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花舞歌词是什么意思,过年到底有几天?
历朝历代以来,过年放假的天数都是不同的。像唐宋时期,过年有那么七天假;而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开上台的时候,全年就只有春节,冬至和他生日三天假,但是后面到了明穆宗时期,把元宵节纳入放假范畴,修改成了腊月二十放假到正月二十,整整休假了一个月,令人羡慕。而按照我们现在的法定假期,过年有三天的法定假期,但是一般都会进行调休,最后放七天左右的假。
当然,假期是假期,过年是过年,按照我们传统的习俗来说,过年一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因为各地对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不同,所以过年的天数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大致都分成了三个阶段,年节的准备、过年、拜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年节的准备这个时间段大致是从小年开始的,小年根据地方的不同,时间也都不一样,在北宋时,叫“交年节”,南宋时则称为“小节夜”。一般来说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但是具体到各地还有很多的不同。小年就意味着要开始准备年货了,同时要开始打扫房子了准备好过年了。
腊月二十三:灶祭日,送灶王爷上天庭跟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今年来的情况,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来决定这家人来年吉凶祸福。所以有地方风俗是给灶王爷的嘴上抹上糖,意思是让灶王爷多说好话。
腊月二十四:扫尘日,就是给房子做大扫除,意思是把所有的霉运,晦气,穷气都扫出门,迎接来年的福气。
腊月二十五:接玉帝,意思是灶王爷上天后,在二十五号玉皇大帝会亲自下凡来查人间善恶,判来年祸福,所以这一天要规规矩矩的。
腊月二十六:洗福禄,意思是大家会集中在这两天洗澡,洗衣服什么的,主要是要洗去身上一年来的晦气,迎接新春。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意思是这天要把过年的鸡鸭什么的宰杀好,然后去集市上购置过年的鞭炮,春联,礼品等等。
腊月二十八:贴年红,也有二十八把面发的说法,这天主要是把过年的主食什么的准摆好,然后把门神,春联,窗花,年画等等贴好。
腊月二十九:俗称小除夕,这是除夕的前一天了,在家置办酒席,人们来访叫做“别岁”,很多地方要办三天。
过年腊月三十至大年初一这两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也是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这两天家人都守在一起,辞旧迎新,团团圆圆。
腊月三十:除夕,又称大年夜,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新的一年的前夕,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有祭祖,年夜饭,压岁钱,守岁,放鞭炮等等(加个看春晚)。
正月初一:新年,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喜迎新春,也是过年的高潮了,一年之元,一月之元,一日之元,所以也叫元日。主要活动有开门放炮仗,拜岁,聚财(不能扫地,不能往外泼水,不能倒垃圾,否则会破财。)
拜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整体上已经是过完年了,但是呢,还有很长的拜年的时光,跟亲戚、邻居、好友互相走动拜访。
正月初二:开年日,祭拜神灵,放炮,然后很重要的吃“开年饭”,会摆上一些有吉祥如意的含义的菜品,然后是拜年,姑爷拜访岳父岳母,女儿回门。
正月初三: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传说是凶日,不宜出门拜访,也不适合摆宴,同时是谷子的生日,禁食米饭。适合早早的休息(其实是前几天太嗨了,要回回神。)
正月初四:灶王爷回归民间的日子,同时把前几天剩下的饭菜在一起吃了,把垃圾放一块扔了,所谓的“扔穷”。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之前的所有禁忌今天都可以破掉,新婚女子当日归宁,还有更重要的是送穷,迎财神。
正月初六:开市,也有在今天送穷迎财神的,同时今天也是商家开市的日子,大家放鞭炮,摇算盘,敲秤盘,寓意叮叮当当,大吉大利。
正月初七:人胜节,传说是人的诞辰,女娲娘娘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后,第七天终于创造出了人类,人们在今天戴人胜(装饰品),吃七宝羹,捞鱼生,吃面条,送火神。
正月初八:顺星节,这天是众星下界之日,人们去庙宇当中祭拜星君,有避除不祥之意。此外今天还有敬八仙节和放生等活动,广东人在这天派发利是。
正月初九:俗称天公生,是最高神祗玉皇大帝的诞辰,人们在这一天祭拜苍天,祈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石头节,石头神的生日,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等石制品。还有地方风俗今天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有的地方早早休息怕妨碍老鼠娶亲被报复,也有的地方为老鼠点灯放嫁妆(花生、糖果),第二天则把鼠洞堵死。
正月十一:请子婿,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天公生日,剩下的饭菜,初十吃了一天以后,还剩下的十一用来招待女婿(这个地位真的有点心酸)。还有相传今天也是请紫姑(厕神)的日子。
正月十二:这一天大家开始为元宵节准备了,选购灯笼,搭灯棚,做醮,标炮,还有藏剪刀,收旧鞋等民俗。
正月十三/正月十四:有十三十四神看灯的说法,这一天元宵节的灯就上了,还有舞狮、敬神、逛庙会、拜临水娘娘等民俗活动。同时十四也是伏羲诞辰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就是元夕,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这一天过了就出了年了,吃汤圆,赏花灯,舞龙灯,等等,也是非常热闹。
当然,各地的习俗也有所不同,例如谷子生日又在初三的有在初十的,老鼠娶亲也有在初三的有在初十的,贴春联有在腊月二十七的有在腊月三十的,像福建的莆田仙游地区,因为近代历史的原因,是大年初四才过大岁。
大家可以说说你们那边的风俗。
你们那边结婚时都有什么风俗?
结婚,对于人们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之一,它影响着我们的未来人生的走向,影响着是否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所以,每个人对待结婚都是谨慎谨慎再谨慎的,而且在农村来说,到了年龄后都会受到父母亲的催促,催促其找对象,并认为,人的一生。
结婚是必须的所以逐渐的,结婚变得尤其的重要。"结婚"这两个字是严肃的、神圣的、它代表了恋人之间感情的结果,同时也是责任与担当的开始。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结婚“的根本意义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而结婚的风俗也各种各样丰富极了,下面就是农村的一些结婚风俗来看一下吧。
在结婚当天早上差不多5点多钟吧,新郎就要大声的放一些喜庆的音乐,还会请一些人来帮忙敲锣打鼓可热闹了,以此来迎接幸福的到来,而新郎父母就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把香火、蜡烛点上,而且要注意香火或者蜡烛快要着没了的时候就要及时的更换新的。
中间是不能断的,放在老天爷的祭灶台上,很多农村盖房子时都要留一个专门过年贴老天爷神像的地方,而且还要给神佛们烧香,预示祈求神佛们能给新人带来幸福与健康,希望结婚的过程能够圆满完成。
上面还要放上平时照的镜子,意思是寓意娶的媳妇心境好,希望像镜子一样透明清澈,而秤杆就寓意为称心如意的意思,能够万事称心顺顺利利,然后呢在贴老天爷神像的地方要贴一张毛主席的挂相,拜毛主席就是拜老天爷。新郎的家人还要准备一大锅的肉丸子汤准备招待即将来帮忙的村里人。
当这天早上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村上帮忙的人陆陆续续也就起床来新郎家帮忙了,首先先吃饭,吃过饭之后,就会开始分配任务,年轻的就要跟新郎一会去迎接新娘,年龄大的一会准备帮忙抬嫁妆,而嫁妆里的东西也很有讲究的。
例如在其中放入的一些莲子,表示的是子孙满堂的意思,龙凤毛巾不仅是烘托气氛用的,更是父母辈对这对新人的祝福和希冀,还有厚厚的棉被,棉被叠的越厚就寓意着婚后越幸福,轻飘飘的棉被装不下沉甸甸的幸福。
每一样嫁妆都是一份对结婚后的幸福的寓意,所以都是格外的讲究的,还有就是请的本村的厨子,吃过饭就要忙活做招待客人的饭菜了,也就是要准备好饭席。
新郎的父母还要包红包,备用,看时间出不多九点多钟了,新郎就要去迎接他的新娘子了,新郎家人要找两个女的当娶女婆,娶女婆拿着红伞,新郎在手捧鲜花离开家门之前要放一挂鞭炮,坐上花车。
花车出村还有讲究,就是“出东进西”,出村时要往东走,进村时要在村的西边开过来。还有就是只要是在本村花车经过的地方,如果大有石头或庙,都要用红纸压在上面,图个吉利。花车的两个后车门也要分别挂一幅红纸。在花车走后,新娘的新床上要用红枣、花生、桂圆、瓜子,摆出“早生贵子”的字样。
花车进新娘子家村时也要遵循”出东进西“的规矩。见花车快到家了,娘家的嫁妆车要开始启动了,直奔新郎家。进了新娘家也要放鞭炮,新郎手捧的鲜花交给新娘,新娘的脚上没穿鞋,新郎还要负责给新娘穿鞋
跟着新郎来的一群小伙们拿着”彩条喷雾“对着新娘一阵乱喷、吹呼哨。娶女婆紧跟新娘背后替其打伞,一对新人拜过岳父母后,就要上花车回家了。
嫁妆车到了后,新郎村里的男老力们开始帮新郎抬嫁妆,一会花车也来了,新郎先下车,会有一个该叫新娘嫂子的女孩打开车门塞给新娘一个东西:那是银坠子(就是耳环)意思是生子。在新娘下车之前有个人会那长长的鞭炮绕花车一圈,然后点燃,之后就可以下车了,新郎和新娘一块往新房走去。
有几个小伙会带着鞭炮和喜糖爬上新郎房顶,一对新人到家后,彩条雪花喷雾器、彩色丝带、礼花筒一顿朝向新人乱喷,鞭炮响起,喜糖撒给看热闹的人,然后拜天地,改口,入洞房。
闹过洞房后,也快坐席(吃饭)的时间也快到了,新娘换上一身红色旗袍,和家人一块吃饭,然后吃一半时就要和新郎去敬酒,新娘的娘家人新郎敬,新郎的亲戚新娘敬,相互认识一下。亲戚都走了后,一对新人要开始吃喜面了。一人喂一口,代表长长久久。
现在各个银行都在加息吗?
加息这词用的并不太恰当,加息这个词通常是针对于央行加息来说,具体到每个银行,应该说是上浮利率比较合适。
目前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也不论是国有银行还是民营银行,基本上每个银行都上浮利率,如果不上浮利率,那就只能吃土了,当然加息一般主要针对定期存款以及贷款来说,活期存款利率一般是不会上浮,甚至有的银行还可能下调。
下图是目前央行的基准利率。
可以看出目前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是相对比较低的,存款利率最高的是三年期的2.75%。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每个银行给到的利率都不一样,通常来说,银行一般会有一个官方的挂牌利率,然后具体到每个支行还有一个实际执行的利率。实际执行的利率一般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百分之20%~50%不等。
比如下图是目前市场上一些主流银行的存款利率表。
从这些主流银行的存款利率来看,绝大部分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都是上浮的,有极个别银行利率上浮还比较高。比如盛京银行5年期的存款利率给到了4.29%,相当于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了56%,但这个利率还不是市场上最高的,目前利率上浮最高的是一些农村信用社以及一些民营银行。
比如下图是某个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利率表:
这个信用社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到了4.75%,相当于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了76%左右。但这个利率还不是市场上最高的,有一些民营银行给的存款利率会更高。
比如下图是某些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表,部分银行五年期的存款利率到到了5.45%,这相当于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了98%。
那为什么现在所有银行都要上浮存款利率呢?在大家的印象当中,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比较低的,以前很多银行在吸收存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基准利率来执行。但是最近几年市场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银行之间的竞争。过去几十年我国的银行机构数量比较少,主要是以国有银行为主,但是最近20几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机构不断增多,就连同一个银行的银行网点也在不断增多,目前全国的银行网点有超过20万个,所以存款竞争非常激烈。
另一方面是市场利率的放开。在2015年之前我国存款利率跟贷款利率实行的是双轨制,贷款利率银行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做上调或者下调,而且没有限制,但是存款利率一直有一个上限。但从2015年之后监管部门逐渐放开了存款利率的限制,各家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利率进行调整,没有限制。不过2015年之后,银行存款利率并没有完全放开,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利益同盟,也就是银行利率工作自律公约,这个利率公约的存在就是为了制约各大银行之间的恶意竞争,所以回对成员之间的存款利率做一个限制,一般最高利率上浮不能超过55%。
但从2018年开始,包括监管部门以及银行利率自律公约在内举行了一些内部会议,逐渐放开了对成员利率的管制,允许部分银行有序渐进的逐渐放开利率限制,所以目前有一些小银行能够上浮更高的利率。
再一方面是其他理财渠道的竞争。最近几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很多互联网理财平台不断出现,比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京东小金融、各类P2P等等,这些理财灵台的出现以更高的收益、更便捷的体验迅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银行的存款,所以目前各大银行吸收存款都不容易,只能通过上浮更高的利率来吸引大家去银行存款。
为什么很多诗词都写她?
谢邀。
谢娘是谁?为什么很多诗词都写她?
谢娘是谁?每一篇诗词中的谢娘都不是一个人,但是“谢娘”二字和“秋娘”、“豆娘”、“红娘”一样,早已成为古人诗词的固定意象,特指文采斐然的明媚女子。
东晋奇女子谢道韫得到大部分文人所认可的意象自然是有经典出处并且服众的,而“谢娘”一词的盛行正是诗词即为发达的唐朝。大都认为“谢娘”是指东晋奇女子谢道韫,魏晋南北朝的年代不仅玄学发达,各种奇人异士层出不穷,音律诗词愈发隆达,为盛唐的诗歌爆发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典故来源。
这也是唐代传奇特别有意思的缘故。
谢道韫正是一个文武兼修、纵横乱世与安居的奇女子,因此成为“谢娘”一词的意象固化模板一点都不奇怪。她一个人还留下了两个固定词语:“谢女解围”、“谢家咏雪”。将她简称为“谢娘”大概始于韩翃的《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
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夜月回孤烛,秋风试夹衣。
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
在这首诗里,“谢娘”就是指代有才情的女眷。而谢道韫的能文是公认的,特别是在王应麟的《三字经》成为普适性的入门文学之后,因为这位老哥直接将谢道韫和东汉蔡文姬并列对比,以夸耀才女之优: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和李清照、薛涛、李冶这些柔弱才女不同,唐前的才女更有男儿之风。
谢道韫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她留下来的故事很多,在《晋书》中字数不多,却刻画得即为传神。我们不必添油加醋,直接看记载就行。
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
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第一段即“谢家咏雪”,是谢道韫的成名之战。相比于谢朗用撒盐来比喻飞雪,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更加形象优美、更加轻盈,也更适合诗歌创作的寄兴。所谓一言既出,高下立判是也。
第二段即“谢女解围”,讲的是谢道韫嫁入王家后为小叔子王献之争面子的故事。从侧面反映出谢道韫才思敏捷、通达人情却又注重礼节。
最后一段就是她文武兼修、气概超然的见证。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虽然出自名门,但是资质平平,特别是和她娘家那些出类拔萃的堂兄弟比起来,整天沉迷“天师道”,为谢道韫内心所不屑。所以当她回娘家时不禁感叹:“不意天壤中乃有王郎。”算是对叔叔精心安排的婚姻作了一个千古第一吐槽。
不过吐槽归吐槽,日子终究得过。
孙恩叛乱之时,王凝之认为大家都信“天师道”,孙恩必不相攻,所以毫无准备,等到兵临城下,又不组织攻防,却大摆道场,借“鬼兵”阻挡叛军。结果自然是送了人头,子女全数被杀,只有谢道韫带领家丁奋力杀敌,虽被俘却志气不落,当孙恩要杀她的外孙时,谢道韫挺身而出,斥责孙恩。孙恩也被她的气概震慑和感动、居然放过了祖孙二人。
这样一个有才情、有胆气的女子,自然是被传为佳话,成为后世文人称颂女子时的样板。当然,后世随着女子地位的变化,慷慨杀敌的豪气逐渐消散,似乎用“谢娘”指代如花美眷有些偏颇。
其实不然,因为谢道韫不止文成武功,她在王家当媳妇的时候不仅照顾王家面子(谢女解围),同时一直大气沉稳、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并因此产生了另外一个成语:“林下之风”。《世说新语·贤媛》:
王夫人(谢道韫)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神情散朗,正是魏晋时期高门大家的气质。“林下之风”用来形容有才干,有才华,有诗韵,有风度,巾帼不让须眉然又具女性之柔美的奇女子。
所以后世诗词爱用“谢娘”,毕竟谢道韫这个全方位满足男子想象的才女形象,是历史所公认。如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谢秋娘》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前面说了,“秋娘”也是古代固定词汇,大概和“商女”类似,就是指歌妓。那么“谢秋娘”就是一个姓谢的歌妓了。不过这个歌妓是李德裕的心头所爱,段安节《乐府杂录》:
《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姬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所以,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背诵的《望江南》其实就是《谢秋娘》。
也正因为这一点,后世文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也会用“谢娘”来指代歌妓,这一点就要结合诗词本意来进行区分,到底是才女呢?还是歌女呢?在于诗人本身的意象运用。
如韦庄的《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晏殊的《渔家傲·荷叶荷花相间斗》:
荷叶荷花相间斗。红娇绿嫩新妆就。昨日小池疏雨后。铺锦绣。行人过去频回首。
倚遍朱阑凝望久。鸳鸯浴处波文皱。谁唤谢娘斟美酒。萦舞袖。当筵劝我千长寿。
这两首词中的“谢娘”就比较明显是承了李德裕的路子,是指歌妓。
而韦庄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这里的“谢娘”是指代才女,还是歌女呢?看上去就更像是个有才情的相好才是,毕竟“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当然,每个人心境不一样,理解也就不一样。
不过都没什么问题。
“谢娘”到底是才女还是歌妓,并不影响诗词创作者的思念之情在创作中流淌,终归是相思无边、文章有尽。
只不过多一份理解,我们在读到这些动人的文字时,心中会更容易营造出当时那份情境,和诗人共鸣。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小年都有什么习俗?
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
记得儿时,每到小年,各家各户的炮竹声就响起,就知道春节来了。
如今依旧是过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许多。
其实节日没变,变得是我们对待节日的态度。
重拾那些旧习俗,今年的年味,或许能够更浓郁。
·小年传统 ·
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称“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民间,小年的习俗有很多。若细细品味,都不无道理。
古时,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
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那时,祭灶日的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
·小年由来 ·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
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习俗 ·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盛大春节的序幕开端。
在小年,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大扫除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祭拜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但如今传统灶台已然退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附着其间的祭灶活动也仅保留在一些农村地区。)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贴窗花
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于是人民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吃饺子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
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沐浴理发
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婚嫁
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蒸花馍,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地方禁忌 ·
小年的禁忌,不同地区各有不同。
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台湾称此日为“送神日”,禁忌舂米,据说能把风神捣下来,会给来年带来风灾。
小年后的几天,农村都会蒸馒头准备过年,但是不宜施舍给他人,因为这些馒头是要先用来祭祖祭天的。
冬藏转春生,小年小团圆!
小年马上到来,迎来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对来年的美好期盼祝福。
在这里,诗词君给大家送上最早最真挚的祝福,提前祝您小年愉快,万事如意,阖家团圆!
谁知道李玉刚的逐梦令的歌词?
推荐李玉刚的所有歌曲。1.国色天香(戏腔超级美)2.莲花(他自己创作的,很禅意)3.清明上河图4.镜花水月5.新贵妃醉酒6.花满楼7.逐梦令8.李9.美人10.天池11.水墨丹青12.落墨13.梦青衣14.浣纱曲15.梦回春秋16.似水流年17.归去来兮18.佳人曲19.好容妆20.霓裳羽衣舞21.盛世霓裳22.出塞曲23.月光24.葬心25.春江花月夜26.于是探戈27.日日红上海贴几首歌词:落墨
李玉刚 落墨
一缕斜阳半寸的时光
几世虚妄轻狂少年郎
风声叹息夜色太漫长
寂寞如歌思念在摇晃
秋风雨凉转眼就沧桑
还能对谁去诉说衷肠
抬案扶起那霓裳轻扬
愿与君共勉相得益彰
墨滴落在了我的心上
拂袖轻描美丽摸样
一杯清茶淡酒 陪孤单的月亮
墨滴慢慢飘落在纸上
线条有如裙摆飘荡
寥寥几笔画出 你心中的忧伤
RAP:幻影如勾翩翩起舞慢慢在飘荡
几寸光阴流年随风已改变了模样
枯树弯月夜色苍茫添几分的惆怅
一滴淡墨足以化解心中所有的忧伤
秋风雨凉转眼就沧桑
还能对谁去诉说衷肠
抬案扶起那霓裳轻扬
愿与君共勉相得益彰
墨滴落在了我的心上
拂袖轻描美丽摸样
一杯清茶淡酒 陪孤单的月亮
墨滴慢慢飘落在纸上
线条有如裙摆飘荡
寥寥几笔画出 你心中的忧伤
墨滴落在了我的心上
拂袖轻描美丽摸样
一杯清茶淡酒 陪孤单的月亮
墨滴慢慢飘落在纸上
线条有如裙摆飘荡
寥寥几笔画出 你心中的忧伤
寥寥几笔画出 你心中的忧伤
逐梦令
逐梦令 李玉刚
檀香引 窗花透 窗棂
暗夜临 剪纸忆 剪影
我参透 斑白了 发鬓
故事嶙峋 心不平 曰命
如意轻 屏风静 冷清
北风行 古道遗 孤亭
今生繁华杳然空井
红尘爱恨无根浮萍
风化虚名我归隐
逐梦令 浮生半醒
谁薄命 叹倾城盛名
我微醺 面北思君
等天明 憔悴入 铜镜
檀香引 窗花透 窗棂
暗夜临 剪纸忆 剪影
我参透 斑白了 发鬓
故事嶙峋 心不平 曰命
娥眉颦 愁为邻 缘尽
我子夜 泪满襟 不信
伊人重情秋色入林
奈何姻缘如叶飘零
而我仓皇前世寻
逐梦令 浮生半醒
谁聆听 我心事入琴
弦外音 拨乱曾经
丝竹轻 却重重 伤心
逐梦令 浮生半醒
谁薄命 叹倾城盛名
我微醺 面北思君
等天明 憔悴入 铜镜
逐梦令 浮生半醒
谁聆听 我心事入琴
弦外音 拨乱曾经
丝竹轻 却重重 伤心
浣纱曲
李玉刚 浣纱曲
一阵花香梦醒了千年
苎萝山下春光醉长天
霓裳轻扬 灿烂迷了谁的眼
涟漪一点一圈漫我指尖
烟波浩渺思念绕几遍
鱼儿缠绵相伴我流连
蝴蝶飞来自由自在舞蹁跹
转身缓缓远上白云天边
流水浣纱在岸一端
如花容颜为谁眷恋
让我静静守候在那绽放华年
望梅柳拂天 看嫣红开遍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
烟波浩渺思念绕几遍
鱼儿缠绵相伴我流连
蝴蝶飞来自由自在舞蹁跹
转身缓缓远上白云天边
流水浣纱在岸一端
如花容颜为谁眷恋
让我静静守候在那绽放华年
望梅柳拂天 看嫣红开遍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
让我静静守候绽放华年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
望梅柳拂天 看嫣红开遍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