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说自然界如果有情也将渐渐老去。
然而,自然界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纯客观存在,无情自不消说。如若与自然界聊情怀,无异于对牛弹琴。
明了了这一点,所以才有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才有李商隐“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才有韦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才有晏几道“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无论年年依旧的江月,应时迸发新绿的台城柳,抑或东风吹来的艳粉娇红,无不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别样诉说:自然如画不解语,任是无情也动人。
对于万古常新的大自然,“天若有情天亦老”只是一种假设。
但在起、承、转、合中经历生老病死的人是有情一族,也便逃不掉因情而老的宿命。
“七情六欲”一词表明,情的范围很宽泛,喜怒哀惧爱恶欲皆可生成相应的情——快乐,愤怒,悲伤,恐惧,喜欢,厌恶及各种欲望。
这些情散落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稍不留意就会引情上身,有的甚至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朝你走来,避无可避,措手不及,只得或情愿或仓惶地接受又或逆来顺受。
在和情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免产生变化,而后无论如何都要接受“你变了”的事实。老就是诸多变化里的一种。
人们常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情何尝不是老的催化剂。
杜甫一生抑郁不得志,既有“野无遗贤”的黄粱一梦,贫困夺走幼子性命的悲恸,又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纵使现实如何不堪,忧国忧民的爱国情始终萦绕在杜甫心田,不曾泯灭。
因此,目睹安史之乱造成的长安城一片破败景象,杜甫吟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一生辗转流离,四处漂泊,所吃的苦,所受的难,所流的泪,最后汇聚为“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两鬓白发是艰难苦恨留下的印痕,杜甫就在艰难与苦恨中慢慢老去。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从《诗经》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如今琳琅满目的言情小说,有厮守的欢喜,有天各一方的空牵念。
思念使人神伤,漫长的距离令思念更为深刻,伤情愈加浓郁。
所以柳永对酒当歌,想把疏狂的心情灌醉,可勉强欢笑仍旧无法消除对远方伊人的念想,反而徒增无味。
于是有了那句经典之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令人憔悴的不只是爱情,还包括此起彼伏的人生际遇。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苏轼,神游故国,面对浩浩荡荡东流去的江水,说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彼时苏轼四十五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壮年,但人生的起起落落让他早早生出银发,颓态尽现。
无论柳永、苏轼,当时二人都还未到憔悴、长白头发的年岁,之所以用憔悴、华发这样的词语,是心灵遭受折磨后的枯萎所致,亦即心力交瘁引发的外在变化。就像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剧情,人在挫折的打压下一夜之间头发花白。
歌词“自你走后心憔悴”完美诠释了失意之人“未老先衰”的缘由:悲伤折磨人心,也是催人老的元凶。
老不只有衰老之意,还是沧桑的另一种指称。
沧桑总与风霜、磨难、变迁联系在一起。
我们说“一个人饱经沧桑”,就是指他经历过,在疾风骤雨中狂奔过。而后风平浪静,雨过天晴,他沉着的外表下尽是一幕幕跋涉的过往。这份沉稳满载着沧桑,满是岁月的痕迹。
毛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里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为这首诗的压轴句,它告诉我们,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历经沧桑方有变迁,方能往好的方面发展。
而激励人们在沧桑中勇敢前进的,是向往和平的期冀、使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想。
天如果有这种情感,也将因此深受鼓舞而向前迈进。这是经历沧桑的过程,饱受磨难的过程,也是在探索中越来越好的过程,人间正道即在于此。
回顾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正是由无尽的沧桑组成。
每一次朝代更迭,每一次文化交融,每一次新思想的诞生,无不是自不变到变的迁移。这种沧桑巨变不但使历史朝横向拓展,也增加了历史纵向的厚重感。
老有时也指成熟,比如:老成持重,情场老手。
同样,一个人经受悲欢离合的磨练才可走向成熟。
因此在初出茅庐、还未承受生活摧残的人身上总有一抹稚嫩的底色,仿佛温室里的幼苗,柔弱,不堪一击。
宋元易代之际的蒋捷,用一首《虞美人·听雨》概括了他的一生:
蒋捷的少年时代是在寻欢作乐中度过的,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蒋捷的壮年是在客舟的随波逐流中度过的,为生计奔波,为逃命东躲西藏,此时的他尝尽了折磨的滋味;
晚年的蒋捷似乎看惯了明月秋风,僧庐下他神情平和,任由悲欢离合侵袭,终是无动于衷。
成熟使人稳重,不会为丁点儿的小事而呼天抢地,感觉天要塌下来一样;即使在灾难面前,也轻易面不改色。
说是见过世面,不再把事当事,不过是历尽折磨之后练就了一副金刚不坏之躯,看透了人生的无常并习以为常。
折磨令人痛苦,却磨练心智。成熟在锤炼与打磨中悄然而至,好像一瞬间长大了,其实是磨练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因此,“天若有情天亦老”可理解为,天如果经历悲欢离合之情的折磨与磨练,也将和人一样从幼稚变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