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甄嬛跳《惊鸿舞》时,安陵容为她伴唱的歌词,出自曹植的《洛神赋》,歌声甫歇,果郡王横笛而入,轻扬的笛声取代了陵容的歌声,甄嬛的舞姿也更加灵动。
这就得从曹植的《洛神赋》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以及唐朝学者李善注解的《昭明文选》中所讲的一个故事说起。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植到京城去见魏文帝曹丕,在返回的路上经过洛水有所感怀,写下了《洛神赋》这一名篇,洛神是洛水之神,相传是上古时期伏羲氏的女儿,溺于洛水化为神。
曹植用极其华丽而浪漫的词藻来形容他心中那位衣袂飘飘的洛水之神,她既有“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的绰约风姿,又有“凌波微步、罗袜出尘”的灵动风采,曹植对她魂牵梦萦,倾心不已。但最终二人却被迫分离,只能隔着洛水含情凝睇。
这篇赋中,除了开头与结尾,曹植用了六百多字来描述洛神的容貌和高冷的风度:
曹植在《洛神赋》中天马行空怅惘凄婉的情思,穿越时问的长河,打动了一代画圣顾恺之,于是他大笔一挥,一幅流传千古的《洛神赋图》便横空出世,它是两位大师跨时代的结合,是文学之美和绘画之美的颠峰之作。
《洛神赋图》基本上是按照曹植的《洛神赋》,一段一段来表现,但增加了洛神骑着凤鸟来与曹植告别,使得整个画幅更合情合理。
这幅画作将多年来萦绕于人们心头仙气缥缈的洛神,化为了灵动具体的形象,而它所展现的那的那段洛水之畔的凄美爱情,更是引来人了世人的无限暇想,那么民间为什么又认为洛神是宓妃的化身呢?
时间又过了两百年,到了唐代,学者李善在注释《昭明文选》的时候讲的是:
李善讲的这个故事从何而来,《三国志》中没有记载,李善也没讲出处。
唐人不仅爱吟诗作赋,还爱编故事。其实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甄氏是汉末汉灵帝时候的人,父亲做过县令,把她嫁给了袁绍的二儿子袁熙。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邯城,将甄氏许给曹丕为妾,生下一儿一女,甄氏很漂亮,曹丕还为她休掉了原配任氏。但是曹丕即位后,又得到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就把甄氏赐死了。后来曹叡即位后追封母亲甄氏为皇后。
李商隐后来又把李善讲的故事写进诗里,把枕头的事又提起,坐实李善的传说,甚至说,这件事连曹操当时也知道,所以才没把位子传给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