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不羁歌词是什么意思,李白有生之年的理想到底是出仕还是归隐?
问题:
李白有生之年的理想到底是出仕还是归隐?
其实李白的理想并不矛盾,从他所赞许的古代人物可以看出,他的理想是出仕、建功立业,然后再归隐。
也就是说,他不甘于一生碌碌无为,所以积极出仕;他又不太喜欢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所以他想做出一番事业后回归山水之间。
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中找到答案,也可以看出他想效仿的那些人的人生轨迹。
一、这首诗告诉我们 李白愿意告别隐逸生活而入仕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冬(公元732年),李白(701年—762年) 33岁 ,当时求仕不成的李白离开长安,游坊州时拜访了坊州司马王嵩,
王嵩介绍李白和同样从长安来的阎正字相识, 李白写了一首《酬王司马阎正字对雪见赠》,最后四句写到:
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最后四句意思是,假如您引荐我,那么我就隐逸的打算 ,和钓鱼的姜太公一样去辅佐帝王成就大业。
可以看出,当时的李白并不是有意隐居,而是报国无门,其实一直想借助他人的引荐而入仕的。
二、这首诗告诉我们李白的理想
在离开时,李白又写了一首《留别王司马嵩》,全诗如下: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
在这首五言古风中,李白用了几个人的典故,其中有鲁仲连、范蠡、诸葛亮、秦丞相李斯,前秦的王猛。这几个人所作所为,就是李白的梦想。我们看看他们都作了什么?
三、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
鲁仲连帮助赵国抵挡强秦,事后赵国的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不肯受。赠送千金为鲁连寿也不接受。然后离开了赵国,不在见面。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战国策·赵策》四、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陶朱公,指辅佐勾践卧薪尝胆的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他帮助勾践兴越灭吴以后,可谓功成名就,聪明的范蠡急流勇退,化名为鸱夷子皮,经商称为巨富,自号陶朱公。成为生意人供奉的财神。
他的同僚文种没有看清这一步,留在勾践身边,结果最后被赐死。今天我们去绍兴游玩时,在沈园不远处的府山公园山上,还可以见到文种墓。
五、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
见到南阳和梁甫吟两个词,就知道这是说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前出师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
"亮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乐,时人未之许"。李白虽然自比于诸葛亮。但是他的理想却是: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可见,他并不希望一生都去“佐明主”,还是希望有“还旧林”的机会。
六、呼鹰过上蔡 ,卖畚向嵩岑
前一句说的时秦丞相李斯,他少年时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他辅佐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可惜在秦二世时期,被赵高陷害,李斯父子被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临刑时,父子相顾,李斯说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记·李斯列传》。后一句说的东晋十六国时的王猛,他在贫寒少时以卖畚箕为生,传说在嵩山卖畚箕时遇到了赏识他的伯乐。
王猛在前秦官至丞相,辅佐苻坚一统北方。 王猛如果不是提前病死,苻坚一定不会遭遇淝水之战的惨败。
七、李白的理想是这五个字
李白的理想,用他诗中的话就是这五个字: 功成拂衣去 。
这五个字多次出现在李白的诗中,例如《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其二》:
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功成以后,再拂衣而去,这就是鲁仲连、范蠡所作的事情。而不是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和王猛,也不是悲惨的李斯。
结束语
33岁,已经不年轻了,据说李白出身商人家庭,不能参加科考。于是他采用了终南捷径的方式,不过这条路走得也很辛苦。十年以后,李白才通过道士和公主的门路,来到了唐玄宗的身边。
不过在唐玄宗眼中,大唐盛世并不需要一个治世之臣,他也没有把李白当作这样的能臣。因此李白先建功立业,然后归隐山林的理想一直没有实现。
赐金放还以后,李白又一次无功而“归旧林”。安史之乱时,李白自以为得到了一次“ 为君谈笑静胡沙 ”的机会,还作诗自比为东山谢安石。可惜他跟错了永王李璘,结果被流放夜郎。遇赦回来后,风烛残年的他再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两年后,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溘然长逝,终年六十二岁。
@老街味道
苏轼抱怨好诗都已被杜甫写完假设杜甫未写春望?
你好,我是春风渡雨,谢谢诚邀这个问题!
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好诗是不是都被杜甫写了?第二个是苏轼能不能写出《春望》这样的诗?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杜甫的《春望》,苏轼写不出来。
1、苏轼的性格及文风
苏轼的性格特点:生性放达,为人率真、豪爽、乐观。在命运乖蹇、前途无望时仍能通达透澈,看开一切而不沉伦,这是一种心境的极致。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
豪放风格、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在写人、咏景、状物时,善于以奔放豪迈的形象 、飞动峥嵘的气势、扩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善于创制铿锵的音调,一改过去的婉约缓拍节调,变成强音促节。其最具代表的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龙吟 小舟横截大江》等。旷达风格、苏轼的诗词以其“旷达”的风格而被诗人所推崇,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在他的诗词中体现了豪迈豁达、俊逸豪丽,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悠然旷远、超尘出世的气质。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究其原因是因苏轼受到庄子的影响 ,同时自己也信奉外儒内道的“杂糅”思想,这也和当时的宋代佛教文化背景有关。最具代表的就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婉约风格、人们习惯上称苏轼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殊不知苏轼写的最多的是婉约词,比起早期的婉约词内容单调、题材狭窄,他的婉约词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别具一格,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婉约词的特点是用清浅的忧愁表达旷达的心胸,用深沉的哀愁表达浓重的情爱,用绰约的隐愁表达鲜明的个性。苏轼对传统的婉约词进行了继承与发展,让婉约之风得以高扬。《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近千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的心。苏东坡是千古罕见的文艺全才,苏轼在诗、词、古文、绘画等领域都有贡献,他的诗在宋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他的词,改变了整个词史,开创了豪放之风;他的古文让他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绘画开创了文人画的先风。
但李泽厚先生说,苏轼的伟大不在于他的文学作品多么的出众,相比于屈原、李白、杜甫,他可能都要逊色很多,但苏轼的伟大在于他的精神,他找到了一条面对儒家困境的解脱之路。
这条路他之前的先辈没找到,所以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彻底对“入世”绝望,选择“出世”;要么始终对“入世”耿耿于怀,心力憔悴。
前者有陶渊明,他是真的放下了,而且放下之后不会再想起,陶渊明也真的在桃花源中获得了宁静。
后者最典型的就是杜甫,不管受什么挫折都不会改变对朝廷的忠心,对天下百姓的忧虑,他是知识分子中“最儒家”的一个,那种固执让人钦佩和感动。
而苏轼的路就是既“入世”又“出世”,在红尘中达成内心的“出世”,而他居然还做到了。
对苏轼诗、词、文的点评。(摘自网络)
诗:东坡诗在北宋也可称为一代名家,和黄庭坚并称,瓯北诗话中,赵翼将其作为北宋的代表,但就其笔力,犹和王安石在伯仲之间,就开创性和后世影响力,尚不如开创江西诗派的黄庭坚。黄庭坚虽然名义上以东坡为师,但实际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作品风格受苏轼影响不多,反而黄庭坚是杜甫的忠实门徒。总体来说,苏轼诗,只能算是宋诗一流水平,远不如李杜地位。词:词以婉约为正宗,苏东坡实际也是各中好手,比如江城子(十年生死)、水龙吟(咏杨花)都是佳作,但就整体而言,东坡婉约词在词坛不具深远影响力。苏词最大的贡献,自然是开拓豪放词一派,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但豪放词的实质是,以写诗的方式写词,以写文的方式写词,实际上把本来“别是一家”的词体,变成了和诗一家的新诗体。就其大略,可以理解为开拓了一种新的写诗方式,就其分量,是无法和杜诗大宗地位相比。文:苏东坡文名很盛,但在散文这个领域,整体的成就无法和一代文宗韩愈相比,在宋六家中,各有千秋,也不是明显出类拔萃,与欧阳修齐名,与王安石匹敌,只是文风差异;与苏辙相比,只是险胜;可能胜过苏老泉,还有被透明化的曾巩。2、杜甫的性格及文风
杜甫的性格特点:忧国忧民、乐于为他人扬善,而无文人相轻之恶习;勇于自我批评,对世人披肝沥胆;敢于自我牺牲,具有任侠品性。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诗歌的风格:多种风格兼备,“沉郁顿挫”为主。
1、杜甫的人生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杜甫一生可分为四大时期,特别是中后期的生活,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生活经历上大致可分为:“壮游——失意——困苦——落魄”四个时期来形容。纵观杜甫一生,青少年意气奋发到遭遇官场失意,中年仕途不得志而生活困顿,直到老年生活落魄、客死他乡。在现实中,杜甫的志向(忠君报国、济世忧民)受到了挫折,现实的无情与生活得不如意,让他情感深沉郁结,无法发泄,承以诗抒怀,以诗明志,以诗言情,体现在创作风格上即“沉郁顿挫”。2、独特的历史背景促成了“沉郁顿挫”的特色的定型。杜甫一生正好生活在盛唐和中唐时期,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过渡时期,历经百年无战事的盛世,而到中年又遇“安史之乱”的战争。无论盛世还是乱世,杜甫情感虽随时代而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他报国建功的思想。因此,他的诗虽沉郁而志不变,常有顿挫之感。因其所在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他写出的诗都是表达对人们的深刻同情,跟揭露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从中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手法也很蕴藉沉著,从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杜甫的诗,无论在情感内涵方面,还是情感表达和声律使用方面,都实现着"沉郁顿挫"的诗风。他的诗,因为“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而成千古大家,辉炳万代。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春望——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饮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杜甫是诗圣,是古往今来的诗歌史上集大成者。杜甫诗非常博大精深,就其深广,李白也不能过之,如古人之评,杜甫诗是兼百家之长,而独至巅峰。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元稹:“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秦观“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
诚然,杜甫诗生前名气不显,但历代以下地位越来越高,这意味着杜甫作品中有非常多值得后人学习或者说可供学习的东西,在唐代有韩愈、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宋代有王安石、黄庭坚等一大批追随者,苏东坡本人对杜甫的诗歌也有很大程度的学习和借鉴。而且杜诗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诗”,对苏辛的豪放词,甚至其他文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以《庄子》、《离骚》、《史记》、 《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为六大才子书。可见《杜工部集》并不仅仅是一部诗集来看。
所以,终上所述:苏轼不管是在性格上,还是文风上,以及对事物的观察角度、胸怀抱负上都写不出杜甫的《春望》。
二、苏轼抱怨,好诗都已被杜甫写完!
如果苏轼说过这句话,那么我认为苏轼在自谦的同时,又何尝不是自己内心之中的真实写照。
表面看来,苏轼最喜欢陶渊明的诗,他晚年写过和陶诗,但陶渊明只是苏轼晚年的朋友,而杜甫则是苏轼一生的朋友。
以下部分内容来自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裕锴先生演讲。
杜甫多次梦到过李白,而苏轼也曾梦到过杜甫。苏轼还详细记载了杜甫向自己托梦一事:仆尝梦见一人,云是杜子美,谓仆:“世多误解予诗。《八阵图》云:‘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世人皆以谓先主、武侯欲与关羽复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我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此理甚近。然子美死近四百年,犹不忘诗,区区自明其意者,此真书生习气也。
当时宋代有很多人为杜甫诗作注。杜甫有一首五言绝句《八阵图》,宋代一些注释家给出的释义是诸葛亮遗憾没能吞并吴国,徒留八阵图。而苏轼认为这是不对的,因此他就做了一个梦,苏轼说杜甫在梦中站出来说,我的意思不是这样的,我的意思是吴国和蜀国是唇齿相依的两个国家,不应该互相去图谋对方。所以最后蜀汉之所以被消灭,就是因为蜀汉有吞吴之意。其实苏轼是借杜甫之口,以托梦这种传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杜诗的理解,苏轼认为自己才是杜甫真正的知音。杜甫:《屏迹三首》其二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然而苏轼说这不是杜甫的诗,这是东坡居士自己的诗。
子瞻云:“此东坡居士之诗也。”或者曰:“此杜子美《屏迹》诗也,居士安得窃之?”居士曰:“夫禾麻谷麦,起于神农、后稷,今家有仓廪,不予而取辄为盗,被盗者为失主。若必从其初,则农、稷之物也。今考其诗,字字皆居士实录,是则居士诗也,子美安得禁吾有哉!”(《苏轼文集·书子美屏迹诗》)
苏轼的观点就是:粮食是神农发明的,但我们不能说种粮食的人就是偷了神农的东西。同样道理,作者写成的诗就成了公共财产。每个人都可以把古人的诗当作自己的诗,只要能从中找到共鸣。
中国古代,特别是在宋朝出现了很多集句诗。所谓集句诗,就是把古人的句子重新编排变成自己的诗,沿用的就是苏轼的这个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轼占用了杜甫的著作权,但另一方面,他又把杜甫看成自己的代言人,自己很多生活体验、内心情感杜甫都已经在诗中表达过了。苏轼对杜甫的远大志向极大肯定。其实,杜甫在宋代有些政治家眼中,就是一个无用的文人,不光无用,口气还大。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自己比喻成贤臣,然而“子美自比稷与契,人未必许也”(《东坡诗话·评子美诗》),别人认为杜甫是文人,虽有远大志向,但没有才能,苏轼则不同意。
然其诗云:“舜举十六相,身尊道益高。秦时用商鞅,法令如牛毛。”此自是契、稷辈人口中语也。又云:“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芝。”又云:“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乃知子美诗外尚有事在也。
(《东坡诗话·评子美诗》)
苏轼认为杜甫虽为文人,但非常高明,有古代贤臣稷与契的思想。杜甫诗中称赞了舜政治亲民的治理方式,批评了秦商鞅的苛政。
杜甫对商鞅非常反感,苏东坡也是如此,他对商鞅曾进行过严厉的批判,认为秦用了商鞅变法当然富国强兵,但这对普通民众非常残酷;征战六国时,更是以杀人多少论赏,这是泯灭人性的。
因此,苏轼对于杜甫远大志向的肯定,主要源于杜甫提出的仁政思想。苏轼还经常化用杜诗意象和模仿杜诗句法。例如,《双石》诗序中的一段: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北。其一正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乃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
这里苏轼又做梦了,他梦到自己在颍州,有人请他去官府,官府门上挂了一块写有“仇池”的匾。这两个字来自杜诗,“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秦州杂诗二十首》)。
在《和陶桃花源》诗引中,苏轼又再次提到“仇池”,“此乃福地,小有洞天之附庸也”。可见,“仇池”是苏轼心中的桃花源。之所以会梦及“仇池”,实在是苏轼对杜甫的诗太熟悉了。苏轼不仅把自己喜欢的有小孔的假山称之为仇池石,而且把自己的笔记命名为《仇池笔记》。“仇池”二字即出于此,也是从杜诗中而来。苏轼写的《江月五首》,完全模仿杜甫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月》),他还自认为这是古今绝唱。“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独夜”……然后一直写到五更,这种模仿有点拙劣,但也证明苏轼太喜欢《月》,太喜欢杜甫的诗了。此外,苏轼还写了200多首题画诗,很多也是学杜甫的。
所以,终上所述:按我们现在的说法,苏轼就是杜甫粉,而且还是超级粉!对苏轼来说,杜甫的诗那也必然是好的。
毛泽东曾经对苏联著名作家费德林说:“他(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民诗人。他的作品是中国后人艺术欣赏的不朽文献……也是给全人类留下的优秀文学遗产。”
鲁迅先生曾说:“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郭沫若在参观杜甫草堂时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012年9月,在成都举行的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活动时,著名书画学者黄锦祥即兴赋诗曰:“行吟惠义腹中诗,沉郁高扬赋我思。讴云颂月无闻语,吐尽人间疾苦词。”千载历史的回音壁上,崇杜之声不绝于耳。。。
最后其实杜甫和苏轼的名气,从历史而至现在,已经足以体现他们的实力了,当然他们的才华也称得上这份名声。杜甫以诗闻世,而他又因他的忠君爱国、关爱民生的人格精神扩大了杜诗的影响。而苏轼以全才闻名,而因他的旷达、风趣、轶事,也加重了他文才的传播和影响。
所以单就文学性而言,杜甫伟大,读杜甫时常会堕泪,思想、情感、语言、技巧全部称得上一代宗师,引来无数后人模仿。苏轼的伟大在其人生观,他的人生之路和人生态度成为了后世文人的精神良药。
神墓中有多少诗词?
战歌(作者原创)
修我战剑,杀上九天,洒我热血,一往无前。
辰战歌(作者原创)
一剑在手,八方云动,试问天下,谁是英雄?
败天曲(作者原创)
千重劫,百世难,亘古匆匆,弹指间。不死躯,不灭魂,震古烁今,无人敌!待到逆乱阴阳时,以我魔血染青天!
紫金神龙口头禅(作者原创)
龙大爷一回头,山崩地裂水倒流
龙大爷二回头,飞沙走石鬼见愁
龙大爷三回头,美女如云任我游
龙大爷四回头,万魔之王想跳楼
神墓赞歌
何处飘来的风
惊醒万年的梦
几数借来星辰
寥落千里长空
雨馨落日嫣红
云花睡月帘几重
怎奈白棠遍青冢
明烛长醉水长东
伊人花逝 如此忧伤
凭空泪 何处藏
潮记朝夕 花开彼岸
今我此誓 坚强
潜龙战舞 凤翎天路
如意曲闻 流年倾顾
封侯拜将 神魔无数
地狱天堂 战天何处
百花灭阵送天开
古老情怀
太上道 忘情败
故人曾来
日月歌 天地外
将神墓 掩埋
墨香·神墓祭
万年梦 醒清风 欲寻旧迹已尘封
挽长弓 屠云龙 逆天斩神风
转玄功 太极中 困龙阙破开鸿蒙
探绝路 虚天破 前尘遇神龙
天下壮志几多仗剑战丰都 是当年旧梦未醒今生再相逢
望穿山河云端大漠八绝七星殁 傲世绝代风华展名声动
云山深处乱世几恩仇 自山崖坠忘忧愁却无意执手
地幽处尽头 封魂苍生万重楼 往事云烟纸上从指间流
碎虚空 破魔封 馨香依旧雨成红
太上道 忘情梦 六道轮回空
天堂迷 地狱深 追寻旧缘问前尘
天地变 六界换 逆乱变风声
战异界 屠天阶 忘情十年花开谢
重相见 又离别 轮回前缘撷
寻前尘 觅父踪 战尽屠灭古今邪
独孤湮 苍天灭 碧空尽染血
云端多年不见韶华几红颜 当年相识欲恸泪洒山海间
尘缘浅-不见今我此誓灭苍天 天涯海角名传不管只为你容颜
七剑十二钗
辰南·刀剑·浮生若梦
星轮月舞光阴旧,物是人非满目愁。
墓冢流枫百世梦,江湖夜雨十年秋。
刀光已断情难断,剑气才收恨未收。
天地为局人作子,漫将长笑赋风流。
独孤败天·大义·天下为公
百世轮回宇宙间,情仇似梦事如烟。
独孤长倚苍山雪,毅魄笑凌北阙寒。
天道无公天可灭,月轮有恨月常圆。
群伦踏乾干戈后,唯愿慈云满九寰。
辰战·豪侠·八方云动
三尺锋寒万界霜,平生侠骨海天长。
东溟犹映擒龙事,乱界复惊战气狂!
亘古匆匆长啸度,神魔幻幻指间量。
征天成败何须问,碧血忠魂向杳茫。
魔主·壮怀·封神拜将
魔威夜夜气冲霄,拜将台出万世豪。
绽影冷眸凌宇看,绝尘霜发覆云飘。
击天反掌局间事,陨魄平常醉里消。
梦幻空花征岂必?不甘居下苟随潮!
黑起·血戮·一世枭雄
杀气连云日气消,君王盖世夜磨刀。
苍穹弹指流殷血,瀚海叱雷动恶涛。
壮岁已蹉天柱印,锋芒还剩斩龙豪。
泪染魔魄四十万,碎骨时日恸未凋。
东方长明·傲骨·白发凌霜
霜丝霜骨洗霜风,万古凝冰万事空。
回首劫时天日黯,洒恨醉后暮云匆。
壮怀已伴梦华去,身世还如西陆蓬。
放歌时节魂影散,孤峰应与月轮终。
紫风·飞扬·游戏红尘
轮回生死等闲分,长笑一声赴杳阴。
意气飞扬轻宠辱,高歌飒沓动鬼神。
不羁行止非除恨,无泪伤怀更荡魂。
情怨牵缠何许忘,唯将孤影伴红尘!
雨馨·挚爱·雨夜芳馨
流泉雁荡映花红,窈窕依人向晚风。
相看相识云里梦,忆君忆旧月中空。
无情界上流殷染,陵冢远眺恨雪枫。
执手星天情若故,奈何世事已匆匆。
龙舞·执着·望尽天涯
英风飒飒卷清霜,却有谁人解梦长?
情寄丹青风底絮,意传尺素镜中芳。
十年孤望添愁绪,百转柔肠费考量。
珠泪洒雪如旧日,相看天地已茫茫。
梦**·虚实·一帘幽梦
襟含秋水不沾尘,独立谁晓绮梦深?
缘灭缘生丝弦恨,月悬月落断魂因。
情仇几度浮沉苦,聚散十分岁月痕。
经世还留冰心在,半思骨血半思君。
李若兰·坚战·意气冲霄
红颜岂许让须眉,战气方逐电隼飞。
霜氛为眸杀气卷,玉莲化刃冷光垂。
五强争胜凭铮骨,九狱相惜复望徊。
生死高天何必语,七绝一体踏轮回。
司徒明月·痴心·浮沉随郎
十世相随未梦寒,死生一笑旧痕阑。
长生绝谷香魂杳,魔域黯风泪影干。
执刃谁知心犹绞,挽弓乍晓梦正残。
横笛曲际无边恨,尽作壮词祝君还。
萱萱·灵逸·碧草含香
香华随风碧影摇,巾帼亦自有天骄。
漫将耆老掌间戏,嬉把世局心上描。
一纸素笺凝笑语,三生情缕系君腰。
战天道上相携手,淡看浮沉若絮飘。
南宫仙儿·妩媚·颠倒众生
牡丹未绽已倾城,媚眼轻看世上尘。
袖舞重云飘若戏,风飙万叶不沾身。
寰间万众迷姝色,宇内何人晓本心?
放浪形骸叹孤影,平生无处觅知音。
纳兰若水·飘零·朝露昙花
浮沉惝恍乱衷心,烛泪空滴梦不成。
乱云霏霏闺闼冷,疏雨沥沥药园青。
对君执刃由圣战,飘寂传音剩深情。
却叹襄王本无意,此身何计话来生?
水晶·明澈·冰心玉壶
九天仙子入尘罗,幻世纷纭漫漫波。
冰月未曾片痕染,玉壶依旧丽光娑。
还思踏雪凝眸处,更念斯人倚剑歌。
天运已湮幽隐诺,问伊心事复如何?
东方凤凰·盛气·凤舞九天
天女临尘舞绚风,羽光还似那年红。
龙吟凤唳时空外,梦转思幻有无中。
盛气横眸初会日,迷茫以对再相逢。
谁知心事归何处?丝絮无痕总是空。
楚钰·慧黠·刁蛮公主
畿有兰兮楚有灵,江流为魄素云凝。
浮沉世事嬉中过,密迩神风掌上轻。
无心未必伤颜色,少虑犹堪胜月明。
不用谁怜霜雪丽,笑间骑虎驭风行。
澹台璇·翻覆·心事如何
机关算尽总成空,世事纷纷大梦中。
天女徒怀凌宇志,七绝已染剑光红。
忘情何必多言语,流念终归伴冷风。
落尽浮华应洒泪,此心幽寂无人同。
扶风歌——魔主
豪杰一怒四海惊,苍生草木识威名。
天王胆气风霆震,为探天秘策封神。
一战败天沧桑裂,魂兮归去向太清。
毅魄轮回号魔主,指点乾坤任此生!
六道推演定吉凶,拜将台出天下从。
亿兆神魔听号令,九州谁敢与争锋?
几度战**碧血,一番绝地对冷穹。
归来依旧豪雄客,魔威盖世动九重!
莫怪一心寒似冰,杀亲杀己永绝情。
丈夫倘无铁石肠,何以大局济苍生?
众生灭天九霄断,一身喋血寰宇平。
伟绩足可昭亿载,薄海永传壮士勋!
阮郎归.独孤败天
十世轮回阴阳间,神魔共骈阗。手握乾坤杀伐权,一怒动九天。
六道局,伤情叹,悠悠碧云寒。英雄归来青冥断,不辞天下先!
恨天夺我一万年
是谁将我仔细掩埋?
是谁高高在上安排?
一世一世的等你到来,
一等就是千年万载。
怎能忘记心中所爱?
雨夜中的女孩,
即使你已不复存在。
怎能将这结局打开?
背负万年的债,
为的是哪句对白?
心在痛,那微笑后的痛苦谁懂?
恨天捉弄,为何总让一切都成空?
终无用,看灿烂繁华终究随风,
天地难容,为何不把青天都染红?
是谁将我仔细掩埋?
是谁高高在上安排?
一世一世的等你到来,
一等就是千年万载。
怎能忘记心中所爱?
雨夜中的女孩,
即使你已不复存在。
怎能将这结局打开?
背负万年的债,
为的是哪句对白?
不再哀,穿越了多少神话时代?
谁在徘徊?谁最后化作永恒尘埃?
好与坏,比不上一阶阶的决裁,
谁是主宰?谁又躲在天(和)地之外?
时间游荡
时间游荡
生命掌握在谁的手中?
星河浩瀚
尘埃浮游飘向到何方?
悠悠苍古
是谁在历史的长廊歌唱?
长发满头
忽抬头凝望一生的时光
朝花夕拾 物飞流光
谁才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星光?
成王败寇 悲凉枭雄
胜者挥画历史歌卷
败者悲愤浅吟哀唱
古来圣贤皆寂寞
遥遥千载时光过
命运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
博弈天地棋局 笑谈百世人生
天道之后 是谁的手在推动齿轮的演变
渺渺众生 皆为棋子
一生奋斗却仍是别人棋盘上的一卒
哀哉 哀哉
终逆起抗争 振臂高呼
尔等皆甘心为人卒子也
任凭呼尔为足下世人也?
得苍茫众生之助
修我战剑
唱我战歌
虽死无憾
神墓红颜赋
烟墨一笺,一曲神墓叹朱颜!
明雨芳馨凝眸雁荡,静听松风寒。
魂散为君,一袭白衣尽殷染。
夕阳为誓凭谁见,
残梦依稀,无情界上秋夜旧痕阑。
——雨馨
飒飒英风,缘他无悔作缠绵,
十年孤镇星沉雪冷,还留几缕烟?
——龙舞
浮仙若梦,缘生缘灭几度缘。
执手相看留泪眼,
心事缱绻,竟是除却骨血便无言。
——梦**
岁月流湮,多少天骄尽红颜;
星天执手,生死轮回一笑间;
亘古荒烟,鸳鸯染血情不变;
风刀雪剑柔肠断,
历尽浮沉,梦尽意阑还剩心依然。
药圃冷,含青复凝碧。
冰心玉壶佳人晓梦依依。
问君意,空自留叹息。
流水无情,却叹谁家霜翼?
——纳兰若水
轻衣戏红尘,萱香裛裛。
千古风流人物一笑寄。
灵魔湖畔,相对眼迷离。
此情如磐永莫移。
——萱萱
机关算尽,空自作嫁衣。
道是落红无情水无意。
前缘作恨,剩苍天清寂。
七绝宫里烛泪滴。
——澹台璇
后宫三千唇间一戏,
教俗尘,未敢轻,巾帼意。
天下俊彦尽付睥睨,
穿飞花,笑千叶,影依稀。
——南宫仙儿
宇坠银河泻纸间,柔肠侠骨永世传。
雪枫难书长别恨,星宇空教旧情阑。
征天谁听翠笛冷,忆旧还记泪痕干。
千古江山犹如画,半为英雄半红颜。
神墓·十年
兵散弓残带血归,大义空得骂名回。
十年孤镇佳人泪,百战兵锋壮士悲。
月浸娇颜倾城舞,尘染霜发逐影飞。
只怜痴情随逝水,重逢陌路却由谁?
战天殇
高歌一曲动征尘,寒锋吞日映天京。
青冥浩浩杀气卷,碧霄惨惨战血凝。
九垓方震豪杰怒,万古犹存高士名。
宇内为公何惜死,寰天风雨悲战魂!
千古魔主
三界六道唯我尊,苍茫大地主浮沉。
杀亲绝情复轮回,再战天道定乾坤!
一剪梅·叹雨馨
芳丛微雨清光凝。烟霞雪影,流风月痕。痴情犹教残红冷,百花长别,泣泪惊心。
万载年光尽烟云。重逢难料,心事谁听?强自断情空余恨,战天道上,回眸泪零。
论神
沉睡幽幽一万载
神已死
魔已灭
昔日红颜六道破
往事如烟过
幕幕心事落
重拾战意傲九天
弯弓颤鸣射飞龙
逆天魔刀震天下
衣沾红尘轻如戏
遍尝世间始如一
纵使六道无常能奈你何
天道已不公
谁能倨傲自私灭众生
翻云覆雨弄乾坤
逆天 弑天
修我战剑啊
热血染九天
沧桑十年白发须
逆天夺命续残躯
红颜不弃伴君侧
哪管神魔六道破
百花谷外怅徘徊
那封印
已破损
伊人却早已消殒入尘埃
玉莲生情一万年
何来秋风悲战戟
你手执方天手执画戟扫天宇
逆乱镇魔尽皆空
试问谁与相争锋
八魂英烈泣天地
如妖夜月悲心事
天地神魔君亦能奈你何
天女坠凡尘
七身归一堪天人
小辰化形大龙战天阶
独孤 独孤
逆剑弑苍天
直上九重天
众生念力终破天
轮回伊始候千年
侧身一凝蓦回首
人生只如初见般
天地武魂·神墓恋
陵园流枫,远山横碧
叹万古之悠悠,凌空长剑独倚,长剑独倚八极
光阴电走,痴心不移
百花残梦誓难离
谈铗处恩仇快意,战天地,块垒谁浇,傲无极
漫道荣辱随风,浮华似梦一笑轻
乾坤苍茫,我心不改魂依依
轮回浩荡争一线,轮回浩荡争一线,誓撼天地
六界兵锋,我心独立
看诸神的布局,谁为操盘之客,何人复又为棋
人海茫茫,伊人何处
浴血只为辗转觅
叹不尽战天路,生死棋,前生恨,百世谜
回首雁荡不尽烟掩前尘,梦依稀
林泉一诺飘逝随风,恨长离
空留战云连正气,战云连正气,不负卿意
谈铗处恩仇快意,战天地,块垒谁浇,傲无极
漫道荣辱随风,浮华似梦一笑轻
乾坤苍茫,我心不改魂依依
空留战云连正气,战云连正气,不负卿意
怀神墓
一曲神墓一曲悲,谁人再挽彩云回?
十年孤镇凄雪冷,百花绝谷清泪飞。
陵园浮烟沧桑转,青冥战气风雨垂。
碧血落尽神光黯,怅望空遣寸心灰。
神墓祭·湮灭轮回弑天地
苍天死,黄天立,王道不衰青天起;泣血生,浴血唳,怨魂怒魄洒血雨;神识难灭地难葬,湮灭轮回弑天地!
众神吟,仙乐起,九天之上诸神聚;厉鬼啸,怨魂嚎,九幽之**魂绕;亿万生灵俯称军,百万神魔甘为将!
情难却,意难忘,不过沧海一声笑;破虚空,轮回荡,悠悠万载天地浩;恨天夺我一万年,终将再起战天道!
红颜断,回忆碎,月光淡淡影憔悴;仙妖乱,阴魂溃,情丝难断意更魅;迷离似见烟霞帔,若堪相见死不悔!
残月偏,繁星点,堕夜明风落叶渐;曲未绝,心相念,湖影鸳鸯惹人羡;碧云松影心无恋,独痴仙娴翠盘滟!
世间情,怎如愿,殉情只为来世见;今生缘,终有变,浴血啸天斩曾恋;天戏众生如刍狗,世间万物以为怜!
寒夜飘,浮云摇,白河寒秋任寂寥;解愁肠,度思量,白鹤梦霄隐仙乡;昨是今非望无尽,生死相隔两茫茫!
凌乱衫,料峭寒,日尽昏昏影欲残;一夕情,半朝散,昔颜幽幽心亦乱;为何情似风中絮,信手拈来却意断!
神墓终曲
天已失道岂奉天
苍生血染有谁怜
羽檄凝光神魔动
战魂献祭青冥寒
六道破灭轮回转
英豪十万震九寰
独孤七杀碧血染
禁忌威名万古传
神魔无数燃魂魄
狂雷奔啸剩轻烟
人王洒泪芳踪杳
神墓一念始破天
踽踽独行伤心处
乾坤浩浩意黯然
数度怅望空吊影
几番梦回复阑珊
千秋万古栖迟久
雁荡绝壑见昔颜
欲言无语黄昏后
如烟往昔一笑间
赋辰南
万载古丘剩此身,雪枫幽幽事无痕。
前缘难觅浮烟黯,韶光易纵迷雾深。
乾坤几度流战血,天涯何处诉衷情。
战天一曲情仇断,重归雁荡泪满襟。
惜余春·辰南
旧冢惊寒,雪枫映月,万里苍茫山自碧。孤客天涯前尘远,烟雨朦胧雾凄迷。
雁荡伤怀,百花妒梦,事如流水尽往昔。离人倾觞醉无言,秋风几度冷秋夕。
相思引·龙舞
天涯远,素月明,几度软袖香冷。丹青笑语旧梦,相思落叶凭。
孤镇十年凄凉雪,相看无言泪凝。霜风寥落芳华醉,莫笑太痴情。
西晋司马氏为何要以孝治天下?
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此事没有引起后世史家关注,许多史书上提都不提,远不如清谈玄言那样引来议论纷纷。看来既非特点,又无成效,与天下治乱几乎无关。这是倡导者始料不及的。
鲁迅指出:“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这是一针见血之论。“以孝治天下”这一思想政策的基础便是虚伪的,其无助于治国,固宜。
但决不是在当时毫无影响。我们有一条传统的老规矩:大家明知是演戏,当不得真的,却必须一本正经地演下去。翻开两晋史籍,可知当时这出戏谈得煞有介事,造成了一定的气候。
首先是孝子似乎甚多。《晋书•孝友传》载孝子14人,不算多;而列传所载,称“性至孝”“居丧以孝闻”者,笔者略计有55人,超过《孝友传》三倍。后世列入“二十四孝”的王祥,是晋武帝的元老重臣。脍炙人口的李密《陈情表》,更以其纯孝至情感动了后代无数读书人。以“酌贪泉而觉爽”著名的吴隐之,也是位大孝子。他在后丧期间只吃点咸菜下饭,咸菜的味道吃起来特美(那是当然的);他就连咸菜也扔掉了。殷仲堪瞎了一只眼,是他大孝的光荣标志,《晋书》本传:“父病积年,仲堪衣不解带,躬学医术,究其精妙,执药挥泪,遂眇一目。”文学家庾阐守孝更艰苦:他母亲和哥哥在项城,石勒破城时都遇难而死,“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这么多年不梳头不洗发,真够受的。
孝既是朝廷倡导的道德规范,不孝当然成了严重的罪行。《世说•赏誉》注引陈留董仲道日;“每见国家赦书,谋反大逆皆赦,孙杀王父母、子杀父母,不赦,以为王法所不容也。”可见晋时不孝之罪甚于谋反,可谓重矣。
因此,要整倒一个人,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扣他一顶“不孝”的大帽子。魏时孔融、嵇康被杀,表面的罪状都是“不孝”。晋明帝司马绍为太子时,王敦看此人颇有才能,继位后会碍自己的手脚,“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后来谎言被温峤当众戳穿,此事未行。
要搞臭敌人,必揭发其不孝之罪。陶侃平杜弢,与杜的部将王贡对阵,陶向他喊话:“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吵起架来互相揭短,也少不了揭发不孝。河南尹庾纯与司空贾充在宴会上争吵起来,贾骂庾:“父老不归供养,将何言也?”庾反骂:“贾充天下凶凶,由尔一人!”“父老不归供养”属于不孝,因为按周礼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此即“三王养老之制”。
孝的道德约束力量达到了如此强度,连以破坏礼法、放诞不羁著称的名士胡母辅之、谢鲲等人,可以散发裸裎,可以调戏妇女,但没有一个负“不孝”之累。
综上可见,“以孝治天下”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气候。
为贯彻“以孝治天下”的方针,两晋统治者有不少动作。
太始四年六月丙申,武帝有诏:“士庶有好学笃道,孝悌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皇帝还亲自讲《孝经》,《穆帝纪》:“永和十二年二月辛丑,帝讲《孝经》。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孝武帝纪》:“宁康三年九月,帝讲《孝经》。”《车胤传》:“孝武帝尝讲《孝经》,仆射谢安侍坐,尚书陆纳侍讲,侍中卞眈执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执经,胤与丹杨尹王混摘句,时论荣之。”可见这个活动相当隆重。
朝廷议礼,特别是丧礼,更为频繁,《晋书礼志》有集中的记载,散见于诸传者亦多。因丧礼与孝道直接相关,故十分重视。“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张)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张辅传)有的问题处理过严,到了苛刻、迂腐的地步。司马睿为丞相时,“庐江太守梁龛明日当除妇服,今日请客奏伎。丞相长史周频等三十余人同会。”这个宴会迟一天举办就没事了,现在提早一天,论起来还在妇服期内,就违反了礼制。以“刻碎”著称的丞相司直刘隗,居然提出弹劾;丞相作出处理:梁龛免官、削爵;参加“非礼”宴会的周颉等三十余人都夺俸一月(《刘隗传》)。
相当有力的一项措施是中正把关,即所谓“乡邑清议”。士人入仕必先经中正评品,如果有不孝的污点,中正这一关就通不过。《世说•任诞》注:“(阮)简亦以旷达自居。父丧,行遇大雪寒冻,遂诣浚仪令。令为他宾设黍臛,简食之,以致清议,废顿几三十年。”如此特殊的情况下吃了一点肉羹,因在父丧期内,就被中正卡住,近三十年不得叙用。《三国志》作者陈寿,“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阎缵是位忠直之士,少时父亲去世,继母诬陷他盗窃了父亲遗留的金宝,告到官府,遂“被清议十余年”。此类事例还有王式、周勰等。中正把关,可以说是晋朝贯彻以孝治天下的组织措施。
然而司马氏办事仍难免棘手,因为碰上了孝与忠的矛盾。
魏晋君王背叛了各自的主子,做了主子之后却很需要臣民对自己的忠诚。羞于言忠而倡孝,其本意在求孝与忠的一致:“求忠臣必于孝子”,“资于事父以事君”。武帝时刘斌论曰:“为臣者必以义断其恩,为子也必以情割其义。在朝则从君之命,在家则随父之制,然后君父两济,忠孝各序”(《晋书•庾纯传》)。
谈起来可以一致,行起来却难以两全。周处慨叹;“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
温峤就是让皇帝难以处理的典型一例。二京沦陷,司马睿镇江左。刘琨在河朔拥戴司马睿称帝,派温峤奉表劝进,出使江南。这对元帝是大忠。而温峤的老母拽住儿子不让走,温峤只好挣断衣袖毅然离去。这就违忤了母命,不孝。中正坚决把关,“迄于崇贵,乡品犹不过也。”而温峤效忠朝廷,屡建大功,不升官又不行,怎么办呢?皇帝只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每爵,皆发诏”(《世说•尤悔篇》)。
温峤是忠而不孝;有个沈劲,则是孝而不忠。沈劲之父沈充是王敦党羽,是叛臣。沈充是被吴儒抓住杀掉的,吴儒应是忠臣。沈劲却要做孝子,为父报仇,“竟灭吴氏”。沈劲为叛臣而杀忠臣,理应是叛臣,却因为符合孝道,竟得到肯定。
既然以孝为重,不忠无损大节,于是我们惊讶地看到:《孝友传》中的刘殷、王延,都背晋事敌,做了刘聪的高官,仍名列青史。望族名门之士清河崔悦、颖川苟绰、河东裴宪、北地傅畅、范阳卢谌,“俱显于石氏”,做了后赵的官。刘暾是西晋名臣刘毅之子,官司隶校尉,“正直有父风”;而当刘渊部将王弥攻陷洛阳,他立即为王弥效劳。更荒唐的是王育、韦忠、刘敏元都背晋投敌,却因忠于顶头上司或救助乡亲的义气,而仍在《忠义传》中立传。“板荡识忠臣”,晋朝“板荡”可谓极矣,而背思忘义之徒不可胜数。司马氏轻忠而重孝,难免自食苦果。
又何况司马氏倡孝道又是那么虚伪!看看皇室的所作所为,他们做出了孝的榜样吗?否!他们做了不孝的坏榜样。八王之乱中互相残杀,是兄弟相杀,叔侄相杀,祖孙相杀。按前引董仲道之言,他们犯的是万恶不赦的罪行。怀帝司马炽被俘后,刘聪当面问他;“卿家骨肉相残,何其甚也?”司马炽只好回答:“为陛下自相驱除”。对于以孝治天下的司马氏,这真是锥心的讽刺。
倡孝的虚伪性还表现在欺软怕硬,自相矛盾。上引阮简父丧中食肉,废顿近三十年。阮简是阮籍的侄孙。当年阮籍居母丧时在司马昭座上公开饮酒食肉,司隶校尉何曾对司马昭说:“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肉于公座!宜摈四裔,无令污染华夏!”司马昭却说:“此子赢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晋书•何曾传》)阮简没了保护伞,只得挨整了。
居丧是不能作乐的。明帝刚死,国丧未期,尚书梅陶私奏女伎,遭到御史中丞钟雅的弹劾。而到谢安执政,“期丧不废乐。王坦之书喻之,不从。衣冠效之,遂以成俗。”为什么无人弹劾?因为谢安已登台辅,位尊权大,没人敢碰了。
上文说过《晋书》列传中有孝子55人,其中恐亦有假。《晋书•孝友传》序云:“晋氏始自中朝,逮于江左,虽百六之灾遄及,而君子之道未消,孝悌名流,犹为继踵。”这话显示,修撰《晋书》的初唐史家,觉得晋代孝悌名流不够多。相比之下,《南齐书•孝义传》16人,《梁书•孝行传》16人,晋朝百年,14人确实少了点儿。当然,体例有关,不能说《孝友传》外无孝子;但传外诸传中55人以孝闻,必有谀词。特别是地位显赫而又仅仅“居丧以孝闻”的诸公。如高密王司马泰、新野王司马歆、贾充、陆晔等,实际上恐难称孝子,顶多说得过去而已。朝廷重孝,写上这么一笔,显得好看。沈约《宋书•孝义传》赞云:“汉世士务治身,故忠孝成俗,至采乘轩服冕,非此莫由。晋、宋以来,风衰义缺,刻身厉行,事薄膏腴。”这是隔代史家较客观的评论,可见晋代孝子不多,才是实情。
那么,“中正把关”又当如何评断呢?
说中正不把关,不符合事实;只是怎样把关,颇有奥妙。透露这奥妙的典型事例,是曹魏末年司马昭挂着相国头衔做皇帝时,他的世子司马炎需要办一下乡邑评品的手续。此事使司州大中正很伤脑筋。给司马炎评几品,无须讨论;烦心的是如果全州只评司马炎一个上上品,未免太暴露}而要找个可以跟他并肩同等的人,又有谁敢当得起?结果全州十二郡的中正共同计议,推举郑默出来“陪品”。司马昭还特地致书郑默之父郑袤,说:“小儿得厕贤子之流,愧有窃贤之累!”(《郑默传》)这话说得真有技巧,应收入权术教科书。
此后二十多年,武帝太康初,刘毅上书揭露九品中正之弊,有云:“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公无考校之负,私无告讦之忌。用心百态,求者万端。廉让之风灭,苟且之俗成。”“况今九品,所疏削其长,所亲则饰其短,徒结白论,以为虚誉。”可见其时的中正,已经既不“中”,也不“正”了。上述阮简之例,可见一斑。
千载之后,赵翼在《甘二史札记》中论九品中正,有“法立弊生”之语。原来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不管多高的标准,多严的要求,只要权势一介入,无不通过。而到了这种地步,这个制度的生命力也就完了。
演戏终归是演戏。晋朝以孝治天下这出戏,当时纵有一定影响,却终未能治天下。人民的命运,历史的命运,从来不是演戏可以左右的。
本来的意思是什么?
你以为你在观赏喜剧吗?不,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幕幕悲剧。
尹天仇大声喊着问柳飘飘,“不上班行不行啊?”
当然不行了,“不上班你养我啊?”柳飘飘很是直爽,回答道。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尹天仇一个死跑龙套的,靠做演员挣的那三瓜俩枣是养不起柳飘飘的(尹天仇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
尹天仇沉默了,然后尹天仇看着柳飘飘进入了舞厅挣那“造孽钱”去了。
曾几何时,天津文化馆专业演员郭德纲,邂逅了另一个业余女演员胡中惠,琴瑟和谐,两个人喜接连枝,结局大家都知道,那时候江山父老谁认识他郭德纲,夫妻分手,胡中惠远赴日本,郭麒麟跟去了爷爷奶奶生活。
没钱的日子也是造孽吆!曾几何时,王惠从娘家拿钱贴补郭德纲,2002年的时候,王惠甚至把她爸爸送给他的夏利车卖了钱贴补郭德纲的生活,那时候夏利车可是豪车。
郭德纲曾经说:“人家出名时,我还嘛也不是。”这个“人家”就是王惠,王惠当时是天津小有名气的京韵大鼓演员,体制内的,父亲又是成功的商人。
等于老丈人出钱养着郭德纲。
这种钱,相信当时类状盲流子的郭德纲花的肯定也不是滋味。
那时候的郭德纲,天天一脸苦相。
有钱花的日子也是造孽日子。后来,观众(江山父老)终于认识了郭德纲,开始买他的票,捧他的场,翻过身的郭德纲可不得感谢一句“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家造孽钱。”嘛!
于郭德纲来说,这是一句由衷于心的真话。郭德纲毕竟不同凡响,连感谢观众也与众不同,不是什么“我想死你们了。”
郭德纲这小子的大师之位是妥妥的了,不是因为他相声说的好,于谦说的也好啊,岳云鹏、孙越说的也好,冯巩牛群也是好相声演员啊!
郭德纲他的古文造诣决定了他不同于一般相声演员,这家伙深得唐伯虎之意。
郭德纲的相声,文化底蕴深厚。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来之于唐伯虎的诗一首:
当年唐伯虎怀抱连中三元之希望赴京赶考,结果不幸卷入了科场舞弊案,被贬滴到浙江偏远地区为小吏,注意不是为官,是为吏。
那个年代让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去做吏员,这是羞辱。
唐伯虎断然拒绝了,说:“士也可杀,不可再辱。”铁饭碗不要,然后回家去了。
可是回到家里,唐伯虎受尽了亲人白眼,夫妻失和,兄弟反目,一度失去了生活来源,幸而唐伯虎有书画技艺,喜欢买他的画的人很多,才顾住了生活,
所以唐伯虎才写了一首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众所周知,郭德纲曾经也试图进入体制内相声圈,可是他不受待见,人家说他忒三俗。
算是受了羞辱的。
幸而观众们认可他,所以郭德纲也模仿唐伯虎写了一首诗:
没来由此去经年,总把新人换旧颜。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此诗有一点点悲凉在其中。对了,郭德纲的早期相声我字系列,《我要幸福》、《我这一辈子》、《我要奋斗》、《我是黑社会》、《我是科学家》、《我是文学家》、《我要闹绯闻》、《我要旅游》、《我要读书》,尤其是《我要反三俗》,其实听了笑完之后,也是有点点悲凉后味的。
李白写过最好的诗词?
李白的诗我都喜欢,最喜欢的是《将进酒》《行路难》两首诗。这两首诗不是格律诗,也不是长诗,诗的气势太感染人了,每次读到这两首诗就有种催人奋进之感。
(一)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是其代表作。
《将进酒》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正值仕途遇挫之际,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感概韶华易逝,人生多艰、世事难料,借酒兴诗,即兴作《将进酒》,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
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心情。这首诗体现诗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即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等特点。
李白这首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二)《行路难》这首诗,突出表现了李白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在七言歌行中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这首诗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诗一开头,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
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的心理,急遽变化交替。
最后一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诗人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又突出表现了李白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李白,不愧为"诗仙",不愧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每次读到李白的诗歌,既具有胸襟开阔、神清气爽之感,也具有精神振奋、勇往直前之威。《将进酒》与《行路难》这两首诗,是越读越想读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