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剧文化 正文

南下歌词是什么意思(看完它的背景故事)

想必经常刷短视频的朋友,在各种各样的题材中都能听到它凄美的旋律,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首古风伤感情歌,这首歌讲述的就是一群被古嘲讽为,一度将古代戏子的地位贬低到了极致”杜牧对戏子的理解太过于片面和过激了。戏子在国家危亡时刻表现出的气节未必会比一些自命清高的文人要低到哪里去,名角裴晏之正在台上演唱着《桃花扇》,一群日本士兵冲进戏院。要求...

《赤伶》是最近在抖音上非常火热的一首“神曲”,想必经常刷短视频的朋友,在各种各样的题材中都能听到它凄美的旋律:

如果不看歌词,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首古风伤感情歌,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赤代表忠诚,伶在古代指艺人、戏子。综合起来,这首歌讲述的就是一群被古嘲讽为“无情无义”的戏子们,在国家危亡时刻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爱国主义精神,可歌可泣。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度将古代戏子的地位贬低到了极致,永世不得翻身。但事实上,杜牧对戏子的理解太过于片面和过激了,正如《赤伶》歌词中所说的那样,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戏子在国家危亡时刻表现出的气节未必会比一些自命清高的文人要低到哪里去。

《赤伶》创作于2018年,但其歌词内容却写的是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的故事,隐藏着一个历史悲剧。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一个月后,战线迅速南下,日本在淞沪战场击败中国军队,开进了长江。1939年,南昌沦陷,江西大部分地区落入敌寇之手。

此时,赣州的远安县城内,名角裴晏之正在台上演唱着《桃花扇》。突然间,一群日本士兵冲进戏院,要求戏院为日本士兵演奏助兴,并点名要裴晏之亲自出场,否则就放火烧掉戏院,并杀掉远安县的所有人。

当时的远安县已经被日本团团包围并占领了,以日本人的作风,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裴晏之没有选择,他笑了笑,转身坐在妆台前,描起了眉目。

当天晚上,远安县城一片死寂,而戏院里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在一片紧密的锣鼓声中,戏幕拉开,好戏开场。这一次,裴晏之选择了他最拿手的《桃花扇》,演绎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

日本人坐在台下,喝着酒吃着肉,放肆谈笑。而台上的“李香君”却情绪激昂,唱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可是,随着《桃花扇》越来越接近尾声,裴晏之的唱腔就愈发悲愤,日本人听着听着觉察到了不对,谈笑声也渐渐平息了下来,似乎感觉要有什么事情发生,有所警备。

就在此时,台上的“李香君”大喝一声“点火”,一股大火迅速顺着戏台周围蔓延开来。原来,在裴晏之上台之前,就做好与日寇同归于尽的打算了,他一方面迷惑日军,一方面让人在戏院周围洒满了汽油,并堵住了所有的出口。

看到戏院失火,日本人瞬间炸了锅,争相向外逃生,乱成了一锅粥,而台上的“李香君”还在唱着《桃花扇》的剧末套曲-哀江南:

我曾经见过南京早上流莺在宫殿上穿行歌唱,也曾见过秦淮河边亭台上的鲜花在早春绽放,可是却没想到这一切会像冰雪消融一般转瞬即逝。我亲眼看着这里大兴土木,然后大宴宾客,现在又亲眼看着他垮塌!这长满青苔的残砖短袜,我曾在里面睡过安稳觉,将这五十年的兴衰看在眼里。乌衣巷不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上也只有猫头鹰栖息。曾经在残山上的梦境反而更像是真实,旧日的心境难以忘却,不愿意相信这江山已经换了主人!

上面这段《哀江南》说的是一位明朝遗民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抒发了对故国思念之情,以及对明朝覆灭的无限惋惜。

而现在,日本的铁骑再次撕裂中国的大地,裴晏之面对侵略者,没有趋炎附势,表现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气节。

按照祖宗立下的规矩:戏曲人一旦开嗓,就必须唱完,不管台下是否有人,亦或者台下是不是人。可是,《哀江南》没有唱完,楼便塌了。

这便是神曲《赤伶》中的背景故事。大家看完有没有对这首歌,或者是对戏曲产生新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