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敬献歌词是什么意思

懂得感恩的孩儿们都会不约而同的为妈妈精心准备一份礼物,爱你的孩儿2、程氏祖先是谁!他们的后裔伯符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程伯休父就是程氏和司马氏两姓共同的始祖,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程国的居民后来就称程氏。...

敬献歌词是什么意思,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懂得感恩的孩儿们都会不约而同的为妈妈精心准备一份礼物,或许一件漂亮的衣服,或许是妈妈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来感恩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以及在困难的岁月里妈妈的不同寻常的不易与煎熬,让我们共同品味母亲的真谛,然而,妈妈我们失约了,我只能在梦里,在深深的怀念里……,

妈妈,到今日你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九个月零七天了,在这些天里,你的娇小,瘦弱的身影老在我眼前浮现,但是,尽管无数的形形色色的梦里却难得你的音容,难道是上天的祀祷?不让你喜欢流泪的女儿再受思念的折磨?妈妈,无独有偶,大约前十天吧,你梳着长长的披肩发型,纹得十分时尚的眉毛出现在我的梦里,我很欣慰,我终于见到我日思夜想的妈妈了,而且展现给我的是你从没有过的时尚漂亮的样子,然而,一睁眼,只不过是一场美梦而已。

妈妈,在我们的儿时,正处于国家最困难时期,虽然岁月艰辛,但你总是想方设法让你的孩子们,吃饱穿暖,并鼓励我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不与别人家孩子打打闹闹,做个乖巧懂懂事的孩子,在此,妈妈,我要深深的向你鞠躬,我要感恩于你,我虽然没成大材,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生活,尽老孝亲,让我没有愦憾,这些全得益于你的言传身教。

妈妈,我很懂你,你曾经的岁月,经历过许多的苦难,为求生存,你经过了几千里的大迁徙,来到了河套,其间你受了百般的苦,终于迎来了幸福的岁月,但你没有福气享受人间的繁华,由于一场恶病生命始终定格在了去年的八月三日的晚上,从此阴阳两隔,思念已已,……

妈妈,在你走的日子里,每逄一个节日,你在人间的一点一滴都让我思绪万千,尤其是咱娘俩在医院呆得最后那个晚上,你被病魔折腾得那般惨痛的样子,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间,痛在我的骨间。

妈妈,正逢今天母亲节,又勾起了我对你无尽的思念,孩儿祝福你在天堂安好,没有病痛,生活美好赛过人间,妈妈,安息吧!!爱你的孩儿

程氏祖先是谁?

程姓在我国分布较广,人口也不少,虽然在《百家姓》中排名193。但据2015年的统计,程姓的人口总数却在全国排名31位。

关于程姓的起源,说法也较多,但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一、起源风姓,以国为姓,是重和黎的后裔。

传说中的“五帝重、黎,他们的后裔伯符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因此,建立了程国。古程国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和偃师交界的地方。后来,程国的后代就以国名程为氏,这才产生了程氏。

二、以地名为姓。

传说,周宣王时,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东滕州东南薛故城)有功,所以他被封到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以后,他的子孙有很大一部分人就以地为姓,才有了程姓。

周宣王在位, 国力日渐强大,他亲自领兵征伐时叛时服的淮夷,他让大臣尹吉甫作为使者,任程伯休父为大司马,让他摆兵布阵势,监戒军队。程伯休父随周宣王出征后, 在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程伯休父到达都城镐京后,就在朝中担任大司马,他的封地改在咸阳附近的程邑。

他的子孙后代中的有一部分就以他的职宫——司马为氏,于是形成了司马氏。其他的还是程姓,这样看来,程伯休父就是程氏和司马氏两姓共同的始祖。

三、起源商、周之际的伯符之后。

据记载,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由于伯符向周王敬献“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这“三异之端”有功,被周王封在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程姓。程氏因程国而得名,先有了程国,程国的居民后来就称程氏。

至于程氏在何时何地得氏则诸说纷纭。程氏的得氏始祖名伯符,又称乔伯。他是重、黎的后裔,生活在商、周之际。《河南程氏正宗世谱》中有一首《迁徙歌》,写道:“古有重黎氏,程族由发初。历夫周兴际,伯符广平居。”这首歌概括了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广平的事。

广平是伯符的始封地,也成为程氏的发祥地之一。但是广乎不是程地,也不是程国。因此,它不是程氏得以命氏之地。槐塘《程氏世谱叙》转引西汉司徒程泰修撰的族谱说:“臣上世祖伯符先封广乎,后得封程国,遂氏焉。”

四、起源姬姓,是荀氏后裔以邑为姓而改。

据记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裔以邑为姓,称程姓。

春秋时期晋国出现了一些势力强大的姓族,如荀姓。荀姓在西周时生活在今山西省临椅县南部,后来迁移到新绛县西。荀林父、荀宾、荀家、荀会等人都是晋国著名的卿大夫。晋国大夫荀骆的程邑,后来他的子孙就以邑为氏,改姓程氏。

在中国历史上,程姓主要生活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湖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

如今河南程姓最多,程姓在全国有九十八派,河南就有十八派。程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九。

图片来自网络

你认为刀郎算得上歌王吗?

刀郎算得上歌王吗?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至少在我看来是!

有人说过,如果把歌手分为好和坏两类的话,刀郎绝对不是个坏歌手。他的歌不深奥但够直白,他的翻唱也颇有味道。

音乐特色

刀郎的音乐展现更多的还是将通俗唱法和少数民族音乐及戏曲元素相融合的演唱风格。

独具一格的歌词创作,歌词是音乐思想的表现,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是一首歌曲的灵魂所在,也是歌曲得以流传的根本。在刀郎的歌里,汲取了少数民族地方文化的营养。歌词都采用了一种长篇叙事风格的写法,大量使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娓娓道来,类似于行吟诗人般。如:《艾里甫与塞乃姆》《喀什克尔的胡杨》和《披着羊皮的狼》等,这是为一般歌词创作所避讳的,但刀郎运用得很成功。

他的歌曲不论是原创还是翻唱都有强烈的个人特色,声音粗、厚、沙,高音区也很有力道。音色沙哑却颇具金属质感,无论是低音还是高音都给人以十足的沧桑感觉。他的声音表现比较直接硬朗,特色的歌喉演绎着其独有的男人味。

而看看他成就

2004年,是SHE、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孙燕姿等众多大神厮杀的年代。

周杰伦的《七里香》、SHE的《奇幻旅程》、林俊杰的《第二天堂》、潘玮柏的《wuha》、张韶涵的《 Over The Rainbow》和《欧若拉》、五月天的《神的孩子都在跳舞》、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等等都在这一年扎堆发表。

然而所有的这些专辑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横空出世之后都显得略有失色,它的话题性和传唱度都是其它专辑所无法比拟的。

这张专辑在没有打榜、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之下,正版销量高达270万张。

2005年凭借《冲动的惩罚》获全国“金唱片”奖

2005年,华语音乐传媒”盛典,最佳国语男歌手

2005年,第27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 最受欢迎中文歌曲奖铜奖

2005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第13名

2012年,《爱是你我》获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行业评价

在音乐圈,刀郎是很小众的,

在民间,刀郎是很著名的。

有品位的人或许是不屑于听一个野路子歌手的歌的。

差评声:

那英:去KTV里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

杨坤:他那些东西能叫音乐吗!!“他有音乐吗?你认为他那是音吗?”

汪峰:刀郎的音乐我听说过,从他的音乐、歌词———这两个构成歌曲的主干讲,刀郎是非常一般的。这不是批评,是事实。刀郎之所以会火,是因为大家听了太多过于精致的歌,再一听比较粗犷的就会觉得新鲜。

罗中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他一样这样火起来的,他只是嗓音条件很好,再加上选曲时比较讨巧一部分人群,这才被以讹传讹地捧红了。

高晓松:哪个歌手如果唱刀郎的歌曲,在我这里他休想过关。我会问他,你为什么要唱歌?如果是心灵需要抚慰,那么唱这样的歌心灵就是这样的,我不认为他(唱刀郎歌的选手)会是个好歌手。我不会只看嗓子,心灵才是第一位。”

好评声:

谭咏麟:“我认为刀郎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优秀歌手,起码是十年不遇的。呵……我不是恭维刀郎啊!我讲的是真的,还有就是他的音乐带着新疆音乐的风格,有很强的感染力。”

罗大佑:刀郎他最好的是他的...生来就是唱歌的嗓子,声线太好了。

黄烽:刀郎的确是一位光凭唱法就能打动人的歌手,他的音乐太勾人了。

王磊:旋律简单、流畅、耐听;歌词有着较强的叙事性和画面感,直白、不复杂;嗓音未经修饰,有质感、有张力。刀郎歌中的沧桑,是来自民间的声音,有着最质朴的情感。

但在我看来音乐只有主观的好听和不好听之分,而没有“高雅”和“低俗”之别。同一件作品,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赋予它的“高雅”或“低俗”的标签也会发生改变。

所以,与其用这种方式去定义一首歌曲,还不如去比唱片销量,人民群众掏出的真金白银岂不是更有说服力?

我的看法

以前觉得刀郎的歌有点俗口水歌,但是又比一般口水歌有内涵真挚许多。

但是当我去了解之后,对他的印象彻底颠覆了。静下心来听,刀郎的的确很有特色,流行与民族相结合,还有些摇滚的味道,一些歌曲的编曲水平确实很震撼。

刀郎的好歌都没火起来,《北方的天空下》、《喀什葛尔的胡杨》、《阿瓦尔古丽》、《谢谢你》、《永远的兄弟》等等。

但就现在来看,刀郎又绝对是个悲剧性的歌手。刀郎的不走运之一是和他的歌同时走红的是一大堆网络歌手。以至于在之后经常有人把他和网络歌手之类相提并论。

但他自己说:“我就是一个简单、单纯、执着、热爱音乐的人,对于商业至上的音乐圈和娱乐圈,我只想冷眼旁观。”

这样的想法让他显得与其他任何歌手都格格不入,在这个充满功名利禄的娱乐圈,他漠视着娱乐圈的规则,只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或许远离这个圈子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内蒙古的草原美景各不相同?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名旅游从业者“半杯鹤”。

内蒙古几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布统草原,乌兰察布草原,辉腾锡勒草原,鄂尔多斯草原,贡格尔木,希拉穆仁草原!

其中,我最钟爱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闻名世界,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的基地和最好的天然牧场,有"牧草王国"之称,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

去真正领略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体会“天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浑然天成的大碧魔毯!

纯洁的蓝天白云,优质的牧草,是摄影的天堂,清凉避暑的胜地!

喝一次“下马酒”,戴上圣洁的“哈达”,听一次纯正的内蒙古“呼麦”,转一次充满草原信仰的“敖包”,心灵被净化的如这蓝天白云般的清澈!

每年7月初开始,呼伦贝尔开始进入了一年内最漂亮的时候,水草丰美,牛羊成群……一幅幅美妙的自然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再加上大面积的油菜花盛开,碧绿的草原之上也多出来一片片的“黄金花海”,简直美哭了!

坐上丰田大霸道越野车,穿越草原深处,原始森林,河流,无人区! 夏天的草原绿草如茵,深呼吸一口,清香的草木味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牛、马和羊漫游在草原上,风吹草动,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地势平坦而辽阔草原,在远方有微微起伏,整个大地都被草覆盖着,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在蓝天的映衬下,仿佛进入梦境一般!

我们可以骑一匹快马驰骋在绿色的海洋中;亦或是弯弓射箭感受蒙古族的豪放气概。

如果有时间了,再去巍巍的阿尔山,去感受珲春少数民族的原始快乐密码!亲临边陲小镇,各种各样的俄式建筑和设施仿佛让你置身异国,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品尝各种俄式美食。

在这空旷的大草原上,感受着不一样的异国风味,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就是我梦寐以求,朝思暮想,做梦都身临其中的天堂地方---呼伦贝尔大草原!

耳边不觉得又回响起了那首歌《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

白云朵朵飘在飘在我心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心爱我的思恋

我的心爱在河湾

额尔古纳河穿过那大草原……

谁知道程姓的由来?

程姓起源有五 1、出自风姓,以国为姓,是重和黎的后裔。 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的人物。他的后裔伯符(一作乔伯)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古程国的地望在汉晋时期的洛阳上程聚,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和偃师交界处。程国的居民以国名为氏,于是就产生了程氏。 传说,上古时候。民间祭祀很乱,社会很不稳定。颛顼高阳氏为了使百姓从杂乱的祭祀活动中解脱出来,安心生产,就委派他的孙子重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神灵;重的弟弟黎为火正之官,掌管民事。后来重和黎的子孙就世袭了这一官职。商朝时封重黎的孙子于程(今河南洛阳市东,也有说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建立程国,称为程伯,其子孙以国名程为姓。 北宋时欧阳修等人修撰的《新唐书》七十五卷《宰相世系表》中说:“程氏出自风姓。”南宋学者郑樵撰写的《通志·氏族略》也说:“程氏,伯爵,风姓。”由此可知,程氏源出于风姓。 除程氏出自风姓外,任氏、宿氏、须句氏、颛臾氏也都源于风姓。风姓为太昊伏羲氏的后裔。太吴伏羲氏属于东夷部族,活动范围在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一带。河南淮阳有太吴陵,是太昊的都城所在地。 风姓的首领称风后,生活在传说中的炎黄时代,他和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西晋时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一天晚上,黄帝梦见一阵大风刮起,把地面上的尘土污垢吹得一干二净。第二天早晨醒来,寻思昨夜的梦境,说道:“风能发号施令,是执政的象征。‘垢’字去掉‘土’旁,就是一个‘后’字。难道天下有一个姓风名后的贤人吗?”于是他依据自己对梦境的占解,派人四处寻找风后其人,终于在东海边上找到了他。黄帝把风后请来,拜他为宰相,帮助自己料理政治事务。 风后能文能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通晓兵法,著有兵书十三篇,后人称《风后兵法》。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有一次,黄帝和蚩尤在涿鹿之野进行战争。蚩尤施展法术,使大雾迷漫,三天不散。黄帝的将士迷失了方向,无法战斗。风后接受黄帝的命令,制造了一辆指南车,使将士分辨出东西南北,终于俘获蚩尤,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到了黄帝的孙子帝颛顼时期,又有重和黎。是程氏的远祖。《国语》十八卷《楚语》记载观射父对楚昭王说:“及少吴之衰也,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世序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林父其后也。”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百三十卷《太史公自序》中也说:“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后也。”这两段话的意思是:颛顼继少吴之后登上帝位,任命重为南正,管天;黎为北正,管地。尧舜时代,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担任分管天地的官职,一直沿续到夏、商二代。周代的程伯休父,就是重、黎的后裔。 观射父和司马迁都说,程氏是重、黎的后裔。关于重、黎的身世,古人有两种说法。一说重和黎都是颛顼的曾孙。颛顼有个儿子名叫称,称有个儿子名叫老童。老童有两个儿子,就是重和黎;另一说黎是颛顼的曾孙,重是少昊的儿子。 重、黎都是传说中很有神通的人物。颛项继少吴之后担任帝王,当时人神杂糅,祭祀混乱,灾祸频仍。颛顼让重举上天,令黎抑下地,使天和地远隔,人与神分离,称为“绝地天通”。在令人看来,重和黎当然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神力。对此事可以这样理解:颛顼将祭祀上天群神和管理土地民人这两种职责分开,让重负责祭祀天神祖先,让黎负责管理土地和民人。 在古史传说中,重是一个半神半人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少昊的儿子。少昊又称金天氏,和太昊同属于东夷部族。他以乌为图腾,设置的官职都以鸟命名。他的都城在穷桑,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少吴一共有四个儿子,依次叫做重、该、修、熙。重曾担任过“木正”,他又被称作“句芒”。《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把他描绘成鸟身人面、身骑双龙的神人。又有人说,重是颛顼的曾孙,曾担任“火正”,人们尊他为火神,称做“祝融”。祝融的遗墟在今河南新郑。因为他活动的地域在中原地区南部,因而他的宫职是“南正”。 古人一致认为,黎是颛顼的曾孙。颛顼之墟在帝丘,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黎曾担任过“北正”,一说是“火正”。黎部族主要在中原地区的北部活动。商周时期在今山西长治西南有一个黎国,可能是黎的后裔建立的国家。黎国是商王的一个重要与国,是商王朝的藩屏。因此周文王姬昌为实现灭商的大业,首先出兵攻打黎国,这就是“西伯勘黎”的故事。当时还有一个黎丘,又称黎侯城,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个黎国一作犁国,又称泥中。位于今河南浚县,汉代又称黎阳。由此可见,黎部族的活动范围是以今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地区为中心,西到今山西省东南部,东达今山东省西部地区。 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他们所处的时代距现在相当遥远,因而他们的身世和官职,史书记载说法不一。关于重的身世.一说他是少吴的儿子,属于东夷部族;一说他是颛顼的曾孙,属于华夏部族。对于这个问题,今人已难以分辨清楚。但是古书都说,程氏出自风姓。从这一事实出发,可以认为重和少昊的关系更为密切,应该属于东夷部族。因为风姓就属于东夷部族。重、黎所属部族记载的混乱,正反映了当时东夷部族和华夏部族逐渐融合,后人已难以准确区分的实际情况。 重、黎在颛顼时分别开始担任掌管天地的官职,他们的后裔世代承袭了这一官职。到了尧、舜、禹时,又有伯益,是帝舜的辅臣。他曾经掌管火,用火焚烧山泽,驱逐禽兽。他能调驯鸟兽,又发明了掘井的技术,能凿地求水。他还和大禹一起治理洪水。大禹临死时,将帝位传给伯益。大禹的儿子启联合友党进攻伯益,将伯益杀死.自己做了国王,建立了夏朝。但是伯益的后裔在夏、商时代仍承袭掌管天地的职位,经久而无失。 程氏得氏之前的远祖,黄帝时有风后,颛顼时有重、黎,舜、禹时有伯益。程氏的得氏,是在西周时期。 2、以地名为姓。 传说,周宣王之时,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东滕县东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也有人说在今洛阳市东),他的子孙有一部分人以地为姓,称程姓。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公 旦公封诸侯,周文王第10子(一说第17子)受封于郇(近山东省临猗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氏,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正平县西),其后以邑名"荀"为氏。又据《左传杜预注》所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以邑为氏,称程氏,是为山西程氏。 西周后期,周厉王好利。他以荣夷公为卿士,拼命对百姓进行搜刮。他的奢贪暴虐,激起了国人的不满。他又派卫巫监视国人,一旦发现有非议时政的人就加以杀害。在这种专制高压之下,国人在路上见面不敢互相打招呼,只好用眼睛示意。国人忍无可忍,终于拿起武器围攻这位贪暴的国君。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邑,不久死去。他的儿子姬静继承王位,史称周宣王。 宣王在位时,周公和召公辅政,整饰政务,诸侯来朝,史称“宣王中兴”。周宣王在 国力有所恢复之后, 曾亲自领兵征伐东南方的淮夷,程国的国君程伯休父也参加了这场战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雅·常武》篇记载了这场战争,写道:“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 绪。”诗句的意思是,周宣王亲自领兵征伐时叛时服的淮夷,派遣大臣尹吉甫为使者任命程伯休父为大司马。让他在左右摆布 阵势,监戒军队。程伯休父随周宣王出征, 在对淮夷的战争中建立了显著的功勋。后来程伯休父到达都城镐京,在朝廷中担任大司马,封地改在咸阳附近的程邑。 程伯休父担任大司马以后,他子孙中的一部分又以他的职宫——司马为氏,于是形成了司马氏。因此,程伯休父是程氏和司马氏共同的得氏始祖。 程伯休父徙封的程邑,汉代为安陵县,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程邑,又称“毕程”或“毕郢”,是上古时代毕程氏的遗墟。商末周文王姬昌曾在这里居住过。后来密人降周,也迁居于此。因而它不可能是当时程国的都城。 宋代人陈彭年等编纂的韵书《文韵》中有目“以国为姓”,说:“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入为大司马。封于程。后遂为氏,与司马氏同。”《帝王世纪》曰‘文王居程,徒都丰’,故此加为上程。” 3、出自商、周之际的伯符之后。 据资料记载,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由于伯符向周王敬献“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这“三异之端”有功,被周王封在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程姓。实则伯符是重和黎的后代。 程氏因程国而得名,先有了程国,程国的居民后来就称程氏。至于程氏在何时何地得氏则诸说纷纭。就程氏得氏的时间而言,有西周初年、成康之际和宣王时期三种不同说法;就程氏得氏的地点而言,也有广平(今河省北鸡泽)、洛阳上程聚和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东)三种说法。 程氏的得氏始祖名伯符,又称乔伯。他是重、黎的后裔,生活在商、周之际。《河南程氏正宗世谱》中有一首《迁徙歌》,写道:“古有重黎氏,程族由发初。历夫周兴际,伯符广平居。”这首歌概括了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广平的事。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关中地区有一个周国,在文王姬昌的管理下,政治清明,蒸蒸日上。姬昌得到了许多方国的拥戴,号称西伯。他在位时,已经奠定了灭商的基础。姬昌死后,儿子姬发即位,史称周武王。他继承父亲未竟的灭商大业,领兵东伐,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卫辉市北)打败了商王纣的军队。纣自焚而死,商朝宣告灭亡。 周武王让商王纣的儿子禄父 (又称武庚)留在殷商故土,继续管理殷商遗民。在其周围建立了卫、鄘和邶三国,分封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又下令释放被商王纣关押在监狱里的贤人和百姓,将商王纣聚敛的 钱财、粮食散发给贫民和奴隶,然后班师西归。 周武王回到关中的镐京 (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后,为了统治原商朝的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推行分封制度,将自己的同姓、灭商的功臣谋士和古代圣王的后代封在各地,建立国家。伯符也是古圣贤的后裔,因而被封在广平,于是伯符带领本家族人等,在那里建立了国家。 广平是伯符的始封地,也成为程氏的发祥地之一。后来广平发展成为程氏的首要郡望。但是广乎不是程地,也不是程国。因此,它不是程氏得以命氏之地。槐塘《程氏世谱叙》转引西汉司徒程泰修撰的族谱说:“臣上世祖伯符先封广乎,后得封程国,遂氏焉。” 4、出自姬姓是荀氏后裔以邑为姓而改。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裔以邑为姓,称程姓。 春秋时期晋国出现了一些势力强大的姓族。荀姓就是其中之一。荀姓在西周时聚居在今山西省临椅县南部,后来迁到新绛县西。苟林父、荀宾、荀家、荀会等人都是晋国著名的卿大夫,是对晋国政局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晋国大夫荀骆的采邑就是程邑。有人说这个程邑就是关中地区咸阳东北的程邑。但是当时咸阳附近应该属于秦国的领地,晋国虽曾拥有“河西八城”,它的领地也难到达咸阳附近。因此我们认为,作为苟驩采邑的程邑, 应该在今山西省境内。因为驩的采邑名叫程邑,他的子孙就以邑为氏,改姓程氏。 5、别的民族和姓氏改为程姓。

甘肃民间的社火有多热闹?

平凉社火,沿袭千年的狂欢节

秦玉龙 /文

在关陇(陕西、甘肃)地区,流传着一句民谚:“香火娱神,社火娱人”。殊不知,社火的起源是为了娱神,而敬献香火也是娱神。看似娱神,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娱人。曾几何时,耍社火、看社火已成为甘肃平凉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且已沿袭千年,绵延不绝。

社火,亦称“社祭”、“射虎”、“社户”,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也是高抬、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表演形式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差别而有所不同,风格各异。

社火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乡村人家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据民俗学者考证,社火隋唐时期演变为节日送神会的杂戏、杂耍。宋范成大《石湖集》:“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中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社火在我国流行很广,各地形式不同,风格各异。

平凉人的老风俗,从正月初四开始各村庄搞各种娱乐活动,直玩到十五元宵节的晚上,有的村民可玩到二月二始收场,开始春耕了。闹元宵、看社火,已成为平凉各县区的一大民俗,代代相传。

正月十五前后,乡镇、县城都会举行大型社火汇演。汇演期间,人们扶老携幼,涌上街头看社火。社火中最精彩的是高芯子,最有阵容的是车杜火,最为得意的是马社火。无论是高芯子、车社火还是马社火,都是真人扮假人,或表演几个历史人物,或一段戏曲场面,人物不唱、不说、不动,由座下的人、座下的车或骡马代步,在街面上游行展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芯子越扎材料越高级,越扎造型越奇巧,原来由大人托着小孩的徒步被拖拉机、汽车代替了。而车社火,现代人则给它起了个新名词——彩车,更是异彩纷呈,各展风姿。由于农村机械的普及,农民养的骡子和马越来越少,少了骡子和马,马社火自然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原来的马社火,现在变成了车社火。

平凉七县区社火表演大同小异,各有特点。其中,庄浪社火因规模宏大而最为著名。据考证,庄浪社火起源于宋元,普及于明清、盛行子民国。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现已发展成有固定脸谱、服饰、道具和表演时间的群众性的传统民俗艺术娱乐活动。相传大宋刘沪将军因收复水洛城并筑城守护当地百姓而受到世代敬仰,因此每年的正月十二,庄浪各方百姓自发组织社火队进城表演,纪念“将军爷”的不朽功勋。以后由于社火规模逐年扩大,内容推陈出新,就演变为一个全县民众广泛参与的重要年俗,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庄浪社火分“白社火”和“夜社火”。所谓“白社火”,就是在白天表演的社火。白天社火规模最大的是正月十二水洛城开集日。届时,来自全县各地的彩车、马社火、秧歌队、腰鼓队等云集水洛城,排成一条长龙,自西向东浩浩荡荡一路缓缓开过,场面颇为壮观。表演内容有马社火、高拐子、春牛、跑社火等。庄浪高抬是一种立体空间造型艺术,它是在木台上安装铁柱,取一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凝固情节,用彩条、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执道具亮相扎势,把人物烘托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马社火又叫“马故事”,圆实的骡马披上艳丽的被褥,装扮后的山里娃雄赳赳端坐其上,隆隆的鼓声在前开路。装扮者化妆历史故事人物,马背造型,凭脸谱、装扮及手中道具辨识情节。庄浪县朱店、阳川一带喜文,以身架挺俏为优,穿长袍、套马挂、腰系彩带、恭手或执茶酒具,不穿戏装。其他地方武士居多,装扮者手执道具,甚至绣球、镜子满身,人马挂彩,富丽堂皇。 高拐子即高跷,又叫“木拐子”、“柳木腿”,有一米多高,也有两米高的,演出时亦化装成各种历史故事人物,手中甩动拂尘或武器保持平衡,也有个别人玩翻身之类的特技。走高跷的有50多岁的老人,十几岁的孩子,也有年轻媳妇。跑社火装扮比较随意,演员步行前进,形式不一,多是唐僧师徒在前开路,农人拉着木犁紧跟其后,身后跟着几个用锅墨涂的黑脸人,胸前挂一只粪斗,里面装着草木灰,专往姑娘家脸上撒。最后是一群载歌载舞的姑娘小伙,吵吵嚷嚷,唱唱说说。

“夜社火”庄浪县人习惯叫“耍地摊”。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农历二月二日收场,也有演至清明节的。内容有跑旱船、唱小曲、笑摊、快板、戏曲、舞狮子等。唱小曲是夜社火的主要内容。形式以四男四女表演,或多名女子演唱。每人手执蝇刷(拂尘)或钱鞭子(霸拉鞭),身后尾随小旦一人,锣鼓音乐伴奏相继出场,唱一节,鼓乐伴奏绕场一周,直至曲终。 庄浪小曲曲牌丰富,有反映男女爱情、历史故事、劝善行孝等多种内容。笑摊是独角或多角的说唱节目,内容以历史古人、抑恶扬善、针砭时弊者居多。语言诙谐,形式自由,动作随意,故事不求完整,亦说亦唱,演停随意,一没脚本,二不定例,全凭口传心授,临场发挥。旱船以夜间行船形式出现,船头船尾点灯,艄翁前引,小旦坐于船舱,船婆(丑旦)后追,诙谐表演。有的两只船穿插,有碰撞搁浅等,动作巧妙配合,并有船歌伴唱,跑一程唱一段,锣鼓伴奏,热闹异常。

耍狮子是夜社火的收场节目,舞狮人武士打扮,一般都学过武术,跳上桌子先念四句古语:“青鬃狮子是毛团,菩萨派它下了凡,新年头上耍一耍,耍个富贵万万年。”手中舞一灯笼,指挥狮子跳桌子、打滚、瞅灯笼等多种表演,并配以武术拳脚制服狮子,最后骑狮子下场。

平凉民俗学者杨柳认为,平凉人“耍社火”,有一个人物最重要,最出色,是社火的灵魂,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他就是“春官”。社火办得攒劲不攒劲,要看春官肚才如何,口齿麻利不麻利,春官诗好不好。人们看社火的习惯也是先听(春官诗)后看(社火装扮内容)。 杨柳先生表示,关于春官和春官诗的起源,最早见于《周礼》,当时的周礼中称宗伯为春官,由他来掌管皇帝的祭祀典礼活动。在其他一些史书中,也可以看到春官的记载。到了唐武则天时期,曾一度改礼部为春官。所以后世都以春官为礼部的通称。

现在民间的“春官”名称,朔其渊源,是从古代朝廷官方而来,以后才流传到民间的。称呼上仍保留为“春官”,但在实际内涵上已完全不同了。 春官诗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的歌谣艺术,类似七绝,通常四句七言,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它是平凉民间艺术中的奇葩。春官诗表现手法特殊,要在几十秒的时间内完成表述,其语言特色是词句通俗易懂,一听即明,乡土气息浓郁,口语生活化,合辙押韵,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作为春官诗的作者,春官要求才思敏捷,出口成诗。平时就要有相当的积累和锻炼。要有触景生情的创作激情和爆发力。发现要说的对象后,要迅速在不到一分钟内组织、思考好最少四句诗来。既要合辙押韵,又要切合场景。这是检验一个春官能力的关键。当然,也得积存一定数量的“套语官帽儿”,留头换尾,临场救急。

平凉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间艺术。“耍社火”虽然是关陇民俗的一部分,但平凉社火却独具特色,传承千年而不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电视、互联网等娱乐形式的大范围普及,以及城镇化、务工潮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冲击,社火装扮表演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鉴于此,有本土民俗学者呼吁,“耍社火”正在与平凉人的生活渐行渐远,抢救和保护社火文化已经刻不容缓。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