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个有意思的话题:
喝酒。
想来很多朋友都爱喝酒,毕竟我国酒文化博大精深,3000年前就开始的酿酒历史,纵观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然而很奇特的一点,“干杯”这一词汇,其实是18世纪以后才慢慢流传起来,且一开始是舶来词,最先定义“干杯”具体概念的,其实是18世纪的爱尔兰人。
那么我国古人,在喝酒时向对方举杯,会说什么呢?
这就要分具体的年代了。
比如宋元明三代,人们坐在一起喝酒,敬酒时从不说干杯,而是说:
千岁。
每到喝至兴起时,便会有人高举酒杯,仰天大叫:“千岁千岁!”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呼唤大家干杯,将美酒一饮而尽。
在宋人陈元靓所著的民间百科类书籍——《事林广记》中,便记载了这一说法:
这段话描述的十分详细且直白,大概是说平辈的年轻人之间喝酒,会由主人先饮尽一杯酒,然后给客人看杯底,意思是“兄弟,你看,哥哥把这一杯干完了!”
紧接着,主人再倒满一杯酒,然后对客人劝酒。
客人接过酒杯,按照礼数,一般是要一饮而尽的,倘若他喝不完,那主人就会把盛杯子的托盘斜着拿,不让客人放回去。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宋时人劝酒,不是像现在举着杯子,隔着老远让客人自己喝,而是主人用一个托盘,盘中放着酒杯,给客人递过去,相当于表示敬意,客人要从托盘里举起杯子,然后一饮而尽,再把空酒杯恭敬的放回到托盘里。
所以《事林广记》里的这句话,大概就是说,如果客人一杯喝不完,那主人就一直把托盘斜着放,这样客人就没办法把杯子放回去,同时主人为了劝酒,就会向客人说:
千岁千岁!
这四个字,就是催促他干杯的意思了。
等客人把酒喝完,主人就会接过他的杯子,与客人一同起身相祝。
接着,如果客人还回杯子的时候,借机把酒倒满,再回劝主人,那主人就必须得按照前面的礼仪,将酒一口喝完,绝不能失了礼数。
如果客人不回劝,喝完后把杯子直接放到托盘里,那就大家都随意,主人喝不喝,都无妨。
如果客人不回劝,也把杯子放回托盘,而主人还想接着劝客人酒,那把酒倒给客人的时候,大家就还是随意喝,不必干杯,连同其他客人,也一并随意,主人也不用斜举着托盘,说你不喝我就不让你把杯子放回去。
简而言之,当时的古人劝酒,或说喝酒过程中将酒一饮而尽,不像现在说“干杯”,而是说“千岁”。
从这两个字的字面含义上,我们也能看出,其实就是图个吉利,说个热闹。
类似于现在北方一些城市,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如果打喷嚏,老一辈会说“百岁”一样,增加一些美好的寓意。
到了元朝也一样,干杯也还是会说“千岁”。
但人们炫耀自己喝了多少杯时,就特别有意思,因为加了一个字:
央。
这个字在古代,有“终止,完结”的意思,比如众所周知的“夜未央”等。
所以元朝时的古人喝酒,说自己能喝,酒量很好,就会说:
“我央了十个千岁!”
这就是表达:“我刚干了十杯”的意思。
元·《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这句话,放在宴席的语境中,大意就是说自己刚刚干了十杯,而另一个人只是咽了三小口,酒量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那么再往前呢,比如春秋时期,我国古人喝酒的时候,会将干杯的行为,称作:
杜举。
这词的兴起,得从公元前533年开始说,当时晋国大臣荀盈刚刚去世,还没来得及下葬,但晋平公却喊了主掌声乐的大臣师旷,与近臣李调去喝酒。
喝酒过程中,为了助兴,晋平公就让精通音乐的师旷奏乐。
谁知就在此时,主掌膳食的大臣杜蒉(kuài)突然走过来,给师旷和李调各斟满了一杯酒,让二人一饮而尽,等俩人喝完,晋平公就很疑惑,问杜蒉,你为啥要让他俩各喝一杯呢?
杜蒉就解释一通,大概是说今天是忌日,且大臣荀盈还刚刚过世,而身为君主,你却拉着近臣来喝酒,是否有些不妥?
晋平公听完他的话,顿觉有些忏愧,于是将自罚一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对侍从说,以后倘若自己死了,就要把这酒杯留着,当做对后世的警示。
一直到很久以后,这一典故便被人广为流传,人们纷纷称其为被称为“杜蒉扬觞”。
另由于典故中是杜奎举杯饮尽,因此延伸出的词汇,便是“杜举”,意为干杯。
而在这段记载中,其实还提到了一个小细节,正是“扬觞”。
咱们分开来看,扬,这个字有举起,扬起的意思。
而觞,在古代特指酒杯。
连起来一看,正是“扬起酒杯”的意思,所以在春秋时,也会将干杯称为“扬觞”,意为人们高举起酒杯,准备一饮而尽。
当然这是春秋时的说法,还有更为文艺的典故。
如东汉时期,汉灵帝中平五年,黄巾军首领郭太,率领大军在山西白波谷(现襄汾)一带作乱,对外称“白波军”,汉灵帝便派军去平叛,后来大胜白波军,为了庆祝汉灵帝的军队凯旋,便有文人作乐一首“卷白波”酒令,在喝酒的时候咏诵。
后来“卷白波”一词,引申出“快意干杯”的意思,并一直流传到唐代。
另外,《汉书》中也有类似记载,称:
可见在汉朝,对于干杯,还有“举白”的说法,大概是指,将杯子举起,一饮而尽。
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学者孟康,又根据前人所传进行考证,称举白,是为了互相检验是否将杯中酒饮尽。
大概就跟今日干杯以后,大家要露一下杯底类似,目的是要告诉客人,我确实干杯了。
而到了唐朝,著名历史学家颜师古,又再次考证,说“举白”,还有更为特殊的含义:
因为汉朝时,要罚谁酒,有专门的“罚酒杯”,倒入其中的酒,便被称为“白”。
如果席间有人没干杯,主人便会拿出“白”,给他倒满,专门让他罚一杯酒。
(注:爵在汉朝时,意思是酒杯。罚爵,意思正是“罚酒杯”,而倒入罚酒杯中的酒,便被称为“白”。)
再延伸到后来,如到了西汉,大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解释:
这两句话十分有趣,是说春秋时的魏文侯与大夫饮酒,找来“酒律官”——公乘不仁(人名),让他来监督喝酒。(因为春秋时喝酒要具有礼数,所以就专门设置了监督喝酒的官员,称为“觞政”。)
魏文侯看着公乘不仁,说:“如果谁没有干杯,就罚他干一大杯酒!”
可是魏文侯特别鸡贼,喝到后来,他自己却没有干杯,公乘不仁刚想按照规矩,向魏文侯举起一杯酒,意思是你没喝完,得罚一杯,但魏文侯硬是装成没看见,下边的侍从赶紧给他台阶下,对公乘不仁说:“君上已经醉了,公乘不仁你还是退下吧。”
这才给说话不算数的魏文侯解了围,而从此,“浮以大白”便流传开来,意思就是“干掉这一大杯!”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古人也偶尔会用“当浮一大白”,来表达心中快意。
当干一大杯!
——————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趣闻,带您发现更大的世界~!
——————
参考文献:
《事林广记·平交把盏》:主人尽饮,呈过盏再斟满劝客,客接盏饮,如客饮不尽,主人将盘斜把云:“千岁千岁!”待饮尽,接盏同起。或客借盏回劝,并如前仪;或不回劝,随意;或再把盏或换盏,并随意。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我央了十个千岁,他刚咽了三个半口。
《礼记·檀弓》——杜奎扬觞: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资暇集》:饮酒之卷白波,盖起于东汉既擒白波贼,戮之如卷席然,以快人情气也。
《汉书》:大将军(王凤)薨(死)后……及赵(赵飞燕)、李(李平)诸侍中皆引满举白。
颜师古·《汉书注》:白者,罚爵之名也。饮有不尽者,则以此爵罚之。
《说苑》: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文侯饮而不尽釂,公乘不仁举月浮君。君视而不应,侍者曰:“不仁退,君已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