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常听费玉清的歌。看着磁带盒上他的照片,帅呆了。再伴着他的歌声读书,乐以忘忧。
他最出名的作品是《一剪梅》。那时候,大大小小的歌厅里以及寻常巷陌人家的VCD里,经常回荡着这首歌的旋律。
今天下午,忽然发现一个有关《一剪梅》这首歌在海外蹿红的新闻。
浏览过这个消息,突然被一个陌生的词汇抓住了眼球:Tik Tok效应。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传媒连篇累牍地宣传说:21世纪必备三大技能,一是外语,二是驾驶,三是计算机技术。
当时我很是不屑一顾。
现在怎么样?你跟人聊天,他不时地蹦出个英语词儿;你想读读小说,字里行间突然会夹杂一句英语。
有一天早上上班,我抹过办公桌,把抹布投水盆里洗洗。倏地,水盆底的几个英文字母映入眼帘:BOOLUO。
先说明一下,本尊高中和大学都阴差阳错地与英语错过去了,学的是俄语。
因为潜意识里想学习英语,现在生活给我这个场景,我可以就地取材学英语了。
英语老师一进门,还没来得及坐下,我就把她拉到洗手盆前面:“你看这个英语是什么意思啊?”
她看了看:“这也不是英语啊!”
“那是什么语?”我真糊涂了。
“是汉语拼音,菠萝。”
办公室里的同事后来就把这件趣事当笑话讲,弄得我很尴尬。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英语简直是无孔不入。今天,这“Tik Tok”又蹦了出来,还连着什么“效应”,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好在我们现在是信息化社会,不懂的事,第一问度娘吧。
说实在的,百度真不是万能的,查“Tik Tok效应”根本没有踪影。
再问问身边懂英语的人,人家简简单单就解释清楚了:中国的抖音,在国外就叫“Tik Tok”。
直接说,这个英文翻译过来就是“抖音效应”。
明白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异类’,像是突然间就闯进了硅谷的地盘,如今又向好莱坞伸出了橄榄枝。”
抖音就抖音吧,为什么要加上“效应”做后缀呢?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2019年3月,美国姑娘查莉发布了自己第一条TikTok视频。
她的账号只有几个朋友互粉,当地人口不到9万人。
三个月后的一天,在去练舞前,查莉翻跳了一段只有八个动作的舞步,然后发上了网。
没想到,这段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舞步突然就火了:还没等她进入练舞室,视频已经获得了5万个赞。
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小镇姑娘查莉就成了红人。
这就是“Tik Tok效应”。
抖音以她独有的方式,用她的机制推动社会和个人产生神奇的改变,这就是抖音效应——瞬间改变个人改变这个世界的效应。
一年后的今日,查莉·迪阿米利奥(Charli D'Amelio)是TikTok全球人气最高的用户,粉丝超过6000万,被《纽约时报》称为“TikTok女王”。
命运被改写的,不仅仅是个人,一旦一首歌被TikTok某个挑战选中,很快就会有大批用户集体模仿,从而带动歌曲红遍网络。
过去的两年,TikTok一季度全球新增了3亿下载,创下单个App单季度下载量历史新高,是当之无愧的现象级应用。
TikTok真正在海外爆红,也就是近两年的事情。
在TikTok平台上,神曲对嘴、舞步翻跳和搞笑视频都很火。看着这些红人莫名其妙的动作,我心里嘀咕:这个我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