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之恋
她的头发像是被打湿的金色羊毛,每一根发丝都如同玻璃杯中的金丝。她的身体犹如象牙般洁白,她的尾巴则如白银和珍珠所制。在这银色和珍珠色的尾巴上,缠绕的是翠绿的海草;她的耳朵像是贝壳,她的嘴唇宛若珊瑚。冰凉的波浪拍打着她冰凉的胸口,海盐在她的眼睑上晶莹地闪烁......
——《渔夫和他的灵魂》王尔德
黑咖啡,保罗· 韦伯斯特曲,佩姬· 李演唱
图:弗雷德里克·莱顿《渔夫和女妖》
八月闷热的早晨,喝着一杯星巴克的冰美式开始写稿,清苦而迷人。
在我的唱机里,是上世纪著名爵士名伶佩姬· 李,在1956年DECCA唱片公司录制的经典爵士唱片《黑咖啡》,这是爵士史上最经典的唱片之一,也是黑胶唱片史上的重要录音。1956年时,黑胶唱片刚刚从78转的10寸唱片,进化到12寸的三十三又三分之一密纹唱片,这种最经典的密纹唱片,早期主要是用来录制古典音乐,但是DECCA唱片公司决定,要用新的技术为佩姬· 李录制新唱片。
佩姬· 李是上世纪爵士乐黄金时代中少有的集歌唱、作曲与演员身份为一身的天后级名伶。她对自己的唱片选曲总是格外上心,这张专辑收录了佩姬· 李亲自选出来的12支极其好听的名曲,歌曲的内容正好从午后一直唱到午夜,那是一个都市女人的完整夜生活,化妆然后出门、声色美酒与眼泪,最后是无名小旅馆里凌乱的情欲,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女人伤感的爱情故事。而这个爱情故事的开篇,正是从一杯黑咖啡说起:刚刚化好妆的女主角喝着清苦的咖啡,焦急地等待着她的爱人来敲门......
图:身着人鱼裙的爵士名伶佩姬· 李
沿着高亢而挑逗的爵士小号,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包裹住女主角美人鱼般的曼妙身体,佩姬· 李那独特的嗓音,如烟似雾,亲切而性感,仿佛要唱尽了人生的迷惘与渴望。
灯红酒绿中的爱情,就象是一杯清苦的黑咖啡,芳香迷人,却经常会让人心跳加速,无法自拨?咖啡的苦与香,仿佛是一对矛盾的存在,你被它的香气吸引,最后尝到的却是苦。反过来,明明它是苦的,你却无法戒掉对它香气的依恋。
1956年的时候,还没有星巴克咖啡。佩姬· 李要用她金色的摩卡壶自己烧。以前我太太就是用摩卡壶给我烧咖啡的。和爱情一样,那是一件需要你耐心等待的事。当咖啡的香气终于在蓝色的火焰上慢慢蒸腾升起,充满房间,你会觉得连自己的灵魂都有了香气。
人心都似飞蛾,向着情欲之火而飞。情长如水,欲炽如火,水与火就象咖啡的苦与香,矛盾却又莫名地捆在一起。当欲望之火点燃的时候,你其实不想等待。你需要的是——立等可取。相比佩姬· 李自制的摩卡黑咖啡,星巴克的咖啡就要简单方便得多了,它能安慰你焦急等待的心。它并不是最好的咖啡,却能让你快速地满足、上瘾。就象它店标上的那条美人鱼,流动的长发包裹着性感的身体。美丽的人鱼象征着性感与诱惑。就象女人的人鱼裙一样,明明是遮挡,却大胆地展示着欲望的曲线。
星巴克的故事,要到1971年才正式开始。它的三位创始人,一个是爱幻想的作家伯克、一个是历史老师西盖尔、一个是英文老师巴德温,他们在美国西雅图派克市场开出了第一家星巴克。这个有点奇怪的名字其实是因为,他们都喜欢美国最了不起的作家麦尔维尔的名著《白鲸记》,星巴克就是《白鲸记》中那位爱喝咖啡的大副的名字。
拉威尔《夜之幽灵:水妖》
双尾海妖的图案,就象中国上古的
伏羲女娲交尾图一样历史悠久
而星巴克的最初LOGO,比它的名字更充满争议。它的设计源自一幅16世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有关双尾海妖的木版画。为什么要选双尾海妖,因为在希腊传说中,双尾海妖塞壬有着迷人的少女身体和诱人歌声,她盘踞在意大利墨西拿海峡的礁石上歌唱,路过的水手无法抵御塞壬的歌声,一个个神魂颠倒,落水而死。只有英雄奥德修斯,听从了一位女巫的警告,用蜡封住了双耳,更让水手把自己绑在桅杆上,才艰难地抵住了诱惑,顺利通过海峡。
按照星巴克后来最著名的总裁舒尔茨的解释,星巴克的名字代表着大海与冒险精神,而它的海妖LOGO,则代表着星巴克咖啡迷人的香气,就象的塞壬海妖的歌声一样诱人,你除非用蜡封住鼻孔,才能抵得住星巴克咖啡的诱惑。
当然,星巴克最初提着自己丰满双尾和黑白海妖图案,多少有点不雅,过于性诱惑,让很多女性顾客深感困惑。经过数次修改,设计师最终切掉了海妖肚脐以下的部分,剩下的图案就成了如今可爱的钳子少女模样。
星巴克店标的演化
这世间最迷人的是什么?
是美人迷人的身体,还是动人歌声?是黑咖啡?还是深不可测的情欲之海?一直自己烧咖啡的我,从来没觉得星巴克的咖啡香到可以诱人至死,然而海妖——那发自青春与情欲深处的歌声,的确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塞壬海妖是河神的女儿,原本是位天使,因为在众神的音乐大赛上输给了阿波罗的女弟子缪斯,被缪斯们拨掉了翅膀。失去翅膀的塞壬因此落入水中,只能象鱼一样游弋,在礁石上歌唱,最后她的双腿也变成了鱼尾。如果说缪斯的音乐是爱与美的象征,那么塞壬之歌则代表了情欲与怨恨。
塞壬最初的图案大多是双鱼尾(或者女身鸟翼),不过随着历史的演变,过于性暗示的双尾变成了单尾,最后成了现在美人鱼的经典形象,而她象征的意义,也因为安徒生创作《海的女儿》大为改观,美人鱼塞壬从怨恨的情欲之神,变成了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插曲:美人
图:威廉 · 沃特豪斯《塞壬》
其实忠贞与怨恨,美丽与青春,诱惑与死亡,都和情欲有关。它构成了人生最难以控制的激情。
历代艺术家,画家、诗人、音乐家都不约而同地为这个永恒的情欲主题着迷,创作了大量深情至死或者诱人奔放的艺术名作。在各民族的童话故事,塞壬的故事原型也被不厌其烦地拿来改造。她的名字一会是森林沼泽里引诱年轻男子落水的水妖精(水仙女),一会是蹲在河边引诱水手落水的长发罗莱蕾,但无论她们叫什么名字,相同的是,她们都是深陷情欲的美人,她们的忧伤长得象一条悲伤的河,她们的怨恨深得象触不到底的大海,她们的爱情象熊熊燃烧的烈火,引无数飞蛾扑着火光而去。只要男子听到她们的歌声,看到她们的身体,难免失足落水。
情欲如火,欲火焚身,情深似海,苦海无边。她们是折翼的天使,是天地间最致命的美人,也是人世间最痛苦的灵魂。她们美得邪恶又纯真,爱的深情又绝情,就如同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的那首《美人》歌中唱的:
美人,是专门她创造的名字
当她象鸟儿一样款款而舞时
我感到地狱之口在我脚底张开
月下水仙女
你为什么痛,因为你不忘
你为什么不忘,因为你的伤口还没有愈合
它提醒着你,失去的和无法得到的一切
—— 拈花一笑
德沃夏克:《柏树》弦乐四重奏,我经常在你窗前徘徊
图:威廉 · 沃特豪斯《海拉斯与水仙女》
塞壬海妖的传说有很多不同版本,其中很多版本中的塞壬并不是一个仙女,而是三个,甚至三千个。相传希腊上古河神俄刻阿诺斯和海之女神泰西丝生了三千个女儿,在神界她们大多地位不高,只能沦为水仙女、妖精、精灵之类的低级仙女。她们青春不老,却会死亡;她逐水而生,是众男神追逐的美丽猎物,但她们也会用自已美丽而弱小的生命追逐着自已绝望的爱情。她们有很多名字——在海中她们是用歌声勾人魂魄的塞壬海妖,而在斯拉夫人的民间传说中,她们也被称为Rusalka(鲁莎卡),这些鲁莎卡都是怀着怨念的年轻女子的鬼魂,她们占据着隐秘的水道,伺机缠住偶然路过的英俊男子,她们喜欢借着皎洁的月光,展露出自己美丽的身体,歌唱着将男子迷惑,最后卷入水中溺死。
到底是水仙还是水鬼,捷克人安东宁 · 德沃夏克似乎并不是很在意。1900年世纪之交时,德沃夏克已经59岁,他结束了辉煌的美国生涯再次回到祖国,隐居在捷克中部、普日布拉姆郊外的维索卡森林。这里距离捷克首都布拉格100公里不到,然而却林深湖静、人迹罕至。夏天的午饭后,德沃夏克会一个人从他那座由老磨坊改造的别墅中出发,去附近的森林里散步很长时间,甚至天色昏暗、皎月初升时,还一个人呆在林中湖边,望着湖水上盛开的莲花发呆,仿佛在等待着他的鲁莎卡从水草纠缠的幽暗湖水中浮出,露出美丽而冰冷的身体。
注:斯拉夫民族,包含了捷克、俄国、波兰、克罗地亚等国家
捷克19世纪著名女高音约瑟芬娜 · 切尔玛柯娃
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在这位老人心中三千个鲁莎卡和他有牵连的只有一个,她刚刚离开了五年,她的名字叫约瑟芬娜(Josefina)。约瑟芬娜是他妻子安娜的姐姐,一位纠缠病榻多年的女高音,一个他从来不曾得到的女人,他甚至无法回忆约瑟芬娜年轻时的身体,那张早已模糊的面容仍在水中,无法遗忘,也无法打捞。许多年前,他曾经以为自已早已不在乎那些往事,但此刻他必须与往事干杯。
年轻时,德沃夏克在捷克剧院当首席中提琴手,16岁的约瑟芬娜正好是剧院中最有才华的年轻女高音,他曾经向约瑟芬娜求婚,但是却被拒绝了。那是35年前的旧事,当时德沃夏克还一文不名,他只是约瑟芬娜众多的追求者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位。伤心之余,年轻的德沃夏克创作了一本优美动人的歌曲集《柏树》,送给心上人。在歌曲集的扉页上,德沃夏克写道:
为一位深陷爱情的男人想想吧,这些都是关于他的心曲
约瑟芬娜很喜欢这些歌,但对德沃夏克的追求却无动于衷。这是位心存高远的姑娘,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女高音,而不是年纪轻轻就嫁给一位没钱没房的男人,然后洗衣服生小孩。约瑟芬娜的确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才华出众的她后来成为捷克最成功的女高音,还当过一段时间德国魏玛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但成名之后,她嫁给了一位仰慕她的捷克伯爵,却发现她的爱情早已随着青春流尽。婚后,她被国会议员的贵族丈夫扔在维索卡森林古堡里,年复一年地独守空房。
人生会经历很多感情,有些只有花而没有果。那些你曾经以为刻骨铭心的爱,要死要活的情,放下了也就春梦了无痕。但对约瑟芬娜,敏感内向的德沃夏克却始终放不下。在35年前的失败求婚之后,德沃夏克娶了约瑟芬娜的妹妹安娜,名正言顺地成了约瑟芬娜的妹夫,婚后更是搬到维索卡森林,与昔日的恋人比邻而居。成名后的德沃夏克,每年夏天都会来维索卡的花园别墅度过整个夏天,这里不仅有他的家人,还有他恋恋不忘的约瑟芬娜。然而,相见却无法相爱,始终是痛苦的煎熬。一年复一年的探望,悄悄触碰着两人隐秘的伤口,那伤口一碰就会流血。
直到1894年,德沃夏克全家前往美国发展,远在捷克维索卡森林的约瑟芬娜却重病不起,这位折翼的天使,她再也忍不住岁月的悲伤,再也摆不出年轻时的高傲,她提笔给德沃夏克写信:
请原谅我这么长时间没给您写信。我一直被困在床上,无法走动,出于同样的原因,我生活中也没有任何重要的事情要向您报告......但我很久没收到您的来信了,不应该这样啊!
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不应该有所期待......
德沃夏克:大提琴与钢琴《寂静的森林》
1895年春天,约瑟芬娜生命中最漫长的等待终于到了尽头。这是一场无言的等待,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男人,或者为了一段没有乐谱的爱情,而是一个孤寂的灵魂在寻找生命中最后的一米阳光。
19世纪的信件传递很慢,收到约瑟芬娜临终之信时,已经是1895年5月,德沃夏克马上地辞去了美国的工作,从美国心急如焚地赶回捷克。他要在约瑟芬娜离开这个世界之前,送了她最后一程。离别是痛苦的,但比离别更痛苦的是,无法被时间愈合的伤口,又一次被活生生地撕开。
那些欢乐就象鸟儿,沿着斜阳飞走了,1900年,在约瑟芬娜离开五年后,德沃夏克站在这片属于他们的寂静森林里,仿佛又一次听到了林中仙女的窃窃私语。相传希腊上古之神俄刻阿诺斯和海之女神泰西丝生下了三千个女儿,三千个鲁莎卡,她们不会衰老,不会生病,但会死去。对德沃夏克而言,这些鲁莎卡不再是怨恨的化身,至少他的那一个不是。她用美丽的生命召唤着路过的人,要与他们一起拥抱着,沉入爱的梦乡。
寂静的森林,寂静的梦,寂静的时光。
德沃夏克:歌剧《水仙女》咏叹调,月亮颂
1900年冬天,德沃夏克完成了他一生最伟大的、也是唯一被人铭记的歌剧《水仙女(Rusalka)》,歌剧引自一个欧洲著名的民间故事:
从前,在森林湖中,住着一位美丽的水仙女(鲁莎卡),她爱上了一位打猎路过的英俊王子,为了变成人,到人间去和王子约会,她求助于森林女巫。女巫说,可以满足她的要求,但她必须变成哑巴,同时,一旦她失去王子的爱,就必须永远生活在湖水的最深处,而王子也将遭到不幸。获得人形的水仙女来到人间,与王子相爱,然而就在他们准备举行婚礼的那一天,王子却爱上了作为来宾的邻国公主。水仙女痛苦万分,她只能遵守诺言,回到湖水深处。不久王子后悔了,他来到湖边呼唤已经化成魂魄的水仙女,请求得到她的原谅。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最后王子不顾水仙女的死亡警告,与水仙女相吻而死。
剧中最优美的唱段是第一幕中水仙女求助女巫时唱的《月亮颂》,它原曲的标题直译是《在天空深处的月亮》,这是一枚藏得那么深的月亮,你只能感受到她的光辉,却无法感受到她的形体。
啊月亮,请为我稍作停留
告诉我,我爱人在哪里?
银色的月亮请告诉他
我要用双臂拥抱着他
告诉他,在梦中想我
哪怕只有一刹那
——《月亮颂》歌词
刹那即永恒,无法拒绝的死亡之吻——你又如何能捆住那飞蛾投火的心。
我们不喜欢让花儿见证我们的爱情,因为花儿易逝;我们喜欢对着月亮起誓,因为它虽然不断地变化,却永远不消失。然而月亮又怎么会记得你我的誓言?又怎么会倾听爱人的祈祷?它只是无情的照亮了我们遗忘在黑暗中的往事。提醒我们所有失去的和所有无法得到的一切。
爱情的漩涡
我用我巨大的痛苦
写下这小小的诗歌
——海涅《抒情插曲》
中文版《罗蕾莱之歌》,海涅词,西尔歇尔曲
2014年,朋友在德国读书旅行,经常发一些他在德国的照片和视频给我,有一次我收到一个他和几个漂亮的德国妹纸一起唱歌的视频,还问我听过视频中的歌吗?
他们唱的是一首在德国家喻户晓的民谣《罗蕾莱之歌》,我怎么可能没听过?它的歌词来自德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海涅,很早中国诗人冯至就把它翻译成了中文。而蔡琴演唱的中文版《罗蕾莱之歌》,用的是台湾词作家周学普为歌唱而重译的版本。不会说德语的我,经常跟着这个版本哼唱:
不知为了什么,我会这般悲伤,有一个旧日故事,在心中念念不忘。一位美丽的姑娘,奇异的高踞悬崖,朝阳映在她的脸庞,她梳着她的长发。思念着远方的情郎,并且高唱歌一曲。小船中有一位少年,他不觉沉醉神往,忘却了无情的急流,只见山上的姑娘。狂暴的风浪终于,带走了少年郎,应和着罗雷莱动人心魂的歌声.....
优美的诗句和旋律总能象夏日晚风一样,静静地穿过心间,撩动人心中莫名的惆怅。
德国莱茵河上的著名景点罗蕾莱之崖
罗蕾莱的故事,和捷克的罗莎卡传说,其实都是塞壬传说的不同版本。
相传罗蕾莱是一个德国乡下的美丽姑娘,住在莱茵河边,她有着长长的、波浪一样的秀发,脸儿红得象初生的朝阳,她爱上了一位漂泊的水手。于是,每天她都会去河边峭壁上,一边梳头,一边眺望,一边歌唱,一边思念。直到有一天,路过的水手终于听到了她的歌声,水手在小船的甲板上大声地呼唤着姑娘的名字,激动的罗蕾莱从峭壁上纵身而下,想和她的爱人拥抱,结果却撞翻了小船,和她的爱人一起,葬身河水。死后她的魂魄仍在河边峭壁歌唱,招引着路过的水手,失足落水。
说实话,这个传说的结局让人大跌眼镜。不过仔细想想:爱情这东西本来就很危险,弄不好就会把人生平稳的小船撞翻。少年时,我曾问我的一位老师,害人不浅的罗莱蕾,为什么人们总是歌唱她。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个故事说明,恋爱时可千万别把女孩的心伤透了,否则她们就会变成女妖害人。更重要的是,生活不能只看到美丽,更要看清现实。
如果每个人都能看清现实,就不会有水妖了吗?
年轻时的海涅
说来奇特,在莱茵河畔还真有一个叫罗莱蕾的景点,那是一块132米高高突起的悬崖,驻立在莱茵河的一个狭窄的转弯口,据说那个河段非常危险,水深25米,水面却只有113米宽,暗流与漩涡经常将路过的小船卷入河底。
海涅是在莱茵河畔长大的犹太人,因为自己的民族,而倍受排犹的德国人排挤驱逐。他热爱着自己的家乡,家乡却将他视为异类,少年的他曾疯狂爱上过一位家乡的女孩,但他发现女孩并不爱她,“她只是活在我的诗中”。带着失恋与孤独,海涅远走他乡。当他来到莱茵河的罗莱蕾弯口,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短诗。他曾在日记中写道:
船夫被摄人魂魄的歌声吸引,被狂野的痛苦攫住。船夫抬头望去,便是那个倾国倾城的女子,意乱情迷之下他看不清河里的礁石,最后坠落河中。不幸丧生的船夫不计其数,而令人神魂颠倒的罗莱蕾却只有一位.....
在海涅心中,罗莱蕾是莱茵河的女神,她不仅仅是他狂恋过的家乡少女,也家乡的象征,是他胸中那份无法倾述的爱。它用温柔的歌声,紧紧地攫住少年狂野的心灵。即使为她而死,也无法忘记她的美丽。
赫伯特·德拉波《游泳的水妖》
然而,海涅终究还是看清了现实,即使有千般不舍,他还选择了离开,永远离开他的恋人,他的家乡,他的莱茵河,他的祖国,成为著名19世纪最著名的流亡者。他在一本诗集的前言中写道:
为了这种爱,我在流亡中度过了13年的生命
也正是为了这种爱,我还要不断地流亡
其实《罗莱蕾》并不算海涅最有名的诗,不过却是流传最广,被谱曲最多的一首诗。其中位德国作曲家西尔歇尔的版本最有名。西尔歇尔的版本一点也不忧伤怨恨,它的旋律淡如微风,带着一丝没有形状的惆怅,象风而一样从从你的心间轻抚而过。
失去时不必怨恨,就象奔流到海的河水,它永远不会为你停留。执念与怨恨,诱惑与欲望都无法产生美,她只会将你撞得遍体鳞伤。真正的美丽,只有当你放下时才能深切感受到,而离开,是为了更深的怀念。
令人唏嘘的是,在德国,由于纳粹的排犹运动,在公开刊印的、西尔歇尔谱曲的《罗莱蕾》乐谱上,歌词作者海涅被有意地擦掉了,很多德国人至今还以为,这首歌是一首民歌,没有具体的词作者。
李斯特《诗集之一:罗莱蕾》钢琴版
图:魏茨·斯坦招贴画《罗莱蕾》
你真的在乎你爱的人永远记得你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很喜欢中国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小词: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当思与恨都流尽之时,你才会看到“明月人倚楼”的美好。情天情海幻情身,情之美,无论宏大如乡愁国恨,还是渺小如飞蛾投火,当你置身其中,都会被它灼伤。有时你必须离开,有时你必须让情欲之火熄灭,让怨恨之心休止,然后你才会明白,这份爱在你心灵中的真正深度,你才能听到塞壬之歌全部的美丽。
人们迷恋于人鱼的传说,执迷于塞壬的歌声,这是人性最真实的写照。但无论是迷恋还是执迷,你都需要在心底留着一份清醒。你需要来一杯清苦的、不加糖的咖啡。我相信在那么多杰出的画家,伟大的音乐家,在创作塞壬或者水妖主题的作品时,内心一定是清醒的:那些美丽的身体,多情的旋律,甜美的回忆,芬芳的时刻,映照在清苦的心中,明亮而刺眼,宛如旧时月色。
爵士版《罗莱蕾》
我喜欢一边喝清咖,一边写稿。
写稿就象恋爱,你的文字是追寻美的脚步。文字千千万,每个字都有各自的含义,但只有她才能赋予这些文字以迷人的美丽和香气。在我的文字追上她之前,我的心必须是清苦的,我的脑子必须是清醒的。
期 待
公众号专属的微博:weibo.com/lpmusic33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微信和微博上面留言
转发,分享美好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