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小潘潘”,近日因为“魔改”黄梅戏经典唱段《女驸马》再次引发争议,一头丸子头外加旗袍加身,配上精致的妆容,凭借甜美的长相,开朗的性格斩获众多男粉,这应该是“小潘潘”《学猫叫》之后,又一刷屏之作,视频中的“小潘潘”表演时眼波流转,惯用的“夹子音”尽显媚态。对此,有不少网友质疑这根本不是改编是乱编,“这样是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不尊重”,同时也有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小潘潘的翻唱使更多年轻人对黄梅戏有所了解”。
视频发布并发酵了一段时间后,作为回应,央视电影频道通过抖音平台放出了原版黄梅戏片段,让大众感受原汁原味黄梅戏的魅力。事后,“小潘潘”在相应视频的评论区做出回应并道歉,删除了原版视频并发布了流行唱腔版本的新视频。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在2006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驸马》是一部戏曲电影,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老师领衔主演,讲述了冯素珍与李兆廷自幼相爱,婚后由于家境败落,继母逼退婚。素珍被迫进京应试,中状元,被招驸马,洞房之夜实情相告与公主,帝赦免其罪,冯李终成眷属的故事。1984年,在央视春晚上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女士一段经典演绎也是惊艳了无数观众。
作为一种表演形态,黄梅戏不仅有“声”的部分,也有“形”的部分。与京剧相比,黄梅戏对“形”的要求较为宽松,演员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临场发挥,用恰当的动作丰富表现力。但在“小潘潘”的表演视频中,舞蹈的部分被全然放弃,只见她紧盯镜头、不断扭动脑袋、刻意保持微笑,还有过于的频繁挑眉,这一切其实都与冯素珍的人物形象大相径庭。
其实对于经典黄梅戏的改编,“小潘潘”并不是首例,专业歌手和非专业歌手都曾改编过,从网友评论中也可以看出,大众并不是反感“改编”,只是不接受“魔改”。湖北武汉一个大爷曾拿《女驸马》的原曲改掉了里面的唱词,唱词直接变成了防xx,视频发布后赢得了一片好评,歌手慕容晓晓也曾改编过,她把歌曲和戏曲结合,唱了一段真正的黄梅戏,在同行的衬托下,“小潘潘”的表演只能说是一言难尽。
最可怕的是还有不少年轻网友支持“小潘潘”,觉得“小潘潘”这种唱法很新颖,还声称说如果不是“小潘潘”,现在谁还知道黄梅戏,但其实“小潘潘”的唱调已经完全摒弃了黄梅戏之前的戏曲唱腔,采用流行唱法代替,而且她在唱歌时的表情过于轻佻,唱一句歌词就要挤眉弄眼,显得太过矫揉造作,这让观众看得很是不适,另外,小潘潘是坐拥上百万粉丝的网红,传播力度可想而知,那些之前没有看过黄梅戏的年轻观众,在看了小潘潘的表演后,难免不会认为这就是咱们的国粹,而这也算是一种错误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所以说,黄梅戏不是不能改,但不能魔改。改编之前,至少要先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甄别筛选,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而不是单纯地将传统元素和现代流行元素混合在一起,翻看“小潘潘”的所有视频,从头至尾都是那种一成不变的一虚一实的唱腔、甜系撒娇的音色、扭头微笑的神情、挑眉的小动作,这次在改编戏曲上翻了车,也实属不冤。
对于传统戏曲的改编,改编者也应该更大程度的发挥其正能量的价值观,而不是将流传百年的东西,大刀阔斧变得面目全非,文化之所以有美丽,可以千古流传,就是因为其自身的底蕴,和多年来不变的价值观,每一代人凝集的厚重感,屹立不倒被大众喜爱。
如今清朗行动刚刚开始,这些网络乱象,迟早会被连根铲除的,流量也好网红也罢,这只是一种客观的现象,他们本身并不是原罪,更关键的还是看他们拿着流量做什么。最后,引用网友的一段话,“任何形式的改编都请摆正态度,不要只为了赚流量而博眼球,毕竟改编国粹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来源:扬子晚报网