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第三极歌词表达什么意思

道斯对他的信仰非常较真”道斯用自己的信仰为不扛枪辩护?发现道斯确实对信仰很认真,结果道斯死活不承认自己有精神问题,如果大家对日军的死亡冲锋没有感官印象的话,毕竟比动能1.8以下的枪没啥机会炸膛,其实每次开抢都要承受一定百分比的炸膛风险。...

第三极歌词表达什么意思,你还记得看过最劲爆的电影是哪部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看过劲爆的电影有很多,但是用最劲爆来推荐的话,还是这部比较好。我推荐给楼主,希望你也喜欢,谢谢。

美国大片《血战钢锯岭》

作为战争电影,如果不呈现战争的血腥、残酷,粉碎俗人对战争的美好想象,那就太不符合美国的“主旋律”了,《血战钢锯岭》也不例外。

钢锯岭(位于冲绳岛)战役,乃太平洋战争一部分。在战前,日本构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碉堡以及地道),易守难攻。美军数次冲锋均被击溃,死伤无算。美军的尸首成车地往回送,仿佛运送的不是尸体,而是垃圾;战场上开膛破肚者有之,双肢被炸飞者有之,至于来不及送回的尸体,除了被清场的日军“补刀”,还要被觅食的老鼠“蹂躏”。这种场景,真实的让人想吐。

道斯,弗吉尼亚州一农家子弟,基督复临教派教友,这个教派谨遵圣经十诫“不可杀人”的命令,道斯对他的信仰非常较真。道斯一开始想得很单纯,做个不杀人,只救人的医务兵。做医务兵,岂是自己说了算?

进入训练营后,道斯用自己的信仰为不扛枪辩护,长官和队友们一副“你不是开玩笑吧”的表情,之后,发现道斯确实对信仰很认真。他们便把他视为“异类”,侮辱他,虐待他,而他也不以为意,真正做到了不以信仰为耻。

长官们想以精神病为由把他开除,结果道斯死活不承认自己有精神问题,所以矛盾升级为:要么承认自己是精神病,退伍走人;要么接受军事法庭审判,蹲监狱。最后,道斯的父亲出马,作为“一战”老兵,这位父亲通过请求自己的老上司某准将,准许道斯有基于宗教信仰不持枪的权利,至此,始转为医务兵。

真正让这位“异类”成为“圣人”的,是一场军事撤退。费劲努力,美军终于攻克了一座碉堡。孰料,不久之后,日军展开反冲锋,如果大家对日军的死亡冲锋没有感官印象的话,这一段电影绝对堪称经典。美军寡不敌众,全线溃退,道斯所在的连队被彻底打散,队长撤退到后方后,发现大部战友尚未撤回。心急如焚,请求上级予以军力支援,上级无奈的说,现在无兵可用。

在就要撤退到安全地带时,道斯意识到自己该干点什么?他向上帝祈祷,仿佛听到一个声音说,回去救人。结果他冒着日军的炮火、清场,救出了75名战友(顺带还救了几个日本兵)。以至于事后,队长对道斯说,“你是我误解最深的一个人,你的成就大过连队中的任何一个人。希望你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原谅我。”道斯笑而不语,仿佛说,我从来就没有怪罪你。此役之后,道斯成为连队里的“圣人”。以至于没有他的“祷告”,他们都不想进行新一轮冲锋。道斯用自己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赢得了尊重,并证明了自己的“信仰”并非虚妄之事。

道斯在冲绳岛战役中,负伤四次。1945年,因救回75位伤员,荣获总统颁发的“荣誉勋章”。1946年,感染肺结核,为此失去了一个肺、四条肋骨。1951年,以残疾兵的身份退伍。

枪支炸膛有多可怕?

要多恐怖就有多恐怖能吓尿了!

要说炸膛这事情吧,其实咱们是遇不到的,毕竟比动能1.8以下的枪没啥机会炸膛。

但对于拿真枪的人,其实每次开抢都要承受一定百分比的炸膛风险。

而且弄不好会受到严重伤害。

这些风险有的来自于自己的装药错误,也有的来自于枪械的设计和材料问题,但整体上炸膛的概率是谁都躲不了的。

所以说无论你玩枪玩的多遛,有可能下一次扣扳机都遇到炸膛的情况。

之前我们在讨论 子弹头里面加金属钠能不能扩大杀伤力的问答文章里放过这么一张图片:

大家看着是不是别扭呢?其实W君将视频做了剪辑

完整的视频是这样的。视频里面的人网名叫做FPSoutback,是一个澳大利亚的视频博主。他的左手就是在一次射击的时候枪炸膛受伤的。

不过FPSoutback即便经此大劫还是依然不减玩枪的兴致。但更多的人则是经历了一次炸膛可一辈子不敢摸枪的。

一把枪炸膛,没有可能是只精确的将枪管炸裂而已,炸出的金属碎片和火药气体都会对持枪的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而在战场上的炸膛还会暴露自己目标的同时让自己失去抵抗能力。

这样说大家是不是就知道炸膛的恐怖了呢?

前几天W君还在头条上发过一篇文章《一扣扳机吓一跳,炸膛!》有兴趣朋友的还是可以过去看看的。

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太多的宣传夸大了复利,导致了很多人对复利产生了一些误解。

复利和世界第八大奇迹没任何关系。

所谓的复利,只是单纯的利滚利而已。

其实,绝大多数的投资,按年来计算的,基本都是复利。

如果我们不取出投资的收益,将本金与收益一同进行下一次投资,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每一年的投资本金基数在不断的增长,产生的收益也越来越多。

周而复始,就有了所谓的复利“奇迹”。

高复利的伪命题

先说高复利的伪命题。

每每谈及复利,很多人都会觉得很厉害。

复利本身确实非常厉害,但持续的高复利,其实是非常难做到的。

很多时候,复利的发生,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货币的增发所导致的。

之所以巴菲特每年20%的复利,就被誉为投资界神话般的存在,原因是高复利伴随着高风险。

连续的高回报,完全可能会因为单一年度的亏损导致大量的损失。

比如每年收益都是30%,持续了8年,最后两年每年亏损50%,那么十年最终收益仅有一倍,年化仅有7%。

高复利无法长期保持,最大的原因是市场上的钱只有那么多。

按照巴菲特一年20%的复利增长,100年是8282万倍,如果市场上的美金不再增发,那么巴菲特拥有的财富可能就超过美国整个国家了,银行里的美金都不够了。

这种情况本身是不符合经济学本质的,也就是不可能存在。

长期高复利的存在只可能有三种情况。

1、货币保持高增发率。

每年财富增长20%,货币也增长20%。

其实财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增长,因为购买力并没有增加。

2、蕴含风险巨大,只是还未发生。

很多人说和个人投资基数有关,其实关系不大,关系大的是投资标的基数。

这是个周期问题,不管是行业也好,经济规律也罢,都有一个高速增长期。

一旦总体基数达到一定体量,就会开始增速放缓,甚至掉头向下。

对应的投资收益,也有可能会由正转负,无法长久持续。

3、单纯的资金骗局。

最典型的骗局就是庞氏骗局。

这类看似高复利的骗局,本质上只是虚假的高收益回报而已,所谓的复利泡沫,终将因为没有持续的资金流入而破灭。

这三种情况,都说明了长期高复利,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时间的价值

时间是复利的实践者,也是检验者。

简单地说,所有的复利最终是否成立,收益率有多少,最终都是时间给出的答案。

复利的意义在于周而复始的投资,中途资金是不取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没有结束整个投资的时候,谁都无法知晓收益率是多少。

比如,今年投资收益率20%,明年40%,两年一共是68%,按复利算,接近30%年化。

但如果今年收益率20%,明年40%,第三年10%,三年一共是84.8%,按复利算,就只有23%左右。

很多人说,复利时间越长,威力越大。

这句话有道理,但也要辩证地去看。

由于时间的积累,投资的本金不断积累,所以越往后,单年度的收益金额就越大,但是收益率本身并不因为时间而变大。

相反,时间越往后,风险造成的损失越大,因为在投资的本金越多。

所以,我们实际看到的复利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会越来越低,因为投资风险越来越大,投资的方式就会越来越保守。

时间的成本

对于复利来说,时间是有价值的,但也是有成本的。

说得直白点,就是时间产生了复利,却也让钱越来越不值钱。

如果这个市场,是一个没有货币增发的市场,那么复利就不会轻易地存在。

原因是,钱就那么多,不存在某一些钱可以源源不断的钱生钱。

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钱只是一个中间货币,用来解决以物换物的问题,所以本就不存在钱生钱这种概念。

钱本身是在流转的,而不是单独地放在某个地方,让它自己慢慢变多。

所有的银行储蓄也好,各种理财也罢,买保险也是,本质上都是因为伴随着时间,货币贬值而产生了钱生钱,才有了复利。

所以,复利本身最好的朋友是时间,最大的敌人,也是时间。

时间不断地稀释了钱的价值,这也让人们更加地追求投资的回报,企图跑在通胀的前面。

之前已经提过了,投资本身,不可能长时间的跑赢货币增长,因为投资本身就是钱生钱,两者是平衡的。

时间越长,时间的成本就越高,跑赢货币增长的难度就越大,因为钱流转的范围就是那么多。

保险公司是最常鼓吹复利的,每年4%-5%,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能翻个近百倍,如果上百年后,保险公司的规模能翻个近百倍,那最大的原因,依旧是货币增发而已。

所以,时间对于复利,其实也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它只能检验复利的结果,却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成为复利的朋友。

风险收益比,才是复利的精华

投资本身,追求的并不是复利。

任何投资,如果一上来就拿复利跟你说事,你可以直接忽略它,因为这个投资一定没有太大的价值。

能确保的长期复利,一定跑不赢真实通胀,而无法确保的长期复利,大概率都是画饼而已。

真正好的投资,一定是告诉你,多少期限内,能取得多少收益,对应的风险系数有多高,最坏的情况是损失多少的本金。

投资的周期越短,可预见性越强,周期越长,不确定性越大。

很多人做投资,没有一个风险和收益比的概念,只是盲目地听别人说收益有多少,结果一个坑踩下去,连本金都没剩下来。

还有一些则是盲目迷信所谓的复利,看着所谓的单利收益表,却忘记了时间成本的存在。

投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时刻牢记风险收益比,看到收益的时候,问问别人风险有多少,看到风险的时候,问问别人潜在的回报有多少。

规避那些看似无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挑选那些潜在收益大于风险的投资。

投资就是一场概率游戏,尽量选择赢面更大的,而不是要靠风险博弈的。

投资是数学题,却又不是数学题。

可以用数字计算出来的复利,都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投资本身就是有风险系数这个不确定性在里面的。

不要去迷信复利,有复利的概念就可以了。

复利本身,并不会影响你的投资,它只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过程。

金瓶梅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情节?

《金瓶梅》是一本奇书,甚至在我看来,社会讽刺意义超过了《红楼梦》。与《红楼梦》那些无病呻吟的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不同,《金瓶梅》写的是发生在清河县市井百姓的故事,它是一部明朝动态历史,讽刺着晚明从上到下的腐朽。《金瓶梅》一书从头至尾,充满着报应,循环,细思极恐。

一、细思极恐的花子虚报应。

李瓶儿为了西门庆,害死了花子虚,并于第十九回嫁给了西门庆,没多久就为西门庆生了个儿子,官哥。

但是官哥一出生,就有各种诡异。

西门庆生了儿子,按照古代惯例,肯定是要祭祖。这官哥在祭祀现场,吓得倒咽气,不敢动;

吴道士送了银脖颈符牌儿和道衣给官哥,可是官哥吓得不敢喘气,不敢睁眼。穿上道衣后,竟然吓得大哭,吓得屎尿都出来了。

怕祭祖、怕道符、怕道衣、还怕猫,甚至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李瓶儿肚中的是个鬼胎。而这个鬼也就是被西门庆和李瓶儿害死的花子虚。

还有一个细节:吴道士给孩子取名“吴应元”,吴对无,应元对应姻缘。这也是《金瓶梅》书中常有的手法。比如应伯爵名字里的伯爵,就是山东话里的“白嚼”,也就是白吃白喝的意思,也与书中他的行为相符。花子虚,的结局也就像他名字一样,子虚乌有。

疑似花子虚投胎的官哥,也造成李瓶儿死的无比凄惨。书中写到,李瓶儿死前,人不住淌血,用草纸垫在床上,房间内都是腐臭的气味,甚至要靠薰香来盖味道,这仿佛也是作者刻意营造的报应效果。

官哥儿和李瓶儿死后,西门庆也从极盛的顶峰走了下来,整个西门家开始逐渐走向衰亡。

二、武松和武大的关系

《金瓶梅》刚开始就是武松回家探兄,打死了山上的老虎,做了都头。然后探兄竟然不了了之了,完全不提回家探兄了。武大,打虎多大事情,也装作不知道。

兄弟竟然是是偶然街上撞见的,没办法,这才见了面。后面发生,武松回武大家去,是潘金莲自己的私心,让武大叫弟弟回家住。

武大在让武松住家里来的的事上就没提过。住过来之后,武松也是单谢潘金莲。这样看起来武大武二关系好像经不住推敲啊。

三、《金瓶梅》结尾,细思极恐的轮回。

书中最后一回,“韩爱姐路遇二捣鬼,菩静师幻度孝哥儿”。西门庆的原配吴月娘逃难,一路逃到永福寺,丫鬟小玉因为睡不着,半夜里就到方丈室外偷听普静老和尚念经。

“看看念至三更时,只见金风凄凄,斜月朦朦,人烟寂静,万籁无声。”书中死了的人的鬼魂一个个来到普静面前自已向老和尚报告自己来生的投胎处。其中西门庆是这样,“又一人素体荣身,口称是清河县富户西门庆,不幸溺血而死,今蒙师荐拔,今往东京城内托生富户沈通为次子沈钺去也。”

按照小玉偷听的结果,西门庆应该是投胎到京城富户沈家。可是,第二天醒来,又接着写到。

普静老师将手中禅杖,向孝哥儿头上只一点,教月娘众人看。忽然翻过身来,却是西门庆,项带沉枷,腰系铁索。复用禅杖只一点,依旧还是孝哥儿睡在床上。月娘见了,不觉放声大哭原来小哥即是西门庆托生。

粗看好像前后矛盾。但是仔细想想,书的结尾是不是有种无限循环,周而复始的恐怖感?仿佛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永不停歇。

有人抓到过妖股吗?

肯定有人抓过妖股,而我也抓过妖股,但抓到妖股又能怎么样,没能吃过妖股,毕竟想要吃到妖股是非常艰难的事。

因为人有一个弱点“恐惧与贪婪”,炒股就是处在这两种心理状态之间徘徊。

比如你在股票市场里面精选一只股票,而且预期这只股票会暴涨,成妖的概率非常大。但对股票预期归预期,真正股票是不可能会按照自己预期走的,一旦股票不跟随自己预期走就会出现纠结,涨了怕跌,跌了怕继续跌。

最典型的就是你持有某只妖股,买入的时候股票开始上涨,赚5个点,很多人跑了;继续上涨赚10个点,更多人跑,有这个利润知足了,真正贪婪一直持股不动的人非常少;反之股票下跌时候会更多人担忧,一旦看到股价下跌就跑了,这就是人的本性。

正因为人的内心是很难掌控的,而炒股其实就是玩的心态,很多人炒股都是亏在自己的心态上面,给一只妖股也赚不到钱,早早的就跑了,等后面回来一看才来后悔,完美错过一只妖股。

怎么抓妖股?

根据我个人炒股经验,真正想要抓妖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政策红利股

股票真正想要成妖,必须要有故事,有利好,而且这个利好是政策给的,政策给这只股票一个长期利好。

政策支持这家上市公司,让这家上市公司股票吸引各大资金进行炒作,说白了就是妖股一定有故事,没有故事的股票绝对不会成妖股。

第二,有超大资金潜伏

股票的上涨必须是靠资金推动的,既然股票上涨靠资金,而那些妖股必须要靠超强资金,不然这只股票涨不起来。

说真的一只真正的妖股是靠各大机构资金推高的,各大机构抱团取暖,出现接力棒来炒作推高股票上涨成妖。

第三,股票基本面良好

股票具备妖股的特征,一般这只股票不会很好,但也不会很差,属于一种普普通通的股票。

比如公司盈利能力一般,市盈率始终,净资产收益率一般,股价属于中低价股票等等。

妖股一般都是从中低价股票诞生的,股价低,即使涨几倍,甚至十倍都不会很高的股价。

第四:股票技术面好

股票在底部拉升启动之前,主力打底基础涨幅都不会差,底部启动都是会出现连板的涨幅。

有种技术面选妖股的就是“三板定妖法”,根据这种方法技术面去选妖股也是可取的。

综合以上四大特征,就是具备妖股共有分因素,大家真正想要选到这些妖股,完全可以根据这些特征进行筛选个股。

但由于人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即使在股票市场抓到妖股,也未必能吃到妖股,所以真正想要抓妖股,通过妖股为自己带来高回报,重点还是养成持股心态,有优良的心态也许比去抓妖股更加重要。

有哪些很荒诞很邪性的国产电影?

我是烟轻水冷,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题主上面已经说到《hello,树先生》这部电影了,我觉得这部电影用荒诞邪性来形容一点也不过。这部电影真的是一部难得的好片,看了很多遍,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Hello,树先生》是2011年上映的一部喜剧电影,由贾樟柯监制、青年导演韩杰执导,王宝强主演。贾樟柯的电影,拥有一种描绘社会现实的纪实风格,似乎一直在带领人们理解当代社会的生存处境,他的电影能深刻的剖析出人性的美丑善恶和诸多社会矛盾。《Hello,树先生》这部电影,就有很明显的贾樟柯风格,故事中的荒诞陆离让人内心久久不能释怀。

故事主要讲述了东北农村里,一个叫“树”的年轻人,在汽修铺受工伤后,被老板解雇了。一起长大的伙伴,有人开着好车成了煤老板,有人远在省城办私立学校。只有“树”每天无所事事在村里闲晃,常去村口的酒馆和朋友喝酒。村子里的煤矿日夜开采,地面下沉,整个村庄不得不迁往别处。“树”的父亲和哥哥在他小时候就离开了人世,他常梦到自己的父亲,却从来梦不到哥哥。后来与聋哑女孩小梅一见钟情,婚礼前夜,“树”终于梦到了哥哥——在寒冷冬天,在“树”的婚礼上,哥哥带着女友为他唱了一首诡异的八十年代流行歌《冬天里的一把火》。从此,“树”意识到自己能够通灵。村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验证了他的预言,“树”成为受人尊敬的“预言家”,被人尊称为“树先生”。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不同,第一种观点的人说“树先生”开始是正常的,后来因为种种因素,最终疯掉了。第二种观点的人说“树先生”从头到尾都是疯的,都是自己幻想出来的世界。第三种观点的人说“树先生”开始是好的,中间疯掉了,最后小梅出现后,他又好了。我还是比较赞成第一种观点的,“树先生”开始并没有疯,他只是行为比较怪异,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之下,他的精神世界才会越来越模糊。其实“树先生”去城里学校打工、和小梅谈恋爱、再到后面和小梅结婚。这里都是真实的,并不是他的臆想。只是从结婚后,他其实就疯掉了,他变成“大仙儿”、小梅回来找她等等,都是他疯了以后精神世界幻想出来的。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情节让人看不懂,感觉就是一部很普通的剧情片,虽然打着喜剧片的旗帜,但是除了王宝强“傻乎乎”的演技让人觉得忍俊不禁以外,实在没有喜剧片该有的元素,反而从最开始的场景来看,让人觉得很压抑,“脏兮兮”的一个村庄,永远不化的雪,灰蒙蒙的天空。就如同一个罩子一样扣在了头上,沉闷而静默的。后面又看了好几遍,大概也看出来了一点意思。其实想一想,中国的广大农村,似乎每一个村里都会有一个像“树先生”一样的人。他们眼里的世界和我们眼里的世界截然不同,他们朴实却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忍受着外部力量的嘲笑和欺辱,但是无法反抗,沉默的活着,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才会觉得有温暖。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