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这句话?
北宋的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朋友,彼此“十有余年,屡尝同僚”,“游处相好之日久”,“平生相善”。他们都蒙受欧阳修的教诲和举荐,又同与梅尧臣结为忘年之交。在他们各自的文集中,保留着许多互相唱和的诗词。 但是两个人性格迥异,政见不合,在朝堂之上,两人是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政治理念荒谬至极。所以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两人丝毫都不客气,用各种手段,向对方痛下杀手。最后王安石获得了胜利,司马光被罢相。当王安石大权在握时,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正因如此,司马光虽然被罢相,但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安石强力推行改革,不仅触动了皇亲贵胄的利益,也招致地方官的强烈不满,朝野一片骂声,逢朝必有弹劾。所谓众口铄金,皇帝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将他免职,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王安石被罢官,很多言官就跳将出来,向皇帝告他的黑状。一时间诉状如雪,充盈丹樨。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很多人都以为,王安石害司马光丢了官,现在皇帝要治他的罪,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然而司马光并不打算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就是典型的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是不可取的行径。与这个词语相近的还有“破鼓万人捶”。当然,“墙推众人推”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得势时别仗势欺人,别盛气凌人,要懂得与人为善,待人和气。或者说,凡事要给人留有余地。这样,不至于在自己失势时,招致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相对来说,“树倒猢狲散”,则显得人之常情了。对于人还是动物来说,栖息或遮阴的地方倒下或失去了,肯定各奔东西。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有权势的人一旦垮台,依附他的人也随即奔散垮台。人是趋利的,一个人风光的时候,肯定很多人来巴结他、攀附他,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但是等到这个人不再风光时,那些巴结的、攀附的,自然散去,其势力也随之凋敝。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反思是,那些在我们风光时,簇拥在我们身边的朋友,并不是最值得珍惜或信任的人。而那些在我们陷落人生谷底的时候,仍然在我们身边,给予温暖和帮助人,才是一辈子值得相交的人。然而,这个世界,多的是攀附的人,他们希望你“苟富贵,勿相忘”,却从不会说“你就算一无所有,还有我这个朋友!”
猢狲散是什么意?
贬义词,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以势交者,势尽则散,比喻人情淡薄,唯势是瞻。
树未倒猢狲散什么意思?
原文为树倒猢狲散,意思: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读音:shù dǎo hú sūn sàn。出自: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樹倒猢猻散是什麼意思啊?
贬义词,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以势交者,势尽则散,比喻人情淡薄,唯势是瞻。
树倒猢狲散(解释一生肖)?
当然是鸡呀~~词语:树倒猢狲散[拼音]:shù dǎo hú sūn sàn[释义]: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树倒猢狲散,就是说,猴走了,接下来是鸡来了。所以我猜谜底是鸡
树倒猢狲散下一句到底是什么?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读音】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辨析】树倒猢狲散: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垮台,依附他的人就跟着散伙了。墙倒众人推: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
树倒猢狲散是什么意思?
、树倒猢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垮台,依附他的人就跟着散伙了。【出处】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译文: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善于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所以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当了朝中的大官。曹咏一心想找个茬儿整整厉德新,无奈厉德新洁身自好,曹咏也无从下手。后来,秦桧死了,厉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就写了一篇题为《树倒猢狲散》的赋寄给曹咏
为什么树倒猢狲散?
树倒猢狲散:因为树倒了猴子没处藏身。原意是大树上有许多猴子,当大树茂盛的时候,猴子很多,一片繁荣的景象。等到大树倒了以后,猴子都一哄而散。形容官场或家族兴旺时,人气很旺,等到落没以后都各奔东西,互不往来。在领导面前当然不能提这个,人都会由此推及彼,这样会让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