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谣歌词讲的什么意思,唐朝开国皇帝身上有鲜卑血统?
隋、唐两代帝王身上都有鲜卑血统,但他们并不是鲜卑人。隋朝与唐朝皇帝的祖先都是汉人,但他们在北朝时期曾与鲜卑女子通过婚,所以隋唐帝王均有一定的鲜卑血统。
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隋朝文献皇后)与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唐朝追尊为元贞皇后)是一对亲姐妹,都是鲜卑人独孤信的女儿。
因此,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表兄弟,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而他们的外公就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大将独孤信(鲜卑人)。
判断一个王朝是否属于少数民族政权应该看其开国皇帝是否属于少数民族,而隋唐帝王的祖先都是汉人。隋文帝杨坚出自弘农杨氏,唐高祖李渊出自陇西李氏。因此,隋朝与唐朝均不属于少数民族政权,其父系血统是汉人。
唐朝皇帝的祖先出自陇西李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西凉国的汉人李暠。到了北朝时期,李氏是宇文泰麾下的关陇贵族之一。
为了迎合宇文泰的胡化运动,关陇集团中的汉人纷纷改用少数民族姓氏,并与鲜卑女子通婚。比如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原本是宇文泰麾下的汉人大将之一,得到了鲜卑姓氏“普六茹氏”,所以杨忠叫做普六茹忠,杨坚叫做普六茹坚。
公元581年,北周的汉人权臣杨坚篡位,建立隋朝。杨坚认为自己本是汉人,应该恢复汉姓,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胡化运动,恢复了本名杨坚。
无独有偶,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虎也是汉人,而且也是西魏宇文泰麾下的大将之一(西魏关陇集团八柱国之一)。
关陇集团是鲜卑人把持的军事组织,作为汉人的李虎因为有战功,所以得到了鲜卑姓氏“大野氏”。李虎叫做大野虎,李渊叫做大野渊,李世民叫做大野世民。
由此可见,隋、唐两朝都不是少数民族政权,但其祖先与鲜卑女子通过婚,所以隋唐帝王均有一定的鲜卑血统。以父系血统为论,唐朝不属于少数民族政权。
黄巢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说起唐朝,有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也有过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的大动乱,而真正终结唐王朝的还是唐朝末年爆发的由黄巢统领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史称“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为何会失败?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人黄巢领导的反抗唐朝政府黑暗腐朽残酷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884)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唐懿宗咸通(860~873年)末至僖宗乾符(874~879年)初,连岁凶荒,黄河以南尤其严重。农民起义纷纷爆发。 乾符二年(875)初,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发动起义,唐末农民战争爆发。五月,黄巢与同族兄弟、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募众数千响应。接着王、黄两军会合,协同作战,东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就西向进攻洛阳周围地区。唐统治者急调大军夹击。王、黄乃于乾符三年十月间南趋唐州(今河南泌阳)、邓州(今河南邓县),以后又活动于今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反复冲击敌人。
同年底,蕲州(今湖北蕲春东北)刺史裴偓对王仙芝进行诱降,仙芝动摇,欲受唐官职。黄巢指斥他说:起初我们共立大誓,横行天下,现在你独自取官降敌,广大群众何所归宿!因怒击伤仙芝首。仙芝畏众怒,不敢受唐命,遂与黄巢分兵作战。黄巢率军北上,攻克郓州(今山东东平北)、沂州等地。以后王、黄虽曾一度台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
乾符五年,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战死,尚让率余部奔亳州(今安徽亳州)与黄巢所部会合,推黄巢为黄王,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署置官属。从此,黄巢成为起义军的最高领导人。两支义军会合后,势力又见壮大。黄巢再度北上,克沂、濮等州,然后沿黄河南岸西进,“欲窥东都(洛阳)”,唐朝急调军队增援东都。 黄巢知攻东都无望,于是引兵南下,渡过长江,东趋下游。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遭到镇海(今江苏镇江)节度使高骈部将张璘、梁缵的阻击,义军乃转由浙江南进,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攻克福州(今属福建)。
黄巢在福州大力打击官僚,地主,杀了顽固不化的“处士”周朴。 后率大军沿海岸南进,于六年九月攻占岭南重镇广州。经过大约两个月的休整,黄巢在这年冬又率领大军北伐,自号“义军都统”,并发表文告,宣布即将打入关中,指斥唐朝以宦官掌握朝政,纲纪紊乱,朝臣与宦宫勾结,贿赂公行;还宣布义军禁令,禁止刺史广殖财产,县令犯赃者全族处斩。他所指责的都是当时极弊,深得群众拥护。义军拥众数十万,从桂州(今广西桂林)出发,乘大筏沿湘江顺流北上,攻克潭川(今湖南长沙),又下江陵(今属湖北)。本欲乘胜进兵中原,直趋关中,但至荆门(今属湖北)为唐将领刘巨客所败,乃转而东进。
于广明无年(880)五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击毙淮南(今江苏杨州北)节度使高骈的骁将张璘。 七月,自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长江东岸)飞渡长江。高骄与唐廷有矛盾,又慑于义军声威,虽拥兵十幸万,但保境而已,不敢出战。黄巢渡江后门破竹之势跨越淮河,于十一月占领东都洛阳。进军途中,义军“整众而行,不剽财货”,沿途群众纷纷参加义军,众达百万。入洛阳城后,义至劳问冒民,间里晏然。
黄巢北攻时,还特意转牒唐朝各镇兵将:你们各宜守垒,勿犯我兵锋。我将入东都,到京师向皇帝问罪,与你们无涉。这些话分化了敌人营垒,所以兵行无阻。黄巢在东都并未久留,随即转旗西指,于年底突破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天险,最后攻下了京师长安。 唐僖宗和大宦官田令孜南逃成都。义军入城之日,向贫民散发财物,并由大将军尚让向群众宣布:“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 十二月十三日(881年1月16日)黄巢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改元金统。
原唐朝官员,四品以下酌情留用,三品以上全部罢宫。其中枢主要官员有:尚让为太尉兼中书令,赵璋为侍中;原唐官崔理和杨希古并同平章事(即宰相);孟楷、盖洪为尚书左、右仆射,兼军客使(掌管近卫军队);翰林学士中还有著名诗人皮日休。黄巢在长安执行严惩皇族、公卿的政策,唐宗室留长安者几无遗类,义军查获降官张直方夹壁中隐藏的高官显贵百余人后,全部处死。大齐政权还没收富豪的财产,号称“淘物”,宫室皆赤脚而行。
次年,唐军曾一度攻人长安,义军暂时撤出,当夜反攻,将唐军驱逐出城。 但黄巢既未派大军追击唐僖宗,也没有首先全力歼灭分镇关中的唐朝禁军,大齐政权也缺乏必要的经济政策,生产、财政均无着落,这样,敌我力量对比就逐渐发生了不利于义军的变化。关中地主坚壁清野,使大齐政权陷入严重的缺粮困境;中和二年(882)大齐的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朱温叛变降敌;沙陀族李克用应唐朝的乞援,率劲旅一万七千人南下;敌方军力大大增强。
这时,黄巢发现困守关中已很不利,乃于三年四月东撤,攻逼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节度使秦宗权战败,投降黄巢。六月间,义军开始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守将赵犨顽抗,义军久攻不克,朱温和李克用又先后前来增援赵犨,黄巢遂于四年四月解围,逾汴而北,又遇到唐徐州节度使时溥的阻击,作战不利,最后退至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于六月十七日兵败自杀(一作为甥林言所杀)。历时九年余的农民战争至此结束。不久后,唐王朝即告灭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黄巢有一定的军事才华,却因为性格原因走上了一条堕落之路。他的思想也逐渐变得狭隘,滥杀无辜,生命在他这里如同草芥。一个轻视他人生命的人又怎么能够成为领袖呢。黄的失败是一种必然。
为何明朝没有像秦隋一样成为短命王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朝和隋朝是两个比较著名的短命王朝。而对于这两个不过二世的王朝,残暴是导致其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是在秦朝和隋朝之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同样是被称为残酷暴戾的君主。不过大明朝却历经了数百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寿命比较长的朝代,这是为什么呢?
一、打击贪官 宽待百姓朱元璋只对官员和知识分子暴戾,他整治贪官,铲除异己,但从来都没有亏待过普通老百姓。他对官员们管制越严厉,百姓们就会过得越好,这句话虽然说得绝对,但道理确实是这样的。朱元璋出身农民,他很痛恨官僚,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比如他曾经制定过这样的一项法律,当一位官员被朝廷稽查,只要老百姓们为这位官员伸冤求情,朝廷都会二话不说,直接官复原职;当一位官员不被民众认可时,老百姓可以直接把这位官员押送到京城治罪。这样的制度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不过,可惜的是,这项制度在朱元璋去世后就被带进了历史。但这种制度存在的时候,无疑帮助朱元璋赢得了民心。
二、驱逐外族 百姓支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南方政权可以打败北方政权的例子,似乎只有朱元璋这一个。而朱元璋之所以能驱逐元朝的统治,离不开自己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这一点上,相对于坐镇指挥的秦始皇,朱元璋在历次大型战役中几乎是亲自参与谋划。至于和隋炀帝比起来,朱元璋驱逐外族的统治,并且胜多败少。凡此种种,不仅让朱元璋的形象异常光辉伟大,也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支持。由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朱元璋残暴的负面影响。
三、与民休息 轻徭薄赋明朝伊始,朱元璋实行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朱元璋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型的租税蠲免。朱元璋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在朱元璋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最后,所谓朱元璋暴戾,其实都是知识分子对朱元璋的评论!朱元璋出身赤贫,凭自己天分,多次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决策,战胜全国的敌人,推翻元朝,轰走了蒙古人。历史功绩是无法磨灭的。由于从小家里被官僚地主欺诈压迫,饿死很多亲人,所以他很憎恶那些贪官污吏,开国后严厉打击所有贪污渎职的行为,务必做到杀光贪污犯!而这些官员基本都是当时的知识分子,而历史都是知识分子写的,出于维护知识分子本群体的利益,所以无限夸大朱元璋的杀戮甚至造很多谣!
秦朝跟隋朝都是二世灭亡?
一、强大而又短命的王朝——秦朝和隋朝
秦朝,通过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建国于公元前221年,然而建国仅仅12年、秦始皇驾崩1年之后的前209年便爆发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秦二世胡亥也被逼自杀。秦朝享国仅14年。 隋朝,建国于公元581年,在建国方式上不同于秦朝的武装暴力,而是同后来的北宋有着相似之处,隋文帝杨坚的皇位是由北周静帝禅位而来,隋文帝死后传位于隋炀帝,终隋一朝,也就经历二帝,于619年灭亡,国祚仅仅38年。秦朝和隋朝都是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秦朝统一六国后,开启了中国的封建历史时代,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施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统治基础,故有“百代都行秦政法”之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整个国家施行了一番“魔改”,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总之,秦之统一,不仅仅是疆域上的合并,而且是制度层面的高度统一。在秦始皇时期,便有了标准化、可追溯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在整个世界史上都是首创,当时的科技也甚是发达,秦军所使用的剑,要比其他诸侯国的长出近一倍,这在青铜时代简直就是大杀器。
隋朝,隋朝虽然同样短命,但是隋朝的繁盛或许只有后来的宋朝才可比肩。隋朝同样结束了中国历经几个世纪的分裂局面,为唐朝的兴盛做了充足的铺垫,隋朝鼎盛时期,全国有907万户人口 ,而贞观之治时期,也只有300多万户,知道天宝年间才超过隋朝时期。而唐朝的贞观之治,也是在隋朝大量的粮食储备基础上,才得以休养生息,快速发展。有人说,隋朝时期900多万户,而唐朝刚建立时期只有200多万户,都是隋朝造成的。其实笔者认为,这也和统计有关,消失700多万户人口,按平均一户4口人计算,那就是2800多万人,如果这些人全都按死亡计算,笔者认为不大可能,很可能同乱世时期的统计有关。
二、秦朝和隋朝灭亡的通常观点
秦朝,贾谊著有《过秦论》,杜牧著有《阿房宫赋》,力呈秦朝灭亡之原因,认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认为“秦爱纷奢”“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又持“独夫之心”,总之就是秦朝穷奢极欲,不亲士民,统治暴戾。再加上秦朝徭役过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阿房宫、长城、秦始皇陵等大型土木工程,使百姓民不聊生,最终“戍卒叫、函谷举”,大泽乡起义敲响了秦朝灭亡的第一声丧钟,而后群雄并起,秦朝覆灭。
隋朝,历史似乎总有着相似性,隋文帝休养生息,可是到了隋炀帝就开始折腾江山天下,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三征高丽,不但耗费巨大,且使得大量青壮年伤亡,损失了隋朝的生产力量,最终成为了隋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隋炀帝自己也落得个身首异处,连个像样的皇陵都没有。
三、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以上所阐述,并不是说就是假的原因,而是笔者认为,这些分析不够透彻,有些表面和片面。不得不承认,秦、隋的一些举措,确实是导致了民不聊生、民怨四起,但笔者认为,这些不一定就代表古今的一些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例如上面所分析的。笔者认为,造成秦朝和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统治基础的不牢固。
首先,虽然秦朝和隋朝的建国的形式不大相同,但统一的过程却有些相同,秦朝主要通过武力统一六国,但其间也经过了各种策略的博弈,通过内部变法、外部连横,逐步蚕食和消灭了其他诸侯国;隋朝主要是通过发动政变而建立,但是他的基础是在北周,也就是北方政权,对南方政权却通过武力来实现统一。为什么要讲两国统一过程呢?说到统一,那么就必然之前是分裂状态,秦朝之前,是战国七雄,各个国家都是根深蒂固、发展了几百年、统治基础相对稳固和完善的体系;隋朝,其前身北周,在之前的西魏等等,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形成了关陇集团,吞并南方政权后,又面临着“南方土豪”、“江东士族”等门阀大族。虽然自古就有君权神授,嬴政又封自己为始皇帝,这些骗一骗老百姓可以,他们所倚重、所打压、所平衡的那些政治集团可不会这么认为,他们所想的是能扶你当皇帝,也能让你下马。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始皇要采取法家思想来统御秦朝,隋文帝要采取科举制来取代九品中正制,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实现版图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只有自己的统治班底、统治势力才是可靠的,不能收到其他政治势力的钳制,或是不能太过倚重一方。
其次,还是基于巩固统治延伸出来,修长城有错吗?修运河有错吗?春秋战国时期,少数民族多少次侵入中原,使得一些小国几乎被灭。大运河真的是为了满足奢侈享受吗?隋以前的南北方,经过了几百年的对立局面,南方多为当年南迁汉人,北方多为胡化汉人或汉化胡人,在意识形态、正统意识、势力分布上已经形成了隐性和显性的隔阂,所谓大运河无非是为了贯通南北,加强统治而已。
最后,还得辟几个谣,《过秦论》中提到秦始皇焚书,秦始皇是受到方士欺骗,烧的是那些方士书籍,各家思想能够流传下来,恰恰是秦始皇对各家思想的宽容,建立了国家图书馆,那个年代,书籍都是竹简,流通性很低,就算从民间搜集,也搜不到这么多吧?阿房宫或许也只是子虚乌有。大运河为了南北资源的调度起了极大的作用,服务了千余年,不是好大喜功,好大喜功为什么不建立些地标性的建筑,为什么要挖河呢?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李渊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有人说是因为一场被设计“美人艳遇”,但我觉得是靠实力!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2003年黄海冰和聂远演过的一部名叫《隋唐英雄传》的电视剧,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主题曲真英雄,心向百姓的洗脑循环和超人秦叔宝的主角光环之外,意义非常深刻的就是杨广的两个妃子逼李渊起兵的故事了。
李世民设计逼李渊起兵话说当时啊,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反王风起云涌,以瓦岗寨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势力如火如荼,李世民就已经看到了天下的形势,不在隋朝这一边,此时太原李渊的实力完全可以趁机火中取栗,在天下大乱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呢,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所以李渊虽然也看到了天下大势,但是始终犹豫不决,下不定决心,李世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机会稍纵即逝,一旦把握不住,则夺取天下的有利时机便少了一分。
当时在晋阳,有座杨广曾经北巡路过时修建的行宫,宫中有太监,有嫔妃有宫女,俨然是皇帝家的设施,当时晋阳方面为了讨好隋炀帝,在宫中物色了很多美人,并且还有很多人得到了隋炀帝宠幸,被封之为妃,但是没有带走,就留在了行宫之中。
李世民和当时的晋阳令刘文静一合计,找到了当时晋阳宫中的宫监裴寂,要他负责实施两个人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李世民推老子入坑的完美一局。
二凤拥一龙这天裴寂邀请李渊来宫中玩耍,李渊是他的好朋友,当时李渊也没其他想法就去了,宴酣之时有两个宫女模样容貌姣好的妇人,陪伴李渊左右,一直不停的向李渊敬酒,最后给李渊喝懵了……
接下来的事情不言自明,这俩宫女里其实就是杨广宠幸过并有过封号的妃子,然后就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李渊第二天中午才起来,一看见太阳刺眼的照在被单上,他立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恍惚之间他又闻到了女人的香味,心底一沉,然后就发现两个不着寸缕的美人在自己身旁啜泣,李渊不由得问她们的来历,才知道他们两个就是杨广的留在晋阳宫的尹妃和张妃。
李渊死了的心都有了,就算是表兄弟,李渊做了这种事情也是灭九族的大罪,而且还是俩妃子一起,绝对是罪大恶极了。
逼上帝位李渊急忙去找裴寂,质问他为何要陷害自己,裴寂却反过来苦着脸说道,是他趁皇上不在晋阳行宫跑到宫中,不仅喝完酒之后坐龙椅睡龙床,还不听阻拦强行要皇上的两位妃子陪侍,并且拦都拦不住,三人一直睡到现在……
如今不仅李渊铸成大错,二妃名节已失,也是大罪,连带裴寂也要被杀了。
此时李渊深感无奈,两位妃子从房中走出来,擦干眼泪对他说:为今之计,唯有造反才可免除这灭九族的大祸,而且您还能一举两得,实现长久真实的一龙拥二凤了。
李渊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妥协,只好选择出兵长安,建立唐朝。
这也在新旧唐书中也确实有一些蛛丝马迹的记载:
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寂因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寂曰:“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为此尔。李渊真的那么庸碌?事实上,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有太多的称赞李世民而贬低李渊的痕迹,目的是为了显示出李世民在唐朝建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也是为后来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做个合情合理的铺垫,目的就是在于美化唐太宗,矮化唐高祖。
但是在李渊手下曾经有过担任任留守府记室参军的一个叫温大雅的人,亲眼目睹了李渊从起兵到创业成功的故事,有一本书名叫《大唐创业起居注》,根据这本书,晋阳起兵完全是李渊自己的主张,并不是谁献的计,更不是谁的强迫。
著名的历史学家孟宪实认为,反隋其实就是以李渊为首的晋阳的军事政治集团在隋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一下,夺取最高权力的一个水到渠成的计划,成为开国皇帝也只是他自身把握机遇的体现。
李渊在还没有起兵的时候,在太原就开始广结人才,广交人脉,甚至还因此而遭到了隋炀帝的猜忌;李渊为了自保开始大力受贿,并且开始酗酒,可见李渊并不是一个无能的没心机和庸碌之辈。
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从他后来起兵关中,建立唐朝,夺取天下,处理突厥的关系,李渊都是一位有着重要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的决策人和领袖。
他4个月夺下长安,半年后称帝,几年后就一统天下,纵观整个大一统时代王朝,其实能比李渊更强的开国皇帝,屈指可数,而李世民只是他众多人才中的一个,而恰好也正是他的儿子而已。
而在李渊起兵谋取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不过是他的一个儿子,一个干将而已,绝不是他这个集团的核心和领袖,成为唐国皇帝完全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机遇,并不是靠着自己的儿子得到天下的。
后来的历史更多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有选择的删改的!历史终究由胜利者书写!
为何南京和扬州却不是天堂?
不吹不黑,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彼苏杭非今苏杭苏杭天堂之称,来源于南宋一个苏州人写的一本地方志,这个苏州人很多人听说过,他叫范成大,有点名气的诗人。写的这本书叫《吴郡志》,是一本记录吴郡(包括今苏州、杭州、上海、湖州、镇江、常州、无锡等地)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和奇闻异事等为主的书。
但范成大在此其实也是对唐朝人说法的一种化用。最早唐朝的任华在《怀素上人草书歌》写道“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这里,唐朝人是把整个江南比作天堂的。范成大为什么单单提炼出了苏杭呢?
其实,不是作为苏州人的范成大有偏心,而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古人经常用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地名泛指整个地区,苏州杭州就是江南的代表。所以说,此苏杭非今苏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杭指的是江南地区。
另外,范成大在最早使用这句话时,其主要意思是赞美江南风光,说的是江南美景媲美天堂。后来被人赋予了更多的意思。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除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代还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这句话比苏杭的天堂之说要早很多,出自南朝时期《殷芸小说·吴蜀人》。东晋南朝时期,今天的扬州一带还叫“南兖州”是南京分流出去的北方侨民集中居住地,那时还没有今天扬州的概念,彼时人们说的扬州指的古扬州,也就是“扬一益二”的扬州,治所是今天的南京。所以学者们说骑鹤下扬州下的是南京。
不过,在南朝高光之后的南京,到了隋唐却迎来了至暗时刻,因为自古有王气一直被打压,隋朝更狠为了防止南京的王气直接把南京的六朝皇宫和所有宫殿全部推倒,在上面荡平种菜,史称平荡耕垦。这还不行,又把南京从都城将为县城,归镇江管辖。
到了宋朝,虽然南京已经恢复为建康府,统治者甚至想在南京建都。但南京和扬州地区的人文气息跟苏杭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尤其是半壁江山的南宋,南京扬州由于紧靠长江,实际上已经是抗金的前线阵地,宋金在这片地区连年开战,即便是议和时期这里也不太平。此时,南京扬州是躲在苏杭的那帮缩头乌龟们”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最大屏障。南京扬州守住了,他们就继续”西湖歌舞“,南京扬州失手他们就跳上船往海里逃。
所以,可想而知,虽然当时的南京和扬州地区虽然也有美景虽然也繁荣富庶,但相比苏杭来说肯定不是理想的居住地。作为南宋中兴诗人之一的范成大心里,南京扬州自然也不是天堂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