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命者歌词是什么意思,清军二十万兵力为何能占领中原?
明朝崇祯末年,当运转了两百多年的体制彻底腐朽时,满清政权则经在关外数十年经营,由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父子两代枭雄,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和军政集团,拉拢得了人才,稳定得了秩序,收得上税收,能给军队发得出饷银,同时能做到令行禁止,战胜重赏、战败重罚,适应了当时局势的切实需求,当然一时间势如破竹、兵锋无往而不利。
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根据《中国军事》通史,到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满洲八旗有牛录231个,总丁口也只有6.9万人,和上亿人口的大明王朝比,看似只是零头,但组织效率和动员力则是天壤之别。
萨尔浒之战,面对8.7万明军精锐、以及朝鲜军1.3万、叶赫军1万,总计11万大军的联合征剿,努尔哈赤极限动员出超过5万战兵,2万随军民夫,妇女老人小孩无不上阵支援后勤,将四路明军逐次歼灭三路,吓跑一路,大获全胜。
皇太极继位后,收录降顺的蒙古人和汉人,建立蒙古八旗120牛录,汉军八旗164牛录,又从东北野林中搜罗了大量的索伦、达斡尔、鄂伦春诸民族的丁壮,编练成满洲八旗310牛录,经过近二十年经营,共有9.3万满洲八旗,3.54万蒙古八旗,3.28万汉军八旗,总兵力合计16.12万,以战斗力而论,已经当时整个东亚大陆最强大的一支军队。
清太宗崇德皇帝:皇太极在松山大战中,皇太极倾其全力,十余万八旗大军苦战经年,一举打垮了洪承畴率领的最后13万明军精锐。精锐丧尽的明王朝这才再难压制关内流民起义,终于被李自成攻破京城,逼死崇祯皇帝。
之后满清和大顺两大新兴政权争霸中原的一片石之战,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举国总动员,率领的十五万八旗精兵,会同吴三桂关宁军五万,合力夹攻李自成的八万大顺军精锐,以众击寡再获全胜,打垮了李自成部核心主力,击败了争夺天下的最大敌手后,更以此兵威收降了原明朝的九边大军数十万人,满清皇室也搬进了原明朝皇宫紫禁城,入主幽燕地区而虎瞰天下。
此后,多尔衮在战略上更把南明和李闯军都藐视到了极点,就以不足二十万核心武力的基本盘,分散兵力,四面开花,甚至令同时英亲王阿济格率大军攻李闯,豫亲王多铎率大军攻南明,
就是靠着满洲八旗精兵去统带那些从明末边军转化而来的汉军八旗和绿营兵马,只花了不到两年,就从北京同时攻陷南京和西安,覆亡了南明弘光政权和李闯大顺政权,几乎在同一时间打赢两场战争,更让【满洲八旗天下无敌】的神话,一度深入当时人心。
睿亲王多尔衮和豫亲王多铎其后肃亲王豪格进西川,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横扫湖广,端重郡王博洛攻浙江福建,都是仅以几千真八旗军去统带几万原明朝降军,一路席卷珠帘收编各方势力降兵,如此骄狂浪战,竟能近乎摧枯拉朽快速打下大半疆土,只因原来明帝国体制的武夫们,近乎全都投效在满清旗下,为其鹰犬来剿杀故国。
如南明政权原来的守护者,江北四镇兵马和左良玉部诸将,在倒戈投清之后,更是冲锋在最前的急先锋。扬州十日、江阴血战,嘉定三屠,扫荡南方各省,那些汉八旗和绿营兵,哪一战不是主力,哪一战不是先锋?
南京群臣,恭迎清军入城
而士大夫之无耻、则更为国耻。明代士大夫集团历经二百余年的的不断劣化,劣币驱逐良币,最后毫无民族气节的败类已经占了绝大多数。
李闯破京师而多尔衮举棋未定时,是范文程和洪承畴竭力谋划,帮他下定入关决心。
李定国二斩满清亲王时,是南明中枢不欲他建大功而竭力掣肘,拖其后腿,又是洪承畴帮清廷力挽狂澜。
多少明朝地方官员奋勇投效满清,扑灭百姓自发抵抗,多少读书士子见满清仍旧开科举,就乖乖剃头留辫去攻读八股。
入关之后,八旗兵马散居各地,二十年间不断战损,根据清朝自己统计,
顺治五年(1648年),满洲八旗男丁数是5.5万人,蒙古八旗男丁数是2.9万人,汉军八旗与“抚西汉人”男丁数是4.6万人,包衣汉人男丁数是21.6万人,合计35.7万人。
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户部尚书车克奏报 ,该年满洲八旗男丁数是4.9万人,蒙古八旗男丁数是2.6万人,汉军八旗与“抚西汉人”男丁数是7.9万人,包衣汉人男丁数是23.7万人,合计39.2万人。
也就是说,八旗军中满洲人和蒙古人的比例不断下降,降服汉人已经占了绝对多数,更勿论还有几十万不在八旗编制的绿营兵马了。因为真正的满洲八旗只剩不足五万,所以少一点便足以让清朝皇帝心惊肉疼。
所以,镇江一战,郑成功军击杀满洲八旗军数千人,便让顺治帝惊慌失措,先打算逃回关外,遭其母孝庄太后训斥后,更动了亲征决战的念头。
南明延平王:郑成功然而尽歼江南八旗的郑成功,可在南京城下却被几个名不见经传的汉奸小人所欺哄,竟致贻误战机,功败垂成。
厦门一战,郑成功军再斩杀八旗数千人,满清王朝竟不惜放弃万里海疆,强迫数百万沿海汉人百姓流离失所,搞出了臭名昭著的“迁海令”。
之后又是姚启圣、施琅等汉人文武官员苦心孤诣谋划数十载,终于剿灭了郑明东宁政权,扑灭神州大地最后一点抗清星火。
面对汉人百姓的自发反抗和抵制,满清当局的惯行军法,是反抗之城必屠,民众不肯剃发之城必屠,其杀戮之惨烈,唯有人类史最强杀戮机器蒙古帝国可比,远远超过其余任何一朝的开国鼎革。
【其据城逆命者,并诛之。】——《清实录·顺治实录》【谕南朝官绅军民人等知道:……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爝火录卷四》载清军屠城布告
从努尔哈赤屠杀辽东“无谷人”,杀辽东汉民百万人起;扬州十日,杀八十万人;嘉定三屠、杀五十万人;屠济南,杀十三万人;屠大同等晋北四城,杀四十万人;屠沅江,杀十万人;屠南昌,杀四十万人;屠广州,杀八十万人;屠江阴,杀十八万人;屠嘉兴,杀十万人;屠赣州,杀五十万人;屠泾县、舟山、蒲城、沙镇、金华、湘阴、曹州、常熟,各杀两万、三万、五万不等……
铁一般的历史证明,恰恰是整个原大明王朝的精英集团,不分文官武将的集体堕落,丧失民族气节,数典忘祖,效顺满清为虎作伥,叛君叛国,才是满清得以区区几十万人口和兵马,掌控天下二百余年的主要原因。
同样,恰恰是广大汉人百姓的持续不懈抵抗,才是满清从入关到夺取明朝两座京城只花了两年,然而基本统一全国花了十八年,基本扑灭汉人抵抗花了三十九年,并在之后二百余年一直风声鹤唳、穷尽一切专制集权法门、推行愚民统治的根本原因。
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投江自杀而不是归隐山林?
屈原在投江自杀之前,已经过了长达二十年的流放生活,如果想归隐的话他早就归隐了,不会等那么久。
屈原的死,不是简单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愤懑,不是浅显的官场失意的寥落,而是自己青年时代便牢牢树立的爱国主义、为国为民的理想,从一腔热血到屡受谗言、从充满希望到不断失望、从被楚怀王重视到被顷襄王无视……这让屈原渐渐意识到,自己对楚国和楚人的爱终究是无法实现的,绝望中的他不忍看到楚国被灭,于是投江自杀。
青年时代的屈原胸怀大志,而楚怀王是最初赏识他的那个人。楚国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但仍然有很多百姓生活在穷苦之中。
屈原自幼学习勤奋,知识渊博,同时他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到周围百姓的疾苦。
他意识到,“千万经典,治世为先;百万事体,效国为急”,只有将楚国振兴,才能拯救穷人,才能让楚国在诸国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发愤读书的屈原很快便名声在外,等他进入青年时代,楚怀王便召他入朝,看到屈原果然像人们称颂的那样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屈原十分欣赏。
很快,楚怀王晋升屈原为左徒官。
屈原意气风发,向楚怀王提出了选用贤能、改革内政和联齐抗秦的主张,正中楚怀王的下怀。
那时的楚国似乎出现了兴盛和强大的迹象,一切都好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奸佞小人嫉妒和诬陷屈原,楚怀王逐渐疏远于他。楚怀王认为屈原的建议十分符合他的心意,于是便和屈原商讨实施变法。
就在屈原秘密起草《宪令》的时候,不知怎么风声就传了出去,被反对变法的力量知道了。
上官大夫靳尚试图刺探《宪令》的内容,却被屈原严词拒绝,靳尚恼羞成怒,一不做二不休,联合子兰、郑袖之流恶人先告状,在楚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泄露《宪令》内容。
楚怀王虽然有壮志难酬的痛苦,但他实在是一个立场不够坚定的人,他取信了靳尚他们的谗言,中断了《宪令》的起草,还将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并开始疏远屈原,不久后还把他流放到了汉北。
第一次被流放仍然不放弃,寄希望于楚怀王。屈原被流放汉北后,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屈原每日只是埋头创作,托文言志,并没有轻言放弃。
这时候,曾经有屈原少年时代的朋友景柏历尽艰辛到汉北来看望他,言辞中隐隐露出劝屈原“另寻明主”的意思,却被屈原愤怒地拒绝了。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良禽择木而栖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苏秦就曾经为了推销他的“合纵连横”之术,而先后到过秦国、赵国、燕国等国家。
但在屈原的概念里,他想成就的并不是自己,而是想要楚国强盛、楚民安乐,所以他不能离开楚国。
屈原一心一意地撰写他的名篇《思美人》,他把楚国、家乡和楚怀王当成他笔下寄予了无限希望的“美人”,希望楚怀王不要重蹈历史覆辙,努力振兴楚国。
在文章中,经常出现“香草”的意象,这是诗人对自己的比喻,忠贞、高洁、孤清。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纷郁郁其远承兮,满内而外扬。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不久后,因为屡屡受到的秦国攻打,楚怀王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坚持执行变法,心生悔意,将屈原从汉北召了回来。
楚怀王赴秦被囚,顷襄王继位,屈原再次遭到流放秦王邀请楚王去武关赴会,这很显然是一个陷阱,但是子兰、靳尚和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却都劝楚怀王一定要去,不去秦国肯定会生气,到时候还会再次发动战争。
只有屈原这时候出来极力阻止,他知道秦乃虎狼之国,楚怀王这一去前途未卜。
可惜屈原一个人势单力薄,楚怀王也渐渐倾向于前往赴会,最终楚怀王果然一到武关就被秦国扣下了,逼迫他同意割让楚国的黔中郡和巫郡。
这时的楚怀王才彻底清醒过来,他意识到屈原是对的,终于硬气了一回没同意割地,这样一来秦国更加生气了。
而楚国国内这边一听说楚怀王被囚,立刻就将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
太子横一直生活在齐国,跟屈原可以说是毫无交情,很快就在子兰、靳尚的谗言之下疏远了屈原,并再次将屈原流放江南。
楚国都城郢都被攻破,屈原绝望之下投江从公元前294年到公元前279年,在长达十六年的流放江南生活中,屈原始终没有放弃,他考察楚国的土地,不停地创作诗篇,写出了千古名章《离骚》。
但也就是在这十几年间,秦国的力量不断强大起来,并把楚国当成自己最大的眼中钉。
的确,在秦国的对手中,楚国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回想一下,倘若楚王真的采纳了屈原当初的建议,恐怕统一天下的就不是秦国了。
然而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公元前279年,秦国杀神白起攻打楚国,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都被白起攻破,顷襄王和楚国贵族四处逃散,楚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时年六十二岁的屈原终于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在极度愤懑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自尽。
在《离骚》中,屈原写道:“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在《思美人》中,屈原写道:“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彭咸这个人在屈原的作品中出现不止一次。
而彭咸是殷商时期的士大夫,因为对君王进谏而没有被采纳,而投水自尽。
可见,屈原早就做好了如果国破家亡便投水自尽的打算,估计聪明的屈原可能早就意识到,意志不坚定的楚怀王可能并非识臣的明君,但他屈原无论如何都要做忠君爱国的明臣。
可以说,郢都被破是压垮屈原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精神家园被彻底摧毁的傲骨文人,选择的是自尽而不是归隐山林。
(喜欢红颜请给我点个赞\(^o^)/~)
命运经历生活条件不一样?
同样都是人,差别却很大。有的人富贵,有的人却贫穷;有的人智慧,有的人却无知;有的人运通,有的人却福浅;有的人长寿,有的人却命短……这是为什么?
论语中,有一句很多人都听说过的话,叫"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降生到这个世界,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是后天得失的。与生俱来的是命,后天得失的是运。命再好,运不旺,也会失去;而命不济,运恒达,终有所获;命不错,运更佳,鸿福齐天。
人与人的差距是命运带来的。命运伴随着人的一生。如果说命是外在的条件,那运就是内在的依据。命在运的作用下实现转变。比如,一个人生长在家庭贫瘠、家乡落后的环境和条件中,是难有前途和发展的。但通过自身的勤奋好学和不懈努力,把握住鲤鱼跳龙门的机会。或考学,或参军,或经商,就可以借助一个成长的平台,去开辟人生的新天地。就有可能崭露头角,实现飞黄腾达的人生梦想。从而,由一个穷苦的孩子,步入上流阶层,成为社会的精英和国家的栋梁。
命影响运,但决定不了运。而运可以从命,也可以逆命。有好命就要懂得去珍惜。求好运就要懂得去把握。一是做为成功而有准备的人;二是做会争取和创造机会的人;三是做积德行善有福报的人。
人世间的路,都是自己走岀来的。你的命运和未来全在自己手上。要创造人生的辉煌,彰显自身的价值,就要明确前进的方向,就要做出不平凡的努为。当你真正能成为命运主人的时候,就是你走向成熟、走向胜利、创造精彩、创造奇迹的时候。
有人说明朝亡汉服饰亡?
明朝灭亡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是一次“亡天下”的危险历程,是自南宋灭亡后又一次神州陆沉,华夏再一次完全为异族所统治。
满清入关后,在范文程等汉臣的提议和怂恿下,多尔衮勒令全国推行“剃发易服”令,为防有人不从,发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恐吓并且也积极施行了这项恐吓。
满清当权者规定,但凡汉人男子,必须按照满人发饰,前脑门剃光,只留脑后一溜小辫子,其状甚为丑陋,犹如猪尾巴般,后世皆称其“猪尾巴辫”或“金钱鼠辫”。千万不要被当下的清宫剧给蒙蔽了双眼,清前中期的男子发型就是下图这种,满满的鞑努胡夷之风,汉人几千年来续发塑冠的传统就此消失。
服饰方面,汉族传统服饰,即汉服被严禁寻常百姓穿着,只在道观和戏班子里少量保留。
亡国不可怕,怕的就是灭种亡文化。
而从满清入关后的一系列举措来看,无疑是想在思想和文化上让汉人彻底臣服,成为满洲八旗集团的奴隶。
有人也许会反驳,满清皇帝不是十分热衷汉文化吗?他们说汉语,写汉字,与汉家皇帝有什么区别呢?
而这恰巧是满清的无奈,当占据大明,坐稳江山后,他们才发现,要想以本部几十万人的力量来完全掌控这个疆域庞大,人口过亿的大帝国是根本不可能的。
由于得国不正,钻了明末乱世的空子,满清从建国之初起便时刻处在一种被汉人反攻倒算的恐惧中。
在这种情况下,满清贵族与汉人士绅达成了妥协,仍开科举取士,仍沿袭明朝的官僚政治机构,满人皇帝也必须掌握满、蒙、汉语,既是满蒙的大汗,也是汉地十八省的皇帝。
但为了巩固满洲八旗的主体地位,彻底奴役那些可能将自己推翻的汉人,剃发易服是免不了要施行的,既然大清的皇帝都能积极融入汉文化,你们汉人小民剃个发,换个衣服又有何不可呢?
通过剃发易服令后,满清当局立即将那些抵制奴役、有反抗精神的汉人区分了出来,接下来便是惊世骇俗的大屠杀!
在这个过程中,南中国抵抗最为激烈,遭屠戮也最为惨烈!
据《清实录-顺治实录》:其据城逆命者,并诛之。
大明天启时期,野猪皮就屠杀了辽东上百万汉人。在施行剃发易服令的过程中,对于反抗的人群,满清的杰作是:扬州十日,杀八十万人;嘉定三屠,杀五十万人;济南,屠十三万人;屠南昌,杀四十万人;屠广州,杀八十万人,屠嘉兴,杀十万人;屠赣州,杀五十万人......
在这场抵制运动中,足足有三千万人遭到残忍屠杀,满清屠夫的“光辉战绩”在历史上仅次于13世纪的蒙古铁骑。
然而,天佑华夏,清妖最终的覆灭可以说是终清一朝最好的事情。辛亥革命为什么伟大,不仅因为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更因为它终结了满清这个反人类的殖民政权!
在清帝逊位的第二天,孙中山先生便率京城百官前往明孝陵祭拜明太祖朱元璋,以此昭告天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两百年之惨痛犹存,十八省之奇耻已雪!
当然,如今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无论汉人,满人还是蒙古人,都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强烈反对任何的民族分裂行为,我们当携手共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谁先说的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没找见最初的出处。可能《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是最为接近的,原文如下: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天”指“上天”,“天道”即“天意,“道”指“主张”,“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为“勤劳”。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所以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原句应该是这样: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业道酬精、人道酬诚 这个应该是后来加的
有没有恐怖的小秘密可以分享?
每个人都会有小秘密,我心里也有一个从来没跟人说过的小秘密,关于恐怖的。
我是辽宁大连人,我们那过年有个习俗叫做请年。请年的流程不算复杂,就是在大年三十那天的傍晚5~6点钟,集合族内男子,带着黄纸、香、红蜡烛和鞭炮,前往祖坟进行祭拜,然后按照辈分年纪排队离开坟地回家,这回家的期间有一个禁忌,就是不能回头!要闷着头一直走到家里的灵堂才算完。
我爸排行老五,在我小叔没结婚的时候,我一直都是我们族内队伍里最后一个,尽管很多人提醒、警告过我,在有一次请年的途中还是忍不住回了头!
冬季的白天都普遍偏短,那天等我们烧完纸、磕完头往回走的时候天色已经很黑了,我跟着叔叔伯伯还有哥哥们慢慢的往奶奶家的方向走。我脑海里一直闪着大人们给我的告诫,不要回头,可是心里的好奇一直鼓动着我回头看一眼,可却总被恐惧压制着。就这样一直走到奶奶家的院子里,眼看着前头的大人要进门了,终于,我心里的好奇挣脱了恐惧的束缚,转头朝后头看了过去!
这件事我跟谁都没有提过,因为在那天晚上我回头的时候,真的有看到后方有人影在晃动,他们在我奶奶家院子里放稻草和木棒子的地方逗留,我当时吓的不轻,可是又不敢声张,因为怕坏了规矩的自己被大人们说教,就这样这件恐怖的经历一直埋在了我的心底从没跟家里人说过,而我再也没有在请年的时候回过头,再后来我小叔家的堂弟排在了我的身后。
其实后来我也有问过堂哥,为什么每次请年前都要在院子里放些稻草和粗木棍子。哥哥说,那是给先人回家栓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