商品,“私与商贾牟利”,也有的商人冒充使者与宋朝交易,但这种限制在贡赐形式下的贸易,外来的商人是很难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买卖的。这或许就是《清明上河图》虽然绘制了这样繁华的市场,却很少见外来胡商的缘故吧。
清明上河图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作者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画中记录了北宋人民的生活状态及当时的集市面貌,画出了当时的汴京城中的繁华,人民安居乐业,从运输的船队,人民的生活景象,再现了北宋城的繁华和交通的便利也表达了作者对北宋的赞美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